以镁质氧化镍矿为研究对象,开展了不同促进剂作用下,煤基较低温金属化还原-磁选制备镍铁精矿工艺的系统研究,在较温和的条件下实现有价元素镍和铁的高效富集;扩展采用金属化还原-电炉熔分技术,相较于传统红土镍矿RKEF工艺,可节约直流电耗200~250kWh/t-镍铁。该技术可为复杂多金属伴生氧化镍矿的综合利用提供一条短流程、低成本的技术路线,同时,该技术对于高磷鲕状赤铁矿、钒钛磁铁矿等低贫铁矿的处理,有较高的分选富集效果。
铝作为非铝矿物中的重要杂质,在工业上广泛采用的一种处理方法是将矿物在碱性介质中焙烧或溶出,铝则转化为NaAlO2进入溶液,进一步通过H2SO4中和的方法脱除。H2SO4中和除铝的方法具有工艺简单、成本低廉的优势,获得广泛应用。但由于生成的Al(OH)3呈胶状,容易吸附和夹带其他元素且难过滤,带来环境污染重、资源利用率低的问题。
针对铬盐生产过程中铝钒分步除杂过程复杂、含铬废渣产生量大且难处理等技术难题,通过建立铝酸钠溶液硫酸快速中和制备羟基铝新方法,首次实现了铬酸钠浸出液中和除铝过程中钒的同步高效脱除。通过研发铝钒连续化同步脱除新技术及专用装备,铝脱除率大于99%、钒脱除率大于97%,源头消除了沉钒钙渣的产生,工艺简单、指标先进、应用性强,已完成7万吨/年铬盐生产规模的应用,降低生产成本1644万元/年,铬渣源头减量7000吨/年。
针对某矿山面临空区失稳灾变、矿柱难以回收、爆破振动强烈、地表变形严重等难题,开发了重叠空区群的单元矿柱整体崩落链式安全处理技术,同次崩落间柱与顶柱,顺次处理相邻空区;形成了响应爆破效应监测数据的精细化爆破控制技术,建立了复杂空区群条件下的爆破有害效应计算模型,指导矿柱回收爆破方案的设计;
以脉石英或者伟晶花岗岩为原材料,通过色选,高温煅烧,水淬,磁选,浮选,酸浸等方法进行提纯,并对全生产流程进行大量快速检测,生产高纯石英砂。解决了国产石英砂质量不稳定的问题,从花岗岩提纯的石英砂具有气液包裹体含量低的特征,纯度也达到4N以上,填补了国内没有低气液包裹体高纯石英砂的空白。产品可以用于对石英砂质量有严格要求的半导体,光伏,国防等领域,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钢材表面铝涂层主要通过热镀铝和热渗铝两种方法制得。目前由于技术和设备原因,钢材热镀铝只有美国和日本等国外企业才能做,在中国基本上是空白。热渗铝受制于小的密闭加热炉,只能用于小零件涂覆,无法实现热镀铝那样的大规模连续生产。
离子型稀土矿现行原地浸矿工艺浸矿不完全,遗留大量废弃尾矿。浸矿尾液和尾矿淋滤水随雨水进入河沟溪水造成稀土流失、对当地水源及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稀土在浸矿液中的浓度极低,非稀土杂质含量高,难以经济回收。现行碳氨或草酸沉淀法处理低浓度稀土溶液不仅沉淀不完全,稀土收率低,杂质离子共沉影响稀土产品纯度,导致后续稀土分离提纯压力增大,而且工艺经济性极不理想,试剂耗量大,氨氮污染严重。如何高效富集和经济提取低浓度稀土,治理大量废弃稀土矿山的浸矿尾液和淋滤废水,是离子型稀土矿开发利用急需解决的重大需求。
软磁材料从纯铁、Fe-Si合金(硅钢)、Fe-Ni合金(坡莫合金)到Fe-Co合金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传统上这些软磁合金是经过冶炼、锻造、热轧或冷轧、热处理等繁杂工艺制成晶态合金,生产成本高、产品规格(特别是薄带幅宽、厚度)受限、磁性能也不很理想。近年来开发的非晶态合金和纳米晶软磁薄带金属材料生产技术,是采用急冷技术,由熔态合金在旋转的辊面上急冷直接形成数十个微米厚的薄带,虽然磁性能显著提高,但目前生产成本很高,产品幅宽很窄,厚度不易调控,表面粗糙,应用受到局限。
钢铁溥板或管材一般采取表面热镀锌提高其耐蚀性。热镀锌过程中熔融锌池表面会产生锌渣,锌渣的数量约占锌消耗量的8%左右,锌渣的总含Zn量为92%左右(其中单质金属Zn为80%左右,以Zn-Al-Fe金属化合物和ZnO结合的Zn为12%左右)。目前热镀锌企业对锌渣的主要利用方式是:(一)热镀锌企业将锌渣以12000元/吨左右卖给炼锌厂,再以24000元/吨左右从炼锌厂购买锌锭用于热镀锌;(二)热镀锌企业直接用锌渣向炼锌厂换取锌锭,2吨锌渣换1吨锌锭。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基于线激光强度测量的风机塔筒沉降倾斜监测系统及方法,属于风力发电技术领域。包括激光发射器、光圈过滤器、分光镜、凸透镜、凹棱镜、面激光过滤器、减光镜和电荷耦合元件。激光发射器设在正对塔筒的水平面上,电荷耦合元件竖直设置在塔筒外壁且正对激光发射器;光圈过滤器、分光镜、凸透镜、凹棱镜、面激光过滤器和减光镜依次设置在激光发射器发射激光的传播路径上;分光镜的反射光路径上设有光强测量装置;光强测量装置和电荷耦合元件分别连接至数据处理系统。本发明受外界环境因素干扰小,精度高,能够精确地捕捉到塔筒微小的沉降倾斜状态,使风电机组健康、安全与可靠的运行。
我国高磷铁矿资源储量大、铁品位高,但是较高的磷含量使得其难以合理利用。因此,脱磷也就成了高磷铁矿应用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鄂西高磷铁矿特殊的鲕状结构,极细的磷灰石嵌布,使得传统的物理磁选、浮选等方法脱磷效率不高,铁元素收得率较低;酸浸脱磷具有操作简单批处理方便、矿石不需细磨、脱磷率较高等诸多优点,但浸出过程中铁损较大、废液污染等问题也成为其发展应用的瓶颈。本技术解决了酸浸过程铁损和脱磷的“矛盾”,掌握了酸浸废水的循环利用和净化处理技术,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工艺流程。
国内外对煤的催化助燃虽然已有很多研究,但是由于对高炉喷煤催化助燃的认识不足,所开发的催化燃烧技术,大多数催化剂(贵金属)因所需添加量太大,而不能经济地适用于工业应用,少数催化助燃剂(氯盐、硝酸盐或纳、钾盐类型)虽可降低添加量,但对高炉设备(包括炉衬)有腐蚀作用和二次污染,也没有获得实际应用。
冶金生产原料一般要求为具有一定强度的块状原料,但是块状原料在转运过程中会产生部粉末,由于粉末原料使用过程易杨尘及影响反应器内的透气性,这些原料需要成型后才能较好利用;此外,各类冶金粉尘作为二次资源循环利用,一般也需要造块才能较好利用。冷固结压力成型是简单经济的成型方法,常用无机粘结剂,粘结剂用量5%左右。无机粘结剂虽然成本低,但降低了原料品位,甚至影响后续冶炼工艺。有机粘结剂用量小,也不影响原料品位和后续冶炼工艺,粘结剂成本高。
烧结烟气是SOX和NOX的主要污染源,由于气量大、浓度低,末端治理成本高。近年来,SOX脱除技术已在钢铁企业普及推广应用,但NOX脱除技术应用很少。未来烧结烟气脱除NOX或采用低NOX烧结技术已是大势所趋。
炼铁烧结电除灰的K、Na含量较高,返回烧结,严重影响烧结矿质量。烧结电除灰中K主要以KCl形式存在,多数钢铁企业烧结电除尘灰中KCl含量大于10%。中国的钾资源对外储存度高达70%以上,烧结电除尘灰是一种优质钾资源。烧结除尘灰分离提取钾、钠后,残渣可作为炼铁原料返回烧结工序利用,实现资源综合利用。部分地区的高炉炼铁瓦斯灰、水泥焙烧窑灰也具有较高的KCl含量,也可用于生产氯化钾,残渣返回炼铁烧结工序或水泥焙烧工序循环利用。
硅铁是钢铁生产消耗量最多的铁合金,我国硅铁产量占世界产量的50%以上。硅铁生产中产生大量微硅粉,其数量是硅铁量的10%左右。微硅粉也叫硅灰或称凝聚硅灰,是铁合金在冶炼硅铁和工业硅(金属硅)时,矿热电炉内产生出大量挥发性很强的SiO和Si气体,气体排放后与空气迅速氧化冷凝沉淀而成。当人体吸入粉尘后,小于2.5μm的微粒,极易深入肺部,引起中毒性肺炎或矽肺。
钢渣难以大规模资源化利用的主要原因是钢渣中存在大量活性组分,如游离氧化钙和游离氧化镁等,造成钢渣稳定性差,产品附加值低。研发钢渣活性组分固化与资源化利用新技术,实现钢渣规模化、高值化利用,已成为我国钢铁行业发展循环经济技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3D打印无疑是当今材料近终形制造技术最重要的发展领域,目前主要以高能激光或电子束熔融打印为主,工作温度高,打印效率低。“极速金属3D打印技术”是将粉床铺粉3D打印技术与粉末注射成形技术相结合而创立的一项低温、低成本、快速3D打印新技术,该技术与基于高能束熔融打印技术相比,打印速度可提高100倍,打印温度降低约一个数量级(至150℃),制造成本降低一半。特别适用于不锈钢、钛合金、镍基高温合金、难熔金属、硬质合金等特种金属材料。
针对重金属污染场地营养贫瘠,高浓度可溶性重金属对生物毒害作用大,动植物难以生长,生态难以恢复的问题。本技术通过生物,化学和设备等手段将可溶性污染物原位或异位固化,其次通过微生物改良土壤,增加土壤肥力,促进植被恢复,最终形成植物和微生物互作的生态环境。本技术可应用到矿区重金属污染场地和农田的污染治理、生态修复及土壤增肥,石漠化和沙漠化场地生态修复,盐碱地治理等,应用前景广阔。
氧化铝弥散强化铜合金的研究开发一直是国内外电子及军工新材料的研究课题。早在在20世纪50年代,国外开始了弥散强化铜的研究。在70到80年代,开发了许多专利技术,并迅速将专利技术实现工程化。美国SCM公司应用内氧化法成功地生产出“GLIDCOP”系列弥散强化铜产品。日本也开发并制造、销售商品名为DEM IRA S 的弥散强化铜电极材料。
本发项目基于菱镁矿制备片状均一单分散纳米氢氧化镁阻燃剂和氢氧化镁纳米薄膜。具体地说是将菱镁矿煅烧生成氧化镁粉酸化除杂后,制备高纯六水氯化镁,六水氯化镁再次煅烧生成活性氧化镁,通过控制常压水化条件,可分别制备出均匀六方片状单分散纳米氢氧化镁和氢氧化镁纳米薄膜。本发明中的盐酸、水以及添加剂可循环利用,环境友好,成本低廉。可以盘活现有的菱镁矿资源,实现资源的高附加值加工利用。
本项成果解决了高强高导铜合金在高温条件下强度明显降低的难题。该铜合金在450度下的抗拉强度比CuCrZr提高了75%。
本实用新型涉及了一种基于红外热像仪的焊接预热温度与层间温度监测装置,包括测温模块、机械模块、运动模块与柔性轨道模块,其中红外热像仪的温度测量区域通过活动卡具、支臂与平面调整机构来调整,红外热像仪的温度测量数据通过无线传输实时传输到计算机中,进而实现温度监测,同时通过滚动齿轮、柔性轨道结合红外热像仪中的运动轨迹记录模块来实现大范围与焊接过程中的预热与层间温度测量。基于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冷裂纹倾向较大的高强钢在焊接预热与层间温度可视化、实时监测,对于高强钢焊接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数字化以及可追溯性提供了手段与依据。
本发明提供一种确定双馈风机并网系统次超同步振荡控制器的方法和系统,所述方法和系统通过建立反映控制器与双馈风机并网系统部分的多广义转矩共同影响的单振荡回路形式的广义Phillips?Heffron模型;根据系统部分的固有振荡模式,结合所述单振荡回路形式的广义Phillips?Heffron模型确定控制器的安装地点,以及根据设置的目标次超同步振荡模式,当控制器在确定的安装地点时,结合所述单振荡回路形式的广义Phillips?Heffron模型确定控制器的参数。所述方法和系统用于抑制次超同步振荡的控制器的安装地点选择与参数确定,相比于传统的特征值计算法,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和系统无需高阶状态矩阵的求解,大大减少了计算量,有较强的工程实用性。
钴、镍是全球战略性关键矿产,中国超过90%的钴、镍原材料依赖进口。中国具有多种含钴矿床类型,近年又有新类型钴矿发现,找矿前景很大。如何才能快速发现钴镍矿床呢?张照伟博士等认为目前不同类型矿床中钴-镍发育特征、赋存状态、富集机制与成矿潜力尚不明确,缺少针对性的找矿模型与高效的勘查技术方法,极大地制约了钴-镍资源的找矿突破,需要研究钴-镍成矿规律,创新高效勘查技术。
本实用新型属于摆锤冲击试验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双立柱金属摆锤冲击试验机用试样夹持工装,针对现有的固定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一侧固定安装有固定块,底座的顶部远离固定块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卡块,卡块的一侧开设有通孔,通孔内滑动安装有压杆,压杆的两端均延伸至通孔外,压杆延伸至通孔外且靠近固定块的一端固定安装有顶块,压杆的顶部等间距开设有多个固定槽,通孔的顶部内壁上开设有转动槽,转动槽内转动安装有转动轴,转动轴上固定安装有转轮。本实用新型将在卡块内设有可滑动的压杆和顶块,极大的方便了固定,在冲击的时候,避免了掉落的情况。
本发明提出一种吸力桶导管架风机基础防腐结构体系及制作方法。防腐结构体系由吸力桶基础、导管架支撑、导管架过渡段和风机塔筒沿高度方向依次相互连接形成,吸力桶基础、导管架支撑、导管架过渡段和风机塔筒对应不同分区其表面设有不同防腐保护层,形成一级构件防腐;吸力桶基础、导管架支撑、导管架过渡段和风机塔筒之间通过绝缘构件连接固定,形成二级连接防腐;吸力桶基础和/或导管架支撑上安装有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系统,形成三级结构防腐。本发明提出的防腐结构体系从一级构件层面的防腐保护层构造,到二级结构连接层面的降低金属电位差,再到三级整体结构的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全面系统的提升了吸力桶导管架风机基础结构的防腐蚀能力。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电力系统稳定性分析技术领域的一种含虚拟惯量双馈风机并网系统低频振荡控制参数优化方法。该方法是由包括顺序相连的信息采集模块、鲁棒随机优化参数调整计算模块和参数调整结果输出模块的处理系统实现的,包括信息采集、优化参数调整计算输出参数调整结果三个步骤,得到控制参数策变量集合;判断双馈风机是否为诱发低频振荡的原因,能够指导控制参数的优化;本发明应用参数优化策略后,风机的功角响应水平得到有效改善,并且风机不再向电网输送振荡能量,抑制风机并网系统的低频振荡。
一种基于国产384探测器火焰告警型手持双目热像仪,包括壳体、红外探测器和目镜观测组件;壳体上可拆卸设置镜头组件,红外探测器设置在壳体的内部,镜头组件位于红外探测器的探测端前面;目镜观测组件设置在壳体上,目镜观测组件的观测方向与镜头组件的探测方向一致;壳体上设有按键控制组件,壳体的内部设置电池仓,电池仓的内部设有可充电电池。本实用新型应用国产384氧化钒非制冷型探测器,解决外部环境出现的火灾现象,可以灵活观测定位,做好防火预测报警工作,并且本实用新型设备体型小,便于携带,且可以全天时全天候工作。
中冶有色为您提供最新的北京北京有色金属理论与应用信息,涵盖发明专利、权利要求、说明书、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实用新型内容及具体实施方式等有色技术内容。打造最具专业性的有色金属技术理论与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