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新能源锂电池的安全防护装置,包括箱体和转动连接在其上的箱盖,所述箱体侧连接有一罩壳,该罩壳与箱体之间形成空间腔,空间腔内设有灭火器,所述灭火器通过管路连接至箱体内,空间腔内还设有散热风扇,散热风扇通过管路连接至箱体内,所述箱体底部设于通风孔;所述散热风扇与灭火器共用同一管路,散热通道和灭火剂通道择一开启。本发明中通过箱体将出现火情的隔箱滞留在其内,并通过灭火剂进行灭火,将未出现火情的隔箱拉出箱体进行保护;
本发明涉及锂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退役锂电池中锂自供给再生的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正极材料通过氮掺杂改性和修复再生形成,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拆解退役锂电池,处理分离出的石墨极片,得到锂回收液;向锂回收液中加入盐酸多巴胺,分散退役的正极材料,使多巴胺包覆正极材料,得到内源性的补锂和多巴胺聚合包覆的正极材料;将内源性的补锂和多巴胺聚合包覆的正极材料通过喷雾干燥分散,经过多阶段快速退火处理,重构废旧正极材料的晶体结构同时使聚多巴胺分解,得到再生的正极材料。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锂电材料单颗粒抗压强度测试装置,涉及材料测试设备的技术领域,包括测试架以及固定安装于所述测试架上的载物台,所述载物台开设有通孔,所述载物台上表面滑动安装有移动台,所述移动台开设有穿孔,所述移动台设置有用于固定载玻片的固定件;所述载物台上设置有控制所述移动台滑动的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包括用于供双手操控的两操控座,所述载物台包括有用于供所述操控座滑动的滑动区域,所述操控座和所述移动台之间连接有连动杆。本申请的移动台在载物台上任意方向微调,能够顺畅准确的调整载玻片的位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段冷却系统及窑炉,属于锂电材料烧成技术领域,包括第一冷却段和第二冷却段,第一冷却段与第二冷却段相连,第一冷却段上设有外循环冷却装置,外循环冷却装置包括排风机、第一排气管道、进气管道和冷却夹套,第一排气管道的一端与排风机相连,第一排气管道的另一端与冷却夹套连通,进气管道与冷却夹套连通,冷却夹套设置在第一冷却段内,第二冷却段上设有内循环冷却装置,内循环冷却装置包括第二排气管道和换热器,第二排气管道的一端与第二冷却段连通,第二排气管道的另一端与第二冷却段连通,根据高温的高低分段冷却匣体内的锂电正、负极材料可以通过增压冷空气来加快冷却的速率,防止外部的空气混入到炉内影响到材料的性能。
本发明属于锂金属电池电解液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适用于高温高容量锂电池的低挥发性电解液及其制备方法。首先通过咪唑与溴乙烷的烷基化反应制得1‑乙基咪唑,并进一步与3,3,3‑三氟丙基溴化物和2‑氯乙醇甲醚反应,该离子液体分子设计中结合了三氟基团和醚基结构,三氟基团的引入降低了电解液的蒸汽压,从而抑制高温条件下的挥发性,乙醇甲醚基团中的氧原子与金属锂反应生成稳定的锂醇盐,有助于在负极表面形成致密而稳定的固态电解质界面膜;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Li2S/MoS2/RGO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其中制备方法的步骤包括:(1)将石墨粉和高锰酸钾搅拌均匀制得第一混合物;于冰水浴及持续搅拌条件下将酸液加入第一混合物中,再依次经升温反应、冷却、加入过氧化氢和水、洗涤、透析得到氧化石墨烯分散液;(2)将钼源、硫源、表面活性剂和水搅拌均匀制得第二混合物,再将氧化石墨烯分散液滴加至第二混合物中并持续搅拌,再依次经水热反应、洗涤、冷冻干燥制得MoS2/RGO复合材料;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锂离子正极材料生产料仓的进料机构,采用输送管道、陶瓷内衬、陶瓷缓冲块和法兰,陶瓷内衬作为输送管道内衬,陶瓷缓冲块固定于输送管道末端,输送管道与陶瓷内衬和陶瓷缓冲块之间设有胶黏层固定连接,输送管道相对陶瓷缓冲块设有出料口;进而优化将陶瓷缓冲块设置成楔形块或锥形块,并在末端设置阻挡板;该进料机构使用陶瓷材质,耐磨性充足,并且结构稳定,在物料输送过程中,可以长期抵御物料的冲刷而不损坏,提升锂电材料生产的稳定性和质量。
本发明涉及钨丝拉拔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钨合金粗丝拉拔用转盘及采用其的钨合金粗丝拉拔方法,提供一种具有特定结构的转盘,该转盘通过过渡圆弧、托丝锥块,引导钨丝有序排列,杜绝了钨丝的重叠,有效降低断丝率。且本发明协同丝径与速度、温度的关系,完美平衡了钨丝的塑性与韧性,显著降低了断丝率,提升了拉丝成功率,拉拔过程未出现断丝现象,叠丝率为零。同时将废石墨灰变废为保,不仅提升了石墨乳的价值还提高了生产效率。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承温耐磨铜合金及其应用,属于有色金属材料及其制备技术领域,解决铜丝母高温环境下耐磨性及工作稳定性不足的技术问题,解决方案为:新型承温耐磨铜合金的组成及其质量百分比为:锌:35%‑42%,铝:2%‑4%,锰:4%‑7%,镍:0.4%‑0.7%,硅‑铬‑铁合金,4%‑7%,其余为铜;该新型承温耐磨铜合金用于制备在高温环境下依靠摩擦力工作的铜合金零件——铜丝母,并公开了铜丝母的制备工艺步骤。本发明通过优化铜合金的组成、配比以及制备工艺流程,提高了铜合金的耐磨性和强度,适用于制备高强度耐磨的铜丝母等零部件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铸造铜及铜合金圆锭用结晶器,属于结晶器技术领域,包括外筒、内筒、压盖、喷水机构和螺旋引流板,内筒固定安装于外筒的内侧,压盖固定安装于外筒的上表面,喷水机构固定安装于内筒的下表面,外筒的内表面固定安装有螺旋引流板,螺旋引流板的螺距自上向下递减,螺旋引流板的上表面均匀固定安装有鳍片,本实用新型在冷却水腔内设置了螺旋引流板,对冷却水进行引流,令水流沿着螺旋路径均匀覆盖内筒表面,同时螺旋引流板设置为自上向下螺距递减
本申请涉及一种铜合金带材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铜合金技术领域。所述铜合金带材的化学成分为:Ti、Co、Mo、Cr、Nb,以及Cu;其中,以质量分数计,Ti的含量为3.5%至3.6%,Co的含量为0.05%至0.08%,Mo的含量为0.1%至0.15%,Cr的含量为0.15%至0.2%,Nb的含量为0.02%至0.05%,其余为Cu。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铜合金带材满足:抗拉强度为≥1400MPa,导电率为≥12%IACS,残余应力为≤50MPa。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杂矿体无切割自由面爆破装置及采矿方法,涉及爆破工程与矿山开采技术领域。针对复杂地质矿体难以形成预设自由面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爆破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采矿方法。该爆破装置包括特定结构或组合的聚能装药单元,如轴向聚能单元和环向/径向聚能单元,部分单元可集成多点起爆结构。该采矿方法利用所述装置,采用三维立体炮孔布置,将不同功能的聚能单元布设于特定炮孔位置,并结合孔内多点起爆与孔间微差起爆技术,实现无预设自由面条件下的矿岩高效、定向破碎。
本申请提供一种盘区柱回采方法,涉及采矿领域;盘区柱回采方法包括:沿盘区柱的长度方向将盘区柱划分为若干分区,并沿盘区柱的高度方向将盘区柱划分为若干分段,在每一分段内施工至少一段分段巷道;在最下分段的底部留设堑沟,将堑沟与最下分段的分段巷道连通;在每一分段内利用分段巷道在采空区位置施工第一炮孔,通过空场法采出采空区;采空区形成后,以采空区为自由面和补偿空间,在对应分段内的剩余矿体施工第二炮孔和第三炮孔;爆破的矿石落至堑沟,并通过最下分段的分段巷道集中出矿。
一种大规格超高强高合金化铝合金板材脱溶相控制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大规格超高强高合金化铝合金板材脱溶相控制方法。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大规格超高强高合金化铝合金板材固溶热处理后淬火产生脱溶相的析出,降低了过饱和固溶体的浓度,严重影响板材的最终态板材的综合性能的问题。本发明通过缩短板材从热处理炉转移到淬火介质中的时间),控制淬火区冷却强度(包括淬火介质的流动性及淬火介质温度等工艺参数),最大限度减少了板材淬火转移过程中过饱和固溶体内相的脱溶
本申请涉及台车钻杆淬火的领域,一种高强度台车钻杆淬火工艺及其等温淬火炉,包括:台车钻杆渗碳处理后降温至预定温度并维持预定时间,利用流动的惰性气体在设定时间内将台车钻杆降温至设定温度,控制台车钻杆在流动的惰性气体中移动。台车钻杆的等温淬火工艺,使台车钻杆基体能获得均匀的粒状贝氏体组织,渗碳表面获得1级残余奥氏体马氏体、碳化物组织,台车钻杆的韧性和强度增强,提高疲劳性能,凿岩寿命能够提高30‑60%。台车钻杆硬度均匀性提高,无需采用自动矫直机对台车钻杆进行校直,减少设备投资,降低成本。
一种Al‑Zn‑Mg‑Cu铝合金板材的热处理强化方法,本发明涉及铝合金板材的热处理强化方法领域。本发明为了解决目前工业化生产非常消耗时间,并难以保证Al‑Zn‑Mg‑Cu铝合金板材时效后的硬度的技术问题。方法:一、将Al‑Zn‑Mg‑Cu铝合金铸锭加热保温;二、轧制;三、固溶;四、淬火;五、预拉伸;六、时效处理,时效制度为双级时效;七、锯切,制得成品板材。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性能耐热铝合金,其包括以下质量分数的化学组分:Cu:4.5~6.5%、Mg:0.5~2.3%、Si:0.5~1.5%、Ni:0.2~0.8%、Mn:0.3~2.0%、Mo:0.03~0.2%、Zr:0.03~0.2%、Ag:0.03~0.2%、Ti:0.01~0.15%、Fe≤0.4%、La:0.05~0.5%、Nd:0.05~0.5%、Er:0.05~0.5%,其他不可避免的单个杂质元素≤0.03%,杂质元素总量≤0.15%,余量为铝。本发明的铝合金及其生产的无缝管材均具有高强度、高塑性、高韧性等综合性能,而且还具有优秀的耐高温性能、耐腐蚀性能与抗疲劳性能,能够满足多种极端条件下长期安全服役的要求。
本发明属于淬火炉冷却装置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中频淬火炉用冷却装置,包括水冷塔和炉体,所述水冷塔与炉体之间设置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的一侧设置有水泵,所述水泵的进水端连通有导出管;通过设置过滤组件和过滤腔,能够在过滤腔的作用下主动降低过滤腔内冷却水的流速,从而使得水垢结晶能够主动沉积在过滤腔的内部,并且通过设置过滤组件为水垢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使得水垢能够主动在过滤组件的内部形成,进而降低了水垢结晶进入水冷塔内部的情况发生,避免了水垢形成在水冷塔内部换热管道内影响后续的散热降温的效果。
本发明涉及氨法脱硫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硫回收尾气鼓泡式吸收氧化一体化设备,包括烟气洗涤箱,烟气洗涤箱的一侧中部外壁上贯通连接有进气管,进气管贯穿于烟气洗涤箱内部一端的顶部外壁上分布贯通安装有第一喷头,烟气洗涤箱的内部设置有联动喷淋组件,烟气洗涤箱的一侧外壁上设置有吸收循环罐,吸收循环罐和烟气洗涤箱之间贯通连接有输气管;本发明通过烟气洗涤箱内进行烟气预洗涤,预洗涤后烟气泵出增压输送分布通入吸收循环罐液面下,实现鼓泡反应与氧化反应的一体化进行,烟气在吸收循环罐内下部氧化,上部吸收,可大幅度提升吸收效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尾气的喷淋冷却一体化装置,涉及尾气处理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喷淋塔、旋风分离组件和换热箱,喷淋塔底部边沿贯穿卡接有多个喷淋管,喷淋塔内设置有旋风分离组件,旋风分离组件一端贯穿焊接有抽气管,旋风分离组件外周面卡接固定有换热箱。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喷淋塔、旋风分离组件和换热箱,解决了喷淋后的废液往往和尾气再次进行热交换,温度较高,难以在急冷器中和尾气进行高效的热交换,降温结构和喷淋结构往往分开设置,装置占用空间较大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危废焚烧湿法脱酸系统,属于危废焚烧技术领域,具体包括一级塔对待处理的烟气进行洗涤净化,净化后的烟气从一级塔的顶部排出;二级塔对一级塔处理后的烟气进行二次洗涤净化,净化后的气从二级塔的顶部排出;除雾器对二次洗涤净化的烟气进行除雾后排入大气,一级塔和二级塔的下段均设置有循环池和换热装置,换热装置设置在循环池内,用于回收循环池内的循环液中部分热量,循环泵站的入口管道处还设置有药剂投加调节阀,控制循环液的pH值,通过盐浓度控制排水量,曝气装置避免沉淀结垢堵塞管道系统和喷嘴。
一种高金属高硫重污油转化合成气及回收重金属的系统,涉及石油化工技术领域,包括气化炉,所述气化炉包括上部的燃烧室和下部的激冷室,所述气化炉燃烧室顶部连接有四十六号管线、一号管线和二号管线,所述气化炉激冷室上端通过三号管线与一级预洗塔顶部连接,所述一级预洗塔底部通过四号管线与分离器上端连接,所述分离器顶部通过五号管线与洗涤塔下端连接,所述洗涤塔顶部连接有六号管线,所述六号管线上连接有四十四号管线,本系统能够合理处理油渣、催化油浆、苯酚丙酮焦油等危废及废重污油等液态烃类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协同处理铜镍废渣和含砷废料的方法,属于冶金行业固危废资源化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的处理方法包括:将铜镍废渣、含砷废料、还原剂、硫化剂和溶剂混合后还原硫化熔炼,经冷却后分层得到低密度的冶炼渣、中密度的冰铜和高密度的含镍合金。该方法工艺流程短,可直接用于分离铜镍,实现了铜镍废渣和含砷废料的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
本申请涉及危废资源化利用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垃圾焚烧飞灰净化方法。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垃圾焚烧飞灰净化方法,将飞灰与硫酸、有机萃取剂、十二水磷酸钠和硫化钠混合反应,其中的离子与硫酸、有机萃取剂、十二水磷酸钠和硫化钠发生反应,将有害离子转化为可溶性盐后进行水洗有效降低了飞灰中有害离子的浓度。本申请的方法简单易行,成本低廉且净化效果显著,其中重金属Zn、Pb、Cu、Ba和Cl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7.75%、61.36%、90.3%、98.11%和94.37%。得到的飞灰具备较高的建材化活性,可用于多种建材产品生产。
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危废焚烧烟气的脱酸处理和CO脱除装置,涉及危险废物处理技术领域,该脱酸处理装置包括干法脱酸机构,包括干式反应器和除尘器,干式反应器的出气口与除尘器的入口连接,干式反应器用于混合脱酸剂和烟气,并将脱酸反应后的烟气输送至除尘器,除尘器用于使烟气气固分离;逆喷波洗涤塔,除尘器的出气口与逆喷波洗涤塔的入口连接,逆喷波洗涤塔用于混合中和剂和烟气,并排出中和反应后的烟气。本申请提供的脱酸处理和CO脱除装置,能够解决废气脱酸处理不彻底以及CO排放超标,导致废气排放不达标的问题。
本发明涉及一种危废焚烧炉用耐火浇注料及制备方法。该危废焚烧炉用耐火浇注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碳化硅、莫来石、刚玉细砂、结合剂、消泡剂、氧化铝微粉、硅微粉、氧化钙混合后得到混合料,在所述混合料中通入携带有二氧化硅粉末的二氧化碳气体,待所述氧二氧化硅粉末通入完毕后静置得到浆料,将所述浆料浇筑至模具中自然风干,随后高温烧结后即得。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危废与固废的协同处理工艺,属于废物处理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S1:选择量子比特和辅助量子比特;S2:研磨危废;S3:制备悬浮液;S4:将量子比特囚禁在离子阱内;S5:引入辅助量子比特,基于激光脉冲,构建出量子纠缠对;S6:调控量子纠缠对的状态,使危废原子或分子重组,以消除毒性;S7:评估毒性消除后的危废,若危废毒性残留量超标,则重复上述步骤进行毒性消除,若危废毒性残留量达标,则与固废按照比例混合协同处理;本发明能够实现危废和固废的协同处理,危废和固废无需独立运行,减少处理成本。
本发明涉及危废垃圾处理设备的技术领域,公开了危废焚烧进料系统,其包括进料管道,进料管道的中部设置有进料斗,进料斗内设置有打散装置,打散装置包括至少两个并列设置的碾辊,所有碾辊由传动组件驱动;传动组件包括与至少其中一个碾辊同轴并连接的主传动轴,还包括与剩余碾辊同轴并连接的至少一个第一副传动轴,主传动轴上同轴的设置有主齿轮,第一副传动轴上同轴的设置有与主齿轮啮合的位移齿轮,位移齿轮的周向上分布有若干凸起,若干凸起还沿位移齿轮的轴向分布,与位移齿轮的齿槽一一对应。
中冶有色为您提供最新的有色金属技术理论与应用信息,包括矿山技术、冶金技术、材料制备及加工技术、环境保护技术和分析检测技术等有色技术信息。打造最具专业性的有色金属技术理论与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