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提供了一种ITO废靶回收制备复合催化剂的方法和复合催化剂。制备方法包括:将ITO废靶与硫混合,在惰性气氛下升温至300℃~430℃进行硫化反应,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得到In2S3/In4SnS8/In2O3复合催化剂。复合催化剂由In2S3、In4SnS8以及In2O3构成,是一种具有异质结结构的In2S3/In4SnS8/In2O3复合催化剂。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氮化铝弥散强化铝基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及应用,涉及金属材料加工技术领域。本发明中的氮化铝弥散强化铝基复合材料以铝为基体材料,氮化铝为强化相;其中,所述强化相通过将挥发性铵盐和所述基体材料在真空或保护气氛围中烧结得到。本发明中制得的氮化铝弥散强化铝基复合材料兼具高强度和高导热性,还具有较好的延展性,能够较好地替代铜进行相关应用。此外,本发明中的氮化铝弥散强化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适合可以制造大尺寸坯锭,适合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具有较高的市场应用价值。
本发明属于金属基复合材料及粉末冶金技术领域,并具体涉及微纳混杂陶瓷颗粒与石墨烯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该微纳混杂陶瓷颗粒与石墨烯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包括铝合金基体和均匀弥散分布在铝合金基体中的增强相,所述铝合金基体为Al‑Cu‑Mg‑Si合金,所述增强相包括微米级陶瓷颗粒、纳米级陶瓷颗粒和石墨烯。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成本高磁性能的粉末冶金软磁材料的制备方法,将磷化三铁、石蜡粉、铁粉混合获得混合粉,将混合粉压制成型获得压坯,将压坯先进行预烧结,获得预烧结坯,将预烧结坯复压后再进行烧结,即得粉末冶金软磁材料;本发明的制备方法,以磷化三铁、石蜡粉、铁粉作为原料,通过控制原料的粒径,无需进行造粒球化,直接进行混合后即能够获得流动性非常优异的混合粉,通过将混合粉压制成型即能够获得较高密度的压坯,然后将压坯先初步进行预烧,再进行复压进一步提升密度,最后再进行烧结,从而获得高磁性能的粉末冶金软磁材料。
本发明属于氧化锆生物陶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氧化锆生物陶瓷的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首先制备孔表面负载硝酸银的多孔羟基磷灰石,然后制备聚己内酯包覆硝酸银负载的多孔羟基磷灰石,接着制备聚己内酯包覆硝酸银负载的多孔羟基磷灰石/氧化锆复合物,再接着将聚己内酯包覆硝酸银负载的多孔羟基磷灰石/氧化锆复合物和助剂混合后均质,得到均匀的浆料,将浆料注射成型陶瓷生坯,最后将陶瓷生坯置于烧结炉中,程序升温保温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得到氧化锆生物陶瓷。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镀层改性金刚石导热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及应用,步骤包括第一次预处理金刚石颗粒;对预处理金刚石颗粒执行第一表面处理工艺,使所述金刚石颗粒表面形成金属碳化物镀层;对形成金属碳化物镀层的金刚石颗粒执行第二表面处理工艺,使金刚石颗粒的金属碳化物镀层表面形成电镀金属层;分区制备混合粉体并获取分区粉体将具有电镀金属层的金刚石颗粒按不同体积与各分区粉体混合,按照装填顺序分层装填,装填后烧结成型,以制成改性金刚石导热复合材料。
本发明公开一种含复合相变材料的分形结构功能一体化热防护系统,包括所述外板内侧固定设有分形结构腹板,所述分形结构腹板下侧固定设有内板,所述外板和内板之间的分形结构腹板上固定设有中间隔板,所述中间隔板与外板之间的空腔填充有隔热材料,所述中间隔板与内板之间的空腔填充有复合相变材料;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氮化硅基陶瓷材料及陶瓷轴瓦的制备方法,其原料包括氮化硅和烧结助剂;所述烧结助剂包括氧化铝、氮化铝和氧化镱;所述原料包括按重量份数计的如下组分:氮化硅80~92份,氧化铝2~4份,氮化铝3~8份,氧化镱3~8份。本发明通过优化材料配方,提高氮化硅中铝元素和氧元素的故容量,使其兼顾氮化硅的高强度、高硬度、高断裂韧性、高抗热冲击性以及氧化铝的难熔性、抗腐蚀性和抗氧化性的特点,能够满足高铝锌机组对轴瓦材料硬度适中、韧性好、耐热冲击性能强的要求。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维碳片负载纳米晶的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包括以下步骤:S1,配置溶液,将模板剂、含碳阴离子剂、金属盐溶解在溶剂中,搅拌使之充分溶解后获得混合溶液;S2,一锅法,将所述混合溶液置于高压反应釜中,在高温条件下,溶液中的含碳组分转化为二维碳片,溶液中的金属离子和阴离子在二维碳片表面成核生长,反应结束后分离固体获得前驱体;S3,煅烧,将前驱体置于气氛炉中,并向气氛炉加入活性物质或通入活性气体,在保护气体氛围下进行煅烧,获得二维碳片负载纳米晶的复合材料。
本发明涉及材料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碳纤维复合材料层间剪切强度试样的制备和检测方法。制备方法包括退丝、浸胶、排丝、溶剂挥发、铺叠、固化和裁切,依据碳纤维丝束中碳纤维丝的数量设定第一电机的周向电机频率和轴向电机频率,将多个碳纤维丝束无间隙排列,在铺叠过程中将N个样品逐层叠放在脱模纸上,每叠放M层后将样品旋转180°后再继续叠放,N个样品叠放后在顶部覆盖一层脱模纸以形成厚度为H的待测样品。本申请明确限定了每一步骤的操作流程,严格控制试样的制备工艺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铝基复合材料半连续铸棒的制备装置及方法,包括送丝机、炉体、流床以及若干铸型机。炉体与送丝机之间设置有感应加热线圈,炉体侧壁设置有出液口,炉体内部设置有搅拌组件。流床上设置有若干超声振动组件。若干铸型机包括沿熔体流动方向依次设置的电磁搅拌机构以及结晶器,电磁搅拌机构与流床连通。本发明将铝基复合材料的搅拌混合工艺与结晶铸棒工艺结合,通过惰性气体保护下的强剪切搅拌实现铝基复合材料熔体的制备,通过在流床区域施加超声振动以及在铸型机内施加电磁搅拌使得增强相弥散分布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环氧硅烷偶联剂改性粉煤灰/聚氨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高分子复合材料技术领域。包括:配制乙醇水溶液,并加入环氧硅烷偶联剂,配制得到环氧硅烷偶联剂溶液;将粉煤灰置于高速搅拌机中,并将环氧硅烷偶联剂溶液分次喷涂至粉煤灰表面,经高速搅拌后烘干、球磨,得到环氧基功能化粉煤灰,即改性粉煤灰;将聚醚二元醇、聚醚三元醇与改性粉煤灰混合均匀,得到组分A,并在异氰酸酯中加入催化剂并混合均匀,得到组分B;将两种组分混合并搅拌均匀,静置固化得到改性粉煤灰/聚氨酯复合材料。
一种基于MAX相增强铜基复合材料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粉末预处理;(2)高温还原;(3)放电等离子烧结。本发明加入MAX相Ti4AlN3,以其高弹性模量、良好的高温塑性和抗热震性等性质,增强了铜基合金的力学性能;传统球磨时,易在过程中产生大量热量,且因铜质地较软导致铜粉产生团聚现象,使得到的粉末粒度较大,本发明以悬浮液的形式代替粉末,通过加入乙醇传递球磨产生的热量,并隔绝空气,使用十二烷基苯甲酸钠作为分散剂,降低了粉体聚集成团的能力,加快了球磨进程;
本发明涉及复合材料制作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复合材料管状结构产品的制作方法,该方法包括:通过创新的错台铺层设计和热压罐、真空袋压预浸料成型工艺,有效解决了传统钣金焊接工艺中存在的热变形和重量大的问题,以及复合材料粘接工艺中接缝处强度不足、整体强度较差的技术缺陷。同时,本工艺过程简单高效,成本较低,最终产品具有良好的表面光洁度和美观性。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新型陶瓷基复合材料与金属材料的组合可调涡轮叶片,属于航空航天技术领域,具体包括:金属上缘板和金属下缘板;陶瓷基复合材料前缘组件,固定的安装在金属上缘板和金属下缘板之间,陶瓷基复合材料前缘组件作为叶片的前缘区域;可调金属叶身,转动的安装在金属上缘板和金属下缘板之间;陶瓷基复合材料前缘组件的叶身部分后端和可调金属叶身的前端对接,形成完整的涡轮叶身结构。通过本申请的处理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金属叶片前缘冷却消耗大量冷气的问题,提高可调涡轮叶片的服役期限。
本发明涉及纳米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氧化物弥散强化钨合金复合粉末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方法包括:将第二相掺杂金属盐溶液和含钨酸盐溶液混合,进行复合共沉积,得到钨合金复合前驱体粉末;将所述钨合金复合前驱体粉末进行煅烧还原;所述第二相掺杂金属盐溶液为碱性,所述含钨酸盐溶液为酸性。该方法流程简洁高效、可操作性强且利于批量化制备,所得钨合金复合粉体粒度细小且第二相氧化物弥散相颗粒分布均匀,能够有效抑制钨晶粒的生长,适用于多种高质量氧化物弥散强化钨合金复合粉末制备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材料制品的共烧结制备方法,将N份合金粉末与M份其他粉末分别与聚合物粘结剂进行混炼获得(M+N)份物料,根据多材料制品的结构,将(M+N)份物料增塑成型获得多材料生坯,将多材料生坯依次经脱脂,在固‑液共存态温度下烧结即得多材料制品。本发明采用聚合物作为填充,降低了不同材料粉末堆积时孔隙率的差异,使不同材料的烧结收缩接近一致,同时利用合金材料的超固相烧结,使合金在烧结过程中处于固‑液相共存状态,既能保持原有的形状,也能缓解烧结收缩产生的应力,减少缺陷的产生,实现合金材料的多材料共烧结。
本发明涉及水处理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吸附钾离子的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该纳米复合材料的原料来源广,工艺流程短,生产成本合理可控,能满足工业化放大制备要求,综合考虑了化工高盐废水的特点,通过优化原料配比、凝胶形成与晶化条件以及无机盐改性过程,制得的纳米复合材料具有更高的比表面积和更均匀的孔道结构,对钾离子吸附效率高、选择性强,为实现废水资源化再利用铺平道路,吸附饱和后可有效再生、循环利用,而富钾再生液亦可资源化利用,在实际工程项目中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Li2S/MoS2/RGO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其中制备方法的步骤包括:(1)将石墨粉和高锰酸钾搅拌均匀制得第一混合物;于冰水浴及持续搅拌条件下将酸液加入第一混合物中,再依次经升温反应、冷却、加入过氧化氢和水、洗涤、透析得到氧化石墨烯分散液;(2)将钼源、硫源、表面活性剂和水搅拌均匀制得第二混合物,再将氧化石墨烯分散液滴加至第二混合物中并持续搅拌,再依次经水热反应、洗涤、冷冻干燥制得MoS2/RGO复合材料;
一种控制双层金属复合烧结时收缩率的钨铼合金混粉方法,涉及医用CT机球管靶材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湿化学法和固液混合制备的W‑Re粉体进行不同比例混合,通过预烧结和烧结工艺来进行探究不同混粉比例对于收缩率的影响,进而满足复合烧结对于不同收缩率的要求,并且对于烧结密度进行了测量。结果发现,随着混粉成分的不断改变,不同混粉比例的烧结密度也有所变化,随着湿化学法所制备的钨铼合金粉末比例的不断减少,其线收缩率也逐渐下降,从而满足制备工业上对于钨铼合金收缩率的要求。
本发明涉及硬质合金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耐磨硬质合金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解决了硬质合金复合材料综合力学性能差,耐磨不佳的问题。本发明通过将碳化钨与碳化钛混匀、热处理得到硬质相;将硫酸镍、钼酸钠、纳米颗粒溶解,电化学处理得到粘结相,将硬质相与粘结相球磨、压制、烧结,退火处理、打磨清洗制得硬质合金复合材料;通过控制热处理温度、时间,提高合金的硬度;控制电流密度以及溶液温度调节钼元素的用量,提高合金的韧性;调节烧结温度与时间,改善合金的硬度与横向断裂强度;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模高强高韧层状微观结构铝基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属于铝合金材料技术领域。将原位自生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与合金成分进行层状微观结构分布设计,制备铸锭、热等静压、塑性变形、固溶处理和时效处理,通过层状异质结构铝基复合材料微观构型设计,实现高模高强高韧性铝基复合材料。本发明提供的铝基复合材料制备和加工方法简单合理,可利用现有工业化设备进行规模化生产。
本发明涉及锆基复合材料领域,提供一种低氢脆高韧性海绵锆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低氢脆高韧性海绵锆基复合材料由纳米ZrC和Zr基体组成,纳米ZrC体积分数为4.5~8.0%,粒径平均为10~60nm,由海绵锆粉与纳米碳黑高温原位自生。材料具有梯度微观结构,包含表层(35~70μm)、过渡区(50~150μm)和芯部,各区域晶界比例优化,以提高韧性和抗氢脆性能。制备方法包括:(1)海绵锆粉与碳黑机械合金化制备Zr‑C复合粉末,(2)热等静压致密化及原位合成纳米ZrC增强相,(3)超声冲击表面研磨形成纳米晶层,(4)多阶段温轧调控梯度晶界
本发明属于金属材料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纳米晶增韧的钛基非晶复合材料及其制备工艺,采用铜模吸铸法+高压扭转工艺,通过大塑性变形的方法调控复合材料中树枝晶的形貌和尺寸,实现复合材料中微米级树枝晶向纳米级的演变,从而得到纳米晶增韧的钛基非晶复合材料,其纳米晶的尺寸为20‑300nm,纳米压痕硬度≥4.05GPa,均匀塑性变形应变≥4%。纳米晶的形成避免了非晶基体中高度局域性剪切导致的软化,改善了钛基非晶复合材料的加工硬化能力。
一代材料,一代装备,引领一代产业高质量发展。中国先进材料产业博览会由中国和平利用军工技术协会、武汉理工大学、全联科技装备业商会、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等共同主办,武汉理工大学青岛研究院、军工资源网联合承办,以“先进材料引领高端装备发展”为主题,打造中国高端装备制造行业的材料及制品对接交流平台。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节点协同的多层复合薄膜材料制备方法及装置,涉及材料制备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将多层复合薄膜制备工艺流程作为图节点构建工艺图结构,以工艺流程间物理参数联系为边,按时序关系设约束条件并拟合至边中,约束节点到下游节点延迟时间。依时序约束确定工艺顺序,各节点通过边传递上游特征信息并聚合,结合自身特征生成新节点特征,再根据新特征解析获得节点制备参数。解决了现有多层复合薄膜制备中各工艺流程节点独立、缺乏时序约束,降低了制备均匀性、产品质量稳定性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属于气体传感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正丁醇气体传感器复合材料及其制备和使用方法。现有技术中单一的In2O3和CoSnO3对正丁醇的响应效果并不理想。本发明用硫酸钴和锡酸钠的水溶液制备前驱体CoSn(OH)6,硝酸铟的水溶液经过水热反应制备前驱体In(OH)3,将CoSn(OH)6与In(OH)3混合研磨后煅烧,得到CoSnO3‑In2O3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制备的传感器在250℃下对正丁醇具有高灵敏度、良好选择性和重复性,并且检测限低至20 ppb,具有很好的实际应用价值。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材料舱段斜面粘结连接承载量化评估方法;步骤为制备复合材料测试件和金属测试件,复合材料测试件和金属测试件粘接后获得待测组件,获取待测组件斜面的单位面积承载能力,制备实际的复合材料舱段和金属连接件,获得实际的复合材料舱段和金属连接件粘结面的单位面积承载能力,比值运算,获得校正系数,根据待测组件斜面的单位面积承载能力和校正系数,获得产品复合材料舱段粘接面的承载能力,产品复合材料舱段粘接面的承载能力与指标要求进行比较,完成复合材料舱段斜面粘结连接承载量化评估;
本发明提供了碳纤维复合材料层板损伤区的激光去除方法,属于复合材料激光加工技术领域。所述方法最外层的去除形状是倒圆角的正八边形,逐层呈阶梯状向下去除。所述方法可以减少每层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去除面积,缩短损伤区的去除时间;另外,所述方法可以减小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去除体积,避免过多的无损伤材料被加工去除,提高挖补结构的修复强度。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硬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应用和电池。该硬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S1、将废弃酚醛树脂加热以进行预碳化,得到第一前驱体;所述加热的升温速率为1~4℃/min;S2、在加热条件下,将所述第一前驱体进行碱活化,得到第二前驱体;所述加热的升温速率为1~4℃/min;S3、将所述第二前驱体进行碳化,得到第三前驱体;S4、对所述第三前驱体进行碳包覆,得到硬碳复合材料。由该硬碳复合材料组装的电池可以兼顾优异的储钠容量和首周效率的同时,实现了低成本回收高值化循环利用废弃酚醛树脂,推动了大规模化的生产制备。
中冶有色为您提供最新的有色金属复合材料技术理论与应用信息,涵盖发明专利、权利要求、说明书、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实用新型内容及具体实施方式等有色技术内容。打造最具专业性的有色金属技术理论与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