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涉及采矿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采矿用连续钻进装置,包括底座、履带行走机构、防护壳、开采刀盘、传动机构、调节机构和联动控制机构,底座的底部设置有履带行走机构,底座的顶部设置有防护壳,底座一侧连接有用于开采金矿的开采刀盘,传动机构用于带动开采刀盘转动,通过蜗杆与蜗轮啮合联动,并通过连杆结构协同作用,使滑块能够带动开采刀盘在导向框内位移,实现对于开采刀盘径向位移的实时调整,无需停机即可修正路径偏差,且此类传动结构可承受重载扭矩下的高频次角度调节。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缓倾斜中厚地下沉积型铝土矿伪倾斜多层条带式开采方法,特别适用于顶板不稳固的缓倾斜中厚铝土矿安全高效开采。在矿体中布置脉内中段运输巷将矿体划分为不同中段,中段间预留顶底柱,中段内沿矿体走向方向划分采区,采区间留设间柱,分别掘进采区斜坡道、下分层装矿平巷、分段运输平巷、分层联络道、上分层切割平巷,并布置两种规格条带,所布置的采区、矿块、采区斜坡道、条带、间柱均伪倾斜布置,回采作业分两步骤分层回采,先采3m~5m条带、后采6m~8m条带,按照先采下层后采上层的开采顺序,每一分层采完及时充填。
本发明涉及金属材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时效强化铁镍基高温合金用焊丝、制备方法及焊接接头,所述焊丝包括药粉以及用于包裹药粉的焊皮,其中药粉的原料包括:Co为30.0%~35.0%,Ni为30.0%~35.0%,Cr为3.0%~6.0%,Al为6.0%~8.0%,Ti为6.0%~8.0%,Nb为3.0%~5.0%,CeO2为1.0%~2.0%,其余为Fe,以上组分质量百分比之和为100%。本发明的焊丝适用于650℃等级的先进超超临界A‑USC机组用高温合金的焊接,不仅与机组用高温合金在成分上相匹配,也在性能上达到了高度契合。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温合金部件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高温合金部件技术领域。该高温合金部件的制备包括:采用电弧离子镀的方式于高温合金部件基体的表面沉积金属氮化物层,高温合金部件基体与金属氮化物层之间无金属过渡层;金属氮化物层的制备过程中,每沉积300nm~500nm进行2min~5min的阳极层离子源高能气体离子轰击。上述方法创造性地实现了在不设置金属过渡层的前提下,使高温合金部件基体与金属氮化物层之间具有良好的结合强度;
本发明提供一种镍基高温合金铸件的热处理工艺,包括:操作步骤如下:S1、将铸件防止在真空炉的内部后,对铸件进行缓慢加热至1000‑1200℃之间,在固溶温度下保持1‑8小时,保温结束后,S2、通过空冷的方式进行冷却,将铸件冷却至400‑600℃,保温1‑2小时后,在通过空冷冷却至至室温,S3、在将固溶处理后的铸件加热至600‑1000℃范围内。
本申请涉及镍基粉末高温合金的成分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基于预设的目标性能参数,确定高温合金中目标合金元素的质量百分比范围和步长;基于所述目标合金元素的质量百分比范围和步长进行高通量计算,得到高通量计算结果,其中,所述高通量计算结果包括所有候选合金成分组合,以及每一所述候选合金成分组合对应的γ'相的体积分数和有害TCP相的平衡析出占比;从所有候选合金成分组合中筛选出目标合金成分组合。
储能电站中存在着垂直分布的电池排列结构,下层电池热失控产气在引燃后,火焰会诱发上层电池发生火蔓延。为了探究储能电池火蔓延特性及触发过程的能量传递机制,本工作以100 Ah磷酸铁锂电池为研究对象,通过设计3组双层电池模组火蔓延实验(双层电池数量各为1节、2节和3节),加热触发底部电池开阀后主动引燃热失控气体,记录实验现象和电池温度变化,分析电池温升速率和温升阶梯,进而定量研究在触发顶部电池火蔓延的过程中,底部各节电池的累计传递能量,最后解耦不同路径的传热量。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镀锌炉鼻子内锌灰运动与富集表征预测方法,属于金属材料加工与仿真计算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基于有限元计算炉鼻子内部温度场分布,获得锌的熔点温度的等温面;建立炉鼻子的有限元与离散元耦合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二次编译,在保证计算精度可接受的前提下降低计算成本;利用耦合模型计算表征炉鼻子内锌灰运动及富集。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结果数据可视化,解决实际生产中炉鼻子内锌灰运动的黑箱问题;操作简单,无需水模型试验,大幅度降低实验设备成本投入;计算成本低,大幅度降低对算力的成本投入。
本发明涉及金属材料加工成型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金属板材梯度组织构筑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金属铸锭热锻成圆柱形锻材,锻材直径为20mm~40mm;(2)将锻材进行固溶处理,固溶温度为500~1250℃,保温时间≥30min;(3)将固溶后的锻材进行轧制处理,轧制成直径4mm~16mm的圆柱形小棒;(4)对轧制后圆柱形小棒进行轴向轧制为板状,下压量为50%~80%;(5)对轧制处理后的金属板材进行再结晶退火,退火温度为600℃~800℃,退火时间为10~60min。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金属材料加工裁断装置,涉及金属材料加工技术领域,包括加工台,所述加工台的上表面设置有龙门架,所述龙门架的相对侧转动连接有裁断组件,所述裁断组件的下方设置有吸尘组件,所述加工台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夹持组件,所述裁断组件包括螺杆,所述螺杆的两端与龙门架的相对侧转动连接,所述龙门架的右侧固定安装有电机一,且电机一的输出端穿过龙门架与螺杆的右端固定连接。
本申请涉及难熔金属材料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纯钼的真空熔炼系统、真空熔炼方法及纤维结构钼材料,高纯钼的真空熔炼系统包括三层复合坩埚,高纯钼的真空熔炼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在真空度≤5×10‑3Pa的环境下,采用三层复合坩埚对钼原料进行自耗熔炼;步骤S2):控制定向凝固速率为8‑12mm/min,形成纵向温度梯度≥100℃/cm;步骤S3):对凝固铸锭实施多级塑性变形,总变形量≥90%;纤维结构钼材料,材料内部形成纵向连续纤维结构,晶粒长径比≥10:1,纤维直径≤5μm;氢含量≤5ppm,氧含量≤50ppm;
本发明涉及金属材料加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超薄冲孔镀镍钢带及其制备工艺,包括厚度为0.035‑0.08mm的冷轧钢带基材,所述基材表面设有梯度镀镍层,所述梯度镀镍层包括底层、过渡层和表层,所述底层为柱状晶结构,所述过渡层为等轴晶结构,所述表层为纳米晶结构,所述钢带上设有精密冲孔,冲孔孔径公差为±0.005mm。
本申请涉及金属材料加工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金属材料加工车床上料装置,包括安装座、活动柱和活动块,连接组件通过活动柱活动安装在安装座的顶部,活动块的一端活动插接在活动柱底端内部,且活动块其中的两侧分别与活动柱的两个内侧壁贴合。本方案通过手握握杆带动活动柱进行旋转,活动柱在带动金属材料水平移至外设加工车床一端的上方,之后再次利用第二正反转电机的动力轴带动双向螺纹杆旋转,双向螺纹杆在旋转的过程中对两个夹持板施加一个螺旋推力,进而可带动两个夹持板相互远离解除对金属材料进行夹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铅锌冶炼渣的回收方法,涉及冶金固废资源化技术领域。本发明改进了铅锌冶炼渣的预处理方式,先利用高压脉冲等离子体和超声波空化协同作用,可以在渣体内部形成纳米级裂纹网络;之后利用双频微波交替辐射有利于降低PbO/ZnO还原活化能。预处理得到的活化渣料依次进行低温还原熔炼、梯度烟化吹炼可以有效回收铅和锌,较传统工艺铅和锌的回收率提升10%‑15%;低温还原熔炼可以在更低温度下熔炼,显著降低综合能耗,降低工艺成本。
本发明属于液态二氧化碳运输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采用纤维复合材料液货舱的新型液态二氧化碳运输船。本发明包括主船体,主船体包括尾部模块、机舱模块、货舱模块和首部模块;所述货舱模块内设有多个独立货舱室,相邻货舱室间通过横舱壁分隔;各独立货舱室内设置独立的二氧化碳液货舱、顶部压载舱和底部压载舱;二氧化碳液货舱由纤维复合材料或钢制与纤维复合材料组合型式制成,包括内胆和缠绕层,其横截面为左右对称的多边形结构;二氧化碳液货舱通过支撑块与船体结构连接。
一种环保柔性可穿戴的防辐射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防辐射复合材料包括:支撑层,所述支撑层采用高分子材料;电离辐射屏蔽层A,层叠设置于支撑层上,所述电离辐射屏蔽层A中以重量份数计包括高分子基体材料、防辐射复合粉体、结合剂及助剂;柔性电离辐射屏蔽层B,层叠设置于所述电离辐射屏蔽层A上,所述柔性电离辐射屏蔽层B是通过磺化反应与离子交换反应得到含有钡离子的纤维材料。本发明提供的防辐射复合材料柔性、无毒、可穿戴,具有高效的电离辐射屏蔽性能,可以用于制作防护服、防护帐篷等。
一种氮掺杂双碳层多孔硫化锌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钠离子电池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g‑C3N4微软模板,复合锌基金属有机框架后硫化,最后再次包覆碳层得到氮掺杂双碳层多孔硫化锌复合材料。利用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高比表面积和可调控孔隙结构,显著提升了材料的储钠性能。通过g‑C3N4和聚吡咯衍生的双碳层包覆结构,内层氮掺杂碳层提高了导电性和钠离子吸附能力,外层碳层抑制了ZnS的体积膨胀,增强了结构稳定性。双碳层包覆显著提升了ZnS@NDC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性能钛合金厚壁构件的电子束送丝焊接方法,属于金属材料焊接技术领域。本发明要解决焊接过程中易发生的成分偏析、气孔、未焊透等典型冶金缺陷。本发明方法:步骤1、在母材焊接的端面加工形成带钝边的陡边V形坡口,打磨,酸浸泡后无水乙醇冲洗;步骤2、然后固定在焊接平台上,进行多层多道的电子束送丝焊接。本发明所提出的电子束送丝焊接方法,不仅为高性能钛合金厚壁构件的高质量焊接提供了可行且可推广的技术路径,也为焊接过程中组织调控与性能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与实践指导,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与产业推广前景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冲头可快速维修的粉末冶金模具,包括有成型上冲头,所述成型上冲头的上端面为成型端面,在所述成型上冲头内上下贯穿有通孔,所述通孔内可拆卸安装有芯棒,所述芯棒的上端延伸出所述成型端面从而形成成型凸台;将一些又细又长且易断裂的成型凸台设计成分体式,若成型凸台出现断裂的情况,只需要将芯棒取出更换即可,不需要整个成型上冲头维修或更换,降低了工作人员的维修难度,大大降低了企业生产成本,同时一定程度提高了生产的效率,适合推广应用。
本发明通过一侧设置有传动组件,通过丝杆和电机的配合,在监测支板上以及监测支杆上均设置有限位传感器,能够使监测设备在规定的范围内使用,既能够满足床层松散的监测,又能够减少使用成本,增设有自动上料机构,通过泥浆泵,将提前放置在矿浆桶内部的矿浆抽出,并且输送到进料口的位置,有利于缩短上料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人工的劳动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降低钒铁冶炼中杂质和铝耗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粗筛出的粒子钢倒入水中进行物理分选,得到粒径≤2.5mm第一筛分料、第粒径>2.5mm且≤25mm二筛分料和粒径>25mm第三筛分料;B)将第一筛分料进行摇床分选,得到提质粒子钢粉和钒渣;将第二筛分料进行跳汰机分选,得到提质粒子钢粒和钒渣;将第三筛分料进行高压水喷淋清洗,获得提质粒子钢块和钒渣;C)将提质粒子钢粉、提质粒子钢粒和提质粒子钢块干燥后与钒铁冶炼原料按配比混合,进行冶炼,得到钒铁合金。
本发明涉及一种煤矿充填开采工艺特别是一种井下采选充一体化充填开采工艺。该工艺包括:工作面开采工艺,采煤机工作参数;井下排矸工艺,跳汰工艺和产品脱水流程;充填工艺,砌块加工、存储、运输和砌筑,工作面回采完成后对巷道及砌筑缝隙进行注浆二次充填。本发明一种井下采选充一体化充填开采工艺,煤炭可全部入洗,矸石在井下直接充填,避免矸石井上下往返运输,提高矿井有效产能;砌块充填接顶,初撑力大,避免顶板变形、下沉,避免地表下沉,保护地表构筑物。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螺旋叶片轴,包括轴本体,所述轴本体分为前段、中段和后段;所述轴本体的前段和后段均可拆卸连接有螺旋叶片组件,轴本体的中段可拆卸连接有翻料叶片组件,所述翻料叶片组件边缘处均设置有水孔。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螺旋叶片轴及双螺旋槽式洗矿机,以实现对叶片的更换,且减少了矿在尾部堵塞的风险。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红土镍矿洗矿线的均匀出料控制系统及方法,红土镍矿洗矿线的均匀出料控制系统包括:电流信号采集模块、判断模块以及给料速度控制模块,所述电流信号采集模块用于连接皮带机的电机,以获得皮带机的电机电流值;所述判断模块用于判断皮带机的电机电流值所处的阈值区间;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旋流器的石墨浮选装置及工艺,包括支架与收集箱,支架中安装有旋流器组,旋流器组包括至少三个旋流器,旋流器从下到上依次包括锥桶部分、中间圆筒部分与上盖结构,上盖结构的内部设置有辅助旋流机构,用于辅助增加物料进入到旋流器中的切向速度,辅助旋流机构包括可调旋流叶片组件、升降组件与驱动组件;上盖结构包括上圆筒,上圆筒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盖板,本发明涉及石墨生产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选矿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高压辊磨筛分与球磨闭路系统。高压辊磨筛分与球磨闭路系统包括上料组件、筛分件、料池、旋流器和球磨机,筛分件的入料口和上料组件的出料口对接;料池与筛分件的出料口对接;旋流器的进料口和料池相连,旋流器的溢流口与选别装置相连;球磨机的进料口与旋流器的底流口对接,球磨机的排料口与料池对接。本实用新型能够简化整体结构,节省占地面积,便于维护。
本发明介绍了一种钨冶炼碱煮渣浮选回收钼的方法,涉及钨冶炼资源综合利用技术领域,具体步骤为:步骤一:磨矿擦洗;步骤二:分级脱泥;步骤三:淘洗脱药;步骤四:电位调控;步骤五:浮选富集。本发明创新性采用磨矿擦洗+脱泥淘洗预处理方案,去除矿物表面吸附的Ca(OH)2钝化层和CaCO3胶体沉淀,脱除‑15μm细泥消除难免离子罩盖效应并降低浮选系统pH值;通过创新的药剂组合和递减的药剂制度,显著提升精矿的整体品位,大幅提升钼的回收率;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选矿用浮选机及铜钴矿选矿方法,属于矿石选矿技术领域;浮选机包括浮选槽体、充气搅拌机构、刮料下料组件和集料槽,所述浮选槽体内设置充气搅拌机构,所述刮料下料组件设置于浮选槽体一侧,所述集料槽设置于浮选槽体外并紧靠刮料下料组件设置;所述刮料下料组件包括安装轴和与安装轴可拆卸式连接的刮料机构,所述安装轴上沿其轴向设置多组刮料机构,每组刮料机构至少包括两个刮料机构并沿安装轴周向阵列设置;选矿方法采用磨矿调浆、混合浮选粗选、扫选、精选和铜钴分离的步骤进行。
中冶有色为您提供最新的有色金属技术理论与应用信息,包括矿山技术、冶金技术、材料制备及加工技术、环境保护技术和分析检测技术等有色技术信息。打造最具专业性的有色金属技术理论与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