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矿
采矿
选矿
通用
火法冶金
湿法冶金
电冶金
真空冶金
功能材料
复合材料
新能源材料
合金材料
材料加工
废水处理
大气治理
固/危废处置
土壤修复
物理检测
化学分析
力学检测
无损检测
失效分析
环境检测
综合
杨斌,教授,昆明理工大学冶金工程学科带头人。深入开展有色金属“固-液-气”相转变、真空还原及真空分解的机理研究,突破真空冶金的理论瓶颈;攻克工程技术难题,研制出世界最大真空气化装备(50吨合金/天),实现真空冶金技术和装备的自主创新;发明以真空冶金为核心的系列新技术,广泛应用于贵金属、稀散金属以及重金属冶金。
中国矿业大学,张明青,中国矿业大学环境与测绘学院教授、博导。长期从事矿业废水处理及资源化研究,特别是煤泥水处理和煤泥浮选研究。出版专著1部,发表论文5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1项,澳大利亚发明专利1项,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面上项目,参与了江苏省重点研发、国家重点研发等项目。
国能鄂尔多斯市工程设计有限公司,方治民,陕西榆林人,本科学历,2018年毕业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矿物加工工程专业,同年任职于神东煤炭集团洗选中心,2019年任职于国能鄂尔多斯市工程设计有限公司从事煤炭洗选相关的设计工作。
黄小卫,中国工程院院士,有色金属冶金专家,中国有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首席专家,稀土材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 黄小卫院士一直从事稀土矿冶炼、稀土分离提纯和稀土材料的研究、工程化开发与推广应用,在稀土资源高效清洁提取、绿色分离提纯等方面取得多项创新成果,在大型稀土企业都有推广应用,有力推动了中国稀土资源高效清洁开发利用,引领稀土行业绿色发展。
山东科技大学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吕宪俊,1994年毕业于东北大学矿物加工工程专业,获博士学位;2000~2001年在瑞典律勒欧工业大学研修。现为山东科技大学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教授,主要从事矿物加工领域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矿物材料制备与应用、矿山固废处理与利用。
标题:韩龙
评论 (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