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煤炭开采过程中,煤的回收率是衡量煤矿经济效益和资源利用效率的重要指标。在低位综放工作面,由于地质条件和开采技术的限制,采空区煤炭回收是一个技术难题。本期转化果平台推荐的《低位综放工作面提高顶煤采出率技术》涉及煤炭开采的经济效益、资源节约、环境保护以及安全生产等多个层面,能够有效解决煤炭回收难题,为煤矿行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一、研究背景
我国是煤炭能源大国,年生产煤炭40多亿吨,厚煤层储量约占我国煤炭储量的50%以上。厚煤层开采主要有分层开采、放顶煤开采和大采高开采三种开采方法,目前我国厚煤层开采主要采用放顶煤开采。
据我国近400多个低位综放开采工作面资料统计,平均回采率为79%,回采率高的可达85%以上,较低的在80%以下。根据对111个长壁正规综放工作面统计,约半数以上综放工作面回采率在80-85%之间,约1/4综放工作面回采率达85-89%,但仍有26.1%的综放工作面的回采率低于80%,其中有14.4%的工作面回采率低于75%,这说明提高工作面回采率仍是综放工作面一项重要技术课题。一个年产1000万吨的放顶煤矿井,年煤炭丢失量在50万吨左右,避免综放工作面煤炭丢失具有重大经济效益,同时避免采空区煤炭瓦斯积聚和安全隐患,意义重大。
二、研究内容
1.技术分析
低位综放工作面煤炭损失主要是三个方面:一是工作面的初采和末采阶段,由于初采和末采不能放煤或者说不能充分放煤而形成的损失;二是工作面两端过渡支架和端头支架不能放煤而形成的损失;三是采空区煤炭损失。
2.技术方案
对于第一方面的煤炭损失,通过将切眼沿采空区边沿或断层线布置、双切眼布置、顶(板)煤预爆破处理以及沿底收尾,尽可能缩短铺网距离,缩小末采不放煤距离等措施已初步得到解决。
第二方面的煤炭损失通过改进支架设计,调整工作面三机配套(降低机头机尾高度和控制宽度)及在端头支架上增设放煤机构等措施,该部分的煤炭损失也得到有效改善。
第三方面的煤炭损失即采空区残煤损失,虽然通过调整放煤步距和调整采放比等措施有一定的改善,但采空区煤炭损失仍没有有效办法根本性解决,采空区煤炭损失占整个工作面煤炭损失5%以上,占煤炭损失总量的64.5%以上,是工作面煤炭损失的主要问题。
针对采空区的损失问题,技术人员首创开发了良好的提高综放工作面提高顶煤采出率技术,能够避免大部甚至全部采空区煤炭丢失,提高采
声明:
“低位综放工作面提高顶煤采出率技术” 该技术专利(论文)所有权利归属于技术(论文)所有人。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该技术所有人。
我是此专利(论文)的发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