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电池回收技术领域,一种防污染的废旧电池回收设备,包括有输料框、安装框、电动推杆、收集箱和传送带等;输料框上固接有安装框;安装框上安装有电动推杆;输料框靠近安装框的下方放置有收集箱;输料框远离安装框的下方设置有传送带。通过第一切刀下侧弧面和第二切刀上侧弧面的作用,使电瓶被切割的外壳逐渐远离第一切刀下侧和第二切刀上侧,从而使电瓶切割的外壳与电瓶外壳相互撕裂,进而降低第一切刀和第二切刀的切割阻力,增强切割效果。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高盐工业废水电催化氧化处理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反应组件,所述反应组件包括机体,所述机体的上方设置有刮渣机,所述机体的一侧设置有溶气组件,所述机体的内部设置有导流组件,所述机体的内部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的一侧设置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上设置有电极组件,所述导流组件包括套筒,所述套筒设置于电极组件的一侧,所述套筒的一端设置有抽液管,所述套筒远离抽液管的一端设置有进液管,所述套筒的内部设置有驱动桨,所述套筒的表面设置有调节组件。
本发明属于喷涂合金工艺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喷涂特种耐磨合金的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基材表面处理;S2:喷涂工艺;S3:热处理工艺:S4:后期检查与性能测试;所述基材表面处理包括清洁基材表面、喷砂处理、烘干处理,所述喷涂工艺包括喷涂设备准备。本发明通过热处理工艺的引入,进一步增强了涂层与基材之间的冶金结合,提高了涂层的致密性和耐磨性,通过惰性气体保护下的加热和保温,以及自然冷却过程,有效防止了涂层在高温下的氧化、熔化和变形,同时避免了快速冷却导致的涂层内应力过大问题
本申请涉及硬度检测的技术领域,针对压力管道硬度检测操作效率较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用于特种设备的多点式硬度检测装置,包括支撑架体、检测机构以及驱动机构;检测机构包括基座、第一滑移驱动件以及硬度计,硬度计包括检测探头,检测探头连接于基座且检测探头垂直于支撑架体所在平面;第一滑移驱动件与基座驱动连接,用于驱使基座沿垂直于支撑架体所在平面的方向滑动;驱动机构包括驱动支架,驱动支架设置有抱管组件与驱动组件,抱管组件用于抱持压力管道;驱动组件用于配合抱管组件驱使支撑架体绕压力管道周向移动。
本发明属于金属材料及其加工处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钛合金圆管内壁表面双辉等离子渗氮的处理方法,制得内壁带有渗氮层的TC4圆管,显著提高了TC4钛合金圆管内壁的硬度及耐磨性,延长了零件的使用寿命,满足了现代工业对高耐磨性部件的迫切需求。经清洗、烘干、抽真空、双辉等离子渗氮、随炉冷却,并且通过精确控制升温速率、气体比例及渗氮时间等参数,实现了对渗氮层厚度和性能的精确调控,确保了处理效果的稳定性和可重复性。所制得的TC4圆管样品经检测,其内壁的渗氮层金相组织与基体结合紧密
氟化工行业主要以萤石(CaF2)为原材料生产氢氟酸,再合成各类氟化物,包括有机氟化物、无机氟化物及含氟单体等。随着新能源、新材料化工产业的不断发展,更多的新材料生产对氟的依赖性越来越强,如光伏行业为了实现对硅片正面和边缘进行刻蚀,以达到去除正面及边缘硼硅玻璃(BSG)的目的,采用的主要原材料之一即为氢氟酸。同时光伏企业也是废水排放大户之一,因此有效处理含氟废水,减少含氟废水排放带来的水体污染和生态环境破环,降低对动植物及人体的不良影响极为重要。
四川某钒钛企业以钒渣为原料,采用钠化焙烧工艺生产五氧化二钒,产生的沉钒废水呈强酸性,pH一般为1~2,同时含有V5+、Cr6+及大量的Na+、Cl-、SO42-、NH4+等。其中NH4+浓度一般为2000~3000mg/L,采用两级氨吹脱法除氨。在实际运行过程中该工艺很难满足《钒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6452—2011)规定的氨氮间接排放要求,迫切需要升级改造脱氨工艺。经过现场充分调研,决定采用脱氨膜工艺进行升级改造。
深井阳极技术自20世纪中期发展至今,经历了从浅埋阳极到深井布局、从硅铁材料到贵金属氧化物(MMO)涂层的迭代。传统深井阳极虽解决了电流分布不均和跨步电压问题,但在动态环境适应、故障预警和能效管理方面仍存在局限。
深井阳极通过材料创新与智能化改造,在海洋工程中展现出强大的环境适应性。其与涂层防护、数字孪生等技术的深度融合,正推动海洋基础设施防腐从“被动维护”向“主动防护”转型
分段式深井阳极采用预制单元结构,每段长度2-3米,通过插接式连接器快速组装。与传统整体式深井阳极相比,该设计允许现场灵活调整阳极体长度,施工效率提升40%。例如,渤海海底输气管道工程中,6口分段式深井(总深度80米)仅需4天完成安装,较传统工艺缩短60%工期。
深井阳极利用深层稳定土壤环境,受地表温度变化、冻土及降雨影响较小,年维护次数比浅埋系统减少50%。而浅埋阳极在季节性水位波动区域易出现接地电阻激增(最高可达300%),需频繁调整输出电流。
深井阳极通过垂直钻孔将阳极系统埋设于地下15-100米深处,利用电化学原理实现金属结构的阴极保护。其核心机制是通过外部电源(外加电流系统)或材料电位差(牺牲阳极系统)驱动保护电流,将被保护金属的电位降至-0.85V(CSE)以下,抑制腐蚀反应。相比传统浅埋阳极,其三维电流分布可使保护电位波动小于0.1V,尤其适用于土壤电阻率>100Ω·m的干旱地区。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冶炼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多元合金水平连铸炉。包括石墨坩锅、设置在石墨坩锅外壁上的电热元件,石墨坩锅固定安装在炉体外壳的内腔中,石墨坩锅的下端插装有结晶器,石墨坩锅的外壁与炉体外壳的内壁之间设置有气体缓冲腔,气体缓冲腔的上端固定设置有高铝成型砖;所述炉体外壳的侧壁上插装有连通气体缓冲腔的惰性气体接口,所述石墨坩锅的侧壁上嵌装有透气砖。该多元合金水平连铸炉炉膛不易氧化、使用寿命长,同时又可以防止杂质与合金元素发生结渣反应,提高熔体的纯度和产品质量。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有色金属棒材真空连铸炉,涉及真空连铸炉领域,包括设置在炉体外围的外壳板,还包括换热管,炉体的内侧面设置有四组导热板,四组导热板的背对侧均固定连接有若干组导热杆,外壳板的外侧面卡固安装有储水箱,储水箱的外侧底部固定连接有引水管,换热管的形状呈螺旋状设置,且换热管位于外壳板的内侧,外壳板的顶部设置有环盖盘,炉体的上端安装有顶盖板,若干组导热杆均穿过炉体的侧壁与换热管固定连接,且若干组导热杆分别等距离分布在四组导热板的内侧面;
本发明属于溅射靶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平面铜靶材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其的磁控溅射方法,步骤S1:制备高纯无氧铜杆;步骤S2:连续挤压所述无氧铜杆以形成坯料,并在挤压过程中对所述坯料进行防氧化保护;步骤S3:待所述坯料冷却至室温后进行单道次低变形量拉拔操作,控制拉拔变形量为1.5%‑3%,控制拉拔变形温度在300℃‑500℃;步骤S4:重复上述步骤S2和步骤S3至少两次;步骤S5:对坯料进行矫直操作;步骤S6:对坯料进行机加工操作,制成铜靶材;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合金熔炼下引连铸炉,包括连铸炉体和外罩,所述连铸炉体的下端连接有结晶器,所述结晶器的上端外壁设有用于保护水冷结构的水冷铜套,所述外罩的底端与水冷铜套密封连接,所述连铸炉体还连接有电磁装置,所述电磁装置通过在所述连铸炉体内引入磁场达到加热与搅拌效应。本实用新型高度集成化来大幅减少现场接线,同时对外输出接口为航空接插件,确保信号的稳定连接;通过采用刚玉制成换能杆的熔点较高,温度稳定性较好,因此,在高温环境下,仍然可以保持较好的超声波传输性能,不易发生形变或破裂
一种超长铜锡合金微细丝材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称取重量百分含量为99.4‑99.9%铜、0.1‑0.6%锡,熔炼成铸锭;2)将铸锭连铸成铜锡合金杆;3)将铜锡合金杆多道次冷旋锻,当铜锡合金杆的变形量达到65%‑75%时热处理,得到铜锡合金丝棒材;4)将铜锡合金丝棒材多道次拉拔为铜锡合金微细线。所述铜锡合金微细丝通过冷旋锻改变了连铸时出现的铸态组织,使丝材组织均匀、细小,具有高抗拉强度和高导电性,且拉丝过程中组织协调变形,不易断线,丝径为0.03mm时,抗拉强度>1000MPa,导电率>82%IACS
本发明公开了无磁自润滑金具材料,按照质量百分比由以下原料组成:C3.3%~3.8%,Si2.0%~2.6%,Ni10%~14%,Mo0.5%~1.0%,V0.5%~1.0%,Mn0.1%~0.2%,P≤0.1%,S≤0.015%,余量为Fe,以上各组分含量的总和为100%。本发明还公开了该材料的制备方法:步骤1、称取面包铁、硅铁、镍板、铬铁、钼铁、钒铁、增碳剂,并将称取的材料置于中频炉中高温融化得第一液体;步骤2、将第一液体倒入保温炉,并加入硅钡孕育剂和稀土镁球化剂充分搅拌;步骤3、采用水平连铸方法得铸件;
本发明涉及连铸炉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键合金丝连铸炉及其使用方法,包括冷却箱,所述冷却箱内开设有熔料腔,所述冷却箱内开设有梯形通槽,还包括:均匀机构,所述均匀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梯形通槽内的若干个模具管,所述梯形通槽内固定安装有斜板,所述斜板上开设有若干个循环孔,所述冷却箱的正面开设有若干个出料孔,所述梯形通槽内固定安装有矩形箱,所述矩形箱的底部内壁上开设有若干个漏水槽。本发明模具管部分的冷却水会包裹着若干个模具管,使模具管内的键合金丝会均匀地冷却,防止热应力导致金丝变形产生质量的问题。
本发明涉及有色金属熔炼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合金熔炼方法、装置和应用。本发明提供的合金熔炼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将混合气体输送至合金原料熔体中并进行搅拌、反应;S2、所述反应后,继续将混合气体输送至合金原料熔体中并进行搅拌,按照合金元素组成,向合金原料熔体中加入其余合金原料进行调质,熔炼后,得到合金熔体;S3、将所述合金熔体进行连铸,得到合金铸杆;其中,所述混合气体包括还原性气体和惰性气体。本发明的合金熔炼方法,解决了合金熔炼时氧、硫等非金属夹杂难以去除的问题,可获得高洁净、高性能的合金产品;
本发明涉及一种轻合金薄带坯的低碳高速铸轧装置,包括一对结构相同等径等宽的左铸轧辊和右铸轧辊,左铸轧辊和右铸轧辊轴向平行,分别固定在左侧水平可动装置和右侧水平可动装置上,构成了左侧铸辊可动单元和右侧铸辊可动单元;左侧铸辊可动单元和右侧铸辊可动单元分别设置在左侧水平可动框架单元和右侧水平可动框架单元;左侧水平可动框架单元和右侧水平可动框架单元均设置在底座上。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轻合金薄带坯的低碳高速铸轧装置,适合工业化量产型,操作简单,省时省力,一种装置可灵活对应生产多种厚度及宽幅,表面光滑无色差,内部
本发明涉及铜合金材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高强度铜镍锡合金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原材料准备,S2、熔炼铸造,S3、均匀化处理,S4、锻造加工,S5、固溶淬火,S6、时效处理;还公开了由上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铜镍锡合金材料。本发明,通过向铜镍锡合金中添加锰和铌等微量元素,改变晶体内部组织,细化组织晶粒,进一步提高铜镍锡合金的硬度和抗拉强度,避免合金组织晶粒中不连续沉淀的持续析出;采用自由锻造和小变形锻造相结合的锻造工艺,同时采用固溶处理工艺和时效处理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性能烧结钐钴永磁体的双梯度时效处理方法及制备方法,属于稀土磁性材料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高铁钐钴永磁体受限于方形度和/或最大磁能积中的至少一个因素较差,进而导致综合磁性能难以提高的问题。一种高性能烧结钐钴永磁体的双梯度时效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前梯度时效,等温时效,后梯度时效。本发明实现磁体的方形度和最大磁能积同时得到改善,磁体表现出更为优异的综合磁性能。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铝合金熔体质量快速检测方法,包括:S1.采集铝合金熔体样品并获取冷却曲线;S2.定义冷却曲线特征值;S3.数据处理及特征值提取;S4.建立熔体质量多元判据;本发明实现了对铝合金熔体质量的量化评估,提高了熔体质量评估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减少了环境因素对检测结果的影响,通过建立多元判据提升了分析的科学性和适用性,并通过建立数据驱动的质量评估体系,为铝合金熔体的质量控制提供了更为科学的依据。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难加工变形高阻尼钛合金超细丝材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铸锭熔炼;(2)均匀化处理;(3)锻造处理;(4)孔型轧制;(5)冷拔加工;(6)退火处理。本发明构思合理,通过成分微调控和异构组织增韧技术,改善了高氧含量阻尼钛合金的加工变形能力;并结合钛合金丝材的传统制备加工工艺,降低了材料制备的难度和门槛,解决了高氧含量阻尼钛合金超细丝材制备加工的难题,适用于紧固件、弹性构件等规模化生产推广与应用。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特种材料研究所团队在材料领域著名期刊《材料科学进展》(Progress in materials science, IF=33.6)上在线刊登了题为“Metal powder atomization preparation, modification, and reuse for additive manufacturing: A review”(doi.org/10.1016/j.pmatsci.2025.101449)的综述文章,文章全面地梳理了增材制造金属粉末制备、性能评价、改性及再利用的研究进展,提出了面向大生产时代批量化增材制造应用的粉末全生命周期性能提升及成本降低策略,为提升金属增材制造产品竞争力提供新思路、新方法。
近日,西北工业大学苏海军教授团队创新性地采用硼元素(B)微合金化策略,结合激光粉末床熔融技术,成功制备出兼具超高强度与优异塑性的共晶高熵合金。室温拉伸结果表明,热处理后B掺杂试样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和延伸率分别达到1177MPa、1517MPa和17.6%,综合性能显著优于同类激光粉末床熔融制备的高熵合金及复合材料。同时发现,B元素的掺杂导致沉积态B掺杂AlCoCrFeNi2.1样品中B2相体积分数增加,从而在热处理过程中促进了更多FCC沉淀物的形成,进而维持了试样高的强度。此外,FCC相体积分数的增加和残余应力的降低对试样的塑性产生了积极
本发明属于制浆造纸及废水处理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去除金属元素及其提升纸浆性能和降低废水COD的方法,具体是采用较为成熟的制浆工艺制备桉木浆,之后将风干桉木浆与超纯水以1g:50mL的比例混合,乙酸用量为添加超纯水的0.05%‑0.3%,经酸处理后获得的桉木浆高效去除了纸浆中金属元素,且对于纤维结构的损伤较小,提高纸浆性能,并且能够有效降低废水COD,从而减少环境污染,降低废水处理成本。
本申请公开一种矿物在线检测设备,属于矿物检测技术领域。矿物在线检测设备包括用于输送矿物样本的输送装置以及检测装置,检测装置与输送装置相邻,检测装置包括近红外光检测模块、X射线荧光检测模块以及激光检测模块,近红外光检测模块用于利用近红外光照射矿物样本并生成近红外光谱,X射线荧光检测模块用于利用X射线照射矿物样本产生荧光并生成X射线能谱,激光检测模块用于利用激光照射矿物样本并生成激光诱导击穿光谱,近红外光谱、X射线能谱以及激光诱导击穿光谱相结合用于检测分析矿物样本中的多种成分。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固废尾气粉制备蒸压加气混凝土的生产方法,涉及混凝土生产技术领域,蒸压加气混凝土的生产方法如下:S1、筛除固废尾气粉中的大颗粒杂质;S2、去除铁屑、塑料和木屑;S3、进行湿度检测与评估;S4、进行筛分处理并分别进行干燥;S5、筛分干燥后的固废尾气粉并进行碾磨筛分;S6、测定固废尾气粉的化学组成;S7、固废尾气粉、硅质材料和钙质材料,添加加气剂;S8、设计三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S9、进行后处理;S10、进行试验
中冶有色为您提供最新的有色金属技术理论与应用信息,包括矿山技术、冶金技术、材料制备及加工技术、环境保护技术和分析检测技术等有色技术信息。打造最具专业性的有色金属技术理论与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