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动机活塞用Cf/C‑SiC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Cf/C‑SiC复合材料是将针刺碳纤维预制体经化学气相渗积(CVI),泥浆浸渍(SI)以及熔融反应渗硅(RMI)法致密化至密度为1.95~2.20 g/cm3。具体制备方法为:首先采用接力式针刺的方法制备碳纤维预制体,之后采用CVI法制备低密度碳/碳(Cf/C)多孔体,经过高温热处理后采用SI法引入碳纳米填料,调节Cf/C多孔体的孔径大小及分布,然后采用RMI法制得Cf/C‑SiC复合材料,最后通过高温热处理的方法释放残余热应力,制备得到高可靠性低损伤敏感性发动机活塞用Cf/C‑SiC复合材料。本发明是一种所制备的发动机活塞用Cf/C‑SiC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室温及高温力学强度,较小的热膨胀系数,较低的损伤敏感性以及优异的自润滑性能。
本发明公开一种金属陶瓷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涉及复合材料技术领域。所述金属陶瓷复合材料包括以下原料:陶瓷、金属、酚醛树脂、表面活性剂、稀土、强度增强剂、泡沫铝,其中,所述陶瓷的粒径为100~200nm,所述酚醛树脂的粒径为10~50nm。通过将陶瓷的粒径设置为100~200nm,酚醛树脂的粒径设置为10~50nm,使得酚醛树脂能够填充在陶瓷、泡沫铝、稀土颗粒相互之间的间隙内,一方面起到粘接作用,实现它们的连接,另一方面酚醛树脂本身具有一定的耐磨性和强度,能够对其他材料起到支撑补强作用,本发明提出的金属陶瓷复合材料,具有很强的强度和耐磨性,能够广泛应用于各种配件中。
本发明属于分析化学样品前处理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新型分散固相萃取剂,具体涉及一种分子印迹金属有机骨架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该分子印迹金属有机骨架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为直接将金属有机骨架材料反应液和分子印迹聚合物预聚液混合均匀,在加热条件下合成分子印迹金属有机骨架复合材料。本发明的分子印迹金属有机骨架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先配制金属有机骨架材料反应液和分子印迹聚合物预聚液,然后在加热条件下一步法合成分子印迹金属有机骨架复合材料,制备简单,成本低廉。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耐用的TPU复合材料,包括以下成分(按质量百分比):热塑性聚氨酯20‑28%、聚氯乙烯15‑20%、聚丙烯12‑18%、碳化硅粉4‑8%、丙烯酸树脂乳液3.5‑5.5%、醋酸纤维素2.3‑2.7%、抗氧化剂3.6‑4.4%、光催化剂3.2‑3.9%、分散剂1.2‑1.6%、高温粘合剂为余量;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新型耐用的TPU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分散乳化、加热搅拌、保温、塑化和切粒;本发明的配方更加的科学合理,该TPU复合材料,能够加强TPU复合材料的耐磨性能,能够提高TPU复合材料的耐热耐高温性,抗氧化性也得到增强,经久耐用,使用寿命长,满足了市场的需要,而且本发明的制备方法也更加的简单,设备要求低,具有很好的推广效果。
本发明涉及一种石墨烯/金属或合金复合材料的直接制备方法,以廉价易得的碳源气体为反应原料,以活性金属或合金箔为衬底,在还原性气体和保护气氛下,通过CVD法在金属或合金衬底表面催化生长石墨烯,一步制得石墨烯/金属(合金)复合材料,克服了常规石墨烯合成、分离、转移和与目标材料再复合工艺所带来的问题,实现了高品质石墨烯/金属(合金)复合材料的快速制备,满足了部分电子器件和复合材料对石墨烯的应用要求;本发明方法工艺流程简单、成本低、石墨烯层数可控,更为重要的是消除了分离转移过程对石墨烯品质的破坏,也降低了石墨烯与金属(合金)再复合的工艺风险。
本发明公开一种复合材料传动轴连接结构,涉及复合材料连接技术领域。所述复合材料传动轴连接结构包括:从内至外依次套设的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和卡箍;粘接层,设在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之间,用于粘接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外侧壁和所述第二连接件的内侧壁;以及第三连接件,所述卡箍上贯设有安装孔,所述第二连接件、第一连接件以及粘接层对应所述安装孔的位置设有与所述安装孔连通的连接孔,所述第三连接件依次穿过所述安装孔和所述连接孔,以使所述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和卡箍相互连接;其中,所述第一连接件为法兰和复合材料轴管其中之一,所述第二连接件为法兰和复合材料轴管其中另一。提高了传动轴连接的可靠性。
一种复合材料箱体脱模装置,包括卷扬机、脱模定位框、滑动支撑平台、底板框,卷扬机的钢丝绳末端与复合材料芯模上的挂钩连接,脱模定位框包括与复合材料箱体开口端尺寸匹配的中空定位架、两个支撑斜杆,两个支撑斜杆一端与定位架上端连接,两个支撑斜杆另一端固定与地面上;滑动支撑平台包括底架,在底架上设一组以上并列的沿横向延伸的脱模支撑滚道,脱模支撑滚道一端伸入脱模定位框内,脱模支撑滚道另一端与卷扬机右端面平齐,脱模支撑滚道由多个平行的包胶托辊组成;当待脱模的复合材料箱体至于底板框上时,待脱模的复合材料箱体内的复合材料芯模下底面与脱模支撑滚道的包胶托辊上平面平齐;减少脱模过程中的摩擦力,降低脱模拉力。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石墨烯/纳米二氧化钛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复合材料制备技术领域。通过将纳米二氧化钛与极性溶剂制成悬浮液,通过缓慢滴加的方式将石墨烯前驱体滴加进所述悬浮液,以得到石墨烯与纳米二氧化钛复合物,通过在惰性气氛下还原,得到石墨烯/纳米二氧化钛复合材料,该方法制备工艺简单,批量生产周期可缩短至几小时,且反应温和,安全,更适于工业化生产;同时,通过合适的极性溶剂增加了纳米二氧化钛与氧化石墨烯的结合力,保证了石墨烯/纳米二氧化钛复合材料在强机械作用下不分离,改善了石墨烯/纳米二氧化钛复合材料的分散性,当该材料应用于海洋防污防腐涂层时,提高了涂层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一种轻型防火的碳纤维复合材料保险箱,涉及复合材料领域。包括箱体、盖板、锁体,盖板与箱体铰接,锁体置于盖板内,箱体、盖板为复合材料结构,复合材料结构包括碳纤维层、阻燃树脂层、玻璃纤维层;所述碳纤维层、阻燃树脂层、玻璃纤维层呈对称分布,碳纤维层由3K碳纤维平纹布平铺而成,所述玻璃纤维层由无碱玻璃纤维布平铺而成,所述3K碳纤维平纹布与无碱玻璃纤维布层数比为5:1~5;所述阻燃树脂层中阻燃树脂的质量含量为25%~40%。本实用新型对笨重的钢铝合金材质保险箱进行结构和制造技术改进,采用先进碳纤维复合材料使保险箱达到轻型便携、防火、结实牢固效果,便于人们在家用、差旅日常生活中对贵重品加以安全存放和保存。
本发明涉及一种消防领域,尤其涉及边缘挑开式用于纤维复合材料分离设备。本发明技术问题为:处理纤维复合材料过程中两种纤维材料的拆解麻烦。本发明技术方案为:边缘挑开式用于纤维复合材料分离设备,包括有驱动单元、形变单元、传动单元和拆解单元;驱动单元连接有形变单元;形变单元连接有传动单元;形变单元内部连接有拆解单元。本发明实现了将两种不同纤维组成的复合材料进行分离,能有效解决在对两种不同纤维组成的复合材料进行拆分的时候,两种不同纤维组成的复合材料的边缘处的散乱的部分被胶粘后,使得两种纤维层布料难以分离问题,进一步提高了分离效率。
本发明属于硅橡胶复合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硅胶基耐热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一种硅胶基耐热复合材料,包括护套层,所述护套层的原料按重量份包括:107二甲基室温硫化硅橡胶生胶80‑100份,三元乙丙橡胶10‑20份,复合填料60‑80份,羟基硅油4‑6份,改性碳纤维30‑50份,阻燃剂30‑50份,过氧化二异丙苯1‑2份,气相白炭黑30‑50份,双丁基氧化锡1‑3份,二月桂酸二丁基锡1‑2份,氧化铁1‑3份,硅酮粉1‑3份。本发明的硅胶基耐热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高、耐烧蚀能力强,用途广泛。
一种航天发动机燃气舵用C/SiC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C/SiC复合材料是将三维正交预制体经化学气相渗积(CVI),料浆浸渍(SI)石墨片(Graphite Sheet,GS),原位生长碳线(Carbon Wire,CW)以及熔融反应渗硅(RMI)法致密化至密度为2.0~2.20 g/cm3,属于陶瓷基复合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具体制备方法为:首先采用三维正交的方法制备碳纤维预制体,之后采用CVI法制备低密度碳/碳(C/C)多孔体,经过高温热处理后采用SI法引入石墨片制备得到C/C‑GS多孔体,然后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法(CVD)原位制备碳线得到C/C‑GS‑CW多孔体,最后采用RMI法制得轻质耐烧蚀航天发动机燃气舵用C/SiC复合材料。本发明所制备的航天发动机燃气舵用C/SiC复合材料,具有密度小,耐超高温,抗烧蚀,热膨胀系数小,不发生灾难性破坏等显著优点。
一种多尺度增韧铺层结构吸波陶瓷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制备方法步骤为:界面层的沉积、一维纳米增韧相的引入、铺层结构预制体的设计、先驱体抽滤浸渍、裂解。在连续纤维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中原位引入一维增强相,实现了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多级增韧。在纤维预制体成型前通过原位生长引入一维纳米增强相,保证一维纳米结构与纤维之间具有较强结合力的同时,实现了纳米增强相在陶瓷基复合材料中的均匀分布,提升了复合材料微观结构可设计性,缩短了制备周期。采用抽滤浸渍工艺使得纳米吸波剂在复合材料中呈梯度分布,能够保证材料具有优异的吸波性能,同时采用铺层工艺制备预制体,能够设计并制备出异型构件,可满足航空航天热端构件的设计需求。
一种AgCrO2‑CuCr2O4复合材料、其制备方法及应用,涉及光催化剂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AgCrO2‑CuCr2O4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是:将可溶性的铜盐、银盐和铬盐溶于水中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液;将混合液的pH调节至碱性,并在170‑220℃下反应40‑80h过滤得到沉淀物;将沉淀物清洗、干燥、煅烧。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AgCrO2‑CuCr2O4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具有工艺简单、操作方便的优点。此外本发明还涉及上述制备方法制备的AgCrO2‑CuCr2O4复合材料及其在光催化剂中的应用。
一种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涉及复合材料领域。该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脂肪酸溶解于醇中,得到纳米粒子溶液;将大豆卵磷脂和聚乙二醇溶于醇的水溶液中,得到磷脂溶液;将纳米粒子溶液滴加至磷脂溶液中搅拌、离心,收集沉淀。本发明提供的复合材料能够利用不溶于水的磷脂制备得到新的复合材料以供使用。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复合材料。
本发明公开一种复合材料管与法兰的连接结构,涉及复合材料连接技术领域。所述复合材料管与法兰的连接结构包括法兰、复合材料管、第一粘接层、固定件和第二粘接层以及连接件,其中,复合材料管具有连接端,连接端套设于法兰的外侧;第一粘接层粘接连接复合材料管与法兰;固定件设于复合材料管的外侧,第二粘接层粘接连接固定件与复合材料管;连接件用于连接固定件与法兰。该双搭接结构能够有效提高复合材料管的连接强度,降低胶接两侧的弯曲效应及胶层剥离力,进而提高复合材料管与法兰的连接结构的可靠性。此外,该结构不破坏复合材料管的纤维连续性,不影响复合材料管的强度。
一种超低水损耗耐高温富液式铅酸蓄电池及其制备方法,通过提供的稀土合金正极板栅、纯木素负极配方、电解液密度、PE隔板结构、正负极活性物质配比的技术方案,综合降低铅酸蓄电池水损耗速度,到达单体蓄电池正负极容量匹配,减小因活性物质量不匹配导致的分压高过析气加剧,降低电池水损耗速度;降低极板的析氧电位;本发明提供的纯木素的负极配方,采用木素取代腐殖酸,减小极板杂质含量,降低电池水损耗,且其他性能不降低。通过板栅合金、工艺配方、电解液密度和功能材料的应用和优化,改善传统富液式铅酸蓄电池失水快的难题。
本发明涉及一种氧化石墨烯功能化改性的方法,基于对适合于氧化石墨烯接枝的改性官能团的设计,然后再根据设计的改性官能团选择合适的改性剂,并通过改性剂与氧化石墨烯在溶液中进行化学反应,使改性官能团接枝到氧化石墨烯的表面或边缘,得到改性氧化石墨烯,该方法采用液相化学法,通过对氧化石墨烯进行功能化改性,在其表面或边缘接枝上官能基团,便于后期针对不同的目标颗粒进行负载和包覆处理,也可以与高分子材料化学共聚/复合成新的功能材料,该方法适用于包覆、负载以及与高分子材料的功能化复合。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梯度功能材料的磁导航电机结构,电流源一分别与赫姆霍兹线圈一的正极和赫姆霍兹线圈一的负极相连,电流源二分别与赫姆霍兹线圈二的正极和赫姆霍兹线圈二的负极相连,赫姆霍兹线圈通入电流后产生均匀磁场,梯度导磁材料放置在均匀磁场中。通过上述这样设置,实现人体外部线圈的个数能够有效减少,扩大检测空间,且只需两个电流源,结构简单、控制参数少。
本发明涉及一种再生粗铅低温脱锡的方法。将再生粗铅投入合金炉中升温熔化,在合金温度升至380-420℃后分批加入适量的氯化钠、硝酸钠,搅拌30-40分钟,然后向合金液中分批加入将适量的硝酸钠和氢氧化钠,反应120-150分钟后,搅拌成黄色或暗黄色颗粒状,将颗粒状的锡渣捞出,且有价金属锑保留在铅液中,得到锡含量较高的锡渣,锡渣中锡的含量可达到40-50%。
一种高效反应熔渗工艺快速制备高性能航空用陶瓷基复合材料平板构件的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纤维布表面沉积BN/SiC复合界面相,对上述纤维布进行热处理,随后在表面涂刷含有填料的树脂料浆,铺层后放入热压罐中进行热压固化,对上述坯体进行裂解得到中间体,最后在裂解温度下通过熔渗硅合金进行快速致密化,将致密化后的半成品机械加工至构件设计尺寸。采用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制备的平板构件,可有效提高构件服役温度,缩短平板构件的制备周期,所制备出的平板构件致密度高,气孔率低,游离硅含量少,基体开裂应力高,具备良好的自愈合性能,有效提高了航空用陶瓷基复合材料平板构件的力学性能、导热性能及高温稳定性。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刹车片磨床用高速打磨片及其制备方法, 碳化硅晶须具备极高的硬度,可提高打磨片的耐磨性能,通过在其表面镀镍,可改善其韧性,同时也能改善打磨片的热传导性能,从而将打磨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尽快散发出去,防止热量聚集,提升耐高温性能;CrO2、Al2O3粉、SiO2粉、莫来石粉、Li2O、K2CO3、Na2CO3制备的玻璃态作为填充强化物和结合成分,能有效降低烧结温度,节省成本,此外其本身气孔率可调、自锐性好、化学稳定性好、耐高温;通过添加玻璃纤维,将与碳化硅晶须和玻璃态填充强化物形成三维网络结构,提高打磨片整体的韧性和强度,防止脆断。
本发明的名称为母排联接式高性能IGBT模块及其制作方法。属于功率半导体器件和电力电子技术领域。它主要是解决现有铝丝键合存在芯片和联接线间的接触面积小、IGBT器件的浪涌电流能力和过载能力不够高、器件工作可靠性不够高的问题。它的主要特征是:包括外壳、底板、电极和封装在外壳内的半导体芯片、DBC、电极、母排、钼片、焊料等。所述的芯片、DBC、电极相互间是通过母排联接的。母排联接方法是将各部件依次组装在专用的制具中,并紧固,在真空炉中焊接而成。本发明能显著提高IGBT器件的频率特性,改善器件的开关性能,对高频、大功率、高可靠性半导体器件非常适用。相比传统技术,可节省投资,缩短生产加工周期。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刹车片打磨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采用TiC作为强化相,SiC作为增韧相,可提高打磨片的耐磨性能,通过在SiC表面镀镍,可改善其韧性,同时也能改善打磨片的热传导性能,从而将打磨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尽快散发出去,防止热量聚集,提升耐高温性能;SiO2、B2O3、Al2O3、Na2CO3、CeO2、Ga2O3、K2O、Li2CO3、Sb2O3、ZrO2烧结制备的玻璃态作为填充强化物和结合成分,能提高整体的韧性,此外其本身气孔率可调、自锐性好、化学稳定性好、耐高温;此外,通过添加CeO2、Ga2O3等金属氧化物作为烧结助剂,能有效降低烧结温度,节省成本;通过添加碳纤维,将与TiC、SiC晶须和玻璃态填充强化物形成三维网络结构,提高打磨片整体的韧性和强度,防止脆断。
本发明公开一种金属陶瓷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涉及复合材料技术领域。所述金属陶瓷复合材料包括以下原料:陶瓷、金属、酚醛树脂、表面活性剂、稀土、强度增强剂、泡沫铝,其中,所述陶瓷的粒径为100~200nm,所述酚醛树脂的粒径为10~50nm。通过将陶瓷的粒径设置为100~200nm,酚醛树脂的粒径设置为10~50nm,使得酚醛树脂能够填充在陶瓷、泡沫铝、稀土颗粒相互之间的间隙内,一方面起到粘接作用,实现它们的连接,另一方面酚醛树脂本身具有一定的耐磨性和强度,能够对其他材料起到支撑补强作用,本发明提出的金属陶瓷复合材料,具有很强的强度和耐磨性,能够广泛应用于各种配件中。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硬质合金刀片及其制备方法,包括硬质合金基体和涂覆在硬质合金基体上的涂层,所述硬质合金基体按组分包括:8‑10份Co、3‑6份TNC8、3‑5份TiCN、0.8‑1份C、8‑10份TaC、4‑6份Cr3C2和4‑6份WC,所述涂层包括:TiN、份Al2O3、TiAlN2,S1、称量:利用称量装置分别称取Co、TNC8、TiCN、C、TaC、Cr3C2和WC;本发明涉及硬质合金技术领域。该硬质合金刀片及其制备方法,通过TaC的加入,进而提高合金的韧性,使得加工出来的刀片韧性更高,不易折断,通过Cr3C2的加入,使得刀片整体的耐磨性能显著提高,整个制备方法制备出来的刀片耐磨性和硬度较现有刀片有显著提升,且通过TiN、Al2O3、TiAlN2的设置,能对刀片表面形成稳定保护,使得刀片不易被腐蚀。
本发明公开一种辊套的制备方法及辊套,辊套的制备方法包括:将碳化钛粉、锰粉、预合金Fe‑Mo粉以及石墨粉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料,将混合物料掺胶造粒后模压成多个柱钉状,预烧结脱胶后,通过真空烧结得到多个钢结硬质合金柱钉,在多个钢结硬质合金柱钉的一端均焊接金属钉,将多个钢结硬质合金柱钉的另一端分别插入圆弧砂芯进行固定,将多块固定有钢结硬质合金柱钉的圆弧砂芯按照所需辊套圆周方向进行拼接,以形成预制件,对预制件进行预热,向预制件浇注金属液,待金属液冷凝后与钢结硬质合金柱钉镶铸复合成型,得到粗制铸钉辊套,如此使得粗制铸钉辊套致密均匀,提高了耐磨能力,实现辊压机辊套堆焊修复量少、修复频率低、性价比高、寿命长。
本实用新型属于精铸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自动化精铸装置,包括真空烧结炉和支撑杆,所述真空烧结炉的上端安装有电机,且电机的左侧连接有动力杆,并且动力杆的外壁上固定有卷绳,所述卷绳的下端粘接连接有密封板,且密封板的外侧设置有板槽,并且板槽开设在真空烧结炉的内部,所述密封板的上部开设有定位槽,所述支撑杆设置在真空烧结炉的外部,所述x轴电动滑杆的外侧安装有电动滑块,所述固定板的外壁上安装有电动推杆。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设计了具有自动转移夹持功能的结构,解决了传统装置不方便对不同规格烧结工件进行移动的问题,同时设计了具有卡合定位功能的结构,解决了传统装置安全系数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名称为单列球面支承辊滚轮轴承。属于球面滚子轴承技术领域。它主要是解决现有深沟球组合、深沟球与滚针(滚柱)组合结构的辊轮面与辊轮中心轴线平行不可倾和双列球面滚子组合存在结构复杂、零件多、且影响轴承支承刚性的不足。它的主要特征是由外套、保持架、球面滚子、内套、防尘盖和密封圈构成;所述的外套外圈直接为支承辊支承面;球面滚子在外套与内套之间呈单列与轴承中心线平行分布。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支承刚性好、同时具有5°的夹角可调、提高工作辊的使用寿命的特点,主要用于冶金设备的多辊平行辊矫直机。
一种中厚板热轧矫直机辊盒油气润滑系统,涉及冶金矫直机技术领域,支撑辊组、矫直辊组分别装在辊盒底座内,辊盒底座设轴承座润滑点,润滑泵站进气端与压缩空气源连接,润滑泵站出气端经主进油管与一级分配器连接,一级分配器与二级分配器连接,二级分配器与轴承座连接,一、二级分配器、支油管之间分别设卡套式管接头,轴承座回油口经回油管路与润滑泵站连接,一、二级分配器分别为二组、十二组。本实用新型合理配管及布局,通过并联方式对每个润滑点实现点对点精准润滑,避免因管路故障导致整个系统堵塞瘫痪,一、二级分配器均为外置式分配器,便于维护保养,实现了独立润滑,独立维护,可靠润滑,结构简单,效率提高。
中冶有色为您提供最新的湖北襄阳有色金属理论与应用信息,涵盖发明专利、权利要求、说明书、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实用新型内容及具体实施方式等有色技术内容。打造最具专业性的有色金属技术理论与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