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整体式复合材料轨枕注胶装置,用于胶合多股玻璃纤维,包括拉挤组件、分线组件、支撑架以及注胶组件;所述拉挤组件具有一拉挤端,所述拉挤端与多股玻璃纤维的一端连接,用以拉动多股玻璃纤维并挤压多股玻璃纤维;所述分线组件上具有与多股玻璃纤维一一对应的多个分线孔,多股玻璃纤维的另一端均穿过对应的所述分线孔设置;所述支撑架设于所述拉挤组件和所述分线组件之间;所述注胶组件设于所述支撑架上,所述注胶组件具有与多股玻璃纤维一一对应的多个出胶口,多个所述出胶口均设于对应的所述玻璃纤维的上方,用以对每股玻璃纤维均进行注胶;解决整体式复合材料轨枕中各股纱线浸胶不均匀的问题。
一种形成绝缘抗冲击复合材料的方法,将太阳能控制涂层施加到第一玻璃窗格内表面,并且将低‑E涂层施加到第二玻璃窗格外表面。在第一玻璃板的内表面上涂覆一层安全膜。第二玻璃板具有朝向房间内部的低‑E涂层。安全膜涂在玻璃的背面。两个玻璃板由间隔物隔开,结构硅氧烷从间隔件的每个外侧端回填到第一玻璃板和第二玻璃板的涂覆内表面,以形成两个玻璃窗格复合材料。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绿色环保复合材料的包装纸箱,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的左右两侧对称固定连接有第一侧纸板,所述装置本体的前后两侧对称固定连接有第二侧纸板,所述第一侧纸板的前后两侧对称固定连接有卡块,所述第二侧纸板的左右两侧对称开设有卡槽,所述第二侧纸板的顶部插设有第一铁丝,左侧所述第一侧纸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纸板,所述顶纸板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固定纸板。该绿色环保复合材料的包装纸箱,通过设置的第一侧纸板与第二侧纸板、卡块、卡槽、第一铁丝的配合,可以将第一侧纸板与第二侧纸板进行固定方便组装和拆卸,同时可以通过第一铁丝增加连接的强度,进而增加装置本体的强度,方便使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3D打印的玻璃纤维复合材料,由下述重量份的组分组成:废弃玻璃纤维粉70~90份,PBS树脂10~12份,聚碳酸酯8~10份,相容剂5~8份,分散剂6~8份,所述废弃玻璃纤维粉为玻璃棉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粉。本发明还保护上述3D打印的玻璃纤维复合材料的专用打印方法。本发明以玻璃棉生产过程中的废粉作为主要原料,添加少量有机材料形成复合打印材料,能够实现粘结打印而后烧结成型的打印方式,不但成本低廉,而且打印过程简单、易操作,成品率极高。
一种储能相变薄膜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的储能相变薄膜复合材料包括相变涂层和附着于涂层两面的压敏胶层及其两侧的聚酯保护膜,所述相变涂层是胶粘剂、有机溶剂和相变微胶囊材料混合后制备浆料,涂覆于聚酯薄膜表面,经过高温干燥过程得到。所述聚酯薄膜保护层是将压敏胶涂覆于聚酯薄膜上,经高温干燥得到。本发明产品能在130℃,1MPa压力下多次使用,具有很好的储能控温能力和耐用性。本发明相变焓值高,储热吸热能力强,厚度薄,控温能力强,同时本产品具有很好的弯曲性,既可以贴附放置在平面上,也能收卷成卷材便于存放和使用,能适应多种加工使用环境,适合在各种场景下使用,能够对各种电子产品进行良好的热管理。
本发明涉及一种耐磨耐腐蚀复合材料叶轮,属于流体机械领域。本发明的复合材料叶轮,包括金属轮毂、陶瓷叶片;金属轮毂中心为连接环,连接环的外壁径向向外延伸有连接杆;陶瓷叶片为陶瓷材料加工而成的叶轮叶片结构,陶瓷叶片后端中心留有与金属轮毂前端外形相匹配的轮毂定位槽;金属轮毂插入陶瓷叶片后端的轮毂定位槽内,金属轮毂与陶瓷叶片的轮毂定位槽之间通过树脂胶粘固。本发明的复合材料叶轮,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克服了高磨蚀、高腐蚀工况下叶轮腐蚀快的问题,也解决了陶瓷叶轮与轴的配合的问题。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ADN协同防吸湿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采用液相原位生成法首先将含能离子铵盐在球形ADN表面形成一层包覆物,然后通过聚合物进行固定,从而获得从外到内依次为聚合物层、含能离子铵盐、球形ADN的具有协同防吸湿保护层的不吸湿或低吸湿ADN协同防吸湿复合材料。本发明适合于协同防吸湿ADN复合材料的制备和生产,可以应用于新型高能、绿色、钝感固体推进剂等的研制。
本发明公开一种NiTiCrCuMo基自润滑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NiTiCrCuMo基自润滑复合材料包括固体润滑相、调控剂和基体材料,其中,所述固体润滑相包括Au、Ag、Se和Al2O3纳米颗粒;所述调控剂包括Li、In、Pb和WC纳米粒子;所述基体材料包括Ni、Ti、Cr、Cu和Mo。本发明提供的NiTiCrCuMo基自润滑复合材料具有高承载能力、良好的热力学性能、优异的化学稳定性、耐腐蚀、低摩擦磨损特性等优点,在航空航天、冶金建材、能源机械、海洋深潜与地球勘探以及现金机械等领域具有很高的潜在应用价值和发展前景。
一种球形纳米Sn-Mo复合材料及合成方法。该纳米复合材料由 Sn、Mo和Sn-Mo固溶体组成,外观呈球形,其直径为0.5-5微米。 其方法是将适量的SnCl4·5H2O溶于去离子水中,然后用氨水沉淀出 Sn(OH)4;和(NH4)6Mo7O24·4H2O溶液均匀混合,80℃烘干后,置于管 式炉中,在氢气气氛下700℃-750℃还原,最后得到灰黑色的产品。 本发明的特点是利用液相沉淀和气固相还原的方法,提高反应前驱体 均匀分散性,在气固相还原过程中能继续保持均匀分散效果,同时有 利于球形微粒的形成。该复合材料用作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可以有 效提高电池的体积容量(可以达到碳材料体积容量的2-3倍)和循环 性能。
本发明涉及一种改性聚醚醚酮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原料组成按重量以份数计算包括:聚醚醚酮55‑80份、热致性聚芳醚酮10‑30份、石墨烯微片5‑10份、填充剂3‑10份、聚苯硫醚2‑5份。首先将聚醚醚酮和热致性聚芳醚酮进行干燥,入空气循环炉中烘2~3小时,然后按上述配方配料,使用高速搅拌混合机将配料混合,再通过双螺杆挤出机经充分熔融、复合后再挤出料条,经传送带传输、空气冷却后造粒,得到改性聚醚醚酮复合材料。本发明提供的改性聚醚醚酮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克服了纤维增强聚醚醚酮树脂熔融流动性差缺陷,降低加工温度区间的熔体粘度,增加加工注塑的流动性,并降低纤维在加工时的折断率,进一步提高力学性能。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航空产品复合材料加工用热压罐,航空产品复合材料加工使用的热压罐在圆柱形罐体内纵向设置的台板上分布有已经放有并用薄膜封装的数个工作台,数个工作台分别通连圆柱型罐体外侧的数根真空管,数根真空管通连真空泵,在每根真空管上均装有真空计,每个真空计分别与真空管上的真空电磁阀对应直连,圆柱形罐体连接有有扣封盖。使用时,扣入扣封盖启动真空泵,可对每个多层预浸复合材料分别抽真空、加压、加温、固化。在某一产品出现漏气现象时,随即该真空管上的真空计产生感应变化并输出信号进入PLC联接真空电磁阀断电闭合关闭该单一真空管,由此可确保其它产品的加工质量。
一种工作表面涂覆复合材料的汽车用制动衬片,制动衬片的工作表面涂覆有复合材料层,涂覆的复合材料层的厚度为0.2-0.4mm,复合材料层具为有适当弹性并混有增加摩擦系数的材料,本实用新型解决现有制动器中,制动盘(鼓)与制动衬片这一对摩擦对偶因初始磨合面不足而导致的制动力低和左右制动不平衡问题,降低新车在磨合期内刹车跑偏和制动力不足的故障率,有效提高汽车在磨合期内的制动安全性。
一种圆柱形预制体、轻质耐高温复合材料活塞及其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采用轴向碳纤维无纬布复合碳纤维网胎针刺、环向碳纤维连续缠绕复合碳纤维网胎针刺的三维圆柱预制体,对圆柱预制体热处理后用含碳树脂和/或沥青浸渍增密,和/或采用化学气相沉积增密,和/或采用浸渍与化学气相沉积结合的方式增密,形成碳纤维增强碳基体复合材料后在惰性气氛下高温热处理以打开孔隙;采用机械加工的方法从圆柱复合材料上加工出活塞毛坯;然后采用熔融渗硅工艺对活塞毛坯致密化处理,达到所需密度后将活塞毛坯加工成最终尺寸;最后对活塞顶部及燃烧室进行隔热防氧化处理。本发明的活塞具有热膨胀系数低,热变形量小,且密度低,耐高温,自润滑等特点。
本发明属于耐磨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耐磨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一种耐磨复合材料,包括多孔陶瓷基体和填充于多孔陶瓷基体孔隙中的金属基体,所述多孔陶瓷基体由第一多孔陶瓷板和布置在第一多孔陶瓷板之上的第二多孔陶瓷板组成,所述第一多孔陶瓷板上设有若干个第一浇注通孔,所述第二多孔陶瓷板上设有若干个第二浇注通孔,所述第二浇注通孔对每个第一浇注通孔形成部分遮挡。本发明的耐磨复合材料将金属的韧性、抗弯型,与陶瓷的高耐磨、高强度和抗氧化性能有机结合,整体的强度、抗冲击韧性和耐磨性均有极大地提高。
一种多尺度增强梯度陶瓷基复合材料燃气舵的快速制备方法,制备方法包括:采用连续碳纤维制备出几近无余量陶瓷基复合材料燃气舵一级预制体;在预制体内部纤维表面制备石墨烯界面相得到二级预制体,采用定向流动浸渍‑固化‑热解工艺结合化学气相沉积工艺对制备有石墨烯界面相的二级预制体进行快速致密化,得到基体组分梯度分布的多尺度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燃气舵坯体;将致密化后的燃气舵坯体机械加工至燃气舵设计尺寸,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多尺度增强梯度陶瓷基复合材料燃气舵的快速制备方法,可有效缩短燃气舵制备周期,所制备的燃气舵气孔率低,纤维整体增强效果优异,有效提高了燃气舵承载能力、抗烧蚀性能以及高温稳定性。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动机用碳纳米管改性复合材料活塞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活塞材料及活塞设计加工技术领域。具体制备方法为:预制体结构设计与制备;高温热处理;采用CVI法制备低密度C/C多孔体;C/C多孔体高温热处理;一次机加工成活塞坯体采用常压CVD法在C/C多孔体孔隙内部原位生长碳纳米管;活塞坯体经RMI法致密化,按成品活塞尺寸要求进行二次机加工;完成精加工后对活塞燃烧室及活塞顶位置涂覆抗氧化涂层后制备得到纳米管改性复合材料活塞成品。本发明所提供的复合材料活塞对提高发动机输出功率、减轻油耗、降低噪音、延长活塞使用寿命、降低排放、改善环境具有积极的意义。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研磨及混合系统,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混合方法。研磨及混合系统包括振动装置;研磨及混合装置,所述研磨及混合装置包括容器和研磨球,所述容器固定在所述振动装置之上,所述容器用于容纳待研磨的物料和待混合的物料;其中,所述振动装置用于在研磨和混合过程中提供振动,所述研磨球用于在研磨时置于所述容器内对待研磨的物料进行研磨。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是使用研磨及混合系统进行制备的方法。混合方法是使用研磨及混合系统进行混合的方法。本申请实施例解决了复合材料的制备需要的设备多,制备工序复杂,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涉及一种耐磨耐腐蚀复合材料泵体,属于流体机械领域。本发明的复合材料泵体,包括泵体下箱体、泵体出口法兰、泵体入口法兰、陶瓷部件、泄液管定位块、缓冲层、箱体盖板;陶瓷部件的内腔开有流道,有金属材料加工而成的泵体下箱体和箱体盖板包裹在陶瓷部件的外侧,使陶瓷部件外侧套接金属外壳,并在陶瓷部件与金属外壳内腔之间填充缓冲层,在与陶瓷部件流道的出口和入口相接的金属外壳开口处分别焊接泵体出口法兰、泵体入口法兰,通过泵体出口法兰和泵体入口法兰与常规金属管道可靠联接。本发明的复合材料泵体,保留了陶瓷材料较高的耐磨性和抗腐蚀能力,可与常规金属管道可靠联接,适应磨蚀性和腐蚀性工况的长期使用要求。
一种复合材料静态力学体积模量测试装置,包括一带内腔的测试本体,测试本体内腔为阶梯形,包括位于两端的两大台阶部、连接于两大台阶部的小台阶部,测试本体内腔经压力传动系统分隔为测试腔、增压腔;测试腔上连有压力变送器、液体介质储罐;增压腔上连有增压系统、压力微调器,压力传动系统上连有位移传感器,真空系统分别与测试腔、液体介质储罐和增压腔连接。本实用新型可全程记录测试过程中不同压力下样品的体积变化量,根据校准曲线计算出样品的体积模量。本装置对于研究复合材料的体积蠕变特性及初始孔隙率具有先进性,应用前景广阔,能参与对贮存或老化后的复合材料进行寿命评估,对材料的适用性进行预判,经济效益良好。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复合材料安装技术领域的一种用于复合材料的紧固件防裂纹固定结构,包括安装立柱,所述安装立柱的顶部左右两侧对称安装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底部通过两组缓冲装置与承压板连接,所述承压板的底部与复合工件相接触,所述复合工件的底部与移动板连接,所述转动套的顶部与移动板相连接,所述缓冲装置包括安装在限位板底部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底部通过伸缩杆与缓冲板连接,所述缓冲板的底部设有蜂窝缓冲层,所述蜂窝缓冲层的底部与横板连接,本装置利用缓冲装置,避免挤压力过大使得复合材料表面出现裂纹,从而影响其使用寿命,本装置连接方式可靠,操作简单。
一种碳纤维增强碳基复合材料粘接修复方法及所使用的粘接剂及其制备方法,该修复方法为首先将10~15wt.%的金刚石粉末,12~15wt.%的氧化锌粉末,6~12wt.%的铜粉,10~15wt.的钛粉,32~37wt.%的低熔点玻璃粉和20~25wt.%的有机硅树脂溶液搅拌混合完成粘接剂的配置;然后将粘接剂均匀涂抹在Cf/C复合材料粘接面表面并贴合,之后在鼓风烘箱中以5℃/小时的速率升温至250℃后保温2小时完成粘接剂的固化,固化期间通过给材料施加压力将胶层厚度控制在0.08μm~0.3μm;最后在‑0.1MPa的真空环境下以100℃/小时的速率升温至1200℃后保温2小时完成粘接剂的碳化。本发明所提供的粘接剂具有优异的室温及高温粘接强度和耐热震性能,粘接修复后的材料室温导热系数高于22.31W/(m·k),在Cf/C复合材料领域内具有广泛的实用价值和应用前景。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复合材料粘接用底涂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聚氨酯胶粘接底涂剂技术领域。该底涂剂包括10~30重量份异氰酸酯基含量为6wt%~8wt%的硅烷偶联剂、5~15重量份异氰酸酯基含量为2wt%~5wt%的树脂、5~10重量份异氰酸酯基含量为6wt%~9wt%的聚烯烃、0~0.5重量份含氯量为20wt%~45wt%的氯化聚烯烃、5~10重量份粉料助剂、0.5~1重量份催化剂和10~50重量份溶剂,该底涂剂表干时间快、对汽车复合材料附着力高,并具有较好的耐高温高湿性能,配合单组份聚氨酯粘接胶使用,可节约生产线场地空间,方便施胶,提高汽车制造的生产效率,解决了现有单组份聚氨酯胶底涂剂无法在汽车复合材料上应用,特别是不耐高温高湿的问题。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飞机复合材料零件的脱模设备,包括圆形支架,圆形支架外壁套接有等距离分布的固定机构,所述圆形支架一侧外壁焊接有等距离分布的支杆,所述支杆远离圆形支架一端焊接有同一个固定夹套,且固定夹套内壁套接有曲臂,所述固定夹套侧壁螺接有紧固螺栓,且紧固螺栓穿过固定夹套侧壁与曲臂侧壁抵接,所述支杆侧壁靠近固定夹套位置处通过螺栓固定有安装架,且安装架侧壁通过螺栓固定有风扇,所述安装架靠近风扇一侧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防护罩。本发明方便调节,可以对模具上的复合材料零件进行吸附固定,调节方便,适合不同形状的复合材料零件,方便取出复合材料零件,方便施力。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Al‑Li合金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复合材料包括Al‑Li合金和包覆在所述Al‑Li合金表面的含氟聚合物,含氟聚合物用量不高于Al‑Li合金质量的5%;Al‑Li合金复合材料为核壳结构,包覆层厚度为0.1μm~5μm;Al‑Li合金复合材料的D50在15μm~200μm范围内,燃烧热不低于29033J.g‑1,制备方法:将Al‑Li合金分散于活化液A中,加热活化以除去合金表面杂质;将活化Al‑Li合金分散在含有含氟聚合物的包覆剂B中,在加热同时滴加含氟聚合物的反溶剂C,或者将活化Al‑Li合金分散在反溶剂C中,在加热同时滴加包覆剂B,搅拌反应;经过滤、洗涤、干燥,得到。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预埋式复合材料面板。包括有在复合材料面板的新的嵌入方法中利用复合材料面板、嵌入件和嵌入件安装板,所述的复合材料面板内挖空与嵌入件形状相同的预埋孔;所述的嵌入件用双面胶粘接在嵌入件安装板的下表面,并嵌入到复合材料面板的预埋孔内;由于所述的嵌入件安装板的尺寸大于预埋孔的尺寸,预埋时嵌入件并不会完全掉落至已挖孔的预埋孔内,而是依靠嵌入件安装板下表面与复合材料面板的上表面的紧紧接触来保证嵌入件安装的平面度;同时,在安装板上位置正对于嵌入件边缘处,开设有注胶孔,方便胶液的灌入。本实用新型安装精准,使嵌入件不容易出现偏、歪、松动等现象,大大提高嵌入件的安装精度,提高装配效率,节约工作时间。
一种多质点陶瓷/金属复合材料散热基板及制备方法,散热基板由多个陶瓷与金属复合而成的陶瓷/金属复合材料、绝缘层及电路层构成;每个陶瓷与金属复合部分为该陶瓷/金属复合材料中的一个质点;质点的总面积占陶瓷/金属复合材料总面积的比例为10%-80%。本发明具有导热率高、热膨胀系数小、成本低、使用方便等特点,应用于灯具灯饰、通讯电子设备、功率模块、计算机、汽车电子等方面,既能大幅度减小芯片或器件衬底与散热基板连接层的应力水平,又能始终保持散热基板和灯具、机箱等热沉的紧密接触,使传热通路长期保持畅通,还能减少金属热沉的重量,为大幅度提高元器件的使用寿命并实现热沉材料的节约化利用提供了传热学技术保障。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Ni/NiO/C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以及超级电容器,Ni/NiO/C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生物质原料制成生物质粉体;将生物质粉体浸入镍离子溶液中,使生物质粉体吸附镍离子,然后将吸附有镍离子的生物质粉体干燥;将干燥后的生物质粉体与无机盐均匀混合,得到混合物;将混合物在N2氛围下加热至T1使混合物中的无机盐熔化,保温1~2h,再加热至500~650℃,保温5~30min,冷却至室温,得到产物A;将产物A用60~100℃水洗,再酸洗、水洗、干燥,得到Ni/NiO/C复合材料。本发明制备得到的Ni/NiO/C复合材料导电性好,将其作为超级电容器的电极材料,缓解了NiO充放电过程中体积变化所带来的稳定性的问题,提升了超级电容器的电化学性能,且循环稳定性较好,循环寿命长。
本发明提供一种旋转芯轴,包括内圆筒和外圆筒,二者之间通过多条辐射条固定,内圆筒中部设置有中心轴孔,中心轴孔内固定设置有旋转轴,外圆筒外缘设置有多条沿其长度方向的桁槽;旋转芯轴由多个沿其周向等分的芯轴块组成,相邻的芯轴块之间可拆卸的固定连接。复合材料机身包括复合材料长桁和蒙皮,多条长桁平行设置,围成圆筒形,外部设置蒙皮,复合材料长桁和蒙皮共固化成型;其制造方法包括:制作旋转芯轴,制作复制作合材料长桁,机身的纤维缠绕成型,热压罐固化,脱模和高压水喷射切割。本发明的旋转芯轴为组合式,便于装拆;机身制造方法为整体成型,制造成本低,可批量生产;制造的复合材料机身具有重量轻、强度和刚度高、耐腐蚀等优点。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铁用高电导率受电弓滑板用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复合材料是将三维编织预制体经化学气相渗积(CVI)和熔融浸渗(RMI)法致密化至密度为2.1~2.7g/cm3;其制备方法是:将碳纤维制备成三维编织预制体,对其进行脱胶处理后采用CVI方法制备得低密度碳纤维增强基体碳坯体,然后经过高温石墨化处理和RMI制得所需碳铜双元基受电弓滑板用复合材料。本发明所制备的碳铜双元基受电弓滑板用复合材料,具有较低的制备成本,良好的导电性能,较高的力学性能,优异的抗受流磨损性能以及抗电弧侵蚀性能的制备方法,适于工业化生产。
本发明涉及一种层间增强的耐超高温抗氧化陶瓷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制备方法包括:采用连续氧化锆纤维与碳纤维制备单层纤维布,在单层纤维布层内部纤维表面制备BN+ZrO2复合界面得到一级纤维布;在一级纤维布之间引入Al2O3晶须得到二级纤维布;将二级纤维布叠放固定于石墨模具中得到三明治结构预制体,采用先驱体浸渍裂解法+化学气相渗积制备SiBCN基体。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层间增强的耐超高温抗氧化陶瓷基复合材料制备方法能够有效提升铺层结构复合材料层间结合力,进而提升复合材料整体力学性能,与传统陶瓷基复合材料相比,所制备出的材料具有更为优异的耐高温特性以及性能稳定性,可应用航空航天超高温结构部件。
中冶有色为您提供最新的湖北襄阳有色金属理论与应用信息,涵盖发明专利、权利要求、说明书、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实用新型内容及具体实施方式等有色技术内容。打造最具专业性的有色金属技术理论与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