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膏体充填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膏体充填条带工作面端部隔离装置,包括主挡板,在所述主挡板的左右两侧均滑动设置有副挡板,在所述主挡板的上部开设有布料孔,用于穿过充填布料管,在所述主挡板和副挡板的上部均铰接有支撑油缸,在所述主挡板和副挡板的下部均铰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与对应的支撑油缸的下端铰接。本实用新型可以快速的实现对充填条带端部的隔离,提高充填工作面效率,同时实现设备的循环复用,降低成本。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矿山充填管路疏通装置,属于膏体充填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由钻杆、PDC钻头、钻刀、连接杆、支撑盘及底部螺母组成;钻杆的顶端通过螺纹连接PDC钻头,支撑盘活动套设在钻杆上;通过底部螺母与底部螺纹的配合来调整支撑盘的位置;连接杆顶端与钻刀铰接,连接杆底端设有万向球与支撑盘万向铰接。本装置能够弥补现有管道疏通手段的不足,并能够根据管道直径对装置进行灵活调整,可快速解决矿山充填故障,提高充填效率。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条带膏体充填隔离装置,属于充填隔离装置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针对隔离墙砌筑时间长,耗费大量工时和人工,从而造成充填工作面的施工时间长,工效低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若干支撑模组和隔离面,所述支撑模组包括支撑骨架、两个固定座和固定锚杆;所述隔离面由若干隔离面板组成;在两个固定座之间设置有支撑骨架,所述支撑骨架通过螺栓与两个固定座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座通过固定锚杆与支巷煤墙固定;在支撑模组上设置有隔离面。
本发明提供一种固态电池封装用耐高压聚氨酯材料及其制备工艺,属于高分子材料领域;其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制备纳米填料A;制备纳米填料B;制备包覆改性复合填料;制备硅硼改性剂;合成聚氨酯材料。本发明通过先以酚醛树脂和硅粉为原料制备碳包硅粉体,再与氮化硼纳米片复合制成纳米填料A,然后以六水合硝酸锌和氢氧化钠为原料进行水热反应制备氧化锌纳米线,并与硝酸铝和硼氢化钠混合制成纳米氧化铝颗粒与氧化锌纳米线复合的纳米填料B,将纳米填料A和纳米填料B混合制成的包覆改性复合填料加入聚氨酯材料中后
本申请提供一种全固态电池及其制备方法、用电设备。该全固态电池包括正极片、负极片和位于正极片和负极片之间的电解质层;正极片包括正极集流体层和正极活性物质层,正极活性物质层的一侧间隔涂覆有绝缘层,负极片的周向边缘与绝缘层搭接。该全固态电池能够改善使用过程的中的绝缘性能,达到降低短路风险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环保材料搅拌装置,涉及环保材料搅拌技术领域,包括搅拌桶、搅拌机构和刮壁机构,所述搅拌机构包括电机、传动组件和两个搅拌轴,两个所述搅拌轴对称式的可转动地设置在搅拌桶的顶部,两个所述搅拌轴上均固定连接有位于搅拌桶内的搅拌绞龙,所述电机通过传动组件实现两个搅拌轴同时转动且转向相反转速不同;所述刮壁机构包括刮壁件和减速组件。本实用新型通过两个搅拌轴转速不同、转向相反,低速逆转的搅拌绞龙推动物料向上运动,高速顺转的搅拌绞龙产生向下剪切流,形成了对流剪切效应,减少材料分层现象,提高搅拌效率和混合均匀度,同时通过多级减速使刮壁件以极低速旋转,清除桶壁粘附材料。
本发明属于反应釜的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化工材料加工用的卧式反应釜,包括有底架、反应釜体、排料管和进料管,所述底架顶部连接有反应釜体,所述反应釜体上均匀间隔连通有多根进料管,所述反应釜体内底部连通有排料管,还包括有搅拌机构,所述反应釜体上设有用于对物料进行搅拌的搅拌机构,所述搅拌机构包括有转轴,所述反应釜体内转动连接有转轴。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铝基复合材料半连续铸棒的制备装置及方法,包括送丝机、炉体、流床以及若干铸型机。炉体与送丝机之间设置有感应加热线圈,炉体侧壁设置有出液口,炉体内部设置有搅拌组件。流床上设置有若干超声振动组件。若干铸型机包括沿熔体流动方向依次设置的电磁搅拌机构以及结晶器,电磁搅拌机构与流床连通。本发明将铝基复合材料的搅拌混合工艺与结晶铸棒工艺结合,通过惰性气体保护下的强剪切搅拌实现铝基复合材料熔体的制备,通过在流床区域施加超声振动以及在铸型机内施加电磁搅拌使得增强相弥散分布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环氧硅烷偶联剂改性粉煤灰/聚氨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高分子复合材料技术领域。包括:配制乙醇水溶液,并加入环氧硅烷偶联剂,配制得到环氧硅烷偶联剂溶液;将粉煤灰置于高速搅拌机中,并将环氧硅烷偶联剂溶液分次喷涂至粉煤灰表面,经高速搅拌后烘干、球磨,得到环氧基功能化粉煤灰,即改性粉煤灰;将聚醚二元醇、聚醚三元醇与改性粉煤灰混合均匀,得到组分A,并在异氰酸酯中加入催化剂并混合均匀,得到组分B;将两种组分混合并搅拌均匀,静置固化得到改性粉煤灰/聚氨酯复合材料。
本发明提供一种尾矿浓密充填系统及充填工艺,涉及尾矿充填技术领域。尾矿浓密充填系统包括水力旋流器、深锥浓密机、第一输送泵、立式砂仓、第二输送泵、胶结料仓、搅拌机以及充填泵。上述尾矿浓密充填系统先使用水力旋流器对尾砂进行粗细分级,然后使用深锥浓密机对粗粒集进行浓密,并利用深锥浓密机的底流进行连续充填,同时使用立式砂仓对细粒集进行浓密,待细粒集达到预设浓度后进行充填,既实现了充填作业连续工作,使深锥浓密机不易出现压耙事故,又保障了充填所需要的浓度
本发明涉及絮凝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环保型聚合氯化铝絮凝剂:该絮凝剂采用改性氧化铝作为核心组分,通过表面包覆有机硅化合物技术提高其在水中的分散性和稳定性,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同时,复合有机高分子聚合物的加入增强了絮凝效果,提高了絮体沉降速度,减少了二次污染的风险,此外,天然矿物质‑纳米复合材料的引入,不仅提高了絮凝剂的吸附性能,还能在光照条件下分解有机污染物,实现深度净化,因此通过本技术方案提出的环保型聚合氯化铝絮凝剂,有效解决了传统聚合氯化铝絮凝剂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
本发明涉及金属冶炼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化大型锌锅捞渣机,包括有外滤盆、内滤盆和滤板等。本发明的一种自动化大型锌锅捞渣机,主要由互为伸缩结构的外滤盆和内滤盆与可分离的滤板组成装载容器,滤板底部设有紧贴锌锅底部将锌渣刮除的横向刮片,横向刮片在旋转过程中也将配合搅拌片在锌液中搅动出小型的漩涡,实现将刮除的锌渣连续收集到装载容器中,另外横向刮片上还设有竖向直刮片,对锌锅底部角落残留的锌渣进行刮除处理,提高了对锌锅底部残留锌渣的刮除效果。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立轴岩心钻机用动力头,采用行星减速器和动力箱结合来实现液压马达到钻杆的动力传递,行星减速器不仅传动效率高、发热量较低,且传动比较大,可将动力箱的输入降低至一千转以下,配合动力箱通过两轴变速,可以满足正常钻进所需的较高钻速输出和事故工况所需的低转速、高扭矩输出,动力箱内输入轴和输出轴的钻速相较于现有动力头较低,不仅发热量较小,可采用脂润滑,且结构紧凑、体积较小;因此,本实用新型可有效解决现有动力头体积较大、发热量较高的问题,有利于降低钻进施工难度、提高施工速度。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冶金炉的窑炉体膨胀自动监测装置,属于火法冶金炉窑设备领域,解决了现有冶金炉的生产中需要人工测量,无法实时捕捉炉体膨胀数据,影响冶金生产的问题。本发明包括滑动变阻器,滑动变阻器固定在外壳内,滑动变阻器上设有滑动拨片,滑动拨片的一侧设有连接杆,连接杆与冶金炉炉壳相抵,滑动拨片的另一侧设有复位杆,复位杆连接有弹簧,弹簧另一端通过弹簧座连接在外壳的内壁,滑动变阻器上的两个接线口分别与电源的正负极相接。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富集红土镍矿中镍和钴的方法,属于火法冶金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红土镍矿粉末、NiFe2O4晶种和碱性调节剂混合,进行磁化焙烧,得到矿相重构产物;将所述矿相重构产物依次进行研磨和磁选,得到镍钴精矿。本发明以红土镍矿为原料,并添加碱性调节剂和NiFe2O4晶种,在磁化焙烧的过程中,促进尖晶石型铁氧体颗粒的形成与长大,得到富含镍钴的矿相重构产物;对富含镍钴的矿相重构产物进行研磨,下一步进行磁选,得到含镍钴的磁性组分,即为镍钴精矿,实现了镍钴元素的高效预富集。
本发明属于能源、冶金领域。具体地,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钛铁矿同时生产低碳纯铁、钛白粉和高端海绵钛的系统及方法。通过酸解分离工序对钛铁矿进行直接酸解,分离得到硫酸氧钛溶液及铁盐晶体。通过溶解净化工序,获得净化铁盐溶液,同时实现溶解渣/净化渣的资源化利用和硫的循环利用。通过电池炼铁工序和溶液贫化工序,实现纯铁的制备,进而实现系统硫酸循环和氢气产品、氧气产品的回收利用。通过钛白粉工序,采用细粒流态化煅烧技术,实现硫酸法钛白粉的制备。通过高端海绵钛工序,采用粗粒流态化煅烧,得到高端海绵钛。
本发明属于能源、冶金领域。具体地,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钒钛铁矿同时生产低碳纯铁、硫酸氧钒、钛白粉和高端海绵钛的系统及方法。通过酸解分离工序对钒钛铁矿进行直接酸解,分离硫酸氧钒、硫酸氧钛及铁盐晶体。硫酸氧钛通过细粒水解生产硫酸法钛白粉。硫酸氧钛通过粗粒水解、流态化煅烧、流态化氯化、镁热还原制备高端海绵钛。铁盐通过溶解净化工序,得到铁盐溶液、溶解渣和净化渣。通过高温脱硫实现溶解渣和净化渣的资源化利用和硫循环。通过价态调整、电池炼铁工序实现纯铁制备,硫酸循环和氢气、氧气的回收利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锑基负载吸附剂低碱耗解析方法,属于湿法冶金领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一段解析。向负载吸附剂的浆液中添加碱液,当pH稳定到某一定值时过滤,滤液进行后续处理、滤渣返二段解析;2)二段解析。将滤渣再次调浆添加碱液调节pH值至8.0~9.5实现砷、锑、铋的二段深度解析,滤液进行后续处理,滤渣为再生吸附剂返回吸附工序。通过上述控制策略,在第一段解析过程实现大部分吸附的砷、锑、铋的解析,并且避免一段溶液进入缓冲pH区间,降低碱耗。在第二段进一步提高解析pH实现残余砷、锑、铋的深度解析,最终达到减少解析碱耗的目的,降低解析成本。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镍溶液中铁、铬杂质的去除工艺,包括以下步骤:⑴氧化处理:在含镍溶液中添加氧化剂,使溶液中的铁氧化为Fe3+;⑵第一次pH调节:开启搅拌后,向步骤⑴所得溶液中加入pH调节剂,直至pH值为2.7~3.5,保温1.0~2.5h,待Fe3+完全沉淀后进行过滤,得到除铁后滤液;⑶还原高价铬:在除铁后滤液中添加还原剂,将高价铬还原为Cr3+;⑷第二次pH调节:在步骤⑶所得滤液中再次添加pH调节剂,直至pH值为4.0~4.5,充分搅拌后,经过过滤,过滤后液即为纯净的含镍溶液。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湿法冶金电解槽电压数智化监测系统,包括电解槽槽电压采集器、电解槽槽电压无线接收处理控制器、工业串口服务器、工业交换机和上位机;电解槽槽电压采集器与电解槽槽电压无线接收处理控制器通过无线LORA网络完成无线局域组网,用于两者数据交互;工业串口服务器与电解槽槽电压无线接收处理控制器通过双绞信号线连接,用于通讯协议转换,工业交换机与工业串口服务器通过网线连接,用于数据传输;上位机与工业串口服务器通过网线连接,用于槽电压数据上传至上位机。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湿法冶金中的除铁方法,属于湿法冶金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除铁方法通过在高压反应中加入沉淀剂控制赤铁矿的形成速度、以及采用特定的洗涤过程,既有利于提高赤铁矿渣的纯度,又降低稀土因夹杂而引起的损失。本发明采用的赤铁矿法除铁过程中未引入新杂质,降低了后续除杂难度及成本,提高综合回收效益。同时通过赤铁矿法除铁得到的铁渣为晶体结构,过滤性能好。得到的铁渣为铁红粉,提高对铁的利用率,增加经济效益。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海绵状金属强制定量上料装置,涉及湿法冶金技术领域,包括机架、料斗、送料机构和推料机构;料斗安装于机架上,料斗底部设有长条形出料口,推料机构包括推料管、推料油缸,推料管的轴向与出料口的长度方向一致,其顶部设有与出料口对接的开口,推料管一端与压团机进料端对接,另一端设有与推料油缸活塞杆连接的推料活塞,送料机构包括支撑架、送料油缸、送料组件,支撑架两端固定安装于机架上并位于料斗上方,送料油缸竖向安装于支撑架上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动式深海采矿颗粒旋转发射装置,包括气泵、调压阀、电磁阀、快排阀、SC气缸、颗粒放置装置和角度调节装置;通过气泵提供压缩空气,调压阀调节输出压力,电磁阀控制气流通断,SC气缸实现颗粒的快速发射;SC气缸的伸缩杆撞击颗粒不同部位以产生旋转运动,该发射装置配备有快排阀,以加快排气速度;颗粒放置装置用于将待发射颗粒放置于伸缩杆前方,确保发射精度;角度调节装置用于控制颗粒的出射方向,实现不同碰撞角度的发射需求;该发射装置结构简单、控制灵活,可广泛应用于深海采矿颗粒碰撞实验的研究中。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倾斜中厚破碎矿体中深孔采矿方法,属于采矿技术领域。采场沿矿体走向布置,在水平方向上沿矿体走向将中段矿体划分成数个采场,在垂直方向上将中段矿体又划分成数个分段,采场整体回采方式采用分段矿房下向式回采方式,矿房结构采用菱形采场结构,在矿房的充填回风巷及凿岩巷内分别施工下向扇形中深孔、上向扇形中深孔进行落矿,出矿从分段的下盘出矿巷出矿。采用本发明采矿方法,克服了破碎矿体采矿效率低的难题,不仅采场生产能力大,而且还具有工艺简单、安全高效以及采矿作业成本低的突出优点。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采空区充填的均匀充填下料装置,涉及采矿工程技术领域,包括连接器和固定套设在连接器外部的下料筒,下料筒内部设置有混料筒,混料筒外部活动套设有缓冲漏斗,下料筒内部分别设置有用于驱动混料筒转动的第一驱动机构和用于驱动缓冲漏斗转动的第二驱动机构,混料筒与缓冲漏斗的转动方向相反,混料筒内部设置有用于对浆料搅拌的搅拌机构、用于对混料筒内壁附着浆料刮除的刮料机构,本发明通过涡轮导料件、封堵板和搅拌机构的配合,能够在浆料下料前进行充分的搅拌混合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跟随采矿工作面上升的装配式天井构筑方法,属于采矿领域,其中,通过对中段矿体划分采场,施工采场两端的人行天井、拉底巷道及放矿漏斗底部结构,在拉底巷道内进行出矿;在采场内部靠近两端间柱分别安装第一层装配式天井,装配式天井由若干工字钢横梁和竖向挡板构成,工字钢横梁两端通过锚杆固定在围岩上,竖向挡板固定于工字钢横梁之间,形成方桶型空间;逐层安装装配式天井,安装位置与采矿工作面同步上升;每层装配式天井安装完成后,进行爆破崩矿和出矿作业,逐步向上层扩展安装,直至安装至采场顶部。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高应力破碎矿体盘区梯段卸压与中深孔充填一体化采矿法,属于矿山开采领域,其中,高应力破碎矿体盘区梯段卸压与中深孔充填一体化采矿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待开采矿山的应力分布和矿体破碎程度,将矿体划分为若干个盘区;将盘区划分为若干个梯段;在当前开采的梯段内设置若干个沿梯段高度方向的卸压孔,卸压孔的深度大于梯段的高度;爆破卸压孔;采用中深孔爆破技术回采梯段,充填采空区;回采其余梯段和其余盘区。本申请通过梯段卸压、中深孔开采以及充填技术的有机结合
本发明属于月球基地钻探取样能源供应和发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月基取芯探矿原位随钻实时发电装置,在月壤/岩取芯钻探作业过程中,吸收月球真空无水的极端钻进环境下产生的高温摩擦热,降低钻孔底部及钻头温度,同时利用月面与钻孔底部的环境温差实现原位发电,为月基取芯钻进及随钻随测仪器提供原位能源动力支撑;取芯作业结束后,钻进装置的主体结构进入月壤恒温层,此时利用月壤恒温层与月表之间的温差实现昼夜不间断发电,建立月基原位发电系统。
中冶有色为您提供最新的有色金属技术理论与应用信息,包括矿山技术、冶金技术、材料制备及加工技术、环境保护技术和分析检测技术等有色技术信息。打造最具专业性的有色金属技术理论与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