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矿
采矿
选矿
通用
火法冶金
湿法冶金
电冶金
真空冶金
功能材料
复合材料
新能源材料
合金材料
材料加工
废水处理
大气治理
固/危废处置
土壤修复
物理检测
化学分析
力学检测
无损检测
失效分析
环境检测
综合
工学博士,博导,研究员,原湖南有色金属研究院总工程师,复杂铜铅锌共伴生资源综合利用湖南省重点实验室主任, 2010年获国务院特殊津贴,2011年入选湖南省新世纪121人才,2015年长沙市科技领军人才,当选2017科学中国人年度人物,2020年中国有色金属学会杰出工程师奖,国家奖励办科技成果奖励评审专家。主要兼职中国有色金属学会选矿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有色金属学会钒资源清洁利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矿业联合会选矿委员会委员,中国有色金属学会矿冶过程界面化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
武汉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矿业工程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复杂高酸度含钒酸浸液中的钒的富集提取。通过改性制备了高选择性、高pH适应性、不易铁中毒的离子交换树脂,提出了采用离子交换法直接由高酸度含钒溶液制备五氧化二钒的工艺流程。基于以上创新型研究,已发表SCI论文2篇,公开国家发明专利5件。
李灿华,安徽工业大学教授,研究方向为生态安全与新污染物控制。 主要从事于生态安全与环境危害控制、尾矿资源化利用与生态修复技术等方面的研究。 主持湖北省武汉市重大成果转化项目1项,武汉钢铁集团重大科技专项1项。目前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出版专著1部;已授权专利33项;获省部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主持或制订行业标准3项,参编国家标准1项。
朱一民,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现任湖南有色金属研究院选矿研究所副所长。湖南省科技厅、人事劳动厅、经贸委、财政厅、中国有色金属行业协会、湖南有色控股集团专家,院选矿学科带头人。湖南省科委“创业基金”和“科技成果”评审专家,江西理工大学和贵州大学研究生导师。先后在中南大学和湖南有色金属院从事选矿教学及选矿工艺研究、选矿药剂、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科研和设计工作,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选矿实践经验。
邱冠周,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南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长期致力于我国低品位、复杂难处理金属矿产资源加工利用研究,在细粒及硫化矿物浮选分离和铁矿直接还原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特别是在低品位硫化矿的生物冶金方面做出突出贡献,被授予国家有突出贡献科技专家。
主要从事高效干法筛分理论与工程技术实践,主持矿物加工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中国矿业大学青年科技基金等项目,参与完成多项大型筛分装备设计与改造工程。在Minerals Engineering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2篇,申请/授权国内外发明专利20余件。
标题:陈代雄
评论 (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