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矿
采矿
选矿
通用
火法冶金
湿法冶金
电冶金
真空冶金
功能材料
复合材料
新能源材料
合金材料
材料加工
废水处理
大气治理
固/危废处置
土壤修复
物理检测
化学分析
力学检测
无损检测
失效分析
环境检测
综合
工学博士,博导,研究员,原湖南有色金属研究院总工程师,复杂铜铅锌共伴生资源综合利用湖南省重点实验室主任, 2010年获国务院特殊津贴,2011年入选湖南省新世纪121人才,2015年长沙市科技领军人才,当选2017科学中国人年度人物,2020年中国有色金属学会杰出工程师奖,国家奖励办科技成果奖励评审专家。主要兼职中国有色金属学会选矿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有色金属学会钒资源清洁利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矿业联合会选矿委员会委员,中国有色金属学会矿冶过程界面化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
孙占学,东华理工大学教授、校长、中国核工业总公司部级“112育才工程”学术技术带头人培养对象、江西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江西省核资源与环境-科技部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主任、放射性地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主任和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铀资源勘查与铀矿产品提取技术国防科技创新团队带头人。
沈政昌,矿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期从事矿物加工设备研究及工程转化,是我国浮选装备研究的学术带头人,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重大装备和工程攻关方面成就突出。 创建和完善我国新的浮选装备体系,对我国矿物加工科技进步发挥了重要作用。在重大装备和工程攻关有重大贡献,推动选矿厂大型化、现代化。大型浮选机技术实现低品位矿产资源的大规模高效利用。 现任第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委员。
刘尧聪1982年毕业于昆明工学院选矿专业,1982年至2012年在昆明有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1993年评聘为高级工程师,1994年开始担任总设计师主持大红山铜矿及大红山铁矿的设计及现场工作,2009年任昆明院副总工程师,2010年在国内攀钢白马精矿管道首站第一次使用大型塔磨机。 2012年到昆明佩思矿业工程设计有限公司任总工程师,主持云锡大屯锡矿8000t/d选矿厂扩建,2015年开始研究铁矿辊磨干选的试验工作,并设计建成承德天宝矿业2000万t/a+2500万t/a规模的选矿厂扩建工程。
程海勇,昆明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云南省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青年人才,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锚固与注浆分会常务理事、软岩工程与深部灾害控制分会理事,中国有色金属学会深地矿建与资源开发专业委员会委员。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中国博士后基金特别资助/面上资助各1项、云南省兴滇英才支持计划青年专项1项。发表高水平SCI/EI期刊论文4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10余项。长期致力于矿山充填、深部岩体力学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工程应用研究。
刘建,教授,博士生导师,入选国家高层次青年人才、云南省“兴滇英才支持计划”,现任省部共建复杂有色金属资源清洁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主要从事复杂有色金属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浮选界面化学、浮选新药剂开发与应用等研究。近年来,科研成果获云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 主持国家及省部级项目10余项,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 60余篇,2项成果鉴定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标题:陈代雄
评论 (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