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表面原位生长碳纳米管的多孔纤维吸液芯及制备方法;使用多齿车刀从不锈钢棒切削出连续的长纤维;将长纤维切断成短纤维并压入模具中;将模具放入真空烧结炉进行固相烧结;待烧结炉冷却至室温后取出不锈钢纤维烧结多孔材料;对多孔纤维吸液芯表面进行清洗、酸洗;将多孔纤维吸液芯放入气氛烧结炉采用热CVD原位生长碳纳米管;冷却至室温后取出复合多孔纤维吸液芯,其具有表面依附高热导率的碳纳米管的三维网状多孔结构,具有比表面积高,沸腾换热性能好,制造过程简单及成本低廉等优点。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添加稀土硼化物的高性能钛合金及其制备方法,涉及粉末冶金领域;该方法包括将球形TC4粉末和不规则YbB6粉末混合,得到混合料;将混合料分批次放入石墨模具中;将装有混合料的石墨模具放入SPS烧结炉中,在真空状态下进行烧结作业。一方面,该方法添加稀土硼化物以获得更高性能的钛合金材料,能有效地提高铝合金的拉伸强度和塑性以及耐磨性能。另一方面,通过SPS的真空烧结工艺提高制备过程中钛合金的致密性,相比常压烧结获得的材料具有更高的硬度,同时材料的耐磨性能得到提高。
本发明涉及硬质合金刀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由渗氮烧结基体与微波涂层直接结合的金刚石涂层梯度硬质合金刀具的制备方法。本发明通过调整复合粉料的组成并将高能球磨与高温反应相结合,反应温度控制在1000℃左右即可实现生成纳米(Ti,W)C‑Ni‑Co‑V‑Cr‑Mo复合粉料;用所述复合粉料烧结基体时,通过真空和渗氮两步烧结,且控制真空烧结在390‑410℃区间的升温速率,可烧结得到能够直接在其上制作CVD金刚石涂层的基体,无需对基体进行预处理制作过渡层,且涂层与基体的结合性好。
本发明涉及硬质合金制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表层无TiC相的WC‑TiC‑Co基梯度硬质合金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通过以一定配比的TiC、VC、Cr3C2、Co和WC组成复合粉体制备胚体,并按所述烧结气氛对坯体进行烧结,可制备得到力学性能优异,表层由WC相和Co相构成,且表层无TiC相的WC‑TiC‑Co基梯度硬质合金,属于不含氮元素材料体系,可避免含氮体系在烧结过程中因含氮化合物分解产生的氮气未能及时从硬质合金中逸出而导致合金的致密度与力学性能降低的问题。本发明的制备方法中,烧结气氛对合金的梯度结构的形成具有关键性作用,真空烧结气氛能促进WC‑TiC‑Co基梯度硬质合金形成表层无立方相的梯度结构,该表层主要由WC相与Co相组成,基本无TiC相。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超薄超硬超韧性瓷片的生产设备,包括模具、混料系统、预升温炉、第一真空炉、真空烧结炉、第二真空炉、冷却炉、第一真空泵、第二真空泵、第三真空泵、第三隔离闸门、旋转电机、齿轮、齿带、混料箱、翻转丝杆、翻转电机、旋转桩和出料管,所述预升温炉的尾端与第一真空炉的首端相连接,该实用新型主要用于生产3毫米以下的,氧化铝、氧化锆等或者其与其他金属粉末复合的特种陶瓷片的加工生产,可以解决连续真空生产氧化铝、氧化锆等或者其与其他金属粉末复合的特种陶瓷片的问题,大大提高了采用放电等离子加压烧成的效率,通过设置边搅拌边翻转的混料系统,能够快速,无死角的混合搅拌,混料均匀,迅捷。
一种具有三维网状分布的TiB晶须增强的陶瓷/金属接头制备方法,它涉及一种陶瓷与金属的钎焊连接方法。本发明旨在解决现有陶瓷与金属钎焊接头残余应力大,强度低的问题。本发明方法:在泡沫铜表面化学镀镍硼合金,然后将其与钎料箔片一起作为复合中间层置于被焊陶瓷和金属之间,组成待焊件,放入真空烧结炉中焊接,即完成陶瓷与金属的连接。本发明通过在泡沫铜表面制备镍硼合金镀层的方法引入三维硼源,使TiB晶须在焊缝中呈三维网状分布,更加有效地缓解接头应力,增加接头韧性,从而提高接头强度。本方法得到的接头强度可高达80~165Mpa,比普通钎焊陶瓷‑金属接头提高20~80%。本发明应用于航空航天,电子器件和新能源领域。
一种增强钛基复合材料,其特征是由以下成分和质量百分组成:粒径为5~10μm的TiB21.0~11.0%,粒径为10~25μm的稀土六硼化物0.8~1.0%,钛粉75.0~85.0%,Al粉3.5~4.5%,Mo粉5.0~7.0%和Fe粉1.0~1.5%。本发明所述的增强钛基复合材料的粉末冶金制备方法步骤如下:将TiB2、稀土六硼化物、Ti粉、Al粉、Mo粉和Fe粉混合均匀;在冲击速度为4.50~6.28m/s,冲击能量与装粉量之比为:1370~2602J∶10~19g的条件下,压制生坯;真空烧结生坯,得到所述增强钛基复合材料。本发明的增强钛基复合材料是一种烧结致密度高、硬度和弯曲强度高的材料。本发明方法制备钛基复合材料工艺过程简单,成本低,可减少生产环节,降低能耗,适合于大批量生产。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喷头协同控制金属粉末3D成型方法,通过3D打印机的两个喷头喷射粘结剂,将成型室内的金属粉末逐层叠加粘结成型,获得所需金属零件坯体;先对零件毛坯进行浸渗处理,再通过溶剂对零件毛坯进行脱脂以去除零件毛坯内部的粘结剂,去除粘结剂后的零件毛坯内部存在空隙、气孔,然后通过熔渗处理工艺进一步去除空隙、气孔进行填充;再将零件毛坯置于真空烧结炉中进行烧结,以逐渐去除零件毛坯内残留的空隙、气孔。使零件由疏松变得致密,得到所需致密度及高强度的零件。克服了现有工艺加工的零件强度较低,只能做概念模型,而不能做功能性零件的技术缺陷。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硼化物颗粒的锡铋焊料,其中硼化物粉末和锡铋粉末的重量比在1:1000~1:10之间,焊料实际密度达到理论密度的95%或以上。还提供了制备该焊料的方法,主要包括:1)混粉;2)高能球磨;3)筛分;4)真空压型;5)真空烧结;6)压力加工。本发明的锡铋焊料的抗冲击性能和抗蠕变性能远高于普通的锡铋焊料,并且设备投资小,有利于实现材料的工业化生产。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制造铁路车辆制动闸片的高耐磨铜基摩擦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摩擦材料技术领域。其原料包括Cu、Fe、Cr、ZTA复合陶瓷、MoS2及石墨粉末,其重量百分比构成如下:Cu:45~60%、Fe:15~25%、Cr:5~10%、ZTA复合陶瓷:2~10%、MoS2:0.5~2%、石墨:10~20%。本发明采用粉末冶金方法高真空烧结成形高耐磨铜基摩擦复合材料,该材料具有强度高、硬度大,在高速、高温条件下,具有摩擦系数高、抗磨损能力强、稳定性好、导热性高、寿命长等优点,适合于制造高速列车制动闸片。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孔钛喂料及其制备方法、多孔钛产品,涉及多孔喂料制备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将钛粉与造孔剂混合得到混合粉末,且造孔剂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粉末;将混合粉末与高分子粘结剂混合后进行密炼得到混合料;将混合料进行破碎后得到多孔钛喂料。该方法一方面可使得钛材料中易产生孔洞结构,从而容易获得高质量的多孔钛结构,另一方面可在保证制备过程清洁的前提下,有效地提高各组分的相容性,减少环境污染,以为制备得到高性能,分布均匀的多孔钛产品提供有力的保障。该多孔钛产品通过上述的多孔钛喂料经过注射成形、催化脱脂及真空烧结后制得,该多孔钛产品孔隙分布均匀、性能高。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等离子体球磨制备超细晶WC‑Co硬质合金的方法。以WO3和石墨为原料,利用等离子体放电球磨预处理,然后放入真空烧结炉中原位合成高纯度纳米WC粉末,最后与Co混合球磨,压制,烧结制备出超细晶的WC‑Co硬质合金。采用等离子体球磨缩减了球磨时间且极大的提高了粉末活性,显著降低了WC相的原位合成和烧结温度。因此本发明制备超细晶硬质合金的方法成本低廉,耗能低,流程短,工艺简便;制备的硬质合金WC晶粒尺寸细小,力学性能优异。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杂增强粉末冶金钛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制备步骤如下:将TiH2粉末与B4C粉末均匀混合;通过油压机冷压成形为生坯;再放入真空烧结炉中完成脱氢与烧结;包套密封后通过热挤压工艺完成进一步致密化,最终得到一种高性能Ti/(TiB+TiC)钛基复合材料。所述方法制备的钛基复合材料选用低成本的TiH2作为原料,能大幅度降低钛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成本;复合材料组织由等轴晶α钛基体以及均匀分布的纤维状的TiB和颗粒状的TiC两种增强相组成,具有高达99.9%的致密度,以及优异的强塑性匹配,室温屈服强度为537~683MPa,抗拉强度为653~851MPa,断后伸长率为15~34%。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纳米氧化物焊缝工艺,包括具体焊缝工艺如下:步骤一:通过湿法研磨将氧化铝送至搅拌式珠磨机内进行研磨,且在研磨过程中加入分散剂,研磨结束后进行烘干处理,再由布袋集尘器进行收集,作为备用;步骤二:将锌、铜、钢、镍统一送入高能球磨机中进行研磨,且在研磨过程中依次加入还原剂和步骤一中得到的氧化铝,从而得到金属粉末;步骤三:将步骤二得到的金属粉末进行真空烧结,且对其充入惰性气体,通过放气阀进行排放,降低器含氧量,再依次进行抽真空和降温处理后将其收集。有增加焊缝时的流动性,提高成品率、高质量外观和光滑的表面,减少制品断裂和裂纹,且具有优异的稳定性,提高其焊缝之间的结合力。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功能耐污隔热陶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将建筑垃圾粉碎料加入到球磨机中球磨4‑5h;然后再依次加入改性聚乙烯醇、聚丙烯酸铵、无水乙醇和改性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并继续球磨4‑5h,得到陶瓷材料浆料;将聚氨酯泡沫加入到质量浓度为20‑4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混合并得到有机泡沫体;将陶瓷材料浆料加入到有机泡沫体中进行混合,待浆料充满泡沫体时,挤出多余浆料,然后在室温干燥24h;对多孔陶瓷坯体进行真空烧结、二次升温;将制备得到的耐污涂层粉料通过等离子喷涂附着在隔热陶瓷材料的表面,形成耐污隔热陶瓷材料;本发明具有良好的抗污能力,同时导热系数小,隔热效果好,且在烧结过程不会出现坍塌现象。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医用磁热疗铜镍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其原料配方组成为其原料配方组成为:15‑25%的Cu、50‑60%的Ni、0.05‑0.08%的Sn、1‑1.3%的Fe、0.01‑0.015%的B、0.01‑0.02%的Li;制备时,先将Cu、Ni、Fe原料碾磨,真空熔炼,降温到,加入Sn、B和Li,电磁搅拌均匀,水冷至室温,得到合金锭;将合金锭车削成细屑后粉碎得到合金粉;挤压成型后真空烧结;均质化处理。本发明制作的铜镍合金晶粒细小且均匀,可用于肿瘤的热疗,其加工成的磁感应热籽材料致密性良好,在交变磁场内产热能力强且热分布均匀,还保留了磁感应热籽自控温特性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物陶瓷钛基复合材料的粉末冶金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1)将粒度为5ΜM~100ΜM的金属钛粉与粒度小于100NM的纳米羟基磷灰石粉混合均匀,其中纳米羟基磷灰石体积分数为1%~10%;(2)混合粉末采用等静压成形,在1050℃~1200℃真空烧结,制备得到生物陶瓷钛基复合材料。所制得的复合材料的生物活性高于粉末冶金方法制备的纯钛材料,复合材料抗弯强度大于140MPA,高于或相当于人体骨;复合材料压缩弹性模量7.9GPA~18.5GPA,与人体骨接近。本发明可用于制备人体骨骼和牙齿等硬组织用生物置换(修复)体。
本发明属于金属过滤材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金属纤维过滤材料的湿法制备方法及其装置。湿法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操作步骤:将水溶性粘结剂加入水中充分搅拌;再加金属短纤维充分搅拌分散得到含有金属短纤维的悬浮液;将含有金属短纤维的悬浮液连续输送到第一湿法铺毡装置的第一真空网带上,利用第一真空网带背面的第一真空系统透过第一真空网带的网眼将液相抽走,第一真空网带的表面形成一层均匀的金属纤维过滤毡;将金属纤维过滤毡经干燥和初步轧制后,由高温真空烧结或者连续滚压-烧结成最终的烧结金属纤维过滤材料。本发明对金属纤维的适应性强,铺制的金属纤维毡比较均匀。
本发明公开一种具有生物活性的钛基梯度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的复合材料是将5ΜM~100ΜM的钛粉置于模具内腔中心;将5ΜM~100ΜM的钛粉与纳米羟基磷灰石粉混合均匀置于模具内腔边缘;将模具内腔的粉末压制成形,然后真空烧结,即得。本发明的复合材料可用于制备人体骨骼和牙齿等硬组织用生物置换体。本发明的复合材料其中心采用粉末冶金方法制备的纯钛材料,抗弯强度明显高于人体骨,具备高的承载能力。本发明的复合材料其边缘采用在钛粉末加入具有生物活性纳米羟基磷灰石粉的方法,增加了粉末冶金制备的复合材料的孔隙率,进一步降低了复合材料的弹性模量,同时也提高了整个复合材料的生物活性。
本发明提供一种钴铬钼钨硅合金棒材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制备钴铬钼钨硅合金粉体;(2)将步骤(1)得到的粉体进行冷模压制成型;(3)然后真空烧结后得到合金棒材。本发明提供的钴铬钼钨硅合金棒材的制备方法得到的合金材料制备成牙科产品的金瓷结合性能较好。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不锈钢纤维烧结的蜂窝载体及其制备方法:采用切削法去除不锈钢棒表面粗糙材料;使用多齿车刀,车削出连续的不锈钢长纤维;将不锈钢长纤维短切成短纤维,称取不锈钢短纤维;将不锈钢短纤维逐层压入到模腔中,并同时填入型芯后,压模;将模具放入真空烧结炉中进行固相烧结,烧结完成后随炉冷却至室温;取出不锈钢纤维烧结毡、清洗,得到不锈钢纤维烧结的蜂窝载体,其具有三维网状多孔结构和相互连通的微通道结构,具有比表面积高,孔隙率可控,热稳定性好及制备成本低廉等优点。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原位纳米TiB晶须增强钛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钛基复合材料及增材制造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S1、选用纳米TiB2颗粒和微米TC4钛合金粉末,在手套箱中按比例称量上述两种粉末置于球磨罐中;S2、将混合粉末置于行星式球磨机上进行短时低能球磨以制备纳米TiB2颗粒均匀镶嵌于TC4钛合金粉末表面的复合粉末;S3、将复合粉末用于激光选区熔化(SLM)成形制备原位纳米TiB晶须增强钛基复合材料;S4、将SLM成形试样连同基板在真空烧结炉内进行去应力退火,再用线切割将试样从基板上切割下来。本发明制备的钛基复合材料晶粒细化明显,强度、硬度、耐磨性显著提高,在航空航天等领域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铝锡镁基合金的制备方法,将Al粉体、Sn粉体球磨,制备出Al-Sn合金粉体;将原始Al粉体、Sn粉体均匀混合,获得原始混合粉体;将Mg粉体球磨,得到具有还原性Mg粉体;将所述的Al-Sn合金粉体、原始混合粉体和还原性Mg粉体均匀混合,得到二次混合粉体;将所述二次混合粉体直接冷压成型,得到生坯;将所述的生坯进行真空烧结。与现有技术相比,利用本发明工艺制备的铝锡镁基合金在致密度、拉伸强度上有大幅度的提高,摩擦磨损性能也有增强。强度提高后铝锡镁粉体与钢背直接轧制复合将变得相对容易,这对粉体冶金制备滑动轴承有重要意义。
本发明属于合金材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无钴梯度WC硬质合金高压方块及其制备方法。按质量百分比将Ni68.9~70.2%、Al10~11%、Fe10.4~10.9%、Cr7.9~8.3%、Zr0.8~1%、B0.2~0.4%经球磨,制得Ni3Al金属间化合物粉末,然后与WC粉末及成型剂石蜡进行湿式球磨,分别得到高Ni3Al含量混合粉末和低Ni3Al含量混合粉末;以高Ni3Al含量混合粉末制备芯部方块,然后在芯部方块外包覆低Ni3Al含量混合粉末,预压成型后真空烧结,得到所述无钴梯度WC硬质合金高压方块。本发明通过成分及梯度结构的设计,使材料具有外部高硬而芯部高强韧的特点,克服均质材料的缺点。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物活性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粒度为5~100μm的钛金属粉等静压成形,在1100~1150℃真空烧结;(2)将粉末冶金烧结后的钛材料在电解液中微弧氧化处理,微弧氧化以钛材料为阳极、不锈钢为阴极;(3)微弧氧化处理后的钛材料在装有H2O2溶液的高压釜中做二次氧化处理0.5~2小时,高压釜中的温度为200~250℃。本发明制备的复合材料具有较强的生物活性和较好的生物力学相容性,可用于制备人体骨骼和牙齿等硬组织用生物修复体。
一种利用氢化钛粉制备高致密度钛制品的方法,以氢化钛粉为原料,部分脱氢后,采用常规模压进行压制成形,经真空烧结制备钛制品。本发明通过对氢化钛(TiH2)粉进行部分脱氢处理,使之转变为不饱和TiHx(0<X<2)粉,然后采用传统模压成型,不仅可获得高致密度的生坯,而且可获得较高的生坯强度和较好的表面光洁度,同时利用残余的TiH2/TiHx在烧结过程中氢的可逆合金化作用,使高温下钛原子的扩散速率增大,有利于改善钛的烧结活性,高的压坯致密度和良好的烧结活性协同作用,有助于获得高致密度的钛制品,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中氢化脱氢钛粉烧结活性差和氢化钛粉成形困难的难题,为短流程制备高致密度钛制品提供了一种简易可行的方法。
一种高速压制成形制备钛合金的方法。其步骤为:混合含钛金属粉末、润滑模壁、高速压制成形制备压坯和真空烧结。本发明通过高速压制成形和真空烧结制备出高致密钛合金,工艺简单,实现了短流程、低成本制备高性能钛合金。制备的钛合金的致密度≥98.08%,硬度HV为374~394,弯曲强度为1439~2170MPa。本发明还可适用于以钛为基体的其它钛合金、钛基复合材料的制备。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物活性钛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粒度为5ΜM~100ΜM的金属钛或钛合金粉等静压成形,在1100℃~1300℃真空烧结;(2)粉末冶金烧结后的材料在乙酸钙、甘油磷酸钠和氢氧化物配置的电解水溶液中微弧氧化处理,制备得到生物活性钛材料。所制得的钛材料内部含有孔隙;钛材料表层呈复杂多孔状,具有两种孔隙状态,一种是微弧氧化小孔,另一种是粉末冶金形成的大孔内壁长有微弧氧化小孔。所制得的钛材料表层的生物活性和生物力学相容性高于单一粉末冶金方法制备的钛材料。本发明可用于制备人体骨骼和牙齿等硬组织用生物置换(修复)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红色发光陶瓷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发光材料技术领域。该红色发光陶瓷经反应原料真空烧结而得。反应原料为分子式为A2B1‑xF6:xMn4+的粉体,A包括Na或K,B包括Si、Ge和Ti中的任意一种,0.03≤x≤0.08。该红色发光陶瓷具有较高的导热性能。制备方法包括:将反应原料于真空烧结装置中,第一次升温至180‑220℃,第一次保温1‑5h,随后第二次升温至500‑700℃,第二次保温4‑12h。该方法工艺简单,成本较低,适合规模化生产。该红色发光陶瓷可用于大功率LED照明和显示以及激光照明和显示等领域。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圆柱层状不锈钢纤维多孔材料及复合吸能管,多孔材料由以下方法制得:将不锈钢基材钩织,得到单层金属多孔织片,不锈钢基材选自单束连续的不锈钢纤维束、单束连续的0.2~1.0mm软态不锈钢丝或单束连续直径0.2~0.8mm的超细软不锈钢绳;将单层金属多孔织片卷裹成圆柱层状,1100℃~1330℃下真空烧结2~3.5h,随炉冷却,得到孔隙率为60~90%的圆柱层状不锈钢纤维多孔材料。将不锈钢基材钩织,卷裹成圆柱层状,再真空烧结,得到孔隙率为60~90%的圆柱层状不锈钢纤维多孔材料。该材料制备成本低,其填充于金属薄壁管时,可实现在压溃峰值几乎不增加下,具有更稳定的吸能过程和更高的吸能能力。
中冶有色为您提供最新的广东广州有色金属冶金技术理论与应用信息,涵盖发明专利、权利要求、说明书、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实用新型内容及具体实施方式等有色技术内容。打造最具专业性的有色金属技术理论与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