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废旧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中分离回收铜和钴的方法,包括:燃料电池拆解得到单电池结构后,粉碎后浸没于硝酸溶液中过滤得到滤液;向滤液中滴加硫酸盐溶液后真空抽滤;向上步滤液中滴加萃取剂和稀释剂,萃取得到有机相后,向有机相中滴加硫酸溶液,反萃取分离出无机相;向上步反萃取所得无机相中滴加氢氧化钠后过滤,滤渣用去离子水洗涤至中性,烘干得氢氧化铜,将氢氧化铜制得金属铜粉;向第一次萃取分离后的无机相中滴加萃取剂,萃取分离出有机相,滴加硫酸溶液,反萃取分离出无机相;向上步所得的无机相中滴加草酸铵溶液,过滤滤渣用去离子水洗涤至中性,烘干得草酸钴后制得金属钴粉。本回收方法其工艺简单、污染小且回收率高。
一种失效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的步骤:S1称取锂盐,加水配制浓度≥0.1mol/L的锂盐溶液;其中,所述的锂盐为无机锂盐;S2测试失效正极材料的缺锂比例x,将S1的锂盐溶液与失效正极材料混合,得到混合物;其中,锂盐溶液的锂与正极材料的摩尔比大于等于失效正极材料的缺锂比例x;S3将S2的混合物在高压水热釜中进行水热反应,监控釜内混合物的的Li+浓度,直至浓度不继续降低,反应完成;其中,水热反应温度≥100℃;S4降温,过滤除去溶剂,水洗除去残余锂盐,烘干得到补锂的正极材料。本发明的方法,能够提高回收材料的再生效率和性能指标,重复性好、资源利用率高,工序简单高效,具有非常高的社会经济价值。
本发明涉及一种从废弃荧光粉中分离提纯荧光级氧化钇和氧化铕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通过除杂得到含Y2O3和Eu2O3混合稀土,再用酸溶液溶解,配制成稀土料液,用碱溶剂皂化后的萃取体系进行萃取,得到萃余液、洗液和反萃液;加入草酸溶液,过滤,所得滤渣灼烧,得到荧光级的氧化钇,富钇稀土和氧化铕。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试剂来源广泛,价格便宜,易得,而且此法流程简单,可以大大缩短环烷酸的萃取流程;在本发明中,萃取前得三次沉淀除杂,已经除去大部分的杂质,只有少量的铝和硅,不会引起环烷酸萃取体系产生乳化现象,比较好的解决了环烷酸萃取容易受高价金属离子影响而产生的乳化现象。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机械化学法的废旧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回收方法,属于废旧锂离子电池回收利用领域。将废旧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研磨成粉末,并与活化剂和有机还原剂充分混匀,所述活化剂能产生活性自由基,得到混合物,将该混合物进行球磨,使所述废旧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产生塑性形变,且晶体颗粒内产生晶格缺陷,使晶体颗粒发生晶型转变或无晶化;将球磨后的产物加入到去离子水中,使有价金属离子浸出。本发明中的方法不依赖于高浓度的强酸、强碱、强氧化还原试剂或价格昂贵的有机酸等,以固相中的机械化学反应为反应主体,在温和的浸出环境下实现废旧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中有价金属锂、钴、镍、锰等有价金属的高效浸出。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完全失效三元正极材料低成本空气条件下的物理修复方法。该方法包括:S1,将完全失效三元正极材料经过降解处理后,再进行退火预处理,得到预处理三元正极材料;S2,将预处理三元正极材料均匀分散在LiOH溶液中,混合均匀,然后进行水热反应,反应结束后离心烘干处理,得到水热反应后的三元正极材料;S3,将水热反应后的三元正极材料与少量LiOH粉末混合后,于空气氛围下,进行两次高温煅烧处理,由此得到修复再生的三元正极材料。该方法能够在空气氛围下进行完全失效三元正极材料的修复再生,且修复后的三元正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优异,能够实现产业化大规模应用,具有巨大的商业推广价值。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钙钛矿阴极材料中钴的回收方法,包括:将燃料电池拆解分选得到单电池结构并粉碎,在混酸溶液中浸泡后过滤;将滤液滴加硫酸盐后冷却析出沉淀,过滤;上步所得的滤液中继续滴加硫酸盐溶液和碳酸盐溶液,加热至85℃‑120℃,反应后至结晶析出后,过滤;上步所得的滤液中滴加P507萃取剂,萃取后分离出负载Co的有机相,向有机相中滴加硫酸溶液,反萃取后分离出无机相;向上步中所得的无机相中滴加草酸铵溶液,静置后过滤,得到的滤渣洗涤至中性,烘干得草酸钴;将上步中得到的固体沉淀高温煅烧得到氧化钴并将其还原成钴粉。本发明提出的回收方法,其工艺简单、污染小且回收率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锂离子电池三元正极材料的再生修复处理方法。该方法首先将失效的锂离子电池三元正极材料加入到DMF中除去电解质,再通过NMP浸泡洗涤使表面的CEI膜的厚度≤10nm,以去除表面的PVDF以及CEI膜中的有机锂盐成分,然后进行退火处理进一步去除多余的PVDF;再进行水热补锂处理后,根据CEI膜的厚度确定高温煅烧温度和时间,使得表面残留的LiOH以及CEI膜中的无机锂盐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锂熔融盐,进而和材料表面的岩盐相反应生成修复好的层状三元材料。本发明针对失效的正极材料表面的CEI膜的结构和组成,对现有的水热修复技术进行改进,从而得到性能优异的再生正极材料。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黑曲霉菌株发酵液进行高磷铁矿石脱磷的方法,该方法是:先将黑曲霉菌株在生物反应器中培养、发酵,再进行分离,分离后所得的黑曲霉菌株发酵液在浸矿反应器中于常温下对破碎后的高磷铁矿石进行浸矿、脱磷;然后固液分离即得脱磷后铁矿石。本发明公开的黑曲霉菌株发酵液在处理高磷铁矿石中具有显著的脱磷作用,在高磷铁矿石脱磷技术中脱磷效果好,能缩短微生物浸矿周期、提高矿浆浓度,黑曲霉菌菌丝可重复多次使用,浸矿后的液体也可重新加入能源物质后循环利用多次,从而为我国储量丰富的高磷铁矿石的开发利用提供了可靠的科学技术依据。
本发明属于电池材料回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电池正/负极材料的高效剥离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惰性气氛下,采用高温短时加热方法对电池正/负极片进行快速升温至高温,并进行短时间的高温热处理,随后经过快速冷却,即实现电极材料和集流体的剥离。本发明可实现正负极材料和金属集流体的完全分离,且处理过程中正负极材料和金属集流体的损失量小至可忽略不计,同时实现正负极材料和金属集流体的高纯度、低损耗回收,有利于后续回收处理或转化利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物理法多元介质协同修复再生失效三元材料的方法。通过从失效电池的阴极电极上刮取待修复的失效三元材料,并对其进行预处理,除去电解质和聚偏氟乙烯;然后将预处理后的三元材料与氢氧化锂溶液混合,通过水热反应进行补锂;再对水热反应后得到的未经洗涤的三元材料进行高温煅烧,得到修复再生后的三元材料。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能够利用预处理过程消除电解质和聚偏氟乙烯对水热补锂及后续处理过程的影响,改善修复后三元材料的性能;并使水热反应后未被洗除的氢氧化锂在高温煅烧过程中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锂熔融盐,进而使该熔融盐与三元材料表层的岩盐相反应生成层状三元材料,实现对失效三元材料的修复再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聚乙二醇二羧酸回收锂电池正极材料中的Li和Co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将聚乙二醇二羧酸与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混合,加热进行络合反应,反应完全后先加入钴沉淀剂,再加入锂沉淀剂,固液分离得到含有Li和Co的固体。本发明方法使用聚乙二醇二羧酸作为金属回收剂,提取其中的Li和Co等金属元素,反应条件温和且不涉及到高温高压,耗时短,金属回收率高,且不会引入其他有毒有害物质,聚乙二醇二羧酸可回收循环利用,绿色环保,操作简单易于控制,成本低廉,可适用于大规模生产操作。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钒页岩的酸浸方法。其方案是将n个“一种用于含钒页岩的酸浸设备”串联使用,即每个设备进液管(9)与上一级设备溢流管(2)连接,每个设备溢流管(2)与下一级设备进液管(9)连接,实现了酸浸工艺的连续生产;采用n级n次酸浸和一次水洗工艺,n为3~6。酸浸工艺是焙砂与酸浸溶剂的固液质量比为1∶(1.5~3)、温度为90~100℃和150~999r/min的条件下在对应酸浸设备中搅拌30~75min,静置5~10min;其中酸浸溶剂是:一级酸浸为15~35%硫酸溶液,二级一次至n级n次为上一级酸浸液和洗水,实现了硫酸溶液和除合格酸浸液外的其它酸浸液的循环利用。本发明具有工艺简单、酸耗量低、钒浸出率高、连续生产和酸浸液满足后续萃取工艺要求的特点。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离子正极及材料再利用的方法,所述方法拆解放电态的锂离子电池得到正极极片或者在拆解后将正极极片上的活性物质分离下来、使用锂化试剂喷涂到正极极片或对正极极片或活性物质用以上溶液进行浸泡从而进行锂补充。经过处理的正极极片或正极活性物质可再次应用于锂离子电池中。本方法通过简单的化学方法实现了对废旧锂离子电池正极活性物质进行补锂,能够使废旧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电化学性恢复到初始材料的水平。该方法相对于常见的废旧锂离子电池回收工艺而言,不涉及使用强酸溶液溶解活性物质再提取有效组分等工序,且工艺简单、效率高,有效解决锂离子电池中正极材料回收时工艺复杂、产废多、流程较久等问题。
一种立式固液逆流浸取柱,包括进料漏斗(1)、浸取段(3)、放料阀(7)、浸取液进、出口(4)、(2)、洗涤段(9)、洗涤液进口(10)和排渣口(14)。进料漏斗(1)装在浸取段(3)顶部,其下部伸入柱内,浸取液出口(2)设在浸取段(3)上部漏斗出料口平面之上,放料阀(7)装在浸取段(3)和洗涤段(9)之间,排渣口(14)设在洗涤段(9)底部,浸取液进口(4)、洗涤液进口(10)分别设在浸取段(3)、洗涤段(9)下部。该浸取柱利用固体料的重力在柱内从上向下移动,浸取液下进上出逆流浸取,该浸取柱结构简单,成本低,效率高,适于大小规模,高低品位矿等的浸取。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锂渣制取磷酸铁的方法,将磷酸铁锂电池正极回收料的提锂渣采用硝酸溶解,在20‑100℃下反应0.5~12h,固液分离得到滤液A;所述滤液A中插入阴、阳电极并外接电源,在20‑100℃下通电反应,同时收集电解产生的气体,固液分离得到滤液B;所述滤液B中加入氟化氢、还原铁粉、双氧水,调节pH值至3~5且Fe/Fe3+大于0.5,反应0.5~3h,固液分离得到滤液C;所述滤液C滴加到含硝酸的溶液中,加入含磷酸根或铁离子的溶液调节铁磷元素摩尔比至1:(0.9~1.1),升温至90‑110℃反应,反应结束后固液分离,得到溶液D和不溶物;使用有机酸或醛调节溶液D的pH值至1~4,在80~100℃保温陈化1~8h,硝酸转化为氮氧化物与步骤2中收集的气体混合,回收硝酸。
本发明涉及一种铜精矿湿法氧化制备硫酸铜的方法,包括有以下步骤:1)首先将磨好的铜精矿粉分散在浸出溶液中,用稀硫酸调节pH值1~2,加入氧化剂,通入空气进行铜离子浸出;2)溶液经过滤得到含铜离子的滤液,向其中加入铁屑作为置换剂,并用硫酸调节所得置换液的pH值,进行反应,恒温焙烧,得到氧化铜粉末;3)将得到的氧化铜粉末进行酸浸反应制备硫酸铜。本发明的优点是:1)方法简单,容易操作,能耗低,矿石中铜的浸出率可达98%以上;2)海绵铜纯度可达90%;3)实现了生产中的循环利用;4)氧化铜的浸出率可达97%以上。硫酸铜溶液,经浓缩、结晶可得五水硫酸铜晶体,其纯度可达97%以上。
本发明属于锂离子电池回收领域,公开了一种固相电解回收磷酸铁锂废料中金属离子的方法,是先将研磨后的磷酸铁锂废料分散于水中,配制成浆料,然后将浆料附着在所述电极基板上形成阳极,接着以耐酸金属板为阴极、以磷酸溶液为电解液进行电解,得到酸性溶液;接着前后调节其pH值至1.5~2以及至8~9,析出粗制磷酸铁和磷酸锂,对粗制磷酸铁进行煅烧即可得到无水磷酸铁。本发明通过对方法的整体工艺处理流程进行控制,采用电化学法替代添加氧化剂溶出磷酸铁锂中的锂,能够有效解决现有磷酸铁锂废料回收方法药剂使用量大,废水处理难度高,处理成本高昂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镍钴锰酸锂电池的回收方法、再生镍钴锰酸锂材料及应用,属于锂电池技术领域,回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分选出废旧镍钴锰酸锂电池的正极片,将正极片预处理后得到正极材料粉末;对所述正极材料粉末焙烧以除去粉末表面的杂质;将除杂后的所述正极粉末材料加入酸液中反应、浸出,得到固液混合物;向所述固液混合物中加入锂源,加热至100‑150℃,保温10‑20h,蒸干后得到前驱体材料;将所述前驱体材料焙烧即可得到再生镍钴锰酸锂材料。本发明的回收方法制得的再生镍钴锰酸锂材料呈块状形态,颗粒更小、更均匀,且再生的镍钴锰酸锂电池具有177.2mAh·g‑1的可逆容量和高的库伦效率。
本发明属于真空冶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采用多级真空蒸馏技术从n型BiTeSe热电废料中提取高纯度碲的方法及装置,装置由石英玻璃管、冷凝器、玻璃套管、真空泵按顺序依次连接组成,所述石英玻璃管的两端均设有阀门,所述石英玻璃管内放置有装载n型BiTeSe热电废料的石墨舟。本发明具有生产工艺简单、生产周期短的特点,可通过多级真空蒸馏的方法将n型BiTeSe热电废料中的碲提纯至97~99.9%,此回收再利用技术具有绿色无污染、成本低、效率高、收得率高的优势。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回转式连续浸出机组及连续逆流浸出方法,其方法是将矿料从一封闭的具有搅拌功能的隧形容器的一端投入,使之向另一端连续移动;浸出液从隧形容器的另一端注入,并使之与矿料移动方向相反的方向连续移动,达到连续逆流浸出的目的,其实用设备是一种由回转式浸出室、机头浓密机、机尾浓密机及配套系统组成的联动机组,以取代“堆浸”、“池浸”、“多段逆流槽浸”等传统工艺方法及设备,并达到连续高效运行,简化设备配置,适应多种不同品位矿料,节省能源、人力及环境友好的目标。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青霉菌及制备方法和应用,青霉菌属真菌PSM11-5从钒矿样品中分离、以不溶性磷酸三钙和偏钒酸钠、氢氧化钴、碱式碳酸镍为指示化合物,经过测试分解磷酸三钙和偏钒酸钠、氢氧化钴、碱式碳酸镍的能力筛选出真菌菌株。青霉菌PSM11-5,PENICILLIUM SP.PSM11-5 CCTCCM208207。利用该菌株进行生物浸磷和生物冶金,从贫矿、废矿、表外矿及难采、难选、难冶矿中将磷和钒、镍、钴等金属浸出,达到充分利用矿产资源、降低冶金成本、保护生态环境。利用PSM11-5从低品位磷矿粉中浸出磷,制成生物肥料施入土壤中,使土壤中含有较高的被农作物利用的可溶性磷,该菌株还浸出土壤中以前沉积下来的不可溶性磷,减少了磷肥,降低了磷肥所带来的气体污染和使用磷肥带来的水体污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机械化学强化黄铜矿浸出的方法,将黄铜矿与氧化剂按质量比0~7:1进行混合,经行星式球磨机机械活化处理0.25~3h后,黄铜矿和氧化剂发生固相反应形成新的化合物,再经pH为1~7溶液在40~85℃下进行浸出,浸出时铜以铜离子的形式进入溶液中。与传统酸浸方法相比,本发明具有更快的浸出速率,且铜浸出率高达98%,因此具有广大的应用前景。
本发明公开一种铜镍硫化矿的铜镍浸出及铁分离方法。该方法通过在铜镍硫化矿中加入氧化剂氯氧酸盐,使得铜、镍元素浸出,铁元素生成沉淀。本发明通过采用氯氧酸盐作为氧化剂,不额外引入有害离子,通过简单工艺,即可实现铜、镍离子的完全浸出,同时将铁以沉淀形式直接分离出来,反应条件温和,反应时间短,设备简易,操作简单,成本低,适宜推广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低共熔溶剂回收废旧钴酸锂电池正极材料中钴、锂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氯化胆碱与二水合草酸混合形成低共熔溶剂;(2)将步骤(1)中得到的低共熔溶剂与废旧钴酸锂电池正极材料粉末混合并加热浸出,分离不溶杂质与浸出液;(3)向步骤(2)中所得浸出液中加入去离子水得到草酸钴沉淀,分离沉淀与浸出液;(4)加热浓缩浸出液去除去离子水,加入乙醇得到草酸锂沉淀,分离沉淀与浸出液。本发明中浸出剂可以循环使用且使用的原料安全、廉价、污染小,工艺流程短、操作简单、能耗少,回收产物纯度较高。
本发明所涉及的是一种可从硫酸镁废水中吸附Ca2+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法是以廉价的凹凸棒石黏土为载体材料,采用Ca2+印迹模板反应技术,通过活化,Ca2+印迹模板聚合改性,以及分子交联等工艺可以得到对钙离子具有高度选择性并可重复使用的吸附粉末材料,它主要用于钙镁混合液中钙镁离子的分离,红土镍矿冶金工业废水的脱钙处理过程。
本发明属于退役锂离子电池回收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从退役锂电池中回收锂并再生正极材料的方法。利用二价锰离子作为正极材料中锂的浸出剂,通过二价锰离子在水热过程中自身易水解发生氧化反应生成固体MnO2,电子转移到正极材料上诱导其中的钴、锰等过渡金属发生还原反应同时将锂释放到溶液中,外加的锰和正极材料的过渡金属留在浸出固体残渣中,从而高效地选择性浸出锂;富锂浸出液可制备成碳酸锂回收利用;浸出残渣因锂大量浸出而变的松散多孔,作为原料在短流程再生过程中物质反应均匀,使得再生的正极材料结构和电化学性能较好。本发明再生回收流程简单,过程不引入杂质,产品品质良好,具有极大的应用前景。
本发明公开一种密闭堆放自热熟化预处理从钒渣中提取钒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钒渣、锯木屑、尾水溶液及浓硫酸先后进行搅拌混合,得到混合料;将混合料堆放在密闭池中,经过自热熟化预处理后,得到干渣料;向干渣料中加水搅拌以进行钒的浸取,然后使固液分离并收集浸取液;向浸取液中加入碱性物质,静置后进行压滤使固液分离,收集滤液,对滤液依次进行树脂交换、强碱洗脱和氯化铵沉钒处理,制得V2O5产品。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不仅能浸取钒渣料中的钒,而且整个操作过程无需进行高温焙烧或者外加热,解决了现有从钒渣中提钒技术中存在的高能耗的问题。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回收再利用废铅酸电池铅膏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以废铅酸电池中的铅膏为原料,将该铅膏在真空条件下进行预处理;然后,将预处理后的铅膏与氯化试剂混合得到反应物,将该反应物在真空环境下加热进行氯化挥发反应,使得预处理后铅膏中的铅元素与氯化试剂中的氯元素结合形成氯化铅并挥发;反应结束后即得到氯化残渣、以及挥发后冷凝结晶的氯化铅粗产物;(2)将步骤(1)得到的氯化铅粗产物在真空环境下进行纯化,得到氯化铅精产物。本发明通过对该回收方法的整体工艺流程及各个步骤的参数、条件等进行改进,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有效解决铅膏回收污染严重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废旧锂离子电池正极活性材料修复再生方法及获得的再生正极活性材料。包括以下步骤:将回收的废旧锂离子电池完全放电后拆解,通过溶剂浸泡和离心分离取出废旧正极活性材料,将收集的废旧正极活性材料加入芳基锂试剂中,搅拌反应一段时间,经过滤洗涤烘干,即可得修复再生后的正极活性材料。本发明大幅简化了回收再生流程,不需要高温煅烧、酸浸等繁琐工艺。整个过程可在室温下温和进行,降低了能耗与成本,在避免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的同时,也将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制冷晶棒加工废料制备P型Bi2Te3基热电材料的方法。其技术方案是:先将制冷晶棒的加工废料研磨,洗涤,烘干;将烘干后的粉末置入气体还原炉内,通入还原气体与惰性气体的混合气体,再将气体还原炉升温至200~550℃,保温1.0~5.0h,降温至室温,即得脱除杂质的制冷晶棒加工废料。然后将其放入石英管内,按P型Bi2Te3基热电材料的化学式(BixSb2-xTe3-ySey,其中0.3≤x≤0.6,y≤0.7)添加纯度大于99.9wt%的Bi、Te、Sb和Se原料。最后对石英管进行抽真空封装,放入加热炉内熔炼,熔炼温度为580~850℃,保温0.5~5.0h,随炉冷却,取出石英管内的合金锭,即得P型Bi2Te3基热电材料。本发明具有工艺简单、回收周期短、环境污染小和成本低的特点。
中冶有色为您提供最新的湖北武汉有色金属冶金技术理论与应用信息,涵盖发明专利、权利要求、说明书、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实用新型内容及具体实施方式等有色技术内容。打造最具专业性的有色金属技术理论与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