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可更换插座端子结构,包括头部端子和尾部端子,头部端子包括头部端子本体、头部端子连接体和头部端子螺纹杆,所述头部端子本体、所述头部端子连接体和所述头部端子螺纹杆依次采用一体成型固定连接,尾部端子包括尾部端子本体和尾部端子套环,尾部端子套环一体成型在尾部端子本体中部,所述尾部端子本体上开设有螺纹盲孔,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设置在所述螺纹盲孔内,当所述头部端子螺纹杆螺纹连接在所述螺纹盲孔内,且所述头部端子连接体的底部与所述尾部端子本体的顶部相互抵接时,所述头部端子螺纹杆的底部与所述弹性件相互抵接,此时,所述弹性件处于压缩状态,采用此种结构,达到防松动且可更换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接口用防弯曲的内部锁线结构,包括:盒体、接线柱、线缆、锁片、防水胶垫等结构;盒体内嵌有金属材料制成的接线柱,接线柱后端连接线缆,所述线缆上外嵌有橡胶制成的防水胶垫,防水胶垫内嵌在防水腔中,防水腔的后部设有卡腔,卡腔中内嵌有一板状结构的锁片,锁片的纵截轮廓和卡腔的纵截轮廓一致,锁片上设有三组锁柱,每个锁柱均外嵌在其中一组线缆上,锁柱后端均设有一前阔后窄的环圈结构,每个锁柱上均设有纵截面为十字形的切除,使每个锁柱被分隔成四组瓣齿,锁柱后端的环圈结构被分割成四组卡圈,所述盒体后端包裹覆盖有一封盖结构形成底壳;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防止盒体中出现进水隐患。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电池锁紧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的电池锁紧装置,所述安装底板上表面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侧板,且安装底板的上表面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侧板,所述安装底板的上表面后端固定连接有后档板,且安装底板的下表面四角均固定安装有缓震组件,所述第一侧板的内部设置有第一锁紧组件,且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的上表面均固定连接有上盖板,所述上盖板的内部设置有第二锁紧组件,通过第一锁紧组件和第二锁紧组件的结合使用可以对电池的四个面进行固定,提高了固定效果,且适用与不同尺寸的电池,缓震组件可以在车辆运行时保持电池的稳定状态,防止电池产生晃动和碰撞,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冷却板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新能源汽车用21700电池的冷却板,包括水平设置的散热底板,所述散热底板的顶面开设有安装凹槽,所述安装凹槽内卡设有散热盖板,所述散热盖板的周向侧边均设置有插块,且安装凹槽的侧壁上均开设有与多个插块配合连接的插槽,所述安装凹槽的底部内壁上水平开设有管槽,所述管槽呈连续的S形,且管槽内嵌设有冷却管,所述冷却管的两端分别贯穿安装凹槽的两边侧壁并对应连接有进液管和出液管,所述冷却管的内壁上间隔设置有多个散热凸起。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优点,具有较高的散热效率,便于散热使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高压回路预充系统循环耐久试验装置,包括预充模块、放电模块、恒温箱、传感器模块和控制器模块;预充模块包括预充回路继电器、预充电阻和电容,用于模拟整车的高压回路;放电模块包括放电回路继电器和放电电阻,用于对每次上电后的电容进行放电;恒温箱内设有预充电阻;传感器模块包括电流传感器、电压采样设备、电阻采样设备和温度采样设备,用于采集预充模块和放电模块的电流信息、电压信息、电阻信息和温度信息并发送至控制器模块;控制器模块用于接收并记录电流信息、电压信息、电阻信息和温度信息,向预充回路继电器和放电回路继电器发送通断指令,模拟整车的上下电逻辑。本发明能提高试验效率、降低试验成本。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插销式锁止机构、新能源汽车以及换电设备。插销式锁止机构主要包括底座、锁止插销和扭簧三个构件,底座是固定件,固定安装于待锁止的设备或者其安装处上,锁止插销为活动件,可沿其轴向在底座上移动,扭簧用于连接底座与锁止插销,提供锁止插销移动至两个极限位置的移动控制力并且维持锁止插销处于极限位置,锁止插销的两个极限位置分别对应插销式锁止机构的锁止状态和解锁状态。锁止插销受扭簧控制始终处于两个极端位置,也即插销式锁止机构或处于锁止状态、或处于解锁状态,不会出现中间状态,从而使得该插销式锁止机构的操作便捷性得到明显提高,可实现电动车动力电池包的快速更换,又具有很高的连接可靠性,兼具功能和性能。
本发明公开了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控制器通用料架,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托架本体,托架本体上放置有多个吸塑托盘,多个吸塑托盘从下至上依次堆叠设置,吸塑托盘上设置有多个电机控制器放置槽,吸塑托盘的上端侧边设置有多个侧边支撑结构,吸塑托盘的上端中部设置有多个中间支撑结构;吸塑托盘的上端侧边异于侧边支撑结构的位置处设置有侧边顶板,吸塑托盘的中部下端在对应于中间支撑结构的位置处设置有中部顶板结构;将上端或者下端吸塑托盘沿水平方向旋转180°之后,上端的吸塑托盘能够套设在下端的吸塑托盘的上端;本发明中的吸塑托盘能够具有更良好的承重能力,使用时吸塑托盘不易发生偏移同时吸塑托盘可以堆叠放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充电的风氢发电充电桩,涉及充电桩技术领域,包括充电桩本体、充电枪收纳座、充电枪以及充电线,该装置设置的电线收纳机构在充电线向收纳箱外部拉出时,充电线受到外部的拉力作用能够将调节组件向收纳箱内部拉动,从而呈“S”形分布的充电线能够逐渐成为一条直线状态,从而能够向收纳箱外部拉出较长的充电线,当充电枪使用完毕进入到充电枪收纳座内部时,调节组件受到弹簧的弹力作用滚轮拉动充电线重新形成“S”形状,从而充电线能够被收纳保护,而且充电线被拉出收纳箱的过程中由于受到调节组件的“拉拽”作用,从而能够处于绷紧状态,进而避免了充电线与地面接触的情况。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面向新能源电动汽车的电池健康诊断方法及装置、寿命预测方法,电池健康诊断方法包括:初始化全局预测模型参数;可信的中央服务器按照预设概率选取若干空闲电动汽车作为数据参与方参与本轮联邦训练;被选中的数据参与方将自身上一轮训练的局部模型与全局预测模型进行弹性融合;将自身车辆电池充放电记录作为输入,并进行特征提取,然后对弹性融合后的局部模型进行本地私密训练,得到更新后的局部模型参数,并添加噪声后上传至可信的中央服务器;可信的中央服务器对噪声扰动后的局部模型进行聚合,得到扰动的全局模型;利用扰动的全局模型对电动汽车的电池健康状况进行诊断。本发明在保证数据的隐私性的同时还能提升模型的精度。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的电机驱动机构,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内底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上开设有转动槽,所述转动槽内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转动槽内转动连接有转动轴,且转动轴套设在第一转轴上,所述转动轴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支杆,所述支杆远离转动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放置板,所述放置板远离支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支撑座的上端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缓冲机构。本发明结构稳定,操作简单,设计科学合理,生产周期短,电机在工作时的减震效果好,电机产生的热量可以方便的进行驱散,使得电机不会因为温度过高造成损坏。
一种新能源公交客车全承载式车身结构,该全承载式车身结构包括的前围总成、后围总成、顶盖总成、底架总成、支撑立柱总成、两个侧围总成构成一个整体车身的封闭受力环结构,其中,支撑立柱总成的两端与顶盖总成、底架总成相连接,便于在车身横截面形成封闭受力环结构,同时,顶盖总成中设置的双层框架腔体结构不仅便于搁置储能设备,而且优化了车内空间。本设计不仅能优化公交客车车内乘员空间、提高车身结构整体承载的均匀性,而且局部结构的传递效果较强、支撑立柱总成上具有封闭受力环设计。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带防撞预警功能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包括充电桩本体、预警装置以及控制装置,预警装置包括感应单元、减速单元以及报警单元,感应单元和报警单元设于充电桩本体,感应单元用以检测接近充电桩本体的物体,报警单元用以发出声光报警,减速单元设于靠近充电桩本体处,减速单元包括埋设于地下的多个减速器,减速器的顶部均设有弧形凸起,减速器可沿上下向活动设置,用以使其向上活动时,弧形凸起露出于地面,控制装置,包括与感应单元、减速单元以及报警单元电性连接的控制器,控制器用以接收感应单元的检测信号,并根据检测信号对应控制减速单元和报警单元。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更换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顶部的右侧设置有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二安装板的正面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第二安装板的顶部设置有两个夹取杆,所述夹取杆右侧的表面套设有夹取架。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底座用于对第一安装板进行安装,同时实现对整体进行移动,通过设置第一安装板用于对第二安装板进行安装,通过设置第二安装板用于对夹取杆进行安装,同时通过夹取杆对夹取架进行安装,通过夹取架和夹取杆之间的配合实现对电池进行夹取,同时解决了现有的电池更换往往都是通过工人进行更换的,效率低下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电池托架,涉及电池托架领域,包括箱架,所述箱架左右两侧下端均固定连接固定脚,箱架左侧上端设有防尘网,防尘网右侧设有散热窗,散热窗右侧箱架内部对应处设有散热片,箱架内部下端固定连接多个缓冲组件,缓冲组件,包括外壳、弹簧二、挡板、挡块和支撑杆,支撑杆上下两端均固定连接挡板,两挡板外部均设有外壳,挡板与外壳之间均连接有弹簧二,外壳内侧固定连接挡块,缓冲组件之间固定连接多个弹簧一,本实用新型通过弹簧一和缓冲组件内的外壳、弹簧二、挡板、挡块和支撑杆等部件的组合作用下,在遇到颠簸路段时,起到缓冲作用,防止因道路颠簸导致充电电池造成损坏。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35KV新能源充电站电力巡检系统,包括底座、第一充电桩、第二充电桩、第三充电桩、侧板、后横杆、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断路器,所述底座采用混凝土制成,底座上分别安装有第一充电桩、第二充电桩、第三充电桩,第一充电桩、第二充电桩、第三充电桩前后交错设置,所述第三充电桩的左侧设有侧板,侧板通过膨胀螺丝固定在地面上,侧板的后方焊接有后横杆,后横杆上安装有第二支撑架,侧板靠近第三充电桩的一侧安装有第一支撑架,第一支撑架及第二支撑架均能进行自由移动,所述侧板远离第一支撑架的一侧设有粘结有多根荧光条。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三个充电桩交错设置从而易于车辆停放后开关车门。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的发动机油底壳保护结构,涉及到发动机油底壳保护结构领域,包括安装在汽车底盘上的发动机油底壳,发动机油底壳的一侧设有设置在汽车底盘下方并阻挡在发动机油底壳前方的保护轮,在汽车行进时,保护轮将发动机油底壳阻挡并代替发动机油底壳与地面的硬物接触,在接触到硬物时会通过保护轮而行走通过硬物,而避免了硬物直接损伤发动机油底壳的风险,保护性强,且可根据实际需求在发动机油底壳的前后侧均设置有保护轮,以适应汽车前进或后退对发动机油底壳进行保护。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新能源电驱标测试线束,包括安装底座,安装底座的顶端设有连接板,连接板的顶端设有安装板,安装板的内侧设有滑槽,滑槽上设有滑动结构,滑动结构的一侧设有收卷结构,滑槽内匹配设有滑块,滑块的一端设有支撑板,支撑板的顶端设有安装壳,安装壳内安装有线束结构,安装壳的底端安装有旋转结构,旋转结构包括旋转接头、穿槽、连接槽。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所设有的滑动结构配合滑槽滑块可以使测试线束结构进行一定的收缩,可以大大提高线束的调节功能,使测试线束的使用范围更宽,同时设有的旋转结构可以使测试线束进行一定的旋转操作,可以进一步的提高线束的调节功能。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新能源铝电池盒焊接工作站,包括焊接工作站机体,所述焊接工作站机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收集罩,所述收集罩的顶部连通有风管,所述焊接工作站机体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箱体,所述箱体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风机,所述风机的输入端通过连接管与风管底部的右侧连通,所述风机的输出端通过连接管与箱体右侧的顶部连通。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的焊接工作站工作中会产生焊接烟雾,作业人员操作中会吸入焊接烟雾,焊接烟雾对作业人员的身体会造成损伤的问题。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能源商用车总装车间线路布局,包括PBS滑撬线、动力电池分装区、动力电池AGV线、底盘线、翻转转运线、动力总成EMS线、动力总成分装线、后桥分装区、前桥分装区、车架EMS线、轮胎线、车门集配AGV线、座椅线、内饰集配AGV线、车门线、仪表线、内饰线、最终线、驾驶室EMS线、前桥EMS线、后桥EMS线、玻璃涂胶线和车架线,所述生产线布局以内饰线、车架线、底盘线、最终线为主线,仪表线、车门线、座椅线、轮胎线、EMS线、分装线、AGV集配线等辅线根据工艺流程不同分别布置于主线两侧不同位置。生产线布局根据精益、高效、柔性、标准化原则和厂区面积、地域形状因地制宜布局,适用于商用车的生产。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的限速方法及其电机驱动器,根据车桥减速比和轮胎半径,获得电机转速与车速的对应关系;当电机转速大于限速转速时,电机驱动器由力矩控制模式进入限速模式,输出限速扭矩,限速扭矩为维持电机限速转速运行的扭矩;当整车控制器给定的油门力矩大于或等于限速扭矩时,则输出限速扭矩;当整车控制器给定的油门力矩小于限速扭矩时,退出限速模式,电机回到力矩控制模式,响应整车控制器的力矩命令,电机转速下降。本发明只需要对电机驱动器的软件算法进行升级,即可实现车辆限速功能,不需要增加其它专门的软硬件装置,节省了成本。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能源混合动力船舶蓄电池组系统。包括有安装在混合动力船舶上的蓄电池组系统,其中混合动力船舶同时包括有风力发电系统和水力发电系统,所述的蓄电池组系统包括有充电控制系统,充电切换开关、蓄电池组、放电控制系统和放电切换开关;所述的充电控制系统分为风力充电控制器和水力充电控制器,两者共同连接充电切换开关;所述的放电控制系统为一个闭环控制系统,环路中包括有功率控制器和DC/DC变换器,并在环路中设置有放电深度检测装置。本发明系统采用多组蓄电池交替进行充放电,提高了蓄电池的放电效率以及优化其性能,合理分配了船舶主动力系统与辅助动力系统的输出功率。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能源用便于拆卸的锂电池,包括外壳、电池本体和拉动杆,所述外壳的内部底壁安装有弹簧柱,弹簧柱的顶部安装有电池本体,所述外壳的外壁贯穿安装有拉动杆,所述拉动杆的外壁安装有限位杆,所述拉动杆的一端安装有旋转把手。本实用新型通过安装有安装电池时,移动拉动杆,拉动杆带动限位杆从固定孔和固定槽中滑出,拉动杆带动转动楔形杆发生转动,此时将电池放置在外壳的内部,推动拉动杆,转动楔形块转动至竖直位置,与第一楔形块相互配合相互卡住,实现对电池的安装功能,转动拉动杆,将限位杆转动至固定槽的内部,防止拉动杆发生转动,实现安装与拆卸功能。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超薄均热板的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散热器总成,包括循环水泵、动力电池组件和散热器,动力电池组件包括循环液冷通道和若干个动力电池;循环液冷通道包括壳体,壳体前后侧壁的内表面沿壳体的高度方向开设有若干个凹槽,凹槽的个数与动力电池的个数相等且呈一一对应插入安装,每个所述动力电池的上下表面分别贴有超薄均热板,超薄均热板蒸发段紧贴动力电池,超薄均热板的冷凝段插入凹槽内。通过液冷和超薄均热板散热相结合的方式,由液冷通道与电池直接接触散热与均热板冷凝段拼插于液冷通道上,同时冷却液通过汽车行进产生的风力散热,使得超薄均热板有更强的散热能力进而提高汽车电池的整体散热效率。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线束端子拉脱力检测装置,属于拉脱力检测设备领域,包括底板,底板的顶部两侧固定有对称设置的固定柱,固定柱竖直设置,底板的正上方设有水平设置的顶板,顶板固定在两个固定柱上,顶板的顶部中心位置开设有通孔,顶板与底板之间设有水平设置的活动板,活动板滑动连接在两个固定柱上,活动板的底部两侧固定有对称设置的固定杆,两个固定杆的另一端固定有水平设置的托盘,托盘上放置有砝码,活动板的顶部固定有支架,支架上安装有夹持机构;本装置可方便快速的对线束端子的拉脱力进行直观的检测,操作方便,设备结构简单,体积小,成本低,能够消除静摩擦,保证测量精度。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能源电机水冷却系统,包括定子、通过热套工艺过盈的套在定子外壁上的水套、通过热套工艺过盈的套在水套外壁上的电机壳体,水套外壁开设有水槽,水槽两端之间呈“S”形弯折且绕水套外壁周向一圈,电机壳体外壁开设有分别与水槽两端连通的进水口和出水口,水槽、电机壳体内壁、进水口和出水口紧密配合形成冷却水道。该系统制作安装方便,冷却效果好。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充电器防水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器防水装置,包括防水箱体,所述防水箱体侧面两端固定有铰链,两个所述铰链共同固定有箱体密封门,所述箱体密封门,所述防水箱体内部两侧设有四个长条板,每个所述长条板侧面两端均固定有伸缩杆,每个所述伸缩杆表面均套装有弹簧,每个所述长条板上均设有卡口,四个所述卡口共同夹持有充电器本体,所述防水箱体内部设有散热机构和辅助散热机构。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充电器本体设置在防水箱体内部,可对充电器本体起到防水保护,通过在防水箱体内部设置散热机构和辅助散热机构,散热机构和辅助散热机构可在充电器本体充电时对其进行快速散热,延长了充电器本体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箱专用底托防护装置,涉及汽车电池箱防护装置技术领域;为了便于在防护的同时反馈电池箱位置状态;具体包括防护壳,所述防护壳顶部外壁设置有外檐,外檐朝远离防护壳的方向向外侧延伸;所述防护壳底部外壁开设有均匀分布的散热口,所述防护壳两侧内壁开设有等距分布的滑槽。本发明通过设置金属承托架、弹力囊等结构,当电池箱置于金属承托架上时,对滑杆进行压迫,从而在折皱套圈形变的配合下使导电片接触并导通两个导电头的电路,从而反馈给控制组件,使报警器处于非报警的状态;当电池箱偏移时,滑杆在折皱套圈回弹力作用下脱离导电头,控制组件控制报警器工作,进行报警提示,提升了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的修复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四根导柱,所述底座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四个支撑垫块,所述支撑垫块采用橡胶制成;所述导柱的中部固定连接有限位层;所述限位层的上侧设置有上模座,所述上模座与导柱滑动连接,所述上模座的下表面设置有压合模具,所述压合模具与上模座通过C形卡块相连接;所述上模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四个固定件,所述固定件的通过活塞杆固定连接有气缸。本实用新型中,将待修复电池放进限位板中,待修复电池受到纵向限位板与横向限位板的作用,会内固定在电池修复平台的正中心。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锂电池效用检测装置,包括机体、显示屏、操控按钮、气管接口、气管、底座、卡扣、折叠握把,所述机体前侧安装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右侧安装有操控按钮,所述气管接口固定于机体下方,所述气管与气管结构安装,且气管末端与锂电池安装,所述机体底部四角固定有底座,所述机体左右侧面分别固定有两个卡扣,所述折叠握把安装于机体左右两侧。本实用新型的折叠握把能够旋转展开,便于两个人搬运,机体通过滚轮便于移动,使机体能够在较平整地面移动。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新能源电池存储箱的灭火防火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部设有若干支架,所述支架上设有电池组,所述支架上靠近所述电池组处设有若干温度传感器,所述箱体的上方并排的设有第一灭火剂存储区和第二灭火剂存储区,所述第一灭火剂存储区和所述第二灭火剂存储区分别通过阀门通道与混合区连接;所述混合区通过管路系统连接有若干第一旋转喷雾头和若干第二旋转喷雾头;所述第一旋转喷雾头、所述第二旋转喷雾头和所述阀门通道上分别连接有电磁阀,所述电磁阀和所述温度传感器均与设置在所述箱体上的控制器电连接;本灭火防火装置灵敏性好、安全性较高,能够自动运行,及时准确的扑灭起火电池,同时具备预警和防火的功能。
中冶有色为您提供最新的湖北武汉有色金属理论与应用信息,涵盖发明专利、权利要求、说明书、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实用新型内容及具体实施方式等有色技术内容。打造最具专业性的有色金属技术理论与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