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轧无缝钢管张减辊激光熔覆超硬高速钢工艺方法,其特点是:张减辊表面进行除油、除锈,并用酒精清洗干净,并对加工区域分区标号;配置超硬高速钢粉末合金粉末,调节自动送粉装置,使自动送粉头出来的合金粉末正好落在激光熔池内,调节送粉量;选用3.5*1mm宽带积分镜,并调节离焦量使聚焦激光光斑为矩形;采用同步送粉装置将合金粉末自动送入激光熔池,在表面形成均匀致密的激光熔覆层;熔覆后探伤检验,张减辊后续热处理。本发明选用的超硬高速钢粉末与张减辊基体具有良好冶金与力学相容性,熔覆层与基体形成牢固的冶金结合,硬度高、厚度均匀,不产生裂纹与剥落现象。
本发明属于金属资源回收与再利用技术,具体为一种高效分离与回收废弃线路板中贵金属的方法,实现电子废弃物资源化中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共赢等问题。首先采用机械处理技术将废弃电路板粉碎成颗粒,接着这些颗粒在高压静电作用下分离成金属与非金属物料,先后构建Fe-Cu高温液相分离系统和Cu-Pb相对低温液相分离系统;再利用废弃电路板中金属物料组元在液相分离系统中进行选择性分配规律,使贱金属、有色金属高效分离,几乎所有的贵金属富集到富Cu相中;然后结合湿法冶金技术,从浓缩了贵金属的少量富Cu物料中分离和提取贵金属,从而显著减少金属多组分分离与回收过程中化学试剂的用量,降低电子废弃物对生态环境的危害。
本发明属于冶金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针对具有片状微观组织的Cr、Mo钢的球化退火方法。将Cr、Mo钢轧材样品置于加热炉中,升温至700~720℃,保温4~5h,然后炉冷至580~600℃,再将Cr、Mo钢轧材出炉空冷至室温,经球化退火的Cr、Mo钢轧材显微硬度为162.20~175.35HV,其微观组织为铁素体基体上弥散分布的粒状碳化物,粒状碳化物为球化组织,评级为5~6级。本发明的方法通过在在亚温温度保温一定时间,然后控制炉冷时间,获得了性能良好的球化退火钢;本发明采用的高温保温温度较原工艺保温温度低,保温时间缩短近3倍,显著节约能源消耗,提高球化退火效率;本发明的球化退火工艺后钢的硬度明显减小,球化珠光体组织更加弥散细小,球化率更高,具有良好的冷镦性能和应用前景。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工业固体废弃物处理利用生产氧化铝的方法,尤其涉及一种盐酸处理粉煤灰制备氧化铝的方法。包括下述步骤:将粉煤灰活化;将活化后的粉煤灰与15%~36%浓度的盐酸混合,比例为盐酸中的HCl与粉煤灰中氧化铝和氧化铁的摩尔比为4~9,混合后的浆液送入反应器中,加热至90℃~230℃,反应时间1h~8h;反应降温后固液分离,得到氯化铝液体和高硅渣,蒸发浓缩或干燥后得到结晶氯化铝;结晶氯化铝分解得到粗γ-Al2O3和氯化氢气体;粗γ-Al2O3经拜耳法工艺制备冶金级氧化铝,残渣为高铁渣,可以作为炼铁原料。本发明不添加任何助剂,可使粉煤灰中氧化铝有效浸出,氧化铝的浸出率可达到85%以上。
一种采用氮气-水喷雾冷却的钢水连铸二冷方法,属于冶金技术领域,按以下步骤进行:(1)将氮气加压至0.6~1.0MP储存;(2)将水加压至2.0~3.0MPa储存;(3)将氮气罐内的氮气输送至二冷气水喷嘴;将高压水箱内的水输送至二冷气水喷嘴;氮气与水按照气水比0.8~1.2(m3×h-1)/(L×min-1)混合;(4)设定二冷比水量为0.2~1.0L/kg,将气雾喷射至二冷区各扇形段的连铸坯表面。本发明的方法可适用于板坯和大方坯连铸生产,具有减小气-水用量,提高金属收得率的特点,并有利于改善连铸坯表面与内部质量,因此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本发明特别涉及一种基于节能减排的烧结过程余热高效回收与利用、烟气干法脱硫与多孔均质烧结一体化方法及其装置。本发明的主要内容是:将温度较高但SO2较低的烟气首先经过除尘后被引入到烧结机均质烧结前半段而用于多孔烧结,然后流经料层变成温度较高且SO2较高的烟气;这部分烟气经除尘和干法脱硫后被用于干燥预热烧结混合料;温度较低、SO2较低的烟气经除尘后被引入到烧结机均质烧结的后半段,用于多孔烧结。其中,要将向多孔烧结助燃空气掺混来自于环冷机温度较低的冷却废气;同时也需要向这部分烟气中掺混部分冷却废气。该方法合理,高效,设备简洁易操作,比较利于在冶金过程余热回收利用与烧结烟气脱硫技术领域推广应用。
本发明属于冶金资源综合利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不锈钢蚀刻废液综合利用方法。一种不锈钢蚀刻废液综合利用方法,首先将不锈钢蚀刻废液加入还原剂,过滤后得含有FeCl2、CrCl3、NiCl2及少量FeCl3的溶液,其次调节溶液pH值,沉淀后固液分离得到铁铬沉淀产物和含有FeCl2及NiCl2的溶液,将铁铬沉淀物经碳热还原得到铁铬合金,随后向含有FeCl2及NiCl2的溶液中加入还原剂,固液分离得到铁镍粉末和含有FeCl2的溶液,最后向FeCl2溶液中加入氧化剂,再生为FeCl3蚀刻液。本发明所得铁铬合金、铁镍粉末和FeCl3蚀刻液,可广泛应用于冶金生产和金属加工等行业,可以实现废物利用、绿色循环。
本发明涉及装备制造业中的真空电子束焊接领域,具体是一种真空电子束焊接在钼铼合金焊接上的应用。钼铼合金作为粉末冶金制造的材料,对环境碳,氮,氧敏感,高温易条件下氧化,在焊接过程中易形成气孔,脆性相,裂纹,利用真空电子束焊接各参数的特点,实现钼铼合金高质量的焊缝和成型;钼铼合金是以钼为基添加铼2%~5%的钼合金。铼加入钼,可改善钼的塑性和提高钼的强度,属固溶强化型合金。钼铼合金通常用用粉末冶金法制造,随铼含量增加,钼铼合金的拉伸强度、延展性、电阻率随而增加,通常应用于热电偶丝材料,航空航天中结构材料或高温结构材料。
本发明属于NiTi记忆合金材料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纯NiTi合金丝材的制备方法。该NiTi合金中,NiTi合金的化学成分按质量百分比为:Ni 54.5wt.%~57wt.%,O和N元素的总和不超过200ppm,余量为Ti。本发明通过采用高纯钛和高纯镍原料,选用中频感应熔炼与两次真空自耗熔炼相结合的方法,不仅可以消除冶金缺陷,得到高纯度、高均匀性的铸锭,同时解决了吨级铸锭的工艺,提高了生产效率和批次稳定性。低氧低氮的原料控制和熔炼工艺保证了产品的冶金质量,再经过锻造、轧制加工成丝材,最后热拉拔、中间退火、冷拉拔和矫直生成成品丝材。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连铸凝固末端电磁搅拌位置的动态控制方法及装置,属于钢铁冶金连铸生产控制领域。采用通过连铸跟踪单元组成的双向链表建立连铸动态跟踪模型、实时采集连铸工艺参数,并计算连铸坯凝固信息。通过当前电磁搅拌位置与最佳电磁搅拌位置的比对,实时计算凝固末端电磁搅拌器所需位移量,确保凝固末端电磁搅拌器始终位于所浇钢种的最佳搅拌位置;装置包括弧形导轨、滑动机构、驱动机构和控制器;凝固末端电磁搅拌器固定安装在滑动机构上;滑动机构位于弧形导轨上;驱动机构的一端连接滑动机构,驱动机构的另一端连接控制器;本发明较好地解决了传统凝固末端电磁器不能随连铸工艺实时调节的难题,且现场实施效果良好。
本发明提供一种改善7050-T7451铝合金厚板机械性能的加工方法,属于冶金技术领域,包括以下工艺步骤:(1)热处理;(2)淬火并矫直;(3)正面搅拌摩擦加工;(4)反面搅拌摩擦加工,得到微观组织均匀,晶粒明显细化的7050铝合金厚板。本发明是目前研究中搅拌摩擦加工后硬度跨度最小的加工方式;和传统加工方法相比,消除了板材的热影响区、热机影响区;和近期新开发的双面搅拌摩擦加工法相比,正反面搅拌区析出相的差异显著减小,硬度值显著提高,且跨度不超过10HV。此外,本发明方法制备的铝合金厚板,硬度为130.1~152.9HV,抗拉强度为466~503MPa,延伸率为30.6~31.2%。
一种氟化物熔盐体系中热电还原制备金属钛的方法,属于有色金属冶金领域;包括以下步骤:(1)备料;(2)电解准备;(3)电解;(4)得到电解产物;(5)制得金属钛粉末。本发明以TiO2和SrO为原料,以还原能力强、密度适宜的金属锶为中间体,在SrF2?NaF熔盐体系中通过锶热电还原TiO2实现钛的连续稳定电解,加快了电解速率,提高电流效率,并获得低杂质含量的金属钛;实现了氟化物熔盐体系中钛的连续稳定电解,提高了TiO2的脱氧效率,提高了电流效率,具有工艺流程短、无污染、生产成本低的特点。
本发明属于铝土矿生产氧化铝和4A沸石生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低品位高硫铝土矿生产氧化铝副产4A沸石的方法,包括下述步骤:(1)在低品位高硫铝土矿中加入矿化剂,在焙烧下使铝土矿中SiO2转化为活性硅,烟气脱硫后排放;(2)用氢氧化钠溶液处理焙烧后铝土矿脱硅后铝土矿A/S可提高至6~14;(3)脱硅后浆液经固液分离后得到硅酸钠溶液和高品位铝土矿;(4)固液分离得到的高品位铝土矿采用拜耳法生产冶金级氧化铝,拜耳法过程中部分铝酸钠精液经脱色除杂得到铝酸钠纯精液;(5)固液分离得到的硅酸钠溶液与铝酸钠纯精液混合生产4A沸石。本发明利用脱硅溶液和拜耳法铝酸钠溶液低成本生产4A沸石,铝土矿中氧化铝回收率高,碱和铝土矿消耗低。
一种取向高硅电工钢的制备方法,属于冶金技术领域,按以下步骤进行:(1)按设定成分冶炼并浇铸铸坯,其成分按重量百分比含C0.05~0.30%,Si4.0~7.0%,Mn0.01~1.0%,Als0~0.20%,Sn0~0.50%,Sb0~0.50%,Cu0~0.50%,Mo0~0.10%,Ni0~0.50%;(2)将板坯均热处理,然后进行热轧,压下率50~99%,获得热轧钢板;(3)采用含有中间退火的两次或两次以上轧制法,将热轧钢板加工到0.10~0.50mm,获得薄钢板;(4)将薄钢板进行脱碳退火和二次再结晶退火。本发明不使用AlN、MnS、Cu2S等各种第二相颗粒作为抑制剂,即可实现完善的二次再结晶,从而获得取向高硅电工钢板,降低了板坯加热温度,简化了生产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居里点低铅压电陶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功能陶瓷应用技术领域。用Bi对PZT陶瓷进行取代改性,采用模板晶粒生长法(TGG)制备出一种低铅压电陶瓷材料,并改善其居里温度。其化学式为Bi(Zn1/2Ti1/2)O3-PbTiO3。可以广泛应用于航天、石化、冶金、地质勘探等众多重要科研与工业部门,例如高温加速度计、高温传感器、涡街流量计以及螺栓孔冷胀工艺中的压电装置等。本发明的效果是:在制备过程中用Bi来替代部分Pb,不仅可以有效减少陶瓷中Pb的含量,增加压电陶瓷的环境协调性,而且还增加了材料的居里温度,扩展了其使用范围。
一种制备热压含碳球团的装置,属于冶金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铁精粉加热机,铁精粉加热机与煤粉加热机通过热风管道串接在一起,铁精粉加热机的出口与铁粉缓冲料斗的入口相连接,煤粉加热机的出口与煤粉缓冲料斗的入口相连接;铁粉缓冲料斗的出口与煤粉缓冲料斗的出口分别通过铁粉定量给料机和煤粉定量给料机与混合料仓相连接;混合料仓的出口与强力混合机的入口相连接,强力混合机的出口通过管道与高压热态压块机的入口相连接;在强力混合机与高压热态压块机之间设置有荒煤气排除系统,煤粉加热机与热烟气除尘系统相连接;在高压热态压块机的出口的下方设置有热闷罐。
本发明属真空冶金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真空感应炉主室与加料仓或测温仓之间,隔离或连通两部分腔室的真空感应炉专用油缸起升式隔离阀,它包括阀体(1);在所述阀体(1)内设有轨道(3)、阀板(2)、提升机构(4)及推拉机构(5);所述阀板(2)与轨道(3)滑动相接;所述提升机构(4)一端与阀体(1)固定相接,其另一端与轨道(3)一端轴接;所述轨道(3)的另一端与阀体(1)轴接;所述推拉机构(5)一端与阀板(2)固定相接,其另一端与阀体(1)轴接。本发明具有密封性能好,隔热,使用寿命长等特点。
本发明属于冶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核电阀门用奥氏体不锈钢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核电阀门用奥氏体不锈钢的成分为C≤0.08%,Si≤0.8%,Mn≤2.00%,S≤0.02%,P≤0.03%,Cr:17.0~19.0%,Ni:9.0~12.0%,Co≤0.08%,Ti≥5×C%,所述制备方法为使用真空感应熔炼炉熔炼合金材料;在钢液熔炼均匀后加入Y2O3粉末,搅拌均匀后将钢液浇铸成坯,并热锻;将热锻坯料在室温下依次沿长、宽、高三个方向进行循环往复的冷锻压处理:三个方向都锻压1次为1个循环,每2‑4个循环后喷淋一次冰冷溶液,如此反复循环,直至达到所需的循环锻压次数;在980‑1080℃保温0.1‑20h进行热处理。采用该方法处理后的06Cr18Ni11Ti奥氏体不锈钢屈服强度可提高20%以上,而且具有优异的综合强韧性和低的各向异性,市场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本发明涉及一种由含镍冶炼熔渣回收有价组分的方法,其包括将镍冶炼渣加入反应装置中,并加入钙系矿物与添加剂,形成混合熔渣,将混合熔渣加热至熔融状态作为反应熔渣,混合均匀,实时监测该反应熔渣,通过调控使混合后的反应熔渣同时满足条件a和条件b,获得反应后的熔渣;S2、分离回收。本发明既可以充分利用熔融镍渣物理热资源和热态冶金熔剂,又可以处理冷态炉渣,通过加入添加剂,混合均匀,控制熔渣氧位,实现了熔渣冶金,实现镍冶炼熔渣中铜、铁同步分离技术,并解决目前炉渣大量堆积,环境污染问题,及重金属元素污染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激光熔覆自润滑耐磨钴基合金所用粉料及工艺方法,包括钴基合金粉料和Ti3SiC2粉料,钴基合金粉料按重量百分比为C:0.2‑0.25%,Cr:23.0‑26.0%,Ni:2.0‑2.5%,Si:0.50‑1.0%,Mo:4‑5.5%,Mn:0.55‑0.65%,其余为Co;钴基合金粉料:85‑95%,Ti3SiC2粉料:5.0‑15.00%。采用激光熔覆技术,利用CO2激光器进行激熔覆制备新型自润滑耐磨钴基合金熔覆层,制得的钴基合金熔覆层显微组织均匀,与低合金钢结合良好,且具备表面强度硬度高耐磨损性能优异的特点,为激光熔覆制备自润滑耐磨钴基合金熔覆层提供一种新型粉料和相应的工艺方法,可广泛应用于冶金行业轧辊的激光制备及再制备。
本发明属于冶金铸造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电子器件散热的多孔铜散热片及其制备方法,该多孔铜制散热片用于计算机芯片、大功率电子设备及光电器件等散热。多孔铜散热片由铸造多孔铜锭切割加工而成,多孔铜散热片厚度0.5~10mm,相对密度为25~80%(气孔率为20-75%);多孔铜散热片中的气孔为长圆柱状,平行于厚度方向;气孔直径为0.05~2mm,气孔长度为5~20mm,气孔密度为50~400个/cm2。本发明可解决现有多孔铜或泡沫铜散热装置经散热底座传导的热量无法及时到达散热表面,散热片中导通的气孔对流动气体的流阻较大,很难发挥出多孔金属和泡沫金属的高比表面积优势等问题。
一种组合式空心轧辊及其制造方法,其技术方案是:(1)轧辊的辊身和两个辊脖均是空心的,两个空心辊脖分别插入空心辊身两端,辊身与辊脖的连接处是焊接部;(2)用离心法分别浇注辊身、辊脖和焊接电极,再用电渣法将辊身与辊脖焊在一起。由于本发明在结构和制造方法所具有的特点,使它具有质量高、寿命长、成本低、应用面宽等优点,不但适合在冶金轧材行业,还适合于橡胶、塑料等行业。
本发明涉及用于粉末冶金制备工具钢领域,具体 为一种用真空热压法制备粉末工具钢的方法,以得到全致密无 碳化物偏析的粉末工具钢。将雾化合金粉末置于石墨模具中, 放入真空热压室,在真空度为8×10- 1~8×10-3Pa下 加热至固相线温度以下5~40℃时保温,然后加压1~10MPa, 当应变速率达1×10-3/min以下 时停止加压。在上述温度下塑性变形抗力已明显降低,因而采 用较低压力即可实现致密化,得到相对密度99.8%以上的工 件,其中无碳化物偏析,碳化物粒度3~7μm,氧含量小于 100ppm。本发明解决了碳化物偏析和结构不致密等问题,可用 于制备全致密、无碳化物偏析的粉末工具钢。
一种低相对磁导率的热轧带钢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冶金材料技术领域,该热轧带钢的成分按重量百分比为C0.25~0.35%,Si0.5~0.6%,Mn25~27%,Al3.8~4.2%,V0.06~0.1%,P0.02~0.03%,S0.02~0.03%,余量为Fe;该热轧带钢的金相组织为晶粒尺寸为20~25μm的奥氏体,室温屈服强度大于或等于400MPa,抗拉强度大于或等于750MPa,断后伸长率大于或等于66%,相对磁导率小于或等于1.002。制备方法为:按设定成分冶炼钢水并铸成铸坯,加热后进行粗轧获得中间坯;进行精轧,精轧后带钢厚度为2~14mm;冷却后的钢卷经过固溶处理和时效处理后获得成品热轧带钢。本发明热轧带钢具有良好力学性能和无磁性能,且生产成本较低。
本发明属于冶金技术与材料科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硅钢薄带及其制备方法。高硅钢主要应用于制作高频电动机、变压器以及高频扼流线圈中的铁芯。本发明所涉及的高硅钢的化学成分按重量百分比为Si6.5%,Al0.01%~0.6%,Mn0.4%~0.8%,N≤0.003%、S≤0.005%、P≤0.01%、O≤0.003%、C≤0.004%,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夹杂。通过真空冶炼降低高硅钢中的夹杂物及有害气体含量,保证钢液的纯净度,然后对其进行铸轧,浇铸温度1470℃~1510℃,铸带厚度1.5~2.0mm,出铸辊后对铸带进行喷水冷却,保温,温轧,最后经过再结晶退火获得产品。利用该工艺生产高硅钢投资省、节能环保、成材率高、产品磁性能好。
本发明涉及用霞石微晶玻璃与金属混合生产新型硅基复合材料的新技术,具体为一种霞石微晶玻璃与金属粉末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霞石微晶玻璃粉末与有选择配套的金属粉末包括铁基、铜基、铝基的复合新材料。利用微晶玻璃粉末与金属粉末混合并添加晶须,使其实现再生长以利于提高韧性,从而获得新型高强度复合材料。具体为:将选配的霞石微晶玻璃粉碎成100-300目细粉,再与选定的金属粉混拌压成毛坯型,送晶化炉烧结、晶化,再经二次热挤压模具成型和网带窑韧化处理,退火后再经精加工即成为高强度产品。本发明解决了纯金属的理化性能不高的缺欠,比纯金属粉末冶金制品降低成本50%-80%。
本发明涉及冶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双辊薄带连铸技术的无取向硅钢板的制造方法。冶炼硅含量为2.9~3.5wt%,温度为1610~1720℃的钢水,将其浇注在中间包内,钢水经中间包流入由两个以20~60m/min线速度旋转的结晶辊和侧封板组成的空腔内形成熔池,钢水与结晶辊接触发生凝壳,从结晶辊导出形成铸带,铸带经在线切边处理及卷取后得到铸带卷,铸带卷在空气中冷却至200~600℃后温轧,温轧变形量为5%~30%,温轧后的铸带卷经冷轧、退火和涂层制备出无取向硅钢板。本发明的制造工艺简单、紧凑,节能减耗,可以有效控制铸带的显微组织,改善铸带的塑性、板形及表面质量,有效提高无取向硅钢板的磁感应强度。
一种镁合金棒/线材的连续铸挤成形方法,属于冶金技术领域,按以下步骤进行:(1)将镁、锌和铜分别预热;(2)将金属镁在保护气体条件下继续加热至700~740℃,在金属镁熔化后加入锌和铜,待全部金属熔化后,搅拌均匀,静置获得镁合金熔体;(3)采用连续铸挤机,将镁合金熔体通过流槽浇注到铸挤轮与槽封块形成型腔中,制备出镁合金棒材或线材。本发明的方法首次实现了镁合金棒/线材连续铸挤成形,将液态镁合金金属直接连续制备出高性能镁合金棒/线材,解决了目前生产镁合金棒线材生产工艺流程长、成形效率低、投资大、设备系统庞大、能耗高及成材率低等问题。
本发明的一种异种合金的搅拌摩擦双‑铆焊方法,属于异种合金材料连接技术领域,采用异种合金的搅拌摩擦双‑铆焊设备进行,过程为:将低熔点金属材料作为上板在连接区域预制通孔;采用大内凹轴肩搅拌头及与下板同材铆钉;将异种金属板材连接区域配合并固定于焊接工作台,铆钉放入预制孔中,进行搅拌摩擦铆焊;在旋转搅拌头产热顶锻作用下,铆钉和上下板材形成良好冶金连接;同时铆钉上部材料镶嵌至上板材料中形成铆接墩头,铆钉下部材料向上翘曲进入铝板中,两者共同构成外铆结构;上板材料挤压至铆钉和下板材料之间或下板材料被带动到上板材料中,在搭接界面附近形成内铆结构;形成机械与冶金结合共存双铆接头,强化异种合金材料间连接。
一种酚醛和丁腈橡胶增强铝基复合材料,通过粉末冶金法以铸造SiCp增强铝基复合材料为对偶,采用MM‑1000摩擦磨损试验机,制备了树脂基中酚醛树脂和丁腈橡胶为基体的具有高耐磨性的铝基复合材料。当基体酚醛树脂与丁腈橡胶的配比为6∶14、制动压力为0.36MPa时,树脂基摩擦材料平均摩擦因数在0.3左右,制动压力为0.5MPa时,平均摩擦因数在0.27左右,且摩擦扭矩曲线比较平稳,摩擦材料磨损量小,磨擦表面磨屑少,具有较好的耐磨性,其综合性能较好。实际使用中可根据性能要求选择不同的配方生产该铝基粉末冶金零件。
中冶有色为您提供最新的辽宁沈阳有色金属冶金技术理论与应用信息,涵盖发明专利、权利要求、说明书、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实用新型内容及具体实施方式等有色技术内容。打造最具专业性的有色金属技术理论与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