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旋涂法制备黄原胶网络结构辅助均匀分散三角形纳米银复合材料的方法,属于纳米材料技术领域。该复合材料中含有黄原胶和三角形纳米银,利用生物相容性高的黄原胶为载体,提高了三角形纳米银的分散性和复合材料的均匀性,不但提高了复合材料的抗菌性和生物相容性,而且能够更好地应用于拉曼增强研究中,极大地节约了研究人员的时间成本。本发明黄原胶网络结构均匀分散的三角形银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在双氧水存在的条件下制备的三角形纳米银颗粒尺寸高度均一,且该方法制备的三角形纳米银颗粒与通常制备的三角形纳米银表现出不同的性质,与黄原胶混合后均匀分布在具有网状结构的黄原胶上,分散性好。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温自润滑型钛铝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复合材料以镀铌磷酸镁为高温固体润滑剂,以钛铝合金为基体,润滑剂质量为基体质量的4~12%,基体中元素钛、铝质量比为1:1。制备方法:1)对磷酸镁进行表面镀铌;2)按基体质量的4~12%称取表面镀铌的磷酸镁粉,将镀铌磷酸镁与钛铝合金混合得到初始配料;3)将初始配料置于多维摆动式球磨机进行2~4h无球摆动混粉,得到混合均匀的烧结配料;4)将烧结配料置于放电等离子烧结炉进行烧结。本发明制备的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高温润滑减摩耐磨性能,且解决磷酸镁作为固体润滑剂导致基体材料强度降低的问题,拓展钛铝基复合材料作为轻质高温结构材料的应用领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氧化锡‑碳核壳纳米球复合材料、其制备方法及应用,属于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技术领域。所述的二氧化锡‑碳核壳纳米球复合材料为有由氮掺杂碳形成的壳层和碳中均匀镶嵌二氧化锡的核心组成的复合材料,其中导电氮掺杂碳壳层完整包覆二氧化锡‑碳中心纳米球,同时二氧化锡颗粒的粒径约为2nm~5nm,且不含有粒径大于50nm以上的二氧化锡大颗粒。该复合材料不仅有效缓解了SnO2的体积膨胀,而且显著提高了电导率,并提供了快速的电子传递途径。同时,氮掺杂碳壳也起到了盔甲的作用,以确保在循环过程中SnO2/碳复合纳米球的结构稳定性。
碳纤维复合材料成型工装,包括模体、复合材料产品和框架,框架位于模体的下方,框架与模体之间通过局部焊接连接在一起,模体分工作区域和非工作区域两部分,模体工作区域为凹模结构,模体工作区域的凹陷形状与产品数字模型的凸侧形状相同,使用时复合材料产品按凸侧外形被放置在模体的凹模工作区域中间;模体非工作区域包括过渡区和水平模体,模体的材料为11mm-13mm的因瓦钢等厚钢板,工作区域上部的前后两侧均设有弧形滑轨,弧形滑轨的凸面与工作区域的凹陷形状相同。通过本发明将复合材料产品安装到工装上快速便捷,并且可以根据不同尺寸的复合材料产品调整钻杆钻孔位置,适用尺寸范围广。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大型复合材料制品的异型面净成型装置,属于复合材料制品制作工装技术领域,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与下模为上、下相对设置,所述上模的下表面设有上导向柱,所述下模的上表面设有与上导向柱对应的下导向柱,所述上模与下模之间放置有制品内实体,所述上模与下模之间设有可拆卸的锁紧机构,所述锁紧机构用于紧固连接上模与下模,所述下模上设有用于定位制品内实体的限位机构;本实用新型加工的复合材料异形面外观、质量好,从而减少加工量,降低复合材料异型面制作难度和成本,且避免了内部增强材料及特殊性能产品出现断层。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聚苯酚/二氧化钛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和应用,用酶催化法在室温下制备聚苯酚乳液,将其与二氧化钛前躯体混合后,经水热法制备得到聚苯酚/二氧化钛复合材料。本发明设计制备的聚苯酚/二氧化钛复合材料,聚苯酚能与二氧化钛产生协同效应,拓宽其对可见光的吸收范围,不需要经过高温碳化就可以得到在可见光区域有较强吸收能力的二氧化钛复合材料,价格低廉、制备条件温和,操作过程快速、简单。
本发明属于材料加工领域,公开一种m‑SiO2@EDTMPA复合材料以及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复合材料为80~100nm的球形颗粒,由介孔二氧化硅m‑SiO2以及装载在其介孔孔道中的乙二胺四亚甲基膦酸EDTMPA组成。制备方法:按质量比(0.5~3)∶1将乙二胺四亚甲基膦酸和介孔二氧化硅混合后,加热至乙二胺四亚甲基膦酸熔融,然后保持3~15min,冷却后即可获得m‑SiO2@EDTMPA复合材料。所述m‑SiO2@EDTMPA复合材料作为阻燃剂的应用。本发明将熔融后的乙二胺四亚甲基膦酸装入到纳米尺度的介孔二氧化硅中,在15min内就能将乙二胺四亚甲基膦酸纳米化和复合化,因此在聚合物中显示出良好的阻燃性能。
本发明属于聚合物基纳米复合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纳米铜—聚酰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属于一种原位生成技术,主要设计原理是:在聚酰胺单体聚合形成聚合体过程中,铜化合物在聚酰胺单体的还原气氛下或者外加还原剂作用下被还原成单质铜的纳米金属微粒,均匀分散于聚酰胺基体材料中,从而一步制成纳米铜—聚酰胺复合材料。该方法能够使纳米铜以原生粒子状态分散在基体材料中,避免了纳米微粒的团聚,保持了纳米铜微粒的化学稳定性,同时与现有技术相比,简化了制备聚合物纳米金属复合材料的工艺,具有较好的工业化应用前景。
本发明属于先进复合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制备耐温型复合材料用碳纤维预浸料制备方法,以重量百分比计,其制备原料包括:聚酰胺酰亚胺树脂30~70%、聚醚酰亚胺树脂10~40%、碳纤维20~40%、助剂1~10%;以及稀释剂。该预浸料的制备方法包括:(1)备料;(2)制备基体树脂;(3)调节混合液粘度;(4)碳纤维浸胶;(5)将浸胶后碳纤维中的稀释剂部分脱除。本发明预浸料弯曲强度大、弯曲模量高,可根据需求进一步制备成任何形状的碳纤维增强聚酰胺酰亚胺和聚醚酰亚胺复合材料,并且在240℃环境下具有优良的耐磨性和力学性能,大大拓宽了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应用范围。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完全可降解聚碳酸亚丙酯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由聚碳酸亚丙酯和动物蛋白粉组成,动物蛋白粉与聚碳酸亚丙酯的质量比为0.5~8:100。聚碳酸亚丙酯的数均分子量为1.5×104~3.0×105,分子量分布为1.3~7.5。该复合材料可采用溶液或熔融共混方法制备而成。本发明复合材料所用原料价廉易得,综合性能优异,不仅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和较高的力学强度,而且还具有一定的韧性;另外,该复合材料完全可降解。
本发明涉及一种以二氧化钛‑二硫化钼‑金三元复合材料为支架的光电化学适配体传感器的构建方法,具体为:先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出TiO2球模板,接着将其制备成表面粗糙的锐钛矿TiO2球,然后采用水热法将MoS2纳米片紧密负载在TiO2纳米球的表面,形成TiO2‑MoS2异质结结构;最后通过柠檬酸三钠还原法将Au纳米颗粒沉积其表面,形成TiO2‑MoS2‑Au三元复合纳米材料。该三元复合材料具有极大的比表面积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大大增加了生物分子的负载量,其还拥有优良的导电性和较强光电转化效率等,因此适合用来构建生物传感器。将DNA适配体固定在TiO2‑MoS2‑Au三元复合材料表面,研究证明以此法制备出的光电化学适配体传感器能够快速的检测卡那霉素,且灵敏度较高、线性范围较大、检测限较低。
本发明涉及一种功能性纳米SiO2/聚碳酸亚丙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复合材料中,聚碳酸亚丙酯和功能性纳米SiO2的质量比为100 : 0.5~6;该复合材料是通过聚碳酸亚丙酯和功能性纳米SiO2熔融共混制备而成。所述功能性纳米SiO2通过原位修饰技术制备。本发明所提供的功能性纳米SiO2/聚碳酸亚丙酯具有较好的综合性能,其拉伸强度为17~37MPa,玻璃化转变温度为30~39℃,最大热分解温度为279~296℃,断裂伸长率在200%以上,而且所得复合材料制备的薄膜还具有较好的透光性,扩大了聚碳酸亚丙酯在农业、食品和包装领域的应用范围;且该复合材料制备方法简单,便于推广使用。
本发明属于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纳米SiO2/尼龙6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步骤为:将己内酰胺、水和添加剂进行混合,加热熔融;将熔融反应物升温反应,加入纳米SiO2并搅拌均匀,得复合材料预聚物;之后减压聚合,即得所述复合材料。本发明采用原位聚合的方法,改善纳米SiO2与尼龙6的相容性,获得性能更优异的纳米SiO2/尼龙6复合材料,较纯尼龙6有优良的力学性能、热性能;工艺稳定简便,易于控制,适合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本发明属于复合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铁酸锌/腐植酸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复合材料为腐植酸表面分布有20~50 nm的铁酸锌颗粒。S1、将腐植酸、铁盐、锌盐、分散剂超声分散到溶剂中,然后调节溶液pH=6.5~8;S2、将S1所得溶液在150~250℃密闭反应5~20 h;S3、将S2所得溶液过滤,得到滤饼,洗涤、干燥后,即得铁酸锌/腐植酸纳米复合材料。所述的铁酸锌/腐植酸纳米复合材料作为阻燃剂的应用,并具有良好的阻燃性能。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复合材料电缆芯在线监测装置,包括底座、卷绕盘固定装置和至少三个卷绕盘,底座上设有导轨、卷绕盘直径调整装置和人工检测台,卷绕盘固定装置设置在导轨上,卷绕盘设置在卷绕盘固定装置上,卷绕盘直径调整装置与卷绕盘连接,多个卷绕盘经复合材料电缆芯连接。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复合材料电缆芯在线监测装置,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具有可调节直径大小的卷绕盘和调节各卷绕盘间距的固定装置,能够适用于各种规格复合材料电缆芯的卷绕性能检测标准;可以实时对生产过程中的复合材料电缆芯产品进行卷绕性能的监测,发现问题可及时解决;并且无需破坏产品的连续性就可对卷绕性能进行检测,降低了产品的生产成本。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纳米氮化碳/氧化铜复合材料、纳米氮化碳/氧化铜复合固相微萃取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纳米氮化碳/氧化铜复合材料,由纳米氮化碳分散于去离子水中,在搅拌的同时加入硝酸铜溶液,再逐滴加入六亚甲基四胺溶液,继续搅拌至混合均匀后,停止搅拌,在80‑100℃下恒温反应3‑5 h,反应结束后,收集沉淀并经洗涤干燥后即得纳米氮化碳/氧化铜复合材料,然后将所述纳米氮化碳/氧化铜复合材料通过二氧化硅胶体包裹在石英纤维表面制成固相微萃取器;本发明所述纳米氮化碳/氧化铜复合材料对多环芳烃具有较好的吸附性能,由该复合材料制备得到的固相微萃取器对多环芳烃的萃取效率高,能够满足多环芳烃的检测需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黄原胶-银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纳米材料技术领域。该复合材料中含有黄原胶和纳米银,利用生物相容性高的黄原胶为载体,提高了纳米银的分散性,提高了复合材料的抗菌性和生物相容性。本发明黄原胶-银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在金溶胶体系中制备银溶胶,银包裹金颗粒生长,制备得到纳米银溶胶,其中的纳米银颗粒尺寸高度均一,可长时间均匀分散于水溶液中,且该方法制备的纳米银颗粒与通常制备的纳米银表现出相同的性质,与黄原胶混合后均匀分布在具有网状结构的黄原胶上,分散性好,有助于抗菌性能的提高。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Fe3O4‑NH2@AgNPs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使用废次茶提取液作为稳定剂和还原剂绿色制备了银纳米粒子,然后一锅法制备了氨基化的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最后利用银纳米粒子上的羧基与氨基反应实现了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在该方法中,复合材料成功用于降解三苯甲烷类染料,而且性能稳定、能够重复使用,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和实用价值。本发明的复合材料作为催化剂,自然光照,利用双氧水催化氧化降解乙基紫,孔雀石绿和碱性品红水溶液。在30min内使乙基紫的降解率达到99.1%,而且循环使用10次后降解率依旧达到98%左右。孔雀石绿的降解率达到97%,碱性品红的降解率达到98%。
本发明涉及一种脂肪族聚碳酸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所提供的脂肪族聚碳酸酯复合材料是由含硅无机纳米粒子、二氧化碳和环氧烷烃在催化剂作用下制备的脂肪族聚碳酸酯纳米复合材料,所述环氧烷烃和含硅无机纳米粒子的质量比为100:0.05~4;所述含硅无机纳米粒子选自多面体低聚倍半硅氧烷POSS和纳米SiO2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任意比例的混合物。本发明所提供的脂肪族聚碳酸酯复合材料有良好的品质;本发明的制备方法效率高,效果优异,适合工业化生产。
本发明涉及一种熔盐体系中脉冲电沉积制备SiC纤维增强镁基复合材料先驱丝的方法,其以具有电化学活性界面改性层的SiC纤维为阴极、石墨棒为阳极、Pt丝为参比电极、LiCl?KCl?MgCl2熔盐体系为电解质,并在氩气气氛下进行脉冲电沉积,通过控制脉冲电沉积时的频率、电流密度和脉冲电沉积时间,在阴极上电沉积金属镁,制备SiC纤维增强镁基复合材料先驱丝;所述电化学活性界面改性层的SiC纤维为表面镀铜的SiC纤维。本发明解决利用物理气相沉积方法制备时设备复杂、沉积速率低和生产成本高的缺点,提出一种具有更低成本的SiC纤维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同时该方法适用于SiC纤维增强钛基、铝基等复合材料。
本发明涉及一种碳化硅/碳化钨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制备方法是:在采用Acheson法冶炼碳化硅的工业生产过程中,引入钨源;通过调节C源、Si源和W源的比例,不改变Acheson法冶炼碳化硅的其他工艺条件,制备出碳化硅/碳化钨复合材料,其中W源∶C源∶Si源的质量比为1∶0.58~2.02∶0.79~2.05;冶炼温度1800℃~2400℃;冶炼时间8~24h。本发明复合材料具有硬度高、热膨胀系数低、导热系数高等特性,除具备碳化硅、碳化钨材料本身超硬、耐磨、耐蚀的特性外,该新型复合材料的密度在一定范围内可调控,高温下与金属液体的浸润性明显改善,用其可制备出增强颗粒均匀分散的金属基复合材料。
本申请公开一种萘酞菁铜自组装材料、萘酞菁铜与Au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包括以下步骤:(1)配制萘酞菁铜的氯仿溶液;(2)配制Au的氯仿(3)配制不同浓度的SDS水溶液;(4)将步骤(1)的溶液加入到步骤(3)中或将步骤(1)和步骤(2)的溶液混合后加入到步骤(3)中,探针超声后水浴挥发,离心分离,所得沉淀即为萘酞菁铜自组装材料及其与金纳米颗粒复合材料。该方法由于金颗粒的引入,有效的响应肿瘤微环境中过表达的H2O2,一方面解决肿瘤乏氧问题的同时,有效增强了萘酞菁铜的声动力治疗性能。该方法简单、高效,可大量制备,最终用于光热治疗和声动力治疗试剂中,具有光热性能好、用量少、增强声敏明显等优点。
本发明涉及一种有机抗氧剂‑二氧化硅包覆型复合材料,所述复合材料主要由以下重量份原料制成: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1~4份,水50~90份,有机抗氧剂5~20份,硅酸四乙酯2~10份,浓氨水0.2~1份。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有机抗氧剂‑二氧化硅包覆型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并将其作为抗氧剂添加到润滑油中,从而显著提高了润滑油的抗氧能力,有效抑制了油品酸值和粘度的增加,延长了换油周期,提高了经济效益,具有极好的应用前景。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hemin‑石墨烯复合材料分析检测PARP活性的方法,所述方法步骤如下:(1)选取激活DNA(2)合成H‑GNs(hemin‑石墨烯)复合材料;(3)激活DNA、PARP、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混合反应,PARP催化合成带大量负电荷的PAR聚合物(聚ADP‑核糖);(4)将H‑GNs与产物PAR聚合物反应,加入盐溶液,记录H‑GNs的团聚变化;(5)利用紫外–可见光谱仪对产物溶液进行检测。本发明利用H‑GNs与产物PAR聚合物之间的静电作用,得到H‑GNs在盐溶液中的团聚变化引起的比色反应,能够定量检测PARP的活性。本发明具有简便、快速、灵敏度高、而且无需标记DNA探针的优点。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NiAl基固体自润滑复合材料及其制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制备Mo-B-O-Zr-Cr五元板状晶体;按Ni:Al的摩尔比=1:1选取Ni粉和Al粉,分别按Ni粉和Al粉总质量的(10-15)wt.%和(5-10)wt.%选取Mo-B-O-Zr-Cr五元板状晶体和Ag粉,将五元板状晶体、Ni粉、Al粉和Ag粉混合配料置于振动混料机内均匀混合,得到烧结配料;将烧结配料采用放电等离子烧结设备进行烧结,制备出以Ag和Mo-B-O-Zr-Cr五元板状晶体为固体润滑相的新型NiAl基固体自润滑复合材料。制备工艺新颖,制备简单、快捷;复合材料性能优良、具有稳定优良的摩擦学性能。
一种应用于光动力治疗的卟啉/SiO2共组装纳米复合材料的可控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配制四吡啶基锌卟啉和盐酸的混合溶液、MTAB水溶液和正硅酸乙酯甲醇溶液;2)搅拌下,将四吡啶基锌卟啉和HCl的混合溶液加入至含有NaOH溶液的MTAB水溶液中,使混合后的溶液的pH为4.0~5.3;3)每间隔10~20分钟向步骤2)的溶液中滴加正硅酸乙酯甲醇溶液,3~4?h加完;4)将步骤3)得到的反应液在室温下搅拌40?50?h,离心分离,所得沉淀即为卟啉/SiO2共组装纳米复合材料。本方法所制备的复合材料经叶酸靶向修饰后具有对迅速增殖的细胞有优先积聚作用、优异的荧光成像定位能力和高的光疗效率等性能。
一种以砖体、辅筋埋筋沟、侧边凸台及凸台沟为基本部分,以大面凸台、主筋埋筋沟、锚锢结拉筋、加强连结筋、毛细结拉筋、砖体材料为可调部分,基本部分+适度可调部分制成表面有埋筋沟、侧边凸台和凸台沟,内部有锚锢结拉筋、加强连结筋,以大面为实用外表面,以侧边面为衔接结合面,以埋筋沟为塑造框嵌体框架及与所塑框嵌体框架的嵌结组合处,主、辅筋埋筋沟分别按其走向单独、平行、相交或分面对应相交凹进砖体或凸台设置、有适当配件为补充的框嵌砖,和框嵌砖与夹持锁定框嵌砖的框嵌体框架及填筑材料嵌结组合成的,一皮厚、两皮厚、两皮以上厚组合空、实心框架结构嵌结体和框架镂空体等框嵌体相互连接、延续、重复构筑、组合筑成的框嵌体建筑。
一种以框嵌结构或其它结构建筑内部的“口”字形、“目”字形、“田”字形或“口”、“目”、“田”字形组合,或其它形状的洞口向外的卧斗形格状房间组合,及待改造的既有建筑为内部主体,与用框嵌砖或框嵌壳+相互框嵌的龙骨框架构成的围护体组合筑成或改造成的,可利用气压气流变化自动调节或利用器械人工调节、主动性适应和利用建筑外部的热环境,实施建筑的保温、隔音、隔热、散热、通风、除湿的阻断式外围护建筑,及阻断式外围护建筑的构筑与改造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疏水树脂涂层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属于功能材料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超疏水涂层的制备方法,其将聚合物、固化剂、疏水性二氧化硅均匀分散到有机溶剂中获得透明涂料,将透明涂料喷涂于基底上,固化后获得超疏水涂层。该超疏水涂层在受到破坏失去超疏水性后可以通过二次喷涂的方法恢复原有的超疏水特性。利用本方法制得的涂层静态接触角大于150°,滚动角小于10°,具有良好的超疏水性。涂层与基底有极强的结合力,并且具有一定的耐强酸强碱腐蚀性能。此外,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可以喷涂于不同的基材如金属、陶瓷、玻璃、水泥等基底上,应用范围广泛。
本发明涉及一种铒离子嵌入砷钨氧簇材料,该材料化学式为:Na9K16H4[Er0.5K0.5(H2O)7]{Er5W10O26(H2O)14}[B‑α‑AsW9O33]6·102H2O。该铒离子嵌入砷钨氧簇材料的合成利用前驱体K14[As2W19O67(H2O)]、Na2WO4·2H2O与Er(NO3)3∙6H2O通过溶剂挥发法反应而得,合成过程简单、成本较低。经研究发现,通过将该铒离子嵌入砷钨氧簇材料与聚吡咯复合,可制备导电性优良且稳定的砷钨氧簇材料与聚吡咯的复合薄膜材料,该导电薄膜材料可应用于构建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实现了对赭曲霉素A的灵敏检测,是一种具有潜在电化学应用价值的功能材料。
中冶有色为您提供最新的河南开封有色金属理论与应用信息,涵盖发明专利、权利要求、说明书、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实用新型内容及具体实施方式等有色技术内容。打造最具专业性的有色金属技术理论与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