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充放电一体化锂电池,属于电子技术领域,主要解决了现有技术锂电池充电依赖外界设备,功能的实现受到外在条件限制的问题。该充放电一体化锂电池包括外壳,设置于外壳内部的电芯,以及与电芯连接的保护板电路,保护板电路还连接有充电电路,所述充电电路和保护板电路集成于一块电路板上。本实用新型将保护板电路与充电电路集成于一块极小的电路板上,实现了一种简单、价廉、稳定的可以直接通过充电线连接外部USB进行充电的锂电池,而且电路结构简单,产品的生产成本低,非常适宜大规模推广使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品质镍锰酸锂的制备方法,用于解决现有方法获得的镍锰酸锂振实密度偏低,pH值偏大,颗粒大小不均一,材料在成品电池的加工性能不好的问题。本发明包括制备镍锰酸锂的工艺,以及采用气流将聚集在一起的镍锰酸锂粉碎分级成单晶颗粒的工艺还包括以下处理工艺:将分级后的单晶颗粒进行二次煅烧并进行保温处理,让尖晶石型的镍锰酸锂单晶在高温下生长到粒径为5~6um之间;保温结束后,冷却到室温;并在冷却的过程中通入空气,得到高品质镍锰酸锂。本发明制得的镍锰酸锂具有高振实密度、高压实密度、pH值低、电化学性能不受影响,颗粒大小均匀使材料在成品电池的加工性能好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车载动力锂电池均衡与管理系统,涉及电动汽车锂电池监控技术领域,旨在解决传统电动汽车锂电池存在充放电的不均衡,进而影响锂电池寿命等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之主控单片机模块(11)的输出端口连接液晶显示模块(12),其输入输出端口一连接外围控制模块端口(13),其输入输出端口二分别连接数组锂电池均衡子系统,每个子系统由顺顺序连接的CAN总线通讯模块一(10A)、单片机模块一(7A)、光耦模块一(6A)、DS2438电池管理芯片模块一(4A)、电池模块一(2A)和均衡模块一(15A)构成。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生产用运输车,包括本体、外层防护框,所述外层防护框形成于所述本体上;内层防护框,所述内层防护框形成于所述外层防护框内侧,且所述内层防护框与外层防护框之间预留有空隙,该空隙为缓冲空间;以及缓冲组件,所述缓冲组件安装于所述外层防护框和内层防护框之间的缓冲空间内;所述内层防护框通过所述缓冲组件活动连接于所述外层防护框内侧;所述内层防护框形成为多个夹持固定锂离子电池的固定腔。本实用新型的锂离子电池运输车设计了双层防护框,利用外层防护框和内层防护框之间的缓冲组件从多个方向对锂离子电池起到缓冲作用,同时利用内层防护框夹持锂离子电池,结构稳定性好,缓冲效果佳。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锂电池充电检测装置,包括向所述锂电池供电的供电环路以及设置在所述供电环路与锂电池之间的电流检测电路,所述电流检测电路包括电容采样模块、时钟控制器、高速比较器和处理器,所述电容采样模块由灵敏电阻和放大器组成,所述电容采样模块与所述高速比较器耦合,所述处理器进行数字逻辑控制改变所述灵敏电阻的电阻值;所述时钟控制器与所述处理器连接,控制所述供电环路的通断。本实用新型中在锂电池与供电环路之间设置了电流检测电路,能对过流、短路电流进行保护,也能用于精确计算电池阻抗、电量等相关参数,确保锂电池的充电安全。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石墨烯锂硫电池自动组装系统,包括石墨烯极片制作系统和石墨烯锂硫电池组装系统,石墨烯极片制作系统主要由搅拌机、涂布机、滚压机、连续烘干机和分条机组成,石墨烯锂硫电池组装系统主要由叠片机、极耳焊接循环线、铝塑膜自动冲壳机和封装线组成,涂布机和滚压机之间设置有检测装置,检测装置包括检测探知装置和激光销毁装置,涂布机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设置有送膜设备和卷膜设备,卷膜设备主要由卷膜辊、进气管、排气管、从动齿轮、传动带和主动齿轮组成;该种石墨烯锂硫电池自动组装系统,通过进气管的设置,从而可以对石墨烯极片进行初步预热,以便加快后续的连续烘干工作,有利于提高后续石墨烯锂硫电池的组装效率。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电池电量智能估计系统及方法,涉及电池领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用于获取锂电池/锂电池组在运行过程中的电流、电压和温度数据信息的传感器组;所述传感器组分别信号连接于用于建立锂电池/电池组模型的模型建立模块和对充电率、放电率和温度进行补偿的补偿第一补偿模块;所述模型建立模块信号连接于积分模块;所述第一补偿模块信号连接于用于根据获取的电压、电池和温度数据信息进行运算得到最终电量估计值的运算处理器;所述运算处理器分别信号连接于积分模块、初始化模块、不一致调整模块、第二补偿模块和自整定模块。它具有精确性较高、智能化、具备自整定和调整不一致影响等多种功能的优点。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电压片段的锂电池健康状态估计方法,可以准确的预测退役动力锂电池的健康状态。本发明结合了经验模型和数据驱动模型的方法,依托于锂电充放电循环次数实现估计的经验模型转化为数据驱动模型核函数的方式,将经验模型具备的电池电化学特性融入数据驱动模型之中,提升了锂电池健康状态估计的精准度。
本发明涉及一种分数阶扩展卡尔曼的SOC估算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在卡尔曼滤波算法基础上对非线性空间方程进行泰勒展开,省略二阶及以上的高阶项将非线性函数线性化,实现了对锂离子电池组SOC值的有效迭代计算,克服SOC初值误差和安时积分存在的累积误差;通过忽略空间方程高阶项的方法将迭代算法进行简化,减少了SOC估算的计算量,使之能运用于嵌入式系统;建立Thevenin等效电路模型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内阻模型无法表征锂电池动态特性的缺点,并加入RC回路来表征电池内部的极化效应;该方法在充分考虑锂离子电池成组工作基础上,改进以卡尔曼为基础的迭代计算过程,实现锂离子电池组SOC估算模型的建立和SOC值的数学迭代运算算法的可靠运行。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化学降解与机械退化耦合的锂离子电池容量衰退预测方法,涉及锂离子电池寿命预测技术领域,测试不同循环次数的负极极片的固体电解质界面的成分和厚度,测试负极材料的表面裂纹的长度和深度,然后通过电化学模型和数学算法对锂离子电池使用容量预测,包括对负极材料表面的固体电解质界面的形成和生长进行分析与预测,分阶段对锂离子电池整个生命周期进行寿命预测。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时变校正扩展卡尔曼滤波的锂离子电池SOC估算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在卡尔曼滤波算法基础上利用泰勒展开式进行线性化处理使卡尔曼滤波能应用于具有非线性关系的锂离子电池组SOC估算,实现了对锂离子电池组SOC值的有效迭代计算,克服SOC初值误差和安时积分存在的累积误差;考虑到模型内部参数受多种因素影响而并非恒定不变,通过曲线拟合法得到SOC与各个参数的函数关系并应用在算法中;建立Thevenin等效电路模型,克服极化效应出现的误差,步骤简短且原理清晰,适合功率型电池充放电的暂态分析,且对电池具有更好的表征效果;该方法在充分考虑锂离子电池成组工作基础上,基于等效模型电路。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三维纳米多孔铜/二维氧化亚铜纳米片阵列型锂离子电池负极,该锂离子电池负极由三维纳米多孔铜基片和氧化亚铜纳米片阵列层组成,以三维纳米多孔铜基片为集流体、以氧化亚铜纳米片阵列层为活性储锂层,氧化亚铜纳米片阵列层位于所述基片表面并与基片结合为一体,氧化亚铜纳米片阵列层由原位生长在所述基片上的氧化亚铜纳米片组成,氧化亚铜纳米片垂直于三维纳米多孔铜基片且交错排列形成阵列结构,该锂离子电池负极能提高锂离子电池的循环性能和比容量。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上述锂离子电池负极的一步制备法,该方法能有效简化锂离子电池负极的生产工艺。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电芯的封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铝塑膜上冲压形成电芯铝塑膜冲压件;将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电芯被包裹置于电池电芯容纳腔体中;对折叠后的电芯铝塑膜冲压件,沿电池电芯容纳腔体和气囊槽外围进行封边处理,形成上边密封线、下边密封线A、左边密封线和右边密封线,得到初级锂离子电池电芯封装壳;对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电芯充电,将气泡挤压到气囊槽内,并进行再次封装和裁剪。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所使用的方法简单高效,其操作更加方便,更好地实现自动化封装生产,大大提升了产品的合格率和生产效率。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包含密封箱的锂电池烘干箱,包括密封箱;所述密封箱的顶部设有微波发生器;所述密封箱的底部设有烘干台;所述烘干台包括安置台和烘干板;所述安置台上开设有容纳腔且所述容纳腔内固定设置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烘干板固定于电动伸缩杆的支杆且所述烘干板滑动连接于容纳腔内;所述烘干板上开设有若干与锂电池一一适配的烘干槽;所述烘干槽均贯穿于烘干板且所述烘干槽内均设置有用于锂电池固定的托块;所述密封箱外设置有用于控制电动伸缩杆升降的升降按钮。本发明可以根据需求调节烘干台与微波发生器之间的距离,提高微波发生器对锂电池的烘干效率,同时能够有效节约能源。
本发明属于锂电池领域,提供了一种自修复型长寿命高镍三元锂电池电极材料及制备方法,技术点是按照LiNi0.8Co0.1Mn0.1O2配制高镍的镍钴锰锂硝酸盐,然后掺入极少量的自结晶组合物(硅氧烷乳液、硫酸铝钾、三聚氰胺、氢氧化钙、硅酸钠、高铝熟料)研磨至纳米级,然后通过雾化干燥得到预混料,在950℃下焙烧3‑5h,得到自修复型长寿命高镍三元锂电池电极材料。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接触式加热锂电池热失控试验平台,包括支架、加热圈、热电偶以及用于夹持试验锂电池的夹具,所述夹具固定在支架上,所述加热圈处于夹具的下方,以将被夹持的试验锂电池包围起来,所述热电偶固定在支架相对于夹具上方的位置上,其中加热圈为可控温纳米加热器。本发明的非接触式加热锂电池热失控试验平台,通过加热圈的方式来进行加热,有效的实现非接触式加热。
本发明涉及柔性正极材料的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可弯曲电子设备用柔性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及制备方法。该方法先制备聚3,4‑乙撑二氧噻吩/离子液体分散液,然后加入磷酸铁锂、N‑甲基吡咯烷酮、螺旋碳纤维、聚偏氟乙烯制成球磨浆料,再进行涂覆成膜,经分离、真空干燥,得到柔性磷酸铁锂正极材料。本发明制备的柔性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利用聚3,4‑乙撑二氧噻吩、离子液体、螺旋碳纤维可提高材料的导电性,使材料在高倍率下具有更好的电化学性能。并且,利用聚偏氟乙烯和聚3,4‑乙撑二氧噻吩的分子链柔性以及螺旋碳纤维的微弹簧效应,使材料经过反复弯曲仍能保持良好的电化学性能,该电极材料在可弯曲电子设备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线动力锂离子电池的峰值功率估算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自适应遗忘因子的最小二乘法实现高精度的锂离子状态工作特性的在线参数有效分析,通过递推方法实现对下一时刻的有效持续输出功率估算;针对锂离子在复杂条件下电池参数测量的问题,通过在线参数辨识方法对模型参数的有效估算,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精度,实现了对动力锂离子电池的模型状态分析的有效计算,克服了SOC初始值的误差和离线拟合下的OCV误差累积;该方法通过对采样时间下的电池数据的分离分析,实现了电池峰值功率的高精度估算,降低了在复杂环境下单一限制带来的算法估算误差,提高了峰值估算的精度。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合金界面层的全固态厚膜锂电池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全固态电池技术领域。该全固态厚膜锂电池包括厚膜正极、电解质薄膜、合金界面层和厚膜负极;制备方法包括:在厚度为1~9μm的所述电解质薄膜上采用气相沉积法制备金属薄膜层;在温度为200~350℃的金属薄膜层上浇筑熔融状态锂,随后以1~20℃/min的速度冷却,原位形成具有一体化结构的所述合金界面层和所述厚膜负极。通过该制备方法可以在电解质薄膜上高效、高质量制备厚膜负极,同时形成致密的界面接触,具有高离子导电特性、可抑制锂枝晶生长、使两侧的电解质薄膜与厚膜负极形成致密接触。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磷酸锰锂和碳纳米管原位复合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材料化学式为Li(Mn1-xMx)PO4,其中x为0~0.1,M为过渡金属元素Fe、Co或者Ni;碳纳米管在磷酸锰锂的合成过程中均匀地分布在所述的磷酸锰锂颗粒中。通过采用过渡金属化合物作为催化剂和掺杂元素对热解的碳氢气体进行催化,制备原位碳纳米管复合的磷酸锰锂材料。该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廉,所得的磷酸锰材料纯度高,结构完整,电导率高,电化学性能优异。
本发明涉及一种废动力锂电池中钴镍金属的回收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a、将废动力锂电池进行放电处理;b、对经过放电处理的废动力锂电池进行拆解,得到电池正极材料;c、将电池正极材料放入第一容器中进行研磨,并放入微波加热炉中;d、通过微波加热炉加热、保温一定时间后,第二容器中留有固体残留物;e、往留有固体残留物的第二容器中加入一定的水液,得到第一溶液;f、将第一溶液通过抽滤机进行抽滤处理后,得到第二溶液;g、往第二溶液中加入除杂剂进行除杂处理,得到第三溶液;h、往第三溶液中加入萃取剂进行萃取处理。本发明能够得到高纯度的钴、镍产品,从而实现对废动力锂电池中钴镍金属的回收,提高了资源利用率。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铜锡合金的三维铜锡化合物纳米颗粒‑微米多孔铜锂离子电池负极及其一步制备法,所述锂离子电池负极由具有孔壁/孔隙取向的三维微米多孔铜骨架和铜锡化合物纳米颗粒组成,铜锡化合物纳米颗粒为Cu6Sn5纳米颗粒,或者为Cu6Sn5纳米颗粒与Cu3Sn纳米颗粒的混合颗粒,铜锡化合物纳米颗粒弥散镶嵌在具有孔壁/孔隙取向的三维微米多孔铜骨架的孔结构中并构成纳米孔隙结构,最终形成具有双连续、开孔式的微米‑纳米分级孔结构。本发明提供的锂离子电池负极可以缓解锡负极材料在循环嵌脱锂过程中产生的巨大体积变化,提高锡负极的循环性能。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钛酸锂电池电解液及其制备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电极材料与电解液反应生成气体,导致电池鼓包,影响电池的电化学性能的问题。本发明的一种钛酸锂电池电解液,由有机溶剂中加入氟代碳酸乙烯酯、电解质、以及LiPO2F2制成。本发明的制备方法为:配制有机溶剂,并用分子筛脱水;加入氟代碳酸乙烯酯,混合均匀,加入电解质,搅拌至完全溶解,加入LiPO2F2,搅拌至完全溶解,得到钛酸锂电池电解液。本发明设计科学,创新性地将FEC与二氟磷酸锂有效结合应用,通过调整比例,选取合适的有机溶剂,得到效果最优的电解液,既能生成致密的SEI膜,又能提高电池的循环和倍率性能。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废旧锂电池材料制备三元正极材料前驱体的方法,采用加酸浸出正极材料得到溶液,再加入抗坏血酸进一步将溶液中的Co3+、Ni3+和Mn4+还原为二价的离子态,再用碱液调节pH并除去杂质铝、铁等,加入适量的镍钴锰硝酸盐调节溶液中镍、钴、锰和锂的摩尔比,加入络合剂,最后调节pH值并加入沉淀剂沉淀制得三元正极材料前驱体。本发明针对前驱体沉淀中可能有微量高价镍钴锰离子、三元材料前驱体颗粒团聚和不能有效的调控三元材料的粒径和形貌等问题,提供一种利用废旧锂离子电池材料制备粒径分布窄和混合均匀的三元正极材料前驱体的方法。
本发明属于锂电池及其包装件的燃烧处理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预防锂电池及其包装件燃烧用材料及制备方法。该结构是一种复合膜,该复合膜由两层高分子膜中间夹一层水凝胶组成。复合膜可应用于包裹锂电池或锂电池包装件的袋状结构,或直接将复合膜覆盖在一件或多件锂电池包装件表面。复合膜具有阻燃、灭火、降温、传热速度慢、隔绝燃烧物与空气的接触,从而对锂电池及其包装件的燃烧起到有效的预防作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废旧锂电池资源化回收利用的方法,包括从废旧锂电池拆解出正极,去除所述正极中的粘接剂,再经酸溶液浸泡出所述正极中的有价金属元素,获得酸化浸出液,对所述酸化浸出液先进行预处理系统后再通过超滤系统和反渗透系统进行过滤后得到含锂离子浓缩液和产水,其中,所述超滤系统和反渗透系统均采用高压碟片式过滤装置。本发明采用“化学沉淀钴+NF膜分离”的方法实现低废旧锂电池的钴离子和锂离子的回收,有效提高了废旧锂电池的回收意义,具有节能环保的优点。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膜状锂离子筛吸附剂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1)复合溶胶配制;2)锂离子筛前驱体制浆;3)掺杂共混、超声匀浆;4)流延涂膜;5)干燥剥离;6)交联;7)洗脱置换。本发明制备的膜状吸附剂是一种环保型亲水性吸附材料,提锂性能优异,锂离子选择性和Li洗脱率均可达95%以上,该膜状吸附剂力学性能好,结构稳定,循环使用溶损低,稳定性好,可用于高镁锂比卤水或含Li溶液提锂。该膜状吸附剂制备工艺简单,能耗与成本低,工艺绿色环保,具有较高的工业化应用前景。
本发明属于固体激光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固体激光器的铌酸锂封锁电压设置方法。所述方法首先分别找出常温、高温和低温下铌酸锂晶体的封锁区间,然后找出常温封锁区间、高温封锁区间和低温封锁区间的共同区间,共同区间的最小封锁电压值表示为Vmin,最大封锁电压值Vmax;计算出共同封锁区间的最小封锁电压和最大封锁电压的中间值V=(Vmax+Vmin)/2,则将V设置为激光器的铌酸锂封锁电压值。该方法对铌酸锂封锁电压设置方法进行了优化,使得在同样质量的铌酸锂晶体条件下,仅仅通过改变其封锁电压的调试设置方法,便可以提高铌酸锂晶体合格率,满足激光器使用要求。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渗析分离锂同位素的方法,属于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电渗析分离锂同位素的方法,包括:将锂盐溶液进行两次以上电渗析,直到得到的6LiOH溶液含量符合要求;所述两次以上电渗析包括至少一次双极膜电渗析,其余为均相膜电渗析。本发明的分离系数1.19~1.45,若想以此得到6LiOH占LiOH总量80%左右的溶液,仅需分离几十至几百次。
中冶有色为您提供最新的四川有色金属理论与应用信息,涵盖发明专利、权利要求、说明书、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实用新型内容及具体实施方式等有色技术内容。打造最具专业性的有色金属技术理论与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