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负压化成方法及得到的锂离子电池。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调节锂离子电池内部压力为P0,进行负压预处理;(2)调节负压预处理后得到的电池内部压力P1≥P0+40kPa,然后以电流密度I1≤0.05C进行充电过程,至截止电压V0≤3.28V;(3)增加电池内部压力至负压P2,然后以电流密度I2≥0.1C进行充电过程至截止电压V0≤3.40V。本发明所述化成方法能够使锂离子电池在整个化成过程中一直保持负压状态,保证锂离子电池的极片与极片、极片与隔膜之间的贴合更加紧密,减少化成时电解液从电池内部被抽出来的质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锂离子电池负压化成方法及锂离子电池。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锂离子电池抽真空至负压,静置,进行充电,至截止电压V0≤2.5V;(2)将步骤(1)充电后的锂离子电池内部负压泄压,静置;(3)将步骤(2)静置后的锂离子电池在内部负压条件下进行充电,至截止电压V0≤3.05V;(4)重复进行步骤(2)和步骤(3)的操作1次以上;(5)将步骤(3)锂离子电池内部负压泄压,静置;(6)将步骤(5)静置后的锂离子电池在内部负压条件下进行充电,至截止电压V0≤3.35V。本发明在整个化成过程中通过化成时负压、常压循环可以减少化成时电解液从电池内部被抽出来质量。
本发明涉及电池制造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软包锂离子电池的制备方法及软包锂离子电池,其中软包锂离子电池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将电芯从软包外壳的开口处放入软包外壳中;S2.在软包外壳的开口上布置至少一个气体管道,气体管道的一端插入软包外壳内;S3.将气体管道的另一端与气体收集器连通;S4.通过软包外壳的开口向软包外壳内注入电解液;S5.密封软包外壳的开口,并将气体管道的一端密封安装于软包外壳的开口上;S6.对软包锂离子电池进行充电,并利用气体收集器对软包外壳的内腔进行抽气。通过上述方法,该软包锂离子电池的制备方法在使软包锂离子电池内产生的气体顺利排出的基础上,还能提高电解液的浸润性。
本发明属于锂提取技术领域,主要公开了一种从黏土型锂矿中选择性提锂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黏土型锂矿石破碎后进行球磨处理,得到富锂黏土粉末;S2:将所述富锂黏土粉末与锂离子交换溶液混合制备成浆料;S3:对所述浆料进行超声强化浸出反应,分离得到锂提取液和滤渣;S4:采用锂萃取剂对所述锂提取液进行萃取,分离得到锂负载有机相和萃余液;S5:采用反萃剂对所述锂负载有机相进行反萃,分离得到富锂溶液和反萃有机相;S6:对所述富锂溶液进行除油净化操作,得到氯化锂精制溶液。该方法工艺简单、环保且成本较低,适于工业应用,尤其适用于从碳酸盐黏土型锂矿中选择性提取锂。
本发明属于锂电池技术领域,主要公开了一种锂电池电解液及锂电池,其中所述锂电池电解液包括以下组分:锂盐,有机溶剂及添加剂;其中,所述添加剂为包括碳酸亚乙烯酯、1,3‑丙烷磺内酯、氟代碳酸乙烯酯、二氟磷酸锂、硫酸乙烯酯及三(三甲基硅烷)亚磷酸酯的混合添加剂。本发明的锂电池电解液通过优化电解液配方,提升低温环境下锂离子的迁移速率,使锂离子电池在‑25℃低温条件时具有良好的循环性能。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负极极片覆锂系统装置及其覆锂方法,所述的系统装置包括覆锂装置和清洗装置,所述的覆锂装置包括注入有电解液的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至少一个导向辊,所述壳体内还设置浸入电解液的锂源,所述壳体的进料端设置有进料导电辊,所述进料导电辊与锂源电性连接,所述进料导电辊与锂源电性连接的线路上设置电流调节器,负极极片绕过所述进料导电辊与导向辊,浸入电解液中,负极极片经所述进料导电辊与锂源电性连接进行覆锂;所述清洗装置内设置有超声发生器,覆锂后的负极极片进入清洗装置清洗。本发明使覆锂后的负极极片覆锂均匀和覆锂稳定,具有结构简单、覆锂厚度可调节和易于工业化等特点。
本发明提供一种补锂隔膜及其制备方法与锂离子电池,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两条隔膜对称贴合,得到双层隔膜;(2)将步骤(1)所得双层隔膜的两侧表面分别贴合锂带,得到复合隔膜;(3)将步骤(2)所得复合隔膜进行辊压并切割,得到补锂隔膜。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提升了操作的安全性,降低了生产成本,避免了铝箔氧化与负极片在复合过程中的掉料现象。
本发明是一种废锰酸锂正极材料回收碳酸锂的方法,包括,将废旧的锰酸锂正极片裂解,并筛分,分离锰酸锂活性物质与集流体铝箔;将锰酸锂活性物质加入持续通入二氧化碳的双氧水中,使得锰酸锂溶解;利用氢氧化锂调节溶液中的pH值至碱性,过滤,分别收集滤渣和滤液;将所得的滤液加热蒸发结晶,并烘干,得到纯净的碳酸锂晶体。本发明中,废锰酸锂正极材料在使用时,以及在回收过程中,以及在较高温度下分离锰酸锂活性物质与铝箔时,锰酸锂容易被氧化,因此就将锰金属元素与碳酸锂金属元素分别分离回收,以保证再生利用生产锰酸锂材料时前驱体的纯净度。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锂电池极耳结构及锂电池,其中锂电池极耳结构包括错位布置的正极耳和错位布置的负极耳。错位布置的正极耳设置在锂电池的一端,错位布置的负极耳设置在锂电池的另一端。本实用新型的锂电池极耳采用错位设计,将一个极耳的厚度分摊为两个以上。可以实现超多层箔材极耳的焊接,方便实现锂电池超多层极片设计,提高了电芯厚度和极耳极片层数设计余量。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回收锂电池碳负极材料中的锂的方法,属于锂电池回收领域。本发明包括如下步骤:(1)首先将拆解锂电池得到的负极片在惰性气氛下烘干去除电解液,然后将负极片加入去离子水中搅拌得到负极活性材料与覆碳铜箔,过滤后再在惰性气氛下烘干得到负极活性物质;(2)将负极活性物质压制成块状后用石墨夹具夹住作为阳极,金属锂作为阴极,1mol/L的六氟磷酸锂碳酸酯类溶液作为电解液;(3)外接电源采用3.5~5V的电势,通电使锂离子从阳极脱出沉积在阴极金属锂的表面,从而实现负极片中锂的回收。本发明操作成本低,操作简便,能够将非正常情况下报废的锂离子电池负极片中的大部分锂提取出来。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含有其的锂离子电池。所述电解液包括锂盐、有机溶剂和添加剂,所述添加剂包括碳酸亚乙烯酯、氟代碳酸乙烯酯、锂盐添加剂、含硫添加剂和添加剂A,所述添加剂A如式1所示,式1,其中,R1、R2和R3分别独立地包括氢、烷基、烷氧基、烯丙基、丙腈基或膦酸锂基中的任意一种,添加剂A中膦酸锂基团数量≤1。本发明制备的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可以减缓FEC热不稳定带来的负面影响,解决硅负极高温存储性能差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补锂负极片及其制备方法、锂离子电池,所述补锂负极片包括锂粉复合膜片与负极集流体;单位体积补锂负极片的锂粉复合膜片中锂粉的重量为单位体积正极片中正极主材重量的0.5%‑2%。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混合石墨与硅粉,得到第一负极粉料;(2)混合导电剂、锂粉与步骤(1)所得第一负极粉料,得到第二负极粉料;(3)混合粘结剂与步骤(2)所得第二负极粉料,得到第三负极粉料;(4)将步骤(3)所得第三负极粉料进行辊压,得到锂粉复合膜片;(5)将步骤(4)所得锂粉复合膜片与负极集流体相互层叠并一同辊压,得到补锂负极片。所述补锂负极片弥补了在首次嵌锂过程中所消耗的锂,简化了补锂流程。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长循环磷酸铁锂厚电极及其制备方法和锂离子电池,所述磷酸铁锂厚电极包括集流体和设置在集流体至少一侧表面的第一涂层,第一涂层在远离集流体的一侧表面还依次设置有第二涂层和补锂层,第一涂层中包括小颗粒磷酸铁锂,第二涂层中包括大颗粒磷酸铁锂。本发明的第一涂层和第二涂层中分别含有小颗粒磷酸铁锂和大颗粒磷酸铁锂,这种大小颗粒双层涂布的结构能够有效提高磷酸铁锂厚电极的液相传输效率和动力学性能;同时,补锂层能够有效弥补厚电极中不可逆容量的损失,改善电极的循环性能,补锂层设置在最外层也有利于化成过程中产气的排出,与第一涂层和第二涂层协同作用,同时提高了磷酸铁锂厚电极的倍率性能和循环性能。
本发明属于锂电池回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锂废料制备氢氧化锂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锂废料收集后进行通风陈化,得到稳定锂材料;S2:将所述稳定锂材料加酸溶解,得到含锂浸出液;S3:调节所述含锂浸出液的pH至7~8,除杂后得到第一净化液;S4:对所述第一净化液进行冷冻析钠操作,分离得到芒硝和第二净化液;S5:向所述第二净化液加入络合剂进行精制、浓缩结晶,分离得到氢氧化锂。本发明能够对锂废料进行综合处理,解决了废锂料处置过程中易起火、处理难度大、处理成本高的缺点,采用简单工艺对锂废料进行回收得到高价值的氢氧化锂以及芒硝产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富锂锰基电池体系电解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含有其的富锂锰基锂离子电池。所述电解液包括有机溶剂、锂盐和添加剂,所述添加剂包括硅基硼酸酯类功能添加剂、1,3‑丙磺酸内酯和二氟磷酸锂。本发明制备的锂离子电池通过调整电解液配方,解决了三元富锂锰基电池体系循环容量衰减和电压衰减较快的问题。
本发明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用磷酸铁锂中磷、铁和锂含量的测定方法,所述测定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待测样品烘干称样、消解,得到待测液,并配制空白液;配制ICP‑OES测试标准工作曲线;按称样质量计算磷、铁、锂含量,配制质控液;测试空白液、待测液和质控液,并按照质控液修正测试结果;归一化计算,得到所述锂离子电池用磷酸铁锂中磷、铁和锂含量。本发明通过ICP‑OES实现同时测试磷酸铁锂中三个主要的元素,提高了检测效率,有效的减少了使用化学试剂的种类;通过基体匹配和加内标,消除了基体效应和设备波动对ICP‑OES测试影响;经过归一化避免了出现总含量偏差较大的情况,提高了测试的准确度。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有二氟磷酸锂的高电压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及其制备方法和锂离子电池。所述电解液包括锂盐、有机溶剂和添加剂,所述添加剂包括二氟磷酸锂;按照质量分数计,所述二氟磷酸锂占所述电解液的质量分数为3.5~6%;所述锂盐为六氟磷酸锂。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惰性气氛内,将有机溶剂、六氟磷酸锂和添加剂进行第一混合,得到第一电解液,将有机烷氧基添加剂加入所述第一电解液中进行第二混合,得到所述含有二氟磷酸锂的高电压锂离子电池电解液。本发明中的电解液含有高浓度的二氟磷酸锂,能够显著提升电池的循环特性。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池模组、电池包及车辆,其属于新能源技术领域,电池模组包括模组隔板、第一电芯托盘和第二电芯托盘。第一电芯托盘内设置有一端具有开口的第一容置腔,所述第一电芯托盘的底板连接于所述模组隔板的第一侧;第二电芯托盘内设置有一端具有开口的第二容置腔,所述第二电芯托盘的底板连接于所述模组隔板的第二侧,所述第二侧与所述第一侧相背设置。本实用新型在增加电池包内电芯数量的同时,避免电池模组和电池包的横向尺寸增大,从而避免电池包过多占用车辆的横向空间,也不会影响电池包箱体的强度和刚度。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系统配电盒集成装置,其包括壳体、多个电器元件和预充电阻,其中,壳体包括上壳和与上壳卡接的下壳;多个电器元件设置于壳体内,与下壳可拆卸连接,多个电器元件之间通过铜排和线束连接形成回路,下壳上设置有多个与线束对应的线束卡槽,线束卡槽能够固定线束;预充电阻设置于壳体外,与下壳卡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壳体的上壳和下壳卡接,将多个电器元件设置于壳体内,预充电阻通过卡接的方式连接于下壳,减小了螺栓螺母的配设,降低了电池BDU集成装置的质量,结构简单,实现轻量化和小型化,同时在壳体内设置能够固定线束的线束卡槽,避免了采用扎带固定线束时,扎带受热容易老化的问题。
一种多单元组合式底盘副车架低压浇注系统,它包括与底盘副车架型腔连接的N个独立单元形成的低压浇注系统,每个独立单元均包括有主流道、升液口、分流道以及边冒口;所述主流道的中部设有升液口,所述升液口与低压设备坩埚炉相连接,所述主流道上连接有与底盘副车架型腔相连接的分流道,所述边冒口与底盘副车架型腔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优点是:根椐底盘轻量化副车架的结构复杂程度,产品热节分布特点,灵活配制配采用独立单元组合的个数。同时有利于底盘轻量化副车架低压浇注系统标准化,提高底盘轻量化副车架低压浇注系统的策划效率,节约大量成本,为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具有深远而广泛的影响。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灭火装置、电池包及车辆,涉及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该灭火装置用于电池模组的灭火,电池模组包括多个并排设置的单体电池,每个单体电池上均设置有防爆阀。灭火装置包括基板,基板设置于电池模组的一侧;基板上设置有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第一容纳腔正对防爆阀设置,第二容纳腔位于第一容纳腔的上方,每个单体电池在热失控时喷出的高温产物收集于第一容纳腔内。第二容纳腔内装有灭火材料,灭火材料能够对单体电池进行定向灭火。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灭火装置,单体电池热失控时的高温产物排出路径短,且结构简单,能同时起到引导热失控单体电池排放高温产物和定向灭火的作用。
一种保温涂层动力电池包及汽车属于新能源动力电池包技术领域,包括箱体、防护涂层和隔热层,其中:所述箱体内部设置有电池模组,所述箱体底部的外表面设有防护涂层,所述隔热层贴在所述防护涂层的下表面。通过在箱体底部覆盖双层保温层,即喷涂了MDC‑IR水性反射隔热涂料再铺贴隔热泡棉,组成负荷隔热结构,改善了电池包隔热结构,减少隔热零件,实现电池包结构轻量化,同时还能降低辐射对电池包温度的影响。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于拆装的BMS控制板支架结构,包括侧板及底板,底板用于承托BMS控制板并且在底板上开设有BMS固定孔及支架固定孔分别用于固定BMS控制板及固定支架结构,侧板设于底板左右两端,所述侧板设有限位部,限位部与BMS控制板过盈配合,BMS控制板插入支架结构后,向前推入,BMS控制板的后部用固定件将其紧固,BMS控制板的前端与侧板的限位部产生过盈配合,使BMS控制板的固定点被限位,以此达到固定BMS控制板,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减少了标准件的使用以及固定标准件的工时,减少BMS控制板固定处所需空间高度,增加固定的灵活性。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池包及汽车,其属于新能源技术领域,电池包包括箱体、隔板、第一层模组和第二层模组。箱体内设置有上端具有开口的容置腔;隔板设置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隔板将所述容置腔分隔为上下设置的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隔板的朝向所述第二腔体的一侧设置有模组安装梁;第一层模组位于所述第一腔体内,与所述容置腔的底面连接;第二层模组位于所述第二腔体内,与所述模组安装梁连接。本实用新型在不影响电池包的长度尺寸和宽度尺寸的前提下,增加电池包的高度尺寸,保证箱体的强度和刚度,提高电池包内的电池模组的数量,从而提高电池包的电压和容量。
本实用新型属于新能源汽车零配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液冷集成电池箱体,包括:底板;侧板,所述侧板连接于所述底板一侧的边沿,所述底板和所述侧板形成电池腔,所述电池腔用于盛放电池;所述底板远离所述电池腔的一侧上开设有液冷腔,所述液冷腔用于通入冷却液对所述电池进行冷却;所述液冷腔中设置有分流块,所述分流块连接于所述底板上,所述分流块能够对所述冷却液进行分流;密封盖板,所述密封盖板密封盖设于所述液冷腔上。通过上述结构,该液冷集成电池箱体不仅能够避免冷却液泄漏对电池的危害,还具有良好的防水和防尘性能。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电池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电池端板及电池模组。电池端板包括缓冲板、加强板和限位件,加强板的两端与缓冲板的两端连接并形成缓冲腔,限位件设置于缓冲板和加强板之间。缓冲板与单体电池接触,在单体电池发生鼓胀时会挤压缓冲板朝向加强板一侧产生变形,起到了缓冲的作用,减小了传导至电池侧板的力,提高了电池模组使用的安全性,且电池端板不会产生变形,对于电池模组的整体尺寸没有影响,还能避免挤压到相邻的零件;加强板的设置提高了电池端板的结构强度,避免电池端板发生破裂;限位件的设置可以限制缓冲板的变形程度,避免变形过大而挤压加强板,并且限位件的尺寸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求进行调整,使用灵活性强。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电池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电池汇流片及电池模组。电池汇流片包括汇流片本体,汇流片本体上设有冷却管道,冷却管道上设有用于冷却介质进入冷却管道的进入管和用于冷却介质排出冷却管道的排出管。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池汇流片,在汇流片本体上设置冷却管道,以调节汇流片本体的温度,冷却介质通过排出管排出以实现冷却介质的循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池汇流片解决了电池汇流片在过大电流时产生的热量不易散发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池模组采用上述的电池汇流片,提高了电池模组的散热性能,进而提高了电池模组使用的安全性。
一种低速电动四轮车的转向节,包括减震壁(1)、转向臂(2)、轴承室(3)、下拉臂(4)、一对安装支架(5)和一对制动片安装悬臂(6),减震壁(1)、转向臂(2)、轴承室(3)、下拉臂(4)和一对安装支架(5)是一体铸造而成的,一对制动片安装悬臂(6)分别通过螺栓安装在一对安装支架(5)上,所述一对安装支架(5)和一对制动片安装悬臂(6)是一体铸造而成的。本实用新型优点是:1、取消安装支架的设计,并采用铝合金铸造卡钳,实现了新能源电动车轻量化设计。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更换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动力电池的快换装置,该动力电池的快换装置包括支撑架、抵紧件和动力组件。其中,支撑架的一端设有止挡件,另一端设有支撑板;支撑架用于放置动力电池,动力电池位于止挡件和支撑板之间。抵紧件滑动设于支撑板,具有靠近止挡件以抵紧动力电池的工作位置和远离止挡件以释放动力电池的释放位置。动力组件设于支撑板,抵紧件连接于动力组件的输出端;动力组件用于驱动抵紧件在工作位置和释放位置之间切换。通过上述设置,使得动力电池的更换过程简便轻松,更换效率高,且自动化操作过程改善了新能源汽车的使用体验感。
本实用新型属于新能源汽车电池系统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圆柱电芯模组及电池包。该圆柱电芯模组包括圆柱电芯组、液冷板和壳体,圆柱电芯组包括多个并排且水平设置的圆柱电芯,若干个所述圆柱电芯组平行且叠层设置;所述液冷板设于相邻所述圆柱电芯组之间,所述液冷板呈波浪形以形成多个凹槽,每个所述圆柱电芯的部分侧边与一个所述凹槽贴合;所述圆柱电芯组和所述液冷板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壳体包括上盖板和下盖板,所述上盖板和下盖板为波浪形,所述上盖板和所述下盖板与所述圆柱电芯的周侧贴合,所述液冷板与所述壳体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圆柱电芯模组,减少了圆柱电芯模组在Z向的占用空间,提高了圆柱电芯模组安装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中冶有色为您提供最新的湖北荆门有色金属理论与应用信息,涵盖发明专利、权利要求、说明书、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实用新型内容及具体实施方式等有色技术内容。打造最具专业性的有色金属技术理论与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