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公开了高石墨化细灰包覆类方块状ZnSnO3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应用,所述复合材料制备的方法步骤如下:S1:细灰的制备:所述细灰以煤粉的气化细渣为原料采用三步酸化法制备而成;S2:ZnSnO3@细灰复合材料的合成:将S1制备的细灰加入盛有蒸馏水的容器中并超声分散20‑40min,分别加入等摩尔质量的SnCl4·5H2O和(Zn(NO3)2·6H2O,搅拌均匀后,向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氨水并磁力搅拌至混合溶液的pH值为12,将混合溶液进行加热反应后用去离子是和乙醇分别洗涤得到的产品2‑4次,最后将洗涤后的产品进行烘干,得ZnSnO3@细灰复合材料。本发明制备的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阻抗匹配性能,调整了材料的介电性能和电导率,提高了材料的MA性能。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备金属氧化物-碳纤维纳米复合材料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称取脱脂棉,用去离子水清洗干净后,待用;(b)配制含有相应金属离子的前驱体溶液;(c)把步骤(a)中清洗后的所述脱脂棉浸泡在步骤(b)中所述金属离子的前驱体溶液中,在80-100℃静置12-24小时后,取出脱脂棉,经洗涤、干燥后获得负载有金属氧化物的脱脂棉;(d)最后把步骤(c)中负载有金属氧化物的脱脂棉置于氮气炉中,升温至500-600℃保温2-5小时,得到金属氧化物-碳纤维纳米复合材料。本发明方法,原料易得、工艺简单、制备效率高、成本低,便于大规模生产,能够用于制备多种氧化物-碳纤维纳米复合材料。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木质纤维素/蒙脱土/天然橡胶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中复合材料的原料按重量份包括以下组分:天然橡胶100份、氧化锌2-5份、硬脂酸1.5-3份、防老剂0.5-1.2份、促进剂0.7-1份、炭黑N33030-39份、木质纤维素/蒙脱土补强剂11-20份、相容剂0.5-2.5份,硫磺1-2份。本发明提出的木质纤维素/蒙脱土/天然橡胶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成本低廉、工艺简单,得到的木质纤维素/蒙脱土/天然橡胶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硬度和断裂伸长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矿井提升系统首绳更换用复合材料板卡,包括两组复合材料板卡及用于将其锁紧成一体的多个锁紧螺栓;所述复合材料板卡包括槽钢,所述槽钢内填充有聚氨酯层,位于槽钢开口侧的聚氨酯层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半圆过绳孔,两组复合材料板上匹配的半圆过绳孔共同构成供绳索通过的过绳孔;所述槽钢的底面上设置有多个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多个与锁紧螺栓匹配的安装孔,所述槽钢的底面及聚氨酯层上对应设置有与锁紧螺栓匹配的螺纹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利用复合材料板卡,降低材料投入和加工成本;利用槽钢加工制作板卡,板卡重量降低,降低职工搬运和卡设板卡时的劳动强度。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铝掺杂钡锶铁氧体-聚α萘胺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具有磁性和导电性的双重性质,产生协同作用从而成为一种性能更加优异的新型复合材料,在电化学、光催化、微波吸收和电磁屏等方面将会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其中铝掺杂钡锶铁氧体的化学式为Ba0.5Sr0.5Fe12-xAlxO19,其中x=0.5,1,1.5,2。
本发明公开了蛋黄‑蛋壳型磁性碳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及应用,其制备的方法步骤如下:S1:立方状Fe2O3颗粒的合成:向NaOH溶液中加入FeCl3·6H2O,磁力搅拌20‑40min后将混合溶液置于聚四氟乙烯内衬不锈钢高压釜中,130‑150℃下保持12‑18h,然后对反应产物进行离心,得Fe2O3颗粒;S2:核壳型Fe2O3@PDA复合材料的合成;S3:蛋黄‑蛋壳型Fe3O4@C复合材料的合成:在H2/Ar气氛中退火4‑6h,温度控制在500℃,制得蛋黄‑蛋壳型Fe3O4@C复合材料;S4:蛋黄‑蛋壳型Fe@void@C复合材料的合成:在H2/Ar气氛中退火4‑6h,温度控制在700℃,制得蛋黄‑蛋壳型Fe@void@C复合材料。本发明制备的磁性碳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电磁性能和高效的能量转换性能,满足了现代微波吸收材料对衰减频率宽、厚度薄、吸收能力强的要求。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高效利用太阳能的定形相变复合材料,由无机载体支撑材料和填充在所述无机载体支撑材料内的有机相变储热材料和光热转换纳米材料。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可高效利用太阳能的定形相变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CuS纳米粉体,(2)制备石蜡-SiO2-CuS定形相变复合材料。本发明所述定形相变复合材料,不仅具有较高的储热容量和相变过程中形状稳定的特点,该相变复合材料还具有显著的光热转换能力,能够将太阳光更高效地转换成热能储存起来,为实现太阳能的高效利用提供了一个新途径。采用本发明上述定形相变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获得的复合材料中各组分分散性好、复合效果佳、材料的结构稳定。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以泡沫镍为导电基质,原位生长形成NiCo(OH)x前驱体,再采用低温煅烧、磷化工艺,磷化合成具有高储能与高催化性能的苯环状Ni@NiCo‑P微、纳米复合材料,本发明所述的苯环状Ni@NiCo‑P微、纳米复合材料应用在超级电容器和水催化剂领域中,不仅具有优良的导电性、高电容和高功率密度,同时降低了水分解析氢和析氧反应的过电位,增强了Ni@NiCo‑P作为水分解析氢和析氧反应催化剂的电催化性能。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微、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泡沫镍的预处理;(2)泡沫镍负载NiCo(OH)x前驱体的制备;(3)Ni@NiCo‑P微、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4)Ni@NiCo‑P电极的制备;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微、纳米复合材料在超级电容器和水催化剂领域中的应用。
本发明公开一种Al2O3‑Ag@TiO2纳米棒光阳极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复合材料由Al2O3薄膜包覆Ag颗粒修饰的二氧化钛纳米棒阵列组装而成,其中Al2O3的厚度为厚度为5‑50nm,并通过1)TiO2纳米棒阵列制备、2)Ag颗粒制备工艺、3)Al2O3薄膜制备工艺获得Al2O3‑Ag@TiO2纳米棒光阳极复合材料。本发明采用的原子层沉积Al2O3薄膜钝化Ag颗粒修饰的TiO2纳米棒阵列,采用钝化技术和敏化技术相结合提高TiO2纳米棒阵列的简易方法,使TiO2纳米棒阵列具有更高的光电转换效率。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Cu2O/MWCNTs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本发明通过简单的学方法合成了Cu2O/MWCNTs复合材料,Cu2O纳米粒子无序地生长在MWCNTs表面和内部。本发明采用水热法,不加任何表面活性剂,避免了传统的电镀或化学镀的方法,污染较小,制备方法简便、绿色环保,反应易控制,不需要昂贵的设备,可用于工业化生产。
本发明公开了核壳结构Fe3O4@C@MoS2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应用,其制备方法包括S1:将FeCl3和NaOH加入水中混合均匀后,将混合溶液装入聚四氟乙烯不锈钢高压釜中,反应得到均一的立方体状Fe2O3粒子;S2:将所述S1中制得的Fe2O3粒子与盐酸多巴胺加入到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缓冲液中,在室温下用磁力搅拌器进行搅拌反应,然后对反应产物进行洗涤,并通过离心法收集核壳结构的Fe2O3@PDA复合物;S3:将所述S2中制得的Fe2O3@PDA与四水合钼酸铵、硫脲依次加入水中并搅拌均匀,反应结束后对产物进行洗涤,并通过离心法收集Fe2O3@PDA@MoS2复合物;S4:在氢氩气流下煅烧Fe2O3@PDA@MoS2复合物,最终得到Fe2O3@C@MoS2复合材料。本发明制得的Fe2O3@C@MoS2复合材料具有优秀的微波吸收性能。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ZnSnO3@rGO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干燥的石墨烯片和高锰酸钾分别添加到浓H2SO4/H3PO4混合液中,50℃恒温搅拌12h,冷却至室温后,将反应溶液加入至含30%H2O2的冰中,待混合物的颜色变成亮黄色,过滤后得到氧化石墨烯,用盐酸洗涤去除金属离子,再真空冷冻干燥24h;2)将制备好的氧化石墨烯加入到装有去离子水的烧杯中超声24h后,分别加入等摩尔质量的SnCl4·5H2O和Zn(NO3)2·6H2O,磁力搅拌后,逐滴加入25wt%氨水到反应混合物中,并不断搅拌直至pH值为9,混合溶液在130℃下加热15h后,用蒸馏水和乙醇分别洗涤数次后得到黑色粉末颗粒,将黑色粉末颗粒干燥后即得ZnSnO3@rGO复合材料。本发明制得的复合材料具有厚度薄、吸波效果好和吸收波段宽的优点。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Al@MnO2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本发明通过简单的一步化学法合成了Al@MnO2复合材料,MnO2纳米颗粒均匀分布在Al片的表面。本发明采用简单的一步水热法,不加表面活性剂,也不采用复杂的仪器避免了传统的金属蒸汽、球磨等方法,污染小,反应易控制,可广泛应用于工业化生产。采用矢量网络分析仪测试复合材料的微波吸收参数,通过经典的同轴线理论计算复合材料的微波反射损耗。采用双波段发射率测量仪测试其红外隐身性能。结果表明,Al@MnO2复合的微波吸收材料具有优异的微波吸收性能和红外隐身性能。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Cu2O/MWCNTs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及其催化性能的应用;本发明通过简单的学方法合成了Cu2O/MWCNTs复合材料,Cu2O纳米粒子无序地生长在MWCNTs表面和内部。本发明采用水热法,不加任何表面活性剂,避免使用传统的电镀或化学镀的方法,污染较小,制备方法简便、绿色环保,反应易控制,不需要昂贵的设备,可用于工业化生产。本申请制备的Cu2O/MWCNTs复合材料对高氯酸铵热分解有强的促进作用,使高氯酸铵热分解温度降低、分解速度加快且在短时间内完成分解。
本发明属于固体废弃物利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固体废弃物循环利用所制作的被动房。本发明所提供的被动房的基本组件包括室内地板、天花板、墙体隔板;主体包括钢结构骨架;还包括设置在屋顶的太阳能系统、涂布在内墙最外层的粉煤灰基自动调湿涂层、室内屋顶处的隔音保温调湿板、墙体薄层保温系统。本发明的被动房实现了固体废弃物的循环利用,通过对粉煤灰等废弃物的改性与复配制备得具有各种特殊功能的功能材料,并将其设计成无源节能环保、自适应调节湿度、智能捕捉有害物的结构,能为人们提供舒适并且节省资源、能源的生活方式,对人类社会健康发展以及社会发展均极具深远的意义。
本发明属于石墨烯功能材料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导热导电石墨烯薄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预先准备好的粉状石墨烯原料投入到制备装置中,之后,启动制备装置,进行对制备装置进行预热,达到预定温度后,启动制备装置,制备石墨烯薄膜;S2:将S1步骤中制得的石墨烯薄膜从传送带二上取下,并卷绕到产品料辊上,经过检验合格后送入仓库保存;本发明能够连续制备石墨烯薄膜,同时,制备的薄膜能够轻松取下,避免薄膜在与载体分离过程中破损过多,同时,降低分离难度,提高工作效率。
本发明属于功能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真空管式炉高温煅烧制备超硬度的三氧化二铁结合的α和β复合相氮化碳(C3N4)粉体材料的制备方法,主要是以双氰胺、六水氯化铁(FeCl3·6H2O)为原料,将其水溶液通过冷冻干燥制得复合前驱体后,将装有前驱体的坩埚放入真空管式炉中,以氮气作为保护气,以2.5℃/min的升温速率,于550℃保温4h,最后获得粗产物经玛瑙研钵研磨、洗涤和干燥,即可得到超硬度的α和β复合相氮化碳粉体材料。本发明以简单易得、无污染的富氮有机物为前驱体,通过煅烧即可制备得到超硬度的三氧化二铁(Fe2O3)结合的α/β复合相氮化碳。本发明工艺简单有效,能耗低,所用原料价格低廉无污染,为设计开发α和β复合氮化碳提供了新思路和新途径。
本发明涉及一种质子化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纳米片与二氧化铈纳米粒子组装构建新型复合功能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可以在比较温和条件下实现两种溶胶的成功复合,具有操作简单、客体材料分散均匀等优点。以高温固相法制备的层状复合氧化物KTiNbO5经质子交换、剥离改性制备的HTiNbO5纳米片溶胶为主体材料,以氧化铈水溶胶为客体材料进行复合组装制备新型光催化材料e-HTiNbO5/CeO2,该催化材料的光谱响应范围由紫外光区移动到了可见光区。静态吸附下对乙硫醇进行光催化氧化,结果表明该纳米复合材料比e-HTiNbO5聚集体相比具有更加明显的光催化降解有机硫化物的催化性能。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制造板状梯度功能材料的金属模具,包括中间带圆柱孔的长方体阴模及与圆柱孔相配合的圆柱体,同圆柱孔相配合的大、小长方体块及与长方体块相匹配的阳模,圆柱体的半径略小于圆柱孔,阴模的尺寸大于大、小长方体块,阳模的尺寸略大于长方体块的尺寸,阳模上有两个螺钉孔,安装螺钉可起到脱模的作用。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操作便捷,制造成本低等优点。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重碱滤液稠厚工艺,属于化工生产领域。一种重碱滤液稠厚工艺,于包括以下步骤:碳化取出液经旋液分离器分离后,晶浆至碳化取出槽,旋液至重碱滤液厚稠器,碳化取出槽取出成品至滤碱机;滤碱机喷淋洗水降低重碱盐分,分离下的重碱至煅烧工序,滤碱机通过真空泵将滤碱机滤液抽出至真空分离器中,分离下的滤液通过U形水封流入重碱滤液稠厚器中,碳化取出液经旋液分离器后旋液溢也一并流至重碱滤液稠厚器中;重碱滤液稠厚器下部取出晶浆通过晶浆泵输送至碳化取出槽,从而再进入滤碱机,重碱滤液稠厚器溢流清液至母液I桶,再由母液I泵送至吸氨工序。本发明降低生产能耗,避免带晶量过高产生的生产问题,保证联碱系统水平衡。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细微钛铝金属间化合物粉末的装置及其生产方法,采用氩气将蒸发的气态TiCl4、AlCl3和Na通入气相反应区进行均相还原反应,将得到的粉末采用真空烧结处理去除副产物及杂质,得到细微钛铝金属间化合物粉末。本发明制备得到的钛铝金属间化合物粉末纯度高,粒径小且球形度好,制备工艺可持续进行,并可推广到其它细微合金粉末的制备。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污油水真空分离设备,包括油水预分离器、油水分离器、真空蒸发器、真空泵及导流装置。油水预分离器的排水口和油水分离器的输入口连通,油水预分离器的排油口、油水分离器的排油口分别和真空蒸发器的输入口连通;油水预分离器的抽气口、油水分离器的抽气口、真空蒸发器的抽气口分别和真空泵连通。油水分离器内置筒状的过滤芯,导流装置包括沿同角方向布置的导流部,被装配于过滤芯顶部的内部。本发明在真空条件进行油水分离,导流装置对流向过滤芯的污油水进行流向导引,同时对污油水进行再次油水预分离处理,并及时移除过滤芯上聚集的污油滴,减少过滤芯的过滤负荷,有助提高分离设备的分离效果和分离效率。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滤油机上使用的真空分离器,包括分离器本体、进油管、流量阀、出气管、出水管、出油管、处理组件和固定组件,所述分离器本体的顶部端面焊接安装有进油管,且进油管的一端与分离器本体的内部连通,所述进油管的外壁固定安装有流量阀,所述分离器本体的外壁一侧顶部固定安装有出气管,且出气管的一端与分离器本体的内部连通;该滤油机上使用的真空分离器,安装简单,安全系数高;在真空分离器的外侧安装的处理组件,可以更好的提供过滤效果;处理管内部的滤布可以过滤掉净化后油液内的杂质,在加热管的加热下,会对净化后油液内的水分再次蒸发,通过处理管内部的纸质滤芯吸除游离水和乳化水,使得过滤效果更好。
一种电机轴承同轴度结构,包括定子、转子、上轴承和下轴承,上轴承和下轴承均套在转子的转轴上,其中,定子为一体注塑成型结构,其内腔上下分别开设有同轴度一致的上轴承槽和下轴承槽,下轴承装在下轴承槽内,上轴承装在上轴承槽内,上轴承为铁铜基或青铜基粉末冶金材料压制一体成型结构。本实用新型将定子一体注塑成型,并在定子的内腔上下分别开设同轴度一致的上、下轴承槽,换句话说,本实用新型消除了上、下轴承装配时的累积同轴度误差,因此,当上、下轴承分别装入上、下轴承槽内后,有效保证了上、下轴承的同轴度一致性。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内曲线行星齿轮泵,包括中心轮、行星轮、内曲线齿圈、左右配流盘、轴承及前后端盖等,其中内曲线齿圈中安装有一个中心轮和多个行星轮。中心轮为非圆齿轮,其外齿的节曲线呈正多边形。内曲线齿圈为非圆内齿圈,其内齿的节曲线也呈正多边形。中心轮、内曲线齿圈和行星轮的轮齿均为渐开线齿廓。中心轮与行星轮啮合,行星轮与内曲线齿圈啮合。由于是多对齿轮同时啮合,避免了单对齿轮啮合时冲击大、振动大、噪声高和流量脉动大的缺点,该泵具有运转平稳、径向液压力平衡、排量大、流量脉动小等特点,可作为液压动力元件广泛应用于工程、冶金、矿山等领域中,前景广阔。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TMS320F28太阳能智能化勘探行进装置,属于智能勘探领域,以TMS320F2812为主控制器,利用太阳能电源模块、LCD显示模块无线通信模块、伺服电机模块、检测模块、CAN总线模块共同作用,将采集到的小车速度、位置信息和障碍距离、方位和形状物信息传输到处理器进行数据融合获得道路信息和目标位置并调整装置转向给伺服电机模块驱动信号驱动装置自主行驶,测试表明控制性能良好,可以很好地适应勘探中复杂的道路,适合在煤矿冶金行业勘探中运用和推广。
平衡式多齿轮高压流量计,是一种能可靠的测量高压液压系统流量的高压流量计,填补了国内无容积式高压流量计空白。分成带内齿圈(如摘要附图1)和不带内齿圈两大类型,同时,径向齿轮的个数可为2到4个不等。它是先将被测液体的流量信号转换为转速信号,再通过转速传感器将转速信号变为电信号,最终通过测量到的电信号来确定被测系统的动态流量,该流量计的流量脉动很小,流量脉动频率明显加快,流量品质得到明显改善,又因为该流量计属于容积式流量计,故不受测试环境条件影响,能准确测量液压系统高压流量,具有测量范围大、精度高、可靠性好等优点,可广泛的使用在化工、煤矿、冶金等行业的高压液压系统的流量测量。
一种低压大排量复合齿轮泵,适用于以矿物油为工作介质的传动系统,属于液压传动领域。它是在壳体中安装一个本体,在本体中安装一个中心齿轮,在中心齿轮的周围均匀布置有3个行星齿轮,在行星齿轮的外面安装一个内齿圈。中心齿轮同时与3个行星齿轮啮合,3个行星齿轮又同时与内齿圈啮合,因此,可形成3个外啮合齿轮泵和3个内啮合齿轮泵。本实用新型具有排量大,流量脉动小,运转平稳,噪声低,受力平衡等特点。本实用新型可作为动力元件用于低压液压系统中,或作为油液输送元件用于冶金、矿山、航空、车辆工程等领域。
本新型实用公开了一种新型复合齿轮式齿轮马达,缸体与前、后盖板由螺栓固定,齿轮4、5、6组成的 复合齿轮和输出轴22相连,由齿轮17、16、14组成的另一对复合齿轮为空转齿轮,复合齿轮在啮合过程中, 其相互啮合的三对齿轮,在周向错位啮合,其输出扭矩可以实现错位叠加,这样既可以避免单对齿轮啮合时 所产生的冲击和噪声,又可以使齿轮马达的输出扭矩脉动大大降低。 该发明由于复合齿轮是由三个轴向安装、周向相互错位的齿轮组成,与另一个空转的复合齿轮相啮合, 既可显著降低其输出扭矩脉动,又避免了单对齿轮啮合时所产生的冲击和噪声,输出扭矩脉动低于1.5%。可 广泛的应用在航天、军工、化工、煤矿、冶金等行业。
中冶有色为您提供最新的安徽淮南有色金属理论与应用信息,涵盖发明专利、权利要求、说明书、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实用新型内容及具体实施方式等有色技术内容。打造最具专业性的有色金属技术理论与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