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在于提供一种铝电解槽排烟支管的自控蝶阀,一方面可实现排烟管网排烟的自动平衡,提高电解槽集气效率,另一方面减少现场调试的难度,还可以降低阀门的投资和维护成本,且采购成本与原阀门差距不大。一种铝电解槽排烟支管的自控蝶阀除具备简单可靠的外形还开发出一套用于精确计算阀板的计算软件。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工业硅塔式吹气精炼炉,它包括炉体和炉盖,炉体的炉膛深度与炉膛的直径之比为2~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能提高氯气利用率、缩短反应周期,降低能耗和生产成本。减少废气排放,有利于废气的净化处理和环境保护,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环保效益和可持续发展性。本设备亦可用于钢、铁、有色金属及合金的吹气精炼工艺中,以除去被精炼物的杂质,提高产品纯度和质量。
本发明是一种用于脱除工业硅中杂质的塔式工业硅吹气精炼炉,它包括炉体和炉盖,炉体的炉膛深度与炉膛的直径之比为2~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可提高氯气利用率、缩短反应周期,降低能耗和生产成本,减少废气排放,有利于废气的净化处理和环境保护,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环保效益和可持续发展性,本设备亦可用于钢、铁、有色金属及合金的吹气精炼工艺中,以除去被精炼物的杂质,提高产品纯度和质量。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炉渣粉碎回收混凝土制备用一体化装置,包括粉碎箱、研磨箱、搅拌箱和搅拌电机,所述粉碎箱的上端分别设置有第一粉碎电机和第二粉碎电机,所述研磨箱通过下料口与粉碎箱相互连通,所述研磨电机通过传动箱与研磨辊相互连接,且研磨辊的外侧固定有研磨块,所述研磨箱通过其另一侧的出料口与螺旋输送机的下端相互连接,所述搅拌箱上端的进料斗与螺旋输送机的上端相互连接,所述搅拌电机通过搅拌轴与搅拌杆相互连接。该炉渣粉碎回收混凝土制备用一体化装置,实现炉渣的二次利用,对于炉渣的粉碎效果好,螺旋状结构的研磨辊配合其外侧的研磨块,研磨效果好且便于将炉粉向外排出,整体采用一体化的结构,使用非常方便。
本发明涉及一种硅铁碎粒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具有粉末分离功能的冶金用硅铁碎粒装置。本发明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避免陶瓷片蹦出造成划伤、能够避免粉末四处飞散造成环境污染的具有粉末分离功能的冶金用硅铁碎粒装置。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粉末分离功能的冶金用硅铁碎粒装置,包括有工作台、物料推送机构和物料碾碎机构,工作台的顶部设置有物料推送机构,工作台的顶部远离物料推送机构的一侧设置有物料碾碎机构,物料推送机构和物料碾碎机构配合。本发明设置的物料推送机构可对物料进行移动推送,利用物料碾碎机构可对物料进行碾碎,同时对物料碾碎时,可对物料推送机构进行封闭,避免物料蹦出造成划伤。
一种园林废弃物蓄水土壤的制备方法,包括:S1、将园林废弃物进行破碎,并制成颗粒状态的有机原料;S2、将黏土与炉渣进行混合并制成无机原料;S3、将有机原料与无机原料进行混合,并在混合物中加入粉状纤维素酶制成粉状原料;S4、以糯米为原料调制糯米汤并取上清液作为液态原料,将液态原料与粉状原料进行混合,并通过压力成型机制成块状结构。本发明以园林废弃物、黏土以及炉渣为原料,采用糯米汤为粘合剂制成块状土壤,其不仅具有较高的植物营养价值,同时,该块状土壤还具有较高的蓄水能力。将本发明制备的土壤应用在城市建设,尤其是园林绿化建设中,可以提高土壤的蓄水能力,并且还有利于植被生长。
本发明属于有价金属回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低共熔溶剂的废旧锂离子电池的钴酸锂闭环回收方法,采用氯化胆碱‑草酸体系的低共熔溶剂在不同温度不同时间下浸出钴酸锂粉末,稀释后测定其浓度;接着加入过量的去离子水,静置离心后,上清液蒸干水分循环利用,沉淀物干燥后退火形成Co3O4前驱体,进一步焙烧后得到再生钴酸锂材料。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安全环保、生产成本低、设备资金投入少,在保证浸出效率高的同时,还具有溶剂易于循环利用、钴回收流程闭环的创新点。本发明构建了ChCl:OA DES还原强化浸出、钴离子草酸盐沉淀、氧化再生的绿色回收工艺;可通过添加去离子水实现钴沉淀分离和蒸发去离子水实现溶剂的可逆回收。
一种废弃矿物中提炼铜的工艺,包括:1)对矿物检测细度、分析含量,组织配矿,使矿物中含有20-25%的硫、6-10%的砷,加水和添加剂,调整矿浆浓度为65-70%,搅拌均匀;2)将1)得到的矿浆用喷枪喷入焙烧炉中,焙烧温度560℃,经炉顶排出含尘烟气,进入二级降温收尘器,一、二级降温收尘器的含尘烟气,经过布袋收砷装置回收三氧化二砷,再经湿法收尘产出浓度为5-15%的稀硫酸,产出98%的硫酸;3)矿浆焙烧后所产生的焙砂与湿法收尘产出的5-15%的稀硫酸混合,添加按照质量比1:1混合的二氧化锰和高锰酸钾的混合物,添加量为每吨焙砂加入10-30kg,经酸浸工艺浸出回收其中的铜。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强耐热铝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按重量百分比计其成分为Cu:1.0~10.0%,Mn:0.05~1.5%,Cd:0.01~0.5%,Ti:0.01~0.5%,B:0.01~0.2%,Zr:0.01~1.0%,Co:0.01~1.0%,Cr:0.01~1.0%,RE:0.05~5%,其余为Al。本发明以优质熔体、固溶体和相图理论为指导,通过优选合金主元素Cu、Mn及RE配方,降低合金准固相温度范围,解决铸造时热裂倾向大、制品高温强度低等问题;优选低成本多元微合金化元素配方,为固溶体中高温相和强化相的培育和细晶化作用创造物质基础条件,最终研制出一种高强耐热铝合金材料。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强耐热铝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按重量百分比计其成分为Cu:1.0~10.0%,Mn:0.05~1.5%,Cd:0.01~0.5%,Ti:0.01~0.5%,B:0.01~0.2%,Zr:0.01~1.0%,Li:0.1~3.0%,Mo:0.01~1.0%,RE:0.05~5%,其余为Al。本发明以优质熔体、固溶体和相图理论为指导,通过优选合金主元素Cu、Mn及RE配方,降低合金准固相温度范围,解决铸造时热裂倾向大、制品高温强度低等问题;优选低成本多元微合金化元素配方,为固溶体中高温相和强化相的培育和细晶化作用创造物质基础条件,最终研制出一种高强耐热铝合金材料。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以C变质的Li-Nb-RE高强耐热铝合金材料,按重量百分比计,该合金成分为Cu:1.0~10.0%,Mn:0.05~1.5%,Cd:0.01~0.5%,Ti:0.01~0.5%,C:0.0001~0.15%,Zr:0.01~1.0%,Li:0.1~3.0%,Nb:0.01~1.0%,稀土元素RE:0.05~5%,其余为Al。本发明以优质熔体、固溶体和相图理论为指导,以C元素作为高效变质剂,通过优选合金主元素Cu、Mn及RE配方,降低合金准固相温度范围,解决铸造时热裂倾向大、制品高温强度低等问题;优选低成本多元微合金化元素配方,最终研制出一种高强耐热铝合金材料。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强耐热铝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按重量百分比计其成分为Cu:1.0~10.0%,Mn:0.05~1.5%,Cd:0.01~0.5%,Ti:0.01~0.5%,C:0.0001~0.15%,Zr:0.01~1.0%,Sc:0.01~1.0%,W:0.01~1.0%,RE:0.05~5%,其余为Al。本发明以优质熔体、固溶体和相图理论为指导,通过优选合金主元素Cu、Mn及RE配方,降低合金准固相温度范围,以C为高效变质剂,解决铸造时热裂倾向大、制品高温强度低等问题;优选多元微合金化元素配方,为固溶体中高温相和强化相的培育和细晶化作用创造物质基础条件,最终研制出一种高强耐热铝合金材料。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以C变质的Li-W-RE高强耐热铝合金材料,按重量百分比计,该合金成分为Cu:1.0~10.0%,Mn:0.05~1.5%,Cd:0.01~0.5%,Ti:0.01~0.5%,C:0.0001~0.15%,Zr:0.01~1.0%,Li:0.1~3.0%,W:0.01~1.0%,稀土元素RE:0.05~5%,其余为Al。本发明以优质熔体、固溶体和相图理论为指导,以C元素作为高效变质剂,通过优选合金主元素Cu、Mn及RE配方,降低合金准固相温度范围,解决铸造时热裂倾向大、制品高温强度低等问题;优选低成本多元微合金化元素配方,最终研制出一种高强耐热铝合金材料。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强耐热铝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按重量百分比计其成分为Cu:1.0~10.0%,Mn:0.05~1.5%,Cd:0.01~0.5%,Ti:0.01~0.5%,B:0.01~0.2%,Zr:0.01~1.0%,Mo:0.01~1.0%,W:0.01~1.0%,RE:0.05~5%,其余为Al。本发明以优质熔体、固溶体和相图理论为指导,通过优选合金主元素Cu、Mn及RE配方,降低合金准固相温度范围,解决铸造时热裂倾向大、制品高温强度低等问题;优选低成本多元微合金化元素配方,为固溶体中高温相和强化相的培育和细晶化作用创造物质基础条件,最终研制出一种高强耐热铝合金材料。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强耐热铝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按重量百分比计该合金成分为Cu:1.0~10.0%,Mn:0.05~1.5%,Cd:0.01~0.5%,Ti:0.01~0.5%,B:0.01~0.2%,Zr:0.01~1.0%,Sc:0.01~1.0%,RE:0.05~5%,其余为Al。本发明以优质熔体、固溶体和相图理论为指导,通过优选合金主元素Cu、Mn及RE配方,降低合金准固相温度范围,解决铸造时热裂倾向大、制品高温强度低等问题;优选多元微合金化元素配方,为固溶体中强化相的培育和细晶化作用创造物质基础条件,最终研制出一种高强耐热铝合金材料。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强耐热铝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按重量百分比计其成分为Cu:1.0~10.0%,Mn:0.05~1.5%,Cd:0.01~0.5%,Ti:0.01~0.5%,B:0.01~0.2%,Zr:0.01~1.0%,Be:0.001~0.1%,Sc:0.01~1.0%,RE:0.05~5%,其余为Al。本发明以优质熔体、固溶体和相图理论为指导,通过优选合金主元素Cu、Mn及RE配方,降低合金准固相温度范围,解决铸造时热裂倾向大、制品高温强度低等问题;优选多元微合金化元素配方,为固溶体中高温相和强化相的培育和细晶化作用创造物质基础条件,最终研制出一种高强耐热铝合金材料。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强耐热铝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按重量百分比计其成分为Cu:1.0~10.0%,Mn:0.05~1.5%,Cd:0.01~0.5%,Ti:0.01~0.5%,B:0.01~0.2%,Zr:0.01~1.0%,Mo:0.01~1.0%,Ni:0.01~1.0%,RE:0.05~5%,其余为Al。本发明以优质熔体、固溶体和相图理论为指导,通过优选合金主元素Cu、Mn及RE配方,降低合金准固相温度范围,解决铸造时热裂倾向大、制品高温强度低等问题;优选低成本多元微合金化元素配方,为固溶体中高温相和强化相的培育和细晶化作用创造物质基础条件,最终研制出一种高强耐热铝合金材料。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以C变质的Li-Ni-RE高强耐热铝合金材料,按重量百分比计,该合金成分为Cu:1.0~10.0%,Mn:0.05~1.5%,Cd:0.01~0.5%,Ti:0.01~0.5%,C:0.0001~0.15%,Zr:0.01~1.0%,Li:0.1~3.0%,Ni:0.01~1.0%,稀土元素RE:0.05~5%,其余为Al。本发明以优质熔体、固溶体和相图理论为指导,以C元素作为高效变质剂,通过优选合金主元素Cu、Mn及RE配方,降低合金准固相温度范围,解决铸造时热裂倾向大、制品高温强度低等问题;优选低成本多元微合金化元素配方,最终研制出一种高强耐热铝合金材料。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以C变质的Cr-Mo-RE高强耐热铝合金材料,按重量百分比计,该合金成分为Cu:1.0~10.0%,Mn:0.05~1.5%,Cd:0.01~0.5%,Ti:0.01~0.5%,C:0.0001~0.15%,Zr:0.01~1.0%,Cr:0.01~1.0%,Mo:0.01~1.0%,稀土元素RE:0.05~5%,其余为Al。本发明以优质熔体、固溶体和相图理论为指导,以C元素作为高效变质剂,通过优选合金主元素Cu、Mn及RE配方,降低合金准固相温度范围,解决铸造时热裂倾向大、制品高温强度低等问题;优选低成本多元微合金化元素配方,最终研制出一种高强耐热铝合金材料。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以C变质的Be-Cr-RE高强耐热铝合金材料,按重量百分比计,该合金成分为Cu:1.0~10.0%,Mn:0.05~1.5%,Cd:0.01~0.5%,Ti:0.01~0.5%,C:0.0001~0.15%,Zr:0.01~1.0%,Be:0.001~0.1%,Cr:0.01~1.0%,稀土元素RE:0.05~5%,其余为Al。本发明以优质熔体、固溶体和相图理论为指导,以C元素作为高效变质剂,通过优选合金主元素Cu、Mn及RE配方,降低合金准固相温度范围,解决铸造时热裂倾向大、制品高温强度低等问题;优选低成本多元微合金化元素配方,最终研制出一种高强耐热铝合金材料。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强耐热铝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按重量百分比计其成分为Cu:1.0~10.0%,Mn:0.05~1.5%,Cd:0.01~0.5%,Ti:0.01~0.5%,C:0.0001~0.15%,Zr:0.01~1.0%,Sc:0.01~1.0%,Be:0.001~0.1%,RE:0.05~5%,其余为Al。本发明以优质熔体、固溶体和相图理论为指导,通过优选合金主元素Cu、Mn及RE配方,降低合金准固相温度范围,以C为高效变质剂,解决铸造时热裂倾向大、制品高温强度低等问题;优选多元微合金化元素配方,为固溶体中高温相和强化相的培育和细晶化作用创造物质基础条件,最终研制出一种高强耐热铝合金材料。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强耐热铝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按重量百分比计其成分为Cu:1.0~10.0%,Mn:0.05~1.5%,Cd:0.01~0.5%,Ti:0.01~0.5%,B:0.01~0.2%,Zr:0.01~1.0%,Co:0.01~1.0%,Ni:0.01~1.0%,RE:0.05~5%,其余为Al。本发明以优质熔体、固溶体和相图理论为指导,通过优选合金主元素Cu、Mn及RE配方,降低合金准固相温度范围,解决铸造时热裂倾向大、制品高温强度低等问题;优选低成本多元微合金化元素配方,为固溶体中高温相和强化相的培育和细晶化作用创造物质基础条件,最终研制出一种高强耐热铝合金材料。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强耐热铝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按重量百分比计其成分为Cu:1.0~10.0%,Mn:0.05~1.5%,Cd:0.01~0.5%,Ti:0.01~0.5%,B:0.01~0.2%,Zr:0.01~1.0%,Li:0.1~3.0%,Nb:0.01~1.0%,RE:0.05~5%,其余为Al。本发明以优质熔体、固溶体和相图理论为指导,通过优选合金主元素Cu、Mn及RE配方,降低合金准固相温度范围,解决铸造时热裂倾向大、制品高温强度低等问题;优选低成本多元微合金化元素配方,为固溶体中高温相和强化相的培育和细晶化作用创造物质基础条件,最终研制出一种高强耐热铝合金材料。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强耐热铝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按重量百分比计其成分为Cu:1.0~10.0%,Mn:0.05~1.5%,Cd:0.01~0.5%,Ti:0.01~0.5%,B:0.01~0.2%,Zr:0.01~1.0%,Cr:0.01~1.0%,Sc:0.01~1.0%,RE:0.05~5%,其余为Al。本发明以优质熔体、固溶体和相图理论为指导,通过优选合金主元素Cu、Mn及RE配方,降低合金准固相温度范围,解决铸造时热裂倾向大、制品高温强度低等问题;优选多元微合金化元素配方,为固溶体中高温相和强化相的培育和细晶化作用创造物质基础条件,最终研制出一种高强耐热铝合金材料。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以C变质的Ag-Li-RE高强耐热铝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按重量百分比计其成分为Cu:1.0~10.0%,Mn:0.05~1.5%,Cd:0.01~0.5%,Ti:0.01~0.5%,C:0.0001~0.15%,Zr:0.01~1.0%,Ag:0.01~1.0%,Li:0.1~3.0%,RE:0.05~5%,其余为Al。本发明以优质熔体、固溶体和相图理论为指导,通过优选合金主元素Cu、Mn及RE配方,降低合金准固相温度范围,以C为高效变质剂,解决铸造时热裂倾向大、制品高温强度低等问题;优选多元微合金化元素配方,最终研制出一种高强耐热铝合金材料。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强耐热铝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按重量百分比计其成分为Cu:1.0~10.0%,Mn:0.05~1.5%,Cd:0.01~0.5%,Ti:0.01~0.5%,B:0.01~0.2%,Zr:0.01~1.0%,Ni:0.01~1.0%,W:0.01~1.0%,RE:0.05~5%,其余为Al。本发明以优质熔体、固溶体和相图理论为指导,通过优选合金主元素Cu、Mn及RE配方,降低合金准固相温度范围,解决铸造时热裂倾向大、制品高温强度低等问题;优选低成本多元微合金化元素配方,为固溶体中高温相和强化相的培育和细晶化作用创造物质基础条件,最终研制出一种高强耐热铝合金材料。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以C变质的Mo-W-RE高强耐热铝合金材料,按重量百分比计,该合金成分为Cu:1.0~10.0%,Mn:0.05~1.5%,Cd:0.01~0.5%,Ti:0.01~0.5%,C:0.0001~0.15%,Zr:0.01~1.0%,Mo:0.01~1.0%,W:0.01~1.0%,稀土元素RE:0.05~5%,其余为Al本发明以优质熔体、固溶体和相图理论为指导,以C元素作为高效变质剂,通过优选合金主元素Cu、Mn及RE配方,降低合金准固相温度范围,解决铸造时热裂倾向大、制品高温强度低等问题;优选低成本多元微合金化元素配方,最终研制出一种高强耐热铝合金材料。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以C变质的Mo-Ni-RE高强耐热铝合金材料,按重量百分比计,该合金成分为Cu:1.0~10.0%,Mn:0.05~1.5%,Cd:0.01~0.5%,Ti:0.01~0.5%,C:0.0001~0.15%,Zr:0.01~1.0%,Mo:0.01~1.0%,Ni:0.01~1.0%,稀土元素RE:0.05~5%,其余为Al。本发明以优质熔体、固溶体和相图理论为指导,以C元素作为高效变质剂,通过优选合金主元素Cu、Mn及RE配方,降低合金准固相温度范围,解决铸造时热裂倾向大、制品高温强度低等问题;优选低成本多元微合金化元素配方,最终研制出一种高强耐热铝合金材料。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Ag-Co-RE高强耐热铝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按重量百分比计其成分为Cu:1.0~10.0%,Mn:0.05~1.5%,Cd:0.01~0.5%,Ti:0.01~0.5%,B:0.01~0.2%,Zr:0.01~1.0%,Co:0.01~1.0%,Ag:0.01~1.0%,RE:0.05~5%,其余为Al。本发明以优质熔体、固溶体和相图理论为指导,通过优选合金主元素Cu、Mn及RE配方,降低合金准固相温度范围,解决铸造时热裂倾向大、制品高温强度低等问题;优选多元微合金化元素配方,为固溶体中高温相和强化相的培育和细晶化作用创造物质基础条件,最终研制出一种高强耐热铝合金材料。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以C变质的Be-Mo-RE高强耐热铝合金材料,按重量百分比计,该合金成分为Cu:1.0~10.0%,Mn:0.05~1.5%,Cd:0.01~0.5%,Ti:0.01~0.5%,C:0.0001~0.15%,Zr:0.01~1.0%,Be:0.001~0.1%,Mo:0.01~1.0%,稀土元素RE:0.05~5%,其余为Al。本发明以优质熔体、固溶体和相图理论为指导,以C元素作为高效变质剂,通过优选合金主元素Cu、Mn及RE配方,降低合金准固相温度范围,解决铸造时热裂倾向大、制品高温强度低等问题;优选低成本多元微合金化元素配方,最终研制出一种高强耐热铝合金材料。
中冶有色为您提供最新的贵州贵阳有色金属火法冶金技术理论与应用信息,涵盖发明专利、权利要求、说明书、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实用新型内容及具体实施方式等有色技术内容。打造最具专业性的有色金属技术理论与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