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微细电解加工碳化钨硬质合金的电解装置及方法,其中,所述电解装置包括设置在电解池中的工具电极、工件电极、辅助电极、第一电路结构和第二电路结构;所述电解池内设置有中性电解液;所述辅助电极与所述工具电极之间通过绝缘层隔开;所述第一电路结构包括可调直流电源E1、氮化镓功率晶体管Q1和氮化镓功率晶体管Q2;所述第二电路结构包括可调直流电源E2、氮化镓功率晶体管Q3和氮化镓功率晶体管Q4;通过施加正脉冲电压和负脉冲电压交替作用在所述电解装置中,实现对碳化钨硬质合金的连续电化学溶解。本发明的电解装置可
本发明应用在液流电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锌锰液流电池的正极电解液。锌锰液流电池的正极电解液包括锰离子反应活性物质、支持电解质和溶剂水,锰离子反应活性物质为二价锰离子络合物,支持电解质用于提高溶液电导率。本发明通过选用锰离子络合物作为正极活性物质,利用二价锰离子和络合剂的络合反应,改变锰离子的配位结构,解决了三价锰离子歧化的问题,实现电池库伦效率和能量效率的提升以及长期稳定的循环。本发明涉及的新型锌锰液流电池无污染,安全可靠,具有价格和资源优势。
本发明涉及一种质子交换膜电解堆,该电解堆(1)包括依次叠加的紧固件(2)、前端板(3)、中板组件(4)、前绝缘板(5)、前集电板(6)、多片极板组件(7)、后集电板(8)、后绝缘板(9)和后端板(10);所述相邻的极板组件(7)之间设有中板组件(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设计的电解堆中的中板组件采用了复合材料,在满足电解堆整体性能的同时,降低了电解堆的整体质量;而且本发明设计的多层进气结构,可以让电解堆的前端板和后端板均可摒弃不锈钢材料,转而采用铝合金材料。
本发明公开了二次锌镍电池用电解液,包括如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25?50w%的碱溶液,0.01?5w%的LiOH,0.1?5w%的硼酸和/或硼酸盐,0.01?1w%的含铝物质,5?15w%的ZnO,0.005?0.03w%的SiO2,余量为纯水。本发明在可充电锌镍电池用电解液中加入含铝物,可以有效的抑制锌晶粒生长,电解液中的LiOH,Li+进入Ni(OH)2的晶格,提高质子的迁移能力,有效抑制K+的掺入,使晶格中的电解液得到稳定,在充放电过程中提高了Ni2+与Ni3+的转化效率,提高镍正极的循环性能,在电解液中加入SiO2后,可增加电解液的粘度,从而降低活性物质在电解液中的溶解度,减缓锌电极的变形,在电解液中加入硼酸或硼酸盐与碱液形成B4O72?,B4O72?的存在可以对ZnO在电极表面的吸附有阻碍作用,抑制锌电极的钝化。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工位并行芯片分选机智能测试装备用测试电缆,包括多股绞合的缆芯,且绞合的缆芯外设置有第一编织层,所述缆芯包括多股绞合的芯线,且绞合的芯线外设置有第二编织层,所述第二编织层外挤包有护套层,所述芯线包括多股绞合的导体,所述绞合的导体外包覆有微孔发泡绝缘层,且所述第一编织层内每根缆芯的颜色各不相同。通过在尼龙编织层内根据测试需要设置多股绞合的缆芯,利用缆芯结构尺寸小,分布电容≤80pF/m,柔性耐弯折,耐磨,耐油性好的特性,解决了多根信号测试电缆难于穿尼龙编织套管,单根信号测试电缆难于识别的难题,同时提高了生产效率。
本发明提供一种光储电解电源系统及控制方法,包括:光伏发电系统,其包括光伏电池阵列和Boost升压斩波电路,该光伏电池阵列的输出端与Boost升压斩波电路的输入端相连;储能电池组,其包括多个串并联的储能电池单元;DC/DC变流器,其包括多个并联的Buck电路模块。本发明将光伏发电系统输出的直流电能经过较少电能变换环节后直接用于电解铜箔、电解铝及电镀等直流电用电企业,能够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降低企业生产成本。
一种负极活性物质颗粒,其为能够抑制充放电循环特性下降的用于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的负极活性物质颗粒,其具备:包含硅酸盐相和分散在硅酸盐相中的硅颗粒的复合颗粒、和覆盖复合颗粒的表面层,表面层包含氟树脂。
本申请属于固体氧化物电解池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固体氧化物电解池的氢电极及其制备方法、固体氧化物电解池。本申请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NiO、氧化钇稳定氧化锆、第二造孔剂和溶剂混合,得到第二混合物,将第二混合物设置至氢电极支撑体的表面,烘干后预烧结,得到预氢电极;其中,NiO与氧化钇稳定氧化锆的质量比为(0.6~2.3):1;步骤2、将纳米颗粒设置在预氢电极上,然后进行烧结,制得固体氧化物电解池的氢电极。本申请公开了固体氧化物电解池的氢电极及其制备方法,能有效解决现有的Ni?YSZ多孔金属陶瓷的气孔结构和孔隙率的均匀性和可控性较差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涉及钒电解液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钒电解液生产方法及生产系统,包括以下步骤:S1.将待还原的第一钒电解液进行过量电解,得到二价钒的第二电解液;S2.再次将第二电解液与第一电解液进行混合,根据第一电解液的钒价态、通过控制流量比例得到指定钒价态的第三电解液。本发明无需电解完成后的价态比例检测,生产工序简单;通过流量控制可同时生产不同钒价态的钒电解液,解决了电解过程存在副反应和钒迁移现象,理论电解时间不足以使成品液价态合格的问题。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将待还原处理的第一电解液通入电解电堆阴极进行电解还原,能够减少泵能耗,电解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可及时导出,有利于钒电解液生产的自动化、连续化与规模化。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水系电池的电解液,以及利用该电解液的电池和电池组,属于二次电池技术领域。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解液,该电解液,包括水性电解质和添加剂,其中,所述添加剂为中性碱金属盐和富氧化合物,所述水性电解质包括在充放电过程中能够在阳极还原沉积为金属且该金属能可逆氧化溶解的阳极金属离子。本发明通过在电解液中加入中性碱金属盐以及PEG等富氧化合物,从而原位溶解氢氧化锌沉淀,进一步重排氢氧化锌沉淀并疏通离子通道,抑制金属枝晶的形成,最终达到提高电池容量和循环寿命的目的。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解质膜及其制备方法和电池。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可纤维化聚合物粉末和固态电解质作为材料主体高速剪切混合,高速剪切的速度≥1000rpm,得到混合料;2)对所述混合料进行热压处理,至预设厚度,得到电解质膜。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解质膜的干法制备方法,通过将可纤维化的聚合物高速剪切搅拌,在剪切作用力下聚合物拉丝纤维化,再经过热压成膜,纤维化的聚合物在热压成膜过程中随意搭接,形成具有丰富孔隙的聚合物网络,固态电解质分散粘结在该聚合物网络中,得到电解质膜。本发明可解决现有技术中有机液态电解质易燃易爆,电化学窗口低,工作温度范围小的问题。
作为实施方式的一例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是具备收纳电极体及非水电解质的方形的电池外壳、并且质量能量密度为200Wh/kg以上的二次电池。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具备介于电极体与电池外壳之间的非发泡型的弹性片。SOC100%时的弹性片厚度(A)相对于SOC0%时的弹性片厚度(B)的比率(A/B)为0.05~0.3。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高二次电池的寿命。一种半固体电解质,其包含含有半固体电解质溶剂和负极界面添加剂的半固体电解液、以及颗粒,负极界面添加剂的重量相对于半固体电解质的重量与所应用的负极的重量之和的重量比为0.6%~11.7%。优选所应用的负极界面添加剂的重量相对于半固体电解质的重量与负极的重量之和的重量比为1.7重量%~5.8重量%。在含有半固体电解质的二次电池中,优选规定次循环后的二次电池的容量维持率大于不含负极界面添加剂时的二次电池的容量维持率。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半导体芯片全自动测试分选机,包括机身,所述机身上设置有升降机、第一托盘搬运机构、绷膜角度校正及芯片单顶工作台、芯片翻转定位工装、十二机械臂转塔机构、芯片测试工装、芯片引脚面及侧面外观检测工装、托盘芯片摆盘机构、第二托盘搬运机构和托盘叠放机构。该半导体芯片全自动测试分选机,整个分选过程都是一颗一颗搬运芯片,不会发生芯片堆放导致芯片与芯片相互刮伤的情况。
本发明涉及一种镁电池电解液,包括凝胶态电解质盐,所述电解质盐的化学式为[MgXMp][B(ORO)4]n,其中,所述X选自?1价的卤素离子和类卤素离子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M为配位剂,所述p选自1~5的任意整数,所述n选自任意的正整数,所述R选自通式为?(Cn1Hn2Yn3On4)?的基团,其中,所述Y选自?1价的所述卤素离子和所述类卤素离子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n1选自2~10之间的任意整数,所述n2、n3、n4均为大于等于0的整数,n2+n3≤2n1。本发明还涉及一种所述镁电池电解液的制备方法,包括:将无水镁盐、无水多元醇和非水溶剂混合得到混合物;以及将所述混合物在25℃~200℃下反应;其中,所述无水镁盐为MgXBH4,所述无水多元醇为OH?R?OH。本发明进一步涉及一种镁电池,包括所述镁电池电解液。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蓄电池电解液更换平台,涉及更换电解液技术领域;为了解决工作效率不高的问题;具体包括两个右支撑腿和放置架,所述放置架的顶部外壁设置有两个以上的隔开板;所述放置架的顶部外壁设置有四个安装孔,四个安装孔内壁均设置有固定栓;所述放置架远离安装孔的顶部外壁设置有四个插孔,两个所述右支撑腿的一侧外壁均设置有上支撑臂。本发明通过设置有放置架和隔开板等结构,隔开板将放置架隔开为四个放置槽,可在放置架上同时拆解更换一至四个蓄电池,工作效率大大提高,将蓄电池置于放置槽内,作业时把固定栓插入蓄电池固有的前提环,蓄电池固有的后插栓插入插孔内,对蓄电池进行固定,避免作业时蓄电池脱落。
本申请提出一种迷宫型结构的电极板及电解槽,包括板体和设置于所述板体上的导流结构,所述导流结构包括在所述板体径向上层层间隔设置的多个导流层以对电解液层层导流,多个所述导流层在所述板体上同心设置且相互套合,各所述导流层包括在圆周方向上间隔设置的多个导流板,通过在所述板体径向上层层间隔设置的多个导流层以对电解液层层导流,对流经的电解液起到了均匀分布的作用,迷宫型布置可有效避免电极板边缘催化剂无法有效利用的情况,大大增加了流动的湍动程度,可加快气泡运输,减小气泡在腔室内的停留时间,强化产氢反应的传质过程,提高系统的产氢效率。
摘要: 钠与锂具有相似的物理化学性质,且资源丰富,钠离子电池作为最有前途的锂离子电池替代品之一,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基于转化反应的铁氧化物FeOx (α/γ-Fe2O3和Fe3O4)具有成本低、比容量大等优点,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综述了FeOx材料的合成工艺、电化学性能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最后,对FeOx材料作为钠离子电池负极存在的问题及其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阐述。
摘要: 水系钠离子电池因为拥有安全性高、环境友好且造价成本低等特点受到广泛关注,被认为是一类极具发展潜力的新型储能体系。鉴于此,本研究使用简单的液相共沉淀法制备典型的普鲁士蓝类似物–铁氰化镍作为储钠活性材料,系统研究铁氰化镍在天然海水和0.5 mol/L氯化钠溶液中的电化学性能,阐明廉价天然海水作为水系钠离子电池电解液的可能性,进一步降低水系钠离子电池的成本,提高其应用价值。
摘要: 纳米纤维素基气凝胶因其材料天然可再生的特点受到广泛的关注,但其易燃、机械性能差的缺点使其实际应用受到限制。本文以纳米纤维素为基底,氧化石墨烯(GO)与钠基蒙脱土(Na-MMT)为填料,通过定向冷冻干燥制备了CNF/GO/MMT复合气凝胶。定向冷冻的方法使得复合气凝胶保持了较低的热导率(37.43 mW mK?1),同时与纯CNF气凝胶相比,复合气凝胶的抗压强度提高了6倍(达到669 KPa),阻燃性能也得到了显著的提升。这些测试结果表明通过GO/MMT的加入,成功地提高了复合气凝胶的综合性能,为建筑隔热材料提供了新的选择。
摘要: FeS2是黄铁矿的主要成分,作为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的一员,其在锂离子电池应用方面有着巨大的潜力。然而,巨大的体积膨胀以及迟缓的动力学严重限制了其在电池中的应用。本文中,我们以碳布作为基底,通过水热以及硫化过程将FeS2纳米颗粒与碳布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将FeS2/CC直接作为锂离子负极材料,不需要额外添加导电剂以及粘结剂,减少了容量的损失。并且碳布本身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可以提供巨大的空间,足以容纳FeS2在循环过程中的体积膨胀,提高循环稳定性。所以,FeS2/CC在200 mA g?1以及500 mA g?1的电流密度下分别循环100圈以及250圈后仍然可以维持着1376.5 mAh g?1和1345.5 mAh g?1的可逆容量,同时还具有优异的倍率容量,在2 A g?1的电流密度下其放电容量维持在750.6 mAh g?1。
摘要: CdS具有光吸收系数大与制备工艺简单等优点,可用于制光电探测器、太阳能电池等领域。尽管CdS纳米线的制备和应用已经在很多领域取得了进展,而对于通过低成本方式生长高质量的晶体结构还有很大进步空间。本文通过水热法制备了质量较高的CdS纳米线,研究以不同的硫源及反应时间制备得到了CdS纳米线,并利用拉曼光谱、光致荧光光谱(PL)、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表征测试技术对所制备的CdS纳米线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水热过程中,不同硫源与Cd2+及乙二胺的作用方式不同,所制备的CdS纳米线长度有所不同。表现为当硫源为硫粉时CdS纳米线形貌明显清晰,长度增加。而在反应时间方面,随着保温时间的增加纳米线有接合生长的趋势,表现为随着反应时间增加CdS纳米线长度明显增长。
摘要: 近些年,一维(1D)卤化物钙钛矿的低维纳米材料在光电探测器材料领域成为备受科学家关注的焦点之一,因其拥有优异的光吸收系数、发射效率和高载流子迁移率,长的载流子扩散长度等优秀的光电性能。本实验通过蒸发诱导自组装方法制备出钙钛矿纳米线,在保持钙钛矿溶液浓度不变的情况下,把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BMIMBF4)作为添加剂加入到钙钛矿纳米线中。其中设置了四组不同的BMIMBF4浓度来探究离子液体的添加对钙钛矿纳米线的影响,其中离子液体的浓度分别为0 mmol、0.1 mmol、0.3 mmol、0.6 mmol。从实验结果可以得知,加入BMIMBF4离子液体之后纳米线的PL (稳态光致发)强度更高,表明BMIMBF4对MAPbI3纳米线的生长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提高了钙钛矿纳米线的稳定性和光电性能。其中加入0.3 mmol离子液体的促进效果最强,加入0.6 mmol离子液体的钙钛矿纳米线相对于浓度为0.3 mmol那一组的促进效果较弱,可能是由于离子液体浓度过高抑制了钙钛矿纳米线的生长。
摘要: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具有成本便宜、器件效率高、制备工艺相对简单等优势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电子传输层是钙钛矿太阳能的重要结构,在整个电池里要起到输送电子并把空穴阻隔在传输层以外的作用。TiO2具有与钙钛矿材料最低未占分子轨道能级相适应的导带底(?4.1 eV),和比较宽的带隙大约3 eV,有益于电子的选择性传输,因此作为电子传输层材料,在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中应用非常广泛。本文简要介绍了TiO2电子传输层的结构、性质和制备方法,重点分析了目前提高TiO2电子传输层材料性能的主要方法:形貌调控、掺杂和界面修饰,通过这些方法对TiO2电子传输层进行调控,并在不同程度上使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得到提升。希望研究结果能够为制备出性能优异的TiO2电子传输层提供一定的参考。
摘要: 在入射光的激发下,银纳米颗粒(Ag NPs)表面发生的局域表面等离激元共振效应具有近场增强的作用,这种效应有望增强对CsPbIBr2钙钛矿材料的激发态密度从而提高光伏器件的光电转换效率。另外,Ag NPs的前向散射会提高入射光的光程,有助于提高光吸收。基于此,本文设计了基于Ag NPs的局域表面等离激元增强型CsPbIBr2钙钛矿光伏器件,利用Ag NPs改善结构为FTO/ZnO/CsPbIBr2/Carbon的CsPbIBr2光伏器件的性能。我们利用时域有限差分法对基于Ag NPs的局域表面等离激元增强型CsPbIBr2钙钛矿光伏器件结构进行了相关的数值模拟,通过调控模型中FTO衬底表面上Ag NPs的间隔尺寸得到了具有不同Ag NPs表面覆盖比的CsPbIBr2钙钛矿光伏器件,进而模拟得到器件的吸收率以及各光伏器件剖面的电场分布情况。模拟结果表明,Ag NPs的局域表面等离激元增强效应以及前向散射效应有望改善CsPbIBr2钙钛矿光伏器件的性能,在理论上预言了本文设计的可行性,也为实验制备高效CsPbIBr2光伏器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指导。
摘要: 近年来半导体量子点以其发光效率高、量子点尺寸具有可调的发射波长、特有的光学特性以及分离三角功能状态和光学振子密度大、温度不敏感的光学增益受到人们的极大关注。本文利用无机钙钛矿量子点(CsPbBr3)修饰ZnO基紫外探测器来改善响应时间。结果表明,修饰后的紫外探测器,在400 nm可见光照射下,器件的响应恢复时间反偏为2 s,正偏时间为10 s,恢复时间明显改善。
摘要二维La07Sr03MnO3纳米薄膜在由m面蓝宝石表面重构的具有纳米凹槽的横向纳米复合材料下制备通过XRD测试样品晶体结构确定样品物质组成用原子力显微镜AFM测试薄膜表面形貌我们通过范德堡法测试了薄膜温度电阻RT曲线来表征其金属绝缘体转变MIT特性发现在重构蓝宝石基片的不同取向即在沟道的不同方向上其MIT表现出各向异性从磁化强度随温度的变化我们发现LSMO薄膜显示出顺磁铁磁PMFM相变并且在沟道的不同方向上其PMFM也表现出各向异性
摘要探索双碳背景下材料科学与工程中新能源材料产业化所需的人才培养模式思考培养模式中现存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提升材料科学与工程中新能源材料专业高素质人才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大学生对双碳背景下材料科学与工程新工科属性和新能源材料产业化对国民经济发展重要性的认识强化大学生自主创新意识和自我学习能力从而在学业中就业中创业中获得成功
摘要本文研制了一款VHF频段的四阶极窄带高温超导滤波器该滤波器相对带宽为08插入损耗小于07dB滤波器基于切比雪夫原型设计由直径2英寸的氧化镁MgO为基底的高温超导薄膜材料DyBCO制作采用Sonnet软件进行滤波器的电路搭建电磁场仿真文章给出了极窄带滤波器的等效电路图理论曲线耦合矩阵物理电路模拟仿真和实际测试结果
摘要SiO2具有制备简单粒径可调光学透明性和化学稳定性等优异性能作为一种可改性的光电材料以其优异的性能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在光电传感器光信息处理和存储装置光通信及激光器拉曼晶体等领域拥有广阔的前景本文应用第一性原理计算模拟软件MaterialStudio的CASTEP模块构建了SiO2晶体和SiO2晶体并对其进行几何优化使其达到稳定分析了压力对晶格常数的影响在5145nm激光入射下分析了两种晶体的光学性能结果表明SiO2晶体和SiO2晶体对光的反射折射和小光系数均是等价的而对于激光拉曼散射的能力差别很大SiO2晶体的拉曼频移主要集中在200cm1范围内
中冶有色为您提供最新的有色金属新能源材料技术理论与应用信息,涵盖发明专利、权利要求、说明书、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实用新型内容及具体实施方式等有色技术内容。打造最具专业性的有色金属技术理论与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