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金星智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宣传

位置:中冶有色 >

有色技术频道 >

> 新能源材料技术

> 多工位并行芯片分选机智能测试装备用测试电缆

多工位并行芯片分选机智能测试装备用测试电缆

463   编辑:中冶有色技术网   来源:江苏永鼎电气有限公司  
2024-05-21 16:17:50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多工位并行芯片分选机智能测试装备用测试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多股绞合的缆芯(10),且绞合的缆芯(10)外设置有第一编织层(20),所述缆芯(10)包括多股绞合的芯线,且绞合的芯线外设置有第二编织层(3),所述第二编织层(3)外挤包有护套层(4),所述芯线包括多股绞合的导体(1),所述绞合的导体外包覆有微孔发泡绝缘层(2),且所述第一编织层(20)内每根缆芯(10)的颜色各不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工位并行芯片分选机智能测试装备用测试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编织层(20)内设置有8股、16股或32股绞合的缆芯(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工位并行芯片分选机智能测试装备用测试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导体的单丝直径为不大于0.12mm,所述微孔发泡绝缘层(2)的厚度为0.15mm-

0.25mm,所述护套层(4)的厚度为0.25mm-0.35mm,所述编织层(3)由镀锡铜丝导体编织而成,且所述镀锡铜丝导体的外径范围为0.08mm-0.1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工位并行芯片分选机智能测试装备用测试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孔发泡绝缘层(2)的材质为FEP或PFA。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工位并行芯片分选机智能测试装备用测试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线包括19股胶合的导体(1),且该导体为镀锡或镀银导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工位并行芯片分选机智能测试装备用测试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套层(4)为FEP、PFA或PDF中的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工位并行芯片分选机智能测试装备用测试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孔发泡绝缘层(2)的材质为聚炳烯,所述护套层(4)的材质为尼龙。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工位并行芯片分选机智能测试装备用测试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编织层(3)内有三股绞合的芯线。

说明书: 一种多工位并行芯片分选机智能测试装备用测试电缆技术领域[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了一种多工位并行芯片分选机智能测试装备用测试电缆,属于电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0002] 随着我国自动化智能化产业快速发展,智能制造发展如日中天,芯片是各类智能装备的核心,全自动芯片的分选和测试尤为重要。一种多工位并行芯片分选机智能测试装

备用测试电缆,区别于普通的信号传输电缆,要求电缆结构尺寸小,分布电容低,以及抗弯

折以满足自动化生产线使用。属特殊用途的高技术产品。

[0003] 国内常见的信号传输电缆,均采用聚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在满足电缆分布电容的情况下,其结构尺寸较大。全自动并行测试分选机,从最初的双工位机,已发展到16工

位,32工位,甚至已经在研发64工位,每个工位均需要连接一条测试电缆,因此现有的信号

传输测试电缆其结构无法满足设备的使用要求。

[0004] 对于多工位全自动并行芯片分选机,尤其是8工位以上的全自动多工位并行芯片分选机上,电缆要求为圆形,电缆结构尺寸小,分布电容≤80pF/m,柔性耐弯折,耐磨,耐油

性好。国外发达国家对于此类设备用电缆,采用单根信号测试电缆穿尼龙套管,对于8工位

以上全自动并行芯片分选机难于适用;随着分选机的发展,现已有16工位、32工位的全自动

并行芯片分选机,已有进口电缆也难以满足设备的使用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0005]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多工位并行芯片分选机智能测试装备用测试电缆,通过在尼龙编织层内根据测试需要设置多股绞合的缆芯,利用缆芯结构尺

寸小,分布电容≤80pF/m,柔性耐弯折,耐磨,耐油性好的特性,解决了多根信号测试电缆难

于穿尼龙编织套管,单根信号测试电缆难于识别的难题,同时提高了生产效率。

[0006]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0007] 一种多工位并行芯片分选机智能测试装备用测试电缆,包括多股绞合的缆芯,且绞合的缆芯外设置有第一编织层,所述缆芯包括多股绞合的芯线,且绞合的芯线外设置有

第二编织层,所述第二编织层外挤包有护套层,所述芯线包括多股绞合的导体,所述绞合的

导体外包覆有微孔发泡绝缘层,且所述第一编织层内每根缆芯的颜色各不相同。

[0008] 前述的一种多工位并行芯片分选机智能测试装备用测试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编织层内设置有8股、16股或32股绞合的缆芯。

[0009] 前述的一种多工位并行芯片分选机智能测试装备用测试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导体的单丝直径为不大于0.12mm,所述微孔发泡绝缘层的厚度为0.15mm-0.25mm,所述护套

层的厚度为0.25mm-0.35mm,所述编织层由镀锡铜丝导体编织而成,且所述镀锡铜丝导体的

外径范围为0.08mm-0.10mm。

[0010] 前述的一种多工位并行芯片分选机智能测试装备用测试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孔发泡绝缘层的材质为FEP或PFA。

[0011] 前述的一种多工位并行芯片分选机智能测试装备用测试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线包括19股胶合的导体,且该导体为镀锡或镀银导体。

[0012] 前述的一种多工位并行芯片分选机智能测试装备用测试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套层为FEP、PFA或PDF中的一种。

[0013] 前述的一种多工位并行芯片分选机智能测试装备用测试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孔发泡绝缘层的材质为聚炳烯,所述护套层的材质为尼龙。

[0014] 前述的一种多工位并行芯片分选机智能测试装备用测试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编织层内有三股绞合的芯线。

[0015]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多股缆芯绞合,每根缆芯分色,缆芯外编织尼龙套,利用缆芯结构尺寸小,分布电容≤80pF/m,柔性耐弯折,耐磨,耐油性好的特性,解决了8

工位以上全自动并行芯片分选机智能测试装备用电缆,难于穿管,难于识别,结构尺寸大的

难题,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0016]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工位并行芯片分选机智能测试装备用测试电缆的结构示意图;

[0017]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工位并行芯片分选机智能测试装备用测试电缆的缆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0018] 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0019]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多工位并行芯片分选机智能测试装备用测试电缆,包括多股绞合的缆芯10,且绞合的缆芯10外设置有第一编织层20,所述缆芯10包括多股绞合的芯

线,且绞合的芯线外设置有第二编织层33,所述第二编织层33外挤包有护套层4,所述芯线

包括多股绞合的导体1,所述绞合的导体外包覆有微孔发泡绝缘层2,且所述第一编织层20

内每根缆芯10的颜色各不相同。

[0020] 缆芯采用多根单丝导体1进行绞合后再包覆微孔发泡绝缘层2,不仅保证了电缆的可弯折性,具有一定的柔性,而且采用微孔发泡绝缘层2使电缆在同绝缘厚度情况下的介电

常数减小,使绞合的导体与编织层之间分布电容值小于80pF/m,解决电缆外径小则分布电

容大,分布电容小则电缆外径大,相互矛盾相互制约的难题。然后根据需要选择多股缆芯绞

合后包覆第一编织层20,每根缆芯分色,利用缆芯结构尺寸小,分布电容≤80pF/m,柔性耐

弯折,耐磨,耐油性好的特性,解决了8工位以上全自动并行芯片分选机智能测试装备用电

缆,难于穿管,难于识别,结构尺寸大的难题,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0021] 根据测试的需求,可以选择在所述第一编织层20内设置有8股、16股或32股绞合的缆芯10,分别满足对8工位、16工位、32工位的全自动并行芯片分选机测试用。

[0022] 所述导体的单丝直径为不大于0.12mm,所述微孔发泡绝缘层2的厚度为0.15mm-0.25mm,所述护套层4的厚度为0.25mm-0.35mm,所述第二编织层3由镀锡铜丝导体编织而

成,且所述镀锡铜丝导体的外径范围为0.08mm-0.10mm。通过选择合适的单丝导体1的直径、

微孔发泡绝缘层2、第二编织层3和护套层4的厚度,实现了电缆整体的小型化设计,实现智

能装备用低电容测试电缆的外径≤3.2mm。

[0023] 绞合的芯线采用7股、13股、19股、25股等符合1+6*N的数量的导体进行绞合时,其圆整度更高,其中N为自然数。本实施例中本实施例中,芯线包括19股胶合的导体1,且该导

体为镀锡或镀银导体,不仅符合电缆圆整度的要求,而且其性能也能符合测试电缆的要求。

本实施例中,所述编织层3内有三股绞合的芯线,在满足电缆性能要求的前提下,尽量保证

了电缆的圆整度。

[0024] 所述微孔发泡绝缘层2的材质为FEP或PFA,由于FEP或PFA特殊的绝缘性能,能够保证微孔发泡绝缘层2的绝缘性更好,能够有效控制导体与编织层之间分布电容值。

[0025] 护套层4为FEP、PFA或PDF中的一种,采用薄层挤出工艺,使电缆具有较好的耐磨和耐油性。

[0026] 为了降低成本,微孔发泡绝缘层2也可以采用聚炳烯,护套层采用尼龙材质,能够使电缆整体成本下降了20%至30%,其性能也基本更够满足测试电缆所需。

[0027]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多工位并行芯片分选机智能测试装备用测试电缆,通过在尼龙编织层内根据测试需要设置多股绞合的缆芯,利用缆芯结构尺寸小,分布电

容≤80pF/m,柔性耐弯折,耐磨,耐油性好的特性,解决了多根信号测试电缆难于穿尼龙编

织套管,单根信号测试电缆难于识别的难题,同时提高了生产效率。

[0028]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及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

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

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

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



声明:
“多工位并行芯片分选机智能测试装备用测试电缆” 该技术专利(论文)所有权利归属于技术(论文)所有人。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该技术所有人。
我是此专利(论文)的发明人(作者)
分享 0
         
举报 0
收藏 0
反对 0
点赞 0
全国热门有色金属技术推荐
展开更多 +

 

中冶有色技术平台微信公众号
了解更多信息请您扫码关注官方微信
中冶有色技术平台微信公众号中冶有色技术平台

最新更新技术

报名参会
更多+

报告下载

第二届关键基础材料模拟、制备与评价技术交流会
推广

热门技术
更多+

衡水宏运压滤机有限公司
宣传
环磨科技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宣传

发布

在线客服

公众号

电话

顶部
咨询电话:
010-88793500-807
专利人/作者信息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