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多巴胺纳米球/氮化硼量子点/石墨烯固体润滑剂及其制备方法、应用和复合材料,包括以下步骤:乙醇、去离子水和氨水混合搅拌均匀得到混合溶液;盐酸多巴胺溶解到去离子水中并滴入混合溶液中,依次经过搅拌、离心和水洗后进行干燥得到PDA NS;将PDA NS和GO混合搅拌均匀后加入水合肼进行冷凝回流,得到PDA NS/RGO复合粒子的产物体系,待PDA NS/RGO复合粒子的产物体系冷却后,对产物体系进行洗涤并冷冻干燥得到PDA NS/RGO复合粒子;在离子水中加入硼酸后再加入氨水并通过磁力搅拌均匀后放入反应釜中冷却,得到BNQDS;将BNQDS和PDA NS/RGO复合粒子通过磁力搅拌后冷冻干燥得到PDA NS/BNQDs/RGO固体润滑剂。本发明得到的固体润滑剂,能减小和稳定基体材料的摩擦系数、提高其耐磨性。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重力浸渗铁基复合材料预制体的高通量制备方法,将镀有金属层的陶瓷颗粒放入丙酮中浸泡,然后清洗并烘干,使用PVA水溶液,将烘干后的陶瓷颗粒以及金属粉末混合后放入石墨模具中烘干;再将石墨模具依次堆垛后进行高通量烧结处理,获得陶瓷颗粒预制体。本发明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表面质量,有利于预制体的浇铸。
本发明设计了一种基于滚轮的复合材料预浸胶带热压搭接装置,由底板、下导辊机构、上导辊机构、顶板、驱动机构和热风桶组成;下导辊机构由下导柱、两个下导辊架和若干下导辊组成;上导辊机构由上导柱、两个上导辊架和若干上导辊组成;顶板中部开有热风口,在顶板上固定安装有两个驱动机构和热风桶;两个驱动机构的驱动杆穿过顶板后各自与对应的上导辊架固定连接,驱动机构驱动上导辊架沿上导柱运动。本发明中下导辊采用聚四氟乙烯,此材质具有抗酸抗碱、抗各种有机溶剂的特点,即保证了导辊外侧不粘胶;采用上、下导辊挤压、运动过程中充分黏合同时滤除黏合处内部的空气,保证缠绕制品的质量。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备陶瓷基复合材料波形弹簧的模具及方法,第一模具本体上的模具型面与波形弹簧的一个型面相同,第二模具本体上的模具型面与波形弹簧相对一边的型面相同,且分别设有定位销和定位孔。将SiC或Si3N4纤维布制备波形弹簧预制体,经模压缝合,完成弹簧预制体定型;再利用化学气相渗透法在预制体的SiC纤维表面制备BN界面层,和采用化学气相渗透工艺对波形弹簧预制体预致密化,在多轴数控机床上采用立方氮化硼或金刚石特种刀具对波形弹簧粗、精加工,最后制备防氧化涂层,完成波形弹簧制备。本发明波形弹簧自由高度3~8mm,弹片厚度0.5~6mm,弹簧外径10~300mm,内径5~250mm。SiC/SiC波形弹簧刚度系数为50~300N/mm。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抗菌树脂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定量称取需要进行加工的合成树脂制品并等量打包处理;2)在每一份打包处理的合成树脂制品中加入一定重量比的抗菌添加剂,并加入注塑机中注塑;3)调节注塑机的注塑温度,使得抗菌添加剂与合成树脂制品混合完全;4)将注塑成型的合成树脂产品进行冷却、烘干以及切割处理;5)将获得的合成树脂产品进行再次打包称重处理。本发明工艺简单,制备方便,可快速有效的完成生产,并且抗菌效果优异。
本发明涉及金属硫化物/石墨烯/二氧化钛纳米管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为:1)制备氧化石墨烯分散液;2)加入钛源并搅拌;3)碱化;4)制备金属硫化物/石墨烯/二氧化钛纳米管;5)将上部得到的粉体材料放在坩埚中,在氮气或氩气氛保护下温度450℃烧结0.5h-1h,即可得到金属硫化物/石墨烯/二氧化钛纳米管。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技术成本低廉、环境友好、可重复性好,制备方法简便、催化性能优异,因此在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螺杆木塑复合材料挤出成型机,包括第一泵体和第二泵体,其中,第一泵体位于第二泵体上方,且第一泵体的出料口与第二泵体的进料口连接,第一泵体中设置有用于搅拌材料的第一泵杆;第二泵体中设置有用于挤压材料的第二泵杆,第一泵杆与第二泵杆均为双螺杆,能使植物纤维在自然干燥含水率小于15%的条件下可以正常生产并保证产品质量,省去木粉烘烤工艺,降低了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陶瓷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制备装置,包括底座、密闭容器、搅拌杆和超声波探头,密闭容器包括外壳和顶盖,外壳安装在底座上,外壳内设有炉膛,炉膛内侧设有电炉丝,炉膛内设有金属坩埚,顶盖顶部固定有导向壳,导向壳内设有安装座,导向壳上穿设有丝杠,丝杠下端与安装座螺纹连接,超声波探头上端安装在安装座上,安装座上还安装有搅拌电机,搅拌杆上端与搅拌电机输出轴固连,搅拌杆和超声波探头的下部均位于金属坩埚内,外壳底部安装有漏料缸筒,漏料缸筒上端与金属坩埚连通,外壳侧部安装有滑动片。本实用新型能使陶瓷颗粒在金属基体中均匀分散,实现了两者在微米级乃至纳米级的均匀混合,防止金属基体吸气氧化。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轻量化复合材料数控定位器。包含层叠且互相垂直设置的X向运动机构、Y向运动机构、Z向运动机构,X向运动机构为定位器的基座,与Y向运动机构通过滑轨滑块结构连接,Z向运动机构与Y向运动机构通过滑轨滑块结构连接,Y向运动机构可在X向运动机构上表面沿X向滑动,Z向运动机构在Y向运动机构上表面沿Y向滑动,Z向运动机构自身可沿Z向做垂直运动,保证在飞机大部件精确装配过程中,既满足飞机大部件装配调姿精度,又不降低数控定位器的刚性和强度。满足飞机大部件精确装配的要求,减轻数控定位器的重量,增加数控定位器的可移动性,使未来数字化集成装备朝着可移动式、轻量化等方向发展。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复合材料天线反射器的成型胶合夹具及使用方法,成型胶合夹具包括成型模胎、起模装置及支撑筋板定位装置,成型模胎工作面与反射面外形一致,其上制有反射器预埋件定位孔,并划有零件外形线,外形线外设有环状凸台,环状凸台底部设有起模装置,支撑筋板定位装置包括角座、定位卡板及定位角片,定位卡板安装在角座上,定位卡板上制出支撑筋板的定位凹槽,凹槽位置装有定位角片,定位卡板凹槽及定位角片用于限定支撑筋板的安装角度和方向。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菱镁砼复合材料包装箱,主要由箱盖、箱体、箱体座及连接固定件构成。他的特别之处是包装箱整体结构的每一部分是采用了菱镁砼复合型材结构;连接件采用一种U型螺栓及和U型螺栓相配套的扣板,通过螺母固定连接,尤其是选用了工字形型材做箱体底座支梁,该结构可使包装箱成本降低,重量减轻、容积增大,外观上造型美观。
本发明涉及一种C/C复合材料SiC?Y2Hf2O7复合涂层及制备方法,将Si粉和碳粉在一定配比下混合均匀作为原料,在一定温度制度下采用包埋法制得SiC内涂层。以硝酸钇和四氯化铪为原料,尿素为还原剂,采用溶剂燃烧法制备铪酸钇粉体。所得粉体经高温热处理或造粒,用超音速等离子喷涂法制得铪酸钇外涂层,所制备涂层具有较好的涂层结合力,在160个1200℃?室温水的水冷热震环境中仍保有较为完整的表面特征。
本发明一种纤维复合材料的方形模组盒及其制作方法,所述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原材料准备;步骤2,预成型;将连续玄武岩纤维在方形的1号模具中铺设成型,然后将1号模具放置在1号模压机的成型台上;采用液体淋浇方法将第一份环氧树脂均匀淋浇到铺设的连续玄武岩纤维层上,利用1号模压机先压制3min~5min进行第一次预成型;然后抬起模压机的上压板,再淋浇第二份环氧树脂到纤维层上,压制5min~7min进行第二次预成型;最后再抬起模压机的上压板,再将第三份环氧树脂淋浇到纤维层上,然后合模成型;步骤3,正式成型;将合模成型的方形模组盒从1号模具中取出,放置于2号模压机的2号模具中,压模成型。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三向正交结构的隐身复合材料,包括混杂纤维三向正交织物,混杂纤维三向正交织物内填充有环氧树脂组合材料;混杂纤维三向正交织物包括正交放置的x方向纱和y方向纱以及z方向纱,z方向纱垂直穿过每层x方向纱和y方向纱,并将x方向纱和y方向纱捆绑。z向纱交替捆绑多层x、y向纱,能避免层合结构的分层,抗冲击力强;采用的气动卧式三维立体织机织造工艺稳定、自动化程度高、生产成本低、整体性好、易于成型。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飞机复合材料球面框结构设计方法,属于飞机气密框结构设计技术领域。包括:步骤一、设定球面框结构;步骤二、计算所述球面框气密载荷;步骤三、计算作用在环框上的挤压载荷、径向载荷以及轴向载荷;步骤四、计算所述规则球皮的半径、高度以及初步厚度;步骤五、计算所述规则球皮的面积和初步重量;步骤六、计算所述规则球皮的子午圈角;步骤七、选定所述规则球皮的层合板类型;步骤八、确定准各项层合板的层数;步骤九、确定每个层合板中球皮铺层的数量;步骤十、计算所述规则球皮的最终厚度及最终重量;步骤十一、计算加强筋的设计参数;步骤十二、计算环框腹板厚度;步骤十三、建立有限元模型,对环框进行结构优化。
本发明公开了变截面三维五向编织复合材料构件的单胞区域划分方法,具体为使用花节高度值h对构件进行横截面划分,然后获得所有划分截面上构件内外轮廓边缘的细分节点,并且根据构建的数学模型计算得到单胞几何模型参数,选择关键参数作为偏移值进行节点偏移,将相邻截面间编号相同的节点进行连接获得多组连线,使用该连线与网格单元是否相交来判断并划分内胞网格单元区域、面胞角胞网格单元区域,并且对判断后得到的内胞网格单元区域、面胞角胞网格单元区域分别建立集合,以便于赋予材质属性,为后续更加准确的宏观构件力学响应数值模拟做好铺垫。
本申请涉及涂层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用于提高碳/碳复合材料表面致密度的涂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热场部件,所述涂层组合物由粉料和有机溶剂制得,所述粉料由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得到:68‑75份石墨粉末;5‑7份酚醛树脂;13‑16份硅源粉末;1‑3份六亚甲基四胺,5.5‑7.5份三氧化二铝粉末;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有机溶剂与酚醛树脂混合,加入六亚甲基四胺,加热搅拌得到初混溶液;将石墨粉末和硅源粉末以及三氧化二铝粉末混合得到混合粉末;将混合粉末分散到初混溶液中,搅拌,得到涂层组合物。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由所述涂层组合物处理后得到的热场部件,本申请具有提高热场部件对于硅蒸汽抗腐蚀性能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树脂基复合材料部件加工用热压成型设备,下凹模的外部设有模具套筒,模具套筒相对的两侧设有相互平行的移动滑槽,模具套筒内安装有推刀组,推刀组包括与下凹模上表面平行且与移动滑槽垂直的连接杆,连接杆的两端分别滑动连接于对应的移动滑槽内,连接杆上安装有刀片,刀片的刀刃与下凹模上表面接触,两个螺纹推杆的一端均安装有锥齿轮二,每个螺纹推杆的下方均设有竖直的螺纹传动轴,螺纹传动轴的顶部安装有锥齿轮一,两个螺纹传动轴下端分别设有蜗杆,两个蜗杆与同一蜗轮啮合传动连接,蜗轮与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本实用新型刮除毛边,同时能够平铺模压料,减少了人工工作量,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本发明公开了合金钢‑不锈钢复合材料过渡层用焊丝及其制备方法,其药芯按质量百分比包括以下组份:镍粉24‑26%、锰粉4.5‑5.4%、硅粉3‑3.6%、铌粉0.05‑0.08%、钼粉0.08‑0.10%、铬粉50‑52%、钛粉1‑2%、氧化镧0.03‑0.04%,其余为铁粉,以上组分含量的质量百分比之和为100%。过渡层Ni、Cr等合金元素的含量较高,可以有效的减少增材过程中出现的碳迁移现象,没有明显的增碳层和脱碳层,力学性能优良;同时由于过渡层用药芯焊丝中Ni、Cr的含量较高,有效减少出现马氏体层;降低了低合金钢和马氏体不锈钢界面残余应力,保证界面强度。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加工连续纤维增韧SiC陶瓷基复合材料的金刚石工具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目前金刚石工具寿命短,成本高,现有加工方式制备的金刚石工具效率低的技术问题。该工具包括金刚石刀头及与金刚石刀头固定连接的金属基体;金属基体的第一端设置有连接轴,第二端端面设置有定位凸台;金刚石刀头一端面设置有与定位凸台相适配的定位凹槽。该方法为1、制备金刚石刀头过程为混料:按重量计,取金刚石粉15‑30份,SiC粉5‑20份,银粉2‑19份,锡粉3‑20份,青铜粉30‑70份和氧化铝陶瓷空心球5‑40份,混合;装粉;装炉与烧结;冷却与拆模;2、将金刚石刀头和金属基体固定连接后加工和开刃,得金刚石工具。
本发明一种SiC纤维增强SiC陶瓷基复合材料钻削加工方法,属于钻削加工技术领域;将SiCf/SiC陶瓷基复材切割成需要的尺寸后,将超声振动加工系统与三坐标轴数控铣床连接;选择空心钎焊金刚石磨头,并将该刀具安装在超声刀柄上;根据主轴转速、进给速度、超声振频及刀具端面的磨粒数,调整振幅到需要的参数;对安装好的SiCf/SiC陶瓷基复材进行超声振动辅助钻削工艺试验,得到钻削加工切削参数;在试件上按照试验结果得到的最佳工艺参数进行超声振动钻削加工。采用本发明的加工方法可以完成了在SiCf/SiC陶瓷基复材上进行钻削加工的目标,且尺寸精度和形状精度满足设计要求。
本发明提供一种临近空间双腹板空心复合材料螺旋桨结构及其制作方法,工作面蒙皮和上桨毂单元一体成型,得到一体式螺旋桨上部单元;非工作面蒙皮和下桨毂单元一体成型,得到一体式螺旋桨下部单元;一体式螺旋桨上部单元和一体式螺旋桨下部单元上下粘接,并在上桨毂单元和下桨毂单元之间填充桨毂填充单元;在工作面蒙皮和非工作面蒙皮之间粘接双腹板,从而形成单片螺旋桨。本发明中,使用双腹板结构代替泡沫夹心,在保证质量指标的前提下,提高了螺旋桨的扭转刚度。桨毂和桨叶采用一体式结构形式,可保证桨根处的纤维连续性,减少了应力集中现象,降低了加工难度,同时具有强度高、刚性好和质量轻等特点。
一种强疏油套孔结构的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Ps小球的预处理:称取市售Ps小球,用热水洗涤后,加入1,2‑二氯乙烷溶胀一定时间;步骤2,疏油网络的制备:将洗好的Ps球置于三口烧瓶中,作为种子聚合物,通氮5min后,同时配制腐殖酸钠溶液、丙烯酸钠、引发剂与交联剂、均匀加入三口烧瓶,再将含氟材料均匀混入,通氮,程序升温,将余下含氟材料滴加完毕,搅拌反应,洗涤,将未反应的单体洗出;大孔小孔配合作用于废水,高效节能;解决了油污堵住孔道的问题,解决了吸附树脂使用中油污中毒的问题。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介孔二氧化硅/玻璃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首先,采用介电常数为6,粒度为1~20μm的玻璃粉;然后在玻璃粉中添加介孔二氧化硅粉末采用喷雾造粒法制备造粒粉末用于后续的制坯、玻化与封接工序。玻璃粉、分散剂、粘结剂、水按质量比为:80~120:1~5:6~15:50~100,玻璃粉介孔二氧化硅用量为玻璃粉质量的0~20%。玻璃粉玻璃粉本发明优化了现有玻璃封接材料制备技术,提高了玻璃封接材料的整体性能,为玻璃封接材料的制备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对开发新的玻璃封接材料具有一定的引导作用。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炭/炭复合材料预制体打孔钻头,由从下至上依次设置的钻刀、出料仓和夹头三部分组成,所述钻刀为空心圆柱形结构,所述钻刀的下端设置有倒角刃口,所述出料仓由空心圆柱形仓体和开在空心圆柱形仓体上的出料口构成,所述空心圆柱形仓体的直径大于钻刀的直径,所述空心圆柱形仓体的下端与钻刀的上端相连通,所述出料仓的上端与夹头的下端相连接。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能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采用普通钻头易破坏预制体结构、导致预制体变形和纤维被扯出,以及采用普通取心钻无法连续工作、需停机对预制体内的切削进行清理和易破坏预制体结构的问题,同时制造成本低,易加工,简单实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人机复合材料平尾整体固化成型工装;由前缘气囊、中部气囊、后缘气囊、四通组件、压力调节器、梁体定位板、上壁板后段模具、上壁板前缘段模具、下壁板模具、前梁模具、后梁模具、梁定位板和脱模器组成。前缘气囊、中部气囊、后缘气囊充气后用于给产品加压。四通组件用于连接气囊,使三个气囊内部压力始终保持平衡。压力调节器可调节充气压力与充气速率。梁体定位板、梁定位板用于定位前梁模具、后梁模具的位置。脱模器用于成型后前梁模具、后梁模具脱模;实现平尾整体用烘箱设备一次共固化成型,工艺过程简单,产品精度高,成本低,重量轻,重复性好,前缘铺层纤维连续,提高其产品生产效率和成功率。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复合材料喷雾式3D打印装置及方法,属于3D打印技术领域。克服了现有技术中3D打印产品内部缺陷多的问题。通过混料系统将待打印物的粉末充分混合,再经分散系统、熔融系统和冷却系统,使原料充分熔化,弥散均匀分布后通过雾化喷头完成打印。喷头内的加热腔对熔融喉管内的丝材进行加热融化,进一步保证了丝材的完全熔化,融化后液体能够稳定流动;另外通过送气通道内准确的控制气压,根据待打印物智能化选择喷头喷嘴大小和形状,可以根据情况选择点喷、线喷和面喷中的一种,减少了打印过程中温度释放不均衡,消除了材料应力的影响,从而消除时间的翘曲,减少了缺陷,提高了加工效率。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材料L型结构的预成型模具和预成型方法,预成型模具包括模胎、固定压板、折弯压板、垫板;预浸料一半放置并定位在模胎上表面,并通过固定压板压紧,预浸料另一半悬空,固定压板与折弯压板在模胎内贴面的R角处留出R角变形加热区,折弯压板和垫板夹持住预浸料另一半,使预浸料在折弯压板和垫板的重力作用下自然下垂。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弹性模量领域的具有通过表面改性生物复合材料的弹性模量的检测设备,包括工作台,工作台的上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两组第一固定块和两个第一支撑板,两组第一固定块相互靠近的一侧面共同固定连接有两个滑动柱,两个滑动柱的外表面共同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动板,第一滑动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槽体,两个第一支撑板的上表面共同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板,第一固定板的上方放置有旋转电机,通过设置有第一滑动板和槽体,可以配合滑动柱和第一固定块,实现便于滑动需要进行弹性测试层材料,避免在对弹性检测后的材料需要进行下一项化学反应时,当需要进行下一项化学反应的材料和空气接触时间过长,造成弹性测试的不准确的问题。
一种提高复合材料自动铺带时预浸料与工装粘附性的方法,将自动铺带用的工装清理干净后,在工装表面按制造工艺规范涂刷脱模剂并干燥;其次在工装表面铺贴一层双面带胶可剥布,铺贴可剥布时只允许对接,不允许搭接,对接间隙≤1.5mm;铺贴可剥布后按制造工艺规范制真空袋并进行冷抽压实,拆除真空袋后再开始预浸料的铺贴。
中冶有色为您提供最新的陕西有色金属理论与应用信息,涵盖发明专利、权利要求、说明书、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实用新型内容及具体实施方式等有色技术内容。打造最具专业性的有色金属技术理论与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