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的名称为一种锂电池极片的毛刺检测装置。属于锂电池极片检测技术领域。它主要是解决目前人工剪片存在制样及检测效率低和容易损伤毛刺待测试界面的问题。它的主要特征是:包括制样夹具和检测夹具;所述的制样夹具包括下夹板、上夹板和五金切刀;所述检测夹具包括第一夹块、第二夹块和夹紧松开机构。检测时,将锂电池极片在制样夹具裁切中裁切,然后将裁切下的极片首尾相接对折,夹在待测夹具上,接着可在二次投影仪上显示全景,只要稍作移动即可检查完该锂电池极片。本实用新型具有快速制样、不损伤毛刺待测试界面、夹具夹取方便和操作简便实用的特点,主要用于锂电池极片毛刺检测的快速制样和检测时待检锂电池极片折片的快速夹取。
本发明的名称为一种软包锂离子电池化成工艺。属于锂离子电池制造技术领域。它主要是解决钛酸锂体系电池采用常温化成或45℃高温化成因化成不充分而存在后续充放电产气严重的问题。它的主要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包括加热至75~85℃温度的预热;包括先进行第一次化成、恢复至室温后再进行第一次抽气封口的第一阶段化成;先进行第一次电量放空、再进行第二次化成和恢复至室温后进行第二次抽气封口的一次抽气后的第二阶段化成;进行第二次电量放空即完成整个化成工艺的二次抽气后的第三阶段化成。本发明使钛酸锂负极材料与电解液充分反应,消除后续副反应对电池性能的影响,提高电池使用寿命,主要用于钛酸锂体系锂离子电池注液陈化工序后的化成工序。
本发明的名称为一种保证锂电池模组加热均匀性的专用加热板结构。属于锂电池模组加热技术领域。它主要是解决现有加热板存在其与加热板与模组电芯接触面上各区域温度不一致的问题。它的主要特征是:包括加热元件和侧板;所述的侧板由铝型材构成;侧板设有用于安装加热元件的空腔体,加热元件装于空腔体内;侧板内表面为平面,中间设有纵向的凹槽,凹槽内装有小块导热硅胶垫;侧板内表面固定有面积大于小块导热硅胶垫面积但小于侧板内表面面积的大块导热硅胶垫。本发明具有使锂电池模组加热过程中电芯温差小、保证电芯的循环寿命、加热速度快和大大缩短工低温下锂电池工作等待时间的特点,主要用于锂离子动力电池模组低温环境下的均匀加热。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热耦合抗低温锂离子电池,包括锂电池,所述锂电池的外端通过粘连胶粘接固定有绝缘导热板,所述绝缘导热板的外端粘接有半导体制冷片,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接线端与H桥电路组件电性连接,所述H桥电路组件下侧的接线部分设有电控开关,所述锂电池整体安装在电池盒内部,所述电池盒的一侧内壁安装有温度传感器和控制主板,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电源端子母头,所述电源端子母头与锂电池的连接线相连接,所述电源端子母头上配合插入有电源端子公头,本装置将碳层电热薄膜更换为半导体制冷片,在低温状况下,可以对锂电池进行加热,当温度过高时,通过H桥电路组件将正负极调换,便可对锂电池进行冷却处理,保证了整体的使用效果。
本发明的名称为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浆料搅拌方法。属于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它主要是解决目前的问题。它的主要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针刺的液态软包装锂离子电池,包括锂电池主体,所述锂电池主体的外部设置有防护机构,所述防护机构包括防护盒,所述防护盒的内部开设有嵌入槽,所述锂电池主体位于所述嵌入槽的内部,所述防护盒的侧面分别设置有固定块和安装块,所述固定块的内部开设有嵌入孔,所述安装块的内部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设置有插杆;通过设计的防护机构,便于对锂电池主体进行防护,避免了在使用中受到针等尖锐物体的刺穿,导致其内部的电解液漏出来,对人员造成伤害的问题,而且锂电池主体拿取方便,有助于延伸长了锂电池主体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属于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插框及插框的电池模组,包括下安装框,所述下安装框的上方设置有上安装框,所述下安装框和上安装框的相对位置均开设有锂离子电池定位槽,所述下安装框和上安装框的内部均开设有极耳安装槽、散热槽和通槽,所述通槽的右侧内部固定连接有网板,所述极耳安装槽和锂离子电池定位槽的内部插接有外接极耳,且外接极耳的右端开设有导线连接孔,所述锂离子电池定位槽的内部插接有锂离子电池,便于更好的将锂离子电池定位在锂离子电池定位槽的内部,使得锂离子电池拆装更方便,同时可对外接极耳进行更好的安装,使得外接极耳维护更便捷,节省人力,增加工作效率。
一种锂离子电池导电剂SP分散工艺,其原料重量配比为:锂离子电池导电剂SP?0.82份;聚氧乙烯烷基胺?0.01—0.05份;羟丙甲纤维素? 1.22份;去离子水?97.95—97.91份;其工序为:将羟丙甲纤维素和去离子水配制成胶液;向所述胶液中加入聚氧乙烯烷基胺,搅拌混合匀均制成含分散剂的胶液;然后在含分散剂的胶液中加入锂离子电池导电剂SP,进行搅拌,使锂离子电池导电剂SP均匀分散。本发明由于采用聚氧乙烯烷基胺来分散SP,提高其分散效率及在浆料中的稳定性,得到均一稳定的浆料,解决了现有工艺中SP分散时间过长、浆料使用时易絮凝的问题,提高了生产效率,保证了电极生产的品质。
本实用新型属于锂电池注液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锂电池用可散热注液装置,包括底板、第一U形壳和第二U形壳,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分别与第一U形壳和第二U形壳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U形壳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轴承,轴承内活动穿设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转辊,所述转辊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轴;本实用新型,通过真空吸盘驱动气缸、真空吸盘和吸盘管的设置,真空吸盘驱动气缸工作时,在真空吸盘和吸盘管的配合下,可以对需要注液的锂电池进行固定,避免注液时锂电池的脱落,并且通过电机的设置,可以控制转辊进行旋转,在对一侧固定好的锂电池进行注液时,一边将未注液的锂电池吸附在真空吸盘上,等待注液。
本实用新型的名称为大容量锂电池。属于新能源电动汽车锂电池技术领域。它主要是解决现有锂电池在一定容积内,锂电池容量不大、寿命不长、一致性差、锂电池容易鼓包变形等诸多问题。它的主要特征是:包括电池壳体、正极极片、负极极片、正极接线柱、负极接线柱、加液孔及防爆阀;正极极片、负极极片上压制成凹进或凸出的半球型形状,且正极极片上的半球型形状与负极极片上的半球型形状相配合;正极极片、负极极片的表面均设有石墨保护层;正极极片、负极极片分别用吸湿性纸张包裹。本实用新型具有使用寿命更长、容量更大、一致性更好、充放电次数更多、锂电池更不易鼓包变形的特点,主要用于新能源电动汽车大容量锂电池。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电池防爆极耳,包括锂电池以及与锂电池固定连接的极耳,所述极耳一端与锂电池内部电连接,极耳的另一端与锂电池外部电极金属连接,所述极耳与锂电池、外部元件构成一个完整回路,所述极耳的金属片上开设有断口,所述断口侧边的金属缺部连通整个回路。本发明的一种锂电池防爆极耳,在用作电池极耳的金属条上冲制一个孔或缺口,控制极耳金属缺部的宽度,根据需要来设计孔和缺口的尺寸,使其只能通过一定大小的电流,当电流过大时,金属缺部就会像保险管一样被烧断,当电池生产过程中或使用过程中出现短路时,流过极耳的电流超过设计值,就会断开,避免出现爆炸伤人的事故,推广了锂电池的市场应用。
一种锂离子动力型电池及其生产工艺,其主要特征是采用锡基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按比例混入硅材料,再掺杂过渡金属,合成负极材料。本发明解决了现在市场上的锂离子电池比能量较低,在高电压下和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容量发生反应,引起安全性的问题。本发明制成的大容量高倍率锂离子动力型电池不是仅仅把电池做大,而是通过对负极材料的创新来达到用户所要求的10倍率充放电要求。本发明采用非炭粉负极材料,将具高倍率放电能力及安全性的负极材料--锡基材料应用在锂离子电池的负极,并用硅等进行修饰,比能量大幅度提高;同时解决了锡基材料在嵌锂和脱锂过程中结构的不稳定性,提高了电池的循环寿命。
一种组合式锂电池盒安装方法,将第一组、第二组和第三组锂电池盒中的锂电池盒与锂电池盒前后端板安装在一起;第一组锂电池盒右侧板外壁上m形燕尾台,分别插装在第二组锂电池盒左侧板外壁上的第二燕尾槽内;第二组锂电池盒右侧板外壁上m形燕尾台,分别插装在第三组锂电池盒左侧板外壁上的第二燕尾槽内;锂电池分别装在每个锂电池盒内,铜管分别装在锂电池盒与锂电池盒之间的凹槽内,每个锂电池的正极或者负极焊接在铜管上,将锂电池并联连接或者串连连接后将电极引出线,根据电动汽车所需电源电压的大小,安装空间以及安装位置,可增加或减少锂电池盒组装个数和层数,以满足电动汽车所需电源电压需要。
本发明属于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12V启停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包括质量分数为14~18%的锂盐、质量分数为80~84%的有机溶剂,质量分数为1~3%的添加剂。其中锂盐为六氟磷酸锂和双氟磺酰亚胺锂,其配比为1:1~1.2;有机溶剂为碳酸乙烯酯、碳酸甲乙酯和正己酸‑2,2,2‑三氟乙酯,其配比为1:3.5~3.8:1.5~1.7;功能添加剂为beta‑磺基丙酸酐、二氟磷酸锂和碳酸亚乙烯酯,其配比为1:1~1.3:1.5~1.8。本发明的电解液具有较高的电导率,较低的界面阻抗,可以实现12V启停电池在低温下发挥良好的脉冲放电性能、且在45℃及以上的高温下运行良好,实现电池高低温性能长期均衡。
本发明提供一种锂电池动力系统测试装置及方法。所述锂电池动力系统测试装置包括动力系统测试柜本体;铝座,所述铝座固定安装在所述动力系统测试柜本体的一侧;两个内腔,两个所述内腔均开设在所述铝座上;两个传动螺杆,两个所述传动螺杆分别转动安装在两个所述内腔相互远离的一侧内壁上,两个所述传动螺杆旋向相反;两个衔接座,两个所述衔接座分别螺纹安装在两个所述传动螺杆上,所述衔接座的顶部延伸至所述铝座的上方并与所述内腔的顶部内壁滑动连接。本发明提供的锂电池动力系统测试装置及方法具有能够对不同尺寸规格的锂电池组进行紧固、适用范围较广,且能对锂电池组进行持续散热的优点。
一种动力锂离子电池油性陶瓷浆料合浆工艺,用于锂离子电池制造。本发明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按要求称取9‑15%的粘接剂和80%‑95%的溶剂加入到搅拌罐中并进行搅拌均匀;(2)按要求称取85‑91%的陶瓷粉加入到搅拌好的胶液中并进行搅拌;(3)取剩下的5%‑20%溶剂调节陶瓷浆料粘度,即得到搅拌好的陶瓷浆料;所述陶瓷浆料总固体物质的各成分质量百分比为:粘接剂12%,陶瓷粉88%,溶剂量占总固体物质质量百分比为33%~33.5%。本发明采用陶瓷浆料涂敷在动力锂电池内部极片边缘,能提高动力锂电池绝缘防止短路性能,为动力锂电池在应用过程中提供了更安全的保证。
本发明的名称是水溶剂型氧化锂铁磷电池正极材料,涉及一种电池正极材料,具体地是涉及氧化锂铁磷电池正极材料。它主要是解决已知的氧化锂铁磷电池正极材料中的胶粘剂采用的是聚偏氟乙烯和甲基吡咯烷酮溶液,甲基吡咯烷酮对设备和人皮肤有腐蚀,易燃易爆,需增加回收设备,生产过程中需烘烤,因此生产工艺复杂,成本高的问题。本发明是水溶剂型氧化锂铁磷电池正极材料,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组成:溶液胶:1~2份;炭黑:2~4份;氧化锂铁磷:94~97份。本发明采用价格低的去离子水作为胶的溶剂,因此无腐蚀,无污染,生产过程中原材料无需烘烤,工艺简单,成本低。
本发明的名称为一种锂离子电池的储存方法。属于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所述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活性物质为磷酸铁锂/镍钴锰酸锂,负极活性物质为石墨,其特征在于,锂离子电池在储存期间,按照预定的时间间隔将所述锂离子电池按照第一预定电量、第二预定电量、第三预定电量储存;所述的第一预定电量为为8%~13%SOC,第二预定电量为0%~5%SOC,第三预定电量为50%~100%SOC,该方法在电池制作完成后,在短时间内快速挑选出自放电大的电芯;在电池储存过程中,有效降低不可逆容量衰减;在电池交付时,具有较高的容量保持率,避免客户在使用时出现亏电问题。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芯扩散阻抗的定量测试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计算总阻抗,S2、第一次设置锂离子电芯的指定荷电状态,测试电芯的电化学阻抗谱,S3、第一次每个频率点扩散阻抗数值,S4、第二次设置锂离子电芯的指定荷电状态,测试电芯的电化学阻抗谱,再执行步骤S3相同操作对每个频率点扩散阻抗数值进行解析计算,S5、求均,本发明涉及锂电池测试技术领域。该锂离子电芯扩散阻抗的定量测试方法,可实现通过对扩散阻抗计算相关的测试量进行多次不同变量的测试,来降低计算误差,避免测试结果的偶然性,能够真实的反应电芯扩散阻抗的真实数值,从而对锂电池电芯扩散阻抗的定量测试工作十分有益。
本实用新型的名称为一种利用相变材料参与热管理的锂电池包。属于锂电池包技术领域。它主要是解决现有锂电池包存在工作时温度超出最佳工作温度范围和单体电池温差较大的问题。它的主要特征是:包括锂电芯组及电池箱体,锂电芯组的各锂电芯固定排布于电池箱体内;所述的各锂电芯外均包覆有相变材料封装体。本实用新型在传统锂电池包热管理基础上引入相变储能材料,利用相变材料发生相变时的潜热值高的特点,使其吸收锂电芯在充放电过程中释放出来的热量,实现对锂电池工作温度以及锂电芯之间温差的有效控制。本实用新型具有利用相变材料参与热管理、能有效控制锂电池的工作温度和降低各锂电芯间温差的特点,主要用于利用相变材料参与热管理的锂电池包。
本发明的名称为一种液冷和加热一体化动力锂电池PACK。属于动力锂电池PACK技术领域。它主要是解决在PACK内采用加热装置存在空间不够用的问题。它的主要特征是:包括锂电池箱体、电池管理系统、液冷板、锂电池模组、泵、三通阀、翅片散热器、散热风扇和加热器;电池管理系统、液冷板和锂电池模组位于锂电池箱体内,液冷板与锂电池模组接触;泵、三通阀、翅片散热器、散热风扇和加热器位于锂电池箱体外,三通阀分别经水管与泵、翅片散热器和加热器连接,泵的另一端经水管与液冷板的一端连接,翅片散热器、加热器的另一端经水管与液冷板的另一端连接。本发明具有液冷与加热做成一体、节省PACK内部空间尺寸的特点,主要用于车载动力锂电池PACK。
一种补锂复合隔膜的制备方法,用于锂离子电池制造。补锂复合隔膜是将涂胶层胶液涂布于基膜层的一侧表面,在40~110℃的烘箱内烘干后,将补锂浆料涂布于基膜层的另一侧表面,在40~110℃的烘箱内烘干后,得到补锂复合隔膜。组装成锂离子电池后,本发明补锂复合隔膜中的补锂层置于面向锂离子电池负极极片的一侧,涂胶层置于面向锂离子电池正极极片的一侧,首次充电时,补锂层中无机锂盐的锂离子沉积在负极表面形成SEI膜,涂胶层与极片在整形的作用下接触紧密,可有效提升SEI膜稳定性、首次充放电效率,以及电芯循环性能。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锂离子电池三元正极活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正极材料、锂离子电池及其产品,涉及三元材料技术领域。锂离子电池三元正极活性材料包括镍钴锰正极材料、纳米级二氧化锡以及氧化石墨烯,纳米级二氧化锡包覆在镍钴锰正极材料表面,表面包覆有纳米级二氧化锡的镍钴锰正极材料嵌在氧化石墨烯片层结构中;该锂离子电池三元正极活性材料缓解了传统正极活性材料倍率性能差和循环性能差的技术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正极活性材料的制备方法、正极材料、锂离子电池及其产品。
本发明属于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表面包覆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制备方法和锂离子电池。本发明提供的表面包覆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包括: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和包覆于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表面的包覆层,所述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为三元正极材料,所述包覆层为经过预处理的PEDOT:PSS。该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将经过预处理的PEDOT:PSS与三元正极材料混合,得到表面包覆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本发明提供的包覆后的正极材料导电性好,不易团聚,稳定性好,改善了正极材料的循环性能。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步骤简单,易于实施,成本低,适合工业化生产。
一种动力软包锂离子单电芯结构及其组成的锂离子电池组,动力软包锂离子单电芯结构包括软包锂离子电芯、正极耳铜镍复合引出带、负极耳铜镍复合引出带、上塑胶电池框、下塑胶电池框、上盖、底壳;所述正极耳铜镍复合引出带内端与软包锂离子电芯正极耳激光焊接固定,所述负极耳铜镍复合引出带内端与软包锂离子电芯负极耳激光焊接固定;所述上塑胶电池框、下塑胶电池框配合卡装于软包锂离子电芯上下两面;上塑胶电池框、下塑胶电池框与软包锂离子电芯连接处涂抹有机硅胶;下塑胶电池框下部套装有底壳,上塑胶电池框上部装有与底壳配合的上盖;所述底壳、上盖的材质均为铝。本实用新型装配简单,维护方便。
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浆料及其制备的锂离子电池正极片,所述锂离子电池正极浆料包括:正极活性物质磷酸铁锂,90~97%;导电剂为导电炭黑、石墨烯、碳纳米管中的一种或几种,1~5%;粘接剂聚偏氟乙烯,1~3%;添加剂聚四氟乙烯树脂添加剂VT‑475,为粘接剂量的5%~30%;集流体为铝箔。本发明锂离子电池正极浆料稳定性好、浆料细度低;所得正极片粘接性好,制备过程及充放电过程中正极片膨胀率小;所得的电池内阻较小,倍率性能及循环寿命显著提高,可释放部分极片冷压过程中产生的应力且反应过程中颗粒之间接触更紧密,降低了电芯内阻及自放电率(压降),提高了电池的循环寿命。
本发明属于锂离子电池用负极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用ZnFe2O4多孔纳米管负极材料及其静电纺丝制备方法。该方法以Zn2+盐、Fe3+盐、高分子量聚乙烯吡咯烷酮和有机溶剂组成的均匀溶液为纺丝液,采用简单的静电纺丝法制备Zn2+盐/Fe3+盐/PVP复合纤维膜,然后,通过简单的空气气氛煅烧工艺直接制备锂离子电池用ZnFe2O4多孔纳米管负极材料。该工艺简单、成本低,制备的材料具有较好的一维多孔纳米管结构,使得材料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独特的多孔中空结构及交联网络状结构,有效地促进离子/电子的转移和电解液的渗透,缩短锂离子在材料中的扩散路径,有利于锂离子的嵌入和脱嵌,具有较高的初始放电容量。
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补锂材料Li5FeO4制备方法及应用,属于锂离子电池领域。本发明锂源材料和铁源材料按照锂原子与铁原子摩尔比为4‑10:1的比例混合均匀,在150‑500℃温度下低温预处理0.5‑20h后研磨均匀后,再以0.5‑20℃/min升温速率升至500‑1000℃高温,在此高温下烧结10‑40h,自然冷却至室温,得到Li5FeO4正极补锂材料;在正极制浆过程中,将正极补锂材料Li5FeO4与正极主材、导电剂、粘结剂和溶剂混合均匀,经涂布、碾压、装配、注液、化成、分容工序制成锂离子电池。锂离子电池通过补锂后,可提高其首次效率及电池容量,改善循环性能,增加电池能量密度,该方法工艺简单,成本低,无危险、易于工业化生产。
本发明公开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镍掺杂尖晶石锰酸锂的制备方法,涉及锂离子二次电池正极材料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S10、将锰粉和镍粉以17:3的摩尔比混合均匀,形成混合物,在保护气氛围中加热使混合物熔化,冷却,得固溶合金;S20、将固溶合金粉碎后,与含锂化合物混合,之后加热反应,冷却后得到中间体;S30、将中间体粉碎后,升温至700~800℃煅烧35~40h,冷却后得到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镍掺杂尖晶石锰酸锂,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镍掺杂尖晶石锰酸锂的分子式为LiNi0.3Mn1.7O4。该方法工艺简单、成本低,制得的产品具有比容量高、循环性能好的特性。
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补锂方法,用于锂离子电池正极的补锂。在正极制浆过程中,将补锂材料与正极主材、导电剂、粘结剂和溶剂等材料混合均匀,然后经过涂布、碾压、装配、注液、化成、分容等工序制成锂电池。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无需改变工艺,操作简单;无需惰性气氛保护,对环境无特殊要求,也无需对现有生产工艺和设备进行改造,只需在现有生产环境、设备和工艺条件下,在正极制浆工序中将补锂材料与主材、粘结剂和导电剂等材料混合均匀即可,不需要增加额外的设备成本;本发明属于“湿法补锂”,避免了干法补锂的粉尘污染和安全问题。锂离子电池通过补锂后,可以提高其首次效率及电池容量,从而增加电池的能量密度。
中冶有色为您提供最新的湖北襄阳有色金属理论与应用信息,涵盖发明专利、权利要求、说明书、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实用新型内容及具体实施方式等有色技术内容。打造最具专业性的有色金属技术理论与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