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致密度高含量钼铌合金靶材的制备工艺,所述制备工艺的原材料由按质量百分比计量的以下组分组成:铌粉5%‑15%,余量为钼粉;称取所述铌粉的一部分,通过铌的氢化工艺制取得到二次氢化铌;所述二次氢化铌与所述原材料的质量比为0.1:100‑3:100,所述二次氢化铌呈粉末状,颗粒粒径D90≤50μm。本发明利用二次氢化铌的活化作用,并通过控制制取二次氢化铌的工艺参数,采用粉末冶金工艺直接制备高致密度高含量钼铌合金溅射靶材。
本发明公开了过滤滤芯技术领域中一种金属粉末和金属烧结网界面复合滤芯及其生产方法,其整体呈圆管形状,包括金属网层和金属粉末层,本发明一种金属粉末和金属烧结网界面复合滤芯是一种过滤控制层较薄,流阻较小的复合滤芯结构,增大了过滤的流量从而使装置的产能有所提升,在石油炼化厂的油浆过滤、S‑Zorb吸附剂过滤以及其他化工工艺过滤中,采用内进外出的过滤方式解决了滤饼不均匀、搭桥和形成短路通道等问题,使用本发明复合滤芯过滤时,会在滤芯的内部形成一层均匀的滤饼,有利于提高过滤的稳定性和在线反吹再生能力,另外,这种内进外出滤芯的设计方案可以使得滤芯在过滤器中设置更加紧凑,从而可以减小过滤器的体积,节约空间和成本。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过滤器用铜合金材料的制备方法,使用该方法能够获得高强度高过滤通量的铜合金材料。通过铜合金粉末原料的元素成分选择,结合三层片层坯的两次烧结工艺,明显改善铜合金材料的抗压强度,并保证了过滤器应用所需要的过滤孔径和过滤通量,解决了铜合金过滤器在复杂苛刻工况下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氟化物陶瓷坩埚及其制备方法,该坩埚基体材料由氟化物陶瓷粉构成,将氟化物陶瓷粉热处理,之后将处理后的氟化物陶瓷粉破碎、过筛;往过筛后的氟化物陶瓷粉中加入烧结助剂,混合均匀,过筛;将筛下粉装入设计好的坩埚模具中进行预成型;将成型后的氟化物坩埚进行烧结,最后机加工至产品要求规格。本发明主要应用在干法中的氟化挥发流程的设备中,该种坩埚在氟化挥发法后处理乏燃料的过程中,能够提供稳定的反应环境,防止氟气和氟化挥发物对设备的腐蚀,保障生产安全进行。
本发明涉及一种石墨烯导热膜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为将分散在溶剂中的氧化石墨烯抽滤或涂布得到氧化石墨烯膜,之后将氧化石墨烯膜高温还原得到石墨烯导热膜。本发明提供的石墨烯导热膜的制备方法工艺方法简单,操作简单,条件易控,且提供的石墨烯导热膜形状、大小和厚度可控;导热率更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钒钨合金靶材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以质量百分含量计,所述钒钨合金靶材的组分包括:钨≥60%,余量为钒;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按照配方量混合钒粉和钨粉,球磨后得到混合粉末;(2)将步骤(1)所得混合粉末进行烧结温度为1300‑1700℃,压制压力为60‑350T的真空热压烧结处理,得到钒钨合金靶坯;(3)将步骤(2)所得钒钨合金靶坯进行机加工,得到钒钨合金靶材;其中,步骤(2)所述真空热压烧结处理包括顺次进行的第一保温处理、第二保温处理与保温保压处理。所述发明通过优化烧结工艺改善了靶材内部组织结构,提高了靶材的纯度和致密度,进而提升了溅射稳定性和镀膜质量。
为了改善WC‑Co硬质合金的硬度、耐磨性,研制了一种WC‑1.0TiC‑3.1TaC‑4.5Co硬质合金。采用WC粉末,球形Co粉、复杂碳化物及TaC粉末为原料,最佳工艺参数为:烧结温度1300℃,烧结压力1MPa。该工艺下制得的硬质合金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其密度17g/cm3,洛氏硬度为98.23,矫顽力45.3ka/m,其力学性能较常规工艺制备的硬质合金高出约25%。复杂碳化物及TaC粉末的添加能够抑制烧结过程中晶粒的异常长大,其与合适的烧结温度一起,保证了硬质合金具有均匀的内部结构及致密化程度,这是硬质合金力学性能能够提升的关键。所制得的WC‑1.0TiC‑3.1TaC‑4.5Co硬质合金,其硬度、致密化程度、抗弯强度都得到大幅提升。本发明能够为制备高性能的WC‑Co硬质合金提供一种新的生产工艺。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定制式固定义齿烤瓷贴面,用以白榴石为主要成分的烤瓷瓷粉直接堆塑牙体修复形态,该烤瓷贴面的组成成分包括:SiO2, Al2O3, K2O, Na2O, Li2O, BaO, B2O3, CaO, Sb2O3, ZrO2, SnO2, CeO2, F, TiO2, 该烤瓷贴面的制作方法为:制作牙体耐高温代型,并对其进行预处理、代型浸水,就可以进行凃瓷和烧结,先后依次涂上结合瓷、体瓷、切瓷,每次凃瓷后都要在烧结炉中进行不同温度的烧结,烧结后对形态可稍作打磨修整,最后上釉,再次入炉烧结,最后去除代型材料,取下贴面,贴面的整体厚约为0.5—0.7mm。这种贴面组织相容性良好,化学性能稳定,抗折强度高,色泽可调配与天然牙协调,为口腔烤瓷修复的临床应用打下基础。
本发明涉及一种二硅化钼/碳化硅复合多孔陶瓷的制备方法。该方法使用Mo、Si、C、SiC及B元素粉模压成型,通过调整真空度并熔渗Si进行烧结,获得MoSi2/SiC复合多孔陶瓷,所得材料孔隙率稳定保持在50%或以上。该方法补充了现有多孔材料品种,和现有多孔陶瓷相比,获得了更高使用温度和抗氧化性能环境下使用的多孔陶瓷品种,该法工艺简单,可规模生产。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组合式货架,属于储物架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货架稳固性较差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组合式货架,包括立柱,其垂直设置,所述立柱有四根且呈方形分布;轴向固定梁,其两端分别与轴向分布的两立柱固连;横向支撑梁,其设置于横向分布的两立柱之间;调节支架,其分别设置于横向支撑梁的两端并与横向支撑梁固连;所述调节支架能在立柱上移动并将横向支撑梁固定于立柱的任意高度位置;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货架中,调节支架能根据需求固定在立柱上的任意高度,使得横向支撑梁具有高度调节功能,同时,调节支架与立柱固连,增加了立柱与横向支撑梁连接时的稳定性。
本发明涉及永磁体制备方法,具体为高性能烧结钕铁硼永磁体制备方法,解决了已有方法制备永磁体具有脆性增加或成本高的问题。一种烧结钕铁硼永磁体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成分计算和原料准备:根据最终要获得的烧结钕铁硼永磁体质量分数表达式(NdA-xREx)A(Febal-yMy)balB0.95~1.03进行成分计算和原料准备,式中A%+(0.95~1.03)%+bal%=100%;然后分成稀土铁硼组合物和稀土金属两部分,即稀土铁硼组合物质量分数表达式(Nd28-aREa)28(Febal-yMy)balB0.95~1.03和稀土金属质量分数表达式(NdA-28-bREb)A-28。本发明设计合理。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孔钼的制备方法:称取团簇状球形钼粉;装入到橡胶模具中,进行冷等静压压制,得到生坯;将生坯于1600‑1900℃进行真空高温烧结60‑80min,降温后即得低孔隙率的多孔钼。采用该方法制备获得孔隙率19‑29%的多孔钼,孔隙分布平整均匀,开孔率高,闭孔率很小,可以将含有钠元素的化合物均匀地熔渗进多孔钼中。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钼钠合金的制备方法,其以多孔钼为原料,利用熔渗方法制备获得,可以显著降低钠元素的损失。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陶瓷颗粒表面包裹金属粉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陶瓷颗粒表面预处理后,采用粘接剂对陶瓷颗粒表面进行浸润处理,使其均匀分布具有一定粘度的薄膜,然后在筛网或滚动设备中放入浸润处理后的陶瓷颗粒,在运动状态下倒入金属粉,将金属粉均匀涂覆在陶瓷颗粒表面,然后置于干燥箱中进行干燥,最后将包裹金属粉的陶瓷颗粒置于真空炉中进行烧结,使金属粉与陶瓷颗粒紧密结合,本发明制得的陶瓷颗粒表面包裹金属粉复合材料用于采用金属液浇铸成型的陶瓷颗粒增强金属复合材料的制备。本发明方法简单、经济实用,不仅解决了陶瓷颗粒和金属液界面不相容的问题,而且解决了金属液浇铸过程中陶瓷颗粒由于密度较低而上浮的工艺难题。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玻璃钝化实体封装低压二极管及其制造方法,属于二极管技术领域。该二极管包括硅片A和两个电极引线,所述硅片A位于两个所述电极引线之间,其中一个电极引线通过焊接金属A与硅片A连接,另一个电极引线通过焊接金属B与硅片A连接,所述硅片A、焊接金属A、焊接金属B和两电极引线均设于钝化玻璃内,且电极引线的一端延伸到钝化玻璃外。二极管的核心PN结是在电极引线与管芯的烧焊过程中同步获得的,避免了PN结因高温工艺进行了重新分布,最终导致二极管电压大幅提高的问题,避免了传统二极管因管芯PN结结深太浅,烧焊时焊接金属穿越PN结,导致PN结短路的问题,可以制造6V以下的玻璃钝化实体封装二极管。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红外接收器的引线框架,属于半导体封装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引线框架生产成本高的问题。本用于红外接收器的引线框架包括支架,在支架上设置有若干相连的支架单元,所述支架单元包括第一接线脚、第二接线脚以及第三接线脚,在第一接线脚的前端延伸形成有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接线脚位于第一接线脚和第三接线脚之间,在第二接线脚的前端延伸形成有第二连接部,在第三接线脚的前端延伸形成有第三连接部,在第二连接部两侧分别开设有第一缺口和第二缺口,所述一连接部和第三连接部分别位于第一缺口和第二缺口内,在第二连接部上开设有用于安装芯片的安装孔。本用于红外接收器的引线框架具有使用寿命长、生产成本低的优点。
本发明涉及永磁材料领域,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掺杂有铸造铝镍钴的异质结烧结铝镍钴的制备方法。本发明通过向烧结铝镍钴材料中掺杂铸造铝镍钴细粉,并同时有针对性地优化粉料粒径、烧结等工艺细节,获得了一种具有磁性能优越的异质结烧结铝镍钴材料。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硬质合金棒材循环再利用的新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清洗晾干;S2、氧化烧结;S3、脱氧烧结;S4、球磨;S5、筛分、检测;S6、配料;S7、成型剂的加入;S8、烧结、检验。本发明提供一种硬质合金棒材循环再利用的新工艺,产品回收率高,无杂质,料粒细小均匀,产品质量优。
本发明涉及耐候型粉末涂料的制备方法,属于涂料领域,通过对传统聚酯粉末涂料的制作工艺进行优化设计,通过添加改性石墨烯粉的方式来提高该耐候型粉末涂料的耐候性,该耐候型粉末涂料在480h的加速光老化试验中,其保光率能达到97%以上。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圆拱形聚晶金刚石复合片的制备方法,其制备方法包括:1)硬质合金基体净化处理;2)硬质合金基体表面沉积过渡层;3)离子注入金刚石;4)混料;5)复合体组装;6)复合体净化;7)高温高压烧结。本发明利用离子束注入技术在金刚石表面注入N+和B+,弥补了普通金刚石颗粒表面存在结构缺陷以及增加了性能相容性,提高了聚晶金刚石复合片热稳定性和耐磨性能,同时利用化学气相沉积技术在硬质合表面依次沉积碳化硅层和碳化硅‑金刚石梯度复合层,降低了聚晶金刚石层与硬质合金基体之间应力,提高了聚晶金刚石与硬质合金基体的结合强度。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采用复合分散剂制备氧化钇粉体及透明陶瓷的方法,该方法用沉淀法制备纳米氧化钇粉体制备透明陶瓷,在沉淀反应阶段采用一定比例配制的硫酸铵((NH4)2SO4)与聚乙二醇4000(PEG4000)作为复合分散剂加入到反应溶液中。使溶液发生反应时,生成的晶核之间产生静电斥力和空间位阻,提高前驱体的分散性能,同时在前驱体煅烧成为氧化钇粉体时,由于硫酸铵在高温分解产生的气体的空间位阻作用可缓解由于比表面能过大造成的团聚现象,从而提高粉体的烧结活性和分散性能。 1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孔铌钛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特别涉及一种医用植入多孔铌钛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医用多孔合金材料领域。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医用植入多孔铌钛合金材料,所述多孔铌钛合金材料中铌与钛的质量比为(9:1)~(1:3),抗压强度为47.6~109.3Mpa,弹性模量为0.21~0.46GPa,孔径为400~500μm,孔隙率为40~80%。发明还公开了上述多孔铌钛合金材料的制备方法。所述医用植入多孔铌钛合金材料的弹性模量更接近于人体骨骼的弹性模量,且生物相容性优秀。
本发明提供一种赤泥建筑材料的制备方法。通过将赤泥、屏蔽物料及胶凝物料混合得到赤泥磷酸盐胶凝材料,经成泥、制粒、固化压制及烧结处理后,最终制备出赤泥建筑材料。所述赤泥建筑材料包括建筑构件、装饰板材及路面材料,以及耐热1500℃以下的其它制品,具有无毒、无放射性、高强度、致密等特性。本发明的方法简单,流程短,且能够屏蔽赤泥放射性,使其达到建筑材料国家标准核素限量要求。并且在屏蔽放射性的同时,获得无毒、无味、无公害、耐腐蚀、耐高温的高强度赤泥建筑材料。从而能够大规模消耗和利用赤泥,实现变废为宝。
一种替代牙骨的医用多孔金属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由钽粉与聚乙烯醇、碳酸氢钠混合成混合粉末,再在50~100Mpa下将所述混合粉末压制到有机泡沫体中成型、脱脂、烧结、冷却和热处理步骤制得的;所述热处理步骤是真空度为10-4Pa~10-3Pa,以10~20℃/min升温至800~900℃、保温240~480min,再以2~5℃/min冷至400℃、保温120~300min,然后随炉冷却至室温;形成的医用多孔钽材料孔隙直径为10~25μm、孔隙度介于25~35%、弹性模量为6.0~7.0Gpa、延伸率14~15%。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用多孔Ti‑Mn‑Cu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医用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医用多孔Ti‑Mn‑Cu合金由下述质量百分比的组分构成:锰1~15wt%,铜1~15wt%,钛70~98wt%,所述医用多孔Ti‑Mn‑Cu合金的孔隙率25~70%,所述多孔包括大孔和微孔,所述大孔的平均孔径100~600μm,所述微孔位于大孔的孔壁上,所述微孔孔径1~99μm。本发明的医用多孔Ti‑Mn‑Cu合金具有生物相容性好、弹性模量可调到与骨组织匹配、制备容易、成本低、具有抗菌性等优点,可用作骨缺损修复材料。
本发明涉及芯片散热热沉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石墨在制备芯片散热热沉材料中的应用,采用特定工艺对石墨进行加工处理,使其用于芯片散热热沉衬底材料,石墨的晶体片层结构决定了其在水平向上的导热系数非常高,热容值非常低,没有热量累积现象,能够将热量快速传导给周围物质,包括空气,且石墨制备工艺加单、成本低廉。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光谱下转换技术的量子点荧光太阳集光器、平板型聚光光伏器及其制备方法,该荧光太阳集光器包括量子点荧光太阳集光层,特点是量子点荧光太阳集光层的上表面设置有太阳光谱下转换层,量子点荧光太阳集光层的下表面和太阳光谱下转换层的上表面分别设置有陷光层玻璃片,上层陷光层玻璃片的上表面设置有用于减少太阳光反射的顶部减反层,下层陷光层玻璃片的下表面设置有底部金属反射层,该平板型聚光光伏器为量子点荧光太阳集光器的四周设置有太阳能电池板,太阳能电池板的外侧面固定设置有镀有导电金属的PCB板,优点是可有效减少入射光子反射损耗、有效降低低能量光子透过率,从而显著提高红外波段光子集光效率。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废镁质耐材生产氮化硅镁新技术,包括以下步骤:S1、将废镁质耐材分类挑选、除杂、破碎后,按质量分数称取粉状废镁质耐材33‑43%,并将粉状废镁质耐材投入到研磨设备中进行研磨,将研磨好的粉状废镁质耐材存储备用;S2、按质量分数称取碳化硅粉35‑45%,并将S1中得到的粉状废镁质耐材与称取的碳化硅粉投入到搅拌设备中混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对废镁质耐材进行破碎,研磨等工艺使废镁质耐材重新利用,制得氮化硅镁,节约了处理废镁质耐材时所花费的资金,还有利于保护环境,并且工艺步骤简单、可操作性强,所需设备多为常规设备,易于采购且造价适中,有利于推广应用。
中冶有色为您提供最新的有色金属真空冶金技术理论与应用信息,涵盖发明专利、权利要求、说明书、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实用新型内容及具体实施方式等有色技术内容。打造最具专业性的有色金属技术理论与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