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铝基碳化硼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材料的制备原料包括铝粉和碳化硼粉,所述材料由制备原料通过干法混粉后再经二次热加工制得。本发明通过以未经预氧化的超细铝粉为原料制备得到纳米氧化铝增强的高温高强铝基碳化硼复合材料,所述复合材料具有优秀的导热性能,在国防军工、航空航天、核电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发明属于有色金属加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烧结预分散石墨复合氢化钛制备钛基复合材料的方法及其制备得到的复合材料,具体为以氢化钛粉末和石墨粉末为原料采用粉末冶金成形TiC增强钛基复合材料。本发明方法先利用聚乙烯吡咯烷酮对石墨粉进行预分散,再将其附着于氢化钛表面烧结成形,解决直接将氢化钛与石墨粉物理混合存在的粉末团聚、合金性能差等问题。所得TiC增强钛基复合材料的抗拉强度可为535MPa,断后伸长率可为10%,优化后的磨损体积相比纯钛降低15%,相比文献报道的以氢化钛为原料制备的钛基复合材料实现拉伸塑性大幅提升的突破;可应用于航空航天、装甲车、兵器、船舶、汽车领域中的高强件或耐磨结构件的制备中。
一种制备钕铁硼磁体的方法包括配料、铸片、氢碎、气体分筛、制粉、压制成型、烧结;生产出的钕铁硼磁体具有以下性能,测试温度20℃,第一钕铁硼磁体生成抗弯强度达到275MPa以上,剩磁(Br)≥1.27T,内禀矫顽力(Hcj)≥1670kA/m,磁能积(BHmax)为≥335kJ/m3;测试温度20℃,第二钕铁硼磁体生成抗弯强度达到280MPa以上,剩磁(Br)≥1.32T,内禀矫顽力(Hcj)≥1750kA/m,磁能积(BHmax)为≥363kJ/m3。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通过火法炼金的办法,生产出高品质的钕铁硼磁体,且具有强高的抗弯强度(275MPa)。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集成电路密封腔体内部水汽和氢气含量的控制方法,属于电子产品封装技术领域。该方法是在集成电路封装过程中进行气氛控制,具体包括(1)将盖板和管壳进行烘焙处理;(2)采用高温烘箱对待密封半成品电路进行高温烘焙,烘焙温度为100~150℃,烘焙时间为200min~300min;(3)密封装配。本发明控制方法,针对水汽和氢气的来源,采用多重手段有针对性的进行逐一控制,本发明方法可以很好的控制封装腔体内的气氛,大幅降低集成电路封装腔体内部气氛含量,将水汽的含量控制在500ppm以下,氢气的含量控制500ppm以下。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孔陶瓷流延浆料、多孔陶瓷雾化芯及制备方法,涉及电子烟技术领域。该多孔陶瓷流延浆料包括分子筛和陶瓷骨料。分子筛包括氧化硅基分子筛,分子筛的孔尺寸为1nm‑100nm,比表面积为200m2/g‑500m2/g。陶瓷骨料包括硅藻土、长石和石英砂中的至少一种。该多孔陶瓷流延浆料制成的多孔陶瓷雾化芯,使陶瓷雾化界面具有大量纳米级微孔,孔径均匀。大量微孔在雾化芯中作为起雾点,增大电子烟的出烟烟雾量,雾化量提升30%‑50%,孔径均匀使得口感一致性好,口感饱满细腻,更好的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交通信号灯的引线框架,属于半导体封装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引线框架生产成本高的问题。本用于交通信号灯的引线框架包括支架,在支架上设置有支架单元,所述支架单元包括第一接线脚和第二接线脚,在第一接线脚前端向上延伸形成有第一连接部,在第二接线脚前端向上延伸形成有第二连接部,在第一连接部背离第二连接部一侧设置有第一缺口,在第二连接部背离第一连接部一侧设置有第二缺口,在第二连接部的顶端开设有安装槽,在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之间形成有通道,所述通道包括相通的第一竖直通道、倾斜通道以及第二竖直通道。本用于交通信号灯的引线框架具有刚性好、生产成本低的优点。
本发明涉及一种铜/石墨导电滑板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电力机车接触滑动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采用球磨混粉、粉末成形与烧结、塑形加工与整形相结合的工艺制备铜/石墨导电滑板材料。本发明方法可利用现有生产设备,投资少,生产成本低,能够充分改善石墨与铜基体的界面润湿性,获得自润滑性、导电良好的铜基滑板材料。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户外显示器的引线框架,属于半导体封装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引线框架生产成本高的问题。本用于户外显示器的引线框架包括支架,在支架上设置有若干等距且相连的支架单元,所述支架单元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接线脚和第二接线脚,在第一接线脚和第二接线脚之间设置有连接架,在第一接线脚前端向上延伸形成有第一连接部,在第二接线脚的前端向上延伸形成有第二连接部,在第二连接部的顶端开设有安装槽,在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之间形成有通道。本用于户外显示器的引线框架具有使用寿命长、生产成本低的优点。
一种多孔钽医用植入材料的制备方法,采用粒径≤10μm纯钽粉为原料,直接进行激光选区烧结成型人骨金属仿生材料,激光选区烧结时的每层铺粉厚度在60~80μm;再对成型的人骨金属仿生材料进行包括烧结、冷却得到多孔钽医用植入材料。采用上述激光选区烧结制得的成形坯料经烧结、冷却处理得到完全三维连通的多孔钽医用植入材料、与人体骨组织微观结构相一致,使该多孔金属植入材料生物相容性、生物安全性好;本发明方法还具有工艺设备简单、操作成本低,整个制备过程无污染、对人体无任何副作用、利于保证植入材料的生物安全性,同时成型速度快、非常利于工业化生产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硬质合金的制作工艺,属于生产硬质合金的生产技术领域。本发明的一种硬质合金的制作工艺,通过配料→球磨机混合→干燥→擦筛→冲压→石墨平板舟皿的前处理→层叠→烧结的步骤、各步骤的回收装置的使用、专用涂料的使用、高纯石墨平板舟皿的使用、设定好的烧结真空-温度工艺曲线的使用,保证了硬质合金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合格率,实现了提高硬质合金产品质量的目的,整个工艺既保障了操作工的人身安全和避免了环境污染,又能够提高生产效率50%以上,对于相同的产能,可以减少设备投资;各步骤的回收综合利用装置,可以节省能源,减低生产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属陶瓷复合合金球形粉末及其制备方法,所述金属陶瓷复合合金球形粉末为TiCN?Co和选自Ni、Mo和Fe中的至少一种,或为(Ti, Me)CN?Co和选自Ni、Mo和Fe中的至少一种,或为TiCN?MxC?Co和选自Ni、Mo和Fe中的至少一种,或(Ti, Me)CN?MxC?Co和选自Ni、Mo和Fe中的至少一种,或为(Ti, Me)CN?TiCN?MxC?Co和选自Ni、Mo和Fe中的至少一种,通过混料干燥、球形化粉末、烧结处理制取。粉末球形化可以采用滚筒球化、射频等离子球化或喷雾造粒球化等方法进行。本发明提供的金属陶瓷复合合金球形粉末,用作涂层材料提高了涂层与基体间的结合力,用作3D打印材料,可提高3D打印产品的质量。
本发明提供一种硬质合金轧辊及其制作方法。本发明的硬质合金轧辊,其材料包括碳化钛、碳氮化钛、镍、钼及钨,可提高硬质合金轧辊的强度和硬度,并可使其具有足够的韧性及耐磨性,延长了轧辊的使用寿命。本发明的硬质合金轧辊的制作方法,以碳化钛、碳氮化钛、镍、钼及钨为原材料经过一系列处理制成硬质合金轧辊。可以解决现有的采用钨钢制作而成的轧辊的强度和硬度不够的问题。采用本发明的硬质合金轧辊的制作方法制得的硬质合金轧辊性能优良,具有足够的强度、硬度、韧性及耐磨性,制作工艺简单且生产成本低。
一种利用废旧烧结钕铁硼块体高效再生高性能钕铁硼磁体的方法,属于磁性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采用稀土化合物颗粒对废旧钕铁硼块体进行晶界扩散及破碎制粉后制备再生钕铁硼磁体。本发明步骤为:晶界扩散废旧烧结钕铁硼磁体;氢爆和退火制备再生钕铁硼粉末;制备再生粘结磁体。采用本发明制备的再生磁粉及磁体具有较高矫顽力而表现出较好的高温稳定性,剩磁和磁能积接近原始磁体水平。本发明方法回收效率高,成本能耗低,节约资源。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运载火箭用热电池的单体电池,其包含隔离粉、加热粉、正极粉和负极粉,所述的隔离粉由LiF‑LiCi‑LiBr三元全锂电解质熔盐与熔盐吸附剂构成,其中,熔盐吸附剂占隔离粉总质量的50‑65%。实现了热电池在5‑20 s、45‑55 s和65‑75 s三段工作时间内,脉冲压降变化率均小于2%的性能特点,保证了火箭上载荷设备的性能可靠性。本发明提供的热电池的单体电池所用原材料及零部件制备工艺均与常规热电池相同,能在不改造现有生产线的前提下进行大规模生产,生产过程通用性高,在满足新一代固体运载火箭型号研制生产任务的同时,成本压力低,经济效益优良。
本发明涉及一种石墨烯增强镍铝合金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金属基复合材料技术领域。该方法以固态碳源作为石墨烯的前驱体,解决了石墨烯难以分散的问题;利用金属铝在镍基体中的固溶过程调节碳原子在镍基体中固溶与析出过程,进而控制石墨烯生长,制备具有可控层数的石墨烯,而且原位生长的石墨烯与镍铝合金基体的界面结合力好,对镍铝合金基体具有显著的增强增韧作用;另外,石墨烯的生长过程与镍铝基体的致密化烧结过程一步进行,制备过程简单,可控性好,适合规模化生产。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高透明度的荧光玻璃陶瓷及其制备方法,所述荧光玻璃陶瓷的原料组成包括SiO263~70wt%、Li2O 13~16wt%、Al2O31~6wt%、K2O 1~10wt%、P2O52~6wt%、CeO20.5~3.5wt%、添加剂0~4wt%、原子序数为59‑71的镧系氧化物1~4wt%和着色剂0~8wt%,主晶相为偏硅酸锂晶体,晶体形态为层状或板片状,晶粒尺寸为0.1~1.5μm;所述荧光玻璃陶瓷不含有五价/六价金属氧化物,通过优化原料的组成配比,并进一步控制制备过程中的热处理条件,使得到的偏硅酸锂玻璃陶瓷具有荧光效果、高透明度和极易加工的特性,有利于批量生产。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表硬内韧的YA类梯度硬质合金材料,所述梯度硬质合金材料由包括金属粘结剂、难熔碳化物、AlN粉和WC粉的原料组分制得。本发明通过在YA类硬质合金成分基础上引入微量AlN,通过高温烧结,使得硬质合金表层的AlN发生分解,向周围环境中释放氮气,表层N含量降低,使得表层Al元素向内部N活性高的区域迁移,从而形成内部Al和N含量比表层高的梯度结构,得到YA类梯度硬质合金材料。本发明通过引入Al和N,提高梯度硬质合金材料内部断裂韧性和整体的横向断裂强度,表层硬度不降低,内部硬度略降低,得到表硬内韧的梯度硬质合金材料,且该梯度硬质合金材料的梯度结构在烧结中原位形成,不增加额外工序。
一种用于电子封装的铝硅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电子封装材料制备领域。该用于电子封装的铝硅复合材料,其含有的成分及各个成分的质量百分比为:Si为50‑70%,余量为Al;其中,Si的纯度为≥99.59wt.%,中位粒径10‑30μm;Al的纯度为≥99.5wt.%,中位粒径10‑30μm。其制备方法为:将原料粉末混合后,装入铝包套中,置于预热后的模具于800MPa‑1100MPa压制,再真空度≤10‑1Pa,以1‑5℃/min升温至750‑1000℃,保温1‑4h。制得的用于电子封装的铝硅复合材料,其致密度高、热导率高、热膨胀系数低。该用于电子封装的铝硅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可规模化生产。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Ti,Me)CN‑MxC‑Co的涂层喷涂和3D打印金属陶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金属陶瓷材料为球形粉末,组分组成以质量百分比计包括:(Ti,Me)CN‑MxC‑Co和选自Ni、Mo和Fe中的至少一种,(Ti,Me)CN的含量为20~94%,MxC的含量为1~40%,Co和选自Ni、Mo和Fe中的至少一种的含量为5~40%;金属Me为W、Mo、Ta、V、Cr、Nb和Zr中的至少一种;碳化物MxC为WC、MoC、Mo2C、TaC、Cr3C2、NbC、VC和ZrC中的至少一种。通过混料干燥、球形化粉末、烧结处理制取。粉末球形化可以采用滚筒球化、射频等离子球化或喷雾造粒球化等方法进行。本发明提供的金属陶瓷材料,用作涂层材料提高了涂层与基体间的结合力,用作3D打印材料,可提高3D打印产品的质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调节拖车装置,属于机动车附件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拖车臂中拖车球易断裂且拖车臂易受损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可调节拖车装置,包括主臂,其用于与机动车固连;调节臂,其与主臂端部垂直固连;拖车球组件,其用于与另一机动车相连;所述拖车球组件与调节臂接触并能在调节臂上垂直移动,当拖车球组件移动至预定位置时,所述拖车球组件能固定于调节臂上;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拖车球组件与主臂活动连接,使得拖车球组件不存在断裂的情形,其使用寿命较长,拖车球组件能固定在调节臂上不同的高度位置,使得拖车球组件受力时更加集中,力的损耗较少,主臂受损的几率也较小。
一种TiAl合金棒材的制备方法,它涉及一种合金棒材的制备方法。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铸造冶金法制备TiAl合金棒材的热挤压困难、粉末冶金法制备的TiAl合金棒材易引入杂质、致密度低的问题。本发明的方法如下:一、钛粉经冷压、烧结制成多孔钛;二、多孔钛与铝硅合金组成热压件;三、将利用真空压力浸渗法制备Ti-Al双金属复合体;四、挤压得到Ti-Al双金属复合棒;五、热处理得到TiAl合金棒材。本发明的棒材的挤压操作在低温下完成,挤压容易,无球磨过程,杂质少,棒材组织均匀、细小,致密度为97%~99%、抗拉强度为730MPa~780MPa,可以应用于航空、航天及汽车领域。
本发明涉及增材制造领域,公开了一种低沸点二维材料层层堆积成型方法,将待打印低沸点材料的第一层二维材料与基底保持预设夹角,然后将第一层二维材料预热后,使用能量枪入射第一层二维材料与基底之间,根据目标产品的形状将第一层二维材料正对基底的一面熔化焊接至基底上;使用超声波对熔化至基底上的第一层二维材料进行压实和表面清洗,形成第一层成型层;以相同的方式形成第二层成型层;依次循环重复上述步骤,在第二层成型层上成型出第三层成型层,第三层成型层上成型出第四层成型层,直至成型出最后一层成型层,获得目标成型产品为止。本发明通过能量来使二维材料层层之间实现焊合,以达到成型目的,解决低沸点材料打印因沸点低而蒸发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高温粉尘过滤与气体净化的滤芯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滤芯包括支撑体和过滤膜,过滤膜覆于支撑体表面,支撑体的孔隙内负载有脱硝催化剂;滤芯的制备是先制备支撑体,然后在支撑体上采用喷涂的方法制备过滤膜,最后采用浸渍的方法在支撑体的孔隙内负载脱硝催化剂;将本滤芯组合成滤芯组件后,安装到过滤容器内,过滤容器可用于火力发电、垃圾焚烧、钢铁冶金或石油化工领域中高温粉尘的过滤和气体的净化。本滤芯克服陶瓷类过滤膜断裂强度低、耐热冲击性差、组装难度较大、膜管的高温密封连接比较困难的诸多缺点,可以显著提高过滤效率、使用寿命和过滤精度。
本发明涉及一种永磁材料,具体涉及一种电机用永磁材料及其加工工艺。包含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元素组成:Rb(铷)16%~17.8%、Fe(铁)75.7%~76.6%、B(硼)1.1%~1.3%、Dy(镝)2%~3.5%、Ni(镍)2.4%~3.3%、S(硫)0.07%~0.09%、Nb(铌)0.025%~0.04%。将所有合金和纯铁按照冶炼原理放在冶炼炉内冶炼,之后甩片、粉碎、磁场成型、最后烧结得到成品。本发明突破传统的渗透法受扩散速度等条件的,不可以加工厚度较大的产品,渗透时间长等限制。直接在熔炼过程加入Dy元素,在钢液的凝固和后续的二次相变过程实现Dy元素在晶界析出。最终达到提高永磁材料矫顽力的目的。本发明不受材料厚度影响,可以制作任意厚度的高矫顽力永磁材料,且加工效率高。
一种碳化钨精轧辊制造工艺技术,本发明制造的精轧辊用于高速线材轧机。目前国内引进的高速线材轧机大多采用进口辊,每年需花费大量外汇,本发明采用双等静压工艺消除了原热压辊的缺陷,采用本发明制造的碳化钨精轧辊经上钢二厂使用1年,每槽轧制吨位与同类进口辊相当,碎辊率小于进口辊,经轧制2409吨后仅磨耗0.25毫米,完全可替代进口辊,且每公斤售价为300元与80美元/公斤的进口辊相比,不仅节省外汇,也大大降低了线材生产厂的成本。
中冶有色为您提供最新的有色金属真空冶金技术理论与应用信息,涵盖发明专利、权利要求、说明书、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实用新型内容及具体实施方式等有色技术内容。打造最具专业性的有色金属技术理论与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