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单层1T相二硫化钼/微纳米碳复合材料的方法,具体过程为:以硫代钼酸铵和锂盐化合物为原料,通过简单的温度控制可以合成为插锂的1T相硫化钼块体,插锂的1T相硫化钼块体可以在水中水解自行剥离成单层1T相MoS2纳米片,再与微纳米碳自组装形成单层1T相二硫化钼/微纳米碳复合材料。本发明工艺操作简单,反应条件温和,所用试剂价格低廉,绿色环保。
本发明提供一种纳米碳材料增强超硬材料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制备步骤包括:将纳米碳材料与超硬材料微粉混合制得复合粉体,然后对所述复合粉体进行放电等离子体烧结处理,制得纳米碳材料增强超硬材料基复合材料。该材料具有高抗冲击韧性、高热稳定性,可应用于超硬切削和磨削工具中。
一种混凝土路面用高硬度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由复合增强剂、硅酸盐水泥、强化粉、石英砂、速凝剂和添加剂组成,复合增强剂由单质硅粉、氧化铝微粉、硅微粉、骨粉、铁矿废渣、金属粉烧结后与火山灰混合粉磨而成,强化粉由高岭土、黏土、煤矸石、铝灰、赤泥、钼铁粉、镍铁粉和硅铁粉烧结后粉磨而成,添加剂由淀粉、碳酸钠和羧甲基淀粉钠组成。在使用时,将该复合材料与砂石、水拌合形成混凝土进行施工,与现有的普通水泥混凝土相比,具有更高的强度和耐磨性,能够大幅度提高所铺设水泥路面的使用寿命。
一种增强尼龙6I/66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份数,包括45‑55份尼龙6I/66树脂、40‑50份短切玻璃纤维、1‑3份马来酸酐接枝物、0.5‑1.5份抗氧剂、0.2‑0.6份润滑剂和0.3‑0.9份防玻纤外漏,其中,所述尼龙6I/66树脂是由70‑75份尼龙66盐、10‑20份间苯二甲酸、10‑15份己二胺、0.1‑0.3份次亚磷酸钠、0.1‑0.3份苯甲酸和0.3‑0.9份抗氧剂混合制备而成的。本发明制备的增强尼龙6I/66复合材料,各项物理机械性能优异,制品表面光滑,且工艺简便,弥补了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发明属于改性石墨烯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金属‑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含如下步骤:(1)使用表面修饰剂对金属粉进行表面修饰;(2)将步骤(1)所得经表面修饰的金属粉、氟化石墨和水合肼溶液混合后进行还原反应,得到金属‑石墨烯复合材料。本发明在将石墨烯和金属结合的同时,将氟化石墨烯还原成石墨烯,能够将金属均匀的分散包裹于石墨烯内部。本发明缩短了制备流程,且操作简便,易于实施。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丝绳生产中转用复合材料盘具,包括塑料材质的内芯和外衬,所述内芯为回转形筒体结构,所述内芯的外部浇筑工字型的外衬,所述内芯内部固定设置可更换的嵌件,所述嵌件轴向的两端均裸露在内芯的外部,所述外衬包括中间的筒体和两端的边盘,所述边盘的外表面设置用于增加刚度的加强筋,本钢丝绳生产中转用复合材料盘具采用复合材质的工字盘,在保证原有承重能力的前提下,降低总体重量,满足人工搬运需求,且碰撞后不会发生塑形变形,有效防止动平衡损失。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环氧树脂吸波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将纳米粒子与硅烷偶联剂的溶液混合,得到混合溶液,加入去离子水和乙酸,调节混合溶液的pH值,再进行离心、水洗,直至水洗后的溶液呈中性,得到带有活性氨基的纳米粒子;在带有活性氨基的纳米粒子中加入酸酐化合物,反应之后去除未反应的酸酐化合物,得到带有活性酸酐基团的纳米粒子;以及将带有活性酸酐基团的纳米粒子与环氧树脂混合,固化成型,得到环氧树脂吸波复合材料。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方向算法与椭圆定位的复合材料多损伤检测方法,设计压电片阵列,对粘接在复合材料板上的激励压电片施加激励,对接收压电片在健康状态下及损伤状态下反馈的响应信号进行采集,并分别对健康状态与损伤状态的信号进行EEMD分解及Hilbert变换,找出其较大的两个能量峰值及其对应的时间;依据各几何关系及分析的数据结果计算各PZT结对应的损伤方向,及激励压电片与独立压电片所对应的椭圆方程;对损伤方向求取交点,找到方向交点与椭圆方程交点,即可得出损伤位置。本发明采用PZT结的形式,避免传统环形或十字形压电阵列测试次数过多的问题,提高损伤定位的效率,为损伤程度的判断提供一种简单快捷的方法基础。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聚乙烯亚胺功能化碳纳米管改性聚甲醛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A)碳纳米管与酸混合,得到羧基化的碳纳米管;B)将羧基化的碳纳米管和聚乙烯亚胺在缩合剂的存在下混合反应,得到聚乙烯亚胺功能化碳纳米管产物;C)将聚甲醛和聚乙烯亚胺功能化碳纳米管产物反应,成型,得到产品。本发明方法可以使聚乙烯亚胺功能化碳纳米管在聚甲醛基体内分散均匀并提高碳纳米管与聚甲醛间的界面结合力,从而提高了聚甲醛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改善其结晶行为和力学性能,可广泛用于汽车、电子电器、机械、精密仪器和建材等领域。
本发明属于新型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组分潜伏型金属卡宾催化体系,还涉及一种双环戊二烯聚合双物料体系,还涉及一种聚双环戊二烯复合材料。本发明的双组分潜伏型金属卡宾催化体系由金属卡宾和三烃基膦的混合物与卤代烃组成;所述金属卡宾为钌金属卡宾、钼金属卡宾、钌金属卡宾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三烃基膦的结构通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非金属复合材料超声检测系统性能校准的试块,所述试块的厚度T≥20mm,所述试块包括Ⅰ区、Ⅱ区、Ⅲ区、Ⅳ区,所述Ⅰ区设置第一孔组,所述Ⅱ区设置第二孔组,所述Ⅲ区设置第三孔组,所述Ⅳ区设置第四孔组;本实用新型通过限制试块的特定尺寸,并设置不同的检测区域,能够真实、客观地校准出超声检测系统非金属复合材料的纵向分辨力、横向分辨力、短缺陷分辨力、近表面分辨力、远表面分辨力、水平线性、垂直线性、脉冲周期数,使得所述试块可用于常规超声检测系统校准和相控阵超声检测系统校准,有利于提高超声检测系统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同时,所述试块结构简单、操作简单、应用方便,便于现场测试校验,便于携带。
一种海洋环境复合材料的表面缺陷修整材料的制备方法,先分别制备A、B组分,再将A、B组分混合,A、B组分中分别采用粘度不超过6000mPa﹒s的低粘度环氧树脂和低粘度胺类固化剂,作为具有优异耐海水性的基体,采用有机膨润土和纳米气相二氧化硅复配的触变体系,能够有效降低修整材料粘度,降低刮涂阻力,降低刮涂难度,通过配方优化,采用分散剂、消泡剂和复合触变剂多重技术组合,形成三维高触变性网络结构,克服了超细滑石粉在液体相中难分散、易团聚的问题,得到可常温固化、修整效果好、附着力优异、耐海水性能优异的修整材料,能够有效解决海洋环境复合材料表面缺陷快速修整的工艺性和可靠性难题。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高韧性复合材料芯导线,包括由碳纤维复合材料导体以及绝缘层构成的线芯,线芯外挤包有外护套,还包括传输光信号的光单元,各个线芯上至少绞合一根光单元,线芯与光单元绞合后固定于一个中心支架上,该中心支架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凹弧面;线芯与光单元绞合后绕包有玻璃纤维带制成的阻燃带层;所述的光单元为由若干条光纤置于一个不锈钢保护管内组成,不锈钢保护管采用松套结构,不锈钢保护管空隙内连续填充有阻水物,不锈钢保护管外包覆一层铜层。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韧性好,抗拉强度大;此外,不光能够导电,还能实现光纤通信。
本实用新型涉及锚杆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复合材料锚杆,包括钻杆、延长钻杆、钻杆接头和进料杆以及锚固头,所述钻杆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螺纹段,所述钻杆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螺纹段,所述延长钻杆的侧面螺纹安装有紧固螺钉,所述紧固螺钉的螺纹端贯穿延长钻杆并延伸至第二螺纹段的内部,所述进料杆的左侧固定安装有旋转法兰,所述旋转法兰的侧面固定连通有供料管。该复合材料锚杆,通过延长钻杆使得锚杆在长度达不到使用的要求时对锚杆的长度进行增加,使得支护结构的深度能够达标,无需在根据支护结构的深度制作专门长度的锚杆,通过钻杆接头将钻杆与锚固头进行连接,使得进行灌浆时钻杆可以带动钻杆接头便于和锚固头脱离。
本实用新型属于制粒机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高分子纳米复合材料生产用的制粒机,针对现有的操作大多为分开操作,整体过程中需对高分子纳米复合材料进行多次转移,增加了工作强度,且在生产中其内壁上容易出现粘黏物料,从而影响后期使用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顶部安装有两个对称设置的进料斗,箱体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导料盒,导料盒内设有挤料机构,导料盒的外侧设有裁切机构,所述导料盒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安装有主动杆,箱体的内壁上转动安装有两个对称设置的从动杆。本实用新型操作简单,使用方便,能够将混合挤出切割混成一体进行加工,从而能够加快制粒机的工作效率。
一种基于LSPR效应金属修饰自掺杂富缺陷氧化锡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该纳米复合材料通过化学键络合将具有等离子共振效应的纳米金属颗粒修饰在自掺杂富缺陷氧化锡上的纳米复合光催化剂材料;自掺杂富缺陷氧化锡选自Sn掺杂的非化学计量比或混合价态富氧缺陷的氧化锡(SnO2‑x);具有等离子共振效应的纳米金属选自Pt、Au、Ag、Cu等具有等离子共振效应的单组分金属或多组分合金的金属纳米粒子。本发明利用自掺杂富缺陷氧化锡的可见光光催化氧化还原特性和金属纳米粒子的等离子共振效应以及两个组分之间具有化学键合的异质结结构,来充分提高其光催化反应中的光生电子‑空穴分离率,从而有利于提高其光催化氧化还原降解污染物和光催化分解水产氢的性能。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粘接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用的硅橡胶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是由硅橡胶、钛酸钡、聚偏氟乙烯和硫化剂共混而成。其优势在于,该材料可以通过钛酸钡和PVDF的复合压电特性诱导硅橡胶和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在界面处的有序排列,提高二者之间的界面相容性和粘接强度。因此,利用本发明制备的硅橡胶与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的包覆结构具有优良的粘接性能和密封性能,可作为避雷器等电气设备的密封绝缘外包装材料使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老化硅橡胶复合材料,由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甲基乙烯基硅橡胶100份、全氟醚橡胶8‑15份、气相法白炭黑20‑40份、聚酰亚胺3‑8份、氢氧化铝微粉6‑12份、硅烷偶联剂0.5‑1.0份、二甲基二乙氧基硅烷2‑6份、羟基硅油1‑3份、甲基含氢硅油0.5‑1.5份和硫化剂1‑3份。本发明所得耐老化硅橡胶复合材料绍尔硬度高,机械强度高,电气性能好,抗热空气老化性能优异,可在高温条件下长时间工作。
一种用于钛钢复合材料缺陷的爆炸补焊方法,涉及金属复合材料制造领域,本发明通过在未复合区域开槽、修磨后进行爆炸补焊,不仅能成功的修复未复合区缺陷,使复合率达到100%,而且通过取样进行金相观察,钛-钢界面、钛-钛界面、钛-钢-钛交点处呈均匀波纹状,实现了冶金结合,剪切性能检测表明,其同样具有结合强度大的特点,同时本发明具有操作方便,复合率高等特点。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女性内衣用复合材料,所述女性内衣用复合材料,以重量份计,原料为:棉纶20‑30份、羟乙基纤维素10‑15份、茶籽油2‑6份、双肼屈嗪1‑3份、棉丝7‑20份、抗菌喷剂3‑5份;所述抗菌喷剂包括姜黄素5‑9份、大蒜素10‑20份、柠檬皮萃取液15‑20份、芦荟萃取液4‑6份、苦麻菜叶萃取液10‑13份、高丝氨酸内酯1‑3份。本发明制备得到的女性内衣卫生安全可降解,还可根据需要加工成各种规格形状的女性内衣备用;具有杀菌、除臭、止汗、祛湿、保持女性内衣干燥的作用,达到国家纺织品的抗菌标准。
本发明提出一种SiCp/Al复合材料轴类零件端面薄壁小孔螺纹的加工方法,主要是通过设计夹持工装承载一部分钻削力和攻丝力矩,减小孔壁的受力,避免最薄孔壁处因受力过大超过孔壁的承受强度而崩碎的问题;用CVD涂层钻头和直槽硬材料TICN涂层丝锥减小钻削力和攻丝力矩;优化钻孔加工工艺参数等实现SiCp/Al复合材料轴类零件端面小孔螺纹且孔壁与零件边缘距离较小的加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解决了直接在轴端面钻孔加工时最薄孔壁处沿孔的轴线方向崩碎的问题,解决了攻丝加工时孔壁因受力矩过大而崩边的现象。本发明适用于所有轴类零件端面小孔且孔壁与轴壁距离较小零件的加工。
本发明涉及一种碳纳米管/聚酰胺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先将碳纳米管进行纯化酸化处理,然后将碳纳米管用十八烷基胺进行烷基化处理,以提高碳纳米管的分散性,最后将烷基化处理后的碳纳米管与聚酰胺复合得到碳纳米管/聚酰胺基复合材料,极大地提高了碳纳米管和聚酰胺基体材料的相容性,进一步提高了聚酰胺的力学性能和机械性能。本发明原料易得,制备方法简单,符合产业发展所需,相当具有实用性。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阻燃剂、制备方法及改性聚双环戊二烯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属于阻燃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阻燃剂,以六氯环三磷腈为母体,连接上带有双环戊二烯结构的基团,使其可溶于双环戊二烯,并且与双环戊二烯单体进行共聚反应,解决了现有不溶性阻燃剂不利于双环戊二烯注射成型工艺、力学性能下降和阻燃效果不佳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阻燃剂改性聚双环戊二烯复合材料,由阻燃剂和双环戊二烯混合共聚而成,在限定的阻燃剂用量范围内,可显著提高聚双环戊二烯的阻燃性能,同时不降低其力学性能。本发明制备方法,操作简单,工艺过程易于控制,产率高,适于工业化推广应用。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碳化硅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钎焊的铝硅铜铈钎料及其制备方法,制备方法为先将纯Al和Al-20Si合金置于真空感应熔炼炉的坩埚内,抽真空后充入高纯氩气;然后快速加热令合金熔化完全,接着通过感应炉上的加料装置将纯Cu加入到熔融的Al-Si合金液中,形成Al-Si-Cu合金熔液;熔化均匀后,加入Al-10Ce合金,再与Al-Si-Cu合金熔液充分反应,磁力搅拌,保温30-40min后浇注,在氩气气氛中冷却凝固;按照同样的方法重熔两次,最终浇注成棒状。该钎料所含组分少,熔化温度低,润湿性能好,对难以焊接成型的SiCp/Al复合材料可用它在580℃左右形成良好的焊接接头,适于推广应用。
一种钎焊高体积分数碳化硅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银基钎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涉及一种钎焊高体积分数碳化硅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钎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是要解决目前电子封装领域无565℃~585℃温度范围钎料且焊缝强度低的问题。方法:一、制备混合均匀的Ag-Cu-In-Sn-Ti合金球;二、去掉氧化层,球破碎成合金块;三、放入底部开缝的石英管中,得到装有合金碎块的石英管;四、放入甩带机的加热感应线圈中,抽真空充入高纯的氩气;五、加热到熔融状态时,利用氩气将熔融状态的钎料从石英管底部缝隙吹出,溅射到铜滚轮上,甩出薄带,冷却后可得到银基钎料。本发明主要用于制备银基钎料。
本发明属于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纳米SiO2/尼龙1010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将均匀分散有纳米SiO2的无水乙醇溶液与尼龙1010单体、引发剂、质子化剂、二胺类添加剂加入到密闭的聚合反应器中,于惰性气体保护下在170℃-200℃、压力为1.1-1.2MPa下反应;继续加热升温至220-250℃、压力控制为1.1-1.2MPa时反应结束,即得到目标产物。本发明工艺稳定简便,易于控制,适合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制得的纳米SiO2/尼龙1010纳米复合材料较纯尼龙1010有优良的力学性能、热性能等。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械制造领域使用的一种复合材料及其生产方法。所述的一种复合材料,在于把高铝瓷层2连接在金属层1上面所组成。其生产方法为将伸缩模上模4活动连接在伸缩模下模3上端,直流道5上端和浇口杯6连接,下端连接在伸缩模上模4一侧,然后将伸缩模内涂上耐高温涂料,进行40分钟烘干后,再进行浇铸,首先对金属层1浇铸钢水,钢水的出炉温度为1380°-1400°,浇铸温度1350°,出炉前加0.3-0.5%的铝进行脱氧,待钢水初凝后快浇高铝瓷层2液;高铝瓷层2液在浇铸时,高铝瓷层2液液的出炉温度为1680°-1700°,浇铸温度1650°,浇铸时伸缩模具要水平摆放。由于本发明采用了冶炼冶金复合工艺,成型工序少,几何尺寸视模具而定,产品成型时间短,产量可大可小,降低了生产成本,解决了原生产高铝瓷的弊端,因而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一种针对铝基碳化硅复合材料的超声振动加工装置及方法,包括计算机、激光辅助加热部分、超声振动加工部分、机床工作台、机床主轴和微刃铣刀;超声振动加工部分包括超声发生器、换能器和变幅杆;机床主轴下端连接换能器,换能器下端连接变幅杆,微刃铣刀上端装夹在变幅杆下端部,超声发生器通过导线与换能器连接;机床工作台上设置有夹持器,夹持器上夹持有铝基碳化硅复合材料的工件,夹持器连接有三向测力仪;激光辅助加热部分对工件待加工部位进行加热。本发明在铣削加工作业过程中,可加快切屑排出,消除刀具颤振,降低磨料磨损和黏着磨损,降低铣削力与切削热,保证加工尺寸精度,提高工件表面质量与加工效率,节约加工成本。
本发明属于隔热材料领域,公开了一种SiC气凝胶/陶瓷涂层结构一体化防隔热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所述材料由四层结构组成,从冷端面到热端面依次为:高强度SiC气凝胶、ZrB2高温耗氧涂层、ZrO2高温隔热涂层、氧化物高辐射涂层,以此获得一种SiC气凝胶/陶瓷涂层结构一体化防隔热复合材料。通过该技术所获得的材料具备优异的抗烧蚀和抗氧化性能、密度低、强度高、低的热导率、耐高温性能可达1800℃等性能。
中冶有色为您提供最新的河南有色金属理论与应用信息,涵盖发明专利、权利要求、说明书、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实用新型内容及具体实施方式等有色技术内容。打造最具专业性的有色金属技术理论与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