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锂硫电池硫/碳正极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预反应溶液a;(2)将一定量的盐酸多巴胺加入到预反应溶液a中,然后进行超声聚合反应,反应结束后过滤,得到固体状态的前驱体b;(3)将前驱体b在Ar气氛下先升温至400℃,高温烧结3h,然后再升温至850℃,高温烧结3h,得到载硫碳基质材料c;(4)将载硫碳基质材料c与单质硫按一定比例混合,研磨均匀以后在惰性气体气氛中密闭状态下,高温155℃保温12h,然后升温至300℃保温2h,得到硫/碳复合材料d。本发明的优点是提高了单质硫的导电性,优化碳骨架的比表面积,为活性单质硫的负载和膨胀留出空间,同时阻挡多硫化物向电解液中溶解,提高硫电极的电性能。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感光防静电复合材料,由以下重量比的原料组成:二烯丙级双酚A改性双马来酰亚胺树脂:导电硫酸钡:氧化钕:纳米填料=10:1.25:1.25: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用二烯丙级双酚A改性双马来酰亚胺树脂为基体树脂生产出来的感光防静电复合材料既能对光敏感起到感光作用可以被电路焊接设备所识别,又能起到防静电的作用,达到焊接工艺对防护材料防静电的要求,完全满足现在焊机技术的使用工艺,且产品性能稳定,使用次数较高,达到30000次以上。产品的成本较低,达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本发明属于肥料加工技术领域,公开了固结植生生态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生态复合材料主要由土壤肥、土壤粘合剂、发泡剂、蒙脱土、聚丙烯酰胺等部件构成,其制备成颗粒状,由蒙脱土将土壤肥、土壤粘合剂、发泡剂包裹起来,利于其在地下进行释放营养成分,通过下渗作用对土壤颗粒的进行包裹,使土壤颗粒具有粘聚性和保水性,干燥状态下,固结植生生态材料自动脱水,土壤呈松散状态,具有透气性和透水性,兼具抗风蚀性(风吹不散、不起尘);遇水时,固结植生生态材料与水分子自动聚合,将土壤固结形成一个整体,可给植被创造快速生长条件,形成坡面局部良好植物生态环境,诱导生态链系统建立,达到生态自然循环的目的。
本发明介绍了一种制造玄武岩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方法,以及这种方法在制造船体上的应用。该方法配方包括乙烯基酯树脂或不饱和聚酯树脂、过氧化物引发剂、促进剂,经原料混合、树脂在真空辅助树脂传递模塑条件下注入、固化成型,特征是原料中含有30~70%质量玄武岩纤维作为增强材料。以该工艺制造军辅船和高速船船体,该船体除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耐海洋环境性能和耐高温性能外,还具有突出的耐老化性能、蠕变性能以及抗爆炸冲击性能,同时还可以降低船体的建造成本,延长舰船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石墨烯负载氧化锆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及其作为脱硫吸附剂的应用,该石墨烯负载氧化锆复合材料是由包括以下步骤的方法制备的:1)将氧化石墨烯分散液与氧氯化锆溶液混合,后加入氢氧化钠至体系pH为8~14,得前驱混合物;2)将所得前驱混合物在190~210℃条件下进行水热反应20~60min,后经洗涤、干燥,即得。复合前驱体经水热反应生成的纳米氧化锆粒径均匀且均匀地负载在石墨烯表面,防止了纳米氧化锆的团聚,使材料具有大的比表面积,充分利用了氧化锆的高效吸附性能;作为吸附剂去除水体中的硫酸根离子时,吸附容量大,吸附速率块,易再生循环利用,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环境效益,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添加泡沫颗粒的钢‑聚丙烯纤维增强人造花岗岩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将骨料、泡沫颗粒,钢纤维与聚丙烯纤维按照比例称重,将泡沫颗粒和混杂后的两种纤维与骨料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1。按照配比要求称取复合粘结剂和填料,将填料与复合粘结剂混合后得到混合物2。将混合物1和混合物2用搅拌机搅拌均匀后注入涂有脱模剂的钢模具中,钢模具固定在振动台上振动密实成型,脱模后经室温固化、养护得成品。添加泡沫颗粒可以增加复合材料的多相界面,泡沫颗粒的本征具有高阻尼,其可以有效消耗振动产生的能量,提高材料的抗振性能;添加钢纤维和聚丙烯纤维可以同时提高材料的力学性能和抗振性能。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纳米管和磷酸盐协同增强镍铝基复合材料,以碳纳米管和磷酸盐为协同增强相,以镍铝合金为基体,碳纳米管为基体体积的1~3vol.%,磷酸盐为基体质量的6~10wt.%。制备方法:1)按配比分别称取碳纳米管和磷酸盐,将碳纳米管、磷酸盐与镍铝合金混合得到初始配料;2)料置于多维摆动式球磨机进行3h无球摆动混粉,得到配料;3)将配料装入石墨模具中,通过粉末冷压机进行冷压处理得到冷压成型试样;4)将成型试样装入石墨模具中,通过放电等离子烧结炉进行烧结制得。本发明提出碳纳米管和磷酸盐协同增强,有效解决磷酸盐作为固体润滑剂导致基体材料强度降低的问题,且制备的复合材料具有优异宽温域摩擦学性能。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耐磨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将陶瓷颗粒与高温易熔化有机颗粒按比例混合,然后使用高温熔融金属材料进行浇铸,其中,所述陶瓷颗粒与所述高温易熔化有机颗粒通过无机粘合剂进行混合制备预制件,并在所述浇铸前高温去除所述高温易熔化有机颗粒。并且所述陶瓷颗粒与所述高温易熔化有机颗粒的混合比例在所述浇铸方向上是变化的。本发明所述耐磨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步骤简单,操作简便,所制备的耐磨材料具有高耐磨性和高韧性,其工件使用寿命不仅能提高一到二倍,而且对于设备的长时安全运转,减少维护成本有重大意义。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电磁屏蔽复合材料,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高频反射层、低频吸收层和电磁波吸收层;以及电磁屏蔽层;其中,所述电磁屏蔽层设置在所述低频吸收层的侧壁。本实用新型的电磁屏蔽复合材料能够将低频电磁波限制在低频吸收贴片内部,然后利用低频吸收贴片将低频电磁波进一步耗散掉,提升对低频电磁波的屏蔽效果,电磁波吸收层所在侧朝向需求屏蔽的电子设备设置,吸收电子设备产生的辐射,减少了电磁波的二次干扰,且仅在低频吸收层侧壁设置电磁屏蔽层,在提升了屏蔽效果的同时降低了整体的重量增幅。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泵,尤其是一种柱塞式泥浆泵。复合材料柱塞泥浆泵由传动机构(1)、柱塞组合(2)、水清洗系统和阀箱组合(5)组成,柱塞组合中的柱塞(10)是由陶瓷或工程塑料材料制成,密封圈组件(9)由耐磨聚氨脂材料制成;阀箱组合(5)包括入口管、出口管、泵室(8)和入口活塞阀(7)、出口活塞阀(4),活塞阀的阀座和阀芯的材质一个是陶瓷,另一个是工程塑料,阀胶皮(16)的材质为聚氨脂。其所使用的陶瓷或工程塑料比原金属材料耐磨强度高4-5倍,采用的聚氨脂的耐磨强度比橡胶高出7倍,本发明所选材料独特,克服了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偏见。
本发明为建筑材料领域,提供了一种秸秆纤维水泥复合材料,主要特点是采用以下重量百分比原料:秸秆纤维1-75,水泥10-95及适量的防霉剂、减水剂、防水剂、增强剂等,与水混和加压成型为多种型材,适用于制造装饰板材,木工板材,防火板(不需另处理),吊顶材料,保温隔热板材,轻型墙体,地板(可现场施用),通风管道,模板(可一次性不脱模)及包装箱板等,具有替代节约木材,使废弃秸秆利用增值,施用方便,不污染环境,防火性,耐久性、防水性、耐腐蚀性、装饰性提高等明显优点和良好社会经济效益。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属于材料板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无机高性能复合材料金属板,包括板体,所述板体的内腔顶部和底部设置有防腐锈层一、防腐锈层二,所述防腐锈层一的底部设置有铜板层一,所述铜板层一的底部设置有填充腔一,该新型方案是把无机物和金属整合在一起的新型复合材料金属板,铜板层具有良好的抗腐蚀和抗氧化性,同时还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填充腔内填充有二氧化硅气凝胶,可以很好地绝热、耐火、隔声,低碳钢层为碳素钢,有一定的延展性,其特性使金属板不易裂开和破碎,电磁钢板层为无取向性钛钢板材,具有均一磁极和导磁通路的特性,该金属板适合工业制造业、汽车制造业、电工业辅助使用。
一种新型网状复合材料铅蓄电池板栅,包括:板栅极耳、矩形骨架、连接体、塑料支撑体、导电体,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网状复合材料铅蓄电池板栅,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具有轻便、放电效率高、实用性强等优点,不仅克服了普通蓄电池质量过重的问题,还克服了蓄电池放电性能低的问题,本装置市场潜力大,可以在市场上进行推广。
本实用新型属于卷烟滤棒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添加有高效吸附能力的氧化石墨烯-介孔二氧化硅复合材料的卷烟滤棒。该滤棒为二元复合滤棒,包括普通醋纤滤棒单元、颗粒醋纤滤棒单元以及依次包裹在两段滤棒单元外的外成型纸和接装纸。本申请所提供卷烟滤棒,同时结合了介孔二氧化硅和氧化石墨烯两种吸附材料的优异性能,在添加量较少的情况下,即可对挥发性醛酮类促癌分子、苯酚等有害物质进行高效吸附,而且该复合材料绿色环保,无附加毒害;同时其制备方法简单,原料易得,易于规模化生产且生产成本低廉,因而在卷烟减害降焦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控制粘接厚度的复合材料单搭接试件定位夹具。该可控制粘接厚度的复合材料单搭接试件定位夹具包括上下平行间隔布置的顶板、底板以及连接在所述顶板与底板一侧的连接板,所述顶板与所述底板另一侧设有挡止件,底板与所述顶板之间设有间隔布置的第一压板、第二压板,所述底板上设有位于所述第二压板下侧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与所述底板之间设有弹簧,所述顶板上设有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压板下行的第一顶紧螺栓,所述顶板上设有用于驱动所述第二压板下行的第二顶紧螺栓,所述连接板上设有用于将支撑板上侧的试件顶紧在所述挡止件上的第三顶紧螺栓。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发明能够控制产生不同的粘接厚度,保证粘接厚度的均匀性。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铌氧簇/ZIF‑67衍生物复合材料的合成方法及应用。本发明选用ZIF‑67的衍生物Z‑Co3O4和K7HNb6O19为原料,采用溶剂热法制备了一种新颖的多铌氧簇/ZIF‑67衍生物复合材料。本发明是K7HNb6O19与ZIF‑67衍生物的首次结合,并用于光催化消除新兴医药污染物二甲双胍,同现有已报道的多酸基体系相比,具有最高的二甲双胍降解效率。优异的性能源于紧密的接触界面及异质结的构建,不仅促进了电荷转移效率,且有效增强了光生电子与空穴的分离,延长了光生载流子的寿命,从而提高了光催化效率。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LTO/CVO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电极材料技术领域。所述制备方法为称取Li4Ti5O12材料和CuV2O6材料,研磨;转移至烧杯中,加入无水乙醇,搅拌均匀;进行超声处理,然后进行搅拌,得到均匀的液体;转移至离心管中,离心;取上清液,真空干燥,取出后研磨,得到复合材料。本发明通过控制复合电极材料的电流密度和截止电压,原位电化学可控析出金属Cu颗粒,从而构筑具有金属Cu颗粒导电网络的LTO复合物电极,提高了LTO本体材料的电子电导率。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纤维增强铝锂合金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复合材料是由经过预先处理的碳纤维与铝锂合金粉末混合烧结而成,碳纤维体积分数含量1~10%。本发明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碳纤维的灼烧、粗化、中和处理、球磨混料以及真空热压烧结。通过调控碳纤维的体积分数,能降低铝锂合金的密度,提升铝锂合金的强度、韧性并改善其各向异性。本发明特别适用于要求材料具有轻质、较高强度综合性能良好的航空航天飞行器零部件。
一种三维编织复合材料的新型编织工艺及所用编织机,属于三维编织材料领域,是将纱锭以一定规律排布在矩阵轨道层和条形轨道层穿插形成的轨道面上,并沿矩阵轨道层和条形轨道层做逆时针循环运动进行编织得到的新型三维编织复合材料。本发明通过采用独特的矩阵轨道层和条形轨道层穿插形成轨道面,而后在轨道面上以一定的规律排布未挂纱纱锭和挂纱纱锭,并使其按照一定的方式运动进行编织,从而最终得到一种新结构的三维编织材料,其编织工艺和设备简单、便于实现,而且得到的新型三维编织材料几何结构更加稳固,力学性能更加优异。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有复合材料成型用混料装置,所述带有复合材料成型用混料装置包括:底座以及安装在所述底座上的多组一号固定杆,所述一号固定杆上固定有支撑板以及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撑板上的搅拌桶,所述搅拌桶上固定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还设置有导向组件,所述导向组件上活动安装有呈对称设置的一号套筒,其中一个所述一号套筒上固定有一号电机,两个所述一号套筒上转动安装有一号转动杆,所述一号转动杆通过一号皮带连接,所述一号转动杆上还固定安装有搅拌叶和与所述导向组件连接的一号齿轮;所述底座上还设置有下料成型机构;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与所述下料成型机构连接的驱动机构,所述支撑板上还设置有与所述驱动机构连接的升降机构。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金属复合材料保温车厢,包括内纤维层和外纤维层,内外纤维层均由浸润着树脂的纤维一体缠绕成型,内外纤维层之间设置有骨架层和保温层。一种非金属复合材料保温车厢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车厢模具上打脱模腊,喷涂胶衣;胶衣固化至80%,将浸润着树脂的玻璃纤维纱交叉缠绕整个模具;树脂固化后,修整平整;将方形管放在内纤维层上用树脂粘接;将保温材料填充到方形管间用聚氨酯胶粘接;缠绕浸润着树脂的玻璃纤维纱构成外纤维层;树脂固化至80%时,修整外表面,喷一层胶衣;完全固化后,脱模。将车厢设计成层状结构,内外纤维层通过玻璃纤维纱缠绕一体成型,结构更加紧密,防漏性好,保温性好,制作工艺简单,质量轻强度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复合材料包括泡沫塑料;以及包含聚氨酯并且形成在泡沫塑料的表面上的缓冲材料。本发明通过将具有高吸能效果的缓冲材料和泡沫塑料进行复配,实现抗冲击性能优异的头盔缓冲材料的制备,同时对其整体重量影响不大,能够有效地降低骑行者在发生事故时头部受伤的几率,从而更好地保障骑乘者的生命安全。
本发明提出了聚乳酸复合增塑剂、立构聚乳酸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立构聚乳酸复合材料包括增塑剂PLLA‑PEG‑PLLA 1‑10wt%、45‑49.5wt%PLLA和45‑49.5wt%PDLA;其中所述PLLA和所述PDLA使用比例相同。本发明在高分子量PLLA/PDLA等量共混体系中,在兼顾相容性的情况下,改善高分子量PLA分子链运动能力,加快促进体系结晶,提高SC晶体的相对含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界面结构可控银纳米颗粒/纳米金刚石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纳米金刚石在空气气氛中热处理;(2)将步骤(1)热处理后的纳米金刚石进行酸处理;(3)将步骤(2)酸处理后的纳米金刚石与SOCl2和二甲基甲酰胺混合,加热回流处理,冷却至室温、离心沉淀;(4)将步骤(3)得到的沉淀物用四氢呋喃清洗,真空干燥,得到氯化金刚石;(5)将氯化金刚石加入到AgNO3水溶液中,紫外灯辐照得到银纳米颗粒/纳米金刚石复合材料。
一种耐高温聚酰亚胺复合材料保持架的加工方法,本发明在加工毛坯料内外径时采用工装装夹工件,防止工件在装夹中变形,车削加工中统一定位基准,一次定位加工到尺寸要求后再拆卸工装,保证了保持架内外径同心度和圆度,同时对工件进行退火处理减小了聚酰亚胺复合材料成型过程中的热应力,材料的抗拉强度、宽温度范围内的尺寸稳定性以及加工性能得以进一步提升,进一步,本发明采用YT15、YG合金车削刀具以及YG合金钻头,通过合适的切削参数使得保持架无振纹和裂纹、光洁度高以及尺寸精度高,在钻削兜孔时采用数控兜孔钻床和工装,保证了保持架兜孔共面性、对称性以及分度均匀性,使加工的保持架具有高的尺寸精度和良好的形位公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碳材料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将氮氧自由基与三价铁盐反应,再与聚酯型二醇反应形成齐聚物,然后与二异氰酸酯反应形成异氰酸酯基端封的齐聚物,采用该齐聚物对纳米碳粒子进行表面改性,然后与环氧树脂共混在磁场作用下固化而成。本发明的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在纳米碳材料的表面引入具有可反应官能团,在环氧树脂集体中具有良好的分散性,大大改善了纳米碳材料的可加工性,同时通过铁离子连接有氮氧自由基,是纳米碳粒子具有一定的顺磁性,可以在较低的外加磁场下实现在环氧树脂中的定向排列,从而能够充分的发挥纳米碳材料的增强特性。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纤维增强铝镁合金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复合材料是由经过预先处理的碳纤维与铝镁合金粉末混合烧结而成,碳纤维体积分数含量1~10%。本发明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碳纤维的灼烧、粗化、中和处理、球磨混料以及真空热压烧结。通过调控碳纤维的体积分数,能降低铝镁合金的密度,提升铝镁合金的强度、韧性。本发明特别适用于要求材料具有轻质、较高强度综合性能良好的航空航天飞行器零部件。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中空夹层复合材料杆塔的生产线及其生产方法,所述生产线包括封闭式的空中输送轨道,空中输送轨道上设置有行走的输送架,输送架用于竖向杆塔的吊装输送,空中输送轨道下方的地面上设置有地下输送室,地下输送室下端的两侧均设置有支撑滚轮组,地下输送室沿输送方向依次设置有注浆振动区、静置区、养护区和成品区,注浆振动区设置有附着式振动机构以及底部振动机构,底部振动机构设置于两支撑滚轮组之间,附着式振动机构沿竖向滑动设置于地下输送室和空中输送轨道之间。本发明便于进行竖向杆塔在各个区域中的竖向转运,提高转运的效率;而且附着式振动机构和底部振动机构配合,满足复合材料的浇筑振实需求。
中冶有色为您提供最新的河南有色金属理论与应用信息,涵盖发明专利、权利要求、说明书、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实用新型内容及具体实施方式等有色技术内容。打造最具专业性的有色金属技术理论与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