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马氏距离IDTW的岩层分类方法,步骤是:S1、获取岩层数据,并将第一次获取的岩层数据作为训练样本数据;S2、通过聚类确定训练样本类别;S3、继续提取最新岩层数据,并将之作为待分类的测试样本数据;S4、使用基于马氏距离IDTW方法,计算出待分类的测试样本数据与已确定类别的训练样本数据之间的距离;S5、计算待分类的测试样本和每个训练样本的距离,分类;S6、完成。本发明首先获取岩层训练数据及测试数据,然后采用基于马氏距离IDTW距离对岩层数据样本进行相似性度量,排除样本属性之间的相关性以及时间序列数据偏移的影响,最后结合最近邻(1‑NN)分类算法对岩层数据进行分类,实现对地下的地质结构及成分的空间分布的判定。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动区地表沉陷单桩静载荷模型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它包括一个周面至少前面是透明的模型槽,槽底作为承压板,在槽底上设有漏砂孔,槽底下面放置有挡孔板用于挡住漏砂孔,挡孔板用支撑柱进行支撑;模型槽中从底向上依次铺有砂土层、聚乙烯薄膜和黏土层,黏土层中预埋有模型桩,模型桩底部和周围预埋有土压力盒,的桩体上设有应变片,模顶设有加载装置,土压力盒和应变片连接在模型槽以外的数据采集仪上;在模型桩和黏土层的顶部分别设有百分表。本发明试验方法可以比较精确地模拟多种采动区地表土体移动变形规律,可以模拟多种地质条件下的采动区地表变形过程,以及不同曲率变化过程。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煤层气分支井排采控制模拟装置,包括主管路和至少两个分支管路,主管路的前端连接用于模拟排采控制的抽气装置,主管路的后端连通连接所有分支管路的前端,所有分支管路的后端连通后连接水压输入装置和/或气压输入装置,主管路和分支管路结构相同均为煤储层模拟管路,煤储层模拟管路上从前至后依次设有流量计、煤粉过滤装置和煤样容器。本发明是针对多分支水平井排采时压力传递变化复杂,产水量、产气量忽大忽小,排采难以控制的前提,研制出一种煤层气分支井排采控制模拟装置,模拟不同煤体结构、不同水文地质条件、不同渗透性、不同储层压力情况,以便查明不同情况下排采时压力传递半径、产水量、产气量、煤粉等的变化。
一种开放系统下水流对溶岩溶蚀的分析设备及分析方法,属于溶岩溶蚀研究领域,所述水流对溶岩溶蚀的分析设备包括溶液混合供给装置,其后依次连接并连通有溶液混合供给装置、主体装置和集水收集装置,所述主体装置包括透明容器,透明容器内密封设置有呈倾斜状设置岩样,岩样表面覆盖一条湿纸条,岩样高端上部设置有进水口,岩样低端下部设置有出水口,底部密封设置有设置有角度调节器,溶液混合供给装置通过蠕动泵向主体装置供给溶液,通过利用本发明能够对比测定前后岩样的岩石变化,进行分析研究,为地质考察、海洋乃至其他星球溶岩的考察提供数据支持。
本发明属于井下煤巷研究领域,尤其是一种适用于坚硬顶板下采动邻空煤巷围岩动静载的预测方法,其包括四个步骤:第一步现场原位地质力学测试,获得煤及顶板岩层的物理属性、力学属性;第二步,基于煤岩体相似材料配比试验结果,建立含煤层巷道的大尺度平面应力物理相似模型;第三步,配置物理模型中工作面开采过程中特征物理指标的监测系统;第四步,监测数据的统计分析,预测采动顶板破断结构特征、静载特征、动载特征。本发明方法经济成本低、劳动强度小、可重复性强、可直接观测;减少原位监测所需的设备费、人工费,缩短预测周期;一个物理模型中实现工作面开挖对巷道影响的多物理指标监测,在本技术领域内具有广泛的实用性。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微震监测的岩爆多指标预测方法。首先,通过安装微震监测系统来获取微震监测数据,并建立微震事件数据库。然后,通过分析微震事件在空间上的分布特征以及和地质构造之间的关联,确定岩爆高危区域。接着基于微震数据库,统计计算4个岩爆预测指标,分别为平均微震事件数N,平均能量释放量E,地震参数b的下降量Δb,以及最大地震震级Mm。最后,通过分析4个岩爆预测指标随时间变化趋势和岩爆之间的关联关系,确定合理报警阈值,如超过报警阈值,就存在发生岩爆危险。附图显示了4个岩爆预测指标中最大地震震级Mm的变化曲线和报警阈值的选取。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铬磺甲基丹宁生产工艺,生产原料在固态下由下列重量配比组份构成:橡椀栲胶65-69、焦亚硫酸钠25-29、烧碱25-29、高锰酸钾7-10、焦磷酸钠6-8;首先将焦亚硫酸钠及烧碱加入到反应釜内用水进行稀释,进行加热升温至90℃左右,保持温度并搅拌保持8个小时;然后加入橡椀栲胶、高锰酸钾、焦磷酸钠并继续加热升温至130℃左右,保持温度并搅拌保持4个小时;降温后,通过干燥塔高压喷射,瞬间干燥制成粉状产品,在油田钻探及产品的使用过程中,不会对钻孔周围的地质及水源造成污染,有利于环境保护。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尺度气体流动规律实验系统,包括置于恒温箱内的夹持器、压力控制系统、抽真空系统、压力压差测量系统、稳压系统、流量测量系统和数据采集控制系统;压力控制系统包括进、出口压力控制单元;抽真空系统包括真空泵和抽真空管路;压力压差测量系统包括精密压力传感器和压差传感器;流量测量系统包括并联连接的第一、第二和第三支路;稳压系统包括压力缓冲罐和稳压容器,数据采集控制系统包括计算机和信号线路;本发明还公开了使用上述系统进行实验的方法。本发明的系统及方法切换实验类型和实验条件非常方便,满足从多个角度研究纳米尺度气体流动规律的需要,模拟各种页岩气矿藏的地质现场条件,为页岩气的开采提供理论指导。
本发明属于水文地质、地球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在室温条件下,模拟地下水中高水压作用下溶质迁移转化的一维模拟装置,安全性高。所述地下水中高水压作用下溶质迁移转化的一维模拟装置,包括依次串联连接的水箱、增压泵、单向阀、安全阀、具有特殊法兰结构的含水层介质柱、针形阀以及取样装置,增压泵和含水层介质柱采用高压橡胶软管连接,含水层介质柱、法兰、法兰进(出)样支管均为耐高压防腐不锈钢材料。使用本装置具有如下效果:实验装置设计简单、易操作和方便维护,水压控制精确、方便调节,装置能模拟的最大水压为10MPa,适用于pH6.5~9的实验环境,可有效模拟深层地下水的高水压环境,并可长期稳定操作,满足室内模拟研究的需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平面变角可加载相似模拟实验装置,包括变角装置、加载装置、上固定装置及下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变角装置包括微调变角装置与紧固变角装置,且与上固定装置、下固定装置相连,所述的加载装置包括加载千斤顶、上承压板上垫、上承压板下垫、下承压板及力传感器,并通过上紧固螺栓与上固定装置顶端相接,力传感器通过线路与计算机数据采集系统相接,所述的上固定装置包括左安装架及右安装架及底安装架,且三架通过焊接成为一体,所述的下固定装置为实验装置底支承架。本发明还公开了应用上述装置进行平面变角可加载相似模拟实验的方法。本发明装置具有设计合理、角度可调、便于加载、方法操作简便及易于实现等优点,能够精确模拟岩土、地质、矿山等工程环境的倾角及承压载荷的变化,满足相似模拟实验的需要。
本发明属于瓦斯检测领域,涉及一种煤层测量瓦斯压力的方法,具体是指一种煤层低瓦斯压力精准测量的方法。步骤S101,合理布置压力测压孔与检测孔;步骤S102,设计并钻取检测孔,封闭围岩裂隙,消除围岩水影响;步骤S103,对比检测孔与测压孔测量得到的瓦斯压力,验证常规钻孔测压数据有效性,并根据需要补充压力测试点;步骤S104,以压力测试点为控制,以瓦斯地质规律为指导,绘制煤层瓦斯压力分布等值线图,评价煤层瓦斯压力分布特征。该方法可以有效消除围岩高渗透裂缝及地层水影响,在较低瓦斯压力区域获取准确测试数值,在三软煤层发育区域识别非煤与瓦斯突出带的应用中效果明显。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隔热保温效果好的合金树脂阳光房,包括组装为一体结构的房顶和房体,所述房体连接有连接管,所述房体下方位于地质层内设有储液空间,所述储液空间内装满水,所述房体的内部设有两个连接管,每个所述连接管的两端分别与房体和储液空间连通,所述房顶上设有光能采集装置,所述连接管连接有隔热保温装置。优点在于:通过多个夹层玻璃和支撑框架组成房体的墙面结构,实现透明,达到享受阳光,亲近自然的目的,夹层玻璃的内部设置为中空结构,使得可以通过连接管和水泵将房体下方储液空间内的水抽入夹层玻璃中,使得通过水提高阳光房的隔热保温效果。
本发明涉及一种充填材料力学实验标准试件制备装置及利用该装置制备标准试件的方法。该装置包括压实筒、传力杆和活塞,压实筒包括筒本体、外围部和底座,筒本体由两个第一半壳组成,外围部通过包围筒本体从而将两个第一半壳连接为一个整体;制备方法包括:根据相似充填材料胶结料含量曲线配制相似充填材料;利用所述制备装置在MTS模拟的特定地质条件压力下流变24小时,并将相似充填材料压缩成与标准试件直径一致的圆柱体,利用机械切割形成标准试件。本发明中的制备装置具有结构简单,可承受更大的拉压力、取出试件时不破坏试件完整性等优点,通过本发明中的制备方法可以获得与现场充填材料力学性能接近的充填材料标准试件。
本发明属于地质渗透研究领域,涉及一种渗透系数的测量装置及其使用方法。一种已成型试件渗透系数的测量装置,包括渗透仪、储水罐、压力变速器、信号采集仪、计算机、高压气罐;所述渗透仪,包括试件盛装筒,底座套筒与压紧装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已成型试件渗透系数的测量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其中包括一种可在实验室内测定已成型试件渗透系数的渗透仪,渗透仪使用过程中可防止侧壁渗漏、侧表面的溢流的发生,使得本发明具有缩短试验周期,提高试验效率,密封性好,易于操作、试验数据准确的优点。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煤层气低产井区的增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选择拟实施增产技术的低产井区;在低产井区直井或丛式井之间依据地质因素、工程因素和排采因素确定水平井井位;在地层内造斜,将水平段设计在煤层或煤层围岩内;采用分段多簇射孔压裂技术对水平段进行分段压裂改造,形成多级多类裂缝体系;进行压裂施工,将水平井周边的煤层气井井下管柱提出,将排采井口换成压裂井口,并将井口关闭;压裂施工期间,泵注支撑剂和低伤害压裂液;压裂后将水平井周边的煤层气井冲砂下泵、继续排采,水平井也一并排采。本发明利用水平井对低产煤层气井群进行区域性的一体化二次增产改造,具有改造周期短、见效快、投入低等优点。
一种采动诱导采空区侧向硬顶结构失稳产生的动载预测方法,包括:(1)分析已采长壁工作面的工程地质环境,获得已稳定采空区侧向端部硬顶的结构特征,建立采空区侧向端部硬顶结构的力学解析模型,获得其失稳的力学判据;(2)随着相邻下区段工作面的回采,揭示采空区侧向端部硬顶结构的附加支承应力演化规律,确定结构力学失稳的极限附加支承应力,计算结构积累的弹性变形能;(3)建立等效动力偶力学分析模型,计算结构失稳时的动载强度,获得影响该动载强度的主要影响因素和影响规律。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求解已稳定采空区侧向端部硬顶结构失稳产生动载强度的方法,为该区域内开挖空间的稳定性控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本发明涉及一种采煤诱发的覆岩与地表沉陷协同动态预测方法,包括矿区工作面地质参数采集,基于概率积分法预计参数确定,基于实测最大下沉点确定时间序列时间函数模型,地表移动变形终、动态预测及覆岩内部移动变形终、动态预测等五个步骤。本发明一方面系统构建结构简单,数据采集便捷且效率及精度高,可有效提高对地下资源抽采矿区覆岩各类复杂形变数据进行精确且连续预测;另一方面具有高效的数据计算能力,在提高对地下资源抽采矿区覆岩预测精度的同时,另可实现根据现有数据对矿区范围内任意位置覆岩形变、沉降趋势进行精确预判,提高了矿区沉降作业监控精度和效率的同时,另可为矿区建设规划及矿区后续修复及利用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5G和红外热成像的煤岩识别自动调高滚筒采煤机,包括采煤机滚筒、摇臂、驱动电机、防爆外壳、红外热成像采集系统、5G通信系统、远程监控系统、微处理器,红外热成像采集系统由黑体、红外热成像仪组成,5G通信系统由光纤、CPE终端、云存储组成,远程监控系统由显示器和图像分析软件组成。依据煤、岩表面发射率的差异,利用5G通信系统将红外热成像采集系统生成的数字信号实时传送至远程监控系统,通过生成的煤岩界面红外热图像,计算出煤岩界面温度,控制采煤机截割区域处于顶底板之间,并在煤层开采后实时反演采区三维煤岩地质空间分布图,达到自动调高、科学预测、安全开采及提高机采率降低夹矸率的目的。
本发明属于水文地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Piper‑PCA‑FCL判别模型的突水水源识别方法,收集研究区近年来各主要含水层水质类型资料,选取各含水层的多个水样作为训练样本;使用Piper三线图对水样进行分类,筛选出能代表含水层特征的标准水样;对标准水样的水化学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求出各含水层对应的主成分的平均值和标准差,利用得到的平均值和标准差将训练样本标准化;判定各含水层标准化后的样本数据是否服从正态分布,结合模糊置信度理论,建立Piper‑PCA‑FCL判别模型;对待测水样进行判别,预测突水水源。本发明方法将Piper‑PCA与置信度相结合,达到减少判别时间、提高判别精度的目的。
本发明公开一种矿山立体物理模拟煤层开采顶板移动监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相似模拟实验架左侧梁、右侧梁的上部凹槽内前后方向布置三根滑动横梁,通过螺栓紧固滑动横梁;在滑动横梁左右方向固定与数显千分表上端连接的磁吸底座,数显千分表下端通过卡环与套管内监测引线上部出露端连接,监测引线下部出露端与移动圆柱连接,选取不同套管尺寸,确定顶板监测点空间位置;在左侧梁与右侧梁前后面通过螺栓固定横板,在组成的模型材料装填空间中装填不超过出露套管上端部的地质相似体;装填材料风干后拆除前后横板,将数显千分表通过数据传输线与数据采集系统相连,将数显千分表初始数据清零;开采模拟煤层,实时采集顶板三维空间移动变化监测数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滑坡预报方法及装置,涉及滑坡地质灾害预报技术领域,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未考虑滑坡的应力状态与强度变化,实用性差的问题。该方法包括:根据蠕变试验结果,确定应变速率与时间之间的双对数曲线,以及剪应力与应变速率之间的双对数曲线;根据应变速率与时间之间的双对数曲线,以及剪应力与应变速率之间的双对数曲线,确定应变速率值、长期强度值和与土的类型有关的常数值;根据应变速率值、长期强度值和与土的类型有关的常数值,确定加速阶段开始时间。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滑坡预报装置。本发明综合运用流变力学的长期强度特征、流动特性和蠕变特性,对滑坡进行时间预报,真正考虑了力与变形间的实质问题,更符合实际。
一种综合治理顶板老空水的系统,包括井下水仓地面永久排水系统、地面钻孔贯通采空区井下放水系统、地面钻孔贯通采空区直排水系统、地面大孔径抽水井排水系统和老矿井下水仓地面永久排水系统。本发明以双系煤层开采的地质条件,把上覆侏罗系不同位置的老空水采用最经济有效的方法进行抽排,降低了石炭系煤层开采顶板突水危险性,保证了石炭系特厚煤层开采矿井的安全高效。可以有效疏排上部老空水,避免特厚煤层开采发生老空水下泄,避免造成矿井发生大范围突水事故。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微地震静态监测的煤层气井产能潜力评价方法,具体涉及煤层气井勘探开发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Step1,选取高精度四维三分量微地震监测仪;Step2,制定研究区微地震监测方案;Step3,对高精度四维三分量微地震监测仪采集到的微地震信号进行分析处理,解释目标层的关键参数,所述关键参数包括裂隙数量、裂隙尺度、裂隙地质力学属性和裂隙密度;Step4,对不同性质的裂隙进行权重赋值,计算单位面积的煤层气井产气潜力因子;本发明操作工艺及计算流程简单,可以在煤层气井布置之前实现对煤层气井产能潜力的客观评价,为煤层气甜点区优选提供了有效技术保障。
本发明公开了岩溶矿区煤矿井下利用陷落柱净化水资源系统及方法,包括:挡水墙,挡水墙位于工作面停采线上;引流水槽,引流水槽从陷落柱附近巷道开始施工至挡水墙位置,以此引流陷落柱内涌出的水;一号水仓通过水泵抽采井下洒水喷雾存水和井下生活污水,二号水仓通过水泵储存引流水槽内的水、并用于井下洒水喷雾,三号水仓与二号水仓通过管路和水泵相连通;地面一号蓄水池通过副井一号排水管与一号水仓相连通,地面二号蓄水池通过副井二号排水管与三号水仓和二号水仓相连通;本发明结合喀斯特地貌区的采矿水文地质条件,利用发育高度合适的陷落柱及陷落柱的天然自净化功能,实现井下水资源的高效利用,降低矿井运营成本,提高岩溶水的综合利用率。
本发明涉及一种全断面带压自移式超前支护液压支架,由外梁、内梁、内梁托梁、外梁托梁、内梁连接梁、推移千斤顶、液压柱、底梁组成。本发明在升降内外梁过程中,设置内梁支撑巷道顶板,外梁整体下落至内梁的外梁托梁上,经推移千斤顶整体移架或设置外梁支撑巷道顶板,内梁整体下落至外梁间的内梁托梁上,经推移千斤顶整体移架。该发明被整体安装在巷道内能够在恒压条件下自动移架、升降架、适应各种巷道地质条件,同时避免支架倾斜、压架、钻底等问题,可通过在内梁连接梁上加装托梁以适应各种破碎程度顶板全断面支护,操作方便、移架效率高、稳定性强、安全性高;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采用上述超前支护液压支架对巷道支护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瓦斯抽采的柱状耐压封孔管及其使用方法,包括柱状耐压封孔管外管、内支撑,本发明主要用于高地应力、软煤层瓦斯抽采。其使用方法为,根据煤层的坚固性系数确定柱状耐压封孔管结构参数,并根据煤层的埋藏深度确定柱状耐压封孔管结构参数;封孔管结构参数综合选择内支撑个数数量多的结果。本发明设计新颖,内部设置内支撑可以在高应力条件下进行瓦斯抽采,同时能够根据煤层地质条件选择不同的内支撑,可以在保证安全的条件下,提高抽采效率。
一种封闭系统下水流对可溶岩溶蚀的分析设备及分析方法,属于溶岩溶蚀研究领域,所述水流对溶岩溶蚀的分析设备包括溶液混合供给装置,其后依次连接并连通有溶液混合供给装置、定水头装置、主体装置、密闭容水装置和集水收集装置,所述主体装置包括透明容器,透明容器内密封设置有岩样、底部密封设置有设置有高度调节杆,透明容器内岩样上方设置有传感器,传感器与计算机连接,通过利用本发明能够对比测定前后岩样的岩石结构情况、矿物组成、化学成分等变化,计算和检测不同位置的溶蚀厚度变化,分析水对可溶性岩溶蚀影响,为地质考察、海洋乃至其他星球溶岩的考察提供数据支持。
本发明公开一种矿山立体物理模拟煤岩层装填及开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选择合适的地质相似体进行立体物理模型架相似材料装填,每次装填相似材料均一次配料搅拌完成;左右横杆将装填空间内相似材料抹平,采用小型自动行走式夯实机对装填相似材料进行夯实,每次装填夯实后铺设云母分层,在装填煤层位置安设可移动双夹板支承装置;模型装填过程中埋设顶板不同位置应力变化监测点,装填完成后依次进行风干与拆除实验架前后横板,将顶板应力监测引线、可移动双夹板支承装置传输引线与数据采集系统相接;在煤层开采位置降低可移动双夹板支承装置的双夹板间距与顶板产生间隙时,按采煤速率比抽出可移动双夹板支承装置,实时采集监测数据,完成采煤工作。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型自重框式配载三维物理模拟实验装置,包括主架装置、自重框式配载装置及底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架装置为地质相似体装填的主区域,包括左侧梁、右侧梁、底横梁及组成模型装填空间的前后侧护墙板组成。所述的自重框式配载装置为由传载横梁、挡板螺栓及前后滑动侧护挡板组成的滑动箱,依附于主架装置上方,是铁砖自重框式配载的主区域,传载横梁为四角开有圆孔“II”形厚钢板,前后滑动侧护挡板通过上下滑动垫圈在主架左侧梁、右侧梁间上下摩擦滑动。所述的底座装置为整个实验装置的支承稳定构件,包括基座和拉杆。该实验装置具有设计合理、装填简单、三维模拟、配载精确等特点,易于实现深部复杂工程环境相似模拟实验的需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孔底马达式风动锚杆钻机及钻进方法,包括锚杆钻头、风动马达、密封空芯锚钻杆、推送装置,锚杆钻头与风动马达动力输出轴连接,密封空芯锚钻杆前端与风动马达进气端连接,密封空芯锚钻杆尾端与推送装置连接。其使用方法:打开风管开关,风流经推送装置进入密封空芯锚钻杆并到达风动马达处,风动马达驱动锚杆钻头旋转破岩、破煤,风流从风动马达排出后到达孔底,将孔底的钻屑经密封空芯锚钻杆与锚孔之间的排渣通道返出。本发明设计新颖,施工锚孔过程中,依靠风动马达驱动锚杆钻头旋转钻进,密封空芯锚钻杆不需要旋转,只需推送装置推动密封空芯锚钻杆施工锚孔,应用本发明施工锚孔,避免了常规施工锚孔时锚钻杆旋转对孔壁的破坏,同时,设备结构及施工工艺简单,钻进阻力小,有利于在复杂地质条件下的煤岩体快速施工锚孔。
中冶有色为您提供最新的河南焦作有色金属理论与应用信息,涵盖发明专利、权利要求、说明书、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实用新型内容及具体实施方式等有色技术内容。打造最具专业性的有色金属技术理论与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