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池包及车辆,涉及车辆新能源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中电池包包括电池模组、电池包横梁、模组支架和防护支架,电池模组设置在电池包横梁的内部,模组支架与电池模组连接。防护支架设置在电池模组和电池包横梁之间,防护支架的一端与电池包横梁连接,另一端与模组支架相抵接。本实用新型在电池包横梁和电池模组之间新增了防护支架,从而可以在车辆受到正面碰撞过程中电池包受到挤压时,由于防护支架的支撑,将挤压载荷集中到模组支架上,从而可以有效减少电池包横梁的变形量,提高电池包的抗碰撞性能。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摩擦片主动回位结构的弹簧片,主要包括弹簧片主体,弹簧片主体连接固定在制动钳支架上,弹簧片主体与摩擦片相接触配合,弹簧片主体上设有主动回位机构。本实用新型有益的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明显的降低了制动钳总成拖滞力矩,提升了制动钳的性能,提升了客户的满意度,降低了整车油耗,并且提升了新能源汽车的续航,减少了碳排放。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软包电芯电池模组极耳焊接质量检测系统,属于新能源汽车领域。电池模组行走组件安装在机台上的第一导轨上,振平组件和检测组件安装在第一导轨同一侧,振平组件中的超声波焊接机焊头与检测组件中的线激光测量仪感测头均位于第一导轨上方,且感测头设置在焊头的工序下游位置;本实用新型能够根据不同电池模组不同的焊缝位置、数量,灵活设定相关控制程序,通过设定焊头的下压力等使得焊头在焊缝附近的汇流排上发生振动,将焊接不良的焊缝振松、翘起,通过拍照、扫描判断焊缝是否焊接,测量极耳与汇流排相对的高度差来判断焊接是否合格,从而保证了激光焊接后的极耳焊缝符合焊接位置、可靠贴合汇流排方面的要求。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磁环固定装置,包括:主体,所述主体内具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适于容纳磁环;多个固定部,所述多个固定部与所述固定槽外的主体连接;限位部,所述限位部设置在所述固定槽的内壁,并沿着所述固定槽的深度方向延伸。本实用新型巧妙的利用了腰型磁环和塑料支座固定在一起,能够有效降低高压线缆产生的传导干扰;本实用新型磁环固定装置很好的解决了新能源汽车车用电机控制器领域里特别是水冷电机控制器磁环的安装问题;提高了电子系统及其周围电子系统运行的安全可靠性,同时控制了成本,使产品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得到巨大的提升从而匹配更多的汽车厂商。
本实用新型涉及轴承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轻量化高速轴球轴承塑料保持器,包括尼龙保持架主体,所述尼龙保持架主体的上端设有台阶,所述尼龙保持架主体的上端设有兜孔,所述兜孔的内侧设有滚动体,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的尼龙保持架主体、台阶、兜孔、滚动体等,本装置是对现有尼龙保持架设计技术进行改进,设计一款适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机的高速尼龙球轴承保持架,通过降低兜孔间连接台阶高度对保持架减重以抑制离心力产生的变形和应力,兜孔处设计了储油槽以提高润滑性能,此外,设计了球兜桃形结构以降低保持器高速运转过程中的轴向窜动。
本实用新型创新提供了一种冷媒阀性能测试系统,包括压缩机组、气体控温器、第一测试工装区、冷凝器、过冷恒温箱、第二测试工装区、第三测试工装区、蒸发器以及第四测试工装区,所述压缩机组用于将冷媒介质压缩成气态冷媒介质,气态冷媒介质通过连接管路依次经过气体控温器、第一测试工装区、冷凝器、过冷恒温箱、第二测试工装区、第三测试工装区、蒸发器、第四测试工装区以及压缩机组,所述冷凝器用于将气态冷媒介质冷凝至液态冷媒介质,所述蒸发器用于将雾化小液滴状冷媒介质转化至气态冷媒介质;本实用新型优点在于:能够模拟新能源汽车制冷环境的高精度多性能检测。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冷却系统。其包括储油装置、油冷器、油泵、流量分配装置、电机冷却管路和控制器冷却管路;储油装置的出油口与油泵的进油口连接;流量分配装置分别与油泵的出油口、电机冷却管路的进油口、控制器冷却管路的进油口连接;电机冷却管路的出油口和控制器冷却管路的出油口均与油冷器的进油口连通;油冷器的出油口与储油装置的进油口连通。本实用新型将电机冷却管路和控制器冷却管路进行并联后,分别进行单独的油冷,使得电机和控制器能够在较低的进油温度下进行冷却,冷却效果得到大幅度提升,且将电机冷却管路和控制器冷却管路集成后,使得系统的布置变得简单,减小了电机的体积,提高了功率密度。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导热绝缘粘接垫片结构,尤其涉及一种基于PI的导热绝缘粘接垫片结构。包括PI基底层,所述的PI基底层的上部与底部分别粘接有第二导热层,所述的第二导热层包括第二导热层导热片,所述的第二导热层导热片的外围包裹有导热粘接片。能够有效改善PI基底层与导热层分离的分离的问题从而提高稳定性;能够提供结构更高的粘接强度,从而提升结构在新能源行业的适用性。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具有多向调节功能的壁挂式充电桩,包括充电设备,所述充电设备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底部固定连接有移动机构,所诉移动机构底部转动连接有伸缩机构,所述伸缩机构底部螺纹连接有转动机构,所述转动机构中间固定连接有除尘机构。该具有多向调节功能的壁挂式充电桩,第三螺纹杆绕自身轴线转动的同时,驱动滑动板沿水平方向匀速运动,当不同的用户进行充电时,用手转动固定块,固定块驱动定位环绕自身轴线转动,驱动第一螺纹杆绕自身轴线转动,在第一螺纹杆和螺纹筒的相互配合下,可达到升降的目的,最大程度上节省了空间,方便了用户的使用,提高了充电的效率,且方便了日后对该设备维修。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与发电技术领域,目的在于提供可将外部环境的振动能量转换为电能的一种振动式磁电俘能器,包括:磁屏蔽盒1;固定在磁屏蔽盒1上底面的上永磁铁2;固定在磁屏蔽盒1下表面的下永磁铁7;大磁环4、环状磁电结构5和小磁环6;所述大磁环4、环状磁电结构5和小磁环6依次嵌套,大磁环4位于最外侧,小磁环6位于最内侧;磁性支撑件3,所述磁性支撑件3穿过小磁环6与上永磁铁2和下永磁铁7连接;以及,与所述环状磁电结构5连接的电极引线9。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振动式的磁电俘能器可以接收外部环境的振动激励,将外部环境振动的机械能转换为电能输出,对外部电子设备进行供电。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软包电芯电池模组极耳自动化振平系统,属于新能源汽车领域。该振平系统包括机架、电池模组行走装置、伺服电机、超声波焊接机和PLC控制屏;电池模组行走装置包括多个安装在滑块上的安装台,通过丝杠传动,安装台用于固定带有待振平极耳的电池模组;超声波焊接机位于电池模组行走装置的上方,通过PLC控制屏控制其工作。本实用新型能够根据不同电池模组不同的极耳整平数量,灵活设定相关的控制程序,通过设定焊头下落的压力使得极耳被振平的效率最高,本实用新型能够将极耳冲切时留下的细小毛边有效振平,从而保证了极耳与汇流排贴合的平整度。
一种汽车复合材料电池箱加强梁的连接结构,属于电池应用技术领域。包括水冷板、设于水冷板上方的边框和加强梁,所述连接结构还包括若干组金属连接件,所述加强梁通过连接件与边框内部连接,加强梁包括若干组平行的横梁和与之垂直连接的纵梁,横梁和纵梁的外端面分别设有阶梯状插槽,连接件一侧设有与之插接的插销,另一侧与边框腹板面连接,底端与水冷板连接。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复合材料电池箱难以沿用原金属焊接方法进行装配的问题,能够满足电池箱整体装配性与功能性要求,实现新能源电动汽车轻量化目标。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电池搭载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电池便装框架,包括便装式防护架结构,便装式防护架结构的内部固定有多个弹性夹紧定位结构,便装式防护架结构包括顶部护板、侧护装配杆、后护板、底部护板和放置装配框,侧护装配杆的顶端滑动连接有顶部护板,侧护装配杆的底端滑动连接有底部护板,侧护装配杆的一侧焊接有后护板,侧护装配杆与另一个侧护装配杆之间滑动连接有放置装配框,弹性夹紧定位结构包括支撑底板、受力支撑块、滑动导轨、夹紧定位块和收缩弹簧。本实用新型通过增加了便装式防护架结构,使得装置更便于装配,且通过增加了弹性夹紧定位结构,使得装置可以对电池组进行更好的定位安装。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领域,公开一种带有防松功能的软连接铜排,包括铜排(1),铜排(1)的两端都折弯形成折弯部(11),折弯部(11)的端部都设有螺栓孔(111),折弯部(11)上安装有绝缘橡胶防护罩(2),铜排(1)上热缩有绝缘热缩套管(3),绝缘橡胶防护罩(2)为一体注塑成型,绝缘橡胶防护罩(2)包括防护帽(21)和防松片(22),防松片一端与防护帽的侧壁连接,防松片(22)另一端弯折后绕过折弯部(11)的下端并设在其内侧壁上。本软连接铜排通过螺栓紧固在电池组上时,螺栓会压在铜排上,铜排再压紧在防松片上,防松片被螺栓压缩变形产生向外的弹力,从而起到防松作用。防护帽能够保护螺栓头,避免发生碰撞。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陆地超高风机可快速施工的吊装平台。适用于陆地超高风机吊装,应用于新能源领域。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结构简单、施工周期短的陆地超高风机可快速施工的吊装平台,使得主吊站位区满足承载力要求,以确保陆地超高风机安全平稳完成吊装。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陆地超高风机可快速施工的吊装平台,其特征在于:具有若干打入地基基础用于地基加固的PHC预制桩,PHC预制桩顶部设置有砼梁平台,砼梁平台上部铺设有路基板,所述PHC预制桩顶部置于所述砼梁平台内、并与砼梁平台之间采用连接件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具有循环散热结构的节能型配电变压器,涉及节能型配电变压器技术领域。该具有循环散热结构的节能型配电变压器,包括外壳,外壳内部安装有变压器,通过变压器内部包含初级线圈、次级线圈和铁芯(磁体),对电路中,常用作升降电压、匹配阻抗、安全隔离等,对电压进行变换输送,将外壳内部底端固定连接有散热板,该具有循环散热结构的节能型配电变压器,在通过推动板的挤压将连接框内部冷却水通过散热管在散热板外侧进行循环,从而将散热板外侧的热量进行带动,加速冷却效果,对变压器进行散热处理,使变电器内部磁感线圈与铁芯做切割时更加高效,在对新能源设备电压进行转换输送时减少能耗。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汽车及新能源应用领域,公开了一种储能直流快速充电桩系统,包括一储能装置;所述储能装置的一端接收来自具有相对较低输入功率的电源装置的交流电,将电能存储经过一定时间后再通过充电接口输出具有相对较高输出功率的直流电实现快速充电。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解决了充电接口由民用供电线路取电需要对供电网路进行改造,且容易引起电网波动的问题,能够实现向充电桩的稳定的,高功率进行放电,提高充电效率,减少由于电网原因对向充电桩供电的干扰,且具有可以直接连接民用供电线路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涉及可再生、清洁环保的新能源领域,旨在提供一种基于温升与能耗控制的加氢站氢气优化加注方法及其系统。该系统包括:补气系统、加注系统和控制系统;压缩机组通过管路分三路经由电磁阀连接至三级储氢罐;储氢罐通过管路分三路经由三个电磁阀后再并为一路,然后依次连接至加注系统的冷却装置、过滤器、出口电磁阀、针阀、拉脱阀、加氢软管和加氢枪;控制系统包括一个可编程控制器。本实用新型能以较低的冷却装置能耗运行,并保证车载储氢容器的温度严格控制在要求的范围内,且显著地缩短加注时间;从而使整个系统能够快速有效、安全可靠地为车辆加注高压氢气,并具有高取气率和低能耗等优点。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尾气热回收利用的装置,公开了一种汽车尾气热回收转化装置。包括热动力装置、颗粒储热器以及运动机械能储存与释放装置;热动力装置包括外壳和设置在外壳上的挡板壳,以及传动杆,传动杆上设置有若干转轴,每个转轴上设有若干记忆合金片;挡板壳上设有热源接口和废热出口;颗粒储热器包括箱体、进热口和出热口;汽车尾气排放口与所述的热动力装置上的热源接口相连,废热出口与进热口相连;热动力装置的传动杆与运动机械能储存与释放装置相连。本实用新型通过利用记忆合金的记忆功能,将热能转化为动能输出,结构简单,热能利用率高,产生的能源清洁可再生,对环境的保护以及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具有重大意义。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智慧灯杆,包括主支撑杆、副支撑杆、第一智能灯具、第二智能灯具、LED广告屏、IP网络音柱、监控摄像头、一键报警按钮、底座、充电桩、微基站、无线接入点和气象站,该新型智慧灯杆以“春燕”为设计元素,产品整体造型似春燕筑果,又不失现代化风格,该智慧灯杆的应用为城市的大数据应用提供多种数据支持;对现场路灯进行远程实时控制,建立一个以灯杆为载体的视频监控系统,可以给新能源汽车提供更多可以选择的充电站,通过应急呼叫系统给市民创造一个安全的生活环境;通过环境监测系统配合环保部门监督、监测城市的环境情况;智慧灯杆的投入实现道路整治的多杆合一,节省投资维护成本,美化城市环境。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汽车电控设备领域。目的是提供一种功率器件的散热夹紧机构,该机构应具有安装方便、夹紧力大的特点。技术方案是:一种功率器件的散热夹紧机构,其特征在于:该机构包括散热器、设置在散热器接触面上用于粘贴功率器件的导热绝缘片、设置在散热器安装面上的若干安装孔与若干压紧挡块、分别一一插装在安装孔中的若干弹簧片、用于迫使弹簧片变形以使其压紧功率器件的压紧棒;所述安装孔与压紧挡块均平行于散热器接触面排列并且安装孔靠近散热器接触面设置;所述压紧棒的外径略大于安装孔与压紧挡块的间距;所述弹簧片包括S形夹紧部以及用于插入安装孔中的固定部。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池模组嵌入式热管理装置。一种电池模组嵌入式热管理装置,包括模组壳体和设置在模组壳体上的隔板,所述的模组壳体内设置有主流道,隔板内设置有与主流道连通的侧流道,隔板与模组壳体之间形成用于放置电池单体的水冷腔,所述的模组壳体的一侧设置有与主流道连通的进液管,模组壳体的另一侧设置有与主流道连通的出液管,所述的主流道的底面上对应侧流道处设置有缓冲导流装置,所述的缓冲导流装置包括导流板,所述的导流板上远离进液管的一侧设置有复位弹簧,所述的导流板的底端转动连接在模组壳体上。本实用新型能够增大电池散热面积,提升电池散热效率,提升模组组装的集成度。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能源车辆的定位系统及应用其的换电站。车辆定位系统包括控制单元、定位装置、激光器和相机;控制单元与激光器、相机和定位装置连接;激光器和相机设于换电站上,激光器用于向预设扫描区域发射激光,预设扫描区域内停有待换电车辆;相机用于采集激光器向预设扫描区域发射的激光,得到光斑图像,并将光斑图像发送给控制单元;定位装置设于换电站的底面上,用于限制待换电车辆停于预设扫描区域内;控制单元用于接收相机发送的光斑图像,根据相机的位置信息、激光器的位置信息和光斑图像确定出待换电车辆的基准点的坐标,进而确定出电池包的坐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辆定位系统具有定位精准度高和效率高的特点。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池充放电断路开关电路,包括:MOS开关管Q6的S极接入充电器输入端,MOS开关管Q7的S极与电池相连,Q6与Q7的D极相连;Q5为驱动三极管,它的D极与Q6、Q7的G极相连,Q5的S极接地,Q5的G极连接到控制器,由控制器控制Q6、Q7关断。通过本申请中的电池充放电断路开关电路,实现了电池充电火灾断电保护、新能源汽车电池组不良电池单元的隔离、新电池组的接入等。
本申请提供一种双向直流直流转换电路、车载充电机、系统及交通工具,涉及新能源汽车充电技术领域。电路包括:第一直流电源端、变压器、原边开关单元、谐振组件、副边开关单元及第二直流电源端,谐振组件包括第一磁芯、第二磁芯,第一磁芯和第二磁芯均包括一磁板、位于磁板上的两个绕线柱以及位于磁板上的两个磁柱,在第一磁芯的两个绕线柱和第二磁芯的两个绕线柱上,分别缠绕第一谐振电感绕组和第二谐振电感绕组。通过在谐振组件的绕线柱上进行绕线,使得电路中产生的共模电流经过谐振组件时,在绕线柱上产生的共模磁通在磁柱上叠加,且方向与在绕线柱上产生的磁通方向相反,从而对电路中共模电流起到抑制作用,降低共模噪声,保证电路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充电口盒与充电插座的密封结构,属于新能源车充电连接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汽车充电口盒与充电插座之间密封性不佳的问题。本口盒固定在侧围外板上,口盒的底部具有开口,充电插座自开口处伸入口盒内,本密封结构包括位于口盒开口处径向凸起的环形软胶,环形软胶的内侧设有向上弯折的环形凸部,环形凸部通过紧配合包裹在充电插座外周面上。本口盒在环形软胶的内侧设有向上凸起的环形凸部,充电插座的直径要比环形凸部的内径要大,在穿过环形凸部时会使得环形凸部径向扩张,由于环形凸部自身的材料是弹性材料制成,环形凸部会产生复原力使其内侧面牢牢的贴靠在充电插座外周面上形成很好的周向密封性。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提高电解液利用率的四储罐液流电池结构,属于新能源储能领域。本实用新型与传统的液流电池相比,在正极电解液进液口、负极电解液进液口、正极电解液出液口和负极电解液出液口分别连接一个独立的储液罐,使进液和出液不在形成循环。本实用新型的电液流池结构中,正负极电解液的利用率显著增加,能大幅度降低电池电堆与储液罐之间电解液荷电状态的差异,降低电堆与储液罐之间的浓差极化。而且在低流速的情况下依然可以保持电池长时间的充放电,可应用于电流密度更大的场合中,保持电池工作正常。在储液罐的体积较大的情况下,能保证储液罐中电解液能保持良好的均匀性,避免传统二储罐结构中电解液混合不均匀对电池带来的影响。
中冶有色为您提供最新的浙江杭州有色金属理论与应用信息,涵盖发明专利、权利要求、说明书、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实用新型内容及具体实施方式等有色技术内容。打造最具专业性的有色金属技术理论与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