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新能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充电桩外壳,包括底座组件和壳体组件,基座组件包括基座底板、基座、半圆环安装座、半圆环装饰板,壳体组件包括连接构成长方体结构的壳体左板、壳体右板、壳体底板、前板组件和后板组件,壳体底板固定连接于半圆环安装座的顶部,前板组件包括前封板、设置于前封板内的前安装板及固定连接于前封板外侧并与前封板形状对应的前装饰板,后板组件包括后封板、设置于后封板内的后门板及固定连接于后封板外侧并与后封板形状对应的后装饰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在外形上更加美观、别致,结构上强度更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移动式贩卖车。它包括车身,所述车身内设有加热模块、冷藏模块和储藏模块,所述车身内设有蓄电池和太阳能板,所述加热模块、冷藏模块和储藏模块之间用金属轴相连,所述车身上还设有可伸缩的顶棚。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不同功能模块化单元的设计,使得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与使用环境的不同方便改变贩卖车的功能用途,并降低了用户的升级成本,大大增加了产品的拓展性。绿色能源的使用进一步增强了贩卖车的机动性,而且延长了产品的使用寿命,降低了运营成本。在满足贩卖车进行售卖的基本功能的同时,可以方便经济的进行产品升级和改变,新能源技术的使用又能让贩卖车在各种适用环境下都能够胜任。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保证汽车车身侧围强度,并减轻侧围重量的汽车车身侧围加强板。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车身侧围加强板,包括侧围内板、侧围外板和加强骨架,所述加强骨架由若干加强柱构成,所述加强柱上设有若干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与侧围内板和/或侧围外板间焊接固定,所述侧围内板与侧围外板固定以将加强骨架限制在侧围内板与侧围外板之间。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侧围内板、侧围外板之间设置具有较高屈服强度的加强骨架,以在侧围内板、侧围外板之间形成腔体,能保证侧围内板和侧围外板的强度,能减少汽车碰撞中对乘员造成伤害的情况下,使车身重量降低,以提高新能源车的续航里程。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PTC热敏电阻安装结构,包括PTC热敏电阻、安装支架和车身钣金,PTC热敏电阻具有凸部,安装支架具有与凸部相对应的第一安装孔,凸部和第一安装孔配合连接而将PTC热敏电阻安装于安装支架,安装支架固定于车身钣金。综上所述,在新能源车的发动机舱内空间非常紧张时,通过本实用新型的PTC热敏电阻安装结构可将PTC热敏电阻布置在前围板下部。
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到一种锂离子电池排气安全盖板,包括盖板本体,在本体上设置设置有凸起的柱体,柱体端部配有端盖,在端盖上方设置带有至少一个小孔的排气件。本实用新型方便电池内部异常气体外排,同时又可避免外部气体进入,有效防止锂离子电池爆炸或者燃烧情况的恶化,提供安全可靠的新能源电池。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回转式空预器换热元件性能试验系统,属于新能源及节能技术领域。目前,回转式空预器堵塞的主要原因是硫酸氢氨的堵塞,硫酸氢氨的堵塞位置与换热元件的温度分布有很大关系,但当前没有测试回转式空预器换热元件温度的方法,因而回转式空预器改造经常达不到预期效果,造成巨大的浪费。本实用新型包括阀门、试验箱体、控制系统、烟气调节挡板和空气调节挡板等,可以提前对改造所要采用的板型进行试验研究和测试,测试回转式空预器阻力特性、换热特性和硫酸氢氨沉积特性,通过测试结果选择最优、最合理的板型进行回转式空预器改造,可以取得巨大的经济效益。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能源产业中的风力发电机组,尤其是涉及一种采用集风器的直击式风力发电设备机组。其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风力发电设备的风力利用效率和发电效率太低,导致发电成本太高等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塔架(2),塔架(2)的后部固定有双联式的喇叭型集风器(3),塔架位于两个喇叭型集风器之间的缝隙处的正前方,喇叭型集风器的后部的中间设有出风口(4),出风口的周围设有泄风口(5),喇叭型集风器的后端连接有风叶轮箱(6)以及机舱(7),风叶轮箱的后部设有排风口。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辆的太阳能板总成及车辆,涉及车辆新能源技术领域。太阳能板总成中的第一太阳能板固定在车辆的顶部,第二太阳能板组和第三太阳能板组设置在车辆的顶部,构造成沿车辆的左右方向滑动,且具有收缩至第一太阳能板下方的收缩状态和展开至第一太阳能板侧部的展开状态,第二太阳能板组和第三太阳能板组处于收缩状态时至少部分重叠。多个驱动机构与第二太阳能板组和第三太阳能板组固定连接,用于驱动第二太阳能板组和第三太阳能板组沿车辆的左右方向滑动。上述技术方案将第二太阳能板组和第三太阳能板组设置成可以展开和收缩,并且两组太阳能板处于收缩状态时至少部分重叠,从而增加了两组太阳能板的铺设面积。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中部声波吹灰的自清洁回转式空气预热器,属于新能源及节能技术领域,包括回转式空气预热器转子及其外部的转子外壳,回转式空气预热器转子的内部沿轴向方向布置热段换热元件和冷段换热元件,且在热段换热元件与冷段换热元件之间预留有声波传送通道,转子外壳的外部连接有声波发生器,声波发生器通过导波筒与声波传送通道连通,声波发生器连接有压缩空气电磁阀。本实用新型用声波发生器产生的一定频率的声波,将声波导入冷、热端换热元件中部,冷、热端换热元件的金属片与声波发生共振,将沉积在换热元件表面的硫酸氢氨和灰振落下来,随烟气排走,达到回转式空气预热器自清洁的目的,解决空预器堵塞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开发利用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利用真空闪蒸的地热供暖系统,包括潜水泵、闪蒸器、地热回灌泵、冷凝器、采暖循环水泵,所述潜水泵的出口与闪蒸器的地热水入口相连,闪蒸器的地热尾水出口与地热回灌泵的入口相连,所述闪蒸器的水蒸气出口与冷凝器的水蒸气入口相连,冷凝器的凝结水出口和地热回灌泵的入口相连,采暖循环水泵的出口与冷凝器的水侧入口相连,冷凝器的水侧出口接采暖供水管道。利用真空闪蒸的方式回收地热水中的热量,避免了传统的板式换热器容易结垢,不耐腐蚀的问题,且该系统在运行过程中传热系数不会衰减,可降低系统的维护成本。
本实用的一种安装于汽车顶盖的电池包,属于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包括电池包和车身总成,电池包包括上盖、下盖和位于上下盖之间的电池组,上盖的纵向、横向断面均呈倒U型结构,上盖的外侧轮廓设有上法兰面,上法兰面上均匀分布若干个向上竖起的倒L型翻边,下盖的纵向、横向断面均呈U型结构,下盖的外侧轮廓设有下法兰面,下法兰面与上法兰面相对应并紧密贴合,上法兰面与下法兰面上均对应设有安装孔,车身总成包括前横梁、后横梁、左侧围和右侧围,电池包通过安装孔安装螺钉分别与前横梁、后横梁、左侧围和右侧围固定连接,下法兰面的底面设有一圈凹槽,凹槽横截面为倒T型结构,凹槽内卡接有密封条一,上法兰面与下法兰面贴合处设有密封胶,具有不占用额外空间不影响使用、拆装和维修方便以及不容易遭受破坏不危险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站的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系统,光伏阵列包括埋入地下的基础桩,基础桩上安装有光伏组件安装框架,多块光伏组件安装在光伏组件安装框架上组成光伏阵列;光伏阵列在太阳照射上发出直流电,直流电通过直流配电柜送入电控室的并网逆变器中,并网逆变器将直流电转换成交流电,一路通过并网电柜接入电网,一路接入终端电柜。本实用新型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站建立用户侧光伏智能微电网,可清洁高效地利用当地的可再生能源,有效解决了能源和环境之间的矛盾,有效利用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站的用地,解决了发展新能源和大量占用地的矛盾,又可以解决离网光伏发电不足时造成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效果不稳定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利用热电厂烟气余热的污泥干化系统。它具有供热系统、污泥预处理系统、进料系统、污泥干化和成粒系统、除尘除气系统。本发明利用热电厂烟气余热干化污泥,不仅为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的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处理提供了基本条件,可以在不用消耗新能源的情况下,将污水处理厂污泥的含水率降低,并形成质地坚硬的污泥团粒,使污泥干化和成粒过程在较低的经济成本下运行,从而克服了因经济费用高使污泥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处理难以付诸实际的瓶颈问题。这实际上开辟了一条废物循环利用,以废治废的有效途径,不仅能够产生显著的社会和环境效益,而且也能获得明显的经济效益。
充电口插件,属于连接器技术领域,包括插接部与主体部,所述插接部与所述主体部连接,所述插接部与所述主体部包括一体式结构或分体式结构,所述插接部用于连接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接口,所述插接部上设有凹槽或凹孔,所述凹槽或所述凹孔用于容纳充电接口上的插针,所述凹槽或所述凹孔至少包括一个,所述主体部内为空腔,所述主体部包括前端主体与后端主体,所述前端主体与所述后端主体连接,所述前端主体与所述插接部连接。本实用新型可以避免充电盖自动或因意外而关闭,便于机器人或是其他工作人员进行插枪动作。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人驾驶接送车及其智能网联服务系统;所述无人驾驶接送车包括车体、自动驾驶系统、新能源供电系统、智能车载终端和无线通信端,还包括视频通话系统和乘客身份识别模块;所述无人驾驶接送车智能网联服务系统包括无人驾驶接送车及其智能车载终端、客户移动终端应用程序APP、无人驾驶接送车固定接送站和固定接送站终端、云服务器和乘务中心,还包括所述服务系统的无线通信网络;本技术方案的实施,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城市道路空间的容量,显著改善城市的交通拥堵;可以创建更丰富的乘客出行服务场景,为乘客提供各种高效便捷、个性化、场景化的全新的乘车体验。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电池箱领域,公开了一种电池模组输出盖板,包括盖板本体(1),盖板本体(1)的一侧分别设有与盖板本体(1)连接的正极铜排(2)和负极铜排(3),盖板本体(1)的一侧设有可在盖板本体(1)上转动的翻盖(4),翻盖(4)分别设在正极铜排(2)和负极铜排(3)的上方,翻盖(4)用于盖合正极铜排(2)和负极铜排(3),盖板本体(1)上还设有与盖板本体(1)连接的卡扣(5),盖板本体(1)与卡扣(5)为一体式结构,卡扣(5)分别设在翻盖(4)的两侧。本实用新型通过集成正负极铜排,使得电池模组输出集中,输出端的连接方便,铜排固定牢固,翻盖具有对正负极输出端的防尘、防水、防油的保护作用。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型散热器,包括热敏电阻PTC、集成运放、三极管和帕尔贴器件TEC;电容C1一端连接三端稳压器正相输入,另一端接地;三端稳压器正输出连接系统电路的正极,另一端输出接地;热敏电阻PTC与变阻器Bp1串联,变阻器Bp1连接集成运放IC1正相输入端;集成运放IC1负相输入端连接电阻R1和电阻R2,电阻R1与电阻R2串联;集成运放IC1输出端连接变阻器Bp2和三极管VT2基极;变阻器Bp2连接集成运放IC2正相输入端;变阻器Bp2与电容C2串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主要采用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双运放为主要元件,组成散热器电路,适用于大功率电源、电脑机箱、发光器件和新能源电池等需要快速散热的电子设备或者电源设备。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软包电芯厚度测试系统,属于新能源汽车领域。该测试系统包括包括基座、机架、伺服电缸、压板、激光测距仪、压力传感器、扫码枪、被测电芯放置平台和上位机;伺服电缸安装在机架上,通过压力传感器带动压板上下升降;激光测距仪感测头安装在压板上,直接测量待侧面的位移。本实用新型能够根据不同电池模组需要不同的电芯数量,灵活设定相关的控制程序,通过扫码、测厚然后进行后续的电芯配组,测试数据直接通过上位机传入MES系统,解决到了信息不能追溯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可插接辅助电池,包括有动力电池,所述可插接辅助电池还包括有与动力电池电性连接的蓄电池、辅助电池、逆变器和三极管,所述逆变器串联在蓄电池和辅助电池之间,三极管的基极与辅助电池电性连接,所述三极管的集电极与逆变器电性连接,所述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所述逆变器安装在辅助电池内,所述辅助电池插接在蓄电池的顶部,辅助电池和蓄电池之间设置有导热硅胶片,本实用新型辅助电池能够对蓄电池进行充电补充,能够避免对发动机的启动影响,利用三极管的开关作用,能够实现辅助电池对蓄电池及时供电,减小造成车辆无法启动的风险。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芯标准模组框架结构,属于新能源动力电池技术领域,包括互不连接的第一端板、第二端板、第一侧板及第二侧板,所述第一端板、第二端板、第一侧板及第二侧板分别固定于电芯组件的不同侧面上。针对现有技术中标准化程度低、生产效率低下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芯标准模组框架结构及电芯标准模组,它可通过工装实现装配目的,提升标准化程度,提高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改善水环境的生态修复装置,包括框体,框体两端设有浮块,框体一侧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有螺旋桨,框体下侧设有L型筛网,框体一端侧壁内设有用于升降L型筛网的升降机构,框体左右两端侧壁上均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有一组转动风扇,框体内设有用于为水体供氧的供氧机构,框体内侧壁上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有监控摄像头,框体一侧上端设有太阳能板,太阳能板下侧通过支架固定连接有蓄电池箱,框体一侧设有用于对装置进行照明的照明灯。本实用新型相较于现有的生态修复装置可以过滤掉水底的垃圾,为水生植物提供良好成长环境,并且本装置采用新能源供能,具备节能环保的设计理念。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太阳能储能装置,包括储能箱、太阳能电池板、热能收集板和防护组件,储能箱包括箱体、蓄电池和热水器,太阳能电池板包括支撑架、框架、多个光伏板和多个反射镜,热能收集板包括集热板、多个集热管和多个导热管,太阳能电池板由可转动的支撑架支撑,能够调节角度,使光照角度达到最合适,光伏板与框架转动连接,同样能够调整光伏板的照射角度,将照射效率增加到最大化,光伏板背面固定连接有反射镜,反射镜能够将光伏板反射出的一部分太阳光再次反射到光伏板上,使得在太阳光较弱的天气也能够增强太阳光的照射强度,解决了现有的太阳能储能装置在太阳光较弱时储能效果不佳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电池的预充电装置,汽车电池包括两端分别连接至充电电源正极和充电电源负极的负载电容,预充电装置设于负载电容和充电电源正极间,预充电装置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连接至第一开关,第一开关配合设第一继电器,负载电容和充电电源负极间设第二开关,第二开关配合设第二继电器,预充电装置包括PCB板,PCB板上设预充电模块,预充电模块连接有预充电阻。本实用新型通过将预充电装置设置为在PCB板上设置预充电模块的形式,通过预充电模块连接预充电阻,进而构成完整的电路连接,摒弃现有技术的汽车级继电器,既能实现预充的作业,还节省大量重量空间,提高能量比,符合新能源市场的实际需求,成本低,方便、安全可靠。
一种太阳能取暖墙,包括集热器、热管和散热器,集热器位于室外,散热器位于室内,且集热器和散热器之间使用热管进行连接,集热器包括第一横管和第一竖热管,第一竖热管一端插入第一横管且均匀布置在第一横管的同一侧,另一端呈自由状态,散热器中具有第二横管和第二竖热管,第二竖热管一端插入第二横管且均匀布置在第二横管的同一侧,在是第一横管、第二横管和第一竖热管、第二竖热管中分别填充有热超导介质;在热管的中部具有一个将热管内部的空腔阻断的阀门。本实用新型通过集热器和散热器将室外的太阳能热量搬运至室内,可以替代部分供热,且这一过程中没有石化、电能的消耗,是一种新能源的供应形势。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能源电池,尤其是涉及一种汽车轻量化电池。其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铅酸蓄电池功率密度低,瞬间放电能力不足,为保证起动能力,选择高于实际需求的容量,大电流充放电造成蓄电池寿命加速降低,成本高,重量重,体积大等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包括有电池壳体(1)、电容器壳体(2),电池壳体内设有串联在一起的铅酸电池组(3),铅酸电池组内设有隔板,其上连接有铅酸极柱(4),电容器壳体内设有超级电容器(5),超级电容器上连接有电容极柱(6),铅酸极柱与电容极柱之间通过金属线(7)连接在一起。
中冶有色为您提供最新的浙江杭州有色金属理论与应用信息,涵盖发明专利、权利要求、说明书、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实用新型内容及具体实施方式等有色技术内容。打造最具专业性的有色金属技术理论与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