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备Si基半导体二元共晶自生复合材料的方法,将从共晶合金母材上切取的试样棒置于激光悬浮区熔定向凝固炉内,保持其与抽拉机构同轴。利用激光悬浮定向凝固装置使两束等质量的激光对称的对试样进行区熔熔化,获得稳定的熔区后,通过抽拉实现材料的连续定向凝固。激光悬浮区熔定向凝固过程中,激光功率为400~1200W,抽拉速率为1~500μm/s,熔区长度为5~9mm,激光光斑2~4mm。本发明实现了Si基共晶合金5000~7000K/cm温度梯度、1~500μm/s的无坩埚约束快速定向凝固,完全消除了传统定向凝固坩埚引起的污染和裂纹,获得了组织超细化,纤维分布均匀,取向精度高的Si基半导体二元共晶自生复合材料。
一种用于人体内管道及组织吻合的可降解复合材料,通过将可生物降解的聚氨酯材料微粒与纳米磁性微粒组成的混合物用快速成型技术制成人体内管道及组织的吻合的可降解复合材料,加工该材料制作成各种形状应用于人体内管道及组织的吻合的器械,由于具有磁性,可以被应用于生物体内管道及组织的粘接愈合,不存在异物在体内留置、磁体坚硬易损伤组织以及取出困难的缺点。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真空负压浸渗制备金属基复合材料渗流特性测量方法,在预制体素坯中插入二根钨丝或者13根探针,经低温烘干及高温烧结后备用;在测量高温金属液浸渗高度时,将插入钨丝的预制体放置在石英坩埚中,钨丝通过导线柱与外部接口电路连接,熔融金属液在负压作用下向上渗流,浸入到预制体中,外部接口电路采集卡同步记录电压变化过程,利用渗流场和电流场运动规律的相似性,可得渗流液面位移——时间关系曲线;在测量高温金属液浸渗液面推进情况时,将插入探针的预制体放置在石英坩埚中,探针通过导线柱与外部接口电路连接,当渗流液面顺序到达探针不同触点时,采集卡及时记录渗流液面到达不同高度的时间,采用取点拟合可得到渗流自由面形状。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双官能团POSS/聚合物复合材料与戊二醛的无铬鞣制工艺,将其应用于皮革鞣制可以提高皮革热稳定性、填充性和力学性能,又可以避免鞣制过程中铬粉的使用。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中和:首先将酸皮与水加入到转鼓内,再加入食盐及碳酸氢钠溶液第一次调节溶液的pH值为4.0,转动;步骤二:鞣制:加入双官能团POSS/聚合物复合材料;第二次调节溶液的pH至5.0,转动;用碳酸氢钠溶液第三次调节溶液的pH至5.5;再用碳酸氢钠溶液第四次调节溶液的pH至6.0;加入戊二醛;再用碳酸氢钠溶液第五次调节溶液的pH至7.0;再用碳酸氢钠溶液第六次调节溶液的pH至8.5,升温,加入热水,次日,水洗。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掺氮石墨烯/活性炭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首先加入浓酸、石墨粉混合均匀;然后加入KMnO4并充分混合反应;再加入粉末沥青焦,继续进行混合反应;再加入纯水继续混合反应;最后加入过氧化氢终止反应,反应结束后得到混合物,反应结束后得到混合物;然后将上述混合物过滤、洗涤,加入小分子氮源后在水中超声分散均匀,得到悬浮液,将悬浮液进行喷雾干燥,获得掺氮氧化石墨烯/沥青焦复合粉末;最后取掺氮氧化石墨烯/沥青焦复合粉末与碱混合均匀,经惰性气氛保护下高温活化得活化料,活化料经过洗涤、过滤、干燥、粉碎后得掺氮石墨烯/活性炭复合材料。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复合材料纤维束铺放头,包括机架和驱动机构,机架包括用于保护驱动机构各部件的旋转托架和包括用于安装驱动机构各部件的支撑架体,驱动机构按照工作顺序依次设有导纱装置、冷却装置、夹紧装置、重送装置、剪切装置、加热装置和压紧装置。本装置中安装了冷却装置,使预浸渍纤维束中的浸渍树脂冷却凝固,避免在纤维束输送过程中浸渍树脂粘接在各个结构上,堵塞输送通道,并且本装置具有8路铺放机构,可以同时进行8路铺放,各路机构之间相互独立。本装置解决了在复杂结构曲面下,复合材料纤维束无法完成铺放的问题。
本发明公开一种千米深冻结管环形空间充填固结用特定比重复合材料浆液,由如下组分组成且各组分按重量份计:胶凝材料20-50份、比重调节材料1-50份、复合外加剂0.1-20份、水30-50份。本发明可通过比重调节材料精确调控浆液比重;利用复合外加剂的物理化学作用,浆液具有粘度低,流动性好,稳定性高,凝结时间长可调控的优异特性。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复合材料层压板Ⅲ型层间分层破坏试验件,试验件考核段为矩形层压板,一端嵌入聚四氟乙烯薄膜预置分层。在预置分层一端,层压板在上、下宽度方向增大面积并向面外增厚,作为夹持段,试验件在预置分层每侧共有上、下两个夹持段,两侧共计四个。上、下夹持段由螺栓与一块金属板连接,在金属板中心处与Z型夹具连接,Z型夹具底端与试验机连接,两端加载方向相反。本实用新型用于厚度较薄的复合材料层压板Ⅲ型(撕裂型)层间分层破坏试验,解决了由于厚度较薄无法直接采用螺栓连接以及胶粘强度不够的问题,避免了连接区对于考核段的影响,并且保证加载中心位于试验件中心轴线位置。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微?纳米改性环氧基耐温导热绝缘复合材料,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以下组分:环氧树脂30?60%、多官能团树脂5?30%、环氧固化剂20?50%、环氧增韧剂2?5%、固化促进剂0.25?0.75%、微米导热填料5?15%、纳米导热填料1?3%、硅烷型偶联剂1?2.5%。本发明一种微?纳米改性环氧基耐温导热绝缘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采用多官能团树脂及导热填料对基础环氧体系进行改性,大大提高了其耐温性能及导热性能。
本发明涉及复合材料领域,公开了一种碳碳复合材料保温桶快速制备方法,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保温桶生产周期长、工艺复杂和效率低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以下步骤:S1、碳纤维预制体制备:将碳纤维所制成的网胎、碳布以及碳纤维丝交替叠层针刺为所需尺寸的预制体,密度为0.4g/cm³‑0.5g/cm³;S2、硬化:将S1步骤中针刺好的预制体表面用喷枪喷涂胶液,其中胶液为FB酚醛树脂和NL型固化剂、且比例为8%‑12%的混合液,喷涂完成后放在室温下晾晒8h‑20h即可硬化。本发明放弃了传统的沉积工艺,而选用增密周期更短,成本更低了浸渍碳化工艺;生产完成后的成品与沉积工艺生产出的成品相比,产品质量稳定,且保温筒的密度均匀性更好。
本发明涉及两种偶氮染料掺杂的有机‑无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将γ‑(2,3环氧丙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乙醇和水混合,再加入酸性催化剂,得到溶液A;将钛酸正四丁酯和乙酰丙酮混合均匀得到溶液B;将溶液A和溶液B混合均匀,得到有机‑无机复合基质母液;向有机‑无机复合基质母液中加入4‑羟基偶氮苯和分散红1,搅拌均匀得到悬浊液;利用旋转涂层工艺将悬浊液沉积在载玻片上,形成薄膜,将薄膜热处理得到两种偶氮染料掺杂的有机‑无机复合材料。本发明中采用改进溶胶‑凝胶技术,结合旋涂技术,将两种偶氮染料掺杂在了一起,制备的材料在两束不同波长的泵浦光激发下具有了同时处理双输入光信号的功能。
一种KNN基层状磁电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分别将(K0.45Na0.55)0.98Li0.02(Nb0.77Ta0.18Sb0.05)O3粉体、Ni0.37Cu0.20Zn0.43Fe1.92O3.88粉体造粒后,按照2?2复合的垒层叠加排列方式在模具中压制成型,然后排出PVA粘合剂,在1060~1090℃下烧结,即可得到层状磁电复合材料。本发明中两种粉末按照2?2复合的垒层叠加排列方式,将铁电相和铁磁相以层状复合的方式共烧在一起,可以有效地抑制两相之间的相互反应从而保持各自的特性,使其较高的居里温度、较好的铁电性和铁磁性。
一种Ti?Zr?Nb?Cu?Be系非晶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的Ti?Zr?Nb?Cu?Be系非晶复合材料由Ti、Zr、Nb、Cu和Be组成,其原子百分比为TixZr20Nb12Cu5Be63-x,其中,51≤x≤55。所述Ti、Zr、Nb、Cu和Be均为块状,并且Ti、Zr、Nb和Cu的纯度均≥99.99%,Be的纯度≥99%。本发明中钛含量高,密度较低,同时具有高的断裂强度和塑性匹配,而且制备工艺简单,能够广泛应用于对强度要求高的新一代航空、航天及武器需要的关键轴承和壳体类零件。
本发明涉及功能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氮化铁和膨胀石墨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氮化铁和膨胀石墨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以功率密度为300 W/g 的2.4GHz 微波加热膨胀石墨,膨胀率约250倍;将膨胀石墨 加入到化学计量比的醋酸铁的乙醇溶液,搅拌,水浴蒸发溶剂,在423 K干燥,然后在流动的H2条件下在管式炉中于723 K预还原,冷却至室温并除去还原生成的液态水,再在管式炉两端加入干燥剂,通入流动的N24 h;在管式炉中将第(2)步骤制备的初始样品用流动的H2在723 K二次还原3 h,后在300~600℃下通入NH3 与H2的混合气氮化反应5h,冷却至室温。本发明成品其具有较高的磁导率。
本发明属于一种软木材料及其制备工艺。具体的说,一种软木混合材料是由100重量份软化处理后的软木材料加入1-50重量份加强纤维材料和5-60重量份弹性耐水胶制成。利用该混合材料制得的一种软木复合材料,由软木混合材料层与纤维加强层复合而成。同时提供了两种材料的制备工艺。本发明的材料增强了软木的强度和拉伸性能,制备工艺避免了现有工艺中装箱模压后剖切的麻烦,制得的软木材料薄厚均匀,特别是可制备宽幅卷材。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测试复合材料高温压缩强度的夹具,该夹具依靠带有锯齿状梯形块的自重来夹紧试样件;梯形块加工成锯齿状是为了减小摩擦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夹具体采用两侧带有圆弧面的长方体结构,可保证施加单一方向的载荷,并且能很好的保证加热效率;在夹具体和试样件接触处下部设置有矩形垫块槽,可方便更换适当的材料,保护受力的夹具易损表面,延长夹具的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夹具在测试时,可有效的防止试样件发生屈曲失效;并且在高温条件下锯齿状梯形块与试样件的接触可减小屈曲效应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从而获得较真实压缩强度。本实用新型亦适用于测试连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高温剪切强度。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高温耐磨损Ti(C,N)金属陶瓷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将碳纤维进行去胶、分散等前处理,处理后和原料、粘结相进行球磨混合,烘干,掺成型剂、造粒、过筛,干压成形、排胶处理等工艺步骤,最后通过无压气氛烧结得到碳纤维补强增韧Ti(C,N)基金属陶瓷复合材料。其碳纤维分散均匀,碳纤维与金属陶瓷基体的界面结合适中,碳纤维的强韧化效果明显,抗弯强度和断裂韧性分别提高了8.4%和26.7%,增韧方式是纤维拔出、裂纹偏转和桥联效应。其工艺简单,可操作性强,成本低廉,可广泛用于金属切削、模具、能源装备、机械、矿山、石油、化工、冶金、电力、汽车、模具、建材、航空航天等领域在高温下承受磨损的特殊关键零部件。
本发明涉及保温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单向阻热保温复合材料。本发明为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季节适应性不强,可有效利用的时间短,双向隔热,在阻热的同时也阻碍冷量的传入的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单向阻热保温复合材料,包括保温材料和热管,热管固定嵌入在保温材料中,热管的冷凝端设置于保温材料的外表面,热管的蒸发端设置于保温材料的内表面。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其优点如下:1.季节适应性强,可有效利用的时间长;2.单向阻热,节约能源;3.实用性强。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铝碳化硅复合材料制备的用于反射光的圆片。所述圆片包括基材1,所述基材1的一面依次涂覆有荧光粉层2和保护层3;所述基材1为铝碳化硅复合材料层,所述基材1为圆形结构,所述基材1上沿中心线的位置开设有安装孔5;所述保护层3为透光性树脂层,所述保护层3内部包括二氧化钛反射粒子4。本实用新型散热性能好,不易发生变形,而且具有较高的硬度和抗弯强度的同时具有定向反射和漫反射作用。
一种锐钛矿型纳米Ag/TiO2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将AgNO3加入浓氨水中,用保鲜膜封住杯口,在磁力搅拌器上加热搅拌使AgNO3完全溶解后加入C16H36O4Ti,继续搅拌加热,溶液逐渐变为乳白色不透明溶液;继续搅拌加热至溶液蒸干,得白色固体;将白色固体连同烧杯一起置入烘箱中干燥后研细得粉体;将上述粉体于马弗炉中烧结得锐钛矿型纳米TiO2晶体。本发明载银是在纳米级的TiO2溶液中进行,混合比传统方法更加均匀,银与二氧化钛接触面积比现有方法中的大很多,载银不仅仅在表面进行,而是在所有的纳米二氧化钛颗粒中进行,降低了银的氧化变色程度,因而十分有利于得到银分散非常均匀、变色程度较小、催化活性和杀菌性能很强的纳米Ag/TiO2。
本发明涉及一种感应探测装置树脂基复合材料及其生产工艺,它用酚醛型环氧树脂、双马树脂、活性释释剂、羧基橡胶、活性三氧化二铝、气相二氧化硅、偶联剂、固化剂组方,其生产工艺:其分为单独成型和树脂基复合材料和金属材料复合,本发明其性能指标满足了探测装置的基本要求,能够长期使用,其性能指标为:(1)热变形温度:大于200℃,在200℃情况下使用300小时强度衰减不能超10%。(2)机械特性(25℃):抗拉强度psi:最小25000;弯曲强度psi:最小55000;弯曲模量psi:最小2.5×106;机械特性(180℃):抗拉强度psi:最小15000;弯曲强度psi:最小25000;弯曲模量psi:最小1.7×106;(3)电子特性(25℃):体积电阻率ohm-cm:最小1.0×1010;电容率10-200khz:最大80;耐油、耐水的腐蚀、重量变化:+3.0%。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分子复合材料衬套组件,包括内管和至少两个相互套接的衬套,所述内管套设在最内层衬套的内腔,所述内管的外壁与最内层衬套的内腔壁贴合,上一层衬套的内壁与下一层衬套的外壁贴合;所述内管、最外层的衬套采用高分子复合材料制成,位于内管和最外层衬套之间的其他衬套采用橡胶材料制成;每个衬套上均设有沿轴向贯通的缺口,该缺口的尺寸小于衬套直接的1/8,每个衬套上的缺口开设在同一位置。本实用新型利用内管和最外层衬套的高分子材料特性,高分子材料起到骨架的作用,具有高强度、耐老化的作用,其他衬套采用橡胶材料,减震效果较好。
本发明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锡酸锂/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采用化学还原氧化石墨烯的方法制备Li2SnO3/石墨烯复合负极材料,石墨烯作为一种稳定的具有良好导电性的载体,可以有效地缓解充放电所引起的体积膨胀,避免“团聚”现象,减缓了电极材料容量的衰减,使得石墨烯修饰的Li2SnO3负极材料的容量远大于普通碳材料的理论容量,且高于纯相Li2SnO3的循环性能。本发明制备的石墨烯/锡酸锂复合材料,由于石墨烯的加入,可以有效地缓解充放电时所引起的体积变化,抑制在脱插锂反应时的“团聚”现象,可以避免材料电极容量衰减过快,降低初始不可逆容量,使得石墨烯/锡酸锂负极材料的容量远大于普通碳材料的理论容量,且高于纯相Li2SnO3的循环性能。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复合材料纵横加筋壁板整体固化成型模具,由纵横加筋壁板、底座、上型腔模具、第一型腔模具、第二型腔模具和中间型腔模具组成,底座用于预成型纵横加筋壁板外形,上型腔模具用于预成型纵横加筋壁板内型A区,第一、第二型腔模具分别用于预成型纵横加筋壁板内型B区和D区,中间型腔模具用于预成型纵横加筋壁板内型C区,上型腔模具成型模用于预成型上型腔模具,中间型腔模具成型模用于预成型中间型腔模具。将纵横加筋壁板分成多个区域,并分别在不同模具上成型,进行组装,使纵横加筋壁板一次共固化成型;即可缩短产品生产周期,又可降低生产成本,实现无人机上的金属材质零件被复合材料零件取代。
本实用新型属于复合材料的制备领域,公开一种单向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制备装置。包括固定支座、活动板、第一扣环、第二扣环;所述固定支座包括一方形工作台,工作台的左侧端垂直向上固定一靠板、工作台的右侧端台面上开设有两条滑槽;活动板的底部设有两个与前述两个滑槽相适配的滑块,活动板通过滑块与滑槽的配合滑动嵌设在工作台上;靠板的右侧面与活动板的左侧面各自设有若干个螺丝孔排成一横排;第一扣环安装在靠板右侧面以及活动板左侧面的螺丝孔内;第二扣环设在活动板外侧面的中间位置。本实用新型主要适用于单向纤维浸渍树脂之后的张力控制,能够精确控制每束纤维上的张力,确保产品应力的均匀性及制品性能的稳定。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保温装饰一体板,包括装饰板、螺纹固定柱、顶板、固定柱凹槽、底板、X形内支撑架、圆形预留通孔、纤维复合填充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饰板底部四周均安装有螺纹固定柱,所述顶板顶部四周均开设有固定柱凹槽,所述装饰板通过螺纹固定柱安装在顶板内的固定柱凹槽内,所述顶板与底板之间等距安装有若干X形内支撑架,所述X形内支撑架交接处开设有圆形预留通孔,所述顶板与底板内,且位于X形内支撑架间隙处均填充有纤维复合填充材料。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装饰板与保温面板分离,可根据不同需要选择不同的装饰板,以满足客户的需要,保温面板内部纤维复合材料通过X形内支撑架稳固,结构可靠。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复合材料的微侧向实芯九点电极极板,属于石油勘探技术领域,包括:载体,设置在载体正面的金属,设置在载体背面的一组金属连接块,设置在载体背面的腔体,以及设置腔体内的分线块;靠近载体背面的金属末端上设有电极引出线,电极引出线经分线块后从载体背面引出,且腔体内设有橡胶层。本实用新型设置的橡胶填充使得新型复合材料的微侧向实心极板密封效果增强,减少故障提高信号传输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属于复合材料界面剪切强度测试领域,公开一种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界面剪切强度测试台。包括基座、左滑块、右滑块、左垫块和右垫块;基座上开设有截面为顶部开口的凸字形滑槽;左滑块和右滑块左右对称,左滑块包括竖直设立的支撑台,支撑台底部垂直向左固连有固定台,固定台上开设有第一竖直通孔;左垫块和右垫块结构相同,左垫块为与凸字形滑槽的槽底相适配的方形块体,左垫块的中部开设有第二竖直通孔,第一竖直通孔与第二竖直通孔的内径相同;左垫块和右垫块放置于凸字形滑槽的槽底,左滑块和右滑块则位于基座的上表面并且同侧的第一竖直通孔和第二竖直通孔上下正对贯穿插设有定位销。测试时本实用新型可以确定被顶出或压入的纤维根数。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SiCp/Al复合材料的成型设备,包括:一热压模具,其包括位于顶部的上压头,位于中间的环形阴模和位于底部的底模,上压头、阴模和底模围绕形成一中空腔体,中空腔体用于放置待成型的坯料;一快速加热器,围绕热压模具的外部设置,用于对热压模具加热和保温;一压力机,包括相对设置的上工作台和下工作台;上工作台置于上压头的上方,下工作台置于底模的底部;用于为热压模具提供轴向压力;一测温系统,包括热电偶,由外插入阴模的外壁内,用于读取热压模具的温度数据,并根据温度数据来控制快速加热器的加热温度。解决了现有SiCp/Al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生产效率低、工艺成本高、人工成本高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复合材料格栅管状构件成型模具。模具由主轴、端板、转向螺栓、支撑梁、保型壳、硅橡胶软模组成;主轴为模具的支撑部件,两端固定有圆盘形端板,支撑梁安装在两端端板卡槽内,保型壳固定在两端端板之间的支撑梁上,硅橡胶软模固定在保型壳周向外层;转向螺栓旋进端板螺纹通孔卡紧主轴;转向螺栓在纤维缠绕过程中亦作为纤维的转向轴和纤维绑束的端头。该成型模具采用硅橡胶软模缠绕工艺,利用其在装配过程中被撑开的保型壳和硅橡胶软模径向收缩产生的径向收缩力,沿模具径向收紧支撑梁和端板,达到紧固模具各部件的效果,制造复合材料格栅管状构件;构件成型后模具装卸便捷,操作方便。
中冶有色为您提供最新的陕西有色金属理论与应用信息,涵盖发明专利、权利要求、说明书、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实用新型内容及具体实施方式等有色技术内容。打造最具专业性的有色金属技术理论与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