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化学合成氧化钴/聚苯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工艺步骤:分别取0.1mol/L苯胺和0.5mol/L硫酸的混合溶液与0.1mol/L硫酸钴和0.5mol/L硫酸的混合溶液按照1:2的比例混合,用硫酸调节混合溶液的pH值到1.0~2.0,添加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0.3g/L,用磁力搅拌器进行搅拌,在恒电位为1.5~5.0V,温度为10~25℃下,电聚合3~15min,即得。本发明可在导电玻璃、不锈钢表面得到均匀、致密、耐蚀性优良的氧化钴/聚苯胺复合材料。
本发明创造涉及一种航空复合材料工装钢板成型专用可调支撑,在定位支撑底座的内孔螺纹连接梯形螺纹支撑件,在梯形螺纹支撑件的外圆周设有锁紧螺母,锁紧螺母落座在定位支撑底座的上表面;在梯形螺纹支撑件的上端头的空腔内设有弹簧,弹簧上支撑球头顶杆,球头顶杆的外圆周设有自润滑铅环,球头顶杆的下端设有伸入弹簧内的延长杆;球头顶杆的上端为半球面,梯形螺纹支撑件的上端头也为半球面。该可调支撑的高度可调,并通过可调支撑的运用能够有效降低大型复合材料工装的制作成本,明显缩短工装的制造周期,提高了成型精度,大大降低了工作生产成本。
本发明一种用于碳纤维复合材料高速铣切的多刃微齿铣刀属于难加工材料切削加工研究领域,涉及一种碳纤维复合材料高速铣切专用刀具。多刃微齿铣刀由刀柄部分、有效切削刃部分和钻尖部分组成;其有效切削刃部分由左旋螺旋槽与右旋分屑槽形成的若干微齿组成;微齿的每齿切深可达25微米;微齿的主切削刃的前角为负,后角为正,微齿刀背采用直线背齿形,左旋螺旋槽与右旋分屑槽采用了不同深度的设计,形成较大的副偏角;钻尖主切削刃前角为零,后角为正。多刃微齿铣刀提高了单微齿的强度,改善了成屑连续性,实现了大切削用量下高速平稳地铣削加工,可满足不同纤维级别、不同厚度、多种铺层方式碳纤维复材制件的高质、高效加工需求。
含氮硅硼无卤阻燃剂与DOPO协效阻燃PP/EVA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含氮、硅、硼无卤阻燃剂NSiB的制备方法,将硅烷偶联剂KH‑792加入到乙醇溶液中进行水解反应,反应20‑30min后加入硼酸,氮气保护下反应2‑3h,干燥、分离得到NSiB。本发明选择硅烷偶联剂KH‑792和硼酸合成的含氮、硅、硼无卤阻燃剂NSiB,不仅合成方法简单,操作性强,而且是一种环境友好型的高效阻燃剂。本发明采用含氮、硅、硼无卤阻燃剂NSiB与含磷阻燃剂DOPO复配协效阻燃的方法,具有阻燃效率高、阻燃性持久且环保无污染,所制备的无卤阻燃PP/EVA/DOPO/NSiB复合材料,具有较好的力学、加工、阻燃和热稳定性能。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材料“工”型梁的自动化铺叠成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工艺件;2)制备上腹板:步骤1中制备的工艺件不动,并保证坐标原点不动,选择上腹板的铺叠程序,在工艺件的上表面铺叠,铺叠完成后,转移到相应的热隔膜成型工装上待用;3)依次利用自动铺带机,并按照设定好的程序铺叠下腹板、左缘条和右缘条;4)将上腹板和下腹板分别在热隔膜平台上进行热成型前的封装,并进行初步热成型;5)热成型完成后在辅助工装的作用下,将上腹板、下腹板、左缘条和右缘条组合在一起,进行封装固化,得到复合材料的“工”型梁。该方法保证了上腹板和下腹板无间隙配合,提高固化后的制件加强层过渡区内部质量和表面质量。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复合材料大型钣金零件加工夹具,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表面固定装配有夹具体,所述底座的侧壁均固定装配有两个吊钩,一侧两个所述吊钩对称装配,所述夹具体的表面四周开设有若干个螺钉孔,所述夹具体的表面两侧对称开设有定位销孔,在与零件需要固定的对应位置的多个所述螺钉孔内均装配有压紧结构,两个所述定位销孔内均插接有定位销钉,以零件形状定位,装夹稳定牢固,使用方便;树脂粉末复合材料,密度小,质量轻,成型时间短,加工应力小不易变形,材料可重复利用,利于环保。夹具型腔表面易于修补、改型,特别适合研制件及小批量产品,减少研制时间,节约成本。
本发明提供一种金属基复合材料连续搅拌摩擦挤压生产方法及其生产装置,在经过矫直的基体金属杆料上加工凹槽并向凹槽中添加增强体,利用压料轮将复合坯料压入挤压轮的环形沟槽并夹紧,由挤压轮的旋转带动坯料向搅拌头运动,利用搅拌头的旋转对压料轮和模腔之间环形沟槽内的坯料进行至少一次搅拌摩擦加工,经过搅拌的坯料受到挡料块的阻挡后改变流动方向,由模具的内孔挤出,形成连续大长度的金属基复合材料型线材产品。
一种耐高温的热敏电阻聚合物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由纳米碳材料、高熔点的结晶聚合物及辅助原料经过熔融共混、热压成型工艺获得,所述纳米碳材料为直径在5~500NM的纳米碳材料,其长度在100纳米~1000微米,其长度和直径比大于200的纤维或管状的导电功能体,质量占原料总质量的0.01-17%,所述高熔点的结晶聚合物熔点大于150℃,结晶度大于30%。本发明具有高熔点、耐高温性、低渗流阈值、电阻对温度敏感的的特性。
一种高耐磨性碳微球-橡胶复合材料,其特征是由天然橡胶,硫磺,促进剂,氧化锌,硬脂酸,碳微球配制而成,其配方为:天然橡胶100份,硫磺3份,促进剂M1份,氧化锌5份,硬脂酸2份,碳微球30~50份。其制备方法是将各种配方原料在混炼机进行混料,混料温度为70℃,混料时间为3h。将混炼均匀的生料在平板硫化机上进行硫化,硫化温度150℃,硫化压力10MPa,硫化时间为30min。本发明具有操作简单,工艺条件易于控制。常规生产条件下即可制备碳微球-橡胶复合材料,易于实现产业化等优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超高抗磨损石墨烯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属于宏观润滑技术领域。本发明首先采用物理共混法将石墨烯粉末与环氧树脂均匀混合,然后在高温条件下固化制备出具有超低磨损率的石墨烯环氧树脂复合材料。本发明采用溶液共混发将石墨烯以及环氧树脂均匀的结合起来,提高了环氧树脂的摩擦磨损性能,拓展了环氧树脂在摩擦学领域的应用。
本发明提供一种三维机织复合材料成型过程应变监测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将FBG传感器预埋入待测位置对应的纬纱中,拉动所述FBG传感器使其能够沿纬纱的延伸方向往复运动并最终将FBG传感器的光栅段固定至待测位置;开始纺织送纱使经纱包裹埋有FBG传感器的纬纱进而生成三维机织预制体,所述三维机织预制体上连接有温度传感器;将所述三维机织预制体放入模具中进行合模,根据所述FBG传感器的波长变化以及所述三维机织预制体的温度变化得到材料的应变变化。本发明可以实现对三维机织复合材料结构固化成型过程中的应变场及其演化历程的实时监测。
本发明涉及基于多孔聚合物PDVB‑vim的超疏水型金属有机骨架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多孔聚合物材料PDVB‑vim置于甲醇溶液中超声分散,然后加入2‑甲基咪唑进行吸附,得PDVB‑vim/2‑甲基咪唑甲醇分散液;于PDVB‑vim/2‑甲基咪唑甲醇分散液中,加入硝酸锌的甲醇溶液,室温下搅拌24h;所得产物,离心分离,将收集到的固体物用甲醇洗涤,离心,干燥,得目标产物。本发明所制备的超疏水型多孔聚合物/金属有机骨架复合材料可以应用于潮湿条件下的催化反应并具有极好的催化效果。
本发明的一种复合材料用微波固化装置及其固化方法,结构包括微波磁控管、微波腔、置物台、磁控管控制器、红外热成像仪、真空正负压袋和间接检测装置,微波腔为正n边形微波腔,n=6或8,置物台放置于微波腔中心位置;微波腔采用双层结构,具体包括内壳和外壳。固化时,将置物台表面放入复合材料试样,关闭仓门后,开启微波磁控管进行顺次或对称分组加热;加热至试样温度匀速升温至玻璃化转变温度后,继续加热至试样温度达到Tg+5℃,固定Tg+5℃温度持续进行加热,至试样温度开始下降,固化反应完成,停止微波磁控管加热。该发明更易得到均匀微波电磁场,以周期内的均匀代替瞬时均匀,优于传统微波加热方式存在固化速度不均衡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撕碎机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用于金属复合材料回收的便于挤压的金属撕碎机,包括底板、金属撕碎机、刀组,所述金属撕碎机设置在底板的顶部,所述刀组设置在金属撕碎机的内部,所述刀组的上方设置有梯形投料口,所述刀组的下方设置有出料口,所述底板的顶部设置有挤压装置。本实用新型通过启动一号电机,从而带动螺杆转动,通过螺杆与活动板螺纹连接,从而使活动板左右移动,通过两个一号滑块分别在顶部和底部的滑槽内滑动连接,从而对活动板限制旋转,通过活动板带动活动杆移动,从而带动挤压板移动,达到了使挤压板绕着两个一号转柱转动对金属复合材料挤压的目的,实现了在撕碎过程中自动挤压的效果。
本发明一种气压脉冲式加压复合材料制造方法,先对模具进行预处理,然后在模具上进行预浸料的铺设,用袋膜对步骤二中铺设的预浸料进行封闭,将模具上部的加压盖进行扣合,加压盖和模具之间形成加压腔,预浸料置于加压腔中,最后根据预浸料中树脂体系的要求,对模具进行加温处理,同时对加压腔进行脉冲加压处理,进而对模具加压腔内预浸料进行固化,制得成型工件。本发明工艺可满足高强度部件的制造要求,由于其工作压力大于热压罐,可获得更加高质量的产品,同时也能够大幅度降低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制造工艺的成本,还可以大大的提高产品的成品率,提高产品的工作效率,脉冲加压在工件成型过程中,对工件进行锤压,降低了树脂以及纤维层间的孔隙率。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备碳纤维铝基复合材料的超声波装置,包括伺服系统、超声波振动系统、冷却系统和气体保护系统,伺服系统下端连接有金属杆,金属杆下端连接有连接件,连接件下端连接有超声波振动系统,设有气体保护系统,坩埚置于气体保护装置内部,超声波变幅杆的周圈设有环形冷却装置,超声波振动系统一侧设置有提拉电机,提拉电机下端连接有弓形夹具,该设备冷却效率高,提高碳纤维在金属液中分散程度,降低碳纤维分散所需时间,从而减小碳纤维损伤,获得高质量碳纤维金属基复合材料。
一种原位自生镁二硅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及 其制备技术, 该复合材料主要由10~60%的Mg2Si增强相和余量的Al组成。其制备特征是熔炼过程中加入韧化剂, 韧化剂为Sr、Si、SiO2、Ti、Ni中的一种或几种, 加入量为熔体量的3~10%。本发明具有较高的比强度和高温强度, 价格低廉, 且其制备方法简单、实用, 可以利用现有的铸造成型工艺及设备。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丁烯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质量分数计,包括1%-7%的无机纳米粒子和0.1%-1%的抗氧剂,其余为聚丁烯。本发明利用无机纳米粒子价廉易得,以及无机纳米粒子对聚合物材料进行改性具有高强、高韧性能,使之与聚丁烯熔融共混,以获得综合性能优良的聚丁烯材料,从而扩大其应用领域。本发明复合材料的Izod缺口冲击强度是纯聚丁烯的1倍多,且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均较纯聚丁烯有所提高。
一种实现碳纤维复合材料与金属材料叠层装配高质量制孔方法与装置,属于机械加工制造技术领域。其工艺方法的特征是:采用PCD或涂层或硬质合金钻头或金刚石磨棒制孔工具对碳纤维复合材料和钛合金或铝合金一起叠层钻孔过程中,根据所加工材料通过进给位置传感器的硬件触发或软件数控编程控制方式,自动改变刀具制孔转速和进给速度,使刀具在制孔加工不同的材料层时能够处于各自最佳的工艺参数状态。其装置特征是:由制孔装置本体、刀具和刀柄、电主轴、进给位置传感器组、垂直进给滑台,以及主轴变频调速系统和制孔装置数控系统组成。本发明的效果和益处是实现自适应连续加工,显著提高不同叠层材料一体化制孔的质量和加工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一种氢氧化镁/二氧化钛阻燃抗菌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涉及一种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以可溶性镁盐与纳米二氧化钛为原料,配置含一定浓度可溶性镁盐和一定量二氧化钛的混合液,将该混合液经超声振动一定时间后,使之在鼓泡式反应器内与以一定速率通入的氨气反应,控制反应温度及搅拌速率。待反应一定时间后,反应经恒温陈化、洗涤抽滤及干燥处理后得松散片状纳米级氢氧化镁/二氧化钛复合粉体。本工艺实现了无助剂情况下低温合成氢氧化镁/二氧化钛新型复合纳米抗菌阻燃材料的技术,产品质量好,生产成本低,操作步骤简单,设备占地少,适于工业生产,是制备氢氧化镁/二氧化钛新型复合纳米阻燃抗菌材料的先进技术。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材料“E”形框成型模具,在固化平板的上表面固定芯模,在其内侧面底部设有凸台,凸台的厚度等于两个内部C形坯料的厚度和,凸台上表面至固定芯模上表面的高度等于内部C形坯料Ⅰ的内部高度;在固定芯模的两侧端分别设有活动芯模和活动挡块,其中活动芯模的为L型,其上凸台内型与内部C形坯料Ⅱ的内型一致,活动芯模的弯边高度与活动挡块与固定芯模的凸台高度相等;在活动芯模的外端侧设有若干个均布的顶紧装置。该合材料“E”形框成型模具及其工艺解决了铺叠过程中无法铺叠紧实的问题,封装后热压罐中框零件各部分加压顺畅,内部质量优良,此种工艺方法可制备内部质量好、外形尺寸精准、外观良好的复合材料“E”形框零件。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菱镁复合材料管道井盖,该井盖由浆料和骨架构成,浆料由100份氧化镁、60-65份抗水、抗返卤氯化镁水溶液、6份粉煤灰、3份硅灰、20份沙子、3份稻壳、4份短切玻璃纤维、1份稻壳灰、18份硫铁铝酸盐水泥和5份62水溶性环氧树脂配制而成;骨架由浸泡过62N水液的竹篾网和玻璃丝条构成;骨架分层浇注在浆料中,浆料上下由浸泡过62N水液的玻璃丝网格布包绕。本发明井盖具有高强度、高抗水性能,抗折强度达13.4MPa,抗压强度达90MPa,承受60t,不开裂,不变形不返卤,软化系数量0.9以上,并且成本较低。
本发明涉及铅炭电池,特别涉及一种碳材料包裹的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及其制备和应用,于水热反应中釜加入蔗糖或葡萄糖水溶液和碳纳米管水热反应,固体产物经干燥后再次分散于聚乙烯吡咯烷酮(PVP)水溶液中,干燥;在N2气氛环境中在烧结,将烧结后的产物CO2气氛环境中在活化,得到复合材料。本发明减小铅炭电池充电过程氢气析出的峰值电流密度,减轻电池硫酸盐化,延长电池循环寿命。
本发明涉及一种荧光薄膜传感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荧光薄膜传感材料领域,所述材料包括导电玻璃、光子晶体、量子点;所述光子晶体覆盖于导电玻璃表面上形成光子晶体薄膜,所述量子点在光子晶体薄膜表面上自组装而成量子点薄膜,所述量子点的发射峰在光子晶体的光子禁带范围内,本发明有益效果为所述荧光薄膜传感复合材料具有耐水性好、荧光薄膜不易脱落、灵敏度高等特点。
本发明提供一种三维机织复合材料成型过程内部温度场监测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利用FBG传感器替换待测位置对应的纬纱中的部分纤维;拉动所述FBG传感器使其光栅段固定至待测位置;开始纺织送纱,使经纱包裹包含有FBG传感器的纬纱进而生成三维机织预制体;将所述三维机织预制体放入模具中进行合模,并将所述FBG传感器的光纤从模具中引出,根据所述FBG传感器的波长变化得到材料的温度变化。本发明可以对三维机织复合材料结构固化成型过程中的温度场及其演化历程进行实时监测。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白炭黑/橡胶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5个步骤:有机白炭黑的制备、有机白炭黑浆料的制备、有机白炭黑/单体乳液的制备、有机白炭黑/橡胶胶乳的制备、白炭黑/橡胶复合材料的制备;白炭黑有机化试剂季铵盐选自双季铵盐、三季铵盐、多季铵盐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也可以是单季铵盐与上述季铵盐的混合物;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法适用于通过乳液聚合方法所制备的丁苯橡胶、苯乙烯/异戊二烯/丁二烯三元共聚物集成橡胶、二元丁腈橡胶、三元丁腈橡胶、氯丁橡胶、丙烯酸酯橡胶等领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复合材料双极板制备方法,双极板包括金属基板和金属基板上的气体分配流场,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基板上的气体分配流场是用沉积法直接沉积在金属基极板上。采用本方法制备双极板材料可以显著降低双极板的厚度和重量,从而提高燃料电池的重量比功率和体积比功率;同时该双极板材料成本低廉,耐腐蚀,导电性好,具有很大的规模应用潜力。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材料胶接结构的裂纹性能测定和优化求解方法,属于航空材料学技术研究领域,包括如下步骤:S1:建立裂纹扩展本构关系模型;S2:结合本构关系形式设计胶接层裂纹扩展试验;S3:利用多变量优化方法,逆向测定胶接层裂纹扩展性能参数,建立完整的界面裂纹扩展数学模型和分析方法。本发明提供的复合材料胶接结构的裂纹性能测定和优化求解方法计算精度高、速度快,建立的胶接结构界面裂纹扩展本构关系简单易用,具有广泛的实际应用价值,能够完整地展现粘结层材料的损伤开始、材料退化、裂纹产生和裂纹扩展过程。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耐磨钴基复合材料焊接用合金焊丝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合金焊材设计制备技术领域。该合金焊丝化学成分(wt.%):C 0.01~1.2%,Cr 18~34%,Ni 0.5~10%,W 5~24%,V 0.5~6%,Fe 1~10%,B 0.01~0.05%,Co为余量。该焊丝采用机械加工方式制备,应用于钴基复合材料焊接,焊接后,焊缝区成分与所需连接钴基高温合金母材相似,接头硬度≥48HRC。
本申请属于复合材料加筋管道成型方法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复合材料加筋管道一体成型方法,包括:根据管道的内型面制造阳模;在阳模上逐层铺放管道蒙皮;铺放纵向筋条,贴放在阳模上最外侧管道蒙皮的外表面,放入热压罐进行固化;铺放横向筋条,贴放在阳模上最外侧管道蒙皮的外表面,放入热压罐进行固化;脱除阳模。
中冶有色为您提供最新的辽宁有色金属理论与应用信息,涵盖发明专利、权利要求、说明书、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实用新型内容及具体实施方式等有色技术内容。打造最具专业性的有色金属技术理论与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