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锂电池的制备方法,涉及一种锂电池。提供一种易实现,且与微加工技术兼容的微型锂电池的制备方法。微型锂电池由基片、阴极集流体、阴极膜、固体电解质膜、阳极膜、下层阳极集流体和上层阳极集流体构成。在基片上通过化学沉积方法或物理沉积方法沉积一层金属膜作为阴极集流体和下层阳极集流体;在阴极集流体上用光刻胶限定出阴极图形,然后采用物理沉积方法沉积阴极薄膜,再用惰性溶剂剥离的方法去除剩余的光刻胶,得到限定图形的阴极薄膜,再退火处理;用光刻胶限定出所需固体电解质膜和阳极膜的结构;使用光刻胶作为牺牲层4限定固体电解质膜和阳极膜的结构;制备固体电解质膜、阳极膜和上层阳极集流体;剥离牺牲层后即得微型锂离子电池。
一种具有功能保护层的锂硫极片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涉及锂硫电池。所述具有功能保护层的锂硫极片设有锂硫极片,在锂硫极片表面涂覆保护层,所述保护层为荷负电离子化合物保护层,或荷负电离子化合物和离子传导型聚合物共混物保护层。所述具有功能保护层的锂硫极片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荷负电离子化合物或荷负电离子化合物和离子传导型聚合物的共混物、粘结剂和溶剂混合后球磨,得浆液;(2)将浆液涂布于锂硫极片表面,干燥后,即得具有功能保护层的锂硫极片。所述具有功能保护层的锂硫极片可在制备锂硫电池中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合正极活性材料及锂离子二次电池。所述复合正极活性材料包括:正极活性材料颗粒;以及包覆材料,位于所述正极活性材料颗粒外且包覆所述正极活性材料颗粒。所述正极活性颗粒为层状锂复合氧化物;所述层状锂复合氧化物的通式为Li1+xNiaCobM(1-a-b)Y2,其中,-0.1≤x≤0.2;0≤a≤1,0.05≤b≤1,且0.05≤a+b≤1;M选自Mg、Zn、Ga、Ba、Al、Fe、Cr、Sn、V、Mn、Sc、Ti、Nb、Mo、Zr中的一种或几种;Y选自O、F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包覆材料的体相结构为P4/mbm空间群。所述锂离子二次电池包括前述复合正极活性材料。本发明的锂离子二次电池在高电压下具有较高的能量密度和较好的循环性能。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的激活方法,包括将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组装成电池,于0.5‑5C的电流密度及2.0‑4.8V的电压进行首圈激活,该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的结构式为xLiMO2·(1‑x)Li2MnO3,其中0<x<1,M为Ni、Co、Mn、Fe、Mg、Al和Zr中的至少一种。本发明首圈采用0.5‑5C的电流密度及2.0‑4.8V的电压对富锂锰基正极材料进行充放电,相对于首圈在0.1‑0.2C的电流密度下充放电,本发明使得富锂锰基正极材料中的锂离子的脱出和嵌入相对不充分,具有更多的富锂相保留下来,因此结构的完整性维持较好。在后续循环过程中将逐步激活保留下来的富锂相中的晶格氧活性,从而获得高的放电比容量。
本发明属于可充电电池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胶囊状镍铁氧体复合碳骨架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所述负极材料为NiFe2O4/C,呈现出类似于胶囊的形状,并出现中空和半结构缺失,合成方法简单,反应条件温和,是一种经济有效的方法。可将此NiFe2O4/C负极材料直接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克服目前锂离子电池面临的充放电平台不稳定、电压滞后以及一定程度的安全隐患等问题。用本发明提供的锂离子电池具有循环性能稳定、充放电电压平台稳定、倍率性能优异以及安全性高等优越的电化学性能。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锂过渡金属氮化物层结构隔湿设备及其加工方法,通过磁场发生器用于产生一定向磁场,并同时带动含锂过渡金属氮化物层结构转动以使含锂过渡金属氮化物层结构中的锂离子在定向磁场的作用下向中心运动;喷涂赋能步骤,通过赋能机构发射一预设频率的光束照射所述含锂过渡金属氮化物层结构以对所述含锂过渡金属氮化物层结构加热,同时将胶体石墨粉喷涂至所述含锂过渡金属氮化物层结构的表面;该设备可以将含锂过渡金属氮化物层结构中的锂离子进行聚合反应,然后再通过光热效应加热所述锂过渡金属氮化物层结构,再同时在表面涂覆石墨胶体粉就可以将含锂过渡金属氮化物层结构的表面起到隔离作用,避免湿度条件对其产生的影响。
本发明涉及一种纳米硅酸镁锂/聚己内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1)聚己内酯溶解于N,N‑二甲基乙酰胺溶剂;(2)纳米硅酸镁锂粉末加入去离子水分散均匀后,再采用溶剂交换法分散于N,N‑二甲基乙酰胺;(3)硅酸镁锂溶液加入聚己内酯溶液中混匀,转移至‑20摄氏度中沉淀;(4)在所得沉淀中加入无水乙醇进一步析出沉淀,沉淀经冷冻干燥后得到纳米硅酸镁锂/聚己内酯复合材料。本发明采用溶液共混法,在不进行化学改性的情况下,将层状团聚的纳米硅酸镁锂均匀分散于聚己内酯聚合物,得到纳米硅酸镁锂/聚己内酯复合材料。该制备方法简便快捷,环境污染小,所制得复合材料生物相容性佳,在实际生产与骨组织再生领域有应用前景。
本申请涉及一种正极材料及锂离子电池。具体地,该正极材料包括基体和包覆层,该基体包含体相掺杂金属元素M的钴酸锂,包覆层具有掺杂有金属元素Me的尖晶石相结构,该尖晶石相结构能够形成三维锂离子通道,增加锂离子的扩散路径,且引入更多的电化学反应活性位,从而使得应用该正极材料的锂离子电池在‑10℃下以电流6C放电时,相较于电流为0.5C时,容量保持率高达99%以上。同时,该锂离子电池还兼顾了高温稳定性,在高温大电流充放电环境下具有优异的循环性能。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固态隔膜的制备方法,采用锂离子电池固态隔膜浆料制成,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固态隔膜浆料包括如下质量份数的组分:100份溶剂、92~97份固态隔膜活性物质、3~8份粘接剂、2~4份络合剂和2~4份稀释剂。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制备方法所制得的固态隔膜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将锂离子电池固态隔膜浆料制成锂离子电池固态隔膜,制备出的隔膜的内部呈空穴散射状微孔能具有良好的锁液和抗冲击能力,相比于传统PP+PE+PP三层复合隔膜的电芯内无液态游离电解液存在,可阻止电池受物理撞击、挤压造成短路而引发起火,大大降低了电池漏液等引起的电芯失效等问题,采用该固态隔膜的电池性能好,安全性能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锂硫电池正极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应用,采用简单的一步水热法合成钛酸盐前驱体,利用钛酸盐在60?80?oC水浴下搅拌7?8?d,合成锐钛矿相TiO2介晶,再利用TiO2介晶与S复合制备锂硫电池正极材料。所制备的TiO2介晶与S的复合材料作为正极得到的锂硫电池具有良好的循环稳定性,在电流密度为1670?mA/g时充放电循环500圈容量稳定在327.4?mAh/g,平均每圈的容量仅仅为0.085%。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替代5号一次性碱性电池的1.5V恒压锂电池及其生产方法,包括圆柱形锂离子电芯,所述圆柱形锂离子电芯的上端扣接有绝缘的筒状电芯支架,所述筒状电芯支架内设置有用于降低圆柱形锂离子电芯输出电压的电路板,所述降压电路板上设置有用于紧固降压电路板并连通降压电路板的正极输入端与圆柱形锂离子电芯输出正极的正极导电连接件,所述圆柱形锂离子电芯的负极外壳上设置有与降压电路板的负极输入端相连接的负极导电连接件,所述筒状电芯支架的上部还嵌设有与降压电路板的输出端相连接的电池盖帽。该恒压锂电池不仅结构紧凑,而且方便使用。
本发明公开了横向扩环的苯并苝六羧酸锂电极材料的设计合成及及在锂电池中应用。该苯并苝六羧酸锂电极材料是以苝‑3,4,9,10‑四羧酸酐为初始原料经多步与醇、碱的反应制备而成,苯并苝六羧酸锂电极材料对锂电池的比容量和倍率性能的提升起到关键作用。该设计合成方法不仅引入电活性基团进入分子中,同时还增大了分子的π共轭体系,这对锂电池的性能的提高起到关键作用,因此可将该方法用于制备锂电池的电极材料。
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活性材料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提供可溶于第一液相溶剂的金属(M)源,并用该第一液相溶剂配置成金属离子(Mx+)溶液,所述金属元素M包括Mn、Co、Ni、Fe以及V中的一种或几种;选取碳酸锂作为沉淀剂,配置成碳酸锂悬浊液;将所述金属离子溶液加入到所述碳酸锂悬浊液中形成混合溶液进行沉淀反应,得到碳酸盐沉淀物;分离并干燥所述碳酸盐沉淀物;以及将所述碳酸盐沉淀物与锂源均匀混合后进行烧结,即获得锂离子电池正极活性材料。
一种石墨烯‑钛酸锂电池的制备方法,包括:制备石墨烯正极片和石墨烯负极片;将石墨烯正极片包裹住碳酸锂片以得到电池正极片;将石墨烯负极片包裹住钛酸锂片以得到电池负极片;将电池负极片和电池正极片分别用电解液进行浸泡;对浸泡后的电池负极片和电池正极片进行挤压和烘焙;将挤压和烘焙后的电池负极片和电池正极片通过叠片或卷绕的方式制成电芯;将电芯装入电池壳中并将电芯的负极极耳与电池壳焊接,然后往电池壳中注入电解液以得到石墨烯‑钛酸锂电池半成品;将石墨烯‑钛酸锂电池半成品的正极极耳与电池盖帽焊接并将电池盖帽安装于电池壳的开口处。采用该制备方法制备的石墨烯‑钛酸锂电池具有功率密度大的优点。
本申请涉及锂离子电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解液及其锂离子电池。该电解液包括锂盐、有机溶剂和添加剂,添加剂包括含氟磷腈化合物。本申请的含氟磷腈化合物中包括含氟磺酰基团,在正、负电极表面均能形成由含氟化物、磺酸锂盐和聚磺酰亚胺等物质组成的界面膜,该界面膜具有良好的导锂离子能力,有利于电池获得良好的动力学性能,降低电池充电析锂的风险,改善电池循环性能。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锂离子电池及其负极极片及制备方法。所述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极片,包括:负极集流体;负极活性材料层,含有负极导电剂、负极粘结剂、以及负极活性材料且涂覆在负极集流体上;改性的多孔离子聚合物层,涂覆在负极活性材料层表面。其中,所述改性的多孔离子聚合物层为聚酰亚胺改性的多孔离子聚合物层。所述锂离子电池包括上述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极片。本发明降低了锂离子电池的变形率,提高了锂离子电池的循环性能以及耐过充性能。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锂电池充放电一体化软硬件保护板,包括锂电池电量侦测单元、锂电池、充电器、锂电池充电保护单元和锂电池放电保护单元,所述锂电池分别连接电池电量侦测单元、充电器、锂电池充电保护单元和锂电池放电保护单元,锂电池充电保护单元还连接充电器,本实用新型锂电池充放电一体化软硬件保护板成本低,保护功能齐全,待机功耗约等于0μA,实际测试4μA左右,大大加长电池包的寿命,电量指示灯按键延时显示。成本和行业中的纯硬件方案成本相当,但是功能更丰富。甚至比TI的硬件方案还便宜。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锂电池分容老化的夹具,包括底板以及设置于底板上的与锂电池电极接触连接的检测探针,底板两端安装有侧板,且底板上沿底板长度方向开设有第一通槽,侧板根据锂电池的长度通过第一通槽沿底板的长度方向与底板滑动连接。本实用新型的侧板根据锂电池的长度通过第一通槽沿底板的长度方向与底板滑动连接,以适应不同长度尺寸的锂电池的夹持;检测探针根据锂电池的长度通过第二通槽沿底板的长度方向与底板滑动连接,以适应不同长度尺寸的锂电池的检测;护板根据锂电池的宽度通过第三通槽沿侧板的宽度方向与侧板滑动连接,以适应不同宽度尺寸的锂电池的夹持;实现不同规则和型号锂电池的夹持,夹持方便,实现产品的老化分容测试。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通风散热结构的锂电池组,当箱壳内腔的锂电池运转工作时,锂电池产生热量,锂电池产生的热量通过第一均热板导流到第二均热板,而第二均热板的侧面安装有半导体制冷,半导体制冷通过制冷使第二均热板达到降温的效果,且半导体制冷的热量通过散热鳍片被通风风扇导出,从而使箱壳内腔的锂电池达到散热的效果,防止锂电池因温度过热导致爆炸,扩风罩的侧面安装有吸湿剂,吸湿剂能够对箱壳内腔的湿气进行吸附,防止内部内部湿气过大影响锂电池,且抽拉式能够方便更换吸湿剂。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储控一体化锂电池,其结构包括锂电池主体、散热器、正极输出触头、负极输出触头、USB输出头、LED指示灯、DC充电孔、功率调节旋钮、二脚输出插口,所述散热器设于锂电池主体侧面,所述正极输出触头设于散热器左侧,所述负极输出触头设于正极输出触头下方,所述USB输出头设于负极输出触头左侧,所述DC充电孔设于USB输出头上方,所述LED指示灯设于DC充电孔上方,所述功率调节旋钮设于LED指示灯左侧,所述二脚输出插口设于功率调节旋钮下方,所述锂电池主体设有安全电控电路板、电池包、变压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储控一体化锂电池,通过设有功率调节旋钮,实现了该锂电池可以调控输出功率。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过充锂电池,包括锂电池本体、电池盖及主控PCB板,锂电池本体上设有正极端和负极端,电池盖上设有正极接线端和负极接线端;主控PCB板集成第一双向可控硅、第二双向可控硅、电量检测模块、电压检测模块、处理器及DC‑DC转换器;正极端通过第一双向可控硅连接正极接线端;负极端通过第二双向可控硅连接负极接线端;DC‑DC转换器和电量检测模块分别连接锂电池本体,电压检测模块连接正极接线端和负极接线端,第一双向可控硅、第二双向可控硅、DC‑DC转换器、电量检测模块、电压检测模块分别连接微处理器。本防过充锂电池在检测锂电池本体充完电后,控制第一双向可控硅和第二双向可控硅断路,防止过充。
本申请涉及一种电解液以及包括该电解液的锂离子电池,其中,电解液包括锂盐、有机溶剂以及添加剂,其中,所述添加剂包括二氟磷酸锂和环状硫酸酯类化合物。将本申请提供的电解液应用到锂离子电池中,特别的,将上述电解液应用到极片的单面的活性物质层的涂布重量高的锂离子电池中后,不仅提高了锂离子电池的高温循环性能,而且提高了锂离子电池的倍率性能和低温放电性能。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加工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方形锂电池外壳固定加工装置。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对锂电池进行固定加工的方形锂电池外壳固定加工装置。一种方形锂电池外壳固定加工装置,包括有支撑架、固定座、夹板、第一双向螺杆和第一滑块,支撑架前后两侧左右对称开有滑槽,四个滑槽上均滑动式设有第一滑块,支撑架前侧对称固接有固定座,两个固定座之间转动式设有第一双向螺杆,第一双向螺杆左右两侧均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设有夹板。通过转动把手,把手带动曲柄和第一双向螺杆转动,第一双向螺杆带动夹板移动,夹板带动第一滑块沿着滑槽移动,使得夹板对锂电池进行夹紧固定,从而便于工作人员对锂电池进行加工,进而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锂硫全电池,包括正电极、电解液、负电极;所述正电极为硫基复合材料;所述电解液为LiTFSI和LiPF6按3:7比例混合而成的电解液;所述负电极为石墨锂化材料;所述锂硫全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在正负极表面都形成SEI膜,即双侧SEI膜。本发明抑制负极上锂枝晶的生长和避免硫基正极的劣化引起穿梭效应,使得锂硫电池具有出色的电化学性能。
从高钙氯化物型盐湖卤水中提锂的方法,它包括但并不限于以下工艺步骤与条件:预浓缩:从采卤井采集的卤水在预浓缩池中,利用自然条件进行蒸发,依次析出氯化钠、氯化钾和光卤石(KCl·MgCl2),直到卤水的钙离子浓度达到11~13%;浓缩:将预浓缩后的卤水,在浓缩池中进一步进行蒸发浓缩,析出氯化钙晶体,直到卤水的锂离子浓度达到3~3.5%;萃取除硼:将浓缩后的卤水,利用萃取工艺除去硼;除钙镁:将除硼后的卤水,利用氢氧化钠和碳酸钠除去钙和镁;碳酸钠沉锂:将除钙镁后的溶液,利用碳酸钠溶液连续沉锂,沉锂反应温度为70~95℃,沉锂后的浆液进行离心过滤和洗涤,最后将洗涤后的碳酸锂进行烘干和包装,得到碳酸锂产品。它具有既能提高锂的回收率且工艺顺畅,又能降低生产成本低且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等优点。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电压锂离子电池及其电解液。所述高电压锂离子电池的电解液包括:锂盐;非水有机溶剂;以及添加剂。所述添加剂除含有常规的负极成膜添加剂外,还含有三(三甲基硅烷)硼酸酯(TMSB)和具有式Ⅰ结构的双氰基醚类化合物,其中,n为1~4的整数;所述常规的负极成膜添加剂包括氟代碳酸乙烯酯(FEC)。所述高电压锂离子电池包括前述高电压锂离子电池的电解液。本发明的高电压锂离子电池具有优异的常温循环性能、高温循环性能、高温存储性能和低温放电性能。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聚合物软包锂离子电池热熔胶贴胶结构,包括锂离子电池卷芯,所述锂离子电池卷芯包括卷绕在一起的正极片、负极片以及隔膜,所述隔膜间隔在所述正极片与负极片之间;所述锂离子电池卷芯的收尾处粘贴有热熔胶带,所述热熔胶带的顶部与设于锂离子电池卷芯上的顶胶之间形成第一距离;所述热熔胶带的底部与设于锂离子电池卷芯上的底胶之间形成第二距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将形成有所述热熔胶带的锂离子电池卷芯置于铝塑膜壳体内;对锂离子电池卷芯加压加热使得热熔胶带与铝塑膜内的PP层发生融合粘结一起,从而实现锂离子电池卷芯与铝塑膜壳固定在一起。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锂电池在低温下的放电控制方法及装置,涉及电池应用技术领域。上述放电控制方法及装置采用在低温下控制锂电池以预设的预热放电电流进行放电以预热锂电池,再控制锂电池以预设的工作电流进行放电的方式,其中,该预热放电电流小于该工作电流,避免了锂电池在低温下直接以预设的工作电流进行放电而使锂电池的输出电压迅速下降,并最终导致锂电池的损坏的情况发生,提高了锂电池的适用性,增强了锂电池在低温环境下的放电性能。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宽温域工作的锂二次电池高电压电解液及其应用,该电解液为高浓度电解液,由有机溶剂和锂盐组成,所述的有机溶剂选自砜类溶剂和羧酸类溶剂混合,锂盐选自硼酸类锂盐和璜酰胺类有机锂盐按一定比例混合。本发明的高浓度电解液利用混合溶剂优势互补的特点,既保留了砜类溶剂的高电压稳定性又保证了羧酸类溶剂的低温兼容性和低粘度高离子电导率特性;同时,高浓度条件下锂盐阴离子也参与到正极钝化膜的形成中,从而抑制了璜酰胺类有机锂盐对正极集流体的腐蚀保证了电解液较好的氧化稳定性,可用于4.6V的高电压条件且在较宽的温度范围内仍适用,显著提高了锂二次电池的能量密度、循环性能及安全性能。
中冶有色为您提供最新的福建有色金属理论与应用信息,涵盖发明专利、权利要求、说明书、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实用新型内容及具体实施方式等有色技术内容。打造最具专业性的有色金属技术理论与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