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识别还原型分子探针及应用,属于化学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分子探针,此分子探针具有以下优势:第一,能够在还原环境以及caspase‑3存在条件下产生二聚体并自组装形成纳米颗粒;第二,能够被凋亡的癌细胞特异性摄取;第三,能够对小鼠体内凋亡的肿瘤成像,并且,凋亡的肿瘤可以在成像后的10min内可以清晰地观察到,并以高的肿瘤背景对比方式持续到1h,因此,此分子探针在实现检测凋亡水平异常或监测各种疾病状态下的治疗诱导的凋亡水平的非侵入性成像策略中具有极高的应用前景。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用大豆过氧化氢酶标记的生物芯片及其制备方法,该芯片包括捕获单克隆抗体包被的硝酸纤维素膜、生物素标记多克隆抗体、大豆过氧化氢酶标记的链酶亲和素以及大豆过氧化氢酶所作用的发光底物液,其中,捕获单克隆抗体和生物素标记多克隆抗体均可以同待测抗原特异性结合。本发明使用大豆过氧化氢酶代替现有技术中的辣根过氧化氢酶作为标记酶制备生物芯片,可以持续较长时间的强化学发光,检测灵敏度能够获得大大提高。
本发明属于电化学领域,提供了一种N掺杂3D石墨烯/石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称取氧化石墨、抗坏血酸和尿素溶解于水后超声分散加热至形成粘稠的半凝胶状态,加石墨继续搅拌后形成更浓稠的物质。将混合浓稠物移至高压反应釜中继续反应,取出样品抽滤、洗涤、烘干,在管式炉中煅烧后得到N掺杂3D石墨烯/石墨复合电极材料。将电极活性材料与乙炔黑和聚偏氟乙烯粘结剂混合均匀,涂于铜箔表面制成电池电极片,在手套箱中组装成半电池并对其进行充放电性能测试。经过检测发现,N掺杂石墨烯/石墨复合电极材料在0.2C倍率下容量仍有500mAh/g,循环100次后充放电比容量仍能保持90%以上,具有良好的倍率性能和循环稳定性。
一种采用手性金纳米通道识别氨基酸对映体的方法,属于离子通道构建和手性识别技术领域。本发明将手性纳米通道放置在带孔的电解质样品池中间作为离子通道,采用电化学测试含有不同对映体的氨基酸的离子传输信号,即可实现不同氨基酸对映体的识别。使用该方法可以实现数十种氨基酸构型的识别。其中目前已知的氨基酸中,色氨酸的对映体识别灵敏度最高。本发明的方法通过离子传输实现手性构型的识别,为手性检测新方法的建立和离子通道的应用扩展提供了巨大的可能。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CVD机台的晶圆传送系统,包括:淀积腔体,用于收容晶圆以进行化学气相沉积;传送臂,用于将晶圆传送到淀积腔体;还包括:光信号发生器,安装在传送臂上,用于向晶圆发射光信号;光传感器,用于监测光信号发生器发出的光信号。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光信号发生器和光传感器,检测晶圆和传送臂的相对位置,避免将不符合要求的晶圆送入淀积腔体。
一株分泌抗洛美沙星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WXX‑1及其应用,属于免疫化学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常规的细胞融合技术制备了一株鼠源的单克隆细胞株WXX‑1,已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号为CGMCC No.13088。该细胞株分泌的单克隆抗体采用间接竞争酶联免疫法测定,对洛美沙星、诺氟沙星、依诺沙星的IC50分别为0.19μg/L、0.17μg/L、0.23μg/L。对牛奶中洛美沙星、诺氟沙星、依诺沙星的回收率范围分别为98.02%~107.40%、92.17%~105.55%和92.47%~105.52%。为食品中喹诺酮类抗生素残留的免疫检测提供了原料,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奥氏体不锈钢中α相含量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电炉冶炼;炉外精炼:精炼后将铁水铸成钢锭,并对钢锭进行缓冷;锻造热处理;性能测试;机加工;无损检测;成品。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调整化学元素含量,调整的原理是提升Ni当量,降低Cr当量。Ni当量数值高易于形成奥氏体,Cr当量降低易于抑制铁素体形成,减少材料中铁素体含量,有效控制该α相含量,使其含量不高于0.5%;在钢锭模外面加装保温层,并填充干砂,从而控制钢锭浇注时的冷却速度,缓慢冷却实现铁素体充分转变;锻造加热温度不允许高于1170℃,固溶处理温度为1060℃±10℃,保温时间不超过4小时,避免产生铁素体。
杂交瘤细胞株15号及其产生的抗拟除虫菊酯的群选性单克隆抗体,属于免疫化学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常规的细胞融合技术制备了一株鼠源的杂交瘤细胞株15号,已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号CGMCCNo.7215。该细胞株分泌的单克隆抗体采用间接竞争酶联免疫法测定,和10种拟除虫菊酯存在交叉反应,分别为甲氰菊酯、氯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氟氯氰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氰戊菊酯、溴氰菊酯、氟胺氰菊酯、苯醚氰菊酯和顺式氯氰菊酯的单克隆抗体,IC50范围在3.2-50ng/mL之间;其产生的抗拟除虫菊酯的群选性单克隆抗体,可用于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和免疫传感器的研制,为农产品中拟除虫菊酯残留的免疫检测提供了原料,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光敏生物高分子负载酶制备生物传感器的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光敏生物高分子的制备、载酶自组装纳米粒子的制备、酶生物传感器的制备三大步骤。本发明中通过光敏生物高分子与酶的自组装能实现对酶的高效负载并保持酶的活性,通过紫外光交联得到的自组装粒子聚合网络能增强涂层的稳定性并有效防止酶从传感器基质表面的渗漏,所构建的酶生物传感器具有高特异性、稳定性好、检测范围宽等优点;自组装技术、光固化技术与电化学传感器的结合,可广泛应用于食品安全、生物医药及环保监测等领域。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数学模型确定食用油中植物甾醇添加量的方法,包括,化学指标的测定,检测数据的处理,数学模型的建立,最优甾醇添加量的确定。本发明提供的模型方法综合考虑了宏观指标,营养元素,危害因子三大因素,表现形式清晰易懂,方法更准确,能够在综合考虑各项因素的基础上确定最佳添加量,可应用于食品营养学领域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温条件下使用的60‑80mm厚低裂纹敏感性、易焊接管件用钢板,产品化学成分按wt%计为,C 0.03‑0.09,Si 0.10‑0.35;Mn 1.2‑1.7;Al 0.02‑0.04;Nb≤0.05;V≤0.05;Cr≤0.5;Ni≤0.5;Mo≤0.4;Cu≤0.3;Ti 0.01‑0.02,余量为Fe。碳当量≤0.43,冷裂纹敏感系数Pcm≤0.20。生产工艺流程为KR铁水预处理‑转炉‑LF精炼‑RH真空脱气‑450mm及以上厚度板坯连铸‑缓冷‑轧制‑调质热处理‑精检‑性能检测‑入库。产品兼备管件钢低温使用条件、厚度、高强度、低裂纹敏感性、易焊接等多项性能。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型新能源汽车用耐腐蚀防火电力电缆,包括缆芯,所述的缆芯由三根绝缘线芯和一根便于测量模块准确采集实时工作温度的辅助检测单元绞合而成;在缆芯的空隙处填充由无机物氧化镁晶体粉和防火泥混合而成的填充体,在缆芯外包覆无纺布,在无纺布外绕包隔热防火内护管,在隔热防火内护管外绕包防腐蚀半导电缓冲防火带,在防腐蚀半导电缓冲防火带外设有编织铜丝屏蔽层,在编织铜丝屏蔽层外挤包pvc外护套;本实用新型具有测温、防火性能好,并且热稳定性好、化学性质稳定、有较高的机械强度,提高了电缆的性能。
一种用于布匹轧水的调节式轧水装置,包括轧水箱、提布轮、提布轮电机、轧水轮座、轧水轮、控制柜,轧水轮座固定安装在所述轧水箱内侧顶端箱体上,轧水轮座底端安装有气缸,气缸连接活塞杆,活塞杆末端杆体上固定安装有轧水轮轮轴,轧水轮连接套入所述轧水轮轮轴上,活塞杆外侧杆体中段位置上还固定安装有红外探头检测高度落差传感器。本实用新型通过控制活塞杆的升降来调节轧水轮与提布轮之间的距离,以更合适的张力对布匹进行轧水处理,确保了轧水后布匹的质量,通过轧水处理,大大降低布匹内残留的化学物品和水,再通过喷嘴装置清水进行清洗,这就大大降低了清洗的用水量,同时清洗后的布匹大幅度降低了化学残留,保证了布匹的染色质量。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危废烟气处理的双塔净化系统,包括进气管与第一连接管,所述进气管上端右侧设置有第一连接管,所述进气管与第一连接管通过密封法兰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管前端表侧设置有第三采样阀,本实用新型中在该系统中通过设置有第一净化塔与第二净化塔,这样待要处理的气体首先通过第一净化塔净化处理,然后再导入到第二净化塔净化处理,第二净化塔主要对过滤之后的有害化学物质进行净化,这样可以大大减轻了传统的净化塔的工作负担,通过第一采样阀检测到初步过滤之后气体杂质的含量,第二采样阀可以检测到排出气体的杂质含量,从而可以根据采集得到的数据进行数据制图与对比,更加清晰的反应净化气体的纯净度。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循环过滤装置的电镀槽,漏斗形过滤塔有效去除电镀液中的颗粒物以及部分金属;滴加碱液可将金属离子相互络合形成沉淀物;高分子吸附海绵有效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金属含量对电镀液很重要,超标会严重影响电镀质量,通过金属检测器检测电镀液中的金属含量,数据传送给控制器,与预设值比较,如果低于预设值,则不运行循环,如果高于预设值,则开启循环,化学泵启动,抽动电镀液,经过系列处理降低金属含量,同时出去有害的有机物。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带循环过滤装置的电镀槽为电镀生产中的一步,可及时准确的处理电镀液,达到各组分含量要求,保护环境,也为企业造福;装置组成合理,维护容易,适用于复合电镀液循环处理。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化学反应设备技术领域的一种母液罐,包括:筒体组件;顶盖组件,所述顶盖组件安装在所述筒体组件的顶部;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安装在所述顶盖组件的顶部中端;搅拌组件,所述搅拌组件安装在所述顶盖组件的底部,所述搅拌组件的顶部贯穿所述顶盖组件的顶部与所述驱动组件连接,所述搅拌组件的底部在所述筒体组件的内腔底部,所述筒体组件包括:筒体本体;出液口,所述出液口安装在所述筒体本体的左侧底部压力检测口,所述压力检测口安装在所述筒体本体的左侧顶部,本实用新型能够使得原料充分的与原液融合在一起,加快了融合的效率,提高了母液的制造效率。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智能调节温度的化工搅拌机,包括化工搅拌机本体,所述化工搅拌机本体前端上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块,且所述固定块前端转动连接有旋转摇杆,所述旋转摇杆前端下部有手柄,且所述化工搅拌机本体右侧固定连接有控制箱,所述控制箱前端嵌入设置有温度控制器,利用温度控制器来控制搅拌筒内部的温度变化,利用温度传感器检测搅拌筒内的温度,并且准确度高和稳定性好,通过升降杆调整至合适的位置,对搅拌筒内部的化学品进行搅拌,升降方便,便于拆卸清洗,利用网筛将搅拌筒内部的化学品进行过滤,并将过滤出来的吸附至网筛中,该种可智能调节温度的化工搅拌机能够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领域,尤其是一种预防聚酯TGIC粉末涂料老化的存储装置,包括存储箱本体、电机、电动液压支撑杆、电动筛粉网和紫外加速老化试验箱。存储箱本体包括恒温腔室、筛粉腔室和存储腔室,恒温腔室包括电加热管温度传感器、进料口、搅拌棒、第一位置传感器和第二位置传感器,第二位置传感器通过电信号控制电机的驱动机构带动搅拌棒转动,使粉末涂料受热均匀,电动筛粉网位于筛粉腔室中部,电动筛粉网筛粉后使粉末涂料粒度更均匀,存储腔室的左侧设有与紫外加速老化试验箱内部连通的抽样管道,可定时检测存储腔室中粉末涂料的有效性,存储腔室的右下角设置有用于出粉的放料阀,预防紫外线照射引发的老化。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性能20MnMo大型管板锻件,含有下列化学成分:C0.18%~0.22%,Si 0.15%~0.35%,Mn 1.15%~1.25%,Cr 0.05%~0.28%,Mo0.20%~0.35%,Ni 0.03%~0.30%,Cu 0.02%~0.18%,P 0.005%~0.015%,S0.002%~0.009%,余量为铁。还公开了一种高性能20MnMo大型管板锻件的制造工艺,包括以下步骤:电炉冶炼;炉外精炼;锻造;镦粗;无损检测;成品。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通过元素控制,P、S有害元素含量,减少材料中塑性夹杂物数量,以此减少锻造过程中产生RST效应,有效避免了层状缺陷的产生,在超声波探伤检测中大大减少层状缺陷。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膀胱微生态采集仪,包括外导管、内导管、推动器和衔接器;内导管设置于外导管内,推动器与内导管连接,内导管沿外导管内壁向前移动,衔接器与内导管的另一端连接用于输送从内导管获取的采集物到外部容器,推动器驱动向前延伸至膀胱,并通过摄像头观察导尿管及通过化学和湿度传感器生成的检测信号来判断导尿管是否已到达膀胱颈。当导尿管插至膀胱颈时,操作者按压内导管推动器,此时内导管被推至膀胱,而外导管则停留于膀胱颈处,因此可保证在导管插入膀胱时,仅内导管进入膀胱,而粘附于外导管的微生物和消毒液则不能进入膀胱,从而防止膀胱微生态受到影响,保证微生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为临床医生诊断疾病提供精准的数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叉指电极芯片。本发明一种叉指电极芯片,包括:底座、叉指电极块、通道层和盖片层;所述底座上设有叉指电极块放置凹槽,所述叉指电极块与叉指电极块放置凹槽的形状相适配;所述叉指电极块放入所述叉指电极块放置凹槽后,所述叉指电极块的上表面和所述底座的上表面齐平;所述叉指电极块包括基底和设置在所述基底上的叉指电极层;所述叉指电极层包括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本发明的有益效果:该发明用于流动化学的微通道反应中实现反应物在线检测,能够接入到反应通道的任意位置,实现对反应过程中多个区域的反应物浓度、反应状态等的动态变化过程的检测和监控。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竹纤维交织面料,包括以下步骤:A、材料的选取;B、前处理:包括烧毛、退浆、煮练、漂白和丝光C、染色:用涂料在轧车上进行涂料染色生产工艺,包括燃料的准备、浸轧染液、红外线预烘、热风烘干和焙烘,所述热风烘干的温度控制在60℃,所述染色时间设置为60分钟;D、定型:所需条件:温度110摄氏度,速度35m/min;E、检测:对面料进行物理指标、化学指标和服用性能等进行检测。该竹纤维交织面料制作出来的面料吸收性好,手感柔韧,肤感,布料高级感强,舒适。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铈离子激活的磷酸盐光学工程陶瓷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光学工程陶瓷技术领域。该光学工程陶瓷的化学通式为NaSrLa1‑xCex(PO4)2,其中基质为磷酸盐,x为激活剂Ce3+离子的掺杂摩尔比,0.015≤x≤0.3。该光学工程陶瓷制备步骤为:先采用化学溶胶‑凝胶法制备陶瓷粉体,再采用干压、等静压方法进行陶瓷粉体净尺寸成型,最后进行固相烧结得到最终光学工程陶瓷。得到的光学工程陶瓷在近紫外光的激发下发射出~460纳米的蓝色发光,可以用来制造近紫外芯片激发的白光LED器件或用于工程陶瓷缺陷的无损光学检测方面。本发明的磷酸盐光学工程陶瓷制备简单、生产成本低。
一种功能性生物无机纳米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属于材料化学以及生物检测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基于生物适配体前修饰的金纳米粒子形成的纳米孔道,与阳极氧化铝基底复合形成异质性纳米通道结构;单次或多次重复转移金膜至同一阳极氧化铝基底,即得到功能性生物无机纳米复合膜。多次重复转移金膜至同一阳极氧化铝基底,得到多层金膜构成的生物无机纳米复合膜。本发朋的应用:基于异质性纳米通道的离子电流整流特性,通过生物适配体与目标物的杂交使纳米通道改性从而影响离子传输,以整流比作为依据定量检测目标物的方法。本发明通过控制简便,结果直观的方法,赋予了人工纳米通道智能生物传感器的功能。
本发明公开了一组特异性识别精胺的寡核苷酸适配体,获得的适配体能够通过无标记或者标记各种功能基团的方法进行精胺的快速检测,无需对靶标精胺进行化学衍生化,操作简单,从而实现更灵敏地检测出环境中、食品中存在的精胺。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稻草水解效率的方法。本发明以化学改性的方法改变稻草的结构从而提高其水解效率。其特点是各种用料及其质量份数配比为:1份稻草溶于50~100份1~5%的碱液中,常温下,磁力搅拌24h,再用去离子水洗涤后抽滤,得碱性稻草;再将1份碱性稻草粉末置于反应器中,1/30~1份改性剂溶于1/3~10份低沸点溶剂并置于恒压漏斗中,加入碱调节pH值至8~9,缓慢滴入反应器,控制温度为0~20℃,反应2~6小时。产物经抽滤、去离子水洗涤至中性,所得固体冷冻干燥12~24小时。将1份改性稻草置于反应器中,加入浓度为30%的无机酸20份,50℃下水解2h,离心分离,得水解产物待检测。结果表明适当的化学改性提高了稻草的水解效率。
本发明涉及一种载重汽车后桥减速箱箱用抗磨损高淬透性CrSiMoNb齿轮钢及其制造方法,所述齿轮钢的化学成分按重量百分比为C:0.17~0.23%,Si:0.40~0.80%,Mn:0.40~0.80%,Cr:2.00~2.60%,Mo:0.35~0.45%,Ni:≤0.20%,Nb:0.03‑0.05%,S≤0.015%,P≤0.020%,Cu≤0.20%,Al:0.010‑0.030%,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按该钢的化学元素成分组成配置冶炼原料,依次加入50‑70%的优质废钢及30‑50%的铁水→100t电炉初炼→LF炉精炼→VD真空脱气→连铸300×340mm连铸坯→铸坯高温入坑缓冷24小时→轧钢加热炉铸坯加热→高压水除鳞→轧制→棒材高温下线缓冷→精整及检测‑入库。本发明钢要求满足淬透性J5=45‑51HRC、J15=42‑48HRC,在960℃×4小时下具有细于7级的晶粒度,适用于渗碳淬火及低温回火的热轧圆钢及制造方法。
本发明构建了一种比率电化学发光(ECL)生物传感器,用于检测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的RNA依赖性RNA聚合酶(RdRp)基因。熵驱动循环扩增反应由SARS‑COV‑2RdRp基因参与,然后输出一条Bandage DNA,可与另外两个单链S1和S2结合形成双链DNAWalker,开始下一个循环反应。双足DNA Walker完成行走过程后,将DNA四面体(TDNAs)顶部的发夹结构去除。随后,利用PEI‑Ru@Ti3C2@AuNPs‑S7探针与Au‑g‑C3N4表面被切除的TDNAs发夹部分进行特异性结合,通过电化学发光共振能量转移(ECL‑RET)实现信号变化。
本发明公开了医学检测试剂相关技术领域的一种复合前列腺特异性抗原试剂盒及其使用方法,包括c‑PSA校准品、c‑PSA质控品、c‑PSA预处理液、c‑PSA抗试剂、磁微粒试剂、化学发光底物液和清洗液,c‑PSA校准品通过c‑PSA抗原与第一缓冲液充分混合制备而成;c‑PSA预处理液通过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抗体与第二缓冲液充分混合制备而成;c‑PSA抗试剂通过碱性磷酸酶标记的PSA单克隆抗体和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的PSA单克隆抗体,添加至第二缓冲液充分混合制备而成;磁微粒试剂通过第三缓冲液将羊抗异硫氰酸荧光素抗体标记的磁微粒稀释并充分混合制备而成;化学发光底物液通过第四缓冲液将APLS避光稀释并充分混合制备而成;清洗液通过纯化水将第五缓冲液稀释制备而成;结果灵敏,使用方便。
中冶有色为您提供最新的江苏无锡有色金属理论与应用信息,涵盖发明专利、权利要求、说明书、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实用新型内容及具体实施方式等有色技术内容。打造最具专业性的有色金属技术理论与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