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功能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淀粉基疏水纸、其制备方法及应用。所述淀粉基疏水纸的制备方法包括:A)将纸材料与N,N‑二甲基乙酰胺搅拌混合,得到纸浆;将改性淀粉、疏水二氧化硅粒子和N,N‑二甲基乙酰胺混合,得到改性淀粉溶液;B)将所述改性淀粉溶液和所述纸浆搅拌混合,得到混合浆液;C)将所述混合浆液与戊二醛溶液搅拌混合,抽滤后,得到淀粉基疏水纸。所述淀粉基疏水纸作为油水分离材料适用于油包水乳液的破乳分离,并且可以获得较高的油水分离效率。本发明以淀粉和二氧化硅为添加剂,即可降低原料成本,又可使制备的分离膜具有生物降解性,且淀粉可再生,来源广泛,便于分离膜的大规模生产和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分子复合磁性粉体的磁流变液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磁性材料和功能材料的技术领域。所述磁流变液由复合磁性粉体、载液和触变剂组成,所述复合磁性粉体为聚芳醚砜类高分子包覆后的磁性粉体。磁流变液制备过程是,首先通过溶剂蒸发干燥法制得复合磁性粉体,然后通过搅拌混合载液和触变剂,加入所述复合磁性粉体,通过超声和搅拌制备出均匀分散的特种工程高分子复合磁性粉体的磁流变液。本发明的磁流变液体系的制备过程简单,便于大规模生产,采用特种工程高分子为铁磁性粉体的包覆材料,解决了沉降和耐油性问题,体系的磁流变效应维持在很高的水平。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五元芳杂环并BODIPY的二聚体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有机功能材料领域。本发明的二聚体的结构式如式I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五元芳杂环并BODIPY的二聚体的制备方法,其是采用Stille偶联反应法制备二聚体化合物,即在惰性气氛保护下,将稠并BODIPY的单溴代物、锡试剂、钯催化剂以及配体溶解在有机溶剂中,在避光和加热条件下进行Stille偶联反应,得到五元芳杂环并BODIPY的二聚体。本发明的基于五元芳杂环并BODIPY的二聚体类化合物具有制备方法简单、反应条件温和的特点,同时该类化合物在近红外区具有强吸收/发射特征,在有机太阳能电池、近红外光电探测、生物检测、光动力治疗等领域应用潜力巨大。
本发明的一种使NH4H2PO4反铁电消失的方法属于功能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在金刚石对顶砧装置中完成的,以T301钢片为垫片,利用金刚石对顶砧装置将垫片预压,利用激光打孔机在金刚石压砧砧面压痕处同圆心打孔作为样品腔,将NH4H2PO4粉末、传压介质和压力标定物密封在金刚石对顶砧装置中,设置对顶砧装置压力6.59~15.0GPa,对样品施加压力,保持3分钟,得到反铁电性消失的NH4H2PO4晶体。本发明在室温条件下即可实现,操作简单,制备周期短,且所制得的晶体中不易引入杂质,制备的产物纯度高。
本发明的一种制备不同直径尺寸球形多孔形貌V2O5的方法,属于微纳米功能材料制备的技术领域。制备方法的第一步以偏钒酸铵、盐酸羟胺与乙二醇为原料进行混合,混合溶液通过不同的搅拌时间用水热法制备出不同直径尺寸的前体VEG;第二步将前体VEG在空气中300~600℃下煅烧3~4小时,制备出球形、多孔的V2O5的形貌。本发明具有的水热合成和空气中煅烧具有操作简单、便捷安全、低温节能、重复性好的优点;只通过控制混合溶液搅拌时间就可以得到不同直径尺寸产物;产物的高纯度、不同直径尺寸的球形多孔V2O5新形貌,是锂离子电池中良好的阳极材料。
本发明涉及一种硫化镍纳米带的制备方法,属于纳米材料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采用静电纺丝技术与硫化技术相结合,制备了NiS纳米带。本发明包括三个步骤:(1)配制纺丝液。将Ni(NO3)2·6H2O和PVP,加入到DMF溶剂中,形成纺丝液;(2)制备NiO纳米带。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PVP/Ni(NO3)2复合纳米带,再进行热处理得到NiO纳米带;(3)制备NiS纳米带。采用CS2对NiO纳米带进行硫化处理,得到结构新颖纯相的NiS纳米带,具有良好的结晶性,属于六方晶系,空间群为P63/mmc。NiS纳米带的宽度为0.8~2.4μm,厚度83.2nm,长度大于100μm。NiS纳米带是一种重要的功能材料,将在光催化、红外探测、太阳能存储、光敏材料等领域得到应用。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简单易行,可以批量生产,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发明提出一种在不规则金属表面远程快速大面积制备抗腐蚀结构的方法,属于多功能材料的制备技术领域,采用飞秒激光光丝加工以及硬脂酸表面硅烷化处理相结合的方法来实现在金属样品表面上快速大面积远程制备多功能表面,通过程序化控制二维位移平台的运动轨迹来实现飞秒激光光丝对样品的连续弓字型扫描,进而对样品进行硬脂酸表面硅烷化处理,最终在金属样品表面上实现具有抗腐蚀特性表面的制备,由于光丝核区的激光强度是恒定的,因此结合光丝和传统的飞秒激光表面加工技术,可以加工不规则的样品表面;又由于光丝直径大以及传播距离远的特点,可进行远程快速制备。制备的表面水接触角可高达160°以上,并且可将腐蚀速率降低6个数量级。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强度的多孔碳化硅陶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功能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针对现有的二次挂浆工艺,且不能消除孔洞,提高强度有限的问题。本发明通过第一层浆料中硅粉与聚氨酯孔筋裂解产生的残炭发生反应烧结,减小甚至消除孔筋中空结构,并可以在烧结前行二次浸浆,进一步提高其力学强度和抗热震性的高强度多孔碳化硅陶瓷材料及制备方法。相比传统二次挂浆工艺,可以有效消除或减小多孔碳化硅陶瓷材料孔筋孔洞,提高多孔碳化硅陶瓷孔筋致密度;相比渗硅处理无需二次高温烧结,残余硅含量极低,从根本上解决了多孔碳化硅陶瓷材料强度低的问题。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可以降低能源消耗,缩短制备时长,减少成本,适合大批量生产。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苯乙炔基三胺单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属于高分子材料的技术领域。本发明所提供的三胺单体是三(4‑(2‑(4‑氨基苯基)乙炔基)苯基)胺,由于该单体中引入了具有良好的光、电性能的三苯胺结构以及具有共轭稳定性的苯基乙炔基基团,以此单体合成的聚合物具有良好的光电性能。并且由于本发明中所制备的超支化聚酰亚胺的分子结构支化度高,在分子内部存在着许多纳米级别的空腔,利用这些空腔,可以将对光电性能具有影响的纳米粒子引入到超支化聚合物中,有利于新型光电功能材料的开发与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蝴蝶鳞片陷光特性的仿生抗反射光学膜及制备方法和用途,属于功能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基于蝴蝶鳞片的陷光特性,以透明玻璃为基板,采用溶胶凝胶法与选择性腐蚀相结合的方法,制备出具有纳米级光栅结构的二氧化硅基仿生抗反射光学膜材料。所制备的光栅结构由一系列平行的脊组成,每条脊上分布有斜向梳齿状结构。通过在玻璃基板上构筑该种光栅结构,当有光线照射到该种仿生抗反射光学膜材料表面时,入射光线之间发生干涉,同时透射进入光栅结构中的光在其内部发生多次折射及反射,从而达到了降低材料表面反射的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设计及制备抗反射膜材料的一个新途径,其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廉,节能环保。
一类电致变色复合材料及制备电致变色器件,属于功能材料技术领域。电致变色复合材料由可氧化还原的物质、电解质和pH染料共混组成。可氧化还原物质能通过自身在电场作用下的酸性可逆变化,来引起与其接触的pH染料发生结构及光学性质的变化。与现有的电致变色材料相比,电致变色复合材料具有众多的优越性,首先是其电致变色的响应速度快,远快于现有的电致变色材料。其次是其杰出的稳定性和可逆性,这类电致变色复合材料经过上万次的可逆变色实验,几乎看不出颜色衰减,这点也远比绝大多数现有的电致变色材料优越。另外,由于pH染料数量众多,由此组合的电致变色复合材料具有宽泛的颜色选择性,这也是现有电致变色材料所无法比拟的。
白光LED用Sr-Al-O-N系列荧光粉属于光功能材料制备技术领域。现有 M2Si5N8 : Eu2+(M=Ca,Sr,Ba)荧光粉制备原料成本高,制备工艺复杂,制备成本也高。现有 Cax(Si,Al)12(O,N)16 : Euy2+荧光粉发射峰值波长偏离红光。本发明其特征在于,化学式为 Sr3-x-3y/2Al2O6-3m/2Nm : xRe12+,yRe23+,Re12+、Re23+分别为二价、三价并且不同的稀土发光离子; x=0.05~0.20,y=0.00~0.10,m=1~2。为白光LED提供红光,以提高白光LED器件的显色指 数,降低色温。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锂金属负极集流体及其制备方法、复合负极和锂金属二次电池,属于锂金属电池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锂金属负极集流体,包括铜箔和粘附在所述铜箔单面的功能层,所述功能层由包括单层Ti3C2O2纳米片材料的原料形成。本发明以单层Ti3C2O2纳米片材料作为功能材料与铜箔复合,所得材料作为锂金属负极集流体,能够引导锂离子水平沉积,抑制锂枝晶生长,从而改善锂金属二次电池循环寿命短、库伦效率低、安全性能差的缺点。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激光烧结和3DP综合的3D打印加工系统及打印方法,本发明使用选择性激光烧结(SLS)和三维打印(3DP)两种增材制造技术,可以便捷的打印出梯度材料、功能材料、复合材料、彩色制件等,更大的优点是可以制备多种材料组成的零件、部件及一体化功能器件,甚至实现整体制造。
基于硼氮配位键的n‑型高分子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高分子功能材料与有机电子学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有机共轭高分子化合物迁移率低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高分子化合物的共轭主链含有两个片段,分别为缺电子的双硼氮配位键桥联联吡啶单元和Ar单元,结构式如式(I)所示。该高分子化合物具有平面性好,单键连接比例少,骨架刚性和分子间相互作用强等特点,可以大幅提高材料的电子迁移率;Ar结构为稠并单元,其化学结构易修饰,能级结构可调控,位阻小且平面性好;能够作为有机场效应晶体管的电荷传输层材料应用。
一种调节二维金属纳米粒子阵列的间距、密度和光学性质的方法,属于功能材料技术领域。通过气体等离子体对电中性的聚合物薄膜基底表面进行处理,使其表面产生带电荷的化学基团,在不同温度下热退火处理,然后利用层层自组装技术,使其表面吸附携带有正电荷的聚电解质,此时基底上便具有不同密度的正电荷,最后将基底浸泡在预先制备得到的带有相反电荷的金属纳米粒子溶液中足够长时间,取出冲洗、吹干后便可得到不同粒子间距、密度和光学性质的二维金属纳米粒子阵列。此外,将具有温度梯度的热源应用在热退火这一步中,最终可以得到具有大面积梯度的样品,其纳米粒子的间距、密度,以及光谱中的吸收峰的强度和峰位在整个样品上呈现梯度变化。
一种无机相分离膜及其在油水分离中的应用,属于功能材料技术,涉及一种在多孔基底上生长分子筛涂层,从而具有微纳米尺度、复合表面及网孔结构的超亲水并且水下超疏油的无机相分离膜,这种膜材料可在多种恶劣的水体环境下高效、低耗能、快速地分离多种油脂,且该膜可以长期使用,易于再生。其由多孔基底与生长在多孔基底上的分子筛涂层构成,多孔基底的孔径尺寸为20~200微米,分子筛涂层的厚度范围为3~50微米,多孔基底与分子筛涂层的质量比为100∶1~5∶1;多孔基底为不锈钢网、铜网、铝网或多孔陶瓷;分子筛的骨架类型为LTA、SOD、FAU、MEL、CHA、MFI、DDR、AFI、BEA或PHI。
本发明涉及环氧树脂功能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导电环氧树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导电环氧树脂由包含如下重量份组分的原料制备得到:双酚A型环氧树脂50~100份;胺类固化剂20~50份;第一导电填料10~30份;第二导电填料10~30份;硅烷偶联剂0.5~2份;热稳定剂3~5份;所述第一导电填料包括碳纳米管、气相沉积碳纤维和导电碳纤维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第二导电填料包括石墨烯、氧化石墨烯和导电石墨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第二导电填料的形貌为片状或层片状。通过两种不同维数导电填料复配,形成双网络结构的导电环氧树脂,同时,配合其他组分作用,得到导电性和热稳定性优异的导电环氧树脂。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体注入型超滑表面及其激光精密微加工方法,属于功能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的液体注入型超滑表面是以金属作为基底,首先采用激光刻蚀的方式在金属表面制备微纳复合结构,通过烘烤得到超疏水表面,再将注入液体覆盖在超疏水表面,获得液体注入型超滑表面。测试液滴包括水滴、酸溶液、碱溶液、湖水、海水、血清、甘油和番茄酱,本发明的液体注入型超滑表面具有很小摩擦阻力,且可以很容易在表面滑落,降低水滴等测试液体在表面的滞留时间与概率。本发明的液体注入型超滑表面激光精密微加工方法采用激光精密加工技术在金属表面制备微纳复合结构,工艺流程简单易操作,无需其他化学添加剂,无毒副作用及污染,适用于大范围大规模生产。
一种开放骨架结构的铱酸盐纳米材料、制备方法及其在电催化裂解酸性水产氧方面的应用,属于无机功能材料技术领域。是将铱盐、锶盐、多元酸和多元醇不同比例混合,再加一定量的水,加热蒸干并煅烧;将产物放置到一定浓度的酸溶液中处理一段时间,使材料充分进行Sr2+和H+的离子交换;最后将带有产物的酸溶液进行离心分离、干燥,获得具有开放骨架结构的铱酸盐。本发明产品具有纯度高,尺寸可调节的特性。开放骨架的铱酸盐可在酸中进行快速的质子交换而不破坏骨架结构,其电催化水裂解析氧电流密度达到10mA/cm2时,仅需过电势196mV,催化稳定性更是达到了1000h,远好于目前工业所用贵金属催化剂,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发明提供一种温度‑pH响应分子印迹纤维膜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高分子功能材料领域。所述的一种温度‑pH响应分子印迹纤维膜的制备方法,是将壳聚糖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纳米纤维膜,然后在纤维膜表面通过自由基聚合反应,接枝温度响应聚合物聚异丙基丙烯酰胺‑co‑叔丁基丙烯酰胺‑co‑甲基丙烯酸,所制备的材料对染料或重金属离子具有特异性识别能力,其中对龙胆紫染料的最大吸附容量达212.0 mg/g,吸附平衡时间7 min。解析率达到97%。纤维膜在pH=6.0‑14.0的溶液中保持形貌,pH=1.0‑6.0的溶液中溶解,聚合物刷在温度低于32.5℃时分子链亲水舒展,高于32.5℃使分子链蜷缩从水中析出。吸附结束后温度和pH响应性使其易于迅速分离出污染物,从而实现污染物的有效去除及富集。在环境保护及水质检测分析方面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高枝状金银合金纳米光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功能材料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在长波长近红外光源有强吸收的纳米材料多数为油溶性,不适于直接应用于生物体系,而水溶性纳米光热材料主要响应又在第一窗口的问题。本发明的纳米光热材料的制备方法是先向氯金酸溶液中加入银纳米粒子或含有银纳米粒子的溶液,室温搅拌2‑5min,再加入儿茶素类化合物,持续搅拌至溶液变为黑色,得到反应液,离心分离,得到纳米光热材料。该纳米光热材料具备良好的水溶性和生物相容性,优异的结构稳定性、光热稳定性及pH稳定性,且能够应用于生物体系,降低细胞毒性,在长波长近红外区域有较高的吸收能力,可用于长波长激光辐照的光热治疗。
本发明涉及一种锰氧化物纳米棒的制备方法,属于纳米功能材料领域。本发明通过采用高锰酸盐和乙二醇在水热条件下制备出棒状的碱式氧化锰,最长能够达到6μm,直径尺寸分布在10~130nm之间,随后通过在不同的煅烧条件下对碱式氧化锰前躯体煅烧得到不同价态不同尺寸的锰氧化物纳米棒,包括二氧化锰,三氧化二锰,四氧化三锰纳米棒。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溶剂热法在合成碱式氧化锰纳米棒中存在的反应时间长和反应温度高,且得到的产物直径大、分布不均的问题,而且本发明还拥有操作简单、产物种类多的优点。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备硫化镍纳米纤维的方法,属于纳米材料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采用静电纺丝技术与硫化技术相结合,制备了NiS纳米纤维。本发明包括三个步骤:(1)配制纺丝液。将Ni(NO3)2·6H2O和PVP,加入到DMF溶剂中,形成纺丝液;(2)制备NiO纳米纤维。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PVP/Ni(NO3)2复合纳米纤维,再进行热处理得到NiO纳米纤维;(3)制备NiS纳米纤维。采用CS2对NiO纳米纤维进行硫化处理,得到结构新颖纯相的NiS纳米纤维,具有良好的晶型,直径为45~80nm,长度大于50μm。NiS纳米纤维是一种重要的功能材料,将在光催化、红外探测、太阳能存储、光敏材料等领域得到应用。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简单易行,可以批量生产,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一种粒径大于四百纳米的球形MCM-41分子筛及其合成方法,属于无机功能材料技术领域。现有MCM-41介孔分子筛颗粒平均粒径仅为100nm,形状不规则,尺寸也不均匀;其合成方法工艺条件苛刻、耗时长。本发明之MCM-41分子筛颗粒形状为球形,粒径为大于等于436nm、小于等于485nm范围内的一个值。其合成方法采用单一模板,模板原料为十烷基三甲基溴化氨,在常压条件下合成,用氢氧化钠或者用氨水调节反应体系pH值,合成过程耗时1.5~2.5h。合成的分子筛颗粒适合用来制作化学传感器、电子和光学器件等。
本发明属于金属基复合材料零部件的成形技术领域,提供一种通过碳化硅预置坯体的浆液近净尺寸成型,脱脂后坯体强度达到15MPa以上,结合熔融铝合金浸渗的工艺,实现最终用于复杂形状光电功能‑结构一体化的铝基碳化硅部件坯体的近终尺寸制备。坯体任一面的加工余量不超过0.5mm,从而有效管控铝基碳化硅封装材料和部件的制备和制造复杂度和成本;并且实现铝基碳化硅封装部件材料内部增强体碳化硅三维连通的微结构,进一步降低热膨胀系数至5.5~6.1ppm/K,与功能材料形成更优热匹配。
本发明提供了磺化聚芳醚化合物及制备方法、离子选择性复合多孔膜及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功能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磺化聚芳醚化合物的主链带电,具有良好的离子选择性,将其与二维材料复合,通过抽滤以及静电纺丝制备得到具有非对称结构的离子选择性复合多孔膜,该离子选择性复合多孔膜的膜孔隙较大,水以及离子通量较高,具有典型的离子电流整流效应,可以实现高输出功率、高能量利用率和稳定的盐差发电。同时,所述离子选择性复合多孔膜中含有高分子材料磺化聚芳醚化合物,柔性较好,且具有聚芳醚材料良好的热稳定性、化学稳定性以及成膜性。
本发明的一种高温高压一步化学法制备黄铁矿型二硫化铁的方法属于功能材料制备的技术领域,主要步骤有:将硫化亚铁和硫粉均匀混合得到混合物;将混合物粉压成型制备成块体;将粉压成型的块体置于高于一个大气压的高压下,保持高于300℃的高温进行反应,得到黄铁矿型二硫化铁。本发明反应原料易获得且价格低廉,并且直接选用硫化亚铁为原料,简化了反应的过程,反应原料与产物均为固态,中间产物不会排放到环境中,反应体系抗干扰能力强,反应条件宽泛易控制。
本发明涉及一种抗H2O、SO2和重金属化毒害的烟气脱硝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多元金属氧化物功能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Fe‑Ce‑Mn‑Co/TiO2五元金属复合氧化物催化剂。本发明采用的多元脱硝催化剂,具有较宽的脱硝温度窗口以及较好的低温脱硝活性,尤其是抗H2O、SO2和重金属化毒害能力较强。
本发明涉及一种服役温度下材料双轴静动态性能在线测试平台,属于精密驱动领域。通过四组正交布置的压电驱动器实现大行程双轴同步同速或同步异速位移输出,结合嵌入式高温电热合金片/帕尔贴片,针对特征尺寸为毫米级的块体材料或薄膜材料开展高/低温服役条件下的双轴静态拉伸测试或动态疲劳测试。易于实现与较大真空腔体的扫描电子显微镜或其他具有开放式承载空间的显微成像设备,如光学显微镜、原子力显微镜、高速摄像机等结合使用,即可开展多种模式的双轴静态拉伸测试或大频率范围的双轴动态疲劳测试,便于开展对各类结构材料或功能材料在复杂服役条件下,如高/低温条件、静动态平面应力条件,的微观结构演化行为和疲劳失效机制的研究。
中冶有色为您提供最新的吉林长春有色金属理论与应用信息,涵盖发明专利、权利要求、说明书、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实用新型内容及具体实施方式等有色技术内容。打造最具专业性的有色金属技术理论与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