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晶钴镍锰三元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二次锂离子电池,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高正极材料的体积能量密度。本发明的多晶钴镍锰三元正极材料具有LizCoO2、LizNiO2、LizMnO2、LizCo1-(x+y)NixMnyO2、LizNixMn1-xO2、LizCoxNi1-xO2、Li2MnO3两种以上基体晶体结构。其制备方法包括前驱体制备,多晶钴镍锰三元正极材料制备。二次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采用多晶钴镍锰三元正极材料,放电倍率为0.5~1C时容量≥145mAh/g,300次循环容量保持率大于90%。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高温熔合制取多晶钴镍锰三元正极材料,制备的多晶正极材料表现出良好的电化学性能和更高的体积能量密度、较高的安全性、较低的材料成本。
本发明提供一种低温性能优异的非水电解液以 及使用该非水电解液的锂离子二次电池。所述非水电解液含有 由下列两通式HCOOR1或 HCONR2R3 (R1、 R2、 R3分别为具有1-4个碳原子的 烷基)表示的含有甲酸酯基或甲酰胺基的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 该类含有甲酸酯基或甲酰胺基的化合物的含量占非水有机溶 剂总重量的5wt%-70wt%。本发明非水电解液可改善锂离子 二次电池的低温放电性能,该类电池尤其适宜于用作大容量的 动力电池。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PC溶剂电解液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高负极材料在含PC溶剂的电解液体系中的可逆比容量和循环稳定性,本发明的电池负极材料,具有球形的基体石墨,其外包覆有有机物热解炭和导电碳的混合碳材料包覆层,基体石墨晶体的层间含有插入的过渡金属元素,制备方法包括:制备球形石墨,掺杂多价态过渡金属,与有机物粘结剂、导电碳混合,气相包覆有机物热解炭,碳化或石墨化处理,降至室温,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该电池负极材料具有优良的嵌、脱锂能力和循环稳定性,负极材料可逆比容量大于370MAH/G,首次循环库仑效率大于94%,循环500次容量保持率大于80%,制备工艺简单、易于操作、成本低廉。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磷酸铁锂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锌源、铜源及络合剂溶液混合,再与铁源及磷酸源混合,蒸发脱水得到胶状物,然后将胶状物在保护气氛下1次烧结得到固相物;(2)将步骤(1)制得的固相物与锂源混合后,研磨,保护气氛下2次烧结,即得。该方法制备得到的磷酸铁锂材料具有较好的电化学性能,能满足市场对电极材料越来越高的质量要求。
本发明属于新能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硅/硅酸锂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在反应容器中通入气态Si、气态SiO2和气态Li2O,并在气相状态下反应;在温度为500℃~700℃的条件下,沉积反应产物,得到硅/硅酸锂复合材料。本发明硅/硅酸锂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各原料组分在气相状态下反应,反应更充分均匀,使产物中相态分布更均匀,减少了复合材料的内部缺陷材料,避免了复合材料中不同相之间应力引起的材料体积膨胀,提高了材料的稳定性以及首次充放电效率。
本发明属于锂二次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解液添加剂,具有如结构式Ⅰ所示结构的化合物:其中,R1、R2、R3为各自独立的H或者含C1‑C3的烷基或者含1‑氟二甲基硅基。该添加剂应用于锂离子电池电解液之后在高电压下具有良好的循环性能以及高温存储和低温性能。同时,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电解液和锂离子电池。
本申请属于电池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碳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锂离子电池。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碳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氧化锡与二氧化钼进行第一次球磨混合,得到第一混合物;步骤2、将所述第一混合物与多孔碳进行第二次球磨混合,制得碳复合负极材料。本申请的碳复合负极材料,能有效解决由于SnO2体积容易发生膨胀而且颗粒容易聚集,在循环过程中会失去良好的电连接和锂离子通路,导致锂离子电池循环过程中容量迅速下降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属于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硅碳体系锂离子电池的电解液及包括该电解液的硅碳体系锂离子电池。本发明中提供的电解液组合可以显著提升电池的循环寿命和安全性能,添加剂中丙烯基‑1,3‑磺酸内酯和式1所示结构的硅氧烷类聚合物中的环状酯基团在电池充放电过程中二者协同开环能够在正极表面生成薄层聚环状酯,形成更坚固的CEI正极保护膜,有效提升电池的高温储存和高温循环性能;同时式1所示结构的硅氧烷类聚合物中的Si‑O键交联生成刚性较大的Si‑O‑Si交联结构,可以增强负极表面SEI膜的韧性,对硅碳负极材料的循环膨胀有明显抑制作用,延长循环寿命。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燃料电池和锂电池的温度控制发电装置,涉及燃料电池汽车的混合动力系统技术领域,包括供氧单元、储氢单元、燃料电池堆栈、主管道、第二气阀、第二支管道、温度传感器、锂电池组、第一气阀、第一支管道、涡轮机、涡轮机转轴、发电机转轴、发电机、电流转换装置,所述供氧单元与燃料电池堆栈固定连接,所述储氢单元与燃料电池堆栈固定连接,所述主管道固定安装在燃料电池堆栈上,所述第一支管道和第二支管道与主管道相连,所述第一支管道上设置有第一气阀,所述第二支管道上设置有第二气阀,所述第二支管道贴合设置在所述锂电池组旁。本发明的有益之处是,结构巧妙,实用性强,具有较佳的应用前景。 1
本发明涉及一种铝塑膜锂离子电池及封边工艺,一种铝塑膜锂离子电池,包括:电芯、铝塑膜外壳和封边过渡区,所述的封边过渡区与电池面平行,封边过渡区外侧边沿与折弯处的间距等于或大于1毫米。一种铝塑膜锂离子电池的封边工艺,先将铝塑膜外壳热压封边,再将热压封边区折叠使封边区与电池面的夹角为90度,封边过渡区外侧边沿与折弯处的间距≥1mm。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增加铝塑膜内封边过渡区≥1mm以上,可以使得铝塑膜弯折处远离封边位置,从而减少铝塑膜铝层受高温封边的影响,提高抗微跌性能。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板生长制备钴酸锂前驱体的方法及其应用,将偏钒酸铵水溶液与聚乙烯吡咯烷酮溶液混合加热反应,所得沉淀在有氧氛围下煅烧,得到五氧化二钒模板剂,将模板剂加入到钴盐溶液中得到悬浊液,以并流的方式加入悬浊液、碳酸盐溶液和络合剂进行反应,所得沉淀物进行煅烧,即得钴酸锂前驱体。五氧化二钒作为晶种进行共沉淀,得到结晶性很好的前驱体,提高材料循环性能,同时钒掺杂到钴酸锂材料中,使得材料具备良好的晶格稳定性和较高的比容量。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温环境下的锂电池自加热方法及系统,具体包括:当检测到电芯的温度小于第一阈值时,利用发热膜加热所述电芯,并实时检测加热过程中所述电芯的电芯温度和所述发热膜的发热膜温度;其中,所述发热膜贴合于所述电芯的表面;根据当前的电芯温度或当前的发热膜温度,确定是否继续加热所述电芯。本发明利用贴合于电芯表面的发热膜对电芯进行加热,避免影响锂电池内部电路板的性能,并根据当前的电芯温度或当前的发热膜温度,确定是否继续对电芯进行加热,使得加热的温度不会过大,进而保证锂电池自加热过程的安全性。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充型高倍率锂离子电池及其制备方法。使用叠片工艺,包括正负极耳、正极片、负极片、隔离膜、电解液;所述正极片组成为:钴酸锂、PVDF、复合导电剂;所述负极片组成为:石墨、导电剂、水性粘结剂;所述隔离膜为湿法隔膜,所述电解液组由LIPF6、溶剂和添加剂组成。本发明的快充型高倍率锂离子电池,充电快,输出功率高,可以满足5C倍率充电及35C倍率持续放电、高功率负载100C /4S性能要求,适合要求快速充电及快速放电双重要求的用电器,如手持电动工具、无人机、汽车应急启动电源。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锂离子电池、纳米硅材料及制备方法,包括步骤:将二氧化硅、镁金属、掺杂剂按照指定的质量比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将所述混合物置于高温反应炉中,通入惰性气体后,在指定的升温速率下升至指定温度,高温反应一段时间后,自然降温至室温,得到反应产物;取出所述反应产物进行初步水洗、酸洗、再水洗,烘干,得到粗颗粒硅;所述粗颗粒硅与分散剂按照指定的质量比混合均匀,然后按照指定研磨工艺研磨指定时间、干燥、过筛,得到纳米硅。采用上述方法制备得到纳米硅,并作为负极材料应用在锂离子电池上,能有效提高锂离子电池的首次库伦效率、倍率性能、循环寿命。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处理废旧锂电池正极片的方法及应用,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废旧锂电池正极片进行破碎、筛分,得到筛上物和筛下物,所述筛上物为正极片碎料,所述筛下物为正极材料粉;(2)对所述正极片碎料进行烘焙、钝化、碱洗、筛分、脱水,烘干得到铝箔碎料和正极材料洗液;(3)将所述正极材料洗液压滤后制浆浸出。该方法能将废旧锂电池正极片中铝箔与正极材料分离后再利用。
一种软包装锂离子电池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正负极材料涂布到金属集流体上;2)按顺序依次叠合或卷绕成电芯;3)在电芯上焊接正、负极耳;4)在铝塑膜中央区域冲压出电芯凹槽,并在电芯凹槽的短边侧冲压出气囊;5)将电芯安放在电芯凹槽内,其极耳端远离气囊端;6)将电芯凹槽两边的铝塑膜对应折起对接,封焊极耳端和对应折起对接的顶部的铝塑膜;7)在气囊内注入电解液、抽真空,对锂电池预充电;8)沿电芯凹槽底边裁切气囊,封焊底边。本发明将气囊设计在电芯凹槽短边位置,能有效节约铝塑膜,降低成本;而将原侧封焊位置设于软包装锂电池的宽面位置,不会在电池两侧边裸露铝塑膜,增加了锂电池安全性能,也使整体外观整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串联锂电池保护系统,包括电压检测电路和开关电路,还包括可编程器件,可编程器件控制电压检测电路对串联锂电池的电芯电压进行检测,并根据检测到的电芯电压控制开关电路动作,当充电到大于过充保护值时,关断充电回路;当放电到小于过放保护值时,关断放电回路;所述可编程器件可对过充或过放保护值进行修改。本发明的串联锂电池保护系统通过可编程器件根据电压检测电路信号控制开关电路实现串联锂电池的过充和过放保护,可编程器件可对保护值进行修改,因而可以方便地对保护参数进行调节,保护方式灵活。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多功能锂离子电池电解液,该新型多功能锂离子电池电解液是在现有的锂离子电池电解液中加入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氟代有醚类机化合物作为添加剂或溶剂主体,具体是在现有的锂离子电池电解液中添加剂的基础上,加入经优选、1~50%的氟代醚类有机化合物与其混合作为多功能添加剂。所述的氟代醚类有机化合物可以是选自以下化学式所示的醚类化合物:醚类化合物为:R2——O——R1,其化学式为:化学式(1)HCF2CH2OCF2CF2H;化学式(2)HCF2CF2CH2OCF2CF2H;化学式(3)HCF2CF2CH2OCF2H;所述的R1和R2分别是碳原子数为1~5以内的直链烷烃基团,剩余的氢原子数目为1~5,即氢原子的含量占整个化学式结构的1%~5%。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组均衡电路,包括整流电路、滤波电路、变压器电路、控制电路和输出电路,所述的滤波电路与整流电路连接,所述的变压器电路连接在滤波电路和输出电路之间,所述的控制电路分别与变压器电路和输出电路连接。本发明锂离子电池组均衡电路具有使用寿命长、安全性高、效率高等优点。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中空管状纳米纤维的硫化聚丙烯腈薄膜及由其制备的无粘结剂锂硫电池正极。所述薄膜的过程制备如下:S1.分别配置聚丙烯腈壳层溶液和核层溶液;S2.采用同轴静电纺丝技术制备复合纳米纤维;S3.将制备的复合纳米纤维置于溶剂中洗涤、干燥,并进行硫化,即得所述硫化聚丙烯腈薄膜。本发明所述硫化聚丙烯腈薄膜中的纳米纤维为中空管状,具有极大的比表面积,采用其制备锂硫电池正极时,无须传统的涂布工艺,且正极能与电解液充分接触,提高电极的利用率;同时硫化聚丙烯腈不溶于电解液,避免了多硫化物的穿梭效应,缓解了电池的体积膨胀效应,提高了电极的电化学性能;所述锂硫电池正极具有更高的能量密度和更稳定、更持久的循环寿命。
本发明公开了具有抗燃烧性能的高阻尼Al‑Li‑Zn‑S铝锂合金及其加工工艺。按重量百分比计,合金的组成为:Li:6.0‑9.0wt.%,Zn:2.0‑4.0wt.%,Ba:1.0‑2.0wt.%,Sr:2.0‑4.0wt.%,Ca:1.0‑2.0wt.%,Ag:1.0‑1.5wt.%,Cu:1.0‑2.0wt.%,Pr:0.1‑0.2wt.%,Th:0.1‑0.2wt.%,S:0.5‑0.8wt.%,B:0.5‑1.0wt.%,余量为铝。该材料具有传统铝锂合金的力学性能,并具有传统铝锂合金不具备的高阻尼性能:SDC=3‑10%,传统材料为SDC=0.5‑0.8%左右。
本发明属于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领域,公开了一种硅碳负极材料,所述硅碳负极材料包括硅材料和碳材料,在碳材料和硅材料表面包覆有聚丙烯酰胺。本发明还公开了硅碳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以及用硅碳负极材料制成的负极极片和锂离子电池。本发明将聚丙烯酰胺水解,然后包覆在硅碳材料表面,能够有效得提升硅碳负极在锂电池中的循环性能。本发明的制备方法不使用有机溶剂、不加热且反应可控,因而绿色简便、低耗能,且聚丙烯酰胺成本低廉,故可以大量制备。
本发明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用粘结剂,属于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锂离子电池用粘结剂,所述粘结剂为聚碳酸酯改性的丙烯酸酯,所述聚碳酸酯改性的丙烯酸酯包括聚碳酸酯和丙烯酸酯,所述聚碳酸酯的体积百分比为5‑15%。聚碳酸酯改性的丙烯酸酯粘结剂在高温下的稳定性更好,不易与电解液发生副反应而产气,提升了电池的高温存储性能。不论是单独使用或者与SBR混合使用,能够大幅提升电芯的低温性能;同时相比丙烯酸酯粘结剂,电池的高温存储性能和循环稳定性要明显更好。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锂离子电池首次放电效率的镍钴锰三元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镍钴锰三元前驱体和锂源粉末置于密封容器中,剧烈振荡,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粉体;(2)将混合粉体置于管式炉中进行低温煅烧,低温煅烧结束后,再进行高温煅烧,高温煅烧结束后随炉自然冷却至室温,取出,过筛、除磁,得到所述提高锂离子电池首次放电效率的镍钴锰三元正极材料。本发明制备方法把煅烧温度和保温时间两个变量结合,把高温煅烧分为三个温区,且每个温区以特定的升温速率运行,充分利用了各温区的热效能,未对镍钴锰三元正极材料进行改性,在不影响材料原有的克容量和循环性能的情况下,表现出高且稳定的首轮充放电效率。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镀膜铝负极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锂二次电池及其应用,属于电化学储能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镀膜铝负极,包括铝负极基体,所述铝负极基体表面设置有铜镍合金镀层;其中,所述铜镍合金镀层中铜的含量为0.5wt%‑10wt%。本发明含特定铜镍用量的铜镍合金镀层在充放电过程中不易与锂发生合金化,在锂合金化和去合金化过程中体积不膨胀或者膨胀很小,可有效抑制铝负极基体循环过程中的体积膨胀及粉化坍塌,能很好地维持其表层结构,保证内部铝负极基体结构的稳定性。本发明铜镍合金镀层可有效阻隔电解液与铝负极基体发生反应,提高库伦效率,减少不可逆容量。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氟离子掺杂的磷酸铁锂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前驱体混合溶液配制:将可溶性锂源、铁源、磷源、氟化物溶于去离子水中,同时加入水溶性碳源和水溶性助剂溶解得到前驱体混合溶液;S2、凝胶化处理:把步骤S1所得的前驱体混合溶液进行油浴加热得到粘稠状的前驱体凝胶;S3、自蔓燃处理:将步骤S2的前驱体凝胶加热发生自蔓延燃烧分解得到燃烧产物;S4、球磨处理:将步骤S3燃烧分解的燃烧产物转移到球磨罐高速球磨混合得到混合浆料;S5、低温烧结处理,冷却到室温,即可得到最终的产品。本发明的氟离子掺杂的磷酸铁锂材料的制备方法具有能耗低、振实密度高、混合均匀、改性效果好和电化学性能优异的特点。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用低温型电解液,包括溶剂、溶质和添加剂,所述的溶剂、溶质和添加剂的质量比为90‑100:17‑28:1.7‑2.3,所述的溶剂包括以下体积百分数的碳酸乙烯酯18%、碳酸甲乙酯15%、碳酸丙烯酯32%、碳酸二甲酯24%、甲基环己基碳酸酯8%和甲基三氟乙基碳酸酯3%组成,所述的溶质为的四氟硼酸锂和六氟磷酸锂,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优选了各成分的配比,使得电解液的性能更加优良。
为克服现有固态电解质存在锂枝晶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固态电解质,包括聚合物和添加剂,所述添加剂包括以下结构式1所示的磷酸酯化合物: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电池用单面热熔压敏胶带及其制备方法,一种锂电池用单面热熔压敏胶带,包括基膜、底涂层和热熔压敏胶层,底涂层设置于基膜与热熔压敏胶层之间,基膜为背涂非硅离型剂的BOPP膜;底涂层是由水性底涂剂涂布而成,厚度为1~2μm;热熔压敏胶层是由热熔压敏胶水涂布而成,厚度为20~50μm,背涂非硅离型剂的BOPP膜的厚度为16~50μm,使用该单面热熔压敏胶带对锂电池的极组和外包装材料进行固定,粘结牢固、不会发生相对位移、抗跌落能力好、安全性高、使用寿命长、质量稳定。另外该单面热熔压敏胶带的制备方法工艺简单、操作容易、生产效率高、涂布精度比热熔涂布高。
中冶有色为您提供最新的广东有色金属理论与应用信息,涵盖发明专利、权利要求、说明书、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实用新型内容及具体实施方式等有色技术内容。打造最具专业性的有色金属技术理论与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