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吡咯包裹中空多孔锰酸钴负载硫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以及锂硫电池正极和锂硫电池,将ZIF‑67与高锰酸钾分散于水溶液中,通过水热反应,得到的锰酸钴粉体具有十二面体空心结构;再利用熏硫法制备出锰酸钴/硫复合材料,然后在复合材料外表面进一步包裹聚吡咯导电层,提高锂硫电池的循环稳定性和倍率性能,中空结构可以容纳更多的吸附硫,提高硫负载量,并且锰酸钴具有强吸附多硫化物的活性位点,能有效减缓多硫化物在正负极间的穿梭效应,同时外层导电聚合物可以增强复合材料导电性,提高锂硫电池正极的电导率,并进一步减缓多硫化物在正负极间的穿梭效应,增强锂硫电池的循环稳定性和倍率性能。
本发明适用于高分子材料领域,提供了一种耐高温耐磨的聚邻苯二甲酰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复合材料包含的原料及各原料组分质量百分比如下:聚邻苯二甲酰胺40-60%;耐磨剂5-15%;填充增强剂30-45%;抗氧剂0.2-0.6%;润滑剂0.2-0.8%;成核剂0.3-0.6%。选料后,在混合器中进行混合,最后投入双螺杆挤出机,经过熔融挤出、造粒。本发明在聚邻苯二甲酰胺中引入耐磨剂提高PPA的耐磨性能及自润滑性能,而且通过采用玻璃纤维进行增强处理后得到性能优良的改性复合材料,保证了材料的机械性能和耐热耐磨性能,从而使得本复合材料可以用于高温条件下的传动制件中。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透远红外线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透远红外线复合材料包括如下重量百分比的配方组分:聚乙烯50~95%,改性透红外线剂5~50%,其中,所述改性透红外线剂以透红外线剂为核,以环氧树脂和固化剂为壳。通过复合使用聚乙烯和改性透红外线剂,从而使透远红外线复合材料既具有良好的机械强度和易成型性,又具有很强的透远红外能力;该改性透红外线剂与聚乙烯相容性好,解决了聚乙烯与无机晶体相容性差的问题,还使本发明的透远红外线复合材料还具有优良的电绝缘性和稳定性;并且聚乙烯的成本低廉,比单纯使用透红外线剂大大节约了生产成本。其制备方法直接将聚乙烯与改性透远红外线剂混合熔融挤出即可,该制备方法工艺简单、成本低廉,适于工业化生产。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氧化钛/氧化铜纳米复合材料、制备方法以及应用,所述制备方法包括:a、在氨基酸的存在下,制备二氧化钛前体的工序;b、将二氧化钛前体、水溶性铜盐、水溶性碱和水混合并进行水热反应以制得二氧化钛/氧化铜纳米复合材料的工序。该制备方法采用两部法合成,制得的纳米复合材料不仅具有优异的光催化性能,同时该方法能够控制纳米复合材料的晶体形状。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柔性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复合材料领域,本发明制备方法为先将改性树脂与环氧改性树脂混合成为混合树脂,再将混合树脂与固化剂混合成为胶液,通过真空辅助成型将胶液注入芳纶纤维内,之后通过固化,形成柔性复合材料;本发明通过控制改性环氧树脂的添加比例成功制备了韧性大、抗拉强度大、抗弯强度好、防刺性能良好的柔性复合材料,用该柔性复合材料制备特种防护服,提高了穿着的舒适程度。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稀土掺杂氢氧化物前驱体制备的镍钴锰复合材料、方法及其在电池中的应用,首先配制镍源、钴源和锰盐混合水溶液,加入稀土元素钇或钪搅拌溶解,用NH3·H2O溶液调节pH值,持续搅拌后将过滤洗涤干燥后得到的固体加入一水合氢氧化锂煅烧,从而形成稀土掺杂氢氧化物前驱体制备镍钴锰复合材料。用于制备锂离子电池,其循环稳定性好,掺杂稀土元素钇的复合材料在循环1000次后电池容量仍稳定在184mAh/g以上而且掺杂稀土元素钪的复合材料稳定性也较为良好,在循环1000次充放电效率也维持在100%左右。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聚丙烯腈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是先取纳米氢氧化镁,去离子水以及乳化剂,在氮气气氛下得溶胶;再将溶胶与丙烯腈单体、引发剂在氮气气氛下聚合反应得复合溶液,后处理得到聚丙烯腈复合材料。本发明采用纳米氢氧化镁部分替代了具有污染型的卤系阻燃剂,制得聚丙烯腈复合材料,由于氢氧化镁是以纳米颗粒状态分散在聚丙烯腈基体中,其在遇热分解时会生成氧化物和水蒸气,水蒸气冲淡稀释了可燃性气体,而氧化物的生成有助于使燃烧中断,起到了抑制燃烧的作用,生成了保护层覆盖于聚合物本体表面,隔离火源和氧气,因此使复合材料具有了良好的阻燃性能。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零部件3D打印用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涉及3D打印材料领域,一种汽车零部件3D打印用复合材料,按质量份计,所述汽车零部件3D打印用复合材料包括废塑料20‑35份、镁10‑15份、锆5‑8份、石墨15‑20份、碳酸钙粉末15‑20份、苯乙烯3‑5份、乳胶粉1‑5份、玻璃纤维5‑10份、PE酯30‑45份、增韧剂1‑3份、K树脂10‑15份、抗氧化剂3‑5份、终止剂2‑4份、相容剂3‑5份,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制备步骤合理,便于操作,生产过程不添加任何有害物质,且制备出的汽车零部件3D打印用复合材料材料耐热、耐磨性能好,韧性强,使用寿命长且成本较低。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纤维增强聚酰胺(PA)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复合材料其组成按质量配比为(%):聚酰胺60-80%;润滑剂0.1-0.3%;抗氧剂0.1-0.3%;碳纤维20-40%。本发明主要通过液态聚丙烯腈对碳纤维进行表面处理提高碳纤维与极性聚酰胺树脂基体的粘接性,增强材料的力学性能。本发明的优点是:提高了碳纤维的表面极性,增强了碳纤维与树脂基体的粘结力,所得碳纤维增强聚酰胺材料的强度高、韧性好、生产工艺简单,可广泛应用于汽车、军工器械、航空用高性能结构材料。
本发明涉及一种缠绕增强纤维、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将增强纤维束两端固定拉紧;将多条缠绕纤维束同时缠绕至增强纤维束表面,或先将一条缠绕纤维束缠绕至增强纤维束表面,再将其它缠绕纤维束缠绕至增强纤维束表面;制备所得缠绕增强纤维和树脂混合固化制得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本发明提供的缠绕增强纤维通过在增强纤维束外表面缠绕上多层缠绕纤维束,使得增强复合材料的压缩强度和压缩性能能够较原增强纤维束提高50%左右,比单层缠绕的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抗弯强度高25%左右,该方法简单易操作,生产设备改动和调整较小,能够便于普遍推广,利用简单的方法获得高性能纤维,为高性能纺织材料领域提供一种新途径,也符合集约型产业发展的趋势。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锂电池负极的氧化铬及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所述负极材料为氧化铬及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碳纳米管加入无水乙醇中,加入少量分散剂,进行超声搅拌,形成悬浊液;2)将Cr(NO3)2溶于去离子水中,并加入所述悬浊液,同时加入一定量的氨水溶液,使PH值调整到10,超声搅拌30min‑1小时混合;之后进行过滤,无水乙醇和去离子水反复清洗,之后置于干燥箱中70‑80℃干燥箱12小时形成块体;然后放入管式炉中,在密闭的真空环境下550‑650℃下热处理5‑6小时,然后自然冷却;得到氧化铬及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制得的氧化铬及碳纳米管复合材料中,碳纳米管呈网状分布,氧化铬纳米颗粒在碳纳米管的管壁表面上分散。该材料具有高的能量密度和良好的循环稳定性。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矿渣废料制备的高性能水泥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以质量百分数计,所述高性能水泥复合材料含有5~12%的陶瓷纤维、5~12%的炉渣,余量为硅酸盐水泥。该水泥复合材料以硅酸盐水泥为基体,在硅酸盐水泥中添加陶瓷纤维和炉渣,不仅降低了水泥的成本,而且得到的水泥复合材料可显著提高水泥的阻尼系数和冲击值,还实现了矿渣等废物再利用实现绿色环保的目的。
本发明涉及一种导电碳纤维热塑料性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按重量百分比由以下组分组成:PA6 30‑50%;碳纤维20‑30%;回收废料复合材料20‑30%;增强剂0.1‑0.5%;偶联剂0.3‑1.5%;热稳定剂0.1‑1%;抗氧剂0.1‑0.3%;阻燃剂0.2‑5%;导电粒子6‑9%;硬质酸锌1‑3%;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利用汽车回收的废料加入到复合材料中,降低成本,并满足了环保要求;在基料中加入了导电粒子,使复合材料具有较好的导电效果。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强木塑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以质量份数计,该材料包括:聚乙烯50‑60份,植物材料25‑30份,补强剂8‑10份,偶联剂2‑3份,润滑剂2‑3份,其中,所述补强剂为木质素和海泡石的混合物,所述木质素和所述海泡石的质量比为1:1.5‑2;本发明通过在木塑复合材料中添加木质素和海泡石的混合物作为补强剂,提高了木塑复合材料的综合力学性能,同时也一程度的提高了木塑复合材料的耐温性。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性阻燃聚酰胺/聚丙烯复合材料,其是以纳米改性秸秆作为阻燃填料加入到聚酰胺/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制备中。本发明采用纳米改性秸秆替代了有毒有害的卤系阻燃剂,由于纳米改性秸秆是以纳米颗粒状态分散在聚酰胺/聚丙烯复合材料基体中,其在遇热分解时会生成氧化物和水蒸气,水蒸气冲淡稀释了可燃性气体,而氧化物的生成有助于使燃烧中断,起到了抑制燃烧的作用,生成了保护层覆盖于聚合物本体表面,隔离火源和氧气,因此使复合材料具有了良好的阻燃性能,同时本发明有效利用了农业废弃物秸秆,使其变废为宝,创造了新的应用价值。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环氧树脂/碳纤维复合材料抗冲强度的方法,采用四官能度有机硅环氧树脂N,N,N’,N’-四缩水甘油基-1,3-二氨丙基-1,1,3,3-四甲基二硅氧烷对环氧树脂基体进行改性处理,有效的提高了环氧树脂/碳纤维复合材料的抗冲性能,并且兼顾了材料的相容性以及抗冲击强度,制备方法简便,成本低。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材料领域,提供了一种纺纱管用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复合材料按重量百分比由以下组分组成:聚丙烯54.5-73.5%、玻璃纤维20-35%、活性填料5-8%、分散剂0.6-0.8%、偶联剂0.5-1.0%、成核剂0.2-0.3%、抗氧剂0.2-0.4%。制备方法如下:按上述的重量百分比称取各个组分,将称取的各个组分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将得到的混合物加入双螺杆机,经熔融挤出、造粒,得到纺纱管用聚丙烯复合材料,该聚丙烯复合材料具高耐热性、高强度不易变形、无浮纤、表面光整度好等特点,可广泛用于制造各种纺纱管。
本发明公开了复合材料汽车传动轴总成及其制造方法,所述传动轴总成由传动轴和所述传动轴两端上连接的万向节构成;所述传动轴包括铝合金管,所述铝合金管外依次为玻璃纤维层和碳纤维层;该种复合材料汽车传动轴总成的制造方法,用于制造复合材料汽车传动轴总成;本发明复合材料汽车传动轴总成,比传统金属传动轴重量减轻了约63%,采用了一段式结构,固有频率高,扭矩传递损耗销,能够提高燃油经济性;扭转强度高于传动金属安全值的至少50%以上,扭转疲劳达到30万次以上,安全性好。
本发明提供一种碳纤维增强尼龙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以及由该材料制备的汽车制动踏板组件,属于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其可解决现有金属材料制备的汽车制动踏板质量较重的问题。本发明提供的碳纤维增强尼龙复合材料,包括尼龙材料和碳纤维。该碳纤维增强尼龙复合材料是通过双螺杆挤出机挤出制得的。本发明提供的汽车制动踏板组件是由该碳纤维增强尼龙复合材料通过注塑成型制得的,该汽车制动踏板组件在满足技术指标的同时大幅度地减轻了其自身的重量。
本发明适用于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提供一种低温注塑成型透明聚碳酸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复合材料包含的原料及各原料质量份配比如下:聚碳酸酯86-95份;相容剂8-15份;高温抗氧剂1-2份。通过本发明技术方案制得的复合材料,一方面,复合材料流动性好,成型便利,可用于制作低温注塑成型薄壁电子电器制件;另一方面,复合材料保持了良好的透明性,可以在一定领域替代PC或玻璃等。
一种酶解木质素塑料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塑料复合材料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制备酶解木质素、酶解木质素气流粉碎处理、添加助剂制得混合物料、添加碳酸钙制得复合填料颗粒、物料混炼。本发明通过气流粉碎处理得到的颗粒粒径越小,平均粒径为3μm±0.1μm,酶解木质素颗粒粒径越小,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越大。有助于提高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本发明通过添加塑料助剂:邻苯二甲酸二辛酯、硅烷偶联剂及硬脂酸钙来改善酶解木质素与聚乙烯树脂之间的界面相容性,提高酶解木质素分子和聚乙烯分子链之间的润滑作用,提高复合材料的综合力学性能。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层压板复合材料结构分层损伤修复方法,包括以下方法步骤:步骤一:通过超声波检测确定分层损伤区域,并用标记笔示出修理区域,在层压板复合材料结构上画出各参考线位置,并标出紧固件孔位置;步骤二:制作复合材料特制补片,保证连接面的贴合;步骤三:采取分级钻制的方法,将特制补片与层压板复合材料结构铰孔至规定尺寸;步骤四:安装特制补片。本发明设计特制的复合材料层板补片,采取机械连接相结合的修理方法,有效解决了层压板复合材料结构分层损伤,尤其是无法采取胶接修理以及普通机械连接修理的口框边缘分层故障修复问题,实施修复后,经飞行使用验证,分层未再扩展。同时修复工艺简单,缩减了修复周期,节约了成本。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性的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石墨烯与液态环氧树脂混合,得到第一混合物;(2)在第一混合物中加入能使液态环氧树脂交联固化的固化剂,得到第二混合物;(3)采用复合材料成型工艺,以碳纤维与第二混合物为原料,使液态环氧树脂交联固化后形成与碳纤维成一体的改性的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该方法制得的复合材料中的石墨烯的量可以由制备过程中控制添加的石墨烯的量来控制,由于石墨烯与环氧树脂同时与碳纤维进行浸润,从而使得最终制得的复合材料具有很好的一致性,从而提高了复合材料的整体性能。且该方法的工艺较为简单,降低了生产成本,生产效率高,适合大规模生产。
一种木质素塑料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塑料复合材料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碱木质素气流粉碎处理、添加助剂制得混合物料、添加碳酸钙制得复合填料颗粒、物料混炼。本发明通过气流粉碎处理得到的颗粒粒径越小,平均粒径为3μm±0.1μm,碱木质素颗粒粒径越小,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越大。有助于提高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本发明通过添加塑料助剂:邻苯二甲酸二辛酯、硅烷偶联剂及硬脂酸钙来改善碱木质素与聚乙烯树脂之间的界面相容性,提高碱木质素分子和聚乙烯分子链之间的润滑作用,提高复合材料的综合力学性能。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钯纳米粒子负载层状双氢氧化物的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以及氨硼烷催化分解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1)将钴源、2‑甲基咪唑、表面活性剂、水进行配位聚合反应以制得配位聚合物ZIF‑67;2)将配位聚合物ZIF‑67、镍源于有机溶剂中进行接触反应以制得NiCo LDH;3)将钯源、NiCo LDH分散于水中,接着将体系的pH调至9.5‑10.5,然后进行水热反应以制得钯纳米粒子负载层状双氢氧化物的纳米复合材料。通过该方法制得的钯纳米粒子负载层状双氢氧化物的纳米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催化性能进而适用于氨硼烷催化分解;同时,该制备方法步骤简单、条件温和可控且对环境友好。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导电尼龙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导电尼龙复合材料按重量百分比由以下组分组成:PA1212?82-90%;石墨烯1-5%;抗氧剂0.1-1%;偶联剂0.5-1%;增韧剂8-13%;硅油0.5-1%。本发明的偶联剂可以很好地提高石墨烯与树脂相容性.增韧剂的加入提高了材料的韧性,少量的石墨烯就能够做到导电。本发明的导电尼龙复合材料导电率高、韧性好、制备过程简单,生产工艺容易控制。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支撑二元金属硫化物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锂离子电池负极、锂离子电池,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室温下的离子交换在碳布上面生长Zn/Ni/Co‑ZIF材料,后续水热条件下进行硫化处理,得到自支撑ZnCo2S4@NiCo2S4/碳布复合材料。在碳布纤维上面均匀生长的ZnCo2S4@NiCo2S4阵列提供了大量的氧化还原位点,缩短了锂离子的迁移路径,同时过渡金属硫化物具有优良的导电性能,可以快速的传输电子,材料应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有着循环稳定性好,能量密度高等优点。另外,本发明复合材料制备方法简单,条件温和容易达到,对仪器设备要求低,可进行批量生产。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四氧化三钴/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锂离子电池负极、锂离子电池,复合材料由基材石墨烯以及在石墨烯表面原位生长成的四氧化三钴纳米线组成,复合材料整体呈三维多孔结构,合成的石墨烯/过渡金属氧化物纳米复合材料中充分利用石墨烯和过渡金属氧化物相结合的优点,克服各自的缺点,取长补短,从而改善了复合材料的性能。制备方法工艺简单、绿色环保、成本低。复合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有效提高了锂离子电池的性能。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导热尼龙66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导热尼龙66复合材料按重量百分比由以下组分组成:PA66树脂43.0-78.0%,石墨烯微片10.0-25.0%,抗氧剂0.2-0.8%,润滑剂0.5-3.0%,分散剂1.0-3.0%,球形氮化铝10.0-25.0%,成核剂0.2-0.5%。本发明的导热尼龙66复合材料具有导热率高、比重低、机械性能好。可以替代金属铝作为LED灯灯座,从而提高灯座的生产效率并降低成本。而且,本发明所用的制备方法对生产设备要求低,效率高,便于大规模生产。
中冶有色为您提供最新的安徽芜湖有色金属理论与应用信息,涵盖发明专利、权利要求、说明书、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实用新型内容及具体实施方式等有色技术内容。打造最具专业性的有色金属技术理论与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