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超介孔/大孔‑晶体墙复合材料的合成方法,属于分子筛的合成技术领域。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要点为:首先合成导向剂,其中导向剂充当一部分硅源,然后在合成介孔材料SBA‑16的体系中加入导向剂,将混合溶液转移到140℃的烘箱中陈化12h,接着将混合溶液的pH调节到碱性,继续在180℃的烘箱中晶化不同时间并高温煅烧得到孔径大小不同的超介孔/大孔‑晶体墙复合材料。本发明采用调节pH与高温焙烧相结合的方法制备超介孔/大孔‑晶体墙复合材料,通过控制高温晶化时间以及焙烧温度调控孔径的大小,实现超介孔/大孔‑晶体墙复合材料孔道大小的调控。
本发明公开一种陶瓷增强钢复合材料,所述复合材料基体为孪晶诱导塑性钢,所用增强体为陶瓷。通过将高硬度和高性能的陶瓷材料做为增强体与高强度、高韧性和塑性孪晶诱导塑性钢复合,克服铝镁基复合材料强度不足、塑性差以及使用温度有限等缺陷,有效提高材料的耐磨损能力。并且由于增强体的尺寸可以根据需要设计和调整,可以广泛适用于多种耐磨场合。本发明还公开了制作上述陶瓷增强钢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通过将基体孪晶诱导塑性钢浇注到固定有陶瓷增强材料的模型中制成,生产工序简单、对设备要求低、生产成本低,易于推广。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丝瓜络纤维和PLA制备高韧性生物可降解复合材料的工艺,将干丝瓜络清洗后,经干燥后粉碎,将粉碎后丝瓜络干纤维置于反应瓶中,加入NaOH溶液、H2O2溶液回流装置中进行回流处理,随后加入HCl溶液,加入氨基酸酯继续回流反应;抽滤,用纯水清洗处理后的丝瓜络后,将其置于真空干燥箱中干燥至恒重,待用;取干燥的改性丝瓜络、聚L‑乳酸于混合器中混合均匀,干燥混合料,加到挤出机中进行熔融共混,经挤出、冷却、切粒后得到复合材料。本发明的工艺,可以提高丝瓜络纤维的耐热温度,可用于制备生物可降解复合材料,并提高了复合材料的降解性能和韧性。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球形二氧化钛包裹硫化锂/硫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硫化锂功能材料的合成技术领域。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要点为:将1‑12g干燥后的硫粉在水浴条件下溶于100mL醇类有机溶剂中得到溶液A;待水浴温度升高至55‑60℃时向液A中加入0.655g氢氧化锂,升高水浴温度至80℃并保持10min得到溶液B;向溶液B中加入钛酸四丁酯并进行反应得到溶液C,将溶液C置于旋转蒸发器中旋蒸出溶剂即得球形二氧化钛包裹硫化锂/硫复合材料。本发明制得的球形二氧化钛包裹硫化锂/硫复合材料易于储存,而且二氧化钛包裹能够有效阻止放电产物多硫化物的溶解并缓解体积膨胀,进而提高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羟基功能化改性提升Fe0/Fe3O4复合材料对废水中Cr(VI)去除性能的方法,羟基功能化改性的具体过程为:将微米级零价铁和微米级四氧化三铁按照质量比1:0.05的比例混合均匀,再加入氧化锆磨球通过变频微电脑行星式球磨机进行机械球磨得到Fe0/Fe3O4复合材料,将Fe0/Fe3O4复合材料与无水乙醇在室温下通过机械搅拌进行反应,反应完全后用氮气吹干得到羟基功能化改性Fe0/Fe3O4复合材料,并于氮气氛围下保存。本发明中经过羟基功能化改性后制得的Fe0/Fe3O4复合材料对水中Cr(VI)的去除有着显著的效果,且去除率有明显提高,改性后增大其在水中的溶解度,减弱了球磨材料的疏水性,使其在反应中更好的发挥其氧化还原性。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包覆硅纳米片制备方法及碳包覆硅纳米片,通过将0.1‑1g碳源加入5‑20mL水中搅拌并超声分散10‑30min;加入0.1‑1g D50粒径10‑500nm的硅粉超声分散10‑30min;100‑200℃水热反应10‑24h后离心、真空干燥得碳包覆硅纳米片。该碳包覆硅纳米片由硅纳米片及包覆在周围的碳层组成。本发明公开了用上述碳包覆硅纳米片制备的硅基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通过将碳包覆硅纳米片、碳材料、碳源按质量比5‑12%:78‑85%:10%混合球磨,以3‑10℃/min升温至500‑1000℃煅烧5‑12h得硅基复合材料。该硅基复合材料包括碳包覆硅纳米片、碳材料和包覆碳层。本发明的碳包覆硅纳米片和硅基复合材料的碳包覆层缓冲了硅的体积膨胀,增强了导电性,硅基复合材料的双包覆碳层进一步抑制硅的膨胀,提高了首次充放电效率和循环容量保持率。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FTO表面的卤氧化铋/铋酸钙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具体为:1)以硝酸铋、硝酸钙为原料,以二乙烯三胺五乙酸、乙二胺四乙酸为形貌控制剂,通过与氨水溶液交叉旋涂,将前驱体分散在FTO表面,再经过煅烧得到片状CaBi6O10材料;2)采用旋涂将硝酸铋水溶液分散在CaBi6O10材料表面,通过低温保温反应后,将材料置于10‑40mmol/L KX溶液(X=Cl,Br,I)中,160‑180℃反应8‑15小时,经洗涤、干燥即得BiOX/CaBi6O10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成本低廉、光催化污染物活性高、结构稳定、循环稳定性良好,而且其对于多种混合污染物也表现出良好的光催化降解能力,在生活废水处理和工业废水处理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酸钙负载纳米零价铁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属于环境纳米材料制备以及重金属污染治理技术领域。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要点为:以Na2CO3溶液、NaHCO3溶液、尿素溶液和可溶性钙盐溶液为原料,通过直接沉淀法一步合成微米级棒状碳酸钙,再以制得的微米级棒状碳酸钙作为载体和分散剂,在脱氧环境中利用硼氢化钠原位还原氯化铁制得碳酸钙负载纳米零价铁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能够用于高效去除水环境样品中Pb(II)。本发明所制备的碳酸钙负载纳米零价铁复合材料可在较宽泛的重金属Pb(II)浓度范围内对其实现快速高效的去除,且处理完的水可达标排放,使其可作为水处理吸附剂大规模应用于环境领域。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磷酸铝‑树脂复合材料生产用反应釜搅拌罐,包括罐体和设置于所述罐体中的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包括倒置的L型搅拌轴和驱动所述L型搅拌轴转动的驱动电机,所述L型搅拌轴的竖向部分均匀设置有搅拌叶片,所述搅拌叶片的边缘设置刃口。该磷酸铝‑树脂复合材料生产用反应釜搅拌罐可以用于磷酸铝‑树脂复合材料生产过程,进行树脂和磷酸铝及其他固体物料进行固液混合,提高固液效率,最大限度的避免物料转移造成生产复合材料过程中的粉体物料损失。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花状铜/氧化铜微纳米复合材料负载贵金属燃料电池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属于燃料电池催化剂的合成技术领域。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要点为:以氯化铜为铜源,葡萄糖为碳源,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为表面活性剂和结构导向剂,去离子水为溶剂,水热合成花状铜/氧化铜微纳米复合材料,再将花状铜/氧化铜微纳米复合材料功能化后与贵金属前驱体在还原剂的作用下反应得到目标产物。本发明氧化铜作为过渡金属氧化物可以通过助催化作用,提高贵金属催化剂的活性,减少贵金属的用量,降低燃料电池催化剂的成本;载体中铜单质与氧化铜组成复合材料,铜的加入有效增强了材料电子传导性能,改善了过渡金属氧化物导电性差的问题。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单层2H相二硫化钼/微纳米碳复合材料的方法,具体过程为:以硫代钼酸铵和锂盐化合物为原料,通过简单的温度控制可以合成为插锂的2H相硫化钼块体,插锂的2H相硫化钼块体可以在水中水解自行剥离成2H相单层MoS2纳米片,再与微纳米碳自组装形成单层2H相二硫化钼/微纳米碳复合材料。本发明工艺操作简单,反应条件温和,所用试剂价格低廉,绿色环保。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吸附甲基橙的CPB@ZIF‑8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复合材料的制备过程是称取0.5g溴代十六烷基砒啶溶于50mL温度为50℃的蒸馏水中,加入0.5g经150℃干燥过夜的ZIF‑8,随后在温度为50℃、振荡速率为160r/min的条件下反应5h,反应结束后离心分离,并用蒸馏水洗涤三次,最后在烘箱内于60℃烘干得到目标产物CPB@ZIF‑8复合材料。本发明制备过程条件可控且制备简便,制得的CPB@ZIF‑8复合材料在废水pH值较宽的范围内对甲基橙吸附量大,吸附速率快,适用于低浓度甲基橙废水的吸附处理。
本发明涉及一种石膏基阻燃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复合材料包括第一组分和第二组分,第一组分以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物料:石膏20‑70份、纤维5‑10份、碳酸钠40‑80份、石墨2‑5份、α‑烯烃磺酸钠2‑5份、石膏缓凝剂2‑8份、填料2‑8份、硅酸二钙1‑3份;第二组分以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物料:30‑50份氢氧化铝粉末、5‑10份阻燃剂,第二组分和第一组分的重量比例为:(1‑6):20。两个组分均以水为分散介质,减少了有机溶剂的使用,减少了该复合材料对环境的污染,也减少了其对工作人员身体的损伤;该复合材料具有较好的阻燃性能,其耐火时间长,具有良好的隔热性能,从而给予了火灾中受困人员充足的逃生时间。
本发明涉及了导电复合材料领域,特别涉及到一种三维碳纳米管/聚乳酸导电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依次包括如下步骤:制备获得三维碳纳米管气凝胶的步骤、制备碳纳米管/聚乳酸复合材料的步骤、制备三维碳纳米管/聚乳酸导电复合材料的步骤;本发明制备的三维碳纳米管/聚乳酸导电复合材料,由于碳纳米管在聚乳酸中形成连续的三维导电网络,因而制得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导电性能,且本发明制备的三维碳纳米管/聚乳酸导电复合材料具有生物可降解性和生物相容性,制备操作过程简单,可连续大量生产,在导电薄膜、电磁屏蔽等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高强聚乳酸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依次包括:改性玻纤的制备步骤、利用改性玻纤和聚乳酸制备改性玻纤聚乳酸复合纤维纱线的步骤,然后利用改性玻纤聚乳酸复合纤维纱线通过逐层叠加制备高强聚乳酸复合材料的步骤。本发明通过加入聚乳酸达到对玻纤改性的目的,将聚乳酸和改性玻纤共混后造粒、纺丝、纺纱,将得到的复合纤维纱线在基板上缠绕、喷涂聚乳酸溶液,重复此缠绕/喷涂的工艺制备可获得高强聚乳酸复合材料,本发明的聚乳酸复合材料具有超高的拉伸强度,克服了现有聚乳酸类复合材料强度低和相容性差的缺陷。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ZIF‑67@PMMA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该复合材料的制备过程包括ZIF‑67材料的合成,并将干燥的ZIF‑67材料分散到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N‑甲基吡咯烷酮溶液中,该过程要在干燥无水封闭的条件下进行,随后将上述溶液滴加到去离子水中生成ZIF‑67@PMMA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容易分离回收,对于浓度为50mg/L的含镉废水吸附率达到97.58%。吸附后的复合材料用0.1mol/L的硫脲溶液洗脱再生,重复5次洗脱吸附实验仍保留68%的吸附性能。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装饰阻燃性能的复合材料及其施工方法,属于建筑用材料技术领域;所述的具有装饰阻燃性能的复合材料为双组份体系,分别为组分A和组分B,组分A以重量份计包括以下物料:石膏30‑100份、聚苯乙烯颗粒0‑30份、蛭石0‑30份、纤维1‑15份、碳酸钠50‑100份、石墨1‑5份、α‑烯烃磺酸钠1‑5份、石膏缓凝剂1‑10份、填料1‑3份、硅酸二钙1‑3份、颜料1‑5份;组分B为改性氢氧化铝,组分B占组分A重量的5‑30%。本发明中的具有装饰阻燃性能的复合材料耐火时间长,具有良好的隔热性能;本发明复合材料还具有装饰性,通过添加纳米级的颜料使得材料具有反光和装饰的效果,而所添加的经改性的颜料饱和度高、着色力强、分散性能好、遮盖力和不透明性高。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MOFs包覆高导电多壁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在钾离子电池中的应用,利用简单的室温液相法制得一维线状MOFs基复合材料前驱体粉末,然后在惰性气氛中煅烧制得一维线状高导电性的MWCNTs‑CoO@C纳米球复合材料,该方法制得的MOFs包覆高导电多壁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具有优越的储钾性能、高的导电性和结构稳定性,可用作高性能钾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制得的MWCNTs‑CoO@C纳米球复合材料的储钾机理为Co‑O‑Cx+3K++3e‑⇌Co+K2O+KCx。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绿色无污染、成本较低,易于大批量制备。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羟基磷灰石/聚乳酸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要点为:一种羟基磷灰石/聚乳酸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为:(1)将聚乳酸、表面活性剂和助表面活性剂溶解到有机溶剂中配制成聚乳酸的油相溶液;(2)将钙离子溶液和磷酸根离子溶液分别加入到步骤(1)配制的油相溶液中配制成钙离子乳液和磷酸根离子乳液;(3)将钙离子乳液和磷酸根离子乳液混合反应形成羟基磷灰石/聚乳酸的混合乳液;(4)挥发掉混合乳液中的有机溶剂,去除表面活性剂和助表面活性剂,即制得羟基磷灰石/聚乳酸复合材料。本发明的特点在于使用乳液混合法制得复合材料,制备出来的复合材料可选择性的调整比例以适应不同的需求。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复合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阻燃增强尼龙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一种阻燃增强尼龙复合材料,按照质量分数包括如下组分:尼龙66树脂40.0~60.0份、氰尿酸三聚氰胺盐MCA 6.0~18.0份、无卤阻燃协效剂0.5~6.0份、润滑剂0.1~2.0份、抗氧剂0.1~2.0和玻璃纤维5.0~18.0。本发明通过添加氰尿酸三聚氰胺盐MCA和无卤阻燃协效剂,增强了该阻燃增强尼龙复合材料的阻燃性。相对于纯的尼龙树脂,该阻燃增强尼龙复合材料具有较强的阻燃性。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HKUST‑1@PMMA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制备过程是将干燥的HKUST‑1材料在干燥无水封闭的条件下分散到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N‑甲基吡咯烷酮溶液中,随后将上述溶液滴加到去离子水中并过夜,分离,干燥得到HKUST‑1@PMMA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制备过程简单,易推广,实现了HKUST‑1的颗粒化,易回收,对浓度为200mg/L的含pb(II)废水,HKUST‑1@PMMA复合材料投加量为400mg,pb(II)的吸附率达到99.49%,0.2mol/L的硫脲溶液能使吸附后的HKUST‑1@PMMA复合材料再生,经重复5次洗脱吸附实验,吸附性能仍然保留了最初的74%。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玻璃钢复合材料污水处理池,包括:内模,内模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玻璃钢复合材料层,玻璃钢复合材料层包裹在内模的外表面上;内模由混凝土及设置在混凝土内的钢筋网制成,或者内模由砖砌而成;防水层,防水层涂覆在内模的内表面上。本实用新型采用高强度有机复合材料制造,抗酸碱、耐腐蚀、使用寿命长。另外,本实用新型便于整体化生产,密封性好、不渗漏,彻底避免因渗漏对地下水源造成污染和地基下沉。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磷酸锰锂/石墨烯/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为:以乙二醇和去离子水作为反应介质,首先在乙二醇中加入葡萄糖于130-150℃保温1-5h在线生成乙二醇葡萄糖苷类表面活性剂作为晶粒生成抑制剂,将氧化石墨烯分散到上述表面活性剂中,以氢氧化锂、可溶性锰盐和磷酸为原料,以去离子水为溶剂,通过调控使用乙二醇和水的体积比为3.5:1-1:1.5使得反应溶液的沸点控制在130-150℃,回流反应6-24h制得纳米磷酸锰锂/石墨烯复合材料,再与有机碳源复合制得纳米磷酸锰锂/石墨烯/碳复合材料。本发明合成的目标产品不仅有利于缩短锂离子在固相的传递距离,而且石墨烯与有机碳源裂解产生的无定型碳形成的导电网络大大增强了颗粒间的电子导电性能。
有机萘与无机银化合物的复合纳米材料,由1, 8萘酰亚胺单元、无机银单元和生物大分子单元组成;其中,所述的1, 8萘酰亚胺单元具有通式I的结构。该复合纳米材料兼具对细胞内DNA识别和损伤有机无机复合材料。相对于现有的核酸识别有机小分子而言,该类无机有机复合材料兼具了对细胞内DNA分子的检测,以及损伤DNA和诱导细胞凋亡的双重作用,是一种具有很大潜在应用能力的复合材料。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银离子的镍钴层状双氢氧化物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纳米功能材料的合成技术领域。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要点为:一种含银离子的镍钴层状双氢氧化物复合材料,该含银离子的镍钴层状双氢氧化物复合材料由镍钴层状双氢氧化物纳米片层及吸附于纳米片层之间及表面的银离子组成。本发明还具体公开了该含银离子的镍钴层状双氢氧化物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在制备抗菌材料中的应用。本发明制得的含银离子的镍钴层状双氢氧化物复合材料结构中含有二维纳米片层,吸附银离子多且分散性较好;本发明的制备过程简单,制得的复合材料由于负载银离子,对革兰氏阴性菌大肠杆菌和革兰氏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磷酸锰锂/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为:以乙二醇和去离子水作为反应介质,首先在乙二醇中加入葡萄糖于130-150℃保温1-5h在线生成乙二醇葡萄糖苷类表面活性剂作为晶粒生成抑制剂,将氧化石墨烯分散到上述表面活性剂中,以氢氧化锂、可溶性锰盐和磷酸为原料,以去离子水为溶剂,通过调控使用乙二醇和水的体积比为3.5:1-1:1.5使得反应溶液的沸点控制在130-150℃,回流反应6-24h制得纳米磷酸锰锂/石墨烯复合材料。本发明合成的纳米磷酸锰锂/石墨烯复合材料有利于缩短锂离子在固相的传递距离,复合的石墨烯具有良好的导电性,从而大大增强了颗粒内部锂离子的扩散速率和颗粒间的电子导电性能。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原位碳包覆二元过渡金属氧化物异质结碗状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首先以四水合乙酸锰和均苯三甲酸为反应原料,聚乙烯吡咯烷酮为表面活性剂,通过液相反应和液体流速精确控制制备碳包覆二元过渡金属氧化物异质结碗状纳米复合材料的前驱体粉末,然后通过氩气气氛中进行煅烧,得到类似碗状的原位碳包覆二元过渡金属氧化物异质结纳米复合材料,该纳米复合材料用作钾电负极时表现出优异的储钾性能,本发明制备MnO‑Mn3O4@C‑N碗状纳米复合材料的形貌均一、制备快速且晶粒尺寸分布均匀。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Na2EDTA耦合Fe0/Fe3O4复合材料去除水体中Cr(VI)的方法,具体步骤为:将零价铁与四氧化三铁混合均匀后放入球磨罐中,再加入氧化锆磨球,在机械球磨条件下间歇交替正反转球磨8h得到球磨Fe0/Fe3O4复合材料;将球磨Fe0/Fe3O4复合材料与石英砂混合均匀后填柱;将含Na2EDTA和Cr(VI)混合溶液通过填好的柱子实现对Cr(VI)的分离富集;使用后的柱子通过摩尔浓度为1mol/L的盐酸溶液活化再生后重复循环使用;对出水口废水进行收集,加入Na2S并收集沉淀,再调节溶液的pH<1,收集沉淀即为EDTA。本发明通过湿式固相机械球磨法制得Fe0/Fe3O4复合材料,工艺简单且成本低廉,能够大产量制备Fe0/Fe3O4复合材料,将Fe0/Fe3O4复合材料同Na2EDTA联合应用于环境中较为罕见,用于处理水中的重金属污染物性能优越。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GaP@C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在锂电池负极中的应用。GaP@C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磷化镓GaP磨成粉状,将GaP粉末置于管式炉中,加热至850~950℃,在携带有二甲苯的氩气气氛中,热处理0.5~2小时,携带有二甲苯的氩气流速为9~11 mL/min。本发明中通过对反应条件和气载碳源的控制,制备得到的GaP@C复合材料的粒径为50~500nm,在GaP颗粒表面形成了10nm左右厚的碳包覆结构,在该粒径和厚度下碳包覆结构与磷化镓的协同作用不仅可以提高材料的电子导电能力,而且能够抑制金属磷化镓在充放电过程中的体积效应,使复合材料能够获得更优异的循环稳定性能,制备方法简单实用,具备良好的应用前景。
中冶有色为您提供最新的河南新乡有色金属理论与应用信息,涵盖发明专利、权利要求、说明书、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实用新型内容及具体实施方式等有色技术内容。打造最具专业性的有色金属技术理论与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