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体积分数微米氧化铝陶瓷增强铝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的特征是依次经过混料、冷压以及致密化烧结过程,避免了设备复杂、造价昂贵、生产周期长以及耗能高的缺点。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强度高导电层状硅橡胶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将碳布/硅橡胶导电层A、镀银铜粉作为导电填料的橡胶导电层C以及镍纳米线和石墨烯作为补强的硅橡胶承拉层B;将导电层、承拉层交替铺入模具中形成多层ABC多层结构,热压硫化和二段硫化成橡胶片。其优点在于技术路线简单、成本较低、层和层之间不存在界面问题,所得导电橡胶材料兼具良好的力学性能和优异的导电性。2mm厚的ABC三层导电硅橡胶密度低至1.8g/cm3,电阻率可低至0.01Ω·cm,拉伸强度可达到4.12MPa以上,直角形撕裂强度可达到12.9N/mm以上,X波段电磁屏蔽效能高达50dB以上。可以应用于电子器件和航空器中作为高导电高强度要求的电磁屏蔽密封材料使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锂电极的赫斯勒合金Fe2CoAl/C自支撑复合材料,其制备方法包括:步骤1,按照铝、钴、铁的原子摩尔比为1:1:2称取铝源、钴源、铁源溶于蒸馏水中制备混合溶液;步骤2,制备质量浓度为40~200g/L的聚乙烯醇溶液;步骤3,将两种溶液混合均匀;步骤4,将碳纸在混合溶液中浸渍后放入烘箱中烘干;步骤5:将浸渍后的碳纸置于250~350℃的马弗炉中在空气氛围下预氧化2~5h;在650~850℃的管式气氛炉中烧结得到最终材料;本发明采用浸渍法和氧化还原法在碳基材料上添加带有本征磁性且亲锂的赫斯勒合金层,有效避免Li+不均匀的沉积和苔藓/树枝状锂的形成。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原位自生梯度WC强化CuW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将钨骨架在氩气保护下于真空渗碳炉中加热,然后将炉体抽真空后乙炔,保持2~10min,再将炉体抽真空至1Pa后保温,循环以上操作后保温,之后通入氮气使样品随炉冷却,得到WC梯度强化W骨架;将WC梯度强化W骨架在微机程控高温氢气气氛烧结炉中进行渗铜即得。本发明制备方法,提高了W骨架的高温强度和耐磨性;同时在渗碳过程中,由于骨架内外碳势的影响,WC在骨架的内外存在成分梯度。
本发明涉及阻尼材料,特别是一种宽温域高阻尼高分子复合材料,包括以下物质及质量份数:天然烟片胶70份、聚降冰片烯30份、酚醛树脂20份、受阻酚40份、氯化聚乙烯20份、防老剂4份、炭黑80份、松焦油15份、促进剂4份,本发明提供的材料阻尼温域宽,减震性能好,耐疲劳性好,用该材料制作的橡胶减震器,运行状况良好。
碳纳米管增强含镁羟基磷灰石骨水泥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将尿素、磷 酸氢二氨和硝酸钙溶液混合后再加入硝酸镁溶液在微波化学反应结束后得白 色悬浮液;滤去上层清液得F;将F放入氧化铝坩锅中在马弗炉中煅烧后再 在玛瑙研钵中研磨得含镁羟基磷灰石粉体;向其中加入硅烷偶联剂KH550、 无水乙醇超声分散得G;将碳纳米管置于无水乙醇中,后加入十二烷基苯璜 酸钠分散剂碳纳米管分散完全后,向其中加入样品G和过硫酸钾,超声分散 得K,将丙烯酸和衣康酸混合,得混合溶液H1并向溶液H1中加入柠檬酸钠 制得混合溶液H2;取样品K置于表面皿中,加入溶液H2后将其移入模具中, 固化成型即得所需要的产品。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测试复合材料层合厚板拉压性能的两侧面直腰形试样,试样的标距段横截面为正方形,正方形边长至少为15mm,试样端部横截面为长方形,长宽比为2∶1。该试样的尺寸适于机械加工,能够适用于现有的测试夹具,并且试验表明,此种尺寸的试样在加工时不容易断裂,可以有效地减少试样边界应力和层间分层,降低初始损伤率,能够使试样的拉压性能测试精度有较大的提高,同时还具有很优的效费比。
本发明涉及柔性纳米碳复合材料高温电发热膜及其制备方法,该高温电发热膜是由电发热膜桨料和玻璃纤维布组成,其特征是:电发热膜桨料是由固体材料和溶剂按质量百分比20‑40%:80‑60%组成,其中,固体材料是由50nm粒径以内的石墨、炭黑、银、氧化锌和稀土材料按质量比5:2:1:2:0.5组成,溶剂包括二甲苯、二甲基酰胺、聚酰胺脂和聚酰亚胺高分子溶液,按质量配比是1:4:1:4。本发明在原材料上解决了耐高温、阻燃、膜层附着力差等难题。本发明的电发热膜在高温(400℃)温度均匀性好、加热效率高、性能和稳定好。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碳/碳复合材料表面碳化铪纳米线增韧陶瓷涂层及制备方法,采用化学气相沉积和包埋两步法制备HfC纳米线增韧SiC陶瓷涂层,借助纳米线的拔出、桥联以及裂纹转向机制可以提高涂层的韧性,减小涂层的开裂趋势。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采用化学气相沉积和包埋两步法制备HfC纳米线增韧SiC陶瓷涂层,借助纳米线的拔出、桥联以及裂纹转向机制提高涂层的韧性,制备出结构致密的陶瓷涂层。本发明的HfC纳米线增韧SiC陶瓷涂层制备方法简单,从图2可以看出HfC纳米线增韧SiC陶瓷涂层比SiC陶瓷涂层更加致密完整,涂层中的晶体颗粒尺寸也比较均匀。
本发明涉及一种固定导向器叶片结构与成型,特别涉及一种航空发动机陶瓷基复合材料固定导向器叶片结构及其成型,属于航空发动机固定导向器制备技术领域。采用集成装配方式制备涡轮导向器叶片,零件采用铆接方式集成装配,装配结构采用SiC陶瓷基体实现“焊接”,避免常规缝制成型预制体引起的叶根部强度不足的缺陷;本发明采用第一下缘板、第二下缘板上的凸起与叶片直接限位铆接后,再与第三下缘板和第四下缘板通过铆接铆钉铆接,采用CVI工艺在整个产品上沉积SiC陶瓷基体,完成集成制备。使得SiC/SiC高压导向叶片具有了很好的工艺性,缘板与叶片的制备更简单,安装更可靠,此结构可以充分应用在小型发动机上,如民用涡轴发动机、涡喷发动机中。
本发明公开了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个图形化碳纳米管阵列,N大于等于2,该N个图形化碳纳米管阵列设置在同一平面且沿一X方向间隔排列,每个图形化碳纳米管阵列包括一基底以及多个碳纳米管垂直于所述基底的表面,每个图形化碳纳米管阵列中的多个碳纳米管排列成一预设图形,该图形包括一矩形、一第一三角形和一第二三角形,采用去离子水进行洗涤,搅拌的时长为2~6h,所述浓酸是体积比为浓H2SO4:HNO3=3:1的混合液,所述宏观体是由碳纳米管组成的定向排列片层彼此连接而成的可独立自支撑的三维网络体。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聚吡咯纳米球@碳化钛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制备方法利用低温化学氧化法对PPy与超薄碳化钛进行复合得到Ti3C2@PPy复合纳米球材料作为超级电容器的电极材料。原位聚合法操作简单、环保且高效,利用纳米球状PPy与层状超薄Ti3C2进行复合,使二者能够更充分的接触、比表面积更大、更有利于粒子传输和扩散,提高其应用性能。本发明主要采用低温化学氧化法制备Ti3C2@PP Ti3C2纳米球,该制备方法简便高效且绿色环保,球状结构的Ti3C2@PPy具有大的比表面积,更有利于电子传输和离子扩散,应用将更加广泛。为进一步在超级电容器、锂离子电池、电子感应产品等领域的发展和应用,做好了前驱物的制备工作。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料槽系统,包括有料槽,料槽四个侧壁上设有电磁铁,料槽底部设有FEP透明薄膜;沿料槽四个侧壁的底端开有凹槽,凹槽内设置有薄膜上压板及薄膜下压板;FEP透明薄膜的下方设有旋转座底板;旋转座底板中心处开有圆形通孔;FEP透明薄膜与旋转座底板之间还设有压电片旋转座,压电片旋转座包括有环形压电片旋转板,环形压电片旋转板上设有环形凸块,环形凸块的外壁设有齿轮齿;旋转座底板的下方设有步进电机,旋转驱动齿轮与环形凸块的齿轮齿啮合;环形压电片旋转板的上表面设有4个超声压电片。该系统能实现超声场与磁场的复合作用,并作用于料槽内的树脂材料。还公开了一种颗粒复合材料面曝光3D打印系统及方法。
本发明为一种基于接枝聚合法制备的POSS接枝氧化海藻酸钠复合材料及方法,其克服了现有技术中胶原改性剂制备过程中产生严重污染的问题,本发明制备过程绿色环保,方法简单,反应周期短。本发明采用下述原料制成:海藻酸钠3‑6g,水30‑50g,过硫酸铵1‑2g,乙烯基笼型倍半硅氧烷0.2‑0.8g,四氢呋喃2g,浓度为0.5g/ml的甲基丙烯酸水溶液10‑25ml,浓度为0.2‑0.5g/ml的高碘酸钠水溶液20ml。本发明首先利用接枝聚合制备POSS‑SAG‑MAA,然后将其与强氧化剂高碘酸钠反应,经透析冻干提纯后即得POSS‑OSA‑MAA。
一种陶瓷基复合材料高温拉伸夹具工装及其试验方法,该夹具工装采用夹头不直接接触试件的设计,将装置分为水冷非接触部分和接触部分,在水冷作用下,夹头的水冷接触部分很难因高温而损坏;通过两侧夹头夹持的方式,能够将夹头置于高温炉之外,进一步降低了高温损坏工装的可能性;采用夹块夹持试件,即使发生断水事故产生高温损坏,由于夹块对高温变形不敏感以及挡片连接固定,试验依然可以继续进行,不会对试验结果产生较大影响;发生损坏时,一般只需替换夹块和垫片,更加经济。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兼具耐磨和自修复功能的自清洁水滑石/纤维织物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采用原位生长工艺,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将棉织物、涤纶等不同种类织物在乙醇和水的混合溶液中清洗干净,烘干后备用;其次,配置不同水滑石前驱液,搅拌均匀后,加入反应釜中;再其次,将不同种类的织物浸泡到上述溶液中,一定时间后,进行水热反应,在织物表面原位生长不同种类的水滑石;最后,将上述织物浸泡在硬脂酸的乙醇溶液中进行改性,得到一种耐磨自修复水滑石自清洁织物。不同种类水滑石在纤维束表面能够均匀生长,形成多孔微纳结构,所得织物具有优异的自清洁性能,接触角在155°以上,滚动角小于5°。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蔬菜病虫害防治生物改性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选取非金属矿物为原料,对非金属矿物进行干法提纯、生防菌筛选、非金属矿物混合物生防菌固定、造粒、干燥、施用等工序组成。本发明制备方法原料为非金属矿物,生产过程无毒无害,可实现无污染物排放,高效、节能、环保、生产出绿色、无公害的农产品,且在提高了农产品的经济价值的同时,又有利于人的身体健康。
本发明涉及一种1D和2D连续纤维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层间断裂韧性测试方法,将楔形压头和DCB试样夹持在万能试验机上,楔形压头尖部对准断裂试样预制缺口,多次施加加载力,测得裂纹扩展长度为a1,a2,a3,a4,a5时各自加载力‑时间数据,绘制不同裂纹长度的加载曲线Fy~δ;依据所得有效加载曲线以及对应的裂纹起裂长度a,编程绘制柔度标定曲线根据公式计算能量释放率,绘制出GIc~a的裂纹阻力曲线。本方法不需要制作特定的铰接夹具,在此基础上实现对CFCC材料高温I型断裂韧性的测量。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泡沫镍原位生长硫化镍/二硫化钼空心球三维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无机材料领域,本发明在泡沫镍上构筑的硫化镍/二硫化钼复合空心球,空心球结构原位生长于导电三维泡沫镍的孔洞上,泡沫镍和硫化镍/二硫化钼空心球之间形成良好的连接,提高了材料的稳定性和导电性,主要应用于电催化析氧方向。硫化镍和二硫化钼复合形成空心球结构,活性位点充分暴露,二者协同催化,共同增强电催化析氧性能。在泡沫镍原位生长硫化镍/二硫化钼空心球的构建过程中,本发明采用一步水热法,工艺简单,有利于大规模生产。
本发明涉一种纳米增强基复合材料的搅拌摩擦锻造增材制造装置,包括搅拌摩擦增材主轴、等温锻造机构、龙门式机架和工作台四部分;搅拌摩擦增材主轴用于实现粉末或颗粒材料的混合、预热和供料,并将供料孔所输出的材料进行摩擦挤压,利用摩擦热和压力在基体上实现逐层增材成形制造;等温锻造机构用于实现对增材层的等温锻造和微整形;龙门式机架用于固定搅拌摩擦主轴和等温锻造机构以及实现搅拌摩擦主轴和等温锻造机构沿Y轴和Z轴的进给以及摆角调整;工作台用于固定基体和实现基体沿X轴的进给。本发明可以实现轻合金粉末料或颗粒料的高效高质量增材制造,具有效率更高、操作简便且能耗更低的优点。
本发明一种水下复合材料耐压壳体开孔后密封补强结构及应用,属于水下航行器领域;补强结构由内孔套、外孔套、密封盖、密封圈和顶紧螺母构成。其中内孔套与外孔套的底板分别与壳体孔周内外表面通过高粘度的环氧树脂胶粘接。为了防滑,底板部分内外表面均需要滚花处理。在内孔套上筒体设有一道密封圈,以保证内外孔套筒体贴合面的密封性。顶紧螺母与内孔套筒体上加工的螺纹配合,使得内外孔套的底板将孔周壳体越夹越紧。密封盖设有密封圈,完成内孔套筒体的密封。此补强系统中内外孔套配合使用可以提高壳体孔周边的结构强度,两道密封保证了补强后壳体的密封性能,可用于不同类型的开孔壳体结构。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成本高性能的铜石墨复合材料电刷,该电刷由石墨粉、铜粉、硅粉和沥青粘结剂原料经传统的粉末冶金铜石墨电刷工艺先搅拌混合、后压制、再烧结工艺制作而成,本发明工艺和材料成本低廉,电刷性能提高显著,可满足换向器、集电环电机用电刷的使用要求。
本发明涉及一种加入复合材料的高强度抗渗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由水泥、砂子、纤维、纳米材料、减水剂、水混合制成,控制水胶比小于0.4,砂胶小于0.5。本发明结合了纳米材料和高强纤维,提供在双重材料下的混凝土配合比以及制备方法,在简化的同时使得混凝土力学性能与耐久性指标能够得到提高。
一种用于复合材料铺放设备的接触式自动标定装置及方法,包括标定测头、把球和控制系统三部分组成;其中标定测头和把球分别安装在机床主体和模具上;标定测头内部带有接触开关并与控制系统相连,当标定测头与把球触碰时,控制系统自动记录机床当前的位置信息;通过控制程序,标定测头按照设定的运动轨迹接触把球,并记录所有接触点的位置信息;控制系统根据所测得的坐标点拟合求出把球球心在机床坐标系下的坐标,完整模具标定。本发明自动化的标定流程与高效的拟合算法,可极大的提升设备标定过中的标定精度与标定效率,减少人为因素对最终制件质量的影响。
本发明属于航空结构力学领域,特别是涉及到一种复合材料机翼梁结构剪切设计许用应变的确定方法。该方法包括:从具有结构全部细节特征的梁结构上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多个结构剖面作为多组梁试验件;对多组梁试验件开展拉伸试验,得到梁结构的应变数据;将应变数据进行曲线拟合,按梁结构最小剖面刚度,给出剪切设计许用应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苯并噁嗪树脂基耐烧蚀、隔热复合材料及其成型方法,其组分包括30~40重量份的苯并噁嗪树脂、60~70重量份的硼酚醛树脂、100重量份的丙酮和160重量份的丙烯腈碳纤维,在200~210℃的温度条件和4~15MPa的压力条件下固化20~30min。本发明在保证固体火箭发动机用喷管耐烧蚀、隔热扩张段、隔板内、外衬及背衬等部件各项性能不降低的基础上,能降低制品缺陷率,改善树脂基体韧性,提高模压制品后续可加工性。
本申请属于材料性能测试领域,涉及一种复合材料轨道剪切试验用辅助对中安装装置。包括底座(1)、转动杆(3)及V型凹槽板(5),底座(1)上设置两个同轴的安装孔(41),用于固定试验夹具的加载杆;转动杆(3)设置为可转动结构,其末端安装一V型凹槽板(5),V型凹槽板(5)包括两个卡爪(52),卡爪(52)恰好伸进试验件的V型槽口内,并且两个卡爪的连线与所述安装孔(41)的轴线重合,从而实现试验件与试验夹具的中轴线重合。本申请可方便的实现试验夹具与试验件的对中安装,保障试验件V型缺口部分的中心轴线与试验机的加载轴线重合,提升试验夹具和试验件安装的对中性,降低了人为误差,提升了试验结果精度。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备SiC纤维的陶瓷基复合材料螺旋弹簧的模具及方法,首先采用碳化硅纤维制备一种准一维纤维编织绳,采用该SiC纤维绳制备螺旋弹簧预制体;采用化学气相渗透法在预制体的SiC纤维表面制备BN界面层,然后采对螺旋弹簧预制体预致密化,在多轴数控机床上采用立方氮化硼或金刚石特种刀具螺旋弹簧叶片进行加工,最后制备防氧化涂层。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可设计性强、成型效率高、制备成本低等特点。本发明螺旋弹簧是近尺寸成型,成型精度高、毛坯材料去除量少;所制备的SiC/SiC螺旋丝直径0.5~5mm,弹簧螺旋丝材料抗剪切强度范围为200~500MPa;弹簧刚度系数为10~50N/mm。
本发明一种复合材料圆柱形耐压壳体径向位移测量机构和方法,属于位移测量领域;包括测量模块和固定模块,多个测量模量沿周向均布、并通过固定模块固定于被测壳体内;所述测量模块的探头与壳体内壁接触,通过多个测量模块探头的压缩量和复原量得到壳体受压时各位置的径向位移。本发明通过简单的机械部件装配能够解决测量圆柱壳在承受外压时的径向位移问题。将整个机构直接固定在壳体的金属裙边上,由于壳体金属裙边处强度和刚度较大,以此处作为整个机构的安装基准,能够保证测量数据的准确性。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刚度复合材料层合板的有限元建模方法,通过Python和PCL语言进行编程,将Patran有限元建立的有限元模型中层合板壳单元的纤维角度、节点的信息通过运行文件直接提取出来,计算出每个壳单元的中心节点坐标,如果壳单元尺寸较小,可近似将该点的纤维角度视为该单元的纤维角度,最后将每个壳单元的纤维角度按照设定的曲线轨迹进行重新赋予壳单元属性,实现该层合板的纤维曲线铺设。利用Patran和Python结合得到的变刚度层合板模型,再将模型提交Nastran进行求解分析,通过Patran导入进行可视化处理。该方法联合Python和PCL两种编程语言,不需借助其它平台,利用Patran可实现变刚度层合板的有限元建模。
中冶有色为您提供最新的陕西有色金属理论与应用信息,涵盖发明专利、权利要求、说明书、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实用新型内容及具体实施方式等有色技术内容。打造最具专业性的有色金属技术理论与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