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农业化学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可降解农残的二氧化钛溶胶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将纳米二氧化钛溶胶分散在预先制得的壳聚糖硒或壳聚糖银基体上,合成均匀的钛‑壳聚糖复合体系,即为所述可降解农残的二氧化钛溶胶。本发明制得的可降解农残的二氧化钛溶胶由无机材料组成,壳聚糖具有成膜性和通透性、吸湿性和保湿性等优点,复合材料必然将在叶面上成膜时间更久,长效发挥二氧化钛及壳聚糖的杀菌抗菌性能及降解农药残留能力。本发明制得的可降解农残的二氧化钛溶胶不污染环境,不破坏作物叶片角质层,是一种环保、经济、安全、高效、具有开发前景的光催化杀菌剂。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3D打印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由以下质量份数配方成分组成:石墨粉10‑20份、催化剂2‑4份、聚醚多元醇6‑8份、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2‑3份、无机粉末材料3‑6份、纳米二氧化锆2‑6份、乙烯基酯树脂13‑15份、食品级颜料1‑2份、膨胀珍珠岩6‑10份、木质纤维10‑20份、异氰酸酯4‑6份、食品级合成蜡3‑5份、有机溶剂1‑3份,本发明制备出了一种无毒、低碳环保,综合性能优越,有较高经济价值和广阔市场前景的3D打印复合材料。
一种石墨烯‑‑二氧化钛复合光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首先,在超声震荡器作用下将蒸馏水、无水乙醇、氧化石墨烯、醋酸充分混合得到B溶液,再将钛酸四正丁酯和无水乙醇在磁力搅拌下得到A溶液,最后将A、B两种溶液混合,经搅拌、静置陈化、干燥、研磨、氮气保护下煅烧后得到石墨烯—二氧化钛复合光催化材料。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材料价格低廉、易于实施,制备出的石墨烯‑‑二氧化钛复合光催化材料相比于离子掺杂改进的二氧化钛具有更优异的光催化性能;该制备方法结合了石墨烯的强导电性、大比表面积等优点和二氧化钛纳米粒子特性,使得复合材料表现出更好的吸附、电子转移和光催化等性能。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电线料,采用聚烯烃弹性体、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和聚乙烯三者组成的聚烯烃基料;采用表面包覆碱式锡酸锌的氢氧化铝,具有优异的阻燃和抑烟性能;采用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作为交联剂,改善阻燃剂的分散性,增加制品的机械性能;采用钼酸铵和氢氧化铝的混合物,进一步抑制烟气;采用尼龙6/粘土纳米复合材料作为协同阻燃剂;采用硼酸锌延长聚烯烃材料的老化寿命;该电线料阻燃和抑烟性能优异,且无卤素,安全可靠。
本发明属于功能材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杂化结构可全生物降解复合隔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复合隔音材料由具有微米结构可生物降解或光降解纤维和纳米纤维所构成的复合纤维层与熔喷纤维层进行复合得到。所述的纳米纤维通过静电纺丝制备。本发明将静电纺丝所得纳米级纤维与可生物降解或光降解纤维结合,大大提高了复合材料的隔音性能,同时可生物降解或光降解纤维以及可生物降解聚合物的使用满足绿色环保的理念,使其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一种锂离子电池CA/Fe2O3/PPy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将间苯二酚和甲醛混合,用碳酸钠作催化剂,制备碳气凝胶;步骤2:配制FeCl3溶液和NH4H2PO4溶液,加入碳气凝胶、聚乙烯吡咯烷酮,超声波震荡30min,磁力搅拌30min;步骤3:将溶液转移到聚四氟乙烯内衬中,加入100mL去离子水,进行保温处理,冷却到室温。用去离子水洗涤3次以上,放入60℃真空干燥箱中保温8h,烘干收藏,得到CA/Fe2O3;步骤4:将CA/Fe2O3复合材料溶于去离子水,搅拌均匀,加入十二烷基硫酸钠,加入吡咯单体和氧化剂,搅拌反应4h;步骤5:将溶液离心分离,用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洗涤,在80℃真空干燥8h。本发明的负极材料容量高且循环性能好,在便携式电子设备和电动汽车等领域具潜在应用前景。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石墨烯改性的驱蚊夜光型3D打印磁性材料,其由以下重量份计的原料组成:聚乳酸40~50份、本体法ABS20~25份、乳液法ABS10~20份、苯乙烯‑丙烯腈‑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共聚物5~10份、丁基三苯基溴化膦0.01~0.05份、复合填料5~10份、磁性复合材料15~30份、功能材料1~3、石墨烯量子点及多孔石墨烯;所述石墨烯量子点占聚乳酸的重量百分比为0.5~1%,所述多孔石墨烯占ABS总重量的重量百分比为0.1~2%。该一种石墨烯改性的驱蚊夜光型3D打印磁性材料,不仅具有更加优异的力学电学性能和磁性能,而且具有最佳的驱蚊效果和夜光性能,进一步拓宽了3D打印材料的应用范围。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溶性羟基氧化铝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可溶性铝盐溶于去离子水中形成溶液A;可溶性柠檬酸盐溶于去离子水中形成溶液B;可溶性碱溶于去离子水中形成溶液C;溶液B逐滴加到溶液A中,搅拌形成混合液D;溶液C逐滴加入混合液D中,搅拌形成混合液E;混合液E转移到密闭水热反应器中,在120‑200℃下反应6‑24小时后,自然冷至室温得到应液;反应液离心的沉淀物用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交替离心,重分散于去离子水中,调pH至8.0‑10.0,得水溶性羟基氧化铝纳米颗粒。本发明原料均为无毒绿色、来源丰富易得、成本低廉,合成工艺简单;颗粒结晶度和胶体稳定性极好,可广泛用于涂层材料、复合材料、生物材料等领域。
本发明为一种具有高抗剪和高抗震性能的砌体墙的制造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砖取出,用聚乙烯醇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作为砌筑砂浆,采用“三一”砌筑法进行砌筑;砌筑完成后对墙体的两面进行抹灰,抹灰砂浆为高韧性材料;其中,所述的高韧性材料由以下物料的配比制得,其中,质量比水:胶凝材料:石英砂:纤维=1 : 2.44 : 0.8?1 : 0.038,其中胶凝材料为水泥+粉煤灰,粉煤灰占胶凝材料总量的40%?50%;抹灰后1?7天内对墙体进行洒水养护,之后在室外环境条件下养护至28天龄期即得到砌体墙。本发明方法可以明显改善砌体墙的抗剪性能,使得抗震性能也得到大幅度提升。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烟无卤阻燃电缆料的生产工艺,包括复配阻燃剂和复合材料制备两步骤。本发明通过将氢氧化铝、磷酸三甲苯酯和水滑石复配而成的阻燃剂添加混合在EVA树脂中,氢氧化铝和水滑石具有良好的抑烟作用,因此复配体系的发烟量少,具有较好阻燃性能和力学性能。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蔗渣纳米纤维素的制备方法。该方法为:将蔗渣与质量分数5%~25%的NaOH溶液充分搅拌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将混合物在室温~80℃条件下加热搅拌反应;在混合物中滴加H2O2,搅拌反应1~3h;离心洗涤至pH为6~8,超声5~30min, 得到蔗渣纳米纤维素悬浮液。本方法制备的纳米纤维素可作为制备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的功能性填料以及应用于食品行业、造纸行业、生物医药及化妆品中。
一种秸秆纤维可降解发泡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复合材料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秸秆的碱化与改性,聚氯乙烯混合料的制备,秸秆纤维可降解发泡材料的成型。本发明制得的秸秆纤维可降解发泡材料具有良好的物理力学性能、化学稳定性强、强度高,且环保可降解,主要材料秸秆来源于废料的二次利用和聚氯乙烯可通过回收获得,可以节约资源,制造成本比传统塑料发泡材料低。
本发明属于电极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锂硫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锂硫电池正极材料为硫酸钡包覆硫的复合材料,通过硫酸钡对硫正极材料的包覆,有效提高了正极材料的离子导电率;制备工艺中,使用软模板法制备锂硫正极材料,不需要高温与高压,在乳化过程中通过调节乳液的组成可以控制颗粒大小,形成均匀分散的硫酸钡包覆硫结构,有效提高了锂硫电池电化学性能。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氧化石墨烯包裹金属有机骨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氧化石墨烯和金属有机骨架材料的质量比为1‑100:20000;其包裹的氧化石墨烯层数为1‑10层。将金属有机骨架材料分散到水中,搅拌分散均匀;然后加入聚二烯二甲基氯化铵溶液、三羟甲基氨基甲烷和氯化钠,搅拌后离心干燥;将修饰的金属有机骨架材料粉末重新分散到水中,加入少量氧化石墨烯水溶液,搅拌离心得到氧化石墨烯包裹的金属有机骨架材料。本发明过程简单,常温操作,原料丰富可控,过程环保,制备的复合材料包裹的氧化石墨烯层数为1‑10层。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杂化PAN硅气凝胶改性的阻燃聚丙烯发泡板及其制备方法,该发泡材料中加入的杂化PAN硅气凝胶具有独特的纳米多孔结构,在发泡过程中可吸附于树脂熔体中,达到改善熔体强度、阻燃、成炭、形核等多种功效,并可显著提高发泡体的回弹性,改善产品使用性能;再结合石棉绒、空心二氧化钛微球等材料,最终制得了具有优异阻燃效果的高弹、轻质、保温、耐候的发泡聚丙烯复合材料,不使用传统阻燃剂,更为经济环保,极具应用前景。
本发明提供一种热固性树脂超低密度层压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热固性超低密度层压材料由增强材料浸渍混合胶液后经层压热固化制得,混合胶液包括空心玻璃微球、长链环氧、环氧树脂、固化剂、促进剂与溶剂,由于混合胶液中添加的长链环氧使得空心玻璃微球能够被大分子量的长链环氧所包覆,与树脂混合包裹后形成空间上稳定的网络结构,环氧树脂分子与分子之间长链环氧的贯穿糅合以利于保持空心玻璃微球在树脂中稳定悬浮,提高了空心玻璃微球在树脂中均匀分散的稳定性,从而使空心玻璃微球在胶液中能够混合均匀,大量的添加量能够使环氧树脂复合材料质量大幅减轻,同时兼具纤维增强材料的特性,从而使本发明的层压材料质量更轻的同时具有相当的强度。
本发明为一种稀土氧化物包覆空心玻璃微珠混凝土材料,涉及复合功能材料技术领域,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废玻璃20‑50份、稳定剂0.5‑2份、尿素1‑3份、硫酸铵0.5‑1.5份、氢氧化钠溶液100‑300份、稀土化合物0.3‑2.5 份、去离子水100‑500份、无水乙醇50‑200份、硝酸铁0.5‑1.5份、表面活性剂0.03‑0.07份、阴离子盐0.1‑1份。本发明提供的稀土氧化物包覆空心玻璃微珠复合材料同时体现稀土和空心玻璃微珠的两种特性,生成结构非常稳定的稀土配合物,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尿素包裹型纤维素基高吸水树脂的制备方法。本方法将植物纤维素的多糖主链经自由基引发接枝共聚丙烯酸、丙烯酰胺单体,制备纤维素基高吸水树脂,然后将纤维素基高吸水树脂粉末与海藻酸钠水溶液、尿素共混,直接滴入氯化钙水溶液中交联制备纤维素基高吸水树脂/海藻酸钙/尿素复合材料,海藻酸钙凝胶层将纤维素基高吸水树脂和尿素包裹在内,尿素释放需分别通过纤维素基高吸水树脂层、海藻酸钙层,从而起到缓释尿素作用。该方法易操作、降低了树脂的合成成本,赋予了高吸水树脂生物可降解性,同时在其吸水保水功能上开发了控释缓释肥料性能,有助于保持土壤水分和提高肥料利用率,促进可持续高效农业的发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维动作捕捉仪感测复合膜。三维动作捕捉仪感测复合膜包括运动传感器、处理单元、存储单元、控制单元和显示单元;所述运动传感器,包括绝缘层,感测电极以及感测复合膜;所述感测复合膜的至少一部分埋入所述绝缘层中以接触所述感测电极,所述感测复合膜是由压电材料薄膜和压阻材料薄膜组成的柔性复合材料。本发明通过提供一种三维动作捕捉仪感测复合膜中使用的感测复合膜,以实现在保持原有压电性能的同时感测薄膜的韧性及强度得到进一步改进,以及三维动作捕捉仪感测复合膜生产工艺的简化和检测模块的小型化。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温频率选择表面材料,为层状结构,由下至上依次包括基底层(石英纤维增强聚酰亚胺树脂基复合材料)、中间介质层(耐高温聚酰亚胺薄膜)和金属型频率选择表面层。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将聚酰亚胺溶液涂覆到石英纤维布上制成预浸料,再将预浸料制成基底层;在聚酰亚胺薄膜的表面制备一层金属镀层,再在金属镀层上刻蚀出频率选择表面,得到中间介质层/金属型频率选择表面层;将聚酰亚胺粘结剂涂覆于基底层表面,再采用热模压法将基底层与中间介质层/金属型频率选择表面层粘合成一个整体,即得到中温频率选择表面材料。本发明的中温频率选择表面材料耐温等级显著提高,可以短期耐受400℃~600℃,具有较好的耐温性能。
本发明涉及一种三元脂肪酸‑二氧化硅复合定性相变材料的制备方法,以脂肪酸为相变芯材,并根据适用温度范围选择三元低共融物脂肪酸的种类,利用具有三维网络结构的二氧化硅为无机载体对芯材进行封装束缚,从而得到相变温度和潜热有所不同的复合定形相变材料。载体的支撑作用可以保证相变材料的不流动性和可加工性,可确保其在相变过程中不发生渗漏现象,因此整个复合材料仍能保持其固体的形状和性能,从而保证了复合定形相变材料的储能稳定性质。本发明的复合定形相变材料潜热高且相变温度可调,无明显相分离现象,可广泛应用于建筑节能材料、调温服装、太阳能利用、医疗材料和余热回收等领域。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石墨烯的导电基藻类凝絮泡沫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制备方法为:将藻类生物质中顺序投入阴离子聚合物聚丙烯酸和阳离子表面活性剂西吡氯铵,或者阳离子聚合物聚乙烯亚胺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搅拌形成含水率低于70%的絮状颗粒,过滤得到藻类凝絮体;将氧化石墨烯悬浮液加入胶凝剂和起泡剂,高速搅拌使三者充分混合均匀,超声处理,得到含助剂的氧化石墨烯溶液;将藻类凝絮体浸渍于含助剂的氧化石墨烯溶液中,取出,转移至水合肼还原剂中还原,取出,洗涤干燥,得到基于石墨烯的导电基藻类凝絮泡沫材料。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藻类生物质浓缩快,含水率低,工艺简化,成本降低,制备的复合材料性能稳定均一。
一种导电基底上负载双金属锗酸盐纳米片复合储能材料的制备方法,先通过水热反应的方法在导电基底表面生长直立的双金属锗酸盐纳米片,然后在氮气中煅烧后即可获得导电表面生长直立的双金属锗酸盐纳米片的复合材料;本发明的特点是采用简单的化学合成手段,制备出具有高比表面积、导电性好、容量和稳定性均优于传统材料的导电基底上负载双金属锗酸盐纳米片复合储能材料。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乳酸抗菌除甲醛母粒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1)预处理聚乳酸原料;(2)将一半预处理聚乳酸溶解于有机溶剂中,在超声搅拌下,滴加抗菌复合物水分散液,超声搅拌,喷雾干燥得抗菌母粒;(3)将一半预处理聚乳酸溶解于有机溶剂中,在超声搅拌下,滴加硅藻土/无机氧化物水分散液,超声搅拌,喷雾干燥得除甲醛母粒;(4)将两种母粒混合拌匀获得混合物,造粒得聚乳酸抗菌除甲醛母粒。本发明经过合理的搭配硅藻土/无机氧化物和抗菌复合材料,功能添加剂之间的协同作用,使得聚乳酸母粒具有优异抗菌和除臭性能以及抗甲醛特性,满足多功能聚乳酸母粒的需求,进一步拓宽聚乳酸母粒的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附着力强的环氧树脂基散热粉末涂料,以双酚A和环氧氯丙烷为原料,纳米碳管为导热填料,通过原位聚合法得到改性环氧树脂,使碳纳米管与环氧基团形成远大于范德华力的作用力,有利于两者之间的应力传递,提高了两者之间的界面结合力和相容性,改善了涂料存储稳定性;同时添加壳聚糖、改性助料等为增强填料,复合材料中碳氯键的伸缩振动强度减弱,C、Cl原子与周围原子的结合力增强,改善了各组分在涂料中的分散性,促使碳纳米管与涂料充分接触并起到额外的物理交联点的作用,形成散热通道,有利于热量的散发,本发明散热涂料分子间的凝聚力强,具有抗老化、附着能力强的优点。
本发明涉及一种膨胀阻燃硅橡胶及其制备方法,由以下组分及重量份含量组成:含乙烯基端基聚硅氧烷90~95、含氢聚硅氧烷5~10、催化剂0.3~0.5、膨胀型阻燃剂20~30,其中膨胀型阻燃剂由多聚磷酸铵、四[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和三聚氰胺‑聚酰亚胺超分子网状复合材料组成。本发明通过采用超分子技术改性阻燃剂及制备阻燃硅橡胶,使所得的硅橡胶的燃烧性能明显减低,力学性能、热稳定性能和阻燃性能均显著提高,拓宽了其应用领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桥面漂浮系杆拱桥的改造方法,属于施工方法领域。本发明包括:1)拆除拱桥横梁处桥面铺装,凿除桥面板端头的混凝土直至横梁上表面,空心板最外侧边腹板不凿除,使横梁上方两排空心板之间形成一个连通的凹槽;2)在混凝土凿除处的横梁顶面进行植筋,并植筋一端勾住桥面板,增强桥面板与横梁的连接;3)向所述的凹槽以及桥面板顶部与横梁之间填充满高韧性复合材料;4)在最短吊杆的横梁与拱肋间增设一条纵向的钢梁和一条斜向的钢梁,以限制桥面纵向与横向位移;5)在桥面系中间设置伸缩缝。本发明可以防止短吊杆长期受到设计中没有考虑在内的弯剪力,使其不会产生结构性积累损伤,且可以防止因单根吊杆断裂导致的桥面结构垮塌风险。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导热散热器外壳的制备方法,属于散热外壳制备技术领域。针对现有的散热材料制备的散热外壳由于其导热率太低,无法满足其散热的要求而限制了其广泛应用的问题,本发明首先将碳纤维置于丙酮水溶液进行浸泡,得到退浆处理碳纤维,将其利用浓硝酸溶液进行表面改性后,得到表面改性碳纤维,再将其与干燥处理过的聚酰胺树脂尼龙6、氧化镁等物质进行混合搅拌后,对其加热,并将自制的硅烷偶联剂水解液均匀洒至其中,再置于双螺杆挤出机中进行挤出造粒,得到导热复合材料颗粒,最后置于注塑机中进行注塑成型即可得到高导热散热器外壳。本发明制备的高导热散热器外壳散热性能优越,导热系数达到66W/m·K以上,热扩散系数达到27.5mm2/s以上。
一种轻量化新能源汽车空调壳体用材料,包括主料和助剂,所述的主料包括无规共聚聚丙烯、干酪素、二丙酮醇、硅酸铝陶瓷纤维、醋酸乙烯酯;所述的助剂包括高铝粉、丙烯酸异辛酯、二异氰酸酯、马来松香、次氮基三乙酸、28%的氨水和三羟甲基丙烷。本发明的复合材料具有重量轻、成型简单、可回收、表面强度高,抗拉伸性好,耐酸碱腐蚀、耐水性好,可以用于汽车空调壳体上,有利于实现汽车的轻量化,尤其是新能源电动汽车。
中冶有色为您提供最新的江苏无锡有色金属理论与应用信息,涵盖发明专利、权利要求、说明书、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实用新型内容及具体实施方式等有色技术内容。打造最具专业性的有色金属技术理论与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