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电化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用于全固态薄膜锂离子电池负极及其制备方法。包括电极基片、基片表面的负极薄膜,基片表面的负极薄膜为磷化钴薄膜;制备方法是a.将金属钴粉末与赤磷粉混合,混合比例是金属钴比赤磷粉为1∶1~3(摩尔比),混合均匀研磨,压片制成脉冲激光沉积所用的靶;b.将靶和基片放入真空沉积腔内,靶与基片距离25-50mm,工作气体为氩气气氛,基片温度为500-700℃;c.激光器的激光束经透镜聚焦后入射到旋转的靶上,经激光束激发的粒子溅射到基片上。磷化钴薄膜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性能,化学稳定性好,作为高性能锂离子电池的负极薄膜,具有良好的充放电循环可逆性,。其制备方法简单,节约材料。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硅量子点自组装锂电池电极材料,将单质硅在惰性气体保护下通过机械剥离为量子点级别的硅量子点,然后与氧化锡纳米线、导电剂自组装为粒径在10‑20μm的大颗粒状电极材料,其优点是,以量子级别存在的硅大幅减小了因锂脱嵌造成颗粒破碎,引入的氧化锡纳米线缓冲了电极大颗粒体积变化,并进一步自组装过程中使用的导电剂为石墨烯、碳纳米管或碳纤维,有效防止硅颗粒与导电网络的脱离。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可逆过充保护用凝胶聚合物复合隔膜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电活性导电聚合物溶于有效溶剂中,将得到的溶液采用蘸涂法将该溶液涂覆在非活性聚合物薄膜表面,干燥后得到聚合物复合隔膜;所述电活性导电聚合物与非活性聚合物的质量比为0.1~20:80~99.9。本发明的制备工艺简单,对设备要求低,有利于工业化生产;制备的隔膜具有电压敏感的优点,能对电极材料起到积极保护的作用,适用于解决锂离子电池的过度或超压充电导致的安全隐患问题。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电池生产设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锂电池极耳生产用切割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安装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中心处内嵌有液压伸缩杆,所述液压伸缩杆的底部固定套接有连接板,所述支撑板的顶部设置有钝刀,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安装有与钝刀配合使用的挡块;本实用新型通过转动定位块上的丝杆,可以在导轨和导槽的作用下使其支撑板在底座上左右移动,从而达到带动钝刀和挡块进行移动,达到可以切割出不同长度的极耳,使其实用性更强,通过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的作用,可以使极耳切割后的废料掉入到储存盒中,无需工作人员手动打扫,并且保障了支撑板和底座顶部的整洁性。
本发明涉及锂电池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锂电池负极的球形化钛硅碳复合陶瓷及制备方法。包括如下制备过程:(1)将钛、硅、碳混合球磨制得混合物;(2)将混合物在直流脉冲电场下进行无氧高温烧结,制得Ti3SiC2/SiC六方相球形颗粒;(3)将Ti3SiC2/SiC颗粒与极板进行压制、粘结,制得锂电池负极材料。本发明制得的钛硅碳复合陶瓷与传统钛硅碳负极材料相比,通过在直流电场下产生的等离子体对颗粒尖端的刻蚀,促进颗粒转变为纳米球形颗粒,制得的负极颗粒形貌规则,具有较好的均匀性和流动性,有利于锂电池的性能提升。
本发明提供了基于铜锡合金的三维氧化亚铜‑纳米多孔铜锂离子电池负极的一步制备法,将铜锡合金片打磨抛光,用水洗涤后置于氢氟酸与硝酸的混合溶液中进行去合金化处理,在去合金化的过程中形成纳米多孔铜并在纳米多孔铜表面原位生长出覆盖纳米多孔铜的氧化亚铜纳米薄膜,控制去合金化温度为50~90℃,待铜锡合金中的锡完全去除后即完成去合金化处理,然后用水和乙醇洗涤,即得三维氧化亚铜‑纳米多孔铜锂离子电池负极。本发明的方法能简化锂离子电池负极的生产工艺和有效提高锂离子电池负极的循环性能和倍率性能。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爆锂电池壳体,包括底座和盖板,盖板上设有薄板区域,薄板区域的厚度小于盖板上其它区域的厚度。薄板区域的厚度根据实际应用而定,由于薄板区域的厚度小于盖板其它区域的厚度,所以薄板区域的耐压临界点小于其它区域的耐压临界点,当电池壳体内的压力达到薄板区域的耐压临界点(比如102~110KPa)后,薄板区域被电池壳体内的压力冲破,电池壳体内的压力得到释放,不会导致电池壳体爆炸,达到防爆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防爆锂电池壳体具有防爆、抗挤压、抗冲击的特点,所以具有良好的安全性能,批量生产质量稳定性好,并且加工简单、成本低廉;薄板区域损坏后便于维修,所以具有推广价值。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介观结构的锂电池正极材料前驱体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一步共合成:将锂盐溶液和镍钴锰混合液混合,通过二氧化碳‑氢氧化锂缓冲体系调节其pH值为5.5~7.5,搅拌反应2~5h;(2)二步共合成:将步骤(1)所得产物浓缩至体积减少1/2~2/3,通入保护气体使压力维持在1.01~10.0MPa,然后陈化5~24h后,进行固液分离,收集固相产物;(3)将固相产物置于真空中热解,再在90~130℃烘干即可。本发明的反应过程不需要外加络合剂,即可制备得到一种纳米级、独立化且具有介观结构的锂镍钴锰四元前驱体球形颗粒,使得反应控制简化、生产成本降低。
废旧动力锂电池中有价金属的回收方法,涉及一种废旧电池的回收处理方法,特别是废旧动力锂电池回收处理、利用有价金属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工艺过程依次包括以下步骤:(1)在废旧动力锂电池外壳上钻孔进行解压;(2)将钻孔后的废旧动力锂电池放入电解液中进行放电处理;(3)将经过放电处理的电池进行破碎;(4)将破碎后的电池进行焙烧处理;(5)将焙烧后的电池进行磁选,分离出磁性物和非磁性物;(6)将磁性物进行粒度分级;(7)将非磁性物进行粒度分级。本发明的方法工艺简单、流程短、成本低;可最大程度回收有价金属,钴、铜、镍、铁的回收率均大于96%,经济效益显著;过程中不使用酸和有机溶剂,焙烧时烟气容易处理,无环境二次污染。
本发明涉及锂电池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锂电池加工设备及其使用方法,设备包括滚筒和两个固定块,所述滚筒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在两个固定块上,所述滚筒位于圆弧形倒角的正上方,所述滚筒与圆弧形倒角之间具有用于铝塑膜通过的间隙。方法是将锂电池放置在锂电池折边装置的水平基台上,将水平基台转动至正好与挡块相抵,此时滚筒正好位于圆弧形倒角的上方,铝塑膜由滚筒和竖直基台的圆弧形倒角的间隙穿过,采用热封设备的封头对伸出的铝塑膜进行加热并使之软化;加热软化完成后使固定块与折边装置发生相对转动,滚筒会沿倒角的圆弧面转动,将铝塑膜压向圆弧面,使之弯折。本发明提高了折边质量和提高了折边安全性。
本发明提出一种提高磷酸铁锂电池正极导电性的方法,采用将锂源、磷源、铁源和螯合剂加入水中,水浴反应得到湿凝胶,然后加入硫酸镁粉、多孔碳纳米球和聚乙烯醇,螺杆挤出得到混合物,接着在保护气体下高温煅烧而制得。本发明提供的磷酸锂铁正极材料,镁离子的加入和碳纳米球形成的导电骨架,显著提高了材料的导电性能,用于锂离子电池时,可有效提高充放电容量和循环性能。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MOFs结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MIL‑53(Al‑Fe)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锂离子电池材料领域。该材料的制备以FeCl3·6H2O和Al(NO3)3·9H2O为金属离子原料,以对苯二甲酸为有机配体,通过溶剂热法可合成不同Al/Fe比例的双金属MOFs结构的MIL‑53(Al‑Fe)材料。尤其对苯二甲酸:Al3+:Fe3+的摩尔比为6:1:3时合成的MIL‑53(Al‑Fe),做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在100mA/g的电流密度下首次放电/充电比容量分别为1577mAh/g和1114mAh/g,循环100次后,放电比容量仍能保持892mAh/g,表现出优异的比容量和循环稳定性。本发明提供的MIL‑53(Al‑Fe)材料,电化学性能好且成本低廉,制备条件温和且易于操作,因此具有做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良好应用前景。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有自修复粘结剂的电极和锂离子电池的制备方法,包括:将活性物质、导电炭黑、自修复粘结剂三者混匀,搅拌,得到混合物料;混合物料中加入水,继续混合搅拌形成电极浆料;电极浆料涂布在铜箔上,烘干得到电极。采用含有自修复粘结剂的电极为负电极片,制备锂离子电池;其中锂离子电池的高循环性能主要通过在制备电池负极片的时候直接加入新型自修复粘结剂来实现。具有自修复粘结剂的负极制备过程简便,并无额外的合成步骤。以其为负极,金属锂片为正极,组装获得的电池在2.1A/g高电流密度下循环200次,剩余比容量为870mAh/g,比单独使用PAA粘结剂提高4.5倍。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合多晶结构的石墨烯磷酸铁锂,是在石墨烯层状结构上原位生长磷酸铁锂所形成的复合多晶结构。本发明石墨烯磷酸铁锂不但具有电子导电性质,而且还具有离子导电的性质,导电率高。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复合多晶结构的石墨烯磷酸铁锂的制备方法。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且适宜工业化生产。
本发明涉及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固态隔膜胶绝缘涂布锂电池电芯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正极片和负极片叠加形成裸电芯,固定;(2)将隔膜胶均匀涂布在裸电芯的边缘,涂布厚度控制在0.5‑1.0mm,烘干,固化。本发明利用隔膜胶均匀涂布锂电池电芯边缘,包覆并固定电芯边缘的毛刺,避免了因毛刺而产生的锂电池短路,从而降低了锂电池的短路率,而且本发明的操作方法简单,有效的将短路率降低至1.5%,同时提高电池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能,对促进电池的应用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动汽车使用的锂电池用正极材料,该正极材料的原料包括:碳纳米管、聚碳酸酯、聚乙二醇、柠檬酸、纤维素、二硫亚砜、石墨烯、碳酸钠、芳烃油、聚丙烯酰胺、大豆卵磷脂、过硫酸铵、硫酸锂铁、硬脂酸、聚甲基丙烯酸钠、乙酸乙酯。其制备方法是先制备改性碳纳米管和改性石墨烯,然后将其与硫酸锂铁、硬脂酸、聚甲基丙烯酸钠、乙酸乙酯、分散剂混合,混合物经炭化后用去离子水清洗,干燥,即得。本发明提供的电动汽车使用的锂电池用正极材料具有较高的首次放电效率和放电容量,而且多次循环后的电容损失率较低,提升了放电容量,具有很大的推广价值。
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一种制备三硼酸锂籽晶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将原料按第一质量比混合均匀,原料包括碳酸锂和硼酸;将混合均匀的原料置于预合成装置中进行预合成操作,得到预合成粉体;将预合成粉体研磨至预设粒度;将研磨后的粉体和助熔剂按第二质量比混合均匀;将混合均匀后的粉体和助熔剂装入至少一个第一埚内;将至少一个第一埚置于第二埚内;将第二埚置于加热装置中进行熔化操作,得到粉体和助熔剂的熔体;通过多次调温操作,执行基于熔体的籽晶生长过程。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能均匀散热的锂离子电池组,包括外壳和若干电芯,锂离子电池组内设有热交换器,相邻电芯之间设有装有冷却液的电绝缘导热袋,热交换器上设有气体进口、气体出口、冷却液进口和冷却液出口,气体进口连接能泵入气体的空气泵,冷却液出口与液体泵连接,液体泵的输出端通过输液管路将冷却液送入电绝缘导热袋内,电绝缘导热袋上设有出口,出口通过输液管路与冷却液进口连接以形成冷却液回路。由于冷却液整个过程都不与电芯发生直接接触,也就避免了冷却液腐蚀和造成短路的缺陷,本发明采用的均匀散热方式不易发生液体泄漏,安装和后期检修方便,和现有采用的液冷方式相比,成本大幅降低,均匀散热效果更优异。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合物锂电池用隔膜的制备方法,属于锂电池技术领域。下步骤:将聚合物25~35份和咪唑类离子液体改性的环氧树脂溶解于溶剂中,得到第一混合物;在第一混合物中加入表面活性剂、抗氧化剂、润滑剂、填料,混合均匀后,再加入芳香族胺固化剂,搅拌均匀,得到第二混合物;然后将第二混合物通过静电纺丝的进而得到纺丝膜;第4步,将纺丝膜的升温固化,得到聚合物膜。本发明通过采用咪唑类离子液体改性的环氧树脂与聚合物进行静电纺丝法制备得到电池用隔膜,通过离子液体与静电纺丝过程中的电荷相互作用,使制备得到的隔膜具有更高的孔隙率。
本发明涉及电子电路技术。本发明所述的充电电路,包括开关网络、电感L、充电电流采样电路、充电电流设置电路、充电电流采样信号放大电路、电池电压采样电路、电池电压采样信号放大电路、转换电阻、第一缓冲器、第二缓冲器、补偿网络、PWM比较器和逻辑控制电路;其中,开关网络的输入端接电源、输出端连接电感L的一端,电感L的另一端接充电电流采样电路的输入端;充电电流采样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电池电压采样电路的输入端,电池电压采样电路的输出端连接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具有较高的效率和可靠性,不需要复杂的控制结构或者BCD工艺就实现了恒流充电模式向恒压充电模式的平滑切换。本发明尤其适用于锂离子电池开关充电电路。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钽酸锂晶片黑化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盛装管,以及放置在盛装管内部的晶片放置装置,所述晶片放置装置包括底板、盖板以及设置在两者之间的多个治具,所述晶片放置装置通过底板水平放置在盛装管内部,所述治具为环状结构并且在其环状结构的两个端面均开设有通槽,多个治具重叠水平放置在底板上,且相邻治具间的通槽交错排列,所述盖板靠近治具的一侧还设置有重块,所述重块与治具内环匹配能够嵌入治具内环。本发明提高了钽酸锂晶片黑化均匀性。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封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新能源锂电池生产用热封装置。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包装效率及安全操作的新能源锂电池高效热封包装装置。本发明提供了这样一种基于新能源锂电池生产用热封装置,包括有支撑架、第一导轨、第一安装架、第一无杆气缸、第二无杆气缸、挡板、第一滑块、连接板等;支撑架的上端连接有第一导轨,第一导轨的左侧壁中部连接有第一安装架,第一安装架的上后部右侧安装有第一无杆气缸,第一安装架的上前部右侧安装有第二无杆气缸。通过送料机构和热封机构的配合,工作人员可安全的完成热封操作,避免因操作不当而受伤,且通过第一无杆气缸和第二无杆气缸运动可快速便捷的运输包裹好的电池。
本发明涉及电池管理技术领域,其公开了一种磷酸铁锂电池SOC估算系统,实现对磷酸铁锂电池的荷电状态的实时、可靠估算。该系统包括:数据采集模块,用于采集磷酸铁锂电池的运行状态参数,包括电压、电流和运行时间值;SOC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运行状态参数获取电池当前SOC值:当判定当前电量位于第一阈值与第二阈值的区间范围内时,通过安时积分法计算当前SOC值,否则,通过开路电压查询当前SOC值;温度补偿模块,用于采集电池运行实时温度,根据实时温度为SOC计算模块提供相应的温度补偿信号,辅助SOC计算模块获取电池当前SOC值;SOC校正模块,用于根据电池电压变化与容量变化的比值与SOC值呈现的关系,对SOC计算模块获取的SOC值进行校正。
本发明公开了掺混型三元正极材料、其制备方法及锂离子电池,涉及锂电池技术领域。以温度敏感的前驱体类型为原料,先利用大小颗粒的前驱体与锂源进行预烧结得到第一预烧料和第二预烧料,然后与粘结剂混合、压实、扎孔得到第一待烧结料块和第二待烧结料块,将第一待烧结料块和第二待烧结料块一同装入匣钵中进行一次烧结,采用四周与中心分区域的方式或者采用上下层的布料方式,将第一预烧料布于四周或上层,将第二预烧料布于中心或下层。由于烧结过程中中心温度低于四周温度,下层温度低于上层温度,本申请的布料方式能够和温度分布相适应,使大颗粒物料位于高温区而小颗粒的物料位于低温区,提高了一次颗粒的均匀度,能够有效提升材料的电性能。
本发明涉及锂电池极片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锂电池极片的加工装置及其加工方法,包括加工台,所述加工台表面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侧板。该种用于锂电池极片的加工装置及其加工方法,将压切刀从嵌槽内弹出,并对顶部压辊压送的极片原料带进行压切,利用原有的输送工序实现裁切,无需单独设置驱动源,降低了生产成本,随着极片原料带的输送进行同步循环的裁切处理,相比于单纯垂直的上下移动切割,该种裁切方法通过流水线性加工有效提高了处理效率,一方面可对压切刀的刀口进行冲洗,避免裁切产生的碎屑粘覆在刀口上影响后续压切,另一方面可对压切刀进行降温,避免长时间压切导致刀口高温、影响裁切效果。
本发明属于三元电池电解液制备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镍三元锂电池防过充电解液。本发明一种高镍三元锂电池防过充电解液,在过充条件下,2‑氟‑N,N‑二甲氨苯和多氟联苯液晶化合物发生电聚合,在电极表面形成保护膜,组合物电聚合形成的保护膜相比单一物质形成的膜更加完整致密。保护膜隔绝电解液,增大电极内阻,待正极完全被固态聚合物包覆时形成断路,电池处于失效状态;本发明电解液离子电导率高,高达0.8×10‑2S/cm,锂离子迁移数接近于1,电化学稳定的电位范围宽,热稳定好,使用温度范围宽,化学性能稳定,与电池内集流体和恬性物质不发生化学反应,安全低毒。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度有序的锂电池嵌段聚合物电解质膜及制备方法。所述嵌段聚合物电解质膜由以下步骤制得:a、将二价铁盐、三价铁盐、含有表面活性剂的碱溶液加入去离子水中,反应得到纳米四氧化三铁粒子;b、将纳米四氧化三铁粒子加入苯乙烯和乙二醇的混合溶液,球磨分散得到浆体;c、向浆体中加入聚苯乙烯‑氧化乙烯嵌段聚合物和引发剂,超声搅拌反应后涂布于玻璃基板表面,置于磁场作用下进行干燥,即得高度有序的锂电池嵌段聚合物电解质膜。所述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有机相负载磁性颗粒,通过磁场调节使电解质膜整体具有高度有序的结构,有利于锂离子在电解质膜内部的传导,提高了电解质膜的整体电导率。
一种基于铁锂电池的非浮充式变电站直流电源系统,高频开关充电模块的正、负输出端分别与直流母线正极和直流母线负极连接,铁锂电池组的正、负极通过第四空开K4与直流母线正、负极连接,直流母线正、负极上并联有多个输出支路,高频开关充电模块为多个并联,每个高频开关充电模块与型号为BMJ-FPC的监控器连接;绝缘监测装置与监控器连接;安装在每个输出支路上的电流互感器CT的输出端与绝缘监测装置连接。本系统实现了铁锂电池组在非在线浮充方式下热备用和自动补充电,具有电源设备使用寿命延长,安全性能提高,自动化程度增加的特点。
本发明公开一种改性的球形镍钴锰酸锂NCM622正极材料,该正极材料的通式为Li[Ni0.6Co0.2Mn0.2]xMg1?xO2?yFy,其中0.01< 1?x≤0.05,0.02≤y≤0.04。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溶液的配制;(2)对反应釜通入20min氮气后,分别加入步骤(1)中的混合溶液、浓度为1mol/L的NaOH溶液和0.5mol/L的NH4OH溶液,搅拌反应;(3)将Ni0.6Co0.2Mn0.2(OH)2前驱体、电池级碳酸锂、乙酸镁和氟化锂球磨混合3?4h;(4)固相烧结。该改性正极材料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较好,循环性能和倍率性能优异。
中冶有色为您提供最新的四川有色金属理论与应用信息,涵盖发明专利、权利要求、说明书、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实用新型内容及具体实施方式等有色技术内容。打造最具专业性的有色金属技术理论与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