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9
0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截面内外轮廓均为凸多边形的预制体多针织造方法,属于复合材料预制体成形技术领域,包括预制体截面划分、导向阵列布置、分区域织造、压实等工艺过程。该方法成形工艺简单,可操作性强,织造效率高。
1094
0
本发明属于复合材料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新型绿色环保电化学保护膜层及其制备工艺。本发明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绿色环保电化学保护膜层及其制备工艺,包括如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10%~20%的聚苯胺、20%~30%的纳米二氧化钛、50%~70%的PVB。本发明利用二氧化钛纳米粒子的尺寸效应、表面效应等使纳米粒子能填充到涂料的孔洞及缺陷中,有效解决了聚苯胺涂层成膜性差、分散性差、屏蔽性差的问题,以便充分发挥聚苯胺涂层的防腐性能。有光电效应的纳米二氧化钛与聚苯胺相互作用,还可以获得光致阴极保护的效果,从而进一步提高涂层的防腐性能。
976
0
本发明公开了高催化降解性能光触媒水溶胶及其生产工艺。所述高催化降解性能光触媒水溶胶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在水中加入六偏磷酸钠,搅拌,得到混合液;在混合液中加入二氧化钛或者二氧化钛/石墨烯复合材料,以及钼酸铋或硒负载钼酸铋,继续搅拌;然后加入双氧水溶液,剪切乳化,静置,获得乳化液;向乳化液中加入稳定剂,继续搅拌,然后调节pH,得到所述高催化降解性能光触媒水溶胶。本发明得到的高催化降解性能光触媒水溶胶,粒径均一,分散性好,稳定性高,具有优异的光吸收性能和良好的光催化效果,而且性能稳定,制备工艺简单,制备条件温和,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862
0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羧基化多壁碳纳米管/二氧化钛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属于纳米级复合材料催化剂领域。其步骤为:将0.15g羧基化的多壁碳纳米管置于10ml乙醇和0.8‑6.8ml钛酸丁酯中,加入0.02~7.5ml的HNO3溶液(2M),磁力搅拌5min,超声20min,然后边磁力搅拌边加入10ml乙醇和50ml蒸馏水,超声20min,将混合溶液倒入密闭不锈钢反应釜中,磁力搅拌加热到120℃~180℃下反应,降温得到沉淀。用蒸馏水和乙醇反复洗涤,得到光催化性能增强的多壁碳纳米管/二氧化钛光催化剂。本发明制备工艺简单,纳米颗粒均匀,产品的紫外光和太阳光催化性能都得到明显提高。
本发明属于环境材料合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POPD‑CdS异质结嵌入型磁性印迹光催化纳米反应器的合成方法;本发明首先制备获得改性后的磁性粉煤灰和POPD‑CdS复合材料,然后采用光聚合法和表面印迹技术成功地制备了POPD‑CdS异质结嵌入型磁性印迹光催化纳米反应器;本发明使用POPD‑CdS异质结作为一种功能单体成功地嵌入到表面印迹层中,不仅保证了POPD与CdS之间的充分接触,有效地提高了光催化活性,实现对环丙沙星的特异性识别和选择性降解,而且也有效地抑制由CdS光腐蚀导致的二次污染问题,为表面印迹技术在光催化领域的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技术途径。
1091
0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易分散的改性石墨烯的制备方法,采用的是Hummers法制备氧化石墨烯,利用氧化石墨烯片层上的羟基进行功能化,通过酯化反应将功能分子嫁接到氧化石墨烯上得到酯化石墨烯,然后将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与酯化石墨烯混合均匀制备成乳液,通过钴60源室辐照聚合的方式连接到氧化石墨烯的表面上,然后经破乳、干燥而制成石墨烯/聚苯酯复合材料粉末。本发明制备的改性石墨烯采用聚合物改性,增加了石墨烯本身与聚合物聚苯酯的相容性,使其能均匀稳定地分散于聚合物中。
729
0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锡锑‑碳气凝胶复合吸附性电极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的复合电极包括纳米多孔钛基体,锡锑中间层和锡锑‑碳气凝胶复合活性表层。所述方法采用刷涂法,将含碳气凝胶的锡锑溶液刷涂至电沉积锡锑中间层的纳米多孔钛基体电极板上,干燥后烧结制得锡锑‑碳气凝胶复合吸附性电极。本发明的电极由于碳气凝胶巨大的比表面积和锑/二氧化锡复合材料的引入,极大提高了电极的催化活性,并使电极具有电催化‑吸附协同作用,电极寿命显著提高,在电化学催化领域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
1161
0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器用高散热涂料的制备方法,属于涂料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石墨烯、纳米碳管和铜粉为填料,制备了附着力较高的高散热涂料,填入石墨烯、纳米碳管和铜粉后会使复合材料的热导率升高,当在有机硅树脂中加入碳纳米管、石墨烯和铜粉后,加入的碳纳米管相当于在石墨烯片之间架起了一个传热的桥梁,使得1维的碳纳米管与2维的石墨烯组成了3维的导热网络,使得接触点从0维点接触变成了1维的线接触,增加了混合物的接触区域,较大的接触区域增加了声子在混合物碰撞的几率,使得声子的平均自由程增加,使得热导率提高;碳纳米管与石墨烯的加入的量的多少影响涂膜固化过程中产生的收缩应力,从而使涂膜的附着力得到提高。
本发明属于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的领域,公开了一种杂多酸离子液体负载的Sn‑SBA‑15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用途。步骤包括:制备Sn‑SBA‑15介孔分子筛;制备杂多酸离子液体;杂多酸离子液体负载的Sn‑SBA‑15催化剂。本发明将有机阳离子和杂多阴离子结合的离子液体通过嫁接法负载于金属原子改性过后的介孔材料,将杂多酸离子液体,介孔材料Sn‑SBA‑15两者结合,集中它们的优势,克服各自的缺点,解决了因离子液体粘度大难处理的的问题,并且大大地提高酸催化剂的酸性、活性及重复利用率。
823
0
本发明属于锂离子电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碳结构修饰的碳硅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双碳结构修饰的碳硅复合负极材料,具有两级碳结构;具有核壳结构的纳米硅碳团簇并均匀分散在三维导电碳网络中,形成二级微米级颗粒。以该特殊结构硅基复合材料作为活性材料制备电极后组装的电池,经过循环充放后库伦效率稳定在98%以上,具有很好的容量稳定性;并且在不同电流密度下稳定性与承受冲击能力较好,倍率性能相对单质硅电池材料得到大幅改善。
726
0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汽车防滑板生产的抛光设备及其抛光方法,包括工作台和抛光层,工作台的上端开设有安装槽,工作台的上端焊接有连接件,连接件靠近工作台的一侧螺钉固定有滑动轨道,安装板的底端转动连接有抛光盘,抛光盘的底端涂覆有抛光层,抛光层包括以下原料:聚氨基甲酸酯树脂,丙烯酸树脂,甲苯胺红,重晶石粉,松香水,高能离子注渗碳化钨材料粉末,聚合陶瓷复合材料粉末,硼硅酸盐玻璃微珠,锆刚玉粉末,三乙醇胺,流平剂,防结皮剂和蒸馏水,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用于汽车防滑板生产的抛光设备的抛光方法,本发明通过在抛光盘的表面涂覆抛光层,使得抛光盘的抛光效果更好,同时也会减少抛光盘的损耗,延长抛光盘的使用寿命。
708
0
本申请涉及一种电磁屏蔽防辐射家用纺织面料,该纺织面料采用聚酯纤维纺织而成;所述聚酯纤维为一种具有负离子、远红外、电磁屏蔽性能的聚酯纤维,通过在聚酯纤维中添加纳米复合材料,使得聚酯功能纤维具有负离子、远红外发射和电磁屏蔽功能;具体的,所述聚酯纤维以聚酯为基底,以填料A、填料B、填料C为添加剂,通过熔融混纺制备得到;在成分方面,所述填料A包括:ZrO2纳米粉体和ZnO纳米粒子;所述填料B包括:电气石纳米颗粒和ZnO纳米粒子;所述填料C包括:NiFe2O4纳米粒子和ZnO纳米粒子。
760
0
本发明是一种防火防断的电源线,包括插头、电源线、插尾,所述插头通过电源线与插尾相连接,所述电源线包括第一导体、第二导体、第三导体,所述第一导体外侧包裹有第一聚氯乙烯绝缘层,所述第二导体外侧包裹有第二聚氯乙烯绝缘层,所述第三导体外侧包裹有第三聚氯乙烯绝缘层,所述第一聚氯乙烯绝缘层、第二聚氯乙烯绝缘层和第三聚氯乙烯绝缘层呈正三角形紧密排列,所述第一聚氯乙烯绝缘层、第二聚氯乙烯绝缘层和第三聚氯乙烯绝缘层外侧设置有紧固层,所述紧固层外侧设置有防断不锈钢层,所述防断不锈钢层外侧设置有绝缘防火耐磨层,所述紧固层与防断不锈钢层之间设置有玻璃纤维层,所述防断不锈钢层与绝缘防火耐磨层之间设置有玻璃纤维与石棉的复合材料层。
1121
0
本发明属于的技锂电池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动力电池用钛酸锂包覆正极材料及制备方法。该方法将正极材料前驱体与氧化石墨烯混合,然后加热形成氧化石墨烯水凝胶包覆的正极材料前驱体,之后加入钛酸丁酯并与锂源反应,在氧化石墨烯水凝胶网格中进行包覆,制得钛酸锂包覆的正极材料。与传统方法相比,本发明的制备的钛酸锂包覆正极材料,通过形成氧化石墨烯/钛酸锂复合材料均匀包覆在正极活性材料的表面,可以有效抑制钛酸锂与电解液接触发生的胀气,同时制备工艺简单,过程容易控制,具有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的良好前景。
695
0
本发明公开一种阻燃电缆,包括线芯体和外层保护体,所述的线芯体包括导体线芯、半导电层、绝缘层、屏蔽层,所述的外层保护体包括内衬层、铠装层和阻燃外保护层,所述的线芯体和外层保护体之间为填充。阻燃外保护层为新型阻燃EVA复合电缆材料。所述的填充为阻燃填充物。所述的新型阻燃EVA复合电缆材料以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和过氧化二异丙苯为主要原材料,并引入ATO@SiO2‑TiCl4复合材料,通过物理复配、化学合成方法,制备出阻燃性能高、生烟量低的新型阻燃EVA复合电缆材料。
746
0
一种具有强微波吸收性能的多孔非晶软磁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作为吸收剂的多孔非晶软磁合金的分子简式为FeaSibBcPdCe,并满足50<a<90,3<b<10,5<c<15,2<d<8,1<e<5。其特征还在于作为粘合剂的为石蜡、环氧树脂、热塑性材料或其混合物,粘合剂与吸收剂的质量比在5%至70%之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所得产品不含贵金属,成本低廉,作为吸收剂的非晶合金材料具有强非晶形成能力、高饱和磁化强度和优异软磁性能,以及高强度和良好的耐磨、耐磨蚀性能,并且在2GHz~18GHz微波波段内表现出很强的微波吸收特性,吸收频带宽,材料厚度薄,热稳定性好,制备工艺简单,易于工业化生产。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自组装在PMMA膜上的金核银壳点阵来检测溶液中F−离子。通过在PMMA膜上自组装金核银壳纳米复合材料、制备4‑巯基苯硼酸修饰的金核银壳纳米粒子,利用硼酸基对F−离子的特异性选择及Au@Ag/PMMA传感器灵敏的SERS信号响应,实现了对F−离子的超灵敏检测。该传感体系与其他传统方法相比,有效的降低了F−离子的检测限,且操作简单,检测效率高。
947
0
本发明涉及涂料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水性木漆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水性木漆,包括质量份数如下的原料组分:水性丙烯酸乳液50‑70份;硅微粉10‑15份;蜡乳液3‑7份;颜填料10‑20份;g‑C3N4/TiO2复合材料1‑2.5份;分散剂0.5‑1份;消泡剂1‑2份;润湿流平剂2‑4份;成膜助剂2‑5份;增稠剂0.5‑2份;阻燃剂10‑15份;去离子水5‑10份。本发明提供的水性木漆具有较高的硬度以及良好的耐沾污性、耐高温性和阻燃性。
1128
0
本发明属于纳米材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促进豆芽光合作用的叶片表面的纳米转光方法。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A、油浴回流法制备溶胶二氧化硅;B、油浴回流和水热法制备六方相NaYF4:Yb,Er上转换纳米颗粒;C、水热法制备CDs;D、通过机械搅拌方式将溶胶二氧化硅、碳点与NaYF4:Yb,Er复合,洗涤干燥得到NaYF4:Yb,Er/碳点纳米复合转光材料。所得纳米复合发光材料配成悬浊液喷洒于豆苗叶片表面,实现叶片表面转光(吸收近红外光发射红光),从而促进豆苗光合速率,并且进行豆苗叶片荧光成像。本发明制备得到的复合材料纳米颗粒具有良好的水分散性和稳定性。在光照农业和植物成像有着潜在的应用前景。
1000
0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用材料领域,公开了一种柞蚕丝素蛋白/芦荟胶复合敷料的制备方法,包括:(1)柞蚕丝脱胶后溶解,制备再生柞蚕丝素蛋白水溶液;(2)将芦荟凝胶粉溶于水,配制成一定比例的芦荟胶溶液;(3)将芦荟胶溶液与柞蚕丝素蛋白水溶液共混,控制芦荟胶与柞蚕丝素蛋白质量比为1:10~1:100,混合溶液继续浓缩至柞蚕丝素蛋白达到一定浓度;(4)将所得混合溶液分别通过静电纺丝法和冷冻干燥法制备二维纤维支架和三维海绵状多孔支架;(5)利用乙醇水溶液对复合材料处理。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易操作,成本低,可有效制备出一种柞蚕丝素蛋白/芦荟胶复合敷料,并可将其用于伤口敷料。
1122
0
本发明涉及化粪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强化粪池用塑料及其制备方法,该高强化粪池用塑料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聚丙烯60‑70份、玻璃纤维10‑18份、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7‑13份、增韧改性剂9‑15份、无机填料6‑12份、抗氧化剂4‑8份、相容剂3‑5份、偶联剂3‑6份、复合增效剂5‑10份、润滑剂1‑2份。本发明的高强化粪池用塑料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阻燃性和尺寸稳定性,耐高温性能好,不易黄变,使用范围广,其制备方法,操作控制方便,生产效率高,生产成本低,制得的A56复合材料产品质量稳定,具有优良的综合性能,利用工业化生产。
1002
0
本发明涉及纳米材料制备领域,针对石墨烯在聚合物基体中相容性较差、易于团聚的问题,提供一种有机功能化氧化石墨烯的制备方法,先在超声作用下将氧化石墨烯分散溶于蒸馏水中,制备氧化石墨烯溶液;再加入有机功能化试剂,水浴加热反应,得到有机功能化氧化石墨烯溶液,离心洗涤、冷冻干燥后得到有机功能化氧化石墨烯。本发明氧化石墨烯在有机功能化以后显著地扩大了层间距,有利于石墨烯复合材料层间反应的发生;而且使氧化石墨烯具有优异的亲油性、与聚酯基体的相容性较好,进一步扩大石墨烯的应用范围;反应所用原料制备工艺成熟、易得,反应步骤简单,安全高效、有利于大规模合成应用。
1100
0
本发明公开了建筑用聚合物防水材料,包括以下组分:聚合物改性弹性乳液、聚醋酸乙烯酯碳酸钙复合材料、聚氨酯、复合乳化剂、有机磷酸盐、液态硅溶胶、硅酸盐水泥、微硅、粉煤灰、纳米氧化锡锑、纳米钛白粉。本发明在建筑物及基面形成多层次的、不易破坏的永久性防水防腐整体,更好的发挥防水材料耐寒、耐热、耐老化、抗菌、环保、寿命长等的优良特性。
932
0
本发明属于土质边坡水泥纤维结构防护材料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水泥纤维结构防护材料施工的装置及方法。解决边坡防护工程中纤维结构水泥防护新型材料快速制作及施工的问题,包括牵引式铺设机,牵引式铺设机包括牵引式铺设机框架,牵引式铺设机框架的底板上方设置有压浆滚轮,牵引式铺设机框架前侧顶部设置有喷浆管,喷浆管下方设置有材料承载装置,材料承载装置下方设置有安装在牵引式铺设机框架外侧的材料辅助支撑装置,材料承载装置上放有三维间隔织物复合材料布,牵引式铺设机框架前侧安装有设备吊环,牵引式铺设机框架底部安装行走滚轮。本发明材料倒运轻便、降低施工成本且能更好的保证施工质量及安全。
976
0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纤维丝束铺放机器人铺放头结构,涉及复合材料自动铺放成型技术领域,包括丝束通道、丝束引导机构、丝束压紧机构、丝束重送机构、丝束切断机构、丝束导轨、丝束加热机构、丝束施压机构,丝束引导机构在丝束通道前端,丝束通道分为左右两部分,丝束通道左部分上方有丝束压紧机构,丝束压紧机构右部分上方有丝束切断机构,丝束通道两部分中间有丝束重送机构,丝束通道后端是丝束导轨,丝束导轨下方有丝束加热机构,丝束导轨上部左侧有丝束施压机构;加长丝束通道的长度,对纤维丝束起到保护作用,方便清理丝束通道内杂质碎屑。
792
0
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防弹玻璃窗格,包括多个窗格和玻璃、陶瓷或塑料材料层,作为在它们的界面处粘合在一起的层的复合材料,以及在防弹玻璃窗格的圆周处延伸的边缘加强件,边缘加强件包括至少两个或更多个加强构件,这些加强构件处于松散的相互接合中;边缘加强件的两个相邻且组装的加强构件的每一端以彼此相对可移动且彼此重叠的方式彼此接合;在相邻端和装配端中,一个加强构件的端部设置有至少一个接收部分,并且另一个加强构件的端部设置有至少一个突出部分,该突出部分与接收部分相配合,接收部分或接收部分以及突出部分或突出部分具有匹配的锥形结构。
1087
0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甲醛媒介作用选择性检测L‑酪氨酸(L‑Tyr)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制备硫化铜纳米片‑壳聚糖/酸化碳纳米管(CuS NS‑CS/F‑MWCNTs)复合材料、制备CuS NS‑CS/F‑MWCNTs/GCE复合膜修饰电极和L‑酪氨酸检测等步骤。由于L‑酪氨酸和L‑色氨酸(L‑Trp)的氧化峰重叠而难以分离,本发明建立了一种通过甲醛(HCHO)与L‑Trp的Pictet–Spengler反应,L‑Trp氧化峰电位转移到0.82V,而L‑Tyr氧化峰电位为0.63V,从而有效地避开L‑Trp的干扰,实现对L‑Tyr进行高选择性检测的方法。将硫化铜纳米片‑壳聚糖/酸化碳纳米管修饰玻碳电极(CuS NS‑CS/F‑MWCNTs/GCE)运用于甲醛媒介中检测L‑酪氨酸,50倍浓度的其它氨基酸包括L‑色氨酸等均不干扰,且稳定性好,L‑Tyr检测下限达到5.4×10‑8mol/L,在生命科学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722
0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蓖麻油酯‑丙烯酰胺‑丙烯酸共聚物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下列步骤:①预处理蓖麻油,蓖麻油和马来酸酐按比例加入搪瓷反应釜中,反应结束后进行分离提纯得到单蓖麻油酸酯,②将单蓖麻油酸酯和丙烯酰胺、去离子水按配比量加入不锈钢反应釜,搅拌升温至75℃,往不锈钢反应釜中均匀滴入烯酸溶液和引发剂溶液,保温反应4h后,二次加入等量的引发剂溶液,继续反应3h;③加入质量分数浓度为30%的液碱中和,得到成品。本发明的方法加工条件简单,操作简便,适合规模化生产,且该方法制得的蓖麻油酯‑丙烯酰胺‑丙烯酸共聚物引入了多种活性官能团,能加强增强相与基体相之间的相容性,从而提高复合材料的整体性能。
872
0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细菌纤维素基复合多孔碳材料的制备方法,以细菌纤维素/聚合物复合材料为碳源,采用化学活化法制备具有分级结构、氧官能团掺杂的复合多孔碳材料,其比表面积可达2003~2190m2/g、孔容为1.08~1.20cm3/g,且具有较宽的孔径分布、较高导电性。该复合多孔碳材料用于超级电容器电极,展示出较高的比电容、较好的倍率性能以及卓越的循环稳定性,超级电容器能量密度高达到20W/h kg以上,充电数秒后,可长时间点亮LED灯。本发明原材料成本低、可再生、无污染,操作方法简单,是大规模制备生物质碳基电极材料的高效方法,并且极大的提高了碳基超级电容器的比电容和能量密度,因此在储能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809
0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Ti3C2‑Cu2O光催化材料及制备方法。首先,在浓度为40wt%的HF溶液中选择性腐蚀掉三元Ti3AlC2陶瓷粉体的Al层,形成二维层状Ti3C2纳米材料。然后,以二维Ti3C2纳米材料为基体,将采用多元醇还原法制备的Cu2O纳米颗粒通过水热合成法在150~200℃负载于Ti3C2上,成功制备Ti3C2‑Cu2O类石墨烯复合材料。该材料中的氧化亚铜能够稳定分散于二维Ti3C2的表面,表现出良好的光催化性能,且本发明实验过程简单,产物形貌可控,安全环保,为其进一步在光催化及光电催化领域的广泛应用奠定了基础。
中冶有色为您提供最新的江苏无锡有色金属理论与应用信息,涵盖发明专利、权利要求、说明书、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实用新型内容及具体实施方式等有色技术内容。打造最具专业性的有色金属技术理论与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