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玻璃纤维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玻璃纤维复合材料由包括如下原料的组分制备得到:高聚物和玻璃纤维,其中,玻璃纤维占所述玻璃纤维复合材料的10wt%~70wt%;所述玻璃纤维的异形比为3~6,介电损耗tanδ为0.0001~0.01。本发明所提供的玻璃纤维复合材料,具有更好的微观形态,高聚物会较少的发生团簇现象。且所形成的玻璃纤维复合材料整体厚度均匀性好,翘曲情况很少。并且同时兼顾玻璃纤维复合材料的信号透过率和散热的性能,并且还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减小加工的难度。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吸波粒子及其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应用,制备方法的具体步骤为:以生物质碳源、铁盐、碱源为原料水热制备四氧化三铁/碳(Fe3O4/C)吸波纳米粒子。将树脂、固化剂、吸波纳米粒子均匀混合,然后与连续碳纤维结合得到预浸料,最后经过热压制得碳纤维复合材料。本发明以生物质为碳源,采用低温水热的方法,实现碳与磁性Fe3O4在纳米尺度上复合,获得的Fe3O4/C具有优良的吸波性能;将获得的Fe3O4/C添加到环氧树脂基碳纤维复合材料中,提升碳纤维复合材料的介电常数和磁导率常数,提高复合材料的电磁屏蔽效能。制备方法简单易行、成本低,获得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在电磁防护领域极具工业化应用前景。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高温氧化W‑Si‑Al‑Ti‑Zr‑Y多元轻质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中抗高温氧化W‑Si‑Al‑Ti‑Zr‑Y多元轻质复合材料的原料为WSi2、Al、Y、Ti、Zr以及W,其中各组分按质量百分比构成为:WSi240‑60%,Al 15‑8%,Ti 4‑6%,Zr 2‑5%,Y 1‑3%,余量为W。本发明选择钝化元素Si、Al和活化元素Y、Ti、Zr协同掺杂W基合金,经过烧结制备的W‑Si‑Al‑Ti‑Zr‑Y多元轻质复合材料的抗高温氧化性能得到显著提高。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辐射屏蔽与抗爆一体化轻型复合材料,由高强防爆抗弹面板(材料采用钛合金)、高强防弹侵彻陶瓷层(材料采用高硬碳化硼陶瓷材料)、缓冲吸能复合层(由第一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UHMWPE)层、闭孔泡沫缓冲层、第二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UHMWPE)层组成)和高强防爆抗弹背板(材料采用钛合金)层叠复合而成。复合材料通过轻量化、抗冲击、屏蔽一体化材料设计,并通过对材料的吸能结构设计,使复合材料同时具备质轻、抗爆防弹与辐射屏蔽的特点,同时在不增加重量的基础上,通过调节所选材料10B丰度,适配多种屏蔽应用需求。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材料弹簧扭力梁车桥悬架总成,包括耦合扭力梁、减振器、衬套、复合材料弹簧总成、弹性垫块、连杆安装板、连杆总成及弹簧固定支架总成;耦合扭力梁的前端两侧各安装有一个衬套,后端两侧各安装有一个减振器;复合材料弹簧总成的两端分别通过弹性垫块、连杆安装板及连杆总成与耦合扭力梁的两侧连接;弹簧固定支架总成设置于复合材料弹簧总成上。本技术方案通过采用横置式复合材料弹簧总成结构,大幅提高了车辆转向的稳定性,而且横置复合材料弹簧和弹性垫串联,提高了悬架的柔性,减少连接摩擦噪声,提高舒适性,且结构简化重量减轻。
本发明提供一种导热、抗冲的聚丙烯/聚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聚丙烯/聚酯复合材料是由100份聚丙烯、50~100份聚酯、6~24份导热填料、10~30份增韧剂与0.1~0.5份加工助剂制备而成。本发明通过新型的导热填料碳化硼与金属粉复配使用,以及增韧剂氢化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接枝马来酸酐和乙烯-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进行复配使用,使复合材料具有高导热、高抗冲的特点,可广泛应用于电子、电气、汽车、家电等领域。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材料改性领域技术,具体涉及聚四氟乙烯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所述高耐磨性聚四氟乙烯复合材料由聚四氟乙烯和聚丙烯腈粉末混合后,经压制成型、高温烧结形成,其中聚四氟乙烯粉末的粒度为30ΜM-200ΜM,含量为50%-70%;聚丙烯腈粉末的粒度为30ΜM-100ΜM,含量为30%-50%。其组分中可选择添加金属及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碳化物和其他纤维类填充物等,以增强其相应的性能。本复合材料相比未使用聚丙烯腈改性的,其耐磨性大幅提高,有的提高了超过100倍,还提高了耐热性和高温力学性能,适合加工耐磨、摩擦系数小、耐高温、耐化学药品的密封圈、轴承衬套、阀门、管道、泵等。本制备方法直接采用机械混合,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挥发低气味复合材料的加工工艺,包括步骤:(1)按比例称取塑料聚合物以及必要的助剂于高混机中混合;(2)将混合好的混合物加入啮合同向双螺杆挤出机中,经熔融、真空排气、挤出、冷却、切粒制得塑料复合材料;所述啮合同向双螺杆挤出机的螺杆上设至少两个开槽螺纹元件与真空排气室相连,开槽螺纹元件的开槽角度与螺杆芯轴平面成30-60,优选45°角,开槽的深度和宽度不低于螺纹元件直径的十分之一。本发明通过挤出螺杆组合使用了开槽螺纹元件,增加了复合材料与真空排气室的接触面积了有利于有机物的挥发排放且有利于树脂的混合,本发明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可实现大批量生产。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耐磨氮化硅/尼龙6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氮化硅/尼龙6纳米复合材料是由95-99份尼龙6、1-5份表面处理的纳米氮化硅、0.5-3份润滑剂、0.1-1份抗氧剂经搅拌混合后通过双螺杆挤出机熔融挤出造粒制得。用正硅酸乙酯和偶联剂对纳米氮化硅进行复合表面处理,提高了作为耐磨剂的纳米氮化硅在基体树脂中的分散性,从而改善了耐磨剂与尼龙6基体的粘结性,使制得的高耐磨氮化硅/尼龙6纳米复合材料在耐磨性能方面有显著的提高,并保持了优异的力学性能。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优异热稳定性的钨‑氧化钇复合材料的加工方法,是采用湿法化学法制得W‑Y2O3复合粉体,并压制烧结获得W‑Y2O3复合坯料,再经轧制获得W‑Y2O3复合材料;其中,轧制分两步进行,并在两步轧制之间进行再结晶退火。本发明通过在多次轧制之间加了一道再结晶退火工艺,大大减少了钨‑氧化钇复合材料内部存在的储存能,从而显著提高了W‑Y2O3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复合材料锥形电杆的加工方法和加工系统,首先是将电杆模芯及必备的工装部件架设于四轴缠绕系统中,在电杆模芯的表面缠绕带有一定比例和配方的内层胶和外层胶的玻璃纤维,缠绕完成后连同电杆模芯一起移入电热固化炉内进行固化定型,定型后将固化后的复合材料锥形电杆产品连同电杆模芯一起移入切割脱模机内,将复合材料电杆从电杆模芯上切割去头并脱离下来即可。本发明制作加工的复合材料锥形电杆具有低碳环保,质量轻(易运输、易安装),高强度,寿命长,耐候性、耐腐蚀性、绝缘性能好,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强等优点;在输配电线路、通讯线路、通讯塔等工程中可以很好地取代传统的钢筋混凝土杆电杆和钢管塔。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致密度Cu/CuCr梯度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是采用放电等离子烧结技术对Cu粉和CuCr混合粉末进行固结成形,通过设计梯度温度场,施加轴向压力的同时以50~200℃/min加热至700~900℃后保温5~10min,即可获得直径10~50mm、长径比0.1~1.0、致密度大于99.0%、低含气量、高导电导热、组织细小的Cu/CuCr梯度复合材料。本发明可根据Cu/CuCr梯度复合材料的尺寸和配比需求,选择不同的烧结条件,工艺简单、能耗低,所得Cu/CuCr梯度复合材料经少量加工即可作为真空开关触头材料且性能优异。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两步法构建的双重导热网络聚氨酯导热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是以热塑性聚氨酯材料作为复合材料的基体,基于原位发泡聚合工艺以导热填料A在多孔聚合物骨架内构筑导热网络1,导热填料B吸附在聚合物的三维多孔骨架上形成导热网络2。本方法利用两步制备工艺调控两种不同的导热填料在聚合物基体中成功构建均匀有序的双重导热路径,比传统的将两种填料直接简单混合填充制备导热复合材料相比能更精细地调控导热填料的均匀分布,构筑高效导热通路,显著提高聚合物材料的导热性能。本发明提供的具有三维双导热网络的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工艺简单,容易实现规模化生产,具有重要的工业化潜力。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光泽聚丙烯复合材料,由以下组分按重量份制备而成:聚丙烯64.1‑82.8份,矿物填料10‑20份,增韧剂5‑10份,熔喷级聚丙烯2‑5份,抗氧剂0.1‑0.6份,分散剂0.1‑0.3份。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低光泽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通过使用熔喷级聚丙烯加入复合材料中,利用其极高的流动性和透明性的特点,有效降低改性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光泽度;此外,熔喷级聚丙烯分子量分布较宽,本身也具有低光泽的性能。本发明制备的低光泽聚丙烯制备过程简单,对机械性能影响较小,可显著降低制品表面光泽度,具有深远的汽车内饰应用价值。
本发明公开一种高表面张力、低密度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由以下组分按重量份制备而成:聚丙烯、增韧剂、晶须、极性添加剂、抗氧剂、其他助剂经混合、挤出造粒制成。本发明制备的复合材料用极性添加剂来改性聚丙烯复合材料的表面张力,增强了油漆的附着力,提高了聚丙烯的涂覆性;另外,用本发明复合材料制成的制件,在进行涂装工艺中可以实现免火焰、电晕放电或气体等离子等表面处理,可以直接进行涂覆喷漆,是一种环保且高效的方法,同时可以降低涂装工艺的成本。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乙烯木塑微发泡复合材料,由97~98wt%聚乙烯木塑复合材料和余量的化学发泡剂制备而成;其中所述的聚乙烯木塑复合材料由聚乙烯、相容剂、改性植物纤维、交联剂、抗氧剂、润滑剂和其他助剂制备而成。对植物纤维表面进行疏水修饰,有效减少对水分子的吸收,降低材料的吸水率;通过交联剂过氧化二异丙苯是PE产生交联,链段之间形成网状结构,获得交联程度高,黏度较大的熔体,从而对气核进行包覆,有效束缚气泡的生长,获得致密均匀的聚乙烯木塑微发泡复合材料。
本发明公开一种可激光焊接的黑色玻纤增强PBT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复合材料由以下组分组成:PBT树脂、对苯二甲酸与乙二醇酯共聚物及类似物、聚碳酸酯、改性玻璃纤维、增韧剂、相容剂、润滑剂、抗氧剂、酯交换抑制剂和黑色粉。本发明使用的原料来源广泛,添加量少,制备方法简单,可操作性强,易于工业化生产,产品性价比高;黑色高激光透射率复合材料,机械性能优异,满足汽车及电子电器等领域的材料要求;可激光焊接玻纤增强PBT复合材料,完美地克服了“黑对黑”塑料激光焊接的掣肘,拓宽了激光焊接工艺的应用范围。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硅Sip/Al合金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对Si粉体进行淘洗,去除其中细小的Si颗粒,将经淘洗平均粒径为10‑50um的Si粉体与平均粒径为5‑20um的Al合金粉体配料,双轴滚筒混料,在钢模中400‑600MPa单向压制,高纯N2气氛660‑720℃常压烧结制备的30wt%Sip/Al合金复合材料的致密度为98.2%,抗弯强度为244.6MPa,热导率为139.1W/(m·K),25℃‑100℃的平均热膨胀系数为15.1×10‑6/K;50wt%Sip/Al合金复合材料致密度可达97%,抗弯强度达到214MPa,热导率达到130W/(m·K),25℃‑100℃的平均热膨胀系数低至10.1×10‑6/K。该高硅Sip/Al合金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优良,可用作高性能电子封装材料。
本发明方法涉及一种石墨烯/聚酰胺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先将石墨烯浆料分散在聚酰胺熔融物中形成混熔物,蒸馏除去混熔物中大部分水,然后加入引发剂、稳定剂和其他助剂,采用原位水解聚合工艺制备出石墨烯/聚酰胺纳米复合材料。本发明采用纯石墨烯并通过原位水解聚合工艺来制备石墨烯/聚酰胺纳米复合材料,提高石墨烯在聚合物基体中的分散,从而增强石墨烯和基体聚酰胺之间的相互结合,并保留了石墨烯本身所具备的各种优异性能,如力学、热学等性能,使复合材料具有更高的强度、模量、热变形温度和热分解温度等,并且具有更好的二次加工性。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钌掺杂α‑二氧化锰的复合材料,由载体和负载于所述载体表面的钌掺杂α‑二氧化锰纳米线组成,所述载体为碳材料。本申请还提供了钌掺杂α‑二氧化锰的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本申请还提供了上述钌掺杂α‑二氧化锰的复合材料在锂氧电池中的应用。本申请采用一步水热反应将掺杂钌的α‑二氧化锰纳米线直接负载在碳材料上,使得复合材料具有大比表面积、高电子传导性和良好的催化性能,有利于提高锂氧电池的电化学性能。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制造自行车架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干燥后的纤维束或编织物纵向铺设在三角形自行车架模具中,然后将甲基丙烯酸酯类单体的预聚合浆液倒入到模具中,在真空箱中于适当的真空度下脱泡后,放入到50-80℃的烘箱中进行固化,再升温到100-130℃进行热处理,然后冷却至室温脱模即可得到产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无需焊接,连续纤维增强的热塑性塑料复合材料自行车车架具有重量轻,强度高,抗冲性能好,成本低等特点。
凹凸棒石粘土-NI/FE纳米复合材料、其制备方法及应用,其特征是以凹凸棒石粘土为原料,通过纳米复合,在直径为40-50NM的凹凸棒石棒状晶体表面负载粒径小于20NM的金属镍和/或金属铁颗粒;其制备方法是把凹凸棒石粘土制备成悬浮液,采用铁、镍盐水解以氢氧化物沉淀形式负载到凹凸棒石晶体表面,经过洗涤、脱水、成型、烘干和氢还原煅烧制得。本发明复合材料为纳米结构,其活化能低、催化活性高、抗积炭能力强,可以应用于生物质气化炉热解气焦油催化裂解净化及其他各类有机物的催化裂解。
本发明提供一种超高韧性高强度有机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该复合材料包括以下重量组分:热塑性树脂40-90重量份,有机纤维60-10重量份,其中所述有机纤维的熔点高于所述热塑性树脂;相容剂0-10重量份,抗氧剂0-1重量份,其他高分子学上可接受的助剂0-20重量份。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磁电复合材料,包括:交替设置的BaFe12O19铁磁相层和Pb(Zr,Ti)O3压电相层。本发明复合材料的磁电耦合响应还可通过电场或磁场进行双重调控。其中,BaFe12O19作为铁磁相,Pb(Zr,Ti)O3作为压电相。该复合材料磁电耦合响应随偏置磁场的变化呈蝴蝶曲线状,磁电耦合系数在偏置磁场降到零的过程中仍能保持稳定不变,具有大自偏置效应,且其磁电耦合系数最大值和最小值具有很好的时间稳定性,在存储器件上有较大的应用前景。同时,该复合材料在电场作用下,其铁电相极化状态的转变对复合材料铁磁相的磁性也存在着调控作用。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冲击、低密度、低收缩的改性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聚丙烯复合材料由PP树脂42.5-69份、PS树脂20-40份、增韧剂10-15份、抗氧剂0.2-1份、润滑剂0.5-1份和催化剂0.3-0.5份组成。本发明方法制得的改性聚丙烯复合材料,刚性和韧性实现了良好平衡,模量大于1000MPa,缺口冲击强度大于25KJ/m2,成型收缩率为0.9-1.2%,密度<0.97g/cm3具有良好的流动性能,具有高冲击、低密度、低收缩的优点,替代现有汽车保险杠材料符合汽车轻量化发展的趋势。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芴基硅氧烷型聚苯并噁嗪树脂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中芴基硅氧烷型聚苯并噁嗪树脂复合材料是以芴基硅氧烷型苯并噁嗪单体为聚合基体,所述聚合基体中加入玻璃纤维或者加入玻璃纤维和酚醛环氧树脂,加热开环聚合后得到的芴基硅氧烷型苯并噁嗪树脂复合材料;所述玻璃纤维的添加量为芴基硅氧烷型苯并噁嗪单体质量的5-15%;所述酚醛环氧树脂的添加量为芴基硅氧烷型苯并噁嗪单体质量的5-15%。本发明由于芴基的大苯环和引进了硅氧烷,使得树脂质量残留率较高,玻璃纤维的加入使得复合材料的耐热性能有了更大的提高。复合材料适用于制备耐烧蚀材料、耐热材料和高性能复合材料的基体材料。
本发明涉及二氧化硅纳米棒增强增韧聚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复合材料主要由芳香族二甲酸二甲酯、α,ω-二醇和无机填料前驱体组成,复合材料中的棒状二氧化硅是由加入到聚合体系中的溶胶经溶胶-凝胶转变而成。由于纳米棒是原位生成,避免了添加过程中引起的大范围的团聚现象。经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纳米棒在基体中分散非常规则。与纯聚酯相比,本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得到极大提高,1%重量份的纳米棒即可导致拉伸性能提高80%,冲击性能提高50%。本复合材料可以作为一种高分子复合材料使用,也可以通过高温烧蚀的方法去除高分子基体将二氧化硅纳米棒提取出来,提取出来的二氧化硅纳米棒可以用在半导体器件领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菌、耐候冰箱内胆用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材料由聚丙烯、聚乙烯、抗菌剂、光稳定剂、相容剂、成核剂按质量比为(75~95):(1~20):(0.1~1.5):(0.1~0.5):(1~5):(0.1~1)制备而成。本发明通过在复合材料中添加抗菌剂和耐候剂,从而抑制细菌、霉菌等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或导致其死亡,大大提高了聚丙烯复合材料的抗菌性。光稳定剂能屏蔽或吸收紫外线的能量,使聚丙烯复合材料在光的照射下,能排除或减缓光化学反应可能性,阻止或延迟光老化的过程,大大提高了耐候性,从而达到延长聚丙烯复合材料制品使用寿命的目的,而且制备方法工艺简单,可用于工业化生产。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天线罩材料的PPS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复合材料由以下组分按重量份制成:PPS 80份‑100份,低介电填料10份‑20份,玻璃纤维8份‑12份,SEBS‑g‑MAH 0.2份‑0.4份,抗氧剂0.1份‑0.5份,低介电填料为笼型聚倍半硅氧烷与水滑石的复合材料。本发明制备的低介电填料为笼型聚倍半硅氧烷与水滑石的复合材料,其中笼型聚倍半硅氧烷具有笼型框架结构,水滑石是层状化合物,层与层之间有很多空腔,这两种材料特殊的空间结构可以优化PPS的低介电性能和透波性能。本发明制备的PPS复合材料具有很好的低介电性能和优异的物理性能,可用作天线罩材料。
中冶有色为您提供最新的安徽合肥有色金属理论与应用信息,涵盖发明专利、权利要求、说明书、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实用新型内容及具体实施方式等有色技术内容。打造最具专业性的有色金属技术理论与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