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针对微系统三维立体结构的增材制造装置及方法,属于增材制造领域。高粘度微滴挤出喷头通过支撑架固定在导向立柱上,X轴移动装置固定在基座上,Y轴移动装置固定在X轴移动装置上,偏转电场电极通过Z轴移动装置安装在导向立柱上,介电层粘接在电极阵列上,电极阵列固定在Y轴移动装置上,极化模块固定在基座上、且位于介电层的上方。本发明利用分层制造技术,根据在脉冲电场条件下液态材料液滴固化成形的技术特点,采用脉冲电场分离技术实现增材制造的精确控量,通过调节电压参数实现微米级液滴的精确喷射,以实现高粘度液体高频喷射。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晶体管和忆阻器的模拟联想学习电路及控制方法,nMOS管、忆阻器、定值电阻进行串联,nMOS管的漏极连接忆阻器的顶电极,忆阻器的底电极连接定值电阻的一端,定值电阻另一端接入地,反向器接在nMOS管的栅极与源极之间,示波器与定值电阻并联,模拟食物刺激信号输入端和模拟铃声刺激信号输入端均与反相器、nMOS管连接;nMOS管栅极为控制信号输入端;本发明通过电压脉冲叠加来获得忆阻器在高电阻状态和低电阻状态之间的转换,并通过检测输出电平来确定是否发生了联合学习;不仅模拟联想学习实验中的学习,记忆和退灭这三个经典过程,还模拟了条件刺激和非条件刺激之间的时间间隔对记忆时间的影响。
本实用新型涉及功能材料技术领域和嵌入式系统开发领域,尤其是一种新型电致变色材料的测试装置,包括顺次连接的人机对话模块、STM32控制模块、程控电压源模块、开关选择电路模块和新型点阵显示屏模块,其中人机对话模块与控制模块之间为双向连接,还包括FPGA控制模块,FPGA控制模块与STM32控制模块双向连接,与开关选择电路模块单向连接。本新型旨在对新型材料的化学性质进行测试,为以后的产业化及广泛使用奠定基础。
本实用新型涉及应用于瞬态光学和超快速光谱学中,是消除时间弥散的单色仪包括:入射狭缝3-3、出射狭缝3-5、光栅A、入射凹面镜B、阶梯凹面镜C。采用本实用新型的阶梯凹面镜解决了背景技术严重改变被测光脉冲时间特性的问题,消除了单色仪的时间弥散,或把其时间弥散降低到能接受的程度,从而使单色仪既适于光谱能量分辨,又适于光谱时间分辨。本实用新型在物理学、化学、生物学、材料和信息科学、医学和药学中均有广泛的应用,如原子分子,团簇,低维结构,化学反应动力学,光功能材料和器件,电荷转移动力学,光合作用吸能、传能和转能,药物鉴别,免疫分析等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激光烧结和3DP综合的3D打印加工系统,包括床身(1)、第一立柱(11)、第二立柱(12)、顶板(25)、激光器系统(24)、3DP打印头系统(27)、送铺粉装置、吸粉装置、成型腔(5)、工作台系统(23)、回收粉装置。本实用新型使用选择性激光烧结(SLS)和三维打印(3DP)两种增材制造技术,可以便捷的打印出梯度材料、功能材料、复合材料、彩色制件等,更大的优点是可以制备多种材料组成的零件、部件及一体化功能器件,甚至实现整体制造。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材料铺粉及成型的3D打印装置,打印装置包括床身、送粉装置、吸粉装置、刮刀、成型腔、工作台和回收粉装置。床身右侧固定有激光器装置或三维打印的打印头装置;送粉装置包括至少两个粉料盒;吸粉装置包括吸粉嘴、真空吸粉泵和至少两个收粉箱;回收粉装置包括转盘和至少两个回收粉盒。本实用新型可以便捷的打印出梯度材料、功能材料、复合材料、彩色制件等,更大的优点是可以制备多种材料组成的零件、部件及一体化功能器件。
一种铁/紫草素纳米复合物、其超分子自组装的制备方法及该纳米复合物的应用,属于功能材料技术领域。复合物由紫草素单体和三价铁离子组成;紫草素单体与三价铁离子配位,紫草素单体中的羟基、羰基与三价铁离子配位形成复合物,然后通过π‑π堆积和疏水相互作用组装形成具有谷胱甘肽响应的纳米复合物。其是于室温搅拌下在水中依次加入三价铁盐水溶液和紫草素单体的有机溶剂溶液;持续室温搅拌后,通过离心提纯、水洗后得到。本发明反应条件温和,复合物粒径均一可控,可以显著增加紫草素在水中的溶解度,提高生物利用度;可以在肿瘤细胞环境下响应性拆解,释放出铁与紫草素,有效的应用于生物医学领域中,从而用于制备治疗癌症的药物。
一种碱土金属掺杂的In2O3甲醛敏感材料及其在甲醛检测中的应用,属于无机功能材料技术领域。是将碱土金属盐、In(NO3)3·4.5H2O和聚乙烯吡咯烷酮溶于乙醇和DMF的混合溶剂中,通过静电纺丝技术、烘干及煅烧制得空心纳米管甲醛敏感材料。低价态的碱土金属掺杂,能够在三氧化铟的晶体结构中形成空位,调控氧化物半导体材料In2O3的能级结构,优化材料表面吸附氧,从而提升材料对甲醛检测的性能。在较低的工作温度下(130℃),敏感材料对甲醛气体表现出极高的响应,良好的稳定性,对甲醛的最低检测限(60ppb)能够达到国家民用建筑室内甲醛浓度标准。此外,该系列甲醛敏感材料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廉,可实现批量生产。
具有超亲水/水下超疏油性的油水分离金属网制造方法属于功能材料技术领域,目的在于解决油水分离网膜或油水分离网制造过程较为复杂、价格昂贵、不能大面积制备以及使用有害溶剂的问题。本发明的具有超亲水/水下超疏油性的油水分离金属网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金属网基底通过超声清洗去除表面残留物,将清洗后的金属网基底去除表面水分得到洁净的金属网基底;步骤二:利用激光加工技术,采用短脉冲激光器对步骤一中得到的洁净的金属网基底进行激光扫描处理,使金属网基底的网丝上形成微纳米级乳突结构和纳米级绒毛结构;步骤三:将步骤二经过激光加工处理后得到的金属网基底放入电热干燥箱内烘烤,得到油水分离的金属网。
本发明是一种新型功能材料,广泛应用于红外辐射源中。目前,国内外耐高温耐水导电涂料一般均需经高温(600℃~800℃)烧结工艺而制成,同时为了降低烧结温度添加氧化铅(有毒),另一类,采用高分子粘合剂,不经高温烧结的导电涂料可以耐水,但不耐高温,应用有局限性。我们研制的导电辐射涂料在配方和制备工艺上克服了上述的缺点,采用硅酸钠和石墨粉,以7∶1.4比例配合,再加适量的固化剂和添加剂,涂在绝缘基底上,经低温处理(100℃)8小时而制成的。添加剂的选择根据用途来决定,用来控制红外辐射的峰值波长。主要性能如下:耐高温>600℃、耐水性好、击穿电压>2000V、机械强度好、可控红外辐射的峰值波长和电阻、不含铅、电热转换效率高、电热性能稳定,在一定的电压下电流和表面温度恒定不变。
本发明涉及一种硫化钆纳米纤维的制备方法,属于纳米材料制备技术领域。现有技术制备了硫化钆纳米粒子和纳米棒。本发明采用静电纺丝技术与硫化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制备了Gd2S3纳米纤维。本发明包括两个步骤:(1)制备Gd2O3纳米纤维。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PVP/Gd(NO3)3复合纳米纤维,再进行热处理得到Gd2O3纳米纤维;(2)制备Gd2S3纳米纤维。采用CS2对Gd2O3纳米纤维进行硫化处理,得到结构新颖纯相的Gd2S3纳米纤维,具有良好的晶型,直径为105~133nm,长度大于100μm。硫化钆纳米纤维是一种新型的重要功能材料,将在高性能热电材料、陶瓷、无毒环保颜料和纳米器件等领域得到重要应用。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简单易行,可以批量生产,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发明涉及无机双功能材料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铕离子掺杂蛋黄状二氧化钛双功能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采用溶胶凝胶法,首先通过有机硅源的水解在二氧化钛表面包覆二氧化硅层,之后在二氧化硅层表面包覆掺杂铕离子的二氧化钛层,最后通过刻蚀将二氧化硅层去除,从而得到铕离子掺杂蛋黄状二氧化钛双功能复合材料。本发明提供的双功能复合材料具有发光和光催化双重功能,该复合材料在463nm激发下显示红光,且光催化性能优异,具有独特的光催化动力学特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烟气脱硝的抗H2O、SO2和粉尘毒化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多元金属氧化物功能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Fe‑Ce‑Mn‑Cr/TiO2五元金属复合氧化物催化剂。本发明采用的多元脱硝催化剂,具有较宽的脱硝温度窗口以及较好的低温脱硝活性,尤其是抗H2O、SO2和粉尘毒化能力较强。
具有5~7μm均匀粒度的Sr2SiO4 : Eu荧光粉的合成方法属于光学功能材料技术领域。现有方法制备的Sr2SiO4 : Eu荧光粉粒度较大,在10~30μm范围内,并且,粒度不均匀,均匀度大于±10%。本发明之具有5~7μm均匀粒度的Sr2SiO4 : Eu荧光粉的合成方法原料包括SrCO3、SiO2、Eu2O3,采用微波加热方式在还原气氛下合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还有作为吸波剂的有机化合物,所述有机化合物为乙酸、柠檬酸、草酸、硬脂酸、抗坏血酸、葡萄糖、蔗糖中的一种或者两种;微波炉炉腔与大气相通,加热温度1250~1300℃,加热时间10~120min。合成出5~7μm均匀粒度的Sr2SiO4 : Eu荧光粉用于制造白光LED。
一类纯相铱酸锶类催化剂、制备方法及其在高效电催化裂解酸性水产氧方面的应用,属于无机功能材料领域。是将铱源、有机多元醇、锶源、有机多元酸和水通过不同比例混合加热蒸干,然后将蒸干的反应物煅烧一段时间,再将煅烧得到的产物用0.5~2mol/L的盐酸、硫酸、高氯酸等浸泡3~10h,即可得到不同相的铱酸锶。其中所得的单斜相铱酸锶SrIrO3结晶度高,呈规则的六边形片,可代替传统的酸性水氧化催化剂二氧化铱,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贵金属铱的用量。其电催化水裂解析氧电流密度达到10mA/cm2时,仅需过电势248mV,在目前报道过的水裂解析氧催化剂中本征活性最高,远远好于目前工业所用贵金属催化剂,并且性能稳定不衰减,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一种具有电磁屏蔽和压阻传感性能的柔性纳米纤维膜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多功能材料制备技术领域。首先通过静电纺丝过程得到聚合物纳米纤维膜,然后制得MXene@Fe3O4分散液,再利用多巴胺改性处理制备了亲水性良好的聚合物纳米纤维膜,结合喷涂工艺得到目标纤维膜。由于MXene本身优异的导电性和纳米纤维的结构特性,形成导电网络,Fe3O4纳米粒子协同配合,进一步实现对于电磁波的吸收。所得纤维膜在具有更优异的电磁屏蔽性能和传感性能的同时,还具有良好的机械柔性。由于其超薄、轻便的可穿戴性质,且机械性能良好,可用于纺织工业、军事领域、人工智能及日常防护,是一种具有良好应用前景的新型纳米材料。
本发明涉及一种伊利石基锐钛矿复合物的水热合成方法,属于新型矿物功能材料的开发利用领域。该方法针对伊利石结构特点,以纯度超过85%的伊利石粉为原料,利用硫酸氧钛水溶液的酸性,在TiO2与伊利石质量比WTiO2 : W伊利石为0.2~1.2的范围内,通过温和条件下的高速剪切搅拌,实现层间钾离子的部分溶出,之后通过六次甲基四胺溶液调节至近中性,而后利用进一步水热处理,实现锐钛矿与伊利石之间的牢固复合。该方法可以经济、高效和简单的合成锐钛矿复合型伊利石复合物,进而实现伊利石的功能化产品开发,并为锐钛矿粉体高效率制备提供一种可行的方法。
SBA-15分子筛与镧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分别属于无机功能材料和精细化工制造技术领域。SBA-15分子筛是一种具有纳米数量级尺寸孔结构的材料,而镧又是一种典型、易得的稀土元素。以SBA-15分子筛为主体,以镧为客体,制备一种复合材料以及这一制备方法是本发明的内容。该材料就是在SBA-15分子筛的纳米孔道中,引入一定重量比例的镧所生成的复合材料。该方法是向SBA-15分子筛中加入浓度为0.05~0.15mol/L LaCl3溶液,混合,搅拌20~30h,过滤,干燥,在500~600℃温度下煅烧4~6h,即得到白色粉末状SBA-15分子筛与镧复合材料。本发明之产品可以用做催化剂以及发光材料等,本发明之方法可以用来制备各种SBA-15分子筛与镧复合材料。
本发明涉及一种抗H2O、SO2、粉尘和碱金属化毒害的烟气脱硝多元催化剂,属于多元金属氧化物功能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Fe‑Ce‑Mn‑Ni‑Zn/TiO2六元金属复合氧化物催化剂。本发明采用的多元脱硝催化剂,具有较宽的脱硝温度窗口以及较好的低温脱硝活性,尤其是抗H2O、SO2、粉尘和碱金属化毒害能力较强。
(SBA-15)-尼莫地平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无机功能材料及精细化工制造和生物制药技术领域。现有尼莫地平片剂存在对人体的刺激,尼莫地平药物利用程度低。而现有将SBA-15分子筛作为药物载体的技术尚未应用到尼莫地平药物上来。本发明之(SBA-15)-尼莫地平药物中的尼莫地平药物分布在SBA-15分子筛介孔中。(SBA-15)-尼莫地平药物制备方法是对SBA-15分子筛外表面进行硅烷化处理;煅烧经过硅烷化处理的SBA-15分子筛;采用液相移植法将尼莫地平药物组装到SBA-15分子筛介孔中。本发明应用于生物制药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双疏自清洁油水分离材料的制备装置及方法。本发明属于化学化工、功能材料及纳米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超双疏性能且高分离率。有自清洁功能的所述装置主体部分为倒T形三通管,针对现有油水分离技术中存在的缺陷,通过简单的一步水热沉积法在多孔金属基底上表面生长出具有纳米棒结构的二氧化钛,对包括柴油在内的多种类型的油,分别通过简单的润湿之后使材料具有超双疏性能(油下超疏水和水下超疏油),并被应用在一个特殊的分离装置中实现稳定、连续、高效地油水分离。且该方法材料易得,制备简单,环境友好,所得材料兼具自清洁功能,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发明属于功能材料块体制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高温高压二次反应合成黄铁矿型二硫化铁的方法及应用,将铁粉中掺入过量的硫粉,置于大于1大气压的高压下,在温度为大于300℃的范围内加热,得到了初步的反应产物。将初步反应产物与过量的硫粉混合,并在压力大于1大气压温度大于400℃的条件下二次反应,经xrd表征可知二次反应产物为纯相黄铁矿型二硫化铁。本发明利用高压手段加速了反应的进行,缩短了黄铁矿型二硫化铁的合成时间,利用二次反应的手段解决了硫在铁的硫化物中扩散困难的问题,且产生的污染物较少,原料与工艺简单,合成产品的纯度和结晶度高。
一种Co9S8包覆生物质转化副产物humins碳的复合电磁波吸收材料、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属于电磁波吸收功能材料技术领域。以腐殖质(humins)为碳源,包覆硫化物,并经过不同温度煅烧,得到Co9S8/humins碳核壳结构的复合电磁波吸收材料。本发明方法制备得到的复合材料存在大量界面极化,半导体Co9S8内丰富的缺陷以及与碳球间的空隙优化了阻抗匹配,同时其内部碳球可以增强导电损耗。因此,通过合理的组成、界面调控、多层结构设计以及缺陷调控,得到的Co9S8包覆生物质转化副产物humins碳的核壳结构复合电磁波吸收材料具备优异的吸波能力。该方法绿色环保,操作简单,条件温和,易于大规模生产,适合实际工业应用。
具有5~7μm均匀粒度的Sr3SiO5 : Eu荧光粉的合成方法属于光学功能材料技术领域。现有方法制备的Sr3SiO5 : Eu荧光粉粒度较大,在10~30μm范围内,并且,粒度不均匀,均匀度大于±10%。本发明之具有5~7μm均匀粒度的Sr3SiO5 : Eu荧光粉的合成方法原料包括SrCO3、SiO2、Eu2O3,采用微波加热方式在还原气氛下合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还有作为吸波剂的有机化合物,所述有机化合物为乙酸、柠檬酸、草酸、硬脂酸、抗坏血酸、葡萄糖、蔗糖中的一种或者两种;微波炉炉腔与大气相通,加热温度1300~1600℃,加热时间10~120min。合成出5~7μm均匀粒度的Sr3SiO5 : Eu荧光粉用于制造白光LED。
ZnO-(SBA-15)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无机功能材料与无机合成化学技术领域。现有技术只是将纳米ZnO粉末与纳米SiO2粉末充分混合,制备半导体发光材料,其发光强度及发光纯度均有待提高。现有技术采用微波固相法将纳米客体材料组装到SBA-15分子筛中,存在混合、分散程度不高的问题。本发明之ZnO-(SBA-15)纳米复合材料主体为介孔材料SBA-15分子筛,客体为纳米ZnO,分布在SBA-15分子筛的孔道中,SBA-15分子筛具有介孔孔道形貌。本发明之ZnO-(SBA-15)纳米复合材料制备方法是一种微波法,将SBA-15分子筛粉末与纳米ZnO粉末加水混合,搅拌至液相混合状态,然后进行微波处理,获得ZnO-(SBA-15)纳米复合材料产物。
主-客体纳米复合材料的超声波制备方法属于无机功能材料制备技术领域。现有离子交换等方法生产周期长,操作较为繁琐,有些方法对前驱体要求较为严格,受外界环境影响较大;现有微波固相法伴随着加热过程,不适用于遇热分解的客体材料。本发明之主-客体纳米复合材料的超声波制备方法将主体材料与客体材料混合得到混合物,主体材料为介孔分子筛,将混合物置于超声波中,完成主-客体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用于介孔及微孔等孔道类复合材料的制备。
本发明属于功能材料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支架类骨膜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支架类骨膜材料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膜层、第二膜层、第三膜层和第四膜层;所述第一膜层的材质包括海藻酸钠、交联离子和RGD;所述第二膜层的材质包括海藻酸钠、交联离子和聚氧化乙烯;所述第三膜层的材质包括海藻酸钠、交联离子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所述第四膜层的材质包括聚己内酯;所述交联离子独立地包括Sr2+和/或Ca2+。本发明引入海藻酸钠,其egg‑box结构特点使得其能够稳定负载交联离子,形成稳定的固态膜结构;交联离子在骨愈合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同时,海藻酸钠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通过将其制备成多孔膜结构能够使细胞稳定的附着、繁殖。
本发明属于功能材料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用于船体表面的集油减阻仿生多孔网状复合材料,所述复合材料以被乙醇浸泡后的不锈钢网为支撑基板再喷涂由改性二氧化硅‑二氧化钛颗粒、环氧树脂、硅胶、聚二甲基硅氧烷和无水乙醇的混合溶液后干燥制成。本发明通过参照红颈鸟翼凤蝶,仿生制造出集油减阻仿生多孔网状复合材料,该材料表面的微纳结构由一系列微米级别的平行的脊组成,每条脊上分布有纳米级乳突状结构,令其具备明显的亲油疏水特性,可以大大减少在水中或者油水混合介质中船只的水阻,有效提高航行效率,并且制作工艺简便,成本低廉,节能环保。
一种基于蝴蝶翅膀防油污特性的仿生油水分离膜及制备方法和用途,本发明属于功能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受蝴蝶翅膀防油污特性的启发,将微纳结构的形性协同机制应用于油水分离膜材料的制备过程中,以不锈钢网作为可支撑多孔基底,采用金属化学沉积及饱和脂肪酸交联修饰方法,得到了一种具有多尺度分级树状结构的纳米颗粒包覆的铜基多孔油水分离膜。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成本低廉且操作简单的含油废水的分离方法。本发明所制备的仿生油水分离膜,其油水混合物通量更高,防油污性能更强,可重复使用,应用范围广。可用于工业含油废水的处理和海上泄露原油的回收。
一种基于氮化镁薄膜的光电探测器件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半导体光电探测器领域。首先采用磁控溅射或蒸镀技术在衬底上生长一层过渡金属电极,并利用湿法或干法刻蚀技术制备出叉指电极结构,然后采用反应射频磁控溅射方法在制备好叉指电极结构的衬底上生长Mg3N2薄膜,最后在Mg3N2薄膜上原位溅射生长一层BN或AlN薄膜作为Mg3N2保护层,从而得到基于Mg3N2薄膜的光电探测器件。本发明拓展了Mg3N2在光电功能材料与器件领域中的应用。BN或AlN薄膜不仅有效抑制了Mg3N2薄膜的水解,提高了Mg3N2薄膜的稳定性,而且在红外、可见光和大部分紫外波段都是透明的,是Mg3N2光电器件理想的光学窗口。
中冶有色为您提供最新的吉林长春有色金属理论与应用信息,涵盖发明专利、权利要求、说明书、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实用新型内容及具体实施方式等有色技术内容。打造最具专业性的有色金属技术理论与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