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矿
采矿
选矿
通用
火法冶金
湿法冶金
电冶金
真空冶金
功能材料
复合材料
新能源材料
合金材料
材料加工
废水处理
大气治理
固/危废处置
土壤修复
物理检测
化学分析
力学检测
无损检测
失效分析
环境检测
综合
西安交通大学、中国科学院,孙军。长期从事金属材料形变相变与强韧化的研究。针对合金强韧性之间呈倒置关系这一重大难题,在合金强韧化理论与应用等方面做出了系统性创新成果;提出了异质界面强韧化的新思路,建立了合金多尺度第二相耦合强韧化模型,发现了金属形变孪晶和纳米多层膜微纳柱体强度的显著外观与内在尺寸效应,据此发明了几种高强韧合金与纳米多层膜的制备技术,并实现了规模化应用。
张柯柯,河南科技大学教授,主要从事先进连接材料与技术方面的研究工作。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防科技预研、河南省科技创新人才基金、河南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等国家、省部级科研课题18项;发表论文150余篇,被SCI、EI收录53篇;主持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二、三等奖3项、河南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6篇、河南省教学成果一、二等奖4项;出版学术著作5部;获国家发明专利12件;指导学生获“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银、铜奖等奖励5项;培养硕博士研究生51名,获河南省优秀硕士、博士学位论文。
北京科技大学,曲选辉,曾任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2004~2014年),新材料技术研究院院长(2008-2020年)。主要学术兼职:中国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副理事长,中国材料研究学会常务理事,中国金属学会常务理事兼粉末冶金分会主任委员,《粉末冶金技术》主编,《粉末冶金工业》副主编,《Powder Metall》、《Acta Metall Sinica》、《Rare Metals》等10余杂志编委。
王加友,江苏科技大学,主要从事焊接工艺与装备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主持完成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在内的国家级、省部级及大型企业委托研究课题10多项,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被SCI、EI、ISTP收录20余篇),申请及获得国家发明专利4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国家级学会科学技术二等奖2项、三等奖5项,省级教学三等奖2项。
中国有色集团天津技术创新研究院,钟景明,是我国铍研究领域的第一位博士,学术带头人,他曾先后承担和完成了近20项国家重大科技攻关、863计划等项目,现正承担国家863项目“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反应堆(ITER)第一壁板用热压铍材研制” 课题研究。为我国铍材料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满足国防军工需要做出了突出贡献。先后荣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二等奖各2项。
标题:周科朝
评论 (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