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二氧化硅气凝胶复合材料生产系统,包括配料模块、装模模块、浸渍模块、导热进气格栅设置模块、超临界干燥模块和导热进气格栅取出模块,这些模块科学组合,通过在装模模块对纤维毡装模之前对纤维毡设置导热进气格栅,或者在浸渍模块得到复合凝胶之后对复合凝胶设置导热进气格栅,这些导热进气格栅在复合凝胶进入超临界干燥模块后作为超临界流体的溢出通道,可大大提高超临界干燥过程中超临界流体与复合凝胶的换热效率,缩短复合凝胶的干燥时间,从而大大缩短二氧化硅气凝胶复合材料的生产周期,提高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复合材料成型的模具,包括模具架,所述模具架顶部中间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模具架内部上端固定连接有上模,所述模具架上端与上模内部活动连接有打杆,所述打杆顶部固定连接有环形压板,所述固定块、模具架上端与上模中间开设有连通的浇道,所述模具架四周上端内部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部活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底部固定连接有侧模块;通过本装置可以方便对复合材料进行成型,且成型后的试件容易脱模。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不同孔隙率的RTM碳纤维复合材料试块的制作方法,树脂传递模塑法简称RTM法。本发明的方法包括:RTM模具的设计与制造、树脂注射过程、树脂固化方法及过程、制品的后处理及孔隙率测试过程。本方法的意义在于制造一种均匀性好,高强度,高减度,低成本,污染小的碳纤维复合材料试块,得到孔隙率与注射压力、固化时间、固化温度等参数的关系,对RTM工艺改进以及人工缺陷的添加有很大的指导作用。
本发明提供一种发泡橡胶涂料及其在制备发泡橡胶复合材料中的应用。发泡橡胶涂料主要组成及重量份数为橡胶100份、填料40~80份、硫化剂2~6份,发泡剂5~15份。该发泡橡胶涂料在制备发泡橡胶复合材料中的应用,包括:将发泡橡胶涂料涂覆于基材表面,再进行发泡、硫化。所述发泡橡胶涂料可用于机动车、石油化工、机械建筑、航空航天、纺织、包装等领域的缓冲、衬垫、隔热、密封、防水、减震等材料的制备中。
本发明属于材料领域,公开一种降低金刚石/铜复合材料界面热阻的制备方法,特征在于通过热催化气相化学过程,在包裹金属钴的金刚石颗粒表面与钴界面处原位生长石墨烯,调节金刚石与铜之间的声子‑电子耦合及散射,降低界面热阻。本发明解决了金刚石/铜界面热阻问题,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法所制备的金刚石/铜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热导率,满足大功率集成电路封装材料的需求。
本发明涉及一种真空袋/热压罐法制造复合材料件的抽真空装置,包括工装底座(1)、抽气接嘴(2)和底座型面(3),在底座型面(3)上表面周边开设有阶梯导气槽,阶梯导气槽上开有导气孔(7),导气孔(7)贯穿底座型面(3);在底座型面(3)下表面焊接真空管(8),使真空管(8)的内径与导气孔(7)孔径对接,真空管(8)与总真空管(9)连通,总真空管(9)一端安装抽气接嘴(2)。本发明解决了在不需增加热压罐真空接嘴数量时,也能保证复合材料零件制造真空袋的气密性。
一种以铁基非晶/纳米晶带材做贴片层的电磁屏蔽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工艺步骤为:(1)将丁基橡胶(IIR)在开放式炼胶机上塑炼3-10min后,加入固定种类及比例的橡胶配合剂(公知技术),混炼约15-60min,使复合相在IIR中分散均匀,按质量比为4:1-6:1比例,将塑炼胶与白炭黑进行混炼,制成厚度为0.1-1mm厚的IIR薄膜;(2)将碳纤维与上述的IIR薄膜复合,制成IIR薄膜/碳纤维/IIR薄膜的夹层结构,并在压力成型机中硫化成型,硫化温度为165℃,硫化时间为1-5h,硫化压力为1-10MPa;(3)选取不同厚度的未退火态铁基非晶/纳米晶合金带材,制得表层导电型电磁屏蔽复合材料。本发明的优点是:(1)通过对废带材的回收再利用,可有效解决废带材的处理问题,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2)本发明的制备工艺过程简单,设备要求不高,效果显著,便于实现大规模工业化应用。
本实用新型涉及复合材料制造领域,涉及一种实芯泡沫夹层复合材料管件成型工装结构。包括上盖板、下盖板、左侧挡板、右侧挡板、左侧橡胶槽、右侧橡胶槽、滚珠、螺杆,上、下盖板和左、右侧挡板合围成空腔,上盖板和下盖板分别位于该空腔的上、下面,左侧挡板和右侧挡板分别位于该空腔的左、右面,左、右侧挡板下部安装有滚珠,该空腔内可放置加工件,左、右侧橡胶槽分别置于左、右侧挡板的外侧,左、右侧橡胶槽的槽内填充有膨胀橡胶,左、右侧橡胶槽装有螺杆,左、右侧橡胶槽安装于下盖板上。本实用新型利用泡沫加温膨胀和外部加压机构加压相结合的方式,解决了产品加压困难的问题,同时提高加工产品的合格率。
一种碳纤维/碳纳米管/有机硅改性不饱和聚酯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二官能团或三官能团的烷氧基有机硅混合单体、去离子水为原料,采用自制酸性离子交换树脂为水解催化剂,制备含有可反应活性基团的有机硅预聚体;采用1,2‑丙二醇、新戊二醇、己二酸、间苯二甲酸、四氢苯酐、顺丁烯二酸酐为原料合成耐热型不饱和聚酯树脂预聚体,添加有机硅预聚体与不饱和聚酯预聚体进行缩合反应,制得有机硅改性不饱和聚酯树脂;将一定量有机硅改性不饱和聚酯树脂、碳纤维、碳纳米管、分散剂、消泡剂、引发剂、阻聚剂、稀释剂进行混合,经高速搅拌机充分搅拌之后制得碳纤维/碳纳米管/有机硅改性不饱和聚酯纳米复合材料。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电子束重熔装置及方法,装置包括真空电子束焊机、电子束加工平台和控制器;所述电子束加工平台主体为一套XYZ三轴移动平台。电子束的激发、加速、聚焦、传输和加工路径,将通过电子枪控制器和电子束加工平台控制器进行预先设定和实时控制。本发明通过电子束熔池的高速搅动和快速冷却凝固过程,使纳米增强相发生两次分散,并细化基体晶粒组织。本发明可同步获得具有细小基体晶粒组织和纳米增强颗粒均匀分布的铝基复合材料表面,且具有结构简单,工艺适用性广的优点。
本发明涉及竹纤维、竹粉、木纤维树脂基复合材料,包括重量配比的竹纤维5-65份、竹粉1-35份、木纤维0-10份、粘合剂12-30份、固化剂1-12份、稀释剂1-15份、粘合剂为环氧树脂、脲醛树脂、酚醛树脂中的任意一种,按如下步骤制备:将竹纤维、竹粉、木纤维、清理去杂;干燥;加入粘合剂和稀释剂充分搅拌制成预混料;再加入固化剂再充分搅拌作为备料;将备料在模具中经加热,预压;成型压制;自然降温后脱模得到成品。本发明的优点在于:该材料强度和比强度高、耐磨、耐潮湿、抗菌、价格低,可用于制造家具、地板、建筑与装饰材料、交通运输工具、体育用品等领域,具有环保、轻质、节能、节约资源的特点,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立式柔性红磷/碳纤维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电池技术领域。其包括碳质柔性基底和负载在碳质柔性基底上的红磷,碳质柔性基底为柔性的碳纤维织物。同时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碳布放入盐酸液中浸渍,浸渍完成后对其进行清洗和烘干,得到酸化的碳布,酸化的碳布表面存在大量活性位点;将酸化的碳布和红磷混合,得到混合体,对混合体进行加热反应,使红磷升华成红磷蒸汽,红磷蒸汽对碳布上的活性位点进行占据;加热反应完成后制得自立式柔性红磷/碳纤维复合材料。本发明采用碳质柔性基底作为红磷的载体,不但可以使红磷更加均匀的分布在碳纤维的表面,还利用碳纤维的优异导电性来弥补红磷导电性较差的问题。
一种高强塑非晶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1)将非晶材料去除氧化皮后,按组份的重量比例称重,并超声波洗净,放入真空电弧炉内抽真空,炉内气压至1.5×10‑3Pa时,关闭分子泵,打开机械泵,通入氩气至0.05Pa,反复熔炼至非晶材料成分均匀化,熔炼电流≤400mA,然后吸铸;(2)将非晶材料棒切割合适高度后打磨上下表面,进行预变形,预变形量在屈服点后≤6%;(3)变形后再次超声波洗净,用石英管真空封装,将电阻炉预热至900℃,放入石英管,保温8‑16min,取出并快速水淬。本发明制备出的非晶复合材料晶粒细小,分布较均匀,圆整度高。同时,该热处理工艺流程短,效率高,设备要求低,操作简单,污染较小。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延缓绝缘子硅橡胶覆冰的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属复合绝缘子防冰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选取相变材料作为基材,利用相变材料在相变过程中释放的潜热,使得硅橡胶表面的温度维持在0℃以上,以达到延缓结冰的目的;将相变材料做成微米级微胶囊,并制作成相变微胶囊粉末;相变微胶囊粉末与RTV按比例混合、自然干燥即得。本发明所提供的复合材料通过自身存储的热量进行延迟覆冰,不需要消耗电网的能量,且具有相变过程可以随着温度可反复利用的特点。通过对硅橡胶材料进行改性,提高硅橡胶材料储能密度,提高复合绝缘子防冰能力,对于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有着重要作用;对提高电网抗冰灾能力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本发明公开了纤维增韧陶瓷基复合材料均匀性评价方法,方法步骤为:(1)用材料各点声速对材料密度均匀性进行评价。(2)用材料的幅值衰减特性对材料材质均匀性进行评价。(3)用材料非线性特征对材料孔隙均匀性进行评价。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由于复合材料制备过程造成的材质不均匀,不同试块声速或同一试块不同位置声速声衰减均存在明显差异。通过声速图像、幅值信息图像、非线性特征图像的分布情况可以反映该材料的材质均匀性。材料声学特性的较大离散性有助于利用其变化规律,判断材料均匀性变化,定性或定量解决材料性能表征的问题。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树脂基复合材料损伤自修复中陶瓷管网载体的制备方法,该载体与现有微胶囊载体和空心纤维载体相比,其特点在于具有相互贯通的网状管道结构,不仅可为修复剂填充损伤部位传递压力,而且能实现修复剂的传输、补充和更换,突破了现有载体相互孤立、互不贯通的结构局限性,此外,该载体还具有结构可设计性强、与复合材料兼容性好等优点。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仿生结构的自润滑金属陶瓷复合材料,具有金属陶瓷基体层和润滑层交替叠合而成的结构;金属陶瓷基体层的原料包括Al2O365~72%、SiO2 12~15%、MgO微粉10~12%、B2O3 2~4%和Fe粉3~6%,各原料合计100%;润滑层的原料包括hBN 92~98%和纳米碳2~8%;所述润滑层的厚度为0.025~0.05mm;金属陶瓷基体层与润滑层的厚度比为30~40:1。现有以Al2O3/nBN自润滑复合陶瓷基体的基础上,以微‑纳米复合粉体为原料,通过材料的仿生结构设计,制得具有强‑弱多层界面特征的层状复合陶瓷,在提高陶瓷良好力学性能的同时,实现了材料的结构/润滑功能一体化设计。
本发明为一种镧掺杂钡铁氧体-聚苯胺复合材料微波吸收剂的制备方法,主要原料为钡、铁、镧的硝酸盐以及苯胺单体,采用溶胶凝胶-自蔓延法制备镧掺杂钡铁氧体,然后采用原位化学氧化法制备镧掺杂钡铁氧体-聚苯胺复合物。镧掺杂钡铁氧体与聚苯胺的有机复合可以保持两组分的优点,可裁剪材料的电磁参数,拓宽微波吸收频带,减小材料密度,改善吸收效率,提高综合性能,克服单一铁氧体吸波材料存在的“厚度厚、质量重、频带窄、吸收弱”等问题,满足吸波涂层“薄、轻、宽、强”的要求,是一种理想的高性能微波吸收剂。
本发明提供一种薄壁复合材料前缘整流罩的胶接模具及胶接方法,所述的模具包括上模(1)、下模(2)、前缘挡块(3)、锁紧块(4)和螺栓(5),上模(1)和下模(2)、前缘挡块(3)围合成翼面类零件腔形,锁紧块(4)通过螺栓(5)将前缘挡块(3)、上模(1)和下模(2)固定连接在一起。利用上述模具,分步骤胶接翼面类零件,并结合烘箱加热方法,可以实现薄壁复合材料前缘整流罩的胶接,设备简单、成本低。
本发明涉及一种纳米颗粒增强镁基复合材料金相腐蚀剂及其使用方法,所述腐蚀剂组分及重量百分比为:丁二酸:1~5%,氯化镁:0.5~2%,乙醇:20~35%,余量为水;其使用方法为:对复合材料取样并依次采用粗粒、中粒、细粒水砂纸进行打磨,再先后采用粒度1μm、0.5μm的研磨膏抛光,用无水酒精清洗并吹干后,室温下用棉球蘸取所述金相腐蚀剂并在抛光表面擦拭10~35s,然后样品依次用蒸馏水、无水酒精清洗并吹干,用金相显微镜对样品进行观察分析。本发明采用弱酸、盐、醇配制金相腐蚀剂,晶粒形貌显示清晰,相对于现有常用的强酸腐蚀剂,腐蚀均匀容易控制,有利于准确进行金相分析,且对实验人员健康和环境没有危害。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复合材料搅拌摩擦近净成形增材的制造方法及装置,装置包括模具基座、形腔板和盖板,模具基座的两端安装有端头挡板,模具基座的腔内放置有垫块,且垫块两端与端头挡板相抵,垫块的侧面安装有侧向挡板,垫块上部设置有形腔板,形腔板为左右分体设置且中部预留有矩形间隙,盖板与模具基座上部连接,盖板中部开有矩形槽孔;增材制造过程中通过增加形腔板实现了复合增材制造过程中增加待搅拌材料的连续高效操作,该装置可在固态下实现复合材料的近净成型增材制造,装置简单、操作简便,材料利用率高,无熔化方法所产生的气孔等缺陷。
一种基于加热模压的纤维增强PBT复合材料成型工艺,步骤如下,将涂有脱模剂的上、下模具安装于热压机的上、下热压块上,在下模具中放入低分子量干燥的环状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加热至液化;将处理好烘干的含有催化剂纤维布铺放于已经加热并已经熔化的环状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液体中;热压机加压到4.5MPa维持190‑210℃、2‑3小时;本发明的基于加热模压的纤维增强PBT复合材料成型工艺,利用CBT材料的流动性,能够使得材料和树脂充分浸润,并通过热压机的加压提升材料的纤维比例,热压机加热能够有效帮助CBT聚合成性能较好的PBT材料,能够大幅度提升材料的力学性能,该方法工艺简单,成本低,安全可靠。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机熔盐法制备g-C3N4/CdS复合材料的方法,在该方法中,首先称量一定量的氯化胆碱和尿素,混合碾磨成液态作为助溶剂,再称量一定量的氯化镉和硫脲,将其加入到助溶剂中碾磨成液态,加入一定量的C3N4碾磨均匀后超声震荡。将震荡后的溶液装入反应釜中,将按此比例药品的配方的制备3份,并将置放反应悬浊液的烧杯反应釜;将三个反应釜放入电热鼓风干燥箱中恒温,分别反应2-10h后取出,再将烧杯取出,用无水乙醇和蒸馏水清洗产物数次,得g-C3N4/CdS复合材料。本发明操作简单, 容易控制,重复性好,绿色环保, 且不使用任何表面活性剂或溶剂。
一种制备碳化硅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a)采用不同粒径的碳化硅颗粒(SiCp),按照1:1-2:1的体积比,获得混合碳化硅颗粒,放入搅拌机里搅拌1-3.5小时;(b)将粘结剂和造孔剂加入到不同粒径的碳化硅颗粒混合物中,搅拌均匀;(c)将碳化硅颗粒放入压机上压制出预制坯,在80-120℃烘干保存;(d)将SiCp混合物预制坯进行预烧结,得SiCp坯件;(e)将SiCp坯件除杂,并放在1000-1100℃下保温1-2.5小时预氧化;(f)将铝合金修改为:铝基体材料和SiCp坯件放在一起,采用自由浸渗法,保温2-4小时,制备出碳化硅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本发明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易于实现。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复合材料介电性能检测设备,包括机箱、活动机构、安装框以及检测主体,所述机箱的一侧安装有箱门,箱门朝向机箱内的一侧对称固定有两组第一滑轨,机箱内底部对称固定有两组第二滑轨,第一滑轨与第二滑轨互相垂直,且两组第二滑轨上设置有活动机构,活动机构包括安装板、滑块以及安装件,安装板的底端面对称固定有两组滑块,滑块远离安装板的一侧开设有两组分别与第一滑轨以及第二滑轨配合的滑槽,安装板的上端面对称开设有两组调节槽。该复合材料介电性能检测设备,减少了使用时对设备的搬运,省时省力,并避免了搬运时的风险,且在存放时,能够大大减少设备由于静电吸附的灰尘,保证了设备的正常使用。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分子复合材料防弹衣的检测定位装置,包括防弹衣本体、圆环和连接杆,防弹衣本体设置在模型的外部,圆环设置在模型的上方外部,且圆环的外部侧面通过顶部转轴与支撑杆相互连接,连接杆转动连接在内置杆的下方,模型的内部安装有恒温管,底座的内部预留有收纳槽,齿轮与侧边杆的一端转动连接,内部滑块设置在内部滑槽的内部,固定杆的上端通过固定孔与模型相互连接,齿轮的下方连接有齿条。该高分子复合材料防弹衣的检测定位装置,可以根据防弹衣本体需要检测的位置,转动模型便于检测,并且该装置能够根据防弹衣本体检测位置调节定位环的角度和位置,使得定位环位于检测位置的外部,便于检测定位精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化硅‑二硫化钨协同改性树脂基复合材料的方法,属于树脂基摩擦材料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按体积比5~15:5~15:20~35:45~60依次称取SiC粉末、WS2粉末、填料、聚酰亚胺粉末,将原料放入球磨机中干混,干混结束进行干燥,冷压成型得到坯体,然后对坯体进行烧结,随炉冷却至室温即可。本发明操作简单,材料易得且价格低廉,反应条件容易达到,且制备的聚酰亚胺树脂基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摩擦磨损性能、耐腐蚀性能以及力学性能。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层板孔隙率的超声检测方法,其特征是检测方法及步骤为:(1)采用超声C扫描法检测,记录超声衰减;(2)采用显微金相测试、场发射电子显微镜测试和高精度CT检测等方法,分别对超声C扫描检测的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层板进行孔隙率检测,得到超声C扫描衰减系数与孔隙率的关系,计算出孔隙率;(3)检测的精确度为0.01%。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环氧树脂/有机蒙脱土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本方法通过各种以无机稀土类化合物作为固化剂,有机改性蒙脱土为增强剂,环氧树脂为单体,少量吡啶为引发剂在室温的条件下合成复合材料。本发明用氧化铌、氧化铈、氧化钕、氧化钽、氧化镧作为无机固化剂,比较各种固化剂的固化效果。本发明得到的产品具有强度高,硬度高,固化时间短的特点。
本发明属于导弹弹翼结构设计技术,涉及一种热塑性短纤维模压复合材料弹翼。所述弹翼包括上蒙皮和整体式下蒙皮;所述整体式下蒙皮由弹翼下蒙皮、主梁、主接头采用热塑性复合材料一体化成型;上蒙皮单独模压成型后再与整体式下蒙皮连接形成最终弹翼。本发明取消了金属主接头,将下蒙皮、主梁、主接头整合为整体式下蒙皮,无需进行铺层,模具简单,成本低,减轻了弹翼重量;避免了金属主接头与复材结构连接发生的脱粘等情况;弹翼整体性好,工艺简单,协调路线简单,经济性好。
中冶有色为您提供最新的江西南昌有色金属理论与应用信息,涵盖发明专利、权利要求、说明书、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实用新型内容及具体实施方式等有色技术内容。打造最具专业性的有色金属技术理论与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