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硅烷表面改性后钢纤维的水泥基复合材料。该水泥基复合材料水所用的钢纤维经过表面改性,该表面处理剂由硅烷水解液或硅烷水解液与硝酸锆、氟化钛、氟化锆、六氟锆酸其中的一种或多种材料组成;水泥基复合材料由水泥、经表面改性的钢纤维、细砂、水为原材料制备而成,除此之外,按需可选择性加入粉煤灰、硅灰等矿物掺和料、石英粉等填充剂及高效减水剂等添加剂。本发明得到的新型水泥基复合材料,与原钢纤维混凝土材料相比,其抗压强度提升不明显,但抗折强度可以提升50%以上。基于硅烷表面处理的钢纤维,其钢纤维与水泥砂浆之间的界面过渡区孔隙率明显下降,水泥砂浆对钢纤维的握裹更加紧实,从而显著提高了钢纤维混凝土的强度和韧性。
一种用于制备IH(Induction Heat)电磁加热线盘支架的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热线盘支架采用热塑性聚合物做基体,以锰锌铁氧体、铁粉和铁硅铝金属粉末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作为填充物,经双螺杆挤出机混炼造粒,得到高强度高磁导率的聚合物基软磁复合材料;该聚合物基软磁复合材料经一次性注塑成型,即可得到电磁炉加热线盘支架。本发明制备的聚合物基软磁复合材料及该方法制备的电磁炉加热线盘支架,具有骨架和磁体是一体成型的、磁导率高、强度高、后序装配工艺简单;可以取代传统上线圈骨架和磁体镶嵌粘结的方法,提高了电磁炉线盘的磁导率、加热效率和生产效率。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硫/碳复合材料的电解制备方法,所述硫/碳复合材料按如下步骤进行制备:(1)按配方配制电解质溶液;(2)以石墨棒同时作为阳极和碳源,铂片为阴极,在直流电下进行电解反应;(3)电解反应形成的沉淀物通过抽滤取滤饼,水洗后干燥,得到硫/碳复合材料;本发明方法所制得的硫/碳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循环稳定性和倍率性能,可作为锂硫电池的正极材料,广泛应用于高性能锂硫二次电池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快速深度处理有机氯农药废水的复合材料,以及所述复合材料的制备和应用。复合材料包含纳米铁和载体,二者的重量份分别为5-20重量份和80-95重量份;所述载体为活性炭纤维毡或活性炭纤维布和来源于生物的炭基材料的混合物,二者的重量比为1:9至9:1之间;所述纳米铁的直径为约100nm。采用本发明的复合材料可快速实现有机氯农药的降解,30分钟基本降解完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铅石墨烯复合材料,是通过电化学沉积的方法在石墨烯表面包覆铅颗粒而获得的。本发明的铅石墨烯复合材料中石墨烯的重量百分含量为10%-90%,每个石墨烯片包含1-50个碳原子层,铅颗粒的粒径为100nm-10m。本发明的铅石墨烯复合材料可以实现铅颗粒与石墨烯片的有效结合,并且与铅粉等铅酸电池的负极活性物质也可实现更均匀的混合,将本发明的铅石墨烯复合材料直接用作铅酸蓄电池的负极,或作为铅炭超级电池的负极添加剂,可显著提高电池的充电接受能力和HRPSoC循环寿命。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光转换器件,该复合材料包括亲油性的连续相、分散在连续相中的第一非连续相和第二非连续相,以及位于第一非连续相和连续相界面处的乳化剂,乳化剂为油包水型表面活性剂,第一非连续相包括多个微结构,第二非连续相包括油溶性的波长转换材料,微结构包括水溶性的保护剂和用于分散保护剂的分散介质。由于水氧等不利物在继续进入含有波长转换材料的复合材料后会优先被微结构捕捉,从而保护了波长转换材料不被这些不利物侵蚀而失效,因此提高了复合材料的稳定性和寿命。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测Z‑pin三维增强复合材料强度的方法,属于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分析方法领域。该方法基于针对Z‑pin三维增强复合材料层合板强度预测分析的复杂问题,提出一种从微观到宏观的多尺度分析方法来预测Z‑pin三维增强复合材料层合板的力学性能,该方法物理机制明确,能较好地预测其强度和失效过程,为其制备工艺指导提供有力的支撑。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Co3O4/埃洛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首先将埃洛石粉体酸洗得到酸洗埃洛石,再以酸洗埃洛石、Co(NO3)2·6H2O、2‑甲基咪唑等为原料,经混合、抽滤分离、熔盐改性、煅烧等一系列操作后制备得到Co3O4/埃洛石复合材料。该制备方法成本低廉,设备要求低,便于大规模生产。在所述的Co3O4/埃洛石复合材料中,埃洛石纳米管作为载体,Co3O4纳米颗粒负载在埃洛石纳米管的表面,避免了Co3O4的团聚。该Co3O4/埃洛石复合材料对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具有吸附作用和催化降解作用,对甲基橙和四环素的降解率达到98%以上,可用于处理废水中的染料和抗生素。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Mn3O4纳米晶@3D蜂窝状分级多孔网络框架碳复合材料,3D蜂窝状分级多孔网络框架碳呈现立体多孔网络框架结构,在其每一个框架体内含有蜂窝状介孔;Mn3O4纳米晶紧密耦合于碳框架表面和蜂窝状介孔内部。其制备方法:首先通过软硬模板法合成3D蜂窝状分级多孔网络框架碳,然后通过化学反应在其表面和孔洞内生长MnO2纳米片,煅烧后MnO2分解为Mn3O4纳米晶获得最终产物。本发明可提高Mn3O4的电化学活性和结构稳定性,显著改善其放电比容量、循环性能和倍率性能。所述Mn3O4纳米晶@3D蜂窝状分级多孔网络框架碳复合材料作为锌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本发明涉及一种全氟磺酸碳纤维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全氟磺酸碳纤维复合材料能够应用于储氢领域。所述全氟磺酸碳纤维复合材料由盐型全氟磺酸树脂分散液处理碳纤维预浸料而制备得到。所述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1)制备碳纤维预浸料;(2)制备盐型全氟磺酸树脂的醇水分散液;(3)将步骤(2)的所述分散液通过喷涂或浸渍对步骤(1)的所述碳纤维预浸料进行处理。通过使用盐型全氟磺酸树脂的醇水分散液对碳纤维进行处理,不仅可以保持碳纤维的初始强度,而且表面光滑,并且在长时间的储氢过程中,基于盐型全氟磺酸树脂层对氢的优异阻隔作用,碳纤维的表面光滑,且其强度衰减率由70%下降至10%。
本发明涉及一种变刚度复合材料对顶波簧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工艺步骤:1),采用三维编织机将形状记忆合金丝与玄武岩纤维、芳纶纤维编织成三维布;2),将编织好的三维布裁剪好;再将其浸渍树脂形成预成型体;3),将预成型体缠绕在模具内模模腔内,与外模合模并根据所选树脂的固化曲线选取合适的温度及模具压力,使复合材料波型弹簧固化成型;4),后固化及后处理:在复合材料对顶波簧完成固化成型并脱模后,将其放入恒温箱内进行后固化;在完成后固化处理后,对其进行去毛刺及打磨处理,制得变刚度复合材料对顶波簧。本发明制得的波形弹簧不但具有质量轻(减重40%以上)、能主动变刚度等优点,而且能显著提升整体系统的性能。
本发明公开了二氧化钛/层状双氢氧化物非碳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采用尿素水解水热法制备二氧化钛/层状双氢氧化物非碳基复合材料,将TiO2颗粒负载在镁铝‑层状双氢氧化物MgAl‑LDH上,保留了LDH原始的层状结构,用于吸附及光助再生循环去除水中两种代表性的有机污染物:甲基橙和亚甲基蓝,对甲基橙的吸附量为527.5 mg/g,在4轮循环再生后仍具有88.6%的再生率;对亚甲基蓝的吸附量为208.3 mg/g,在4轮循环再生后仍具有94.7%的再生率。本发明所得的复合材料对有机染料具有较高的吸附容量和高效的光助再生能力,成本低廉,过程简单,且制得的复合材料绿色清洁,可用于环保、化工等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化学免疫传感器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Au@Co‑MOFs复合材料的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的构建方法,包括:1)2‑硝基对苯二甲酸的制备;2)2‑氨基对苯二甲酸的制备;3)Co‑MOFs材料的制备;4)Au@Co‑MOFs复合材料的制备;5)基于Au@Co‑MOFs复合材料的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的构建。通过本发明可以构建出一种基于Au@Co‑MOFs复合材料的电化学免疫传感器,可以用于超灵敏检测,具有更好的准确性,更高的灵敏度,对我国电化学免疫传感器领域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发明涉及自润滑减摩耐磨复合材料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干摩擦下耐磨损的PTFE基复合材料,包括以下重量份数配比的原料:60~80份的平均粒径38um的聚四氟乙烯(PTFE)粉、8~15份的平均粒径100nm的纳米二氧化硅(SiO2)粉、10~12份的球型微米氧化铝(Al2O3)粉或/和纳米氮化铝(AlN)粉;上述PTFE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先通过机械搅拌使上述原料混合均匀,再将混合均匀的复合物料,在温度为360~380℃、压力为40~45MPa下保持热压,温度降至110℃时脱模,得到PTFE基复合材料。本发明解决了目前现有的聚四氟乙烯材料在干摩擦条件下使用时,所存在的不耐磨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R-PVC型材共挤表层的ASA/PVC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的复合材料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ASA树脂30~70份、PVC树脂20~50份、热稳定剂0.5~5份、润滑剂0.05~0.6份、抗氧剂0.01~0.4份、增韧剂0~20份、无机耐磨填料0~10份;本发明ASA/PVC复合表层材料具有超高韧性及高耐磨性,PVC是主体型材,ASA与PVC共混作为共挤层材料,可使之与主体型材的热膨胀率及收缩率更接近,结合力更好,兼容性更佳,减少共挤层的形变和焊角开裂现象,使制品更加稳定。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管状核壳结构的四氧化三铁/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的复合材料由四氧化三铁纳米管和包覆在四氧化三铁纳米管上的碳层组成,具有以四氧化三铁纳米管为核且以碳层为壳的管状核壳结构。该复合材料中由于四氧化三铁呈管状结构并且由于碳层的导电和缓冲作用,可有效提高四氧化三铁在充放电过程中的循环稳定性,可用作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本发明管状核壳结构的四氧化三铁/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具有工艺简单、成本低、周期短、能耗低等优点,适合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高加速度运动电机安装的复合材料横梁结构,所述横梁本体为一体化结构,通过复合材料拉挤工艺整体成型,其截面为腔体结构,由维持外部轮廓的壁板和内部的加强筋构成,所述壁板和其构成的腔体为分层结构,包括外表层、内表层和中间层,均采用非0°方向连续纤维和/或0°方向单向纤维铺层制成。本实用新型的一体化复合材料横梁结构能有效提高横梁生产效率和产品精度,同时实现横梁本体大幅减重,能够应用于高加速度运动电机的安装中,使得结构刚度和运动频率响应得到提升,提高设备的加工效率;同时复合材料抗腐蚀性能极好,无需特殊的后处理及防腐维护。
本发明是属于一种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其涉及氮掺杂碳量子点与二氧化锰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制备方法包括,碳量子点的制备,氮掺杂碳量子点‑MnO2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在烧瓶中加入蒸馏水,然后依次加入乙醇、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和硫酸,形成混合溶液,加热处理,将高锰酸钾溶液缓慢的滴入混合溶液中,不断搅拌;清洗,得到MnO2纳米片;将清洗后的带负电的MnO2纳米片分散在去离子水中,保留备用;将氮掺杂碳量子点粉末加入到清洗后的MnO2纳米片溶液中,搅拌得到氮掺杂碳量子点‑MnO2纳米复合材料。其制备原料容易得到,制备过程简单。本发明构建了氮掺杂碳量子复合二氧化锰荧光探针,用于检测生物体内或者体外谷胱甘肽的含量,其具有重要价值。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材料改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过一步法制备高强度高韧性聚丙烯/玻璃纤维复合材料的方法,其步骤如下:将PP、MAH和引发剂混合均匀后,从双螺杆挤出机主喂料口加入到双螺杆挤出机中熔融接枝,得到均匀分散在PP基体中的PP‑g‑MAH,同时从侧喂料口或GF加入口加入GF,在螺杆剪切与热作用下,PP与GF进一步熔融混合,并输送至挤出机机头,经挤出、冷却、干燥、切粒后,得到高强度高韧性PP/GF复合材料。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两步法制备PP/GF复合材料时内部组分分散不均匀,导致力学强度差的缺陷,同时成本较高的缺陷,提高了GF与PP基体之间的界面作用均匀性,有利于提高PP/GF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降低成本。
本发明涉及水污染防治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改性聚丙烯腈接枝淀粉的复合材料,黄原酸酯基淀粉作为RAFT大分子链转移剂,黄原酸酯基团作为链转移活性位点,通过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聚合过程,引发丙烯腈在淀粉分子链上原位聚合,从而通过化学共价键的连接,将聚丙烯腈和淀粉紧密结合,两者很难发生分离和脱落,从而提高了复合材料的结构稳定性和循环使用性能,进一步通过盐酸羟胺将聚丙烯腈偕胺肟化处理,得到改性聚丙烯腈接枝淀粉的复合材料,复合材料中含有丰富的羟基和偕胺肟基团,使对Cu2+和Hg2+等重金属离子具有很强的螯合和絮凝的双功能作用,起到高效的吸附处理和水污染防治作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废塑料生产的低气味复合材料,包括以下重量份配比的组分,废塑料100份、填充剂10‑100份、相容剂0‑5份、气味吸附剂0.3‑1份、改性剂0.2‑0.4份、润滑剂0.1‑0.5份、抗氧剂0.2‑0.4份,还公开了该复合材料的具体生产方法;废塑料在高温环境中与各种助剂配合引发链式断链降解或交联,或水解产生自由基,且产生的自由基具有高活性,与带有多活性基团的化合物结合,形成交联网状结构,延长了分子链,实现了相容性及加工温度的一致性,形成了新的复合材料,且该材料的主要原材料为废塑料,可见实现了废塑料的充分重复利用,回收的废塑料价格低,使复合材料的加工成本低,在各助剂的配合下,加工成型后低气味,尤其适合应吹塑、注塑、挤出、压延等制造产品使用。
本发明涉及一种摩阻器材的关键部件及其制备方法。目的是提供一种低熔点金属化合物摩阻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应具有工艺简单、制作方便以及成本较低的特点;该方法获得摩阻复合材料应具有一定的压缩性、稳定的摩擦磨损性能和耐高温及易分散性。技术方案是:一种低熔点金属化合物摩阻复合材料,该摩阻复合材料中包含的原料及重量份为:铈‑锡化合物粉10~20份,碳酸钠4~8份,三氧化二硼10~20份,三氧化二铋10~20份,镍‑钴化合物粉10~20份,雾化铜粉10~30份,硫化锰4~12份;所述铈‑锡化合物粉中氧化铈与锡粉的质量比例为1.5:1;所述镍‑钴化合物粉中镍粉与钴粉的质量比例为2:1.2。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富马酸铝/气凝胶复合材料,具体包括以下制备步骤:(1)富马酸铝的制备:在十八水合硫酸铝或十四水合硫酸铝溶液中缓慢加入富马酸与氢氧化钾或氢氧化钠的混合溶液中,搅拌反应完成后,抽滤得沉淀,将所述沉淀洗涤干燥后即得富马酸铝,备用;(2)富马酸铝/气凝胶复合材料的制备:将所述富马酸铝和粘结剂混合后,搅拌发泡,得到起泡的富马酸铝与粘结剂的混合材料;将所述混合材料定向冷冻、干燥后即得富马酸铝/气凝胶复合材料;本发明富马酸铝/气凝胶复合材料具有力学性能较好、吸附性能高、易于回收循环利用等优点,可以实现铀酰离子的高效吸附,具有较大的应用前景。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复合材料电池箱防火结构,电池箱箱体包括复合材料层和两层防火层,两层防火层铺设在电池箱内、外侧表层,分别为内侧防火层与外侧防火层;复合材料层和两层防火层通过模压或者液体成型形成一体结构;本实用新型通过合理的防火结构和铺层设计,实现了电池箱防火耐烧蚀功能要求;复合材料层与防火层通过模压或液体一体化成型工艺成型为整体结构,实现了材料、结构和功能一体化;缩短了工艺周期,降低了材料、生产成本,而且避免了复合材料层与防火涂层的剥落问题,同时减轻了结构重量;防火层设计在电池箱内、外侧表层,降低了材料防火反应时间,提高了防火效果。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有机硅复合材料,包括有机硅面层、有机硅粘接层和非织造布层;有机硅粘接层热贴合在非织造布层上,有机硅面层热贴合在有机硅粘接层上。该有机硅复合材料采用无溶剂技术,将有机硅通过热贴合的技术粘接在基材上,环保无污染,适用于多种行业,应用范围广泛;且产品的拉伸强度好,撕裂强度好,耐水解,耐热、耐寒,耐老化,弹性好,柔软度好,手感好,对人体皮肤有天然的适应性。该有机硅复合材料将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使用硅复合材料产品是家人身体健康的保障,其优越的性能使得该产品作为PVC和PU制品的代替品成为了大势所趋。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有机硅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流程少,操作简单,生产效率高。
本发明涉及一种树脂组合物、树脂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树脂组合物包括环氧树脂、极性囊材、无机填料以及固化剂,所述极性囊材包括囊体和分布在所述囊体内的极性材料,所述囊体的材料选自热塑性弹性体,所述囊体的熔融温度为110℃‑170℃,所述极性材料的热分解温度大于或等于250℃。本发明树脂组合物中,极性材料不影响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固化,使制得的树脂基复合材料兼具优异的表面张力和力学性能,有效提升树脂基复合材料与表观处理用材料之间的结合性能。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Cu2O/HBN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固氮应用。本发明方法首先在水中加入六方氮化硼HBN,再加入CuSO4溶液;超声分钟后滴加NaOH溶液,再加入抗坏血酸;搅拌后静置沉淀,离心、洗涤、干燥后得到Cu2O/HBN复合材料。本发明通过一种简便的策略将分散的Cu2O负载在HBN形成异质结,以增强光催化固氮能力。本发明制备所需光催化复合材料不会对环境造成危害,制备的Cu2O/HBN复合材料光催化固氮效果较好。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用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简称:UHTCC)加固堆石坝混凝土面板的方法,建立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的三维有限元模型,计算混凝土面板在设计运行水位下的应力分布;在有限元模型计算的基础上,对于面板混凝土应变大于混凝土开裂应变的区域增加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加固层,通过不断调整加固层的范围和厚度,使面板混凝土计算的应变小于开裂应变,从而确定最优的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的加固范围和加固厚度;在计算确定面板的加固范围和加固层厚度后,采用喷射工艺对混凝土面板进行加固。本发明提出了一套先进的计算方法、采用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的喷射加固措施,能够显著提高复合面板的抗裂能力,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硫化锂自支撑碳球/碳纳米纤维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和锂硫电池,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制备硫酸锂/葡萄糖/细菌纤维素水凝胶复合材料;步骤S2,将硫酸锂/葡萄糖/细菌纤维素水凝胶复合材料中的葡萄糖转化为碳球,使硫酸锂更好地被碳材料包覆,减缓聚硫锂的扩散,细菌纤维素转化成碳纳米纤维,从而形成一种碳球/碳纳米纤维的气凝胶复合材料。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无需添加粘连剂,碳化后直接自支撑形成电极;同时能够构造出碳球结构和碳纳米纤维网状结构,并且结构中的硫化锂纳米颗粒被有效包覆,能够增加电极中的电子导电性,提高电极中电子的传输效率,抑制“穿梭效应”,从而提高锂硫电池的性能。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锡基氧化物/石墨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复合材料由纳米级锡基氧化物和石墨烯组成,所述的锡基氧化物的通式为MSnO3,其中M为Mg、Co、Ca或Zn。该复合材料中锡基氧化物由于石墨烯的分散和承载作用能够均匀分布且粒度小,可有效提高锡基氧化物在充放电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循环稳定性,可用作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本发明还公开了该复合材料的一步低温制备方法,具有工艺简单、成本低、周期短、能耗低等优点,适合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中冶有色为您提供最新的浙江杭州有色金属理论与应用信息,涵盖发明专利、权利要求、说明书、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实用新型内容及具体实施方式等有色技术内容。打造最具专业性的有色金属技术理论与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