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机械柔性陶瓷固态电解质的全固态Li离子电池,所述电解质具有选自由钙钛矿型氧化物、NASICON结构的锂电解质和含有过渡金属氧化物的石榴石型结构体组成的组的锂导电氧化物组合物。特别是公开了石榴石立方型锂镧锆氧化物(c‑LLZO)、c‑LLZO‑LSPO复合物和各种锂离子导电性硫化物。
怀炉将散热板(4)与用外壳(2)内置的电池(1)通电的加热器(3)热耦合。电池1)是由锂离子充电电池或锂聚合物电池构成的矩形充电电池(1A),这些锂离子充电电池或锂聚合物电池,将相对的两面作为平面(1A)后构成矩形。加热器(3),是发热体,被与电池(1)的平面(1A)相对配置。在发热体和电池1)的平面(1A)之间,设置遮蔽板(5)。在外壳(2)的表面,配置由与发热体热耦后的散热板(4)。怀炉将矩形充电电池(1A)的平面(1A)、遮蔽板(5)、发热体和散热板(4),配置成层叠结构,用发热体加热散热板(4)。改善电池的温度环境、延长加温时间。成为小型轻量便于携带的怀炉。
本发明的碱性电池,在以氢氧化镍为主体的正极活性物质的表面上具有钴化合物层,并且在该钴化合物层中添加从铌化合物、钛化合物、钨化合物、钼化合物中选择的至少一种化合物,同时,以氢氧化钾为主体的碱性电解液含有氢氧化锂,并且,该氢氧化锂的含量为0.6mol/L以上1.6mol/L以下。由此,能够抑制铌化合物、钛化合物、钨化合物、钼化合物溶解到碱性电解液中,因此得到了:能够维持良好的导电网络,即使在高温的气氛下反复进行充放电循环,也能防止导电性降低的高温下循环特性优良的碱性电池。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造多层陶瓷电容器的方法和一种多层陶瓷电容器。在钛酸镁锌和硼硅酸钡助熔剂的原料粉末混合物中,发现在助熔剂中加入锂能使用该粉末混合物来制造符合包括加速使用寿命试验在内的符合COG标准的多层陶瓷电容器。加入锂还能够在低至950℃的温度下烧结使COG多层电容器熟化,这转而能使用高银和低钯含量的银-钯合金的掩埋电极,就能够获得较高Q值的电容器,而制造成本也较低。
在外壳(1)内具有由锂/铟合金组成的负电极(3)并 具有锂-嵌入正电极(5)的可再充电电化学元件的制备方法中, 主要由铟组成的负电极,带有含锂活性化合物的不带电的正电 极以及电解质被引入到外壳内。通过元件的后续形成,形成了 锂/铟负电极。例如,负电极的至少90%由铟组成。其中M为 Ni、Co、Mn的LiMOx化合物用 作正电极材料,并可能掺杂金属Al、Ti、Mg、Zn、Cr中的一 种或多种。
本发明的课题是提供一种使用准纵波型泄漏表面声波的表面声波器件,其中通过有效地抑制寄生频率,改善了CI值和Q值,容易实现高频化。作为解决手段,在使用钽酸锂基板作为压电基板的情况下,使由IDT波长λ对钽酸锂基板的厚度t进行标准化得到的标准化基板厚度t/λ处于1≤t/λ≤22的范围内,基板的切角和所述准纵波型泄漏表面声波的传播方向处于欧拉表示的(90°、90°、0°~180°)的范围内。
供电单元包括:铅蓄电池(第一电池),其能够以交流发电机(发电机)生成的电力被充电;锂蓄电池(第二电池),其并联电连接到铅蓄电池,能够以交流发电机(发电机)生成的电力被充电,并且具有比铅蓄电池更高的输出密度或更高的能量密度;和开关部件,其电连接在交流发电机和铅蓄电池与锂蓄电池之间,并且在传导和阻挡之间切换。开关部件通过多个MOS-FET和(半导体开关)串联连接、以使得半导体开关中存在的各自的寄生二极管面对相反的方向来配置。
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的生产方法包括:磷酸锂分散体生产步骤(步骤S1):通过不加入正极活性材料(11)而将磷酸锂(14)分散于溶剂(16)中而生产磷酸锂分散体(40);正极混合物糊生产步骤(步骤S2):通过将磷酸锂分散体(40)与包含正极活性材料(11)的正极材料混合而生产正极混合物糊(10);和通过将正极混合物糊(10)施加于集电器元件(151)的表面上并将正极混合物糊(151)干燥而生产正极(155)的步骤(步骤S3),其中正极包含在集电器元件(151)表面上的正极混合物层(152)。
分离4-氯-2-氟-3-取代的-苯基硼酸酯的方法包括将二氧化碳气体或二氧化碳固体(干冰)加入到包含4-氯-2-氟-3-取代的-苯基硼酸酯,惰性有机溶剂,和至少一种锂盐的溶液中,以使所述至少一种锂盐与二氧化碳气体或二氧化碳固体(干冰)反应,形成包含所述4-氯-2-氟-3-取代的-苯基硼酸酯、所述惰性有机溶剂和沉淀固体的混合物。所述沉淀固体可从混合物中除去。本发明还公开了使用4-氯-2-氟-3-取代的-苯基硼酸酯制备甲基-4-氨基-3-氯-6-(4-氯-2-氟-3-取代的-苯基)吡啶-2-羧酸酯的方法。本发明还公开了由分离4-氯-2-氟-3-取代的-苯基硼酸酯的方法中的一种制备的4-氯-2-氟-3-取代的-苯基硼酸酯,其中可获得收率大于或等于约90%的所述4-氯-2-氟-3-取代的-苯基硼酸酯。
本发明公开了制备正性工作平版印刷版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提供热敏印刷版前体,该前体在具有亲水性表面或提供有亲水层的载体上包含热敏涂层;(2)用热和/或光使所述前体按图像暴露;(3)将暴露的前体用碱性显影水溶液显影,所述显影液含浓度至少为0.05%重量的锂离子和脂族羧酸盐;其特征在于脂族羧酸与锂离子的摩尔比≥1。
一种加氢共轭二烯聚合物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通过加氢终止在适宜的溶剂中用至少一种共轭二烯与有机碱金属聚合引发剂聚合或共聚获得的活性聚合物,在无烃基锂和烷氧基锂化合物存在下和在至少一种双(环戊二烯基)合钛化合物存在下通过终止聚合物与氢接触有效地对终止聚合物的共轭二烯单元中双键选择加氢。
即使将正极活性物质、使用该正极活性物质的正极暴露于大气后制造电池,也可以飞跃性地提高充电保存特性等电池特性。所述正极活性物质的特征在于,其具备锂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和附着于上述锂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的表面的氟化钠,所述锂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至少包含镍和锰、且与该锰相比以摩尔换算计较多地含有该镍,在锂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中还可以包含钴。
提供一种负极活性物质,其为含有硅材料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负极活性物质,能够构筑充电容量和初次充放电效率高、且循环特性优异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作为实施方式的一例的负极活性物质颗粒(10),其具备Li2zSiO(2+z){0< z< 2}所示的硅酸锂相(11)、和分散于硅酸锂相(11)中的颗粒(12),该颗粒(12)包含:由硅(Si)形成的核颗粒(15)和由含有Si的铁合金(FeSi合金)形成的表面层(16)。所述负极活性物质颗粒(10)在通过XRD测定得到的XRD图谱中,2θ=45°附近的FeSi合金的衍射峰的半值宽度为0.40°以上、且2θ=28°附近的Si的(111)面的衍射峰的半值宽度为0.40°以上。
本发明涉及正极活性材料浆料,所述正极活性材料浆料以预定比例包含彼此不同的两种粘合剂并具有高的固体含量浓度和低的粘度;正极,所述正极包含由所述正极活性材料浆料形成的正极活性材料层;以及锂二次电池,所述锂二次电池包含所述正极。
本申请提供:能得到具有高的充放电容量、循环特性优异的二次电池的正极活性物质及其制造方法等。提供一种非水系电解质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其由锂金属复合氧化物构成,所述锂金属复合氧化物用通式:LiaNixCoyMnzMtO2+α表示、且由多个一次颗粒聚集而成的二次颗粒形成,对于由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获得的前述二次颗粒截面的图像解析的结果得到的孔隙率,在从二次颗粒的中心部至二次颗粒半径的二分之一为止的第1区域中,孔隙率为5%以上且50%以下,且在第1区域的外侧的第2区域中,孔隙率为1.5%以下。
一种高分子化合物,是羧基的一部分被锂盐化的聚丙烯酸和下述通式(1)所示的多官能胺缩合而成的化合物,由聚丙烯酸构成的链状结构具有自由的羧基和被锂盐化的羧基。Y为碳数为1~4的直链烷基、亚苯基或者氧原子,R1、R2分别独立地为单个或者多个氢原子、甲基、乙基、三氟甲基或者甲氧基。
本发明为对共轭二烯聚合物加氢方法的改进,其包括在适当溶剂中用有机碱金属聚合引发剂使至少一种共轭二烯进行聚合或共聚以生成一种活性聚合物,通过加入氢气终止聚合,并借此生成一种碱金属氢化物。在没有烃基锂及烷氧基锂和在至少一种双(环戊二烯基)钛化合物的条件下,将聚合物与氢气接触,对被终止聚合物共轭二烯单元的不饱和双键进行有效的选择性加氢。改进之处包括:在加氢前用一种试剂处理聚合物以增加催化剂的活性,该试剂应能与聚合物中的碱金属氢化物反应。
一种可再充电电池包含一层状电解单元,该单元中,一具弹性塑化高分子的混合电解质/分离器层被设置于带有各自电流收集器箔的添加锂离子的高分子基体组成的正与负电极层间。一长形层状单元通过将一电极/收集器布置在结构内的初始横向折叠,以及后续的向外朝收集器容纳电池端子的电极端处螺旋状盘绕该单元的连续折叠,而形成一整体化电池,不须插入绝缘物。将该结构浸入一溶剂中可萃取该高分子塑化剂,之后该塑化剂通过与锂盐溶液电解质接触而被取代,从而活化电池。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锂电池包括电池包装用袋体4和包装在袋体4中的锂电池主体2。袋体4是由叠层体10形成。叠层体10有最外层11/隔断层12和/或中间层13/最内层14,并且这些层以此顺序被叠放。最外层11由可成型基质材料形成,隔断层12由具有隔断特性的不透潮性基质材料形成,中间层13由可成型基质材料形成,并且最内层14由热粘合性基质材料形成。
本发明涉及矿物材料的含水悬浮液或者干燥的矿物材料的制造方法,该方法使用至少一种锂离子中和的水溶性有机聚合物,涉及通过该方法获得的研磨矿物材料、该矿物材料在纸、涂料和塑料中的用途,以及锂离子中和的水溶性有机聚合物在该制造方法中作为分散和/或研磨增强剂的用途。
公开了一种正极活性材料,该正极活性材料具有相对于锂金属的4.5V或更高的充放电范围并且被用于在充放电特性和循环特性方面表现优异的二次电池。通过使具有相对于锂金属的4.5V或更高的充放电范围的用于二次电池的正极活性材料A经受利用包含至少氟的偶联剂的偶联处理,得到所公开的用于二次电池的正极活性材料B。另外,所公开的用于二次电池的正极活性材料B在具有相对于锂金属的4.5V或更高的充放电范围的用于二次电池的正极活性材料A的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上具有至少包含氟的膜。以此方式,所公开的正极活性材料具有相对于锂金属的4.5V或更高的充放电范围并且被用于在充放电特性和循环特性方面表现优异的二次电池。
本发明提供一种即使在使用环境变化时或者连续通电时电阻变化也很小、能够稳定地使用的导电性高分子部件,进而通过使用该部件,提供一种能够稳定地得到良好的图像的转印辊以及图像形成装置。其中该导电性高分子部件使用通过对基础聚合物添加季铵盐、亚胺基锂而形成的导电性高分子材料。当将季铵盐、亚胺基锂的混合量分别记为X重量份、Y重量份时,X和Y优选满足下式:0.009≤(Y/X)≤0.019。以及,具备该导电性高分子部件的转印辊和图像形成装置。
在锂离子电池或锂离子电容器的反复充放电循环中,通过尽可能抑制作为充放电的副反应发生的电解液的分解反应,改善锂离子电池或锂离子电容器的长期循环特性。蓄电装置用电极包括集流体以及该集流体上的活性物质层。活性物质层包括多个活性物质粒子及氧化硅。活性物质粒子中的一个的表面具有与其他活性物质粒子中的一个接触的区域。该区域以外的活性物质粒子的表面的一部分或全部被氧化硅覆盖。
一种电池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至少包括步骤:提供铁化合物、磷酸、锰化合物、锂化合物及碳源;将铁化合物与去离子水混合搅拌,再加入磷酸并进行搅拌,以形成第一磷酸溶液,于第一磷酸溶液中加入第一定量的该锰化合物,使该锰化合物与该第一磷酸溶液持续反应一第一时间,以形成该第一生成物溶液;以至少该第一生成物溶液、碳源及锂化合物进行反应,以生成前驱物;以及对前驱物进行热处理,以生成电池复合材料,化学式为LiFexMn1-xPO4,其中x> 0,其可避免成品粉末于热处理过程中发生团聚效应,进而提高电池电性表现。
本发明提供一种提高电解液的保持性并具有优良高温保存特性及过充电特性的非水电解质蓄电池。该蓄电池包括可吸附与解吸附锂离子的负极10和以含锂金属氧化物为正极活性物质的正极20、非水电解质,以及隔离正极与负极的隔板30。在正极20的表面或负极10的表面或者这两极10、20的表面具有聚偏氟乙烯层。该聚偏氟乙烯层保液性优良,因此高温保存性的容量损失少,提高了高温保存性。
中冶有色为您提供最新的其他有色金属理论与应用信息,涵盖发明专利、权利要求、说明书、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实用新型内容及具体实施方式等有色技术内容。打造最具专业性的有色金属技术理论与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