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收音机等电气装置、且容易操作的轻型电动工具。该电动工具是以锂离子二次电池作为电源,是附加有以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微量电力进行工作的电气装置的带有附加功能的电动工具。
一种把铁部件浸入含有Li、Na和K阳离子组分以及CNO-和CO32-之熔融盐浴中以在其表面上形成氮化物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再将一种或多种选自氢氧化锂、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钾的氢氧化物加入该熔融盐浴,从而在该铁部件的表面上形成一氮化物层,并同时在其最外表面上形成一铁锂混合氧化物层。代替氢氧化钠或其他同类的东西等,可将含有水合物或自由水的盐浴制备剂或组分补充剂加入该熔融盐浴。该盐浴最好用有(1×10-2kg或更多H2O)/(1kg干空气)的湿空气加以搅拌。该盐浴中Li、Na和K组分的量最好在这样的范围,以确保这三种成分碳酸盐的混合物具有500℃或更低的凝固点以及Na和K的摩尔比率优选地为2∶8至8∶2。CNO-的含量最好为5-35重量%。该盐浴中副产物CN-的累积含量最好要抑制在2重量%或更小。该盐浴最好具有450至650℃的温度。由此所得到的铁部件展现出改进的耐磨性以及改进的耐腐蚀性。
一种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包括:金属外装容器;电极组,其容置于金属外装容器中,并且包括正极、负极和夹在负极和正极之间的间隔体,所述负极具有活性材料,其在具有比锂的电极电势高0.4V或以上的电势时吸附锂离子;非水电解质,其容置于金属外装容器中;正极引线,其一端电连接至正极;负极引线,其一端电连接至负极;正极端子,其附连于金属外装容器上,并且与正极引线的另一端电连接;负极端子,其附连于金属外装容器上,并且与负极引线的另一端电连接;以及Sn合金膜,其夹在负极引线和负极端子之间。Sn合金膜中包含Sn和选自下面一组的至少一种金属:Zn、Pb、Ag、Cu、In、Ga、Bi、Sb、Mg和Al。
本发明的负极活性物质包含负极活性物质颗粒;负极活性物质颗粒含有硅化合物颗粒,该硅化合物颗粒包含硅化合物(SiOx:0.5≦x≦1.6);负极活性物质颗粒含有锂;负极活性物质颗粒在使用CuKα射线所获得的X射线衍射谱中,于2θ=31.8±0.5°的范围内具有峰。由此,提供一种负极活性物质,其在作为锂离子二次电池的负极活性物质而使用时,可提升循环特性和初始充放电特性。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生产熔融材料的方法,所述熔融材料的结晶部分的大于99.3wt%由具有式(Li1-aAa)1+x(G1-bJb)y[(XO4)1-dDd]zEe的单晶相构成,其中:Li为元素锂;A为锂的取代物,选自元素Na、K、H及其混合物,其中,a不大于0.2;G选自元素Fe、Mn、Ni、Co、V及其混合物;J为G的取代物,选自元素Nb、Y、Mg、B、Ti、Cu、Cr及其混合物,其中,b不大于0.5;XO4为含氧阴离子,其中,O表示元素氧,X选自元素P、S、V、Si、Nb、Mo、Al及其混合物;D选自阴离子F-、OH-、Cl-及其混合物,其中,d不大于0.35;E选自元素F、元素Cl、元素O、基团OH或其混合物;0≤e≤2;-0.2≤x≤2;0.9≤y≤2;且1≤z≤3,所述方法包括下列步骤:a)混合原材料,以形成始料;b)在大于在步骤e)结束时获得的熔融材料的熔化温度Tf的温度Tm下,熔化所述始料,直到获得液体物;c)冷却,直到所述液体物完全固化,以获得熔融材料,所述熔融材料的非晶相小于其80wt%;d)可选地,对所述熔融材料进行粉碎和/或研磨和/或粒度选择;e)可选地,在低于所述熔融材料的熔化温度Tf且在Tf-800℃(或500℃,如果Tf-800℃小于500℃)和Tf-50℃之间的稳定温度下,在温度保持在所述稳定期间的大于90分钟的时段中,且在还原环境下,热处理所述熔融材料;和f)可选地,对所述熔融材料进行粉碎和/或研磨和/或粒度选择。
用于二次电池的正电极活性材料包含用通式Lia(MxMn2-x-yAy)O4表达的尖晶石锂锰复合氧化物,其中x、y和z是满足0.4
提供一种用于非水系电解质二次电池的正极活性物质,其包含锂镍钴锌复合氧化物粉末。该锂镍钴锌复合氧化物粉末包含:锂(Li);镍(Ni);钴(Co);从锰(Mn)、钒(V)、镁(Mg)、钼(Mo)、铌(Nb)、硅(Si)、钛(Ti)、铝(Al)的群众选择的至少1种元素M;锌(Zn)。元素的摩尔比(Li:Ni:Co:M)为Li:Ni:Co:M=z:1‑x‑y:x:y(其中,0.95≦z≦1.10、0.05≦x≦0.35、0≦y≦0.10),相对于Li、Ni、Co、元素M及氧的合计含量,锌的含量为0.01质量%以上、1.5质量%以下。该锂镍钴锌复合氧化物粉末在其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具有使锌固溶而成的锌固溶区域。
本发明提供一种铝塑膜,尤指锂电池专用铝塑膜(锂电池封装材料),由顶部至底部的顺序分别为外层、第一接着层、第一底涂层、中间层、第二底涂层、第二接着层、底层,第一接着层将外层内面与中间层作结合,底层位于中间层内面下方,第二接着层将中间层内面与底层作结合,第一底涂层与第二底涂层为功能性处理层,由于锂电池有机电解液中的盐类易与水气反应生成氟化氢极具腐蚀性,因此以功能性处理层,处理于铝塑膜内部一预定位置,作为保护中间层及阻隔的结构处理,整体结构专用于锂电池封装应用的材料。
本发明提供一种LiCoO2膜形成用前驱体溶液以及利用该溶液的LiCoO2膜的形成方法。该LiCoO2膜形成用前驱体溶液为用于形成用作薄膜型锂二次电池的正极材料的LiCoO2膜的前驱体溶液。该LiCoO2膜形成用前驱体溶液经有机锂化合物以及有机钴化合物溶解于有机溶剂中而成。并且,有机锂化合物为用通式CnH2n+1COOH表示的羧酸的锂盐,其中,2≤n≤8。
一种能量储存装置可以包括阴极、阳极以及阴极与阳极之间的隔膜,其中阳极可以具有期望的锂预掺杂水平以促进期望的电容器性能。受控阳极预掺杂可以包括将锂粉末或包括锂粉末的混合物印刷到阳极的表面上。受控阳极预掺杂可以包括将锂离子电化学结合到阳极中。可以选择预掺杂工艺的持续时间,使得实现期望的阳极预掺杂。
本发明涉及通式NiaMbOX(OH)Y的粉末化合物,制备该化合物的方法以及该化合物作为镍金属氢化物电池组的活性材料和/或作为制备二次锂电池中使用的锂化合物的前体的应用。
本发明涉及一种包含纤维素/粘土纳米复合材料的纤维素模塑体,其中所述纳米复合材料的粘土组分包含选自未改性的锂蒙脱石粘土和亲水改性的锂蒙脱石粘土的材料。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非水电解液可再充电电池的负极活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混合钒化合物和锂化合物,然后对所得混合物进行第一焙烧以得到具有层状岩盐型结构的Li1.0(VxMy)1.0O2,其中0.5≤x≤1.0,0≤y≤0.5,x+y=1,且M选自元素周期表第2到第15族中的元素以及所述元素的组合所形成的组中;将锂化合物加入所述Li1.0(VxMy)1.0O2中,然后对所得产物进行第二焙烧。所述根据本发明的用于非水电解液可再充电电池的负极活性材料具有高结晶度、优异的高倍率充放电特性和优异的充放电循环寿命特性。
本发明提供一种二次电池用SIO粉末,其特征是,用于锂二次电池的负极材料中,含氢浓度在80PPM以上,可以实现放电容量或循环容量维持率的飞跃性的提高,实现锂二次电池的小型化或低成本化。该SIO粉末的制造方法由于将二氧化硅粉末与含氢浓度为30PPM以上的硅粉末混合,加热到1250~1350℃,在将SIO气化后,向析出基体析出所述SIO,其后进行粉碎,从而可以有效地制造SIO粉末,可以大幅度降低电费等制造成本,所以作为二次电池用SIO粉末可以广泛地应用。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足够好的循环特性的活性物质的制造方法。为此,本发明的活性物质的制造方法是使含锂的金属氧化物颗粒与含有金属氟络合物和锂盐的水溶液相接触。
本发明涉及向一种钒-锑氧化物催化剂中加入一种通过与催化剂水浆液接触能提供氢氧根离子的锂化合物,例如氢氧化锂或碳酸锂,来制备耐磨钒-锑氧化物催化剂的方法。该方法包括的步骤为:制备含钒氧化物和锑氧化物的催化剂浆液,向此浆液中加入锂化合物,浓缩此催化剂浆液以增加浆中的固体含量,和将浆液干燥形成耐磨催化剂颗粒。
本发明提供一种大幅度改善热氧化稳定性、可在高速、高温、高荷重条件下使用的润滑油组合物及润滑脂组合物。它是在将多元醇酯油和烷基苯基醚油按80∶20~20∶80重量比配合而成的基础油中添加占润滑油组合物总重量为0.2~8重量%的混合防氧化剂的润滑油组合物,该混合防氧化剂是由(A)二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盐类化合物和(B)芳香族胺类化合物按90∶10~10∶90重量比组合物而成,以及添加占润滑脂组合物总重量为0.2~8重量%的润滑脂组合物,该组合物以锂皂、锂配合物皂及双脲化合物作为增稠剂。
一种水泥组合物,该组合物包含曾加热到至少1000℃的锂辉石,该锂辉石能抑制混凝土因碱—硅石反应而膨胀。本发明也提供一种减少水泥组合物膨胀的方法。
提供了固体电池组分。嵌段共聚物电解质在电池 的整个典型工作温度范围内(即至少在0-70℃范围内)是非交 联的和非玻璃态的。每一构成共聚物的链包含至少一个离子性 导电链段和至少一个与该离子性导电链段不相溶混的第二链 段。各链形成无定形的缔合体; 排列成有序的毫微结构, 该结构 包括无定形离子性导电区连续基质和与离子性导电区不相溶 混的第二无定形区。提供了一种通式为LixMyNzO2的化合物。M和N各自是金属原子或主族元素, x, y和Z均为0-1的数, y和z的数值是使所述的化合物的MyNz部分上的形式电荷为(4-X)。在某些实施方式中, 这些化合物用在可充电电池的正极里。本发明还包括预测金属二硫属化物是否可用于锂嵌入式化合物的方法。也提供了处理锂嵌入式氧化物使其具有所需的结构和组分均匀性以实现生成能增加的方法。还涉及一种制品, 它由第一相和第二相形成的尺寸稳定的、相互贯穿的微结构构成, 第一相包含第一组分, 第二相包含与第一相不相溶混的第二组分。第一相与第二相之间形成相间分界面, 至少有一个颗粒位于该分界面上。当第一和第二相分别是电子性导电和离子性导电聚合物, 而颗粒是离子宿主颗粒时, 这装置是电池的电极。
本发明提供即使为以充电状态放置于高温下的情况等,在其后的充放电中,低温放电时的放电容量也不降低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正极。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正极包含正极活性物质,正极活性物质包含钴酸锂和镍钴锰酸锂的混合物,所述钴酸锂的表面的一部分附着有包含选自锆、镁、钛、铝以及稀土元素中的至少一种和氟的化合物,并且前述镍钴锰酸锂相对于前述正极活性物质的总量的比例为1质量%以上且不足70质量%。
本发明涉及一种硝酸盐组合物,其含有作为必要成分的A)总量为90-99.84重量%的碱金属硝酸盐和任选碱金属亚硝酸盐,以及B)总量为0.16-10重量%的选自如下的碱金属化合物:B1)碱金属氧化物,B2)碱金属碳酸盐,B3)在250-600℃的温度下分解形成碱金属氧化物或碱金属碳酸盐的碱金属化合物,B4)碱金属氢氧化物MetOH,其中Met表示锂、钠、钾、铷、铯,B5)碱金属过氧化物Met2O2,其中Met表示锂、钠、钾、铷、铯,以及B6)碱金属超氧化物MetO2,其中Met表示钠、钾、铷、铯,其中百分数相对于该硝酸盐组合物。
本发明的课题是通过工业化制造方法提供一种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其能够提高在低温环境下使用时的输出特性。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在氧化性环境中,设定从650℃开始至烧成温度为止的升温时间为0.5~1.5小时并且设定烧成温度为850℃~1000℃且保持1.0~5.0小时,通过该条件对由复合氢氧化物粒子和锂化合物构成的锂混合物进行烧成。由此,获得正极活性物质,所述正极活性物质由六方晶系锂复合氧化物粒子构成,并且,(104)面的微晶粒径相对于(003)面的微晶粒径之比超过0且低于0.60,该六方晶系锂复合氧化物粒子以通式(A):Li1+sNixCoyMnzMtO2(-0.05≤s≤0.20,x+y+z+t=1,0.3≤x≤0.7,0.1≤y≤0.4,0.1≤z≤0.4,0≤t≤0.05,M是从Ca、Mg、Al、Ti、V、Cr、Zr、Nb、Mo、Hf、Ta、W中选出的一种以上的元素)表示,并且具有由一次粒子凝集而成的二次粒子构成的层状结构。
发现了黄原胶是用于粘合锂离子电池或锂-硫电池中的电极尤其是阳极的优异粘合剂,能够适应大的体积改变并且在利用不同类型的阳极材料进行测试的电池中提供稳定的容量。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流汇流构造,适用于包含至少两个电池堆的锂电池模块,可双边输出使各锂电池的工作状态平衡且耗损一致,也通过电流分流而使热量散布,进而降低整体的平均温度,延长电池寿命。其包括有:第一并联汇流栅,以并联的关系和第一电池堆的每一锂电池的正极电性连接,并具有至少两个第一总线作为正极的输出端;第二并联汇流栅,以并联的关系和第二电池堆的每一锂电池的负极电性连接,并具有至少两个第二总线作为负极的输出端;串联汇流栅,电性连接第一电池堆的负极和第二电池堆的正极,用以将第一电池堆和第二电池堆串联。
本发明提供一种包含锂金属氧化物粒子的负极活性材料,所述锂金属氧化物粒子的内部孔隙率为3%~8%,且平均粒径(D50)为5μm~12μm。根据本发明,由于包含高密度锂金属氧化物粒子,所以即使在制备负极浆料期间使用与所需要的量相同或更少量的粘合剂,仍可明显提高对负极的粘附力,且通过降低所述锂金属氧化物粒子的平均粒径可以提高二次电池的高倍率特性。
提供纤维状的钛酸钾的含有比率被高度降低、且附着性被大幅降低的碱金属钛酸。一种碱金属钛酸,其特征在于,相对于六钛酸1摩尔,包含:以钾原子换算计为0.5~2.2摩尔的氧化钾、以钠原子换算计为0.05~1.4摩尔的氧化钠、以锂原子换算计为0~1.4摩尔的氧化锂,经过钾原子换算的氧化钾、经过钠原子换算的氧化钠和经过锂原子换算的氧化锂的总含量相对于六钛酸1摩尔为1.8~2.3摩尔,所述碱金属钛酸的单相化率为85~100%、纤维率为0~10体积%、含水率为0~1.0质量%。
一种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包括:包含能够嵌入和脱嵌锂离子的正极活性物质的正极;包含能够嵌入和脱嵌锂离子的负极活性物质的负极;含有锂离子的非水电解液;以及外包装,其中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包括具有层状岩盐结构并且由以下组成式表示的含锂复合氧化物:LiNixCoyMnzO2,条件是满足0.7≤x≤0.9、0.05≤y≤0.2、0.05≤z≤0.15且x+y+z=1,并且所述电池通过使用含有甲烷二磺酸亚甲酯的非水电解液形成并且所述甲烷二磺酸亚甲酯的含量相对于溶剂为2.0质量%以上且5.0质量%以下。
中冶有色为您提供最新的其他有色金属理论与应用信息,涵盖发明专利、权利要求、说明书、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实用新型内容及具体实施方式等有色技术内容。打造最具专业性的有色金属技术理论与应用平台!